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築(含綠色建築)的設計過程中,建築、結構、設備三個工種的分配與協作較傳統建築的模式有何改變?


首先把中心思想的一句話體在最前,智能建築設計過程相較於經典過程強調的是整體性。

但是同時覺得我們現在把建築貼「智能」或「綠色」的標籤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素質」教育的說法,教育難道有非素質的嗎?與其添加一個附屬標牌,不如誠實地說我們之前的方式是有問題的。而現在的才是應該被推廣的正確方式。

我非常喜歡@Hi-iD在他的網站上給出來的這個例子,對比iPhone 4 和 HTC Evo 4G的內部結構所暴露出來的結構設計差距。我們可以看到「拼湊」和「契合」這兩種不同氣質表現在產品里。原址在此2010: A Design Odyssey · [ i D 公 社 ]

(圖是Hi-iD的,不太確定他是否喜歡別人轉載,作為他的粉絲我先請他包涵)如這種工業設計上的生產差距暴露的一樣,在建築行業中,傳統的設計過程被稱為次序式設計流程(SDP: Sequential Design Process),這是一種系統有序的設計過程,它更像生產流水線作業,每個工種從上游接手工作,完成份內之事並傳給下游。這基本上就是工業革命生產社會化後的紡織廠的生產模式。在建築業中,(比照ASHARE的文件) 大致是以下情況:

  1. 建築設計對任務書完成功能布局。
  2. 核定工程預算。、
  3. 工程師介入對結構進行設計。
  4. 設備工程師介入,在考慮設備選擇,布局,造價後提供方案。
  5. 專業團隊針對每個單個方面分支資金。
  6. 各部門在團隊會議中相互協調。
  7. 甲方團隊介入深化項目。

這個流程並不一定準確,但表現了部門間各司其職,統一時間再作調整的工作方式。所以開這種各部門大會時就是相互扯皮的時間。由下面這個「付出-回報「比的圖可以看到。由初步設計到深化設計,二者之間是成反比的,這就意味著,越早的考慮清楚一些問題就會帶來潛在的更有利的結果。(而項目進入施工階段,一切就幾成定局,所以兩個數值都下降表示相關性下降)

這就是整體性設計(IDP: Integrated Design Process)倡導的工作方式,相較於經典方式,IDP的改變主要在於:

  1. 在方案設計階段,項目的基本形和功能排布向任務書靠攏的同時,設備和結構方面就要踢具相關概念(機械電力設備如此,生態被動策略也是如此)。
  2. 方案深化階段是多渠道平行發展提供可行的解決策略既考慮造價又提供協同性給其他特殊要求(例如法規,節能,安全等等)。一些重要的方針也許會在此提供決定性的影響(比如生命周期作業成本啥的就決定一些投入是否合適,是否能夠收回成本)。
  3. 在施工圖階段,所有相關部分都須精細把控在整體施工中(這就使BIM的用武之地)。

結合上面這個圖,以及對比傳統模式所表現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設計階段對問題的考慮並不是完成的越多越好(有可能因此限制設計),而是應該完成合適的東西。這瞬間讓我想到這一兩天很」火「的一個例子:倫敦的一棟新建摩天大樓的南向曲面玻璃幕牆把停在馬路上的一輛捷豹給烤了。設計師為了實現有意思的造型也好,為實現頂層巨大的空中花園也好,還是純粹的給甲方移動通訊商身份拍馬屁作出來的對講機形狀的大樓也好,如果設計師在初期就考慮到這個問題,那麼這個鬧劇就可以避免,甲方就不需要為馬路上停的車的受損來買單(而且現在牽涉的是怎麼改變立面來解決這個將一直存在的麻煩,可以想見這樣的解決方案必然要花額外的錢,而且影響原初方案。)

  • 關於這個烤車大樓的例子我寫在專欄里,如果有興趣,在此時代的烙印/Archimedes Heat Ray - 無端端的歉意 - 知乎專欄
  • 另一個搞笑例子是@neo lim在一部島國動作片里發現的奇怪天窗,我非常痴漢的入了他的套,花了些力氣,最後的結論就是設計不合理導致的收尾階段」擦屁股「式的改造方案。房間天花板缺角鏤空開天窗的設計應該怎麼稱呼?有什麼作用?
  • 而對於綠色建築不該是個副標題,在這個問答里給出個類似這裡提出來的整體性引導設計的概念:什麼樣的建築可以稱作「綠色建築」?

一個完美方案和一個流程設計方案,在經濟效益上能差多少呢?


推薦閱讀:

建築專業喜歡軟體預算8000到12000希望用五年以上,如果配台式機的話有什麼好的建議么?
學建築我需要做些什麼準備?求給些建議?
關於荷蘭代夫特大學建築學院?
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歐洲理工學院學習建築是怎樣的體驗?
可視化是不是bim重要優點,有沒有體現bim強大功能的宣傳片?

TAG:建築 | 土木工程 | 暖通 | 綠色建築 | 建築電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