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克服支教面臨的「過客式支教」弊端?


這種就應該叫夏令營,避免不必要的誤會。。不想這樣,就長期支教唄


支教並不是一件壞事,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關鍵是看你的隊伍是否是專業,成員是否是真心渴望為山區的孩子帶去希望。我接觸了大大小小的一些大學生支教團隊。從他們的表現上來說,給我的感覺並不是很好。很多人在面試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支教的意義什麼。甚至有人在面試的時候,希望自己能夠去山區看看美麗的風景,給自己一次旅行。

當然如果把這樣的行走當做一種旅行也無可厚非,畢竟出了家門都可以稱之為旅行。但是要明白你出發的目的是什麼,是去給山區的孩子帶去知識的渴望,能夠儘可能得幫助他們理解未來的方向和出路在哪裡。而不是去遊山玩水,而且支教的路途非常艱難。大多是沒有公路,無法開車的那種。背著幾十斤重的旅行包長途跋涉才能到達。

而且大多數大學生團隊本身素質不高也是造成支教沒意義的一大原因。許多大學生去支教的目的還是希望讓自己的簡歷上多出一筆。雖然說的有些直接,但是不是只有自己最清楚。領隊沒有專業的領導能力,隊員也是沒有專業的培養,很多大學生自己身上的習慣都沒有養成。支教也只是短期的夏令營活動而已,回到學校後寫文章,推微信,宣揚報道即是完結。這樣的團隊支教的效果必定不好。

認認真真思考出發到山區能夠給孩子們帶去的是什麼。物質匱乏的世界裡,一味給予精神上的希望真的有用嗎?我曾聽其他支教回來的人說起,他們說山區的孩子對於物質的渴望大於精神上。山區的學校會設立圖書館,而孩子們更希望看看腦經急轉彎,小故事之類的。對於名著很少有人會去翻閱。而上課時關注的點也更多是大城市的生活,山區的孩子比我們想像中要早熟些。

其實支教沒有所謂的對和錯,支教就是一件偉大的事業。人類的前進離不開教育的發展,更離不開知識的力量。而我們在實踐這一項事業的時候。要真正的去思考自己要做什麼,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而不是雁過留聲一樣,豐富自己的人生,留給別人只是一時的熱情。

在決定遠行的那一刻,你的肩上所擔負的,是一代人的希望。

==============我是分割線=======================

時隔一年,回來繼續更新下這個問題,這一年也接觸到了很多去指教的人回來的感悟。整理一些資料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資料整理中。。。。

==============抱歉最近很忙,整理久了=======================

提供一些當地的生活照片,這是我妹子的一次支教經歷。還算是比較圓滿,但其中的坎坷也是只有自己才能體會。我簡單分享下她的故事。以作參考。

從杭州出發,到達四川,再前往安順,再趕往小鎮,這裡就不透露具體位置了。

其實現在飛機很快,兩個小時就到了。但是為了節約成本,很多費用都是購買物資,然後一箱箱自己搬過去。綠皮火車,或許是上一代人的記憶。

整整三四十個小時,一天半左右的火車,一路顛簸搖晃。或許就和很多民謠中寫的那樣,坐在賓士的火車上看車窗外樹影飛逝,心內百味。但旅途絕不是那麼輕鬆的,一開始的興奮,到了晚上就會開始疲憊,晚上的火車需要輪流值班,長途的綠皮火車會有很多的小偷。很少的睡眠時間,因為很難睡著,晚上還會有餐車經過打擾。

到了終點站之後,還需要坐上幾個小時的長途汽車,然而還不是終結,下面的小鎮車輛是無法通過的,只能步行山路,扛著30斤左右的包,長途跋涉。

當地其實還是挺青山綠水的,因為開發少,污染也少。

但城市進步和環境污染一直都是一個矛盾點。

當地的小學時遺留下來的,到達之後的第一件事是需要招生。因為孩子上學也需要步行很遠才到達,而且本來就缺乏教學資源。第一天大概是只有幾個學生,之後也陸陸續續多了起來。

下雨天是比較糟糕的,因為山路都很泥濘。而且容易滑坡。

還是非常地危險

其實當地的生活環境大家都能體會到,也就不多加描述。很多人去支教是抱著玩的心態,覺得不就是沒有電嘛,正好遠離下手機,不就是山區嘛,正好呼吸下新鮮空氣。事實上,心態不對的人堅持不了幾天,尤其是大學生。

避免過客式的支教,首先就是要磨練好自己的意志,其次是融入當地的生活。他們不會每天上淘寶,不會追綜藝。但他們渴望接觸外面的世界,也渴望改變落後的環境。世界很大,每個人都很小。但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堅持。

大體經歷就分享至此,以後若再有經歷。會繼續分享。


這個問題很複雜,只能說看它對於被支教的孩子的意義究竟是負面影響更大還是正面影響更大,這取決於很多方面,最根本的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自身的態度,如果是去刷一個閱歷,這根本是在害別人小孩,但如果是去給人家灌輸一種努力學習走出大山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思想,這樣的意義就太大了。
還有短期的支教根本就不是以去教給人家什麼知識為主要目的的,而且這種一兩個星期的時間也根本不可能教會什麼重要的知識,這些大學生怎麼比得上他們的老師專業。
當然這種大學生帶過去的衝擊,我不能完全說是好還是壞,因為很多東西大山裡的孩子們都沒有見過,他們穿的衣服是他們所不敢想像的,他們用的手機,帶的東西,都會有很強的衝擊,這樣的衝擊究竟會讓他們想著要更加奮發圖強,還是帶給他們心靈的創傷,還是不確定因素,這時候就需要這些志願者們的積極引導,而這也恰恰是他們去到那裡的作用之一
所以這個問題需要理性的眼光和具體問題來對待。


我們有六年資教項目,歡迎參與。


推薦閱讀:

去支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該貸款買車嗎?
去邊遠、貧困地區支教是一種什麼體驗?
支教真的是一件偉大的事情?(比如Teach For China 這種組織,真的有權利去改變別人的生活?)
去涼山支教會有哪些危險?

TAG:支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