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被 IBM 們「綁架」的中國銀行業》這篇文章?
被IBM「綁架」的中國銀行業
這篇文章里有部分觀點好像來自知乎:另外有人質疑,出了故障為何不及時切換容災備份系統?IT顧問accc分析稱,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誤解,銀行容災系統不會輕易啟用整體切換,因為切換的成本非常高,非極端情況(比如地震、機房著火等)不會進行切換。
「6·23 工行網路系統全國癱瘓」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對資金量縮緊的過激反應么?
工行就6·23事件做出的正式內部通報文件據《消費者報道》消息,近日,中國工商銀行信息科技部就6月23日工行系統故障事件(以下簡稱「6·23事件」)正式作出內部通
謝謝jack li的邀請。不引述自己的經歷,就個人判斷,這是典型的記者寫的文章,內行人看看笑笑,一般大家就看個新聞,不必當真。我個人覺得,就算不是工行的IT內部人士,大家也都知道這跟錢荒無關,就是IBM號稱不出問題的大機出了一點問題,沒啥。跟「早不出晚不出」沒啥關係。偶爾發生以下。銀行業,尤其是零售銀行,非常依賴IT系統,國內銀行業的發展史就是IT超速發展的歷史。就數據質量而言,信息的穩定性而言,國內銀行業都是國內IT應用非常領先的。投入也是非常大,而且還在逐年增長,而且還被認為投入不足——如果從營業額來看。近兩年在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才帶動了某些IT應用領域超過銀行。比如迭代開發。IT這玩意,就是用的多,就用得好,玩得轉,出專業人才。
說第二個問題,關於IBM的作用。可能還包括O和E。主要還是銀行有錢,不缺錢,所以領導們迷信外面的公司,其實現在銀行業的IT人員,技術不是問題。國內的硬體,是可能通過很多辦法來解決銀行業對IT的要求的。但銀行錢多而且領導只對結果負責——關鍵時候需要人來背黑鍋啊,所以IOE還會長期存在。這跟技術無關。
至於分散式還是集中式。我覺得集中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當時是為了收權,廣東和哈爾濱中行的案子就是因為機器大集中引起的。當然,大集中也有成本上的考慮,但不是絕對的。肯定要統一,但也要讓各地適應當地的發展情況。這個統一的界面定在哪,怎麼切,是要擔風險的。中國銀行業的競爭還遠沒有到那個程度,所以IT還是會先這麼著,等競爭到位了,自然會進步,而且可能進步神速——互聯網行業IT的發展,就是近在眼前的例子。
而且我很想舉一個反面的例子。2010年,還有人在香港的銀行看到286機器在使用。而且電腦業不是人手一台的。不要驚訝,銀行家沒有必要鋪張浪費——286的機器還能跑,為什麼要換呢?IT應用的水平遠遠沒有跟上銀行業的發展,IT與業務部門的合作還有很多的管理難題要處理。IBM能不能幫助中國銀行業?這是完全可能的,我們一貫有喜歡高價請外來的和尚念經的傳統,不是嗎?銀行基層員工看完文章後吐槽一下。角度絕對片面,絕對不中立。1.剛應付完當地銀監局關於「重要信息系統風險排查」的報告,看到這篇文章後,大致明白銀監局為什麼七月份連續下了兩三個關於信息系統風險的文件了。為什麼說是「應付」?各家銀行早就「大集中」,地市分行一級的「科技」基本上是打雜的,有的銀行甚至科技人員都是歸屬於辦公室部門的,是被看做行政人員的......各種伺服器都上收省行、各種網路直連省行(有自有系統的是城商行、信用社),排查個啥喲.......但是還得乖乖滴、認真應付監管部門.......
2.銀行科技不受重視啊,被領導找茬的時候,總會被罵「混日子的」,但是TMD就是看不到你平時救火、救急、各種打雜、各種監管機構的報表、各種你想不到的小鬼(公安網監搞了等級評定、政府有保密網路上報)來煩你.....
2.1總行、省行級別都是單純的管理行(都是大爺,心情好的時候,安排事情的時候下個文件、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在群里吼一下:請於XX日上報XXX報表,請儘快完成OOOOO工作......找他們的時候,要填單子,直接打電話過去會被罵一頓的......),不直接參与經營——幹得都是考核下級行的活,各種費用攤派也是這些大神說得算......贊一下這句:(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要是換成地市、或者省行出現這種類似的,總行就絕對不會這個調調的通報,措辭絕對不是供應商軟體缺陷了,會批死你的:軟體測試在哪裡、應急預案在哪裡、應急演練的效果在哪裡.......)工行就6·23事件做出的正式內部通報文件據《消費者報道》消息,近日,中國工商銀行信息科技部就6月23日工行系統故障事件(以下簡稱「6·23事件」)正式作出內部通
工行IT運維能力遭質疑這份內部通報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行在職員工提供。該員工表示,自己並不太滿意這份解釋:「對災難備份隻字未提,有意將管理問題規避為技術問題。」
2.2銀行每年在固定資產的投資是有額度的,每年都必須花完,花不完第二年會減少,就算花不完,也不能發給員工,so.....大機、小機、底價只是投標價格三分之一什麼的,這些都不在領導考慮範圍內的.......關鍵是穩定、靠譜,不出問題是硬道理,不出問題才能沒有亂七八糟的人和事去煩你啊.......
只能說,國內東西拿不出手,以致只能找國外除了互聯網大投入的,幾千甚至上萬的科技人員,國內什麼稅局、海關、銀行、保險、證券這類業務量巨大的系統還不是必須得靠IBM的小機?說到底就是想花少點錢,少點投入,找一小撮人短時間內買一堆貴設備進行維護
國外銀行的核心系統解決方案是怎樣的? 順便答答這個問題嘛~~
謝邀。
標題嘩眾取寵,有部分觀點來自我的文章(但只剪裁了符合此文中心思想的部分)。我對文章中技術描述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個人建議看看就算了。
文章編輯的引用倒是問過我的意見和提了一些問題,但我回答之餘也說明了如果要引用的話,署名為「知乎用戶」就好了,但文章出來還寫了知乎的ID,還說無法修改新浪的網站。
我只好:呵呵,吃飯,去洗澡了。也沒事,幸好我馬甲多。
讀完了,也查了相關的關於IBM的資料,就自問問答一下。1.標題黨。絕對聳人聽聞的標題,在好友的QQ動態里一下就被這個標題吸引了。IT業相比其他行業應該是算得上競爭很充分的行業了,真要是說是「綁架」,某些行業才真是綁架老百姓呢。2.
國內從央行到工農中建四大商業銀行,最早開始興建核心業務平台和數據中心,其產品使用和維護幾乎都是IBM,因此近幾年都在搞「大集中」。
這種集中式數據處理的模式,對於伺服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相當高。《IT時報》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了解到,只有擁有強大數據處理能力並且穩定的大型伺服器(也稱大型機),能滿足這種模式的需求,而大型機市場長期以來被IBM所壟斷。
對文中提到的「集中式數據處理的模式」不是很了解,應該是「邏輯大集中」吧(如錯誤,請指出),邏輯大集中更是系統、流程的重造,硬體上應該不是必須是大型機吧?
3.「IBM對國內銀行體制非常了解,裡面有不少銷售都是從銀行出來的或者有深厚的關係。」IT顧問accc說。陳旭向記者證實,銀行IT人員轉到IBM做銷
售的情況的確不少。
「銀行很聽(IBM)這些廠商的話,他們有時會組織跨國旅遊,但我們只有平時請客吃飯,比不過他們。」一位與工行有合作關係的人士向《IT時報》記者透
露。
accc的這句關於IBM的話,我在那個「6·23 工行網路系統全國癱瘓」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對資金量縮緊的過激反應么? 並沒有找到相關的表述。
4.IBM從1911年成立,至今已經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伴隨計算機發展至今,IBM
IBM在材料、化學、物理等科學領域有很大造詣。硬碟技術即為IBM所發明,掃描隧道顯微鏡、銅布線技術及原子蝕刻技術也為IBM研究院發明。IBM的研發部門十分傑出,得過三次諾貝爾獎(1973,1986,1987)。
文章中也說:
國內從央行到工農中建四大商業銀行,最早開始興建核心業務平台和數據中心,其產品使用和維護幾乎都是IBM,因此近幾年都在搞「大集中」。
這種集中式數據處理的模式,對於伺服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相當高。
即使換成是文章作者身處商業銀行科技部門負責人的位置,也是要優先考慮這位含金量很高的合作夥伴的。更何況文章中已經提及:
對銀行系統了解不多,剩下的交給大牛們吧.......事實上,國內浪潮公司今年1月號稱推出了中國第一台基於自主核心技術的關鍵應用大型機,協助銀行一起二次開發,往國產設備遷移。「難度很大」,該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坦言,目前僅在中國郵儲銀行、建行新疆分行等銀行應用。
推薦閱讀:
※馬化騰真的是富二代嗎?比爾·蓋茨的母親真的是 IBM 董事嗎?
※「去 IOE」對你的公司有影響嗎?
※國外銀行的核心系統解決方案是怎樣的?
※聯想收購 IBM X86 伺服器對伺服器市場有什麼影響?
※IBM 為什麼要跟 Apple 合力推出 MobileFirst for iOS 企業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