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或者現行政治思想使得中國人形成了哪些根深蒂固的習慣性思維?
比如在一個不太確定的選擇中,大家會選擇比較中庸的方式,保證即使獲利不了太多也不要虧太多,這與中庸思想嗎?
別如看待問題,很多人會扯好遠,特別「辯證主義」,比如問大家某個東西不好該怎麼辦,往往有很多人回答好與不好是相對的這類似的。。。這又是受現行的思想影響嗎? 其他的還有哪些呢?
本來想回在@Pheora 下面的評論的,沒想到寫太多,就直接在這回答吧。
沒必要為某個千年演化的現象找個千年前的理論基礎,找不到的,找到也沒用,文化的演化本身就是爺爺+奶奶=爸爸,外公+外婆=媽媽,爸爸+媽媽=你,要真像孔慶東扯什麼孔子72代孫什麼,豈不知他就算真是孔子後裔那他身上也不過孔子2的72次方分之一的基因,完全可以忽略了。
要講只能講推動力。
所有的科學理論的發展本身也是基於經驗積累,進而才有總結概括、實驗驗證云云。
中國重經驗輕邏輯現象的主要推動力我以為在於權威的樹立。
回到春秋戰國年間,百家爭鳴,比如名家講辯論、墨家講實操,中國的邏輯學和實驗科學是有希望發展的。但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需要權威理論,於是乎,就有了法家,還有後來的儒家、道家、佛家的興衰更替,中間各家交融還搞出了玄學、理學、心學。但可以看到,這些東西一個比一個玄,一個個地往人心裡去研究,卻不抬頭看看天看看物質的變化。因為皇帝是不跟你講道理的,偶爾有皇帝講道理的次數多了一點,如李世民,都已經是千古明君了。去看看莊子孟子墨子等等著作,那時夫子們都還是講理的。再看看後面發展出來的東西,再講理也抵不過一句孔子說朱子說皇帝老子說,不服,那就離經叛道了。比如李贄,下場就不說了。回到問題本身,辯證主義恰恰不是中國傳統主流的產品,明顯是馬恩的東西,這也很好地補充了中國的思想,只是說如何處理好在論理和實踐這兩個不同場景上的應用罷了。
論理就得辯證,不辯證就出了一堆偏激狂,各執一詞吵不完。但是實踐扯太多就優柔寡斷了。但這依然需要辯證,只是很多人只學會了辯證的第一步,只懂得分情況討論,沒學會更重要的:分清主次輕重,於是就等於沒觀點了。官本位思想。
「學而優則仕。」幾千年來普通老百姓對於權力以及掌握權力之人的崇拜根深蒂固。讀書是為了做官,研究哲學是為了為政治服務——王國維甚至認為,中國沒有真正的純粹的哲學,有的只是政治哲學。幾年前新聞曾報道時任英國首相的卡梅倫每天坐地鐵上下班,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卡梅倫周圍的人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反應;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官員每每行至一處,報紙便頭條刊登某某官員視察某地等等。我想,一個民族真正能夠以理性的態度對待權力以及掌權者的時候,這個民族才可以說是成熟的。顯然,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後門主義。
遇事先找人,以超脫於規則為榮。或者說,辦事有熟人比辦事守規矩更有利。這種基於人情的處事方式我覺得每個人都深有體會。傳統文化我倒是不清楚,但是近代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也不小:
遇到什麼問題,無論大小,談到最後都要把鍋甩給傳統文化;
中國人一有點不好,馬上就要談到「劣根性」「阿Q精神」;總是以「當代魯迅」自居,有事沒事就要「痛打落水狗」魯迅只是提出了問題,從來就沒有想過去解決問題,他的文筆是很犀利,文字是足夠讓人驚醒,但是他的文章沒有任何解決方案,沒有激進的方案,沒有保守的方案,沒有折衷的方案。魯迅是一個偉大的空談者,一生沒有真正參與革命,他的工作就是鼓動別人去革命,別人犧牲了再寫文章紀念。劉和珍等一眾學生要參與遊行,魯迅只攔住了跟他關係比較密切的許廣平等人,事後寫了《紀念劉和珍君》,居然還對保護學生、不讓學生上街遊行的校長楊蔭榆冷嘲熱諷。(楊蔭榆的生平大家可以自行百度,究竟是不是魯迅筆下的樣子大家自己看)。
送給本題下的諸位魯迅先生回答可能有點偏題,落到了國民人格。傳統文化影響下的是身心二元長期嚴重分裂情況下形成的依附性的奴性人格,由此根源而演繹出來的各種思維定勢實在不可一一告知,呈現在整體上就是一種家奴愛私的國民性心理。
中國傳統文化典型特徵是早熟性,這種特性正是孕育於中國傳統社會的超穩定性結構(封建國家政權、小農經濟、家國一體文化即儒家倡導的私民文化、血緣宗法社會關係四者的強力結合體),這種早熟性體現為梁漱溟先生所言的「中國文化是以意欲自為、調和、持中為其根本精神的」,即人對其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不斷進行妥協。這種早熟的文化對安定社會有重要作用,但其作用過於安定,以至於使社會固化,缺乏一定的「叛逆性」,直接在思想上扼殺了各種社會變遷的可能。這一點,孫隆基在《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書中有詳細論述,中國人自身乃至整個中國傳統社會都處於一種身心二元對立分裂的狀態,致使西方的科學與民主精神以及社會轉型無法發生中國的傳統社會,國人長期活在身心二元對立的亂治循環中,這種內在的社會靜止狀態最終得由外力打破。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指出中國文化的最大優勢只是長壽而無其他。世界歷史中,期待天下為公的國人最終迎來的是西方列強於1840年帶來的堅船利炮,中國的近代化轉型拖延到了1840年,受制於此,近代史上的現代化歷程也是一波三折,我首先想到的是《流產的革命》。
中國傳統文化更多地是一種生存之道,側重於「使人死,讓人活」,人若違背中國社會文化的模式便會死去,只有遵循生存之道,人才能活著,但卻活得如此卑微、乏意、缺乏自由獨立精神,社會從小到大都十分穩固,也缺乏活力。這種穩固的模式是人類的終極狀態嗎?在現代化歷程中,穩定與活力,我們更需要哪一個呢?以犧牲活力為代價的穩定是否具有進步性?社會發展的歸屬是哪一個呢?可以確定的是,也正如李少軍在《國際政治學概論》的最後論述的:中國傳統文明之長在於能通過融合而起到安定的作用,其短在於不能造就足夠的物質以支持「仁」的發揮。
參考文獻就是上文引用到的。
比如,即使世風日下,腐敗橫流,怨聲載道,針對具體事件,人們期望的美好結局依然是,得到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古時候是皇上,現在是黨中央,最高法院等)的特別關懷。所以,古有半路攔住欽差大臣的轎子,僅有前仆後繼的進京上訪。他們要從一個暗無天日的地方,到有陽光的地方去尋求公正。他們尋求的,常常也是一時,一事,對自己,對自己所在的小集體的公正,或者,只是特別關懷。
官民,權力。
家長與孩子。人心誤認作真理真相。少無知,長權威。
人命非命。面子。不展開了,自由聯想。
2016.8.15
還是懶,但是感覺還是展開好一些。官民,權力。
官是父母官,父母是孩子的掌控者管理者。自古以來,官都是權的代表,做官的義務沒有其權的同等地位,民反之亦然。還有認同破壞規則行事,認同便是一種基礎。以上也是官場貪腐無作為的相當肥沃的土壤。
這種觀念態度在現代有所改觀,但無奈……家長與孩子。
孩子屬於父母,孩子無知父母權威,在家庭事件里孩子的地位話語權都是近乎被無視,而父母在對孩子犯錯的時候行為的嚴重性也是被「弱(化而)視」的。父母畢竟是「父母」,生你養你的父母。很多時候標籤作用太令人……(還有老師學生官民也有同理)人心誤認作真理真相。
任何人生來就只有自己的視角感知感受,與他人相通相同即使被證明,很清楚的知道,仍然無法以自身體會他人。即使說清楚,人們也理解,也很難意識到,這種個人中心的體驗限制,會對人認知真相有多大的限制,語言和交流,並不能讓不同的個體的體驗認知加和。然後,……少無知長權威。
年少總是無知,年長容易權威。標籤效應,偏見,權威作用,以貌取人等等。人們不喜歡從實際出發而是從經驗出發。
人命非命。
孩子車禍死亡讓肇事者賠錢!(只用這一個例子)一個人的消失(有時候連自己消失)對外人(包括其父母)來說,並非生命可貴的感受,彷彿人口。面子。
大家應該都懂,但又能如何。以前我總悲天憫人的看待世人……
因為世人大多數都無知——自己是如何是現在的模樣——自己是如何被世界塑造的。201735是否國人較於其他國更自私?或說是同理心較差?同理心的說法是更新的想法,更深的本質待我視野擴增,體驗增加,觸發靈感的事件發生才能發現吧。
當然不是信口開河,是長期的疑惑想到的問題本質的方向。以下是引發的思考是源材料家庭教育、父母子女間相處,日侵華南京事件,知乎某問題下一小事件,各種冷漠事件,待續,(心情實在糟糕)人生在世必須結婚生子
大事上忍氣吞聲,小事上斤斤計較
乖孩子才是好孩子
當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傾向於認為幾乎可無條件犧牲個人利益。
我這麼說,傳統文化里好的全特么丟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全特么在魯迅老爺子筆下展現得淋漓盡致。
物美價廉 哈哈
何謂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傳統?最核心的就是「儒表法里」。無論是樓上所說官本位也好,有法不依也好,排擠甚至仇視不合群者也好,都是這個根子上長出來的「惡果」。歸根到底,我們這個民族已經被權力「馴化」了,是被權力關進了籠子。每個人想的只是在權力金字塔上往上爬,所謂道德正義只是攻擊他人的武器,「只看利弊」的實用主義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提兩點:1. 家長主義;2. 以和為貴。
直接的現實效果是第一點使人民偏好所謂的威權價值觀。第二點從微觀層面而言則使人偏好像調解這樣的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從宏觀層面而言,調解對於維持既有政治/社會秩序是有很大幫助。
因此為何中國即使社會予盾很多,但總體還是頗為穩定是有原因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激勵了無數對理想孜孜以求的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以有追求的草根不會放棄奮鬥。
苟利國家生死以,於是他就去了北京。
敬鬼神而遠之,不問蒼生問鬼神是要挨罵的。餓死還是事大一些,所以較為務實。
慣性人情交易。
中國宗族社會從原始部落成型發展,直到近現代才開始沒落。我們知道宗族社會作為一個閉合人際圈,對於解決任何內部事務依靠的是尊卑地位已經血緣聯結。即是說每個人在宗族內的地位由該人與族內地位最高的人的關係決定。宗族內部主線成員,嫡系高於旁系,次線成員則是與主線成員關係越近地位相對越高。關係決定地位,所以傳統文化中中國人在需要解決問題時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打通關係進行人情交易。這一習慣直接影響到當代人的處事態度。在人際交往時幾乎本能性地與對方拉攏關係,比如認老鄉,認校友,認戰友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確立兩人的正面人情關係。而在確立了人情關係之後,就會自然地利用該人情來謀取利益。太多了,所以說很多傳統文化根本就回糟粕。
官本位,愛面子,重人情勝過法律條例,善於忍受,厚古薄今
考學歷,買房子,魯迅文章中的麻木世界觀
推薦閱讀:
※聯合國當年為什麼讓以色列在中東「建國」?
※以色列和中國的關係到底如何?以色列群眾對中國人持什麼態度?為何會有現在的這種關係?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應歸功於誰?
※如何評價晚清名臣錫良?
※民主集中制是什麼樣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