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與豆瓣有什麼不同?
知乎與豆瓣,誰更符合「讓信息更美流動」這個概念,知呼與豆瓣各自具有顯明的特徵?
我的豆瓣是拿來看書評影評的,其他功能不太會用…然後知乎是拿來當百度用的……
很明顯。
1、政治傾向上,從2017年的風格來看,知乎偏右,豆瓣偏左。請注意,我這裡的左右,指的是國際上對於左右的普遍定義,而不是中國的特殊含義。
曾經,2015年以前,知乎和豆瓣都可以算是左派知識分子的聚居地。
現在,豆瓣艱難維持著自由左派的風格,而知乎已經徹底右化。「祖國流氓我放心」、反同、民族主義、反全球化、沙文主義、保守主義、川粉、反多元價值觀,都算是證據。
我本人偏右。2015年左右,我上一個號,也算是12000+關注的小V,發表一些略帶民族主義的言論,被噴成狗。現如今,我這個右派民族主義老狗,從馬基雅維利里抄幾段,居然還能混不少贊。
從大環境上講,全球都在轉向保守化,民族主義暗潮洶湧。中國也不能例外。
這不是好現象。相信我。只有真正的民族主義者才會明白民族主義那毀天滅地的巨大能量。
希望豆瓣挺住。
2、從導向性上來講,知乎的問答形式,決定了其受眾更容易被意見領袖所左右,而豆瓣的興趣小組模式更容易將人群碎片化,更利於多元價值觀的碰撞。
知乎諸多官方號、營銷號,能混得風生水起應者雲集,部分就是這個原因。典型的意見領袖,比如二中央。
多說一句,像豆瓣這種難以迅速做到口徑統一的模式,在如今的環境下,前景堪憂。
3、從嚴謹性上來講,知乎近兩年的學術水平有所下降,但仍然高於豆瓣。學術問題上,知乎的尷尬之處在於:高於豆瓣,而低於果殼。
想玩硬核學術的去果殼了,想玩純粹文藝的去豆瓣了。剩下的文藝或者學術是半吊子的,比如我,只好混知乎咯。不要誤會,我不是說諸位知乎er都是半吊子,而是在描述一個總體情況,不針對任何人。我非常尊敬知乎的各路大神。
但是優勢就在於:這樣的人群非常龐大。知乎不愁流量。
先想到這麼多。以後有空再補吧。知乎看多了,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豆瓣看多了,覺得自己馬上要背相機出門了
評價《岡仁波齊》:
豆瓣:乾淨的心靈!崇高的信仰!可以洗滌我骯髒的內心!
知乎:MDZZ,磕頭有個卵用!不事生產還妄圖成佛?
可能我智商低,我根本看不懂豆瓣的頁面,一直找不到入口。下載之後根本不會用就卸了
==============
評論區V5,果然不止我一個人這樣
豆瓣,還是原來的豆瓣;
知乎,會是又一個貼吧。
……………………………………………………………………………
知乎話題→→主題吧
每一個問題→→主題貼
每一個回答→→→一層樓
評論區→→→→眾回復
高票回答→→→置頂或精華帖
知乎大V→→→吧主
哦,還有,
知乎廣告→→→貼吧廣告
最重要的是:
知乎用戶不斷增多,質量也在直線下降,用戶主體由大學生及以上向高中生傾斜。
回答的質量,也在向貼吧和網易評論區靠攏。
以前看到有知友說,2012年左右,都根本不敢在知乎上隨便說話,以免班門弄斧、被人笑話。哪像現在,隨隨便便都有人胡說八道也不怕折了舌頭。
而豆瓣一直低調的存在,未下坡、無起色。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僅僅是看看書評、影評,也一直是文藝青年的聚集地。
我這也是胡說八道,希望能拋磚引玉吧。
豆瓣是綠色的,知乎是藍色的。
意外這個問題沒人答?,我豆瓣用的久一點,好像是一三年還是一二年用的?先上個早年間看見的圖。
晚點再繼續吧
於是乎半夜跑來繼續答題(扯淡)。。。
因為我豆瓣比知乎用的早,而且我知乎是從豆瓣這個社區網站中知道的,所以主要從豆瓣的角度來討論對比二者的區別
豆瓣對於我的感覺是社交性與工具性比知乎更濃。
對於一個社區性網站來說,豆瓣的話題中心在於每一個用戶的個人經歷與廣播,而不是相對於知乎的話題中心在於每個話題下的相關問答。豆瓣內容對用戶本身內容的側重直接導致了社交的豐富性。(當然這方面做到極致的還是老馬家的qq微信。)
加之豆瓣群組的存在,作為一個社區,豆瓣的確在社交性把知乎甩到不知道哪裡去了。所以在陌陌等app未曾出現年歲里豆瓣的關鍵詞里yuepao一直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 ???ω??? ?)
反正答主沒用過我也不知道
關於工具性,之前有其他答主說過豆瓣對於他來說就是看影評與書評的工具,這是一個豆瓣社區獨特以與qq空間微博等東西區分開來的東西,答主自己這兩年用豆瓣也只保留這一用途了,這也算是豆瓣最廣為人知的部分,這裡不多贅述了。
然而最開始,豆瓣這樣屬性的社區吸引的大多數用戶是像答主這樣的偽文藝矯情逼(非黑),根據用戶質量決定社區質量的定理,豆瓣上的內容是大多主觀並且非理性的,知乎則不一樣,拋開xx是怎樣的體驗這類問題,知乎的回答設置大體還是盡量將理性且優質的回答推送給更多的人看見。
雖然說近年來知乎社區環境也已經變質了,抖機靈遠比乾貨來得多並且得贊也容易,撕逼與掛人也屢見不鮮(不說別的,舉個栗子你們只要關注一下知乎手機話題)。評論區有朋友提到知乎已經配不上守序善良的陣營劃分的部分原因就在於此。
但是,豆瓣也在變化,對於任何起初一個小眾社區來說,初期用戶總有一些特殊的標籤與特徵,然而隨著社區的發展用戶層面的擴大,多樣化逐漸取代了社區原本的標籤屬性,簡而言之,就是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社區內容質量的下降也是一種必然,比如像我這樣以往萬年潛水的知乎用戶也敢髮長回答了。
貼吧早年流傳過一個智降定理,也就是說一個貼吧的關注數與該貼吧的平均智商成負相關,關注數每多一萬,吧友智商下降一半。
常常在知乎里看見有人說知乎是下一個貼吧,或許是帶著自嘲,但也的確算一個趨勢,豆瓣微博也是如此,所有的社區都在向混亂邪惡方向發展,也算變相的驗證了熵增不可避。
關於題主的那句誰符合「讓信息更美的流動」的特徵,與其在豆瓣與知乎里選擇,在當今的網路社區里,我還不如選擇微博,至少人家的對於信息流動的話題性與時效性甩了豆瓣知乎幾個檔次。
當然,這是建立在混亂邪惡的美學基礎上的
再舉個小栗子,豆瓣讓我認識並愛上了綠日靈雲惠特曼等樂隊和詩人,知乎讓我變成了他的粉絲。
豆瓣?不是看影評的嗎
知乎?不是當百度的嗎
百度?不是測網速的嗎
豆瓣:沒有180cm,180mm,180m2,180min,不能豪車接送五星級酒店,還好意思約妹子?
知乎:年薪不到20w(最近的帖子有往百萬靠近的趨勢),不是985畢業(最近有往top2靠近的趨勢),還能算人?……………………………………
為何都歪樓到討論180min了。。。
知乎這兩年的商業確實特別成功,但是自己的專業性和平台特色卻越來越模糊。用戶門檻的降低也讓輸出的內容變得更加隨意性和娛樂性,很多問題真的沒心情去看下去,賣萌耍寶看到兩三次就已經審美疲勞。
豆瓣還是那個豆瓣,依然不溫不火,但卻是目前豆瓣用戶最喜歡的狀態。小眾商品在走向大眾的時候,必定會失去一些核心用戶,豆瓣還是小而美,知乎已經是群魔亂舞了。
無論什麼鋪天蓋地的熱點新聞,豆瓣的精神病們都拿豆瓣當精神病院,完全不配合,依然看書、追劇、犯病。
知乎大都是圍繞自己擅長的話題發表內容,在知乎適合交知己,那種一起揮斥方遒指點江山下酒的知己,因為慢慢欣賞的是對方理性的一面,對問題的看法,對知識的態度,是這樣互相吸引,網上的知己。
豆瓣是圍繞興趣,想想看,更新的狀態都是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書評、影評、生日小記,這樣的狀態互相吸引,是那種能摳著腳知道對方性格的相識,網上的死黨。
知乎有所謂的反雞湯,還整理專門的理論;豆瓣境界不止高一層,知乎的「失敗人士」,豆瓣幾年前就「父母皆禍害」,「我們都是精神病」,知乎的勃學只針對他人,說說說。豆瓣的精神病事事針對自己,做做做,喪喪喪!
知乎最吸引人的氛圍是爭論,圍繞一個問題爭論,高手過招,爭一半看見噴子加入評論區了,互相刪了答案加個微信再接著去辯論,很有意思,想說服對方,想證明自己,能拓展視野,開闊心胸。
豆瓣氛圍最大的魅力是精神部落,你幹什麼都沒關係,越有精神病越牛逼。我有個友鄰每天拍一張照片,堅持了兩年了,一天不落,放在知乎「自律」問題下,高票答案無疑。但她靜靜地拍照片,一天,一天,犯病,迷死個人。當然,豆瓣歧視直男確實有點過分。
豆瓣小學生多,我有個大哥,認識他的時候才上五年級,現在都七年級了,在豆瓣打卡寫作業。小學生在豆瓣,會很開心;小朋友最好不要上知乎,知乎的整體氛圍是理性,剋制「有趣」。追求的是有意義,進步,有趣的東西不被認可。
其實知乎豆瓣沒法比較的,兩個類型完全不一樣,我是豆瓣精神病,豆瓣是每天都要上的網站,在豆瓣交了幾個朋友。知乎呢,是我學習的地方,也看,但最近特別害怕知乎的人,盡量躲著點不跟人接觸。
知乎跟豆瓣的共同點是張佳瑋先生,在兩邊都遊刃有餘的穩坐第一,在豆瓣我嫉妒他好幾年了,在知乎也嫉妒的總想給他點個「沒有幫助」(玩笑),有趣的人魅力攔不住喲,既有精神病又上進,服氣。
不上進,不知乎。
不犯病,無豆瓣。
在知乎如果被萬人唾棄,那麼去豆瓣一定有回家的感覺。在豆瓣被千夫所指,那麼上知乎一定是大v。
公眾號:sparetime2017
都混過
豆瓣討論作品和情懷
知乎討論的是觀點和現實
果殼講知識
頭條講點新鮮事
就這點區別,這世界上
是追求知識的人多?
還是討論思想追情懷的人多?
還是想知道這個社會到底咋回事的人多?
還是扣著腳丫子看熱鬧的人多?
我以前老被豆瓣妹子各種種草剁手。
知乎的廣告太硬了,而且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智商稅並排隊指出,特別省錢。
知乎用戶號稱比豆瓣用戶有錢,購買力就呵呵了。
從真的想買點啥的角度看來,這地界,買買買體驗極差啊。
那些女裝美妝之類的軟文硬到啃不動啊!
說的好像誰看不出來人家做軟廣一樣。
問題是有的需要的東西,軟廣做得好是可以買買買的啊。
知乎對這個仇很大。
連買個不到一百塊錢的爽膚水都能掐一星期值不值。
豆瓣的感覺是——姐妹們!有個好東西我給大夥種草!
買買買!買買買!組團談談便宜點兒!
知乎是——冷靜分析一下這東西真的值嗎?呵呵你們沒文化,被收智商稅了吧。
就你高智商有文化!也沒見你多掙幾個錢!傻逼!老娘愛買,吃你家大米了?
呵呵,消費主義洗腦的田園女權。
大概就是這樣。
醉了。
豆瓣上怎麼折騰都不紅的草莓味小仙女,到知乎迅速竄紅成為大v,直到後來被扒皮了走人。
雖然小仙女三觀長到屁股上,但是有上海的房子,活的精緻利己,這些已經夠資本在知乎火一把了。
如果她願意換個號回來,我想還是可以繼續按這個套路玩下去的。
剛來知乎
覺得大部分人都在認真的提問和回答
很有文化氛圍~
豆瓣曾經也很清新
但是現在越來越沒落,沒什麼營養了
希望知乎不要等擴大之後也變得低俗起來
加油
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態度八卦一下。
知乎和豆瓣真的是不同的風格,導致用戶群體風格也不一樣。
在知乎混得風水水起的,可能會在豆瓣被群起而攻之。
就在今天,一位知乎大V的書在豆瓣被狂攻了。
有喜歡看熱鬧的可以前往,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豆瓣)
目前該書短評還在增長,但是以一星為主。
透過這種知乎和豆瓣的直接交鋒,或許可以很好的認識知乎和豆瓣的不同。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生在此山中。
知乎:月薪2w+,985碩士+。 特點:裝逼
豆瓣:顏值上等偏上,生性薄涼 特點:矯情
所以我更喜歡快手。
老鐵沒毛病,雙擊666,就是直爽!
能用行動證實自己實力就從來不多BB,鞭炮炸褲襠,生吃活蛇……只求老鐵們點個關注。
多實在。
經常在知乎逛的透明來藉此問題,說一下知乎的變化感覺吧。
就是一個普通大學的學生,沒有驚人光鮮的履歷,算知乎的「最低層」,以個人的角度來說一下自己的真實感覺。
從一個小範圍清新群體到現在的參差不齊。
從一個依靠過硬的專業知識到現在各種抖機靈。
從一個看不下去了實名反對高票答案的學術性辯論到各種個性簽名【關注公眾號】。
從自身實際事迹到各種雞湯故事。
也有不以理性思維,不以專業知識,沒有依據的卻自信滿滿的評論,也出現過不過腦子的噴子評論,無關評論群體,素質是任何群體都要具備的。
忍不住再多嘴一句,很多高票答案你拉到文章後面總有一個推廣,也不羅列,也不否認有各種好貨,這也是別人回答的自由,但是自從關注過兩個覺得回答的很不錯公眾號然後一進去各種交錢培訓後就絕望了,滿腦子的Pardon?也可能自己運氣比較差吧,但是講道理現在看到各種推廣內心是厭惡的。
沒錯,就是不喜歡。
說一些自己看到的,可能很片面吧。
希望知乎的氛圍不被商業化氣氛所侵染,希望越來越多人維護知乎好的風氣。
還是很喜歡知乎,就這樣。豆瓣綠綠的,知乎藍藍的
推薦閱讀:
※你在知乎見過哪些被嚴重低估的答案?
※讀讀日報發展的怎麼樣?
※為什麼會有人持有「XX 網站能解決的問題不要來知乎問」這種想法?
※你如何看待知乎上的神回復現象?
※知乎有哪些活躍用戶是該領域的一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