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設計比刀叉好嗎?好在哪裡?

能反映出設計思路有什麼不同嗎?


筷子訓練了手眼的靈活度,同時促進了左腦的發展;也解放了另一隻手。對食物的加工要求更精細化,催生了烹調技藝的發展,促進了人類對於文化、文明的要求更多更細化。對人腦的進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筷子是一個高度抽象化的產品 而刀叉還停留在單一產品單一功能的時代


這個和東西方傳統有關,不能分出絕對的好壞。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1、最關鍵的是兩地民族屬性不同,東方是精耕細作,自給自足的農耕民族,而西方是經常遷徙的游牧民族。

在東方,食物一般是熟食,所以食物熱的時候不能像古猿那樣茹毛飲血,於是我們的祖先就把旁邊的樹枝弄成小棍子去戳一下,看熟了沒。另外我們還會吃麥,或者稻米等五穀雜糧,這些都是小而精的食物,需要筷子來完成操作。久而久之,大概在周之後就有了 箸,也就是筷子。有一項統計說用筷子進食時,要牽動人體三十多個關節和五十多條肌肉....

而西方是以游牧民族為主,他們隨身帶刀子,既能做防禦工具又能做進攻武器,而且還能做餐具!路上見到一頭傻狼想要覬覦他們的馬的時候就可以合力把狼宰了,烤狼肉~~。

他們以肉食為主。到一個地方,餓了就割肉來吃。而且刀子集解剖,宰割,叉,切等功能於一身,很符合他們的習慣,他們不像東方人那樣有一個固定的家和吃飯的地方。

之後他們的麵包這些也製作成肉那麼大,一開飯就大快朵頤,雖然粗俗野蠻,但就是方便。

(廢話說太多了- -。)

2、還是在東西方耕作生存方式延伸出來的,用餐制度的不同。

東方以家人聚在一起用餐為主,而西方人常遷徙,家人很難湊齊不說(地方貧瘠,三代同堂的機會非常低,所以西方人也鼓勵少年出去闖蕩,鼓勵獨立生活,而老的留守在大山什麼的)

所以用刀叉方便,加上人不齊,可能聚在一起的只是剛好一起趕路的人而已,不是有血緣關係的人,大家各人吃各自的食物,他們是分食制。

這一點到現在社會就是西方習慣AA制,中國喜歡請客吃飯。

3 至於筷子和刀叉的使用導致東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說多就偏離題目了。

筷子簡潔,而且可軟可硬,任何材料都能製作,更偏靈活多變;

而刀叉直接了當,直切要害。

當然個人還是最喜愛筷子!

但如果就用餐餐具來證明東方是比西方更優秀更好的話,不然。


筷子單手操作,另外一隻手可以玩手機,看新聞;刀叉佔用雙手資源...


筷子和刀叉的區別,最大的區別應該是背後文化的差別。筷子相對與刀叉更加文雅一點,刀叉是野蠻的象徵。設計思路來自文化的差別導致思考角度的不同。


筷子是人手的延伸,使得手抓取而不接觸食物成為可能;刀叉是工具,同榔頭斧子是一類東西。


使用筷子需要更多手部肌肉的參與。

一雙筷子運用得當可以實現多種取食方式。且不必佔用雙手。

筷子攜帶方便。

刀叉雖然單兵作戰能力強,綜合力遜於筷子。

當然,孰好孰壞還要看具體吃的是什麼了。


筷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它非常典型的體現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儘可能的解決問題,而西方的思維方式是在高質量解決問題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同時不斷尋求更高質量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個問題其實不能說好與不好,文化的差異都是由特定的歷史文化所形成的。東方民族是典型的農業型民族,主要是指中國中原地區,以五穀雜糧為食物,這些食物在烹制好了以後,人們食用的時候為了節約糧食,就逐漸發明了筷子這種工具,因為幾乎可以把每一粒米都夾起來。而西方國家,或者中國的某些游牧民族在食物結構上並不是以五穀雜糧為食物,都是大塊肉,這樣的條件下,人們用刀叉就比較方面,筷子根本用不上。現在新疆那邊好像還允許帶刀,就是很長的那種尖刀,在內地都是管制刀具之列。


其實就是雙截棍和屠龍刀的區別


吃的東西不一樣,導致用的工具不一樣,你用筷子吃牛排試試,一點都不方便


難道不是可以一手吃飯一手玩手機?


筷子最早源自於中國,古代稱為「箸」,又作「筯[zhù]」。現在許多亞洲國家的人三餐都使用筷子。但你知道一開始,為甚麼中國人吃飯要使用筷子嗎?

相傳大禹是中國用箸的第一人。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大家都知道的,既然很少回家,用餐自然也都在郊野解決,為圖便捷,往往食物剛煮開就急著進食,餐畢即趕路。由於食物在滾熱的湯中根本無法下手,於是就折樹枝挾肉、菜來吃,這就是筷箸早期的雛形。

不過,根據禮記的記載,先秦時期的古人,筷子只用來挾菜。當時吃飯是將飯盛放在大容器中,供席上的人抓食,按禮儀以手取飯;而羹湯中有菜要用筷子挾取,沒有菜就不用筷子。

據文獻記載及考古研究推測,先秦時人們用手把飯送入口中,但食物經燒烤,熟食燙手,不能直接用手抓取,所以就藉助竹、木之類的枝條來挾取食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筷子。漢朝以後,筷子就被普遍使用了。

至於「箸」 為甚麼演變成「筷子」呢?古時船家行船最忌諱「住」與「翻」,因為船翻了或船停住了,都是不吉利,而「箸」與「住」同音,為圖吉利,故反其意稱箸為「快兒」。又因「快兒」多為竹製,於是就在「快」字上加上竹字頭,便成為「筷子」了(台灣阿里山藝術)。

筷子外形直而不彎,被古人寓意種種美德。唐玄宗曾把自己用的一雙金筷子賜給當時的名相宋璟,宋璟耿介有節、守法持正,因此唐玄宗以筷子來表彰他的耿直剛正,以筷象徵人格。中國人使用筷子,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筷子是中國獨特的文化。筷子的發明,象徵朝朝代代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與文明,是古人的智慧結晶。

今天台灣阿里山藝術筷,以繼承民間傳統手工藝技術、保護民族文化為己任,秉持著古代匠人的制物之道,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民俗、繪畫、姓氏、藏書典籍等精髓元素融入到筷子工藝中,向客戶提供文化品位與美觀實用兼具的各類筷具,贏得國內外一片讚譽。


不。各有利弊。

分出來就是東西方餐飲文化的不同了,沒有絕對的好壞,看個人習慣。在下到西方國家旅行,去一個餐館的時候,只需要留意他們是否提供筷子,就可以知道這家餐館主要接待的是哪國人了。


給筷子一萬個贊!

利益相關:右手殘疾。


價格低很多。。。


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習慣不同。


如果你試過不小心手抖,把某樣東西掉到糞坑裡去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筷子真的很好,很好


不覺得筷子比刀叉好,相反覺得筷子給人增加了麻煩。

一個工具是為了給人提供方便的,不是為了挨罵的。筷子不容易學會,小孩子學不會總是要被父母挨罵,這就本末倒置了。刀叉比筷子學起來簡單多了,幾分鐘就能學會,筷子可能要幾個月甚至幾年還不能完全正確使用。

筷子設計製造簡單也不是優點而是缺點。有句話叫把複雜留給廠家,簡單留給客戶,好的工具就該是製造複雜,使用簡便的

假如有兩個機器性能和質量完全相同,一個三個月才會用,一個三分鐘就會用,哪個好呢?

而且中國人夾菜的惡習之所以誕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筷子比刀叉多了夾的功能,如果廢除了筷子就沒有夾菜這個惡習了。

另外筷子雖然一隻手就能吃菜但是因為中國人有端碗這種陋習,所以左手還是閑不下來。


推薦閱讀:

自製羊肉串怎麼腌好吃?
某些高端電飯煲宣稱立體加熱比底部加熱做飯更好吃,那麼用微波爐做飯豈不是更好吃?
哪些食物吃起來有鮮味?
健完身應該吃什麼好呢? 對於不能自己做飯的學生族或者上班族而言,有沒有比較經濟、可行的飲食方案
上班族早飯吃什麼比較健康?

TAG:文化差異 | 產品設計 | 飲食 | 文化 | 飲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