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會認為《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重點是「美食」而不在於「中國」?

自從《舌尖上的中國》第二期播出以來,引起很多人的討論,但是發現貶多於褒。反面評價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對紀錄片中人物擺拍表示不滿,(至於是不是擺拍,我一個外行人看不出來,這也不是我們所要討論的重點)第二種觀點主要在於對多了人文情懷而少了對美食的描述而不滿,而且這種觀點佔了大部分。這種現象的出現除了紀錄片自身過多描述美食讓觀眾第一感覺認為這是一部美食紀錄片以外從人的心理原因來看還有那些原因呢?

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同意的話可以好好說,可不要來打我

在吃貨還不叫吃貨而是叫好(第四聲)吃的時候沒幾個人願意別人說自己好吃,然而現在就算早餐多吃了一塊韭菜餅都要得意的把自己標榜成吃貨。感覺自己頂個「吃貨」光環就可以為自己人格魅力或者可愛係數加五顆星一樣,所以一有機會就像讓別人認為自己是個吃貨。自然,在評價《舌尖上的中國》時也是這樣。我所看到的只是這種現象,但是不知道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對了,我說這話會不會得罪很多人?他們會不會來打我啊?

------------------------------------------------------------------------------------

十分感謝大家的回答,可能是我的表達能力略低,我真正想問的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認為《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重點是「美食」而不在於「中國」


因為這部片子,特別是在第一部火了之後的第二部,在宣傳上,就是在有意地往「美食節目」「讓人流口水的節目」「能在天貓同步購買的節目」這些方面去靠。然後成品一出來,大家發現有落差,當然會不高興。

如果擺明車馬說「我們第二部不怎麼饞人了,主打溫情牌,舌尖只是輔助,我們主要展示中國」,那麼沒問題,現在這個樣子,一邊賣天貓,一邊賣眼淚,顯然是有名不副實之嫌。或者說,有利用輿論和第一部的口碑誤導觀眾之嫌。不真誠。

當然,我覺得劇集並沒有主觀的惡意,他們只是心太大,想塞的東西太多,太過信賴自己的黏著力。

至於說什麼「『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短語注重的是『中國』」這樣的論調,我認為大概是讀書比較少。一個短語在語法上的中心語,並不一定和它打算重點傳遞的信息是一致的。

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中國」基本上毫無區分度,這兩個字完全無法起到甄選觀眾的作用。對觀眾來說,前面的定語是「舌尖上」還是「鄉愁中」還是「向天吃飯的」才是他是否打算看這部片子的中心信息。

所以從語法上覺得定語後邊的才是句子要傳遞的最重要的信息的人,是錯的。

想想看,假設有兩部你沒看過的片子,一部叫《舌尖上》,一部叫《中國》,你覺得舌尖1的觀眾可能去看哪個?


最開始的回答,可能比較偏向於抖機靈賣萌,好好回答一下:

《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會火,就是因為好好地去尋找美食,研究美食,然後順便講了下美食相關的故事,就好像你遇到一廚師,先好好請教人家的拿手菜,好好研究怎麼做,然後邊吃邊聊,廚師一開心,和你講了點關於這菜的故事,權當下酒小料,口福有了,段子也有了,美啊。

《舌尖上的中國2》之所以跑偏,就是因為先去找了個故事,然後請主人公順便做了個菜。關注的不是美食,而是故事。把下酒的小料當做拿手菜了,能不壞事兒嘛。


我不知道是誰首先提出了舌尖上的中國的重點在於名詞「中國」,以至於後來的都人云亦云

我看到一位知友的觀點非常贊同,但是一時半伙找不到出處了。

我是一個好人, 重點是好還是人?

改革開放中的中國,重點是改革開放,還是中國?

勇敢的心, 重點是勇敢還是心?

重要與次要是程度的差別。

主語不變,是很容易做到的。例如這個影片,只要他沒說到美國,哪怕他一點不提食物,完全說建築或者其他都不改變中國的屬性。他都沒有離題。

定語這個限定詞才是用力的重點。回到好人這個話題,分辨好人與壞人容易還是分辨好人與好狗容易?作為陳述者,該重點描述好壞還是重點描述我是人?

如果把題目改成《舌尖上的悲慘中國》我覺得倒是切題了。

還有就是本人是吃貨,沒有太多的情懷。

話說咱們反映情懷的東西太多了,我就像看看純粹的美食與風土人情啊。

我想許多人來看這部片,都是來看舌尖的,而不是來看中國的吧。

如果是《偉大中共領導下的中國》,《和諧中國》,《工業中國》未必就有這麼多人來看

第一部之所以好看,是因為這部片給我們展示了完全不一樣的食物呈現方式,而不是一個**主持人,天天起來說:」入口即化,外酥里嫩「。同時還夾雜有人文關懷,注意是夾雜著。

所以第一部里的人文關懷好比是雞湯里放了一些鹽,雞湯頓時鮮美無比

可是第二部裡面,大廚開始兜售他的鹽了,鹽味精死命的往雞湯里加,硬是把一鍋雞湯燉成了飽和食鹽水與飽和谷氨酸鈉溶液,讓人鬱悶啊。

最鬱悶的是,即使是飽和谷氨酸鈉溶液,他還是最好的雞湯,還是要看啊。


不是「大家認為」,而是《舌1》讓我們認為。

我愛上《舌1》就是因為對每一種食物都能深入地介紹,包括做法、歷史、當地的風俗、食物的發展現狀還有人和食物間的聯繫等。

另:私以為重點還是應在定語「舌尖上的」。如果想看留守兒童還不如去看那些公益節目什麼的,多的是更催淚更感人的故事。對於《舌2》很失望,單純地報了幾個菜名而已,故事也沒講好,美食也沒講好。

再另:我就是那種一天到晚說自己是吃貨的人。我愛吃好(四聲)吃,關於美食的書(不是食譜)看了十來本,紀錄片也沒少看,會做飯,愛搜羅美食。我以吃貨自居很自豪,不明白題主對吃貨的鄙視從何而來。


個人覺得因為是「舌尖上的」中國,而不是舌尖上的「中國」

就算重點是中國,限定詞也是舌尖上的。從美食出發才是完成了這個限定詞的意義。

如果主題是中國,那這個限定詞就沒什麼意義了。


和我不喜歡國產動畫片一個原因。目的性太強,放鬆不下。


其實越來越覺得舌2的層次高於舌1,按專業的話說,這其實是一部屬於鄉土中國的食物民族志。

我覺得舌2就是一部文化記錄片,只是用了美食的名號。但我個人反而更喜歡這樣的記錄片。每一種食物的後面都有故事,都有屬於自己所代表的情感。片子里無論是養蜂人還是苗家夫婦,都是在呼喚著回歸。確實我們也應該思考,所謂現代化的背後,我們走到了哪裡,將要往哪裡去。我們失去了曾經的傳統,我們還能是誰。所以我覺得任何的作品裡都應該有形而上的東西,讓人感慨和思索的點。純粹的口舌眼目之爽只是一時的,沒有回味的。舌2倒像是一道平淡的小菜,但有著更濃的回甘 。

當舌尖的第三集中出現了台灣蘭嶼,我更加確認它文化記錄片的背景,那是人類學最經典的case……

「每一個人都在這個時代經歷了太多的痛苦與喜悅」

舌尖上的中國二里一直是在以文化人類學的視角,重塑著屬於我們的傳統價值觀,時間觀,世界觀,環境觀。


《舌尖上的中國》主題是什麼?

是驕傲、是榮譽、是讚美。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讚美,同樣我們的家鄉,我們的文化也需要讚美。

從五四運動以來,有一股逆流,就是提倡全面西化,全盤否定中國的文化和傳統,反科舉、反中醫、反傳統、破四舊、移風易俗、全盤西化,這些思想一直是佔據主流的聲音,但是我們真的喜歡這麼做嗎?

一個民族是幾千年歷史慢慢塑造的,我們的文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喜歡如此。

《舌尖上的中國》做的就是毫不吝嗇的讚美我們的美食文化,這是我們所渴望的,我們實在受夠了那些對我們文化否定、質疑和貶低的聲音,當有人想當慷慨的讚美我們的時候,我們就陶醉了。

我們渴望讚美,因為真誠的讚美我們自己的文化,離開我們這個民族已經太久了。


那些說重點是「中國」的朋友,去看看央視的微博吧,看看對於這個紀錄片宣傳的是美食還是中國。還有每集結束後央視自己為什麼總結了出現的每一道美食而不總結故事?噴了 所謂的中國都是你們自己以為的好不好!


謝邀。

因為形而下的吃貨們本來是沖了【食物】興緻勃勃坐在電視機、顯示器前的,結果第二季的主旋律是表現生活和人生的艱辛、親情、人情。。【食物】成了TND人文情懷的配角。


重點是中國的美食


紀錄片名字都叫舌尖上的中國了,難道不是用舌尖上的內容帶出中國?

既然你要講舌尖上的內容,難道不應該選擇有地方特色、有代表性的食材和菜式?通過這種食材和菜式,帶出背後的人文、文化等內容。

打個比方,讓你寫篇作文描述父親的作文,怎麼才能寫好?以前中學老師都教過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寫父親對自己關愛的事例,通過幾個例子,自然就能體現出父愛子、子敬父的感情。你通篇除了反覆說「我愛爸爸,爸爸愛我」沒有其他內容,還指望老師給你高分?


因為這個節目組面對的問題和廚子很像:眾口難調!


我個人認為「舌尖2」比「舌尖1」更能打動人心。1側重於說明食品的產地和製作方式,普及了許多食品的基本知識。而2更多的描繪了食物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製作食物的人所付出的艱辛和傾注的感情,應該說比1更深了一個層次。

如果僅僅想看美食,看烹調節目即可;如果僅僅喜歡吃,也只是飯桶而已。

也許有些人對具有中心思想的節目出於本能地排斥,但是實際上任何事物都脫不開意識形態的影響。雖然逃不了擺拍的嫌疑,其中的感情還是真實的。電影從頭到尾不都是擺拍,為何依然能打動人心?因為人的感情是相通的。

導演的欠缺之處在於一集中想表達的內容過多,幾條線之間的切換不夠平順,難免有支離破碎之感。


這是我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有哪些看點,如何評價?中的回答。略有修改。

我個人對這第二季非常非常之不滿意,從知乎上關於第二季的問答中也可以看出,很多吃貨們對於第二季也很不滿意,這很正常,因為第二季背叛了吃貨們。

看到這裡,有些人就會開始鄙視了,說一些比如「這根本不是美食節目啦」「這反映的是中國人的生活啦」「第二季大讚,第一季根本看不下去啦」blablabla……拜託,是誰讓第一季那麼火爆?是廣大吃貨們,正是因為廣大吃貨們的熱捧,第一季才會如此之火爆。

那些更關注人文,不怎麼關心美食的人,如果第一季的觀眾全部都是那些人,第一季火不起來,也根本不會有第二季好不。很多人的評論中對於吃貨,對於更關注美食的人是那麼赤裸裸的鄙視,嘿嘿,吃貨真的不懂人文關懷嗎?講美食的節目那麼多,為什麼第一季能那麼火?還不是被美食中蘊含的人文關懷所吸引。

誰說第一季沒有人文關懷?

某位在美國闖蕩的大廚,因為思鄉之情,最終回到了揚州,然後就開始一系列的關於淮揚菜的展示,這不是人文關懷?

某位大廚在做鹽焗雞,然後講了海鹽的製造,講了製鹽人的辛苦,講了對於傳統的堅持,這不是人文關懷?

某位朝鮮族的女士,回到了家鄉,然後講朝鮮泡菜的製作和烹飪,這不是人文關懷?

再比如那位做蝦醬的老婆婆……

建寧那對做豆腐果的夫妻……

陝北那位做黃饃饃的漢子……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這些難道就不是人文關懷?誰能說第一季僅僅就是講美食的節目?第一季更像是一幅中國的水墨畫,寥寥幾筆,成就一副大好河山,可留白之處,更引人回味。

比如那位做蝦醬的婆婆,丈夫也已經亡去,生意也不太好,人日漸老去,可還延續著這麼傳統的工藝,承擔著繁重的勞動,為什麼?僅僅是為了糊口?我看未必,她的背後一樣有很多的故事,在微博上看到一篇關於第一季訪談(不敢確定),其中就提到了這位老婆婆。那篇文章採訪了第一季的導演,他說在與那位老婆婆聊天的時候,那老婆婆提到她死去的丈夫,痛聲大哭,這讓那位導演決定就算蝦醬的賣相併不好看,也要拍攝這位老婆婆。

在拍攝的過程中,除了展示蝦醬的做法以外,這位郭婆婆也談到自己死去的丈夫,在這裡完全可以讓這位婆婆的情緒爆發,流下幾滴眼淚來製造淚點,可是沒有。用平淡的語氣,再加上幾個鏡頭,完全可以讓觀眾體會到他們的夫妻感情。

人文關懷不是標籤,不是貼在身上,逢人就指著標籤說:看這裡,我這裡是人文關懷啊!這樣的節目有很多啊,比如《感動中國》比如《藝術人生》……人文關懷的情緒更濃,淚點更多,為什麼沒有第一季那麼火爆?我也看過一些講述某些先進人物的節目,應該也能算是紀錄片吧,在片中也會經常出現主人公或者主人公的家人在廚房弄飯的情節,難道這也能叫舌尖上的XXX?

人文情感是一種很虛幻的東西,要想讓人接受,就需要載體。有的節目裡面的載體是故事,而這個節目中的載體是美食,是看得見,摸得著,能聞到香氣,品嘗到味道的食物。很多人在評論中說當他們看到某個段落的時候眼淚都下來了,如果關閉畫面,只是聽聲音,或者是沒有食物,僅僅是在訪談中說到同樣的故事,還會有那麼多人流眼淚?我看未必。

比如第二季第一集中講到的豆花。在很多地方聽到也看到這種食物的名字,都沒什麼感覺,但在當時看到這個食物的時候,配合主人公的四川話,登時就讓我想起前兩年去四川會見朋友的事情。

古人說「文以載道」,無論道理是多麼好,可是文筆卻不行,那怎麼能讓人體會到文字背後的道理。在這裡也是一樣,既然食物在載體,那麼導演在抒發他們的人文關懷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好好的尊重一下食物這個載體。講人物的故事就濃墨重彩,講食物就一筆帶過,這叫尊重了食物?

回到節目的標題:舌尖上的中國。

從生物學上分析:舌尖對甜的物質最敏感,結果卻要用對甜最敏感的舌尖去體會酸/苦/辣/咸,事倍功半爾。

從題目的詞語結構上來分析:主題是講中國沒錯,但中國這個題目包含太多的內容,比如歷史/政治/軍事/地理/交通/教育……,因此就必須要用到定語「舌尖上」。這個定語標明了該節目講述的就是中國的食物,以及與食物相關的內容。

再說起片中的一些橋段,真是讓我莫名其妙。比如第一集的那個禾花魚的故事,暫且不提上一季已經提及這個食物,這個故事確實不錯。可奇怪的是,在故事的開頭花了大量的時間講全村出動去抓一種小魚。看到全村熱火朝天去捕那種小魚,正滿懷期待,結果話鋒一轉,轉去講禾花魚,一直到最後的最後,終於花了一點點時間提到了那種小魚。看到這裡,我的眼淚都要下來了,這個懸念保持的可真夠久的。

我覺得這個故事裡完全可以不講或者是少講禾花魚,而專門講這種魚醬。講父母帶小孩去捕小魚,做成魚醬,等到魚醬做好了,父母也到了離別的時候。這個效果也不會差。


最基本最起碼最有價值的人文關懷,難道不是保證食品的價格公道和安全無害嗎?


第二季播完了以後確實有很多爭議,大部分不滿聲在於「怎麼這麼多非美食的鏡頭。無聊,不純粹了」。我想說看完這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我覺得導演組總算是找到正確的方向了,而且很棒。這樓主所說標題的重點問題我覺得缺一不可,重點在於「舌尖、中國」而不是舌尖或者中國。美食從何而來?怎樣形成的?追溯過來就是每個人類集群體,也就是現在說的城市,根據地理環境,植物、動物生長,歷史傳承,從幼至老在不知不覺中傳宗接代。當代社會的人口遷移普遍,所以美食也跟著人類走到了世界各地。這裡季的美食不再單一是美食,而是舌尖上的美食,它更表現為可遷移性的,更多的有了一個人對家鄉的依戀,你在湖南吃湘菜和在北京吃湘菜是不一樣的,在外地奮鬥能吃到家鄉的味道,那是美食,更是回憶和滿滿的愛…所以這裡季的欄目更具有人文情懷,如果說你光想看美食,請買本專門教做菜的碟豈不是更好。沒有了「人」為本,沒有了「記憶」為根,食物不過是裹腹工具。


因為滿足中國這個地域限制太容易了,但是要滿足美食在舌尖上太難

用「中國」這個大概念吸引輿論,然後用「中國」讓我們感覺「這是很容易可以買到和自己製作的,這樣才能把美食吊住大家的胃口,也是這個節目和其他美食節目的區別吧……

當然,我原以為看這個是看美食的,結果前幾天看了第一季第一集差點沒哭 一直眼眶含淚……然後就對後面的沒興趣了


起名是個技術活,如果《舌尖上的中國》改叫《中華美食》,你估計收視率會下降多少。叫《舌尖上的中國》,片子立馬顯得高大上起來,逼格嘩嘩往上竄。本來就是一美食節目,在各色、各地美食間穿插點人文關懷、社會百態,可能是開胃菜,是鮮湯,是飯後甜點。但是要是非往裡邊雜揉、硬塞進去那麼多東西,非要一美食片承載太多沉重,那就是導演在你吃大餐前就非灌你一大盆子雞湯啊,喝完這雞湯再美味鮮香的美食擺你面前你也會食慾大減吧。ps,誰說舌尖上的中國明顯重點在中國的,你總不能叫《中國的舌尖上》吧,觀眾一看還以為是中醫推廣片,講的是老中醫扒拉患者舌頭,看舌苔,各種望聞問切呢。


記錄片講究的就是純粹,但是出於歸納中心思想的長期教育,總是有「通過某某方式來表達某某情懷」,於是紀錄片就顯得很不純粹,即使陳曉卿姐姐也無法脫離這個枷鎖,雖然姐姐說這本來就不是食物類紀錄片,是乃們自己想當然了,當然也不排除上級意志的影響


推薦閱讀: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進賬一個多億元是否屬實?它的商業運作是怎樣的?
說說你吃過的最好吃的燒烤在哪裡?
為什麼長得越丑的魚越好吃?
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四集《家常》?
曉宇火鍋憑什麼能夠排名第一而且入選舌尖上的中國?

TAG:美食 | 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