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氣度和容忍力?

是來自鈍感力嗎?不僅是對人,還有對事的容忍


其實容忍也分為憋氣和看開兩種。

我覺得憋氣的功夫大家就不用去練了,那沒有意義。
至於看開,我覺得大概有三個角度(也許本質上就是一個呢):
【關於那件事】影響(或傷害)你的不是那件事,而你你對那件事的看法;
【關於那個人】如果有人粗魯無禮,那他實則是個可憐人,因為他可能一直都不幸福;
【關於你自己】如果有東西刺痛你,那一定是你的弱點被別人發現甚至指出來。其實這對你來說是好事,也許你只是不願意承認。


基本認為氣度和容忍力不是培養出來的,無論讀書、聽音樂、養花還是種草,都治標不治本。

丟了氣度,不能容忍,均因為搞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事會發生,有些人會那樣。如果充分了解人性,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理解力,能讓你生氣的事情就會急劇減少。所以,需要培養的,是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對人情世故的了解和對人性的理解和寬容。佛祖和耶穌特能忍,不是因為脾氣特好,而是因為特有智慧,啥都看透了,啥都能理解,所以,沒啥好生氣的。

很多不能容忍的事,不是因為你沒有氣度,而是因為你沒有認識到,這個世界原本就是這樣。你堅持認為它不應該這樣,自然會很生氣。有一天,你認識到,原來人就是這樣的,世界就是那樣的,你的氣度和容忍力就上升了。


多經世事多讀書,閱歷豐富了,見的東西多了,見到奇怪的東西也不會大驚小怪了,自然能夠坦然接受。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事物和人的多樣性,不要用自己的小尺子去丈量世界。


提供個實用的方法。
Thomas Jefferson說過: when you feel angry, count ten before you speak. When you feel really angry, count 100 before you speak.
堅持執行之後會發現,很多事情並不值得據理力爭,忍下來一笑置之的感覺更好。


一個真正有氣度的人,是很少依賴容忍力這種東西的,因為此人必定格局大視野廣,很自然地消解了所謂的不順暢不愉快的事,還不需要等要容忍的那一步,早已經忘記這種人生瑣碎了。至於如何培養,我覺得沒有必要過於刻意,因為氣度也和天性、理想、經驗各種相關,而且每個人的認識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不一樣,有些人在成長中自然明白,有些人會因事而某天頓悟。


首先要理解氣度是什麼,我直接貼上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460900/

  有大胸襟的人往往是被認為難以捉摸的。

  張無忌到明教地洞,知道了陽教主的事情,不禁放聲長嘆,為陽教主惋惜不已。而在一旁的小昭則說都是陽夫人的錯。金庸借張無忌的身份說小昭真有見識。是的,小昭真有見識,但張無忌能不能想到,張無忌不是個聰明人嗎?

  但我說張無忌就是想不到。因為小昭的見識與其說是來於才智,還不如說來於胸襟。小昭是個有胸襟的人,張無忌缺乏胸襟,與陽夫人一樣,往往做出猶猶豫豫拖泥帶水的決定——小昭最終是不會喜歡張無忌的,真正喜歡張無忌的是郡主,她一開始就知道張無忌缺乏胸襟。

  仁厚可以容人,可以寬恕別人,但仁厚不是胸襟。

  李尋歡就為了一個女人,十幾年來抑鬱寡歡,終日以酒消愁,弄得身體都要跨了。

  而想不到今日的愁苦是自己早日種下的惡果,自己當初就不應該將情人讓給朋友,他難道不知道這是對情人的一種傷害,但仁厚遮住了他的眼睛——有大胸襟的人不會這麼做,而即使是這麼做他也能擔當後果。所以李尋歡抑鬱寡歡也是很正常的。

  而更讓人失望的是他終於回中原了,使得三個人的關係緊張起來。拖泥帶水的決定。

  李尋歡很仁厚,在危局中很自如,很機智,甚至是有智慧,對事情有見地。

  一個人的猶猶豫豫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出於對思考的痛苦的逃避,象似思考,甚至自以為是在思考,但其實再猶豫10分鐘他對決策仍不會有什麼更新的看法。最好的例子是下棋,猶猶豫豫的人往往都是輸的。

  一種表面上是沉迷於思考而實際上是擔心,但有什麼可以擔心,究竟在擔心什麼他也說不上來,這樣的人不是膽怯,而是喜歡自找麻煩,自己糾纏自 己,胸襟不足,有言而不能語,有謀而不能動。一是不能當機立斷,總是希望能退一步來看看,而這是因為缺乏見識,而這種見識又來於胸襟。

  而其實古龍比金庸更懂得什麼是胸襟,所以讓李尋歡有第二個情人小紅。小紅因為祖父的死亡很自責,一個女人過來妄想火上添油使她更深地陷入自責,但別人的譏諷卻是她站起來了,知道自己不應該過分自責,而且不幸已經造成,已成過去。小紅身上有的東西正是李尋歡所沒有的。

  古龍說這部小說是他寫得最辛苦的一部,我想這也許是因為在寫自己,李尋歡是他的影子,而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弱點,但他終於死去,喝酒過多。而他的藝術似乎仍然沒有來得及成熟,達直完美的境地,雖然在序言中他似乎對自己這部小說最滿意。

  金庸也許不比古龍更懂得什麼是胸襟,但看過他的小說後,總是讓人心情明朗的——《鹿鼎記》除外——而古龍的書往往都讓人心情抑鬱。《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小說中我最喜歡的。因為這本書里有著最多的豪傑,像常遇春,朱元璋,殷野王,滅絕師太,張三丰真讓人心悅誠服,虧得作者想得出來。

  胸襟是個奇怪的東西,樂觀只是其中的一面而非它,寬容只是其中的一面而非它,大志只是其中的一面而非它,仁厚不是胸襟,有大志也許充滿勃勃野 心,似乎沒有一種事情可以來專門培養它,一個人胸襟的成熟最直接的方法似乎是經歷更多各樣的事情。一個人可以愛慕虛榮,可以小心眼,可以傲慢,甚至可以自 私,因為這些特點也許也會成為優點。一個人的謙虛,仁厚,正直也可能成為缺點。但對於胸襟而言,它不可能成為缺點。而且一個有大胸襟的人,他的缺點也會變 得奇怪,他仍然是自私的,但卻能真正慷慨得付出。

  胸襟的確切描述也許是做事能暫且把自己放在一邊。因為能把自己放在一邊,所以能寬恕別人,所以能放開自己,所以能果斷行事,所以能反抗別人。


曾今我也以為,讀書,養浩然之氣,可以培養我的氣度,可是後來我漸感不適,我覺得多與人交流,在生活中思考才更重要,一味的讀書只會讓你變的敏感與不自信。


自認為讀書是最能修身養性的,文學的熏陶很重要,父母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兒女的品行…我是打醬油滴~


看開,分兩種。
第一種

引用《教父》裡面的:--他懂得:社會上常常有突如其來的侮辱,那是必須要忍受的。在這個世界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最微不足道的人,如果他時刻留意的話,總有機會向那些最不可一世的人報仇雪恨。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心平氣和了。
第二種
是把找你麻煩,對你不好的人都當成活菩薩。他們是來考驗你的,是來培養你解決困難的能力。是來給你挫折,磨練你的脾氣的。所以,還生什麼氣呢。
希望可以幫到你。


人的一切憤怒,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恐懼。
改編自王小波語錄。


要逐漸的意識到這個世界不是完美的。

不完美包括很多的方面,
自己付出了很多 轉身卻發現一無所有

自己默默的為那個人做了很多 卻被當做平民蝙蝠俠

自己一直努力學 最終仍被列為中下等學生

一些人交往時很可靠 背地裡卻翻臉不認人

甚至我回答這個問題 末了不會得來任何認同


面對諸如此類,題主也許是怒不可遏


不經意間的逃避,彷彿陷入這怪圈

⑴儘力接受他們或某件事所要表達的信息,急躁但不要逃避,不要迴避他們 所謂不忽視 不逃避
⑵事件的發生有其必然原因,自己思考事件為何這般,首先從自身原因考慮
⑶知道這個世界裡所有的東西都有缺點,自己也有,都不是完美的,平靜的看這個世界,允許他們暴露的缺點


開心!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長跑以及任何考驗耐力的運動。


說一個我用的方法:想發火或者還擊時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有用嗎?如果答案是是的話再發火還擊,你會發現絕大時候答案是否


以結果為導向去思考問題


多看書絕對是第一要義,其次是自身對過程至結果的利害分析。你對別人生氣與別人對你生氣,沒事多觀察下(行為、動機、心理),此時正是個人弱點暴露無遺的時候,倒不如利用這個時機來提升自己,發現自己,原諒別人。


要容忍心裡難解的疑惑,試著去喜愛睏擾你的問題。不要尋求答案,你找不到的,因為你還無法與之共存。重要的是,你必須活在每一件事情里。現在你要經歷充滿難題的生活,也許有一天,不知不覺,你將漸漸活出寫滿答案的人生。


氣度是建立在見識基礎上的,見識廣了就能看問題準確,就能看天下不公事,卻能不亂初心,方得始終。


感覺每一次的醒來,都是生命的延續,無論生活給予了你多少考驗,世人對你有多少誤解,都沒關係,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最難能可貴的是看透一切後還能每天保持著激情去創造去實現你存在的價值!做人一定要有氣度,感恩能再一次醒來的自己,沒有曲折的人生就失去了意義,每天都是新的開始!


每一次的醒來,都是一次生命的延續,無論生活給予了你多少考驗,世人對你有多少誤解,都沒關係,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生最難能可貴的是看透一切後,還能每天保持著激情去創造去實現你存在的價值!做人一定要有氣度,感恩能再一次醒來的自己,沒有曲折的人生就失去了意義,天天都是新的開始。


推薦閱讀:

人際交流常用而且通用的技巧有哪些?
認識陌生人的意義何在?
喜歡買書看被人不理解,怎麼反擊呢?
為什麼有時候會對陌生人有一見如故的感覺?
如何通過知乎社交?

TAG:人際交往 | 如何HowTo | 能力培養 | 容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