標籤:

什麼是親密關係,怎麼維持親密關係?

==============

本題已收錄圓桌「關於愛情」,歡迎前往關注!


這麼正式的問題,我也先來一個正式的回答吧。「親密關係至少應該在6個方面與其他的一般關係有所不同,這就是:了解、關心、彼此依賴、互動、信任和承諾。"(據布雷姆等著《親密關係》第三版)

這個正式定義乍看起來有點泛,好像老爸老媽和我的關係也這樣,甚至哥們夥計跟我也能做到。這是實話,親密關係本來就不局限愛情,包括親情、友情等各種關係。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彼此的經歷共同分享,彼此的行動相互信任,彼此的生活相互交錯,乃至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狀態。這種感覺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在世界上不是孤獨的,一種深深地歸屬和充實。這也是親密關係如此讓人著迷的原因。同時,親密關係的雙方要有承諾,大家都期望關係維持下去,願意耗費時間、精力和物力。

很多電影、電視劇都是講親密關係的,主人公們彼此相識、相知,形成不可分離的關係整體。觀眾的心也隨著關係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從中也寄託著對親密關係(特別是愛情)的願望、想像和移情。在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裡面,一個外星人和女演員談起了戀愛。這個外星人有超凡的能力和忠誠,還有跨越四百年的前世姻緣,自然是女性的理想愛情客體。它賦予了女性觀眾的安全感和全能感,似乎藉助一個戀愛對象就能讓我們控制和擁有世界。正式這種感覺讓有些人相信愛情至上,迷戀於童話式的浪漫愛情。

當然,現實中的愛情不可能那麼理想,它其實是一個不斷接力的過程。根據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元素(激情、親密和承諾),我們的戀愛先是被激情點燃的,對方外在相貌談吐讓我們眼前一亮,有了進一步建立關係的衝動。在戀愛關係的初期,激情讓我們永不疲倦地在一起,就像《愛在日落黃昏時》的男女主角。然而時間總是要把激情冷卻降溫的,長時間在一起讓我們強化親密的感覺,但這種親密因為激情減弱有點讓人困惑。這個時候,關係是親近和疏遠,已不取決於激情和親密。對關係未來的期許和承諾,才是親密關係維持的關鍵。

怎麼維持親密關係。在我看來,重要的是積極、共享、承諾、分擔。我們要保持對親密關係愉悅的態度,分享彼此交往中一點一滴的快樂,也要保持對彼此關係信心和真誠。承諾,可能不是親密關係的催化劑,但確是親密關係的穩定器。它可以讓我們更多思考彼此關係的未來,願意為未來美好的前景景用心地付出。為此,我們願意相互幫助,一起承擔彼此的任務,就像《空之境界》里的兩儀式和黑桐,在不可捉摸的命運螺旋中彼此扶持。同時,樂於付出和隨和寬容,也是維繫親密關係的重要韌帶。


作者:吳繼康

鏈接:如何和人建立親密關係? - 吳繼康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下面這10條建議希望能夠幫到想要培養和提升親密關係的題主~祝好!

1 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

我的新愛好:陪妻子做瑜伽~

一起去喜歡的地方~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有特殊的興趣偏好,即使是情侶或夫妻之間也不一定有相同的興趣愛好,那咋辦?慢慢培養唄~

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一定要有交集,如果兩個人的交集越來越少(表現為越來越沒話說,越來越不知道在一起能幹啥等癥狀),關係就亮紅燈了。只有兩個人有了交集,才有共同的話題可談,共同感興趣的事兒可做。而共同的興趣愛好正是交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興趣愛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兩個人要都喜歡,都能樂在其中才行。你們可以一起開心地做瑜伽,可以一起揮汗如雨地乒乓對打,可以一起滿大街尋找你們心愛的卡通公仔或汽車模型,可以一起走南闖北,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可以為某個明星而痴狂,也可以一起分享閱讀感悟,扯人生談哲學,甚至可以做一對快樂地吃貨,一談到美食就有說不完的話題……無論什麼愛好,只要你們喜歡就行。

培養共同的愛好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讓你們一起探索世界,探索你們感興趣的事物,你們的心因此貼的更近,你們的親密關係將不斷地向上發展。

想一想,周末一覺醒來,發現旁邊的ta會和自己一起做開心又投入的事,是多麼的幸福、多麼的幸運~

2 培養積極幽默的交流模式

悲傷的午餐:在船上吃燒烤,餐具掉進海里了,我想我一定殺死了不少路過的魚兒~

「天吶,我們的燒烤午餐掉到海里了!!」

「親愛的,我想我們一定殺死了不少路過的魚兒~」

每次看到這樣的對話,我都特別感動,特別欣賞丈夫的機智與幽默。日常生活中和另一半的交流互動模式有4種,給大家看看丈夫的其他回應方式:

A:「哦,你幹了什麼,我剛買回來的午餐,不吃了!!(轉身走人)」

B:「天吶,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呢,沒事兒,我再去買一份兒~」

C:「沒燙到手吧親愛的,這下吃不到燒烤了~」

D:「沒燙到吧親愛的,你肯定很傷心,我覺得可能是海神想讓咱嘗嘗船上的義大利面,聽說味道很棒,想不想試試?」

上面這四種分別對應消極破壞式(既不照顧情緒,也不想解決辦法)、消極建設式(不照顧情緒,只想解決問題)、積極非建設式(照顧到情緒,不提供辦法解決問題)、積極建設式(照顧到情緒,又提供解決的辦法)。我覺得幽默式回應的效果好於上面任何一種。我想多年之後妻子不一定能記得那天在船上吃過啥,見過誰,但一定記得那些險些喪命的過路魚。你最喜歡哪一種呢?

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這五種互動方式存在於每一對親密關係中,只是每一種所佔比例不同,一段積極發展的親密關係一定是積極建設式和幽默回應式的比例佔上風。兩個人的狀態不同,互動回應的方式也不同,五種方式都是需要的,不要說我一定要做到只有積極建設式的回應方式,不然你一定會痛苦糾結的,除非你是神。每種互動方式都有其好與不好,這個以後會細入分析的。

3 互相照顧:能同甘,可共苦

難過時,孤獨時,我來陪伴你~

最近天氣好冷,我們倆都感冒了~

平凡人的生活里,有甘甜,多平淡,也有苦痛的日子。兩個人可以一起開心一起嗨,也可以一起過平淡如水的日子,但是當親密關係面臨困難坎坷的時候,不少人都選擇了結束一段關係,分得分,離得離。

還記得《當幸福來敲門》里的情節:當整個家庭因生意破產面臨經濟危機時,妻子卻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就離家出走了。沒有批評妻子的意思,每個人都有自由做自己的選擇,只是如果她還能和丈夫一起堅持下去,共同想辦法面對困難的話,他們應該能更快的走出困境,關係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不是最後的形同陌路。

想到當年考研複試失敗後,老婆陪我一起度過難關的那段時光,這段雖然痛苦卻很難忘的時光是提升我們倆關係的又一墊高石。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患難見真情,困境中你會更加了解 ta,了解ta的品性,了解ta的真情。我經常開玩笑的說,結婚之前的戀愛期要經受些磨難才好。

4 重要的日子你不能忘

我們的紀念日~

「就快到我的生日啦」(妻子睡著了)

研究表明,人類(特別是女性)對於和自己有關係的重要日子(生日,結婚紀念日等)是非常重視和在意的。就算是不太善於表達情感的中國人也是一樣重視。

記得有一次老爸老媽鬧彆扭,我在中間調解(誰讓是學心理學的呢),我的天吶,問老爸他們倆啥時候結的婚,老爸竟然記不清楚了,我心想說「活該啊老爸,老媽跟你鬧太正常了,這麼重要的日子都記不住」。

其實哪裡是記不住呢,幾個日期而已,主要是不上心,很多人都覺得「哎,老夫老妻了都……」。要知道人類的情感需求不會隨著年齡變化而消失的。

比如生日,紀念日等重要節日一定要記得,這是表達愛意,珍視的絕佳時刻。想想看,在你生日那天,ta特別重視,還精心準備了禮物,你說你高興不高興?關鍵不在於送鑽石金錶這些貴重禮物,力所能及的小禮物就行,甚至沒有禮物都成,關鍵是讓另一半感受到你對ta的珍愛和在乎。原因很簡單,人是群體性動物,有跟其他人連接形成關係的需要,特別是親密關係。

平時你不在意,關鍵日子還不重視起來,你不等著另一半跟你鬧嗎?(男女都一樣,男性只是嘴上不說)

5 善於發現和培養對方的優點

妻子戴著滑雪鏡切洋蔥(可愛又機智的她)

關於妻子總有新發現:原來她是個刷漆小能手

讓我先來描述一下上面兩幅圖的場景。

上圖:老公買東西推門進來,看到切洋蔥的妻子說「哇塞,老婆你太聰明啦~我難道錯進了海洋世界,還看到一條可愛的美人魚在切洋蔥,這洋蔥一定有海的味道~」

下圖:丈夫看著刷漆小能手說「親愛的,累不累呀,沒想到你刷的這麼好,真棒!你這刷完下邊兒又刷上邊兒的,來喝點可樂吃點兒東西,剩下的交給我啦~」

兩幅圖都畫出了丈夫對妻子的讚美與肯定,也許妻子是第一次切洋蔥,更有可能是首次給自己家刷漆,就算她切的慢,刷漆刷的沒那麼均勻,作為丈夫的是不是也應該去欣賞,鼓勵,給她支持和幫助,這樣她們就會越做越好,並很有可能發展成自己的優點啦。

有的時候優點真的是誇出來的,試想一下如果丈夫看到妻子刷漆沒刷好,就告訴說「別刷了,以後這種技術活兒還是我來吧,你刷不好」。妻子得多受打擊呀,以後還敢去嘗試自己從沒做過但很想做的事情嗎?

所以,經常學著用欣賞的眼光看我們的另一半,把做事的效率、成敗拋到一邊,你會發現你的另一半其實很優秀,能做很多事,這也是促進彼此成長和心智成熟的良方之一。

6 求「同」不成,接納存「異」

我是個夜貓子,但妻子不是,我要努力改,嗯,然後我就連夜畫了這幅畫~

假期兩天,妻子讀了900頁她迷上的新書,我也假裝在讀書,可是讀了兩句就開始神遊萬里,做白日夢了,兩天過去了,讀了12頁~

「同」就是我們上一集里說的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異」就是兩個人之間的差異。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也沒有兩個在興趣愛好、性格氣質、成長環境等方方面面都相同的人。

之前我們說過,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一定要有合適的交集,關係才能穩固和向上發展,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交集的「完全重合」,兩個人就會很累很痛苦,因為根本是做不到的。這就要求我們轉而去接納彼此的不同,即接納存「異」。

我們來看上面兩幅圖。

圖一告訴我們兩個人的作息習慣不一樣,妻子睡得早,而丈夫則是典型的夜貓子。生活習慣是很難改變的,特別是自己的習慣自己又特別喜歡,更不容易被說服去做改變了。就拿早睡晚睡這個習慣來說吧,有些人就是早睡,第二天才有精神;而有些人在夜裡往往才能發揮出他們的創造力,很多作家都習慣在夜裡進行創作。

圖二中的兩個人都在讀書,一個讀得認真很入迷,而另一個則早就神遊到其他地方去了,也許在球場上,也許在郊外。這就是興趣愛好不一樣。如果一到周末丈夫就不顧自己的感受或是妻子非得讓丈夫陪著自己讀書,久而久之,丈夫肯定心生怨氣,因為他沒有照顧到自己的感受和愛好。這個時候雙方如果都能接納對方與自己不同的興趣,周六上午丈夫陪妻子看書,下午妻子陪丈夫一起去打球,周日再一起去兩個人都喜歡的野外郊遊,我想他們的關係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在親密關係中,總存在相似性和差異性,相似性讓兩個人感到很舒服,差異性則讓人感到有些不安。妻子會想丈夫一到周末就去踢球,時間長了會不會疏遠自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才要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嘛。

相似性讓你們走到一起有話可聊,差異性讓你們能從對方身上學到很多不同的東西,拓展你對這個世界了解的寬度。想想看,一覺醒來,你身邊的那個ta知道的你都知道,將是多麼的可怕而乏味~

不管是在生活習慣上還是在興趣愛好上,能磨合好那最好啦,如果不能就接納彼此的不同和差異吧。(核心價值觀如果不能磨合好,要慎重了哈)

7 留出足夠的二人空間與時間

「今晚我們本來都有很多工作的事要完成,但還是窩在沙發上,她讀書給我聽,我偶爾彈一點吉他,這些事都比工作要美妙許多。」

在沙灘上曬太陽~

幾年前聽說過一對夫妻,有個兩歲的孩子,但他們有時會撇下孩子給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照看,相伴而行出去旅遊,甚至有時周末的其中一天也會這麼做。一開始我還不太理解,可是現在我理解他們了,他們是想找到只屬於他們倆的私人空間和時間。如果一對親密關係都沒有自己的私人專屬時間與空間,這對關係的成長是不利的甚至有破壞性作用的。

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也越來越大,而且往往兩個人都要上班,上完一天的班兒回到家已經是精疲力竭了,如果再有個孩子,父母又住在一起,我勒個老天,那只有哄完孩子,陪完父母,臨睡前的一點點時間給夫妻倆了,根本不夠好不好。

所以周末、放假的時候,兩個人一定要約定一起找出一段空白時間(哪怕是半天的時間),一起好好待待,好好聊聊。別說這樣會忽視孩子父母啥的,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夫妻關係,夫妻關係搞得好,你們才能一起去面對親子關係、婆媳關係等其他關係。

有了時間和空間,兩個人才能談情說愛,才能把最近的開心與不開心說給對方聽,才能一起商量重要的事情,才能一起培養興趣愛好,以便更投入的享受生活。所以這投資是值得滴,最重要的是有利於感情的恢復、穩固和成長。

8 平時的小驚喜,給生活添點兒料

我們在沙灘上接吻(敢不敢把鏡頭拉近一點兒~)

晚上我們一起看了電影《最後的舞者》,深受啟發,然後睡覺之前就成了這幅畫的模樣了~

「老婆,剛老闆說要加班,估計又得八九點才能回去了~嗚嗚」

「好吧,那我先回去了,等你回來~老公」

妻子疲憊的拿鑰匙開門,發現門沒鎖,推進門一看,丈夫做了她最喜歡吃的紅燒魚和醋溜土豆絲,還有蠟燭和紅酒……

換成是你,你會不會特別的開心、感動。這就是生活中的小驚喜帶給我們幸福感的飆升。重要的日子一般大家都會特別在意,可如果平時彼此給對方弄一些小浪漫、小驚喜,給平淡的生活添點兒料,會不會越過越有味兒,越有激情呢?

人類是非常奇怪的生物,既喜歡確定性,又喜歡不確定性。喜歡確定性是為了獲得安全感,如果一切都是確定的,那麼一切都是可控的,俗稱掌控感。人類對待不確定性是既恐懼而又離不開。你走夜路的時候,突然有個黑影在你旁邊閃過,你肯定很害怕,因為你不確定那是什麼,可能是潛在的危險。

而人們對不確定性又是那麼渴求,人們喜歡賭博(不僅僅是為了獲利)、喜歡驚喜、喜歡去陌生的地方旅遊等都是喜歡不確定性的表現。想想看,如果你和ta的生活就這麼control+C→control+V→control+V……的過下去,天吶,得多無趣啊~

平時稍微留點兒心,小驚喜小浪漫都不難的,這能讓另一半強烈的感覺到你的心裡平時也有 ta 。

9 有了孩子,也不能忽視另一半

「我們的游泳小天才~」

「有了孩子,你仍是我的心上人。」

「孩子孩子,就知道照顧孩子,孩子重要我重要?」

上面這句話是很多做丈夫的潛意識裡的「憤怒」。但是因為孩子也是自己的,就被超我給壓抑下去了,就算隱隱地有所覺察,也會被「孩子也是我的,老婆也挺辛苦的。」這句話給掩蓋住了。

家庭里,最重要的關係其實是夫妻關係。很多夫妻有了孩子之後,親密關係就慢慢地開始惡化,原因就是這個孩子的到來。孩子吸引了父母(特別是母親)很多的關注,照顧孩子要消耗不少的精力。妻子往往由於忙於照顧孩子,卻忽視了丈夫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沒有孩子的時候,兩個人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很長,彼此都能滿足對方的情感需求,可是當有了孩子之後,穩定的二人關係模式就變成了急需探索和調整的「三角關係」,丈夫、妻子和孩子組成的「三角關係」要比二人關係複雜得多,也更不容易保持平衡,這一點會在以後的文章中深入細談的。

要處理好這樣的「三角關係」,首先就是要保證夫妻關係的良性互動與發展,夫妻兩個人關係處好了,就能共同面對孩子以及兩人與孩子的關係。所以,有了孩子,也不能忽視最重要的ta。之前諮詢過一個婚姻方面的案例,妻子自從有了孩子之後辭了工作一心撲在照顧孩子上,不僅忽視了丈夫,和自己的很多好朋友也漸漸疏遠了,後來聽說丈夫跟單位一女同事走的很近後才慌了神。

有了孩子之後,兩個人更要經常的溝通交流,一是為了維持親密關係的良性發展,二是很多照顧孩子的事兒兩個人可以一起商量,一起承擔。

10 學會給平淡的生活上色

上色前~

上色後~~~

生活一天接一天,周而復始,平淡,甚至有些乏味。如果你對你們的關係不滿意,或是感覺很糟糕,請相信:只要兩個人一起努力去探索,改善,一定會越來越多姿多彩的。

就像上面那兩幅畫一樣,上圖是淡而乏味的生活,沒有色彩;下圖是同樣的場景,但卻五彩斑斕,洋溢著幸福和希望。要想給你們倆的生活著色,就得不斷的做功,不勞無獲永遠是這世界上不變的真理。你可以和你的愛人一起拿起畫筆,一起為你們的生活圖畫上色。顏料多種多樣,不一定越多越好,適合你們最好。它可以是你們共同培養的一項新愛好,可以是平日里給對方的小驚喜,可以是陪著妻子做瑜伽,也可以是一起出謀劃策一趟遠足旅行……

學會給兩個人的生活上色,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只要有這種渴求更好生活、更好的親密關係的願望,慢慢學,慢慢做,你們的生活定會釋放出熠熠奪目的愛的光芒。

圖片來源:插畫師 Curtis Wiklund,他用畫畫的方式記錄了每天與愛人幸福溫暖的生活細節,瑣碎而平淡,卻五彩斑斕。


一、哪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係

1、依戀

與他人的親密依戀關係構成了一個人生活的核心,人們都是通過這些親密依戀來獲得力量和享受生活的。

依戀類型:

安全性依戀:大約七成的成年人都會表現出這種依戀。此種成人更容易和別人接近,並不會由於別人太過依賴或被拋棄而感到苦惱,他們的關係趨於令人滿意和持久。

迴避型依戀:有大約兩成的成人,他們往往迴避親密的關係,對其表現出較少的興趣,傾向於擺脫這些關係。他們更可能涉足沒有愛情、只有性的一夜情。

不安全型依戀:有大約一成的成年人。他們對他人不夠信任,因此會產生較強的佔有慾和嫉妒心。他們可能和同一個人的關係反覆出現破裂。

2、公平

你和你的伴侶從感情中得到的應該和你們雙方各自投入的成正比。否則一方會覺得不公平。

難道愛情植根於交換回報上很愚蠢嗎?難道我們有時在滿足愛人的需要時沒有考慮任何回報嗎?確實,處於公平的長期關係中的人並不在乎短期的公正。

覺得和自己另一半比起來,自己在婚姻中貢獻的多收穫的少——可以預測婚姻緊張以及對婚姻生活的不滿意。(大部分丈夫會覺得他們做的家務比妻子認為的要多——那些佔了便宜的人對於不公平較為不敏感)

3、自我表露

深厚的伴侶關係使人們能真實地展現自己,並且可以從中知道自己是被他人接受的,信任取代了焦慮,不需要擔心失去他人的愛情。這種特點歸結為自我表露。

人們之間存在表露互惠效應,一個人的自我表露會引發對方的自我表露。合適的親密關係發展過程就像跳舞一樣:我表露一點,你表露一點——但不是太多。然後你再表露一點,而我也會做出進一步的回應。

二、如何提升幸福感

1、認識到持久的幸福並不來自製造它。

人們適應變化的環境——甚至適應財富或殘障。因此財富就像健康,沒有它使人痛苦,但擁有它並不一定幸福。

2、控制你的時間。

幸福的人感覺到能自己控制自己的生命,這通常得益於他們對時間的掌控——設立目標。雖然我們經常高估自己一天能完成的任務,但我們也通常低估在一年內我們能完成的工作量。

3、表現出幸福。

我們至少可以假裝自己暫時開心。作出一個微笑的表情,人們感覺會好一些,周邊會變的更和諧。而且,體驗這些情緒,便可以真正引發這樣的情緒。

4、尋找合適的工作或生活方式,使你的技能得以發揮。

幸福的人通常處於一個叫「全神貫注」的圈裡——專心於一個挑戰自我而不會壓倒他的任務。最奢侈的休閑方式比起從事園藝或手工製作,通常提供的潮流體驗要少得多。

5、參加運動。

大量研究顯示,有氧運動不僅促進了健康和精力,也是消除輕度抑鬱和焦慮的一劑良藥。

6、保證足夠睡眠。

7、優先考慮親密的人際關係。

與那些非常關心你的人建立親密友誼,能幫助你度過困難的時期,不要認為他們對你好是理所當然。

8、關注自我以外的事物。

做好事使人感覺良好。

9、記錄感恩日記。

那些每天停下來思考他們生活中的一些積極方面的人體驗了更多的幸福。

10、照顧你的精神自我。

對於許多人來說,信念提供了一個支持性的群體,一個超出自我關注的理由,一種生活目的和希望的意識。比如宗教。

參考文獻: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第十一、十四章


寫寫我最近看的一本書《親密關係》(作者:克里斯多福·孟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處於對另一半不滿的狀態下,我希望能夠從這本書去找到一些方法,去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然而,我發現在我焦急地讀這本書時,我重溫了自己內在情緒的許多負面的想法,並透過書中的方法去找到這些想法產生的緣由,原來很多都是來自於對自己的不自信以及缺乏安全感。

很多時候,我們會對另一半有各種各樣的期望,有些被滿足了,我們沒有知足。我們恰巧地記住了沒有被滿足的地方,然後開始懷疑對方,懷疑自己,接著就會產生各種假設,以至於信任危機。所以期望是很可怕的,但是兩個人在一起的源頭和持續性靠的便是需求。有需求便會有期望,這似乎很諷刺。親密關係的持續需要期望,但是期望又會毀了親密關係。

那如何經營兩個人的感情呢?自由。不束縛對方,自由地去過好自己,便能獲得深層次的親密關係。

人,註定是孤獨的。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如果把一切快樂的源泉都寄托在另一半身上,註定是要失望的。良好的親密關係是要學會付出,學會愛。不僅僅是一方的,而是雙方的。我們懂得去經營好自己,給對方一個完美的戀人。也懂得親密關係的構建是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另一半,不應當是滿足你需求的對象,而是你的知己,玩伴。教會你成長,讓你變得更好的人。也是一個有趣,教會你樂觀的人。只有彼此都變得更好,才能勢均力敵,在悄無聲息中形成一種任何人都突破不了的親密關係。它是一個眼神的鼓舞,是一個擁抱的溫暖,是太陽下最燦爛的微笑,是夜晚中月亮旁邊最亮的那顆星星,是一切美好的事物。

我們在與另一半的相處當中,往往會發現自己很多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有醜陋的,有美好的。嘗試去接受自己不好的,畢竟人無完人。不要太過苛責自己,同樣也不要過度苛責對方。懂得接受自己,才能正視問題,嘗試去改變。雖然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是你一定能夠在這個階段過後,變得更好。咬咬牙,去努力跨過這個階段。

兩個人在一起,沒有什麼想當然。如果你愛我,你就一定會如何。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每個人的觀念不一樣,表達愛的方式也不同。但是你一定能夠感受到是否被愛。不要欺騙自己,也不要欺騙對方。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你在別人身上看到的不完美,其實也投射了你內心深處同樣的東西。我們在外界中看到的每件事,都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反映。多去用欣賞的角度去發現美的事物,你也會變得更美好。沒有理想的情人,只有不完美的自己。

道理每個人都懂,卻仍舊過不好自己的生活。其實,你就是沒懂。


人生有四鐵——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嫖過娼,一起分過贓。說的就是,當人和人一起經歷過情緒的大起伏,就會產生更親密的關係


一段比較的話來總結:對於長久地維繫一段親密關係而言,好的性情比好的外貌重要,反思自我比洞悉對方重要,修養品德比掌握技巧重要。而對於獲得更多的人生的滿足感而言,成就一個自強獨立的自我比成功地維繫一段親密的兩性關係更重要。


煩惱、憂愁、心事想跟她訴說的第一次,

我想跟她建立親密關係;

她第一次跟我訴說煩惱、憂愁、心事,

我們就有了親密關係。

我們一旦有煩惱、憂愁、心事,

就出來喝一杯,隨時奉陪,

我們維持著親密關係。

——————————————————

對想要建立親密關係的人,不妨主動一步;

她若也想要跟你建立親密關係,就會跟來;

她若不來,其實你們之間也就沒什麼關係了。


對於我來說,男女關係,兩個人互相喜歡,那就在一 起,如果不喜歡了,那就分開,如此簡單,僅此而已。

我的文章中,在談到我自身情況的時候,我用的比較 多的是「喜歡」這個詞,而不是「愛」這個字。我可 以說,「我林子喜歡飯飯,喜歡培培」,但是我不會說 「我林子愛某某某」。

因為我認為自己心智尚小,還不明白什麼叫「愛」。

戀愛觀中的感性部分:

感性部分主要受石康小說的影響,其實我沒看過《奮 斗》,我看的是石康三部曲《晃晃悠悠》、 《支離破碎》 、 《一塌糊塗》以及《在一起》、《激情與迷茫》等。

《晃晃悠悠》中對情感的描寫, 「周文和阿萊的感情」

, 我認為那是成熟的愛,難以釋懷的愛,那才是「深愛」 。

我沒有為我的失戀流過一滴眼淚,但是《晃晃悠悠》 看到最後的時候我眼眶就濕潤了,最後那一段的深情 告白,還是擊中了我。

我嚮往那樣的愛情。

戀愛觀中的理性部分:

理性部分就很簡單了,主要受吸引學,經濟學,心理 學等的影響,外加自己的一些感悟。 *************************************************** *********************

◆◆◆第一、「感情」是什麼?

我們會對自己的戀愛對象有感情,也會對使用了 5年 的老隨身聽有感情,會對養的小狗產生感情。那麼, 感情到底是什麼?

當然,首先得是有一定的好感,喜歡。一開始你喜歡 你男朋友,喜歡這個隨身聽,喜歡這隻小狗。

然後你開始花時間和精力在他們身上的。和男朋友一 起出去遊玩,想念對方,關注對方,每天晚上發簡訊, 每天早上喊起床,一天又一天,每一天你們之間都會 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成年累月的交往之後,或許 2,3 年以後,你們就是有了比較深厚的感情了。

簡單說,人們對一個事物(包括人)進行大量時間及 精力的投資後,會讓自己對這個事物漸漸產生感情。 (當然你首先得喜歡這個事物你才會願意進行投資)

也就是說,感情=時間+精力的大量投資。

大家有點感覺沒?下面我再具體舉例幫大家深化對投

資學的理解。

◆◆◆第二、舉例一:普通 fans 跟骨灰級 fans 有什麼 區別?

比如說我林子喜歡蕭亞軒(其實想舉例一個我喜歡的 歌星的,但是怕會引起爭議,所以就舉蕭亞軒吧)。

一開始我喜歡她,成為她的fans。那麼這個時候我還 是蕭亞軒的普通fans,也就是聽聽她的歌,看看她的 MV,照片寫真什麼的。

那麼要想成長為蕭亞軒的骨灰級 fans 需要怎麼做 呢?

開始瘋狂地收集一切蕭亞軒的資料,她的興趣愛好, 她喜歡的顏色,她喜歡吃的零食,她的家庭兄弟姐妹, 她的成名史——她是怎樣從一個普通的女孩變成一個 大明星的(她的成長史足夠研究好長時間)。每次一見 到那種娛樂雜誌,閑時翻翻的時候都要留意有沒有蕭

亞軒的新聞,每一次出新專輯都立刻跑去聽,聽說未 來十天後她要來自己的城市開演唱會,會激動興奮得 幾天幾晚都睡不著覺、、 、

在這樣的狀態中維持個 3,4 年的樣子,我就是蕭亞軒 的骨灰級fans了。

普通fans要是見到蕭亞軒會很興奮,會激動,而骨灰 級fans要是見到蕭亞軒就會是瘋狂,就會尖叫了。

看到了吧,其實蕭亞軒本人並沒有對我做什麼事,我 卻能成為她的「骨灰級fans」,能大聲喊出來:「ELV A,我愛你,我愛你! !! 」

這樣看來,我就對蕭亞軒產生了很深厚的感情了。

◆◆◆第三、舉例二:為什麼現代人覺得過年越來越沒 有「年味兒」?

很多人都在討論,為什麼現代人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

「年味兒」?

仔細想想有「年味兒」的過年是什麼時候?

最起碼10年前,或者15年前還是很有年味兒的。

但是現在為什麼年味兒淡了?

還是因為投資。

想想看,以前過年的時候,過年前 1 個月就開始做准 備工作了。

打麵粉做糰子,豆沙糰子,肉糰子,做年糕,腌魚腌 肉,打肉末做肉圓,灌香腸臘干、、 、

總之,整整一個月都在為過年忙著。

忙著一年的喜慶。

最後的年夜飯在全家其樂融融中將過年的氣氛拉到高

潮。

而現在呢?很多人,無論打工,上班,還是做生意的, 回家過年團圓的時間越來越少。

很多上班族都是五天的「年假」。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回 來,大年初三就走了。

他當然感覺「年味兒」在變淡。

因為整個過年過程中,他也只是參加了年夜飯,然後 親戚朋友喝喝酒,打打牌,走街串巷,四處拜訪拜訪。

他對過年這個活動的投資變少了,他都參加不到那些 過年前的準備活動了。過年需要醞釀,但是他沒有機 會醞釀,他大年三十前一天才到家。

那過年前一個月的「醞釀」,就是對整個過年活動進行 著投資,然後產生對過年的感情。

現在沒有了「醞釀」 ,那麼大眾對過年的感情就慢慢變 淡了。

◆◆◆第四、投資學與「受傷」的關係。

很多人形容自己失戀,都會說:我在這場戀愛中受傷 了,那個男人(女人)狠狠地傷害了我。

有沒有想過,真的是對方傷害了你嗎?

什麼叫「受傷」?大家在心裡好好想想這個詞。

根據投資學的理論,人是這樣一種動物,有投資就想 有回報。

我舉我身邊同事的一個案例。

我同事,在中南大學上學的時候,想去法國留學。於 是,他在考試前幾個月時間裡,每天讀書都到深夜1,

2 點,宿舍熄燈後就打小電筒在被窩看,然後第二天 早上6 點起來繼續學習。天冷天熱,如此刻苦,如此 執著,令人感動。

後來,考試也通過了,你能想像他的激動嗎?他終於 要去法國了,他的理想是建築設計師,終於就要實現 了。留學回國後的他肯定是個牛逼的建築設計師,夢 想和前途,如此光明!

但是,你永遠都想不到的是,那年是08年,國內「家 樂福」事件,導致中法關係降至冰點,很多合作都無 法進行。

簽證更是難說。雖然有些學生的家長有本事搞定,不 過絕大多數學生的簽證還是沒辦下來。

你能想像他聽到這個消息是什麼心情嗎?無異于晴天 霹靂!夢想近在眼前,居然因為這不可控的事件而破 滅,那才叫真正意義上的「心都碎了」。

之前努力了那麼多,同學們都奮鬥了那麼多天,多少

個日日夜夜的煎熬,最終的結果又是什麼?!

於是,這個哥們就「受傷」了,消沉半年,同時這件 事也成為他一輩子的傷痛。

由此,大家應該也明白了。

受傷是因為自己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等投 資,但到最後卻幾乎沒有什麼回報導致的。

這種投資與回報的強大落差讓人難以接受,這就是打 擊,這就是受傷。

結合到失戀中也是一樣,你受傷並不是全部因為他, 你的受傷只不過是被自己的投資傷害到了而已。

明白這些,更有利於你理解自己內心的感受。

◆◆◆第五、怎樣讓一個人愛上自己?

把投資學結合到感情中來看。

他在想你,他關心你,他為你噓寒問暖,他關注你的 QQ心情,關注你的微博,關注你的一切、、 、

那麼他就是在對你投資。

時間加精力的投資。

而這會加深他對你的感情。

所以,回答那個問題:

怎樣讓一個人愛上自己?

思路就是:首先讓他對你有好感,然後你要想辦法讓 他對你加深投資即可。

他對你投資越來越多,也就會對你用情越深。

◆◆◆第六、為什麼要「斷聯」?

再來看看投資學與「斷聯」的關係。

很多人被分手後,還是會偷偷地看著他每天上線下線, 看著他微博動態,想著他怎樣怎樣。

在關注著他。

關注著他就是在對他投資。

而他已經放棄你了,可能就不會怎麼關注你了。

這種情況下,他投資少而你投資多,造成你們之間的 投資嚴重不平衡。

最後還是導致你自己越陷越深。

也越來越痛苦。

這個時候,斷聯就顯得尤為重要。

無論你是想走出失戀還是想逆轉。

你都首先要切斷自己對他的投資。

刪除一切聯繫方式,不再關注他。

那麼你的投資就會慢慢減少。

你要把時間和精力投資到如何重建自己的生活上面。

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精彩:拓展自己社交圈,跟朋 友一起出去遊玩,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這樣有利於你重新建立自我價值,增加自身魅力。

重新吸引他。

再讓他對你投資。

這就是逆轉。

另外關於很多人一直想要的「挽回」,林子要很遺憾地 告訴你: 「高低位比」沒有大變動的挽回,就算成功也 只是暫時的勝利,因為以後還是會再分手的。

除非你改變了「高低位比」。


《聖經》中有幾段話講伴侶關係: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再者,兩人同睡,就都暖和;一個人獨睡,怎能暖和呢? 有人攻擊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擋他(傳道書4:11-12)。娶了妻的,是為了世上的事情掛慮,想怎麼叫妻子喜悅。已經出嫁的,是為了世上的事情掛慮,想怎麼叫丈夫喜悅(哥林多前書7:33-34)。


不迷失


什麼是親密關係?如何維持親密關係?

隨著人的成長,親密關係也在不斷變化。

人生之初,我的親密關係無疑是親子關係,即我同我父母的關係;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親密關係是戀人之間的關係;最後,親密關係該是夫妻之間的關係。

關於人生最開始,在原生家庭與父母的親子關係,我一直懷疑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結之說,因為我將自己幼時的記憶和成長的經歷翻了個底朝天,抽絲剝繭地尋找,也未找到絲毫戀父的跡象。昨天晚上,當 @可可熊 蜷在我懷裡安然入睡的時候,看著他的臉忽然想到了一直被我忽略的一點:我從十三四歲開始就喜歡三十歲的男人,必須不多不少剛好三十歲。為什麼是三十歲,為什麼只要一個異性告訴我他三十歲我就會對他生出莫名的好感?從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為什麼這一點未有改變?以前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但總不得其解,昨晚我換了思路倒著推了一下:我爸三十歲的時候,我剛剛好處在弗洛伊德所謂俄狄浦斯期的年齡段。OMG!WTF!!

喝了一口風油精冷靜下來的我,開始又一次回憶幼年時對父親的印象,然後我發現這個印象(形象)是缺失的。也就是我一直想給自己找一個現實的父親來彌補幼年時父親形象缺失帶來的遺憾,而這,恰恰是說得過去的,因為戀人關係在最膠著的時候,便是雙方退行回幼年,重複幼年幸福的記憶同時修復幼年不幸的記憶。那好吧,現在我承認我是戀父的,只是我沒有現實的父親可以戀,因此我戀的是自己想像中的父親,並且一直對將這個想像的形象投射到某個具體的人身上心存希冀。對父親最深刻的記憶是:我爸來看我,我興沖沖的向他跑去,張開雙臂擁抱他,然後我爸推開了我。後來我知道,那段時間我正在練習所謂的功夫,力氣變大,用力抱我爸讓我爸差一點岔了氣。但是當時我學到的是:不能用力擁抱,否則會被推開。這一體悟影響了我後續二十幾年同人的關係,大學時我同學評價我很奇怪,因為別人習慣了同我一致行動後,我會毫無徵兆的不再一致行動,讓別人很是失落。

然後分析我同戀人之間的關係,這一關係的重要在於:戀人關係成功過渡到夫妻關係我才能擁有穩定的不需分離的親密關係,才能擁有新的家庭。在新的家庭中,夫妻雙方的關係佔據主要地位,丈夫原生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妻子原生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夫妻雙方同家庭新生兒之間的親子關係皆由於之前戀人關係過渡時修復了夫妻雙方幼年不幸的記憶而得以健康發展。因此,結婚不應當是目的,因為結了婚還可以離婚,結了婚也可以不幸福,目的應當是修復幼年時不幸的記憶,從而使得夫妻雙方在婚姻生活中可以不再重複幼年的不幸。

比如說,我不喜歡自己一個人在家,因為小時候,爸媽要出去做事,帶著我不方便,為了我的安全他們採取的措施是將我反鎖在家裡,我不記得當我要被獨自鎖在家裡的時候我有哭泣著說我不要,但是現在我獨自在家,我會有一種被反鎖被留下的感覺。這是我幼年經歷造成的,但是我不知道如何修復這一點,我只是竭力地尋找各種理由創造各種條件,不讓現在的自己獨自在家。比如說,我會絮絮叨叨的讓 @可可熊 多穿點勤換衣服帶傘帶水果塗防晒,在他的不要不要中,直接給他穿衣服脫衣服帶著帶那塗這塗那,到後來,他會嗔怪的說:你越來越像我媽了。我從語氣中放佛聽出了欣慰,那種終於有人接我媽的棒關心我讓我以後的歲月可以不用擔心失去我媽就失去媽媽關懷的溫暖的那種欣慰。比如說,在兩人商量一件事的時候, @可可熊 會說:哎呀,你就聽我的就可以了。這裡的潛台詞是:我確信我是對的,但是向你解釋太麻煩,我不想浪費解釋的時間。我的童年經歷造成了我不能忍受忽略,因此這在兩人逐漸熟悉退回到童年之後常常成為兩人矛盾的爆發點。同時我也不知道,在小的時候是由於他的父母經常告訴他「我 /我們的決定是對的,你只需要聽從不需要知道原因」,還是由於從小未養成與人合作的習慣導致他不明白「商量」這個詞具體應該如何操作。

上面的例子,不論童年經歷中我們想要重溫的記憶(經歷)還是我們想要修復的記憶(經歷),都是童年經歷給戀人關係帶來的影響。戀人關係及夫妻關係中,最重要可能就是珍惜,由於珍惜所以我會在童年不幸記憶來襲的時候與你交流而不是重複童年的不幸,由於珍惜我會努力理解到你童年的不幸記憶以及這些記憶給你帶來的影響,然後我們一同修復壞的經歷完善雙方的人格。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父母,當然也培養不出十全十美的人,我們都有殘缺,童年皆有不幸,而戀人關係發展到後面的移情狀態時,讓我們有機會修復之前的不幸,如果說童年我們太弱小無法自主地保護自己,那麼成年後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在戀人關係中逐步修復不幸的經歷呢?況且,終究父母、兄弟姐妹還有孩子,這些人我們終究都會失去,只有由戀人轉變而來的夫妻關係,讓我們擁有了不會分離的關係和相伴到老的對象。人生總是如此寂寥。

在夫妻關係中,常見的矛盾無疑是:婆媳矛盾。矛盾的焦點是:婆媳雙方在爭奪相同的對象。矛盾出現的原因:由於某種原因母親將本來應該給父親的感情投射到了兒子身上。矛盾的解決:讓母親認識到兒子與兒媳組成了新的家庭,他們的關係才是新家庭的核心。不論是對父母還是對後代,夫妻都應該讓他們意識到:我愛你,但我更愛我的伴侶,我要同我的伴侶組成我們自己的家庭,在這個新組成的家庭中我和我的伴侶有決策權。孩子的話,要讓孩子意識到:我愛你,但是我更愛你的同性父母。讓孩子在經歷俄狄浦斯期後在和諧的父母關係中重新做回孩子。

至於與同事、同學、朋友之間的關係,在我看來都算不上親密關係,上述關係會在方方面面影響一個人的生活,但卻不會傷筋動骨的修復一個人的人格。


借他的錢,別還。


一個親密的關係,是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需要犧牲、違背自己或不敢發言;任一方都能以平等的態度來表現自己的強弱或優劣。真正的親密,意味著在關係中可以做自己而不必虛假,並且容許別人也是如此。做自己,是指對自己切身的事物可以充份表達意見,在情感關係中有清楚的立場、界限和限度。容許別人,是指當對方跟自己意見想法或感覺不同時,不去說服、糾正或改變對方,仍能維持彼此和諧的關係。雙方在一個安全、舒服的狀態下,都能表達出真實的自己,尊重彼此,而且持續下去。 在伴侶之間,就是是指一種能誠實面對自己和伴侶的狀態,當一個人有能力面對自己、探索自己,不閃躲逃避自己的陰暗面時,也就能對所愛的人無所隱藏的展露自己。

時期:浪漫期﹣》權力爭奪期﹣》穩定期﹣》承諾期﹣》共同創造期。

權利爭奪期也是整合期,這個期間決定了整體關係的後續發展質量。最好的結果就是:彼此可以以好奇和真誠的態度來了解彼此,願意傾聽和學習,不再防衛和抗拒,互相分享和對話。

當雙方能達到某種程度的整合,才會再晉升到下一個承諾期。

能進入承諾期的伴侶,他們樂於溝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彼此深入了解對方,同時能投入各自和共同的生活,也因為能完全了解自己和對方,所以可準備做出全然的承諾,承諾彼此有自由的選擇,也願意共享一個承諾,一起計劃雙方的期待和決定,並且付諸行動。

此時就不再是一方要求另外一方,而是彼此都願意的共同協定,對彼此有真實的期待,有別於浪漫期是自己幻想中的期待。

關係週期的最後階段是共同創造期,此時不但能清楚自己的特質、夢想和極限,還能繼續深入了解對方,彼此支持完成人生的理想。

雙方在這個階段有充份的自由,生命也有無限的可能,兩個人能夠一起努力,和諧一致,就像是跳雙人舞一樣,已經能自在的展現優雅的舞姿,不管是自己的動作或是兩人互動都流暢自然,加起來的力量能共同實現夢想和願望。從這過程中,雙方會因為繼續了解探索對方,就像認識新朋友一樣,重新進入第一個階段充滿興奮的浪漫期。


【青璽】

每個人在一段關係里,所期待的是能展現出自己的更多面,具體對方的類型是不受限的,所映照的是自身能量的反射。

一旦雙方越是能表現出最真實的自己,關係也就越貼合,能量融合的也就更深。

但兩個人的能量場最好也是對等的,相互包容,所散發的也是對等的,不受壓制,不用逃避,可以深入的敞開表達自己,同時對方能夠理解,適用於任何關係中。

尋找相似特性的人,是希望自身的特點通過對方,能夠得到更強烈又獨特的回應,而尋找互補的人,是希望自身的缺點能夠被包容。

而合適,也就是兩個人既相似,也互補。能量程度的對等,在一段平衡的關係中相互接納融合,創造,相互扶持的走下去,穩定,長久,不分你我。

年年月月,傾蓋如故。


謝約。

(一)

有一種說法,在我們日常交往的那麼多人中,實際能夠做到關係密切、或者引為摯愛知己的人,可能不超過五個。

人是社會性動物,沒有人能夠脫離關係而存在。

而由於考慮到成本和收益,我們會本能地將關係分清親疏遠近。

關係的建立分為被動性和主動性。

我們基於血緣親姻而形成的關係,被稱做被動性關係,比如父子、母女等,個體在該關係的建立中是沒有選擇權利的。

兩代人之間的關係,由於背負了太多的倫理和道德因素,情感綁架會時時刻刻發生,父母要求子女做的事情,往往是自己年輕時的無法做到的,有時候他們雖然付出了很多很多,但你會一直有這樣的懷疑,他們所做的這一切,是不是真正為了你。

同時,隨著子女的漸漸長大,他們會實施報復性的反抗和叛逆。

正如作家蔣方舟寫道:大多數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很殘酷,因為小孩子看不到父母意氣風發的樣子,他們只看到父母的衰退、他們的固執和經驗的缺失,而到了很多年後,當自己在他人眼中也有了衰頹的勢頭,才發現父母的睿智。

原生態的家庭關係中,很難做到親密無間。

(二)

我們走出家庭,邁入學校,逐漸融於社會的過程中,我們開始建立主動性關係。

兩個人的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接觸頻次的增加,以及某些價值觀念的同步,可能會發展成親密關係。

這種感覺發生在異性之間,便成為戀人,隨後升級成夫妻關係。如果發生在朋友之間,那就可以稱為至交好友。

衡量親密的指標為,你是快樂的,你是感覺被關愛的,你是不被壓抑的,同時你是在不斷成長的。

最重要的是,關係中另一方,也同樣有如是的感覺。

因此,建立親密關係是一種高成本的投入,時間、感情、機會,以及不斷的試錯。

在健康的社會中,大多人之間的關係是基於資源交換的合作關係,這是正常以及高效的。

於是,親密關係變得彌足珍貴。

開頭提到的五個人,包括愛人、朋友,以及可能是親人,但一般不包括父母。

(三)

那麼,我們追尋親密關係的意義是什麼?

親密關係指向的是生命的厚度。

人心柔弱,人生苦短,也不會永遠坦途。

親密關係不僅在生理層面提供安全感以及愉悅感,更會在現實生活層面提供支持和援助。

哈佛大學的研究說明,人的大腦有不同的區域,當得到真愛的交互刺激時,比如一個擁抱、一段鼓勵時,血清素會增加,這種激素會正向增加快樂的感覺,調節情緒的能力以及增強記憶力等。而持續穩定的親密關係,會繼續放大血清素的功效,使得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記憶功能不斷提升。

而從浪漫的角度來說,誰不希望和兩情相悅的愛人或者知己一起廝守?

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郭靖黃蓉血染襄陽時,他們一定不覺得凄苦;曲洋劉正風彈罷笑傲江湖後,赴死也從容。

經濟學角度來看,親密關係會極大的降低溝通成本,節省交易成本,並且能夠提供穩定的期望值。

(四)

親密關係的基礎是邊界和溝通。

邊界可以分為四個維度:

並非對方的全部:允許你有你的朋友,我有我的隱私,彼此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

不考察對方:不會去偷看對方的手機、微信等,不會去刺探對方的私生活,不會去刻意考驗對方的人性;

互相信任:再沒有發生信任失敗前,毫不保留地信任對方,並且堅信對方也完全信任你;

不逼迫對方做不想做的事情: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客觀上就存在控制和妥協,雙方就無法存在相對獨立的人格,鼓勵和包容就更無從談起。

溝通在親密關係中也非常重要。

溝通需要注意的是:

善用時間。當雙方在親密關係中出現的某些誤會和分歧時,時間會悄悄地平息這一切。

就象一棵石子投向湖面,泛起一圈一圈的漣漪。我們可以坐在岸邊等,時間過去了,水面會平復。而如果我們迫不及待地跳下水,試圖去撫平波紋,那麼水面永遠都不會平靜。

要表達情緒,而不是情緒地表達。不開心就說不開心,惹我生氣了就直言,用簡單直接的語言明確地告訴對方。

而不是冷暴力,甚至人格攻擊。

可以談判。談判是一種冷靜理智的行為。

並不是一定要存在於敵我之間,親密關係中的角色也可以有效地進行談判,把分歧當作一件問題來處理,目的是照顧彼此的利益,並做一定限度的妥協,雙方都做到包容和寬讓,最終產生雙贏的結果。

(五)

親密關係的產生,有時是一見鍾情,有時是日久生情,或者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但本質是「搞定了一個人」,是自我成長並帶動對方成長的過程,往往展現出一個人格健全、充滿力量的健康形象。

很多時候,我們獲得的親密關係,就是在此刻身邊。

珍惜眼前人,TA就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完)

微信公眾號:層林盡染霜華遍

微信ID:lahen0923

歡迎關注


謝謝評論里推薦的書,《親密關係》-羅蘭·米勒.謝謝分享,么么.

還有《愛的五種語言》.我的愛語排第一的是肯定的語言,第二是精心的時刻,第三是身體的接觸.?


同意樓上,問題過於寬泛。

維持親密關係,就戀人而言,是在關係中互為父母,互做兒女,互為朋友共同進步。如同一支雙人舞,學會理順自己,誠於內心的小孩,保持暢然的溝通,止於期待,活在當下。


親人 閨蜜 戀人 夫妻 等等。是不是親密關係自己才能界定。人的一切社會關係都要靠維持,除了血緣關係外 都不是永恆不變的,我覺得這個問題太大。拜拜


Leslie Baxter 曾要求俄勒岡州的 64 位男大學生和 93 位女大學生撰寫課程論文,闡述他們結束戀愛關係的原因。所有的案例中,被調查的大學生都是先提出分手的人,他們的解釋很有趣,讓我們得以看到他們用以判斷親密關係的內隱標準。

至少 10% 的文章都提及八個方面,它們看起來是親密關係的一些特殊規定,所以稱之為關係準則:它們描述了伴侶對我們以及與我們的親密關係所期望的標準,一旦我們老是違背它們,伴侶就會離我們而去。下面就是按出現頻次順序列出的關係準則:

  • 自主:允許你的伴侶在親密關係之外結交朋友和保持興趣,不要有太強的佔有慾;(佔有慾提及的次數占 37%)
  • 相似:你和伴侶應該有著類似的態度、價值觀和興趣,不要差別過大;(30%)
  • 支持:提升伴侶的自我價值和自尊,不要粗心大意或思慮不周;(27%)
  • 開放:真誠而又真實地進行自我表露,不要閉口不言;(22%)
  • 忠貞:對你的伴侶保持忠誠,不要出軌;(17%)
  • 共處:擁有許多在一起的時間,不要夜不歸宿或跑得很遠;(16%)
  • 公平:公正公平,不要利用和剝削伴侶;(12%)
  • 魔力:保持浪漫,拒絕平庸。(10%)

當然大學生們還會提及其他各種理由,但都沒有上述八個方面頻次高。男生和女生在他們抱怨的頻率上也有差別,女生比男生更多地收到自主、開放和公平問題的困擾,而男生比女生更多地抱怨魔力的消失。

同往常一樣,在評價個體自己的親密關係時,女生比男生更傾向於實用主義。但在解釋伴侶關係失敗時,男女兩性通常關注與他們的親密關係本身,而忽略了他們個人的和文化的背景。

《親密關係》專欄 13.3,有修改。


大概是都很安靜而滿足的感覺


推薦閱讀:

婚姻是美好的嗎?
我發現,在親密關係中,如果把別人當自己人,總是受到傷害;但是如果告訴自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就能想通,把親密關係當成資源,各取所需。我該怎麼對待親密關係呢?
家庭的功能是什麼?為什麼人要組建家庭?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回答:說只要二十個問題就可以讓兩個陌生人快速變熟悉,求教這二十個問題是什麼?
靈魂伴侶如何尋找?多對多的戀愛模式下一對一的契約關係可行嗎?

TAG:親密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