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XX家」的定義是什麼?達到什麼標準可以稱一位從業者為「XX家」?

如題。

經常能看到「科學家」、「畫家」、「文學家」、「政治家「等名號,獲得這些名號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是否會有某組織或者機構進行評級?比如郎朗鋼琴彈得很棒,他現在算是「鋼琴演奏家」嗎?李雲迪呢?再接下來王力宏呢?

問題來自於一次下鄉慰問演出前的領導講話:「……歡迎著名歌唱家童安格先生和許慧欣女士的到來……」感覺總是怪怪的。


補充一個說法,1950年代的中國,為了讓知識分子顯得和工人農民等差異不那麼明顯,人們在稱呼「XX家」的時候就改用「XX工作者」,比如作家叫「文字工作者」。翻閱當時的一些新聞報道、文學作品應該可以印證這一稱呼上的轉變。

經歷過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很少有學科存在持續30年以上的研究者,因為幾乎各個專業學科的研究都中斷過,意味著沒有和此專業的世界水平同步,也就很難再談過去稱XX家有什麼具體的標準了。


謝邀。

這家那家,是一個經常被人們自以為確切地使用,細究起來卻又有些含混的稱謂。

拆開來說,家,是指在某一方面的專家,前面作為修飾詞的如科學、數學、畫、經濟學等,則表明家的類別。

我認為,這應當是一個有學術造詣或成就含義的具有相當公認度的稱謂。

印象中,沒有專門機構對「家」認定。專門機構有的是職稱或學術級別評定。如學部委員、院士、教授、研究員。但作家好像有,如文學創作專業級作家,畫家的職稱好像是美術師,音樂方面叫什麼不清楚。是不是有這些職稱的就算「家」?就像學歷也可以混、也可以蒙一樣,憑藉這樣或那樣的資源和手段,這中間的冒牌貨,也不少。

成遠說到從前,如作家叫文字工作者,是有過那麼一個階段,要破除所謂成名成家的思想,要和工農打成一片,就叫什麼工作者了,以示平等。

文革期間,我們那裡有一位農民到北京開會,看了演出,對那些唱歌的找不到個說法,回來作報告時說:那些「唱家」給我們唱歌演出。結果哄堂大笑。

現在新聞報道中,也不管對方在業內算個什麼水平,只要是從事某方面工作的,來個專家說會么什麼的,也有。有點亂。

而在商業氛圍中,就更亂了:辦了個企業,就可以叫企業家了。收藏了幾件東西,就叫收藏家了。唱了幾支歌,就叫歌唱家了。為了互相捧場,抬高價碼,這大師,那大師的也不少。這就更沒法認真了。

但朋友、同事之間,對有點特長的叫一下畫家、歌唱家、作家之類的,有時候是尊稱,有時候是戲謔,那倒是可以理解和無所謂的。


也許「XX家」曾經是XX方面的專家的意思。但現在有更廣泛的意思,就是指從事XX工作的人,XX的研究者

現在好像兩種意思並存。原因大概是翻譯上的,因為英語里,你做物理研究,你就是physicist,直譯成中文就是物理學家。若要強調是物理專家,英語會用上expert一詞。

所以XX家到底何意,在中國要看語境了。


謝邀。春節快樂!

查了一下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畫家、政治家、科學家……《辭海》:經營某種行業,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技能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

問了一個編輯。「XX家」在以前意味著官方的承認,有強烈的褒義,比如說姜昆可以被稱為「相聲藝術家」,郭德綱就只能稱為「相聲演員」,金日成是「政治家」,美國總統則是「政客」。在網路時代,已經沒有這種區分,即便官方媒體對「XX家」的標準也不再嚴格。


作家鍾阿城,1985年給《作家》雜誌的信中寫道:

我的一篇短文《會餐》得到《作家》小說獎,沒有不高興的道理,但我知道我仍只是一個作者,還遠不能成「家」。

  

人們常常說的成名成家,實際並不是一回事。成名很容易。去卧一次軌;飛起一磚,擊碎商店玻璃。總之,造成社會的同情或擾亂治安以及產生種種社會影響,你便成名,令人掛在嘴上。成家極難。首先,要是一種勞動;再能將勞動的量變為質,通規律,成系統,有獨創,方能成家。百姓中所稱的「把子」,就是家,雖然可能是犁田、打鐵,卻都符合「家」的要求。

  

以此觀己,遠不到「家」。近半年常被人稱為「青年作家」,於是假作鎮靜,其實是在暗中控制惶恐,另,我已三十六餘,早已進入中年,一定說我還未發育成中年,便很苦惱。兒童時便真實地做一個兒童,不要充大;青年時便熱情地做一個青年,狂一些也沒關係;中年時便認認真真地做一個中年人,為家庭為國家負起應負的責任,自有中年的色彩與自豪。非要擠進青年行列,鬍子颳得再乾淨也仍有一片青,很尷尬。

  

青年人常以為事情可以由一個人做,中年人就明白成功的事情總是眾人造成。《會餐》就是眾人齊努力,才得以讓人看到鉛印出來的文章,因此感謝《作家》編輯部就不是一句客套話。

  

發獎會上若由每人介紹自己,我便會站起來,說:「中年作者阿城。」然後,鞠一個躬,坐下。


補充: 「xx家」有逐漸大眾化的趨勢,其中翻譯是主要的推手。舉例而言,「banker」不翻譯成「銀行家」似乎很難,但作為譯者其實也很難接受這樣的翻譯,無奈之下只好等人們是否可以慢慢適應作為後綴、外延被擴大的「家」。


英文語境下,大家都問你:你是physicist還是chemist?中文語境下我是決不會說我自己是「化學家」的,雖然chemist直譯就是化學家。我只說我是學化學的。

德語課上介紹職業,我說我是Wissenschafterin,就是scientist,但是用中文,我只會介紹自己是「搞科研的」。


XX家就是掌握了XX領域專業學識、有豐富實踐經驗並從事XX活動的人。

好像木有定量的標準。


個人認為,對於「家」的鑒定,文科和理科類應該是有區別的。

理科類的專家,比如微軟的SME,往往要通過相對嚴格的資格認定,通過相關的考核,簡單講,是可以量化,可以測量的。

相比而言,文科類的專家,往往界定起來比較模糊,通常和公眾的認知度,知名度,美譽度,口碑等緊密相關。


做科研的算,不做科研的不算。科學家只不過是一種職業,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都可以稱為科學家。


推薦閱讀:

不基於愛情的婚姻是什麼樣子的?
如何看待章文嵩博士(正明)從阿里離職?
關於馬化騰,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如何評價杜建國在微博上對柴靜的抨擊?
那英其人如何?

TAG:人物 | 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