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都是同樣的構造,為什麼會衍生出不同的格鬥流派與技術?

比如散打鞭腿和泰拳掃踢,普通擺拳和俄式擺拳等。為什麼運用同樣的部位去攻擊,不同流派的技術卻不一樣,難道說不同流派的理論中對人體構造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嗎?


「人體都是同樣的構造」,指的是習武的人,除去極端情況(獨臂大俠),基本都是兩手兩腳一個頭一個軀幹,肌肉都是一樣的分布,關節都是一樣的構造,要害也都是那些要害,運動方式無非是推、蹲、拉、旋轉、移動等幾種。

所以散打、泰拳、跆拳道、空手道都是蹬地擰腰,這是強大打擊力的源泉,也所以邊腿、掃踢有不少相似之處,打的也都是那幾個地方,打擊方式無非是直線和弧線。

中國跤、柔道,都有別、絆對方腿破壞對手平衡,讓對方倒地的類似技術,因為人就是兩足站立的,一條腿很難平衡。

柔道、巴柔里都有十字固,而螳螂拳狗拳里也有相似的技術,因為人的關節就是這麼長的,肘關節只能前曲,伸直,旋前臂,不能後曲,十字固那種姿勢能用上全身的勁兒對抗一隻手的力。

人體構造相同,從而導致的技術上的趨同,所以你會發現,中外武術有很多相似之處,整體發力,松、透,聲東擊西,打時間差,以直破曲......這些大家都有,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更好地打擊對手,技擊的核心都是一樣的。

兩手兩腳沒錯,但有人手長,有人手短,有人腿長,有人腿短,有人胖,有人瘦,有人力量大,有人靈活,有人耐打,有人力氣小。

荷蘭人就是比咱高大,泰國人、日本人很久以前都比較矮小,高大強壯的,發明的格鬥術,偏向力量型打法,應該沒毛病吧?個頭小的,用點小細節增強攻擊力,側重技巧靈活,也很好理解。

就算同樣是踢拳手,阿茲和魔娑斗還整出了不一樣的風格呢。即使是同一個門派,且這個門派是拳腿肘膝投摔地鎖都有的綜合類武術,幾個徒弟最後也很可能會練成:大弟子偏打擊,二弟子偏投摔,三弟子偏地面,他們再授徒,於是又有了神拳門,神跤門,柔術派,這很正常。

職業比賽減分制,鼓勵擊倒,強調重擊,散打全運會打點,能得分贏,不必非KO對手吧?散打要防接腿摔,泰拳不用,散打的距離就是遠中貼身,遠了邊腿、側踹,中有拳法,貼身了直接摔,泰拳則放棄中距離,遠了掃,拳法單發重拳,要麼就是用拳把對手從中距離抵回遠距離,要麼直接進入近距離,內圍肘膝分勝負。

所以邊腿和掃踢又有細節上的不同,掃踢追求重擊,為此放棄點速度和穩定,它是大殺器,經常作為重武器KO用;邊腿威力相對小一些,但快一些,平衡兼顧得更好一點,不易吃摔法。兩者扮演的角色不同,規則不同需要不同,當然要發明、修改和使用不同的技術。

我們看樹,都是那個樣子,枝葉根干,一眼就能和草區分開,但高矮大小不一樣,葉子形狀顏色不同,你綠色我紅色,你卵形我心形。

武術也類似,宏觀上沒差別,都是打人的,和舞蹈能區分開,個體、種族、規則和文化有不同,所以格鬥流派有相同的根本,不同的枝葉。


蟹妖
因為環境和用途不同。
就象都是跑步,100米 400米和馬拉松要用不同的技術和訓練手段一樣。


人體都一樣,但是想法都不一樣。

假設就現在有個人走過來打你,你要怎麼辦?

有的人會說,我要保持距離,不讓他糾纏上,然後前手騷擾,後手重擊。

也有人會說,我要往他側面後面繞,這樣我就佔便宜。

也有人認為拳腳相爭無益,我應該最快地把刀拔出來。

有的人喜歡快攻,有的人喜歡力大。都很正常,「鞭腿」、「俄擺」都是技術,而怎麼用技術取勝還是看你自己。

所以以前的人管武術對抗是叫「擊技」,不是拳腳相爭,是用技術互相對抗。

以前有練形意拳的人跟我講,他前輩S先生生前天下無敵,那些誰誰誰,都要欣悅臣服,受他指教。

那好,就假設S先生天下無敵,那S先生跟S先生自己打一場,誰會贏?

總是能分個勝負吧?而決定的勝負的是什麼?

可見技術只是一個因素。


唯一的原因——規則(或者說環境)!

格鬥方式、格鬥流派跟訓練、思想、理論沒有半毛錢關係。訓練、技術、策略、思想、理論都是跟著規則走的,規則變所有東西都得跟著變。你讓泰拳手按照全運會散打規則打,他也得打成散打那樣。你讓散打運動員打泰拳規則,用不了多久他用的都是泰拳技術了。

在相同規則(環境)下,所有格鬥選手採用的訓練、技術、策略、理論最終會趨於相同。

泰拳、散打、柔道、自由式摔跤這些所謂的流派,本質上是「基於某一規則(環境)下的搏擊方式「。

格鬥流派的存在是為了尋求在特定規則(環境)下,訓練、技術、策略的最優解。


謝邀

正所謂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種流派代表的是一種獨特的攻擊理念。不同的技術應對的是不同的場合和情況。以傳統武術流派為例吧,比如形意拳,拳訣就是「氣伏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講究的就是直來直去。但是八卦掌不一樣,練習走圈。著名武術家孫祿堂老先生的次子孫存周曾經點評三大內家拳:「形意如槍,直刺,縱向發力,走立圓,發彈拱勁;八卦如刀,掄砍,走橫圓,發旋擰勁;太極如劍,挑點,圓走直擊,走球勁,發沾化勁。」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因為形意拳是戰場功夫,以槍化拳,戰場上本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人擠人的情況下沒有你躲閃迂迴的空間。而八卦掌是行走江湖的功夫,無論是街頭還是田野,甚至室內,都有輾轉騰挪的空間。對方一矮身斜著一個側步,你瞬間視野里就找不到人了,然後你就躺下了。甚至小團體混戰,靠走圈練出來的步伐能在人群里繞來繞去拿對手當你的盾牌阻擋其他人的攻擊。

再比如詠春拳,街斗專用,你看拳擊出拳都是掌心向下橫著拳的,詠春都是出拳時拳都是直著的,為什麼?擰一下橫著大力出拳的話,揮空了肘關節也不會甩脫臼。詠春街斗都是打貼身,貼近短促快速連續不斷的打擊,不擔心打空,短髮力打空也不會傷到手肘,詠春拳因為祖師爺嚴詠春是女性,女性天生力量弱於男性,想一擊把對方打倒比較困難,所以就用連續不斷打擊,把對方打到無法還手,打到對方無法掌握平衡,沒法還手,這才最安全,一下打不死多打幾下總能打死。

再比如巴柔,大家都知道,巴柔喜歡地面寢技,喜歡用反關節鎖技制服對手,而不是把對方造成直接殺傷。這是巴柔的理念。因為在擂台上打,盡量小的造成傷害取得勝利,這是最好的。但是明顯不適合多人混戰,網上有巴柔選手被保安暴打的視頻,他抱住一個人拖入地面施展鎖技的時候,其他保安衝上來拿警棍照頭使勁砸,他就毫無還手之力。

再比如南拳大多講究拳打卧牛之地,而且大多講究腰馬之力,很重視馬步等下盤基礎,為什麼?因為南人行舟北人騎馬,南方水網密集,出遠門大都坐船,在船上跟人起衝突很常見,你下盤不穩船一晃你就倒了,船艙那麼大點地方,你動作太大施展不開,自然要拳打卧牛之地。南方還有好幾門船拳,講究移動腳都不抬,蹭著走。以適應小船上的打鬥。有趣的是歐洲大航海時代甲板戰講究重心不能放太低,步伐要靈活,因為大船晃動時角度大,頻率慢,你重心壓太低反而容易從甲板上滑下去。所以哪怕同樣在船上,大船和小船需要的技法都完全相反。

包括摔投技,比如穿那種看起來很gay的緊身跤衣的古典式摔跤,就講究沒有衣服給你抓。再比如穿衣服的柔道,很多抓你衣服把你扔出去的技巧。雖然人體結構都一樣,而且目的都是把對方摔倒在地,但是有沒衣服給你抓就導致技術動作差別很大。

雖然人體結構都一樣,但是不同的環境、情況產生的變數造就了不同的攻擊理念,於是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每一種流派都有最適合這種流派發揮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沒有天下無敵的功夫去淘汰其他流派的技術,因為每種流派都有自己可以發揮的一席之地。


其實殊途同歸,一個經過現代化發展的武術,其攻擊目標無外乎人體那麼擊中要害。


就我對格鬥的一點膚淺理解,不同的格鬥技術產生都是由規則決定的。

就拿格鬥姿勢來說,規則決定了起手式。

拳擊規則只允許拳頭對抗,不允許抱和摔,所以雖然拳擊的訓練方式很多,但是拳架都都要求護住頭,雙臂不能張開,保護肋部。

泰拳有腿法,規則也允許的摟抱動作,所以你看泰拳手雙手舉得很高,一條腿點著地面隨時抬起來踢一腳或者擋對方的踢。

散打允許抱腿,允許摔,所以雙手舉得沒有拳擊和泰拳高,隨時準備去抓對方踢過來的腿。

柔道不允許去抱腿摔,所以身體還是直立的;同樣是摔的格鬥術,自由式摔跤可以抱腿,所以都要放低重心,既防止對方抱腿也要隨時準備去抱對方的腿。

巴西柔術倒地不算輸,不許擊打,所以格鬥是下蹲抬頭雙手不護臉的鱷魚式。

MMA規則下,可以用拳用腿,倒在地上都不算輸,所以既要保持重心低,雙手也要舉起來護住正面。

規則決定了起手式,自然也決定了格鬥的方法。


武術不同的流派源於不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我屬於武術剛入門學太極拳的,完全是因為好奇,這種慢吞吞的拳法是怎麼打人的,以及為什麼要這麼慢吞吞的練,力量是怎麼練出來的,等等。

慢慢的發現一些門道。

比方說對於一個國家要強軍備戰應該怎麼辦?

思路一:

先軍政治,譬如朝鮮,或者越南,把大量的精力花在軍事上,通過不斷的軍事鬥爭磨練隊伍。

思路二:

軍隊要忍耐,積極發展經濟,經濟,科技強了,軍隊自然強。

太極拳訓練就是這麼個路子,之所以慢吞吞,還要配合呼吸,就是要最大限度的符合人體的規律,順應他,強化他,如同物理說的共振,你得符合他的節奏才能共振,優化器官的機能。所練出來的,並不是表面能看出來的,如肌肉,很多人瘦的簡直皮包骨頭,譬如王西安,陳小旺年輕時候,但是很多方面是能夠看出端倪的。

譬如我發現陳家溝練拳的人生男孩的幾率遠遠大於生女孩的幾率,據我所知,只有陳自強和陳炳有女兒,其他全是男孩。從生物角度如何解釋呢?精子有x和y兩種,和女性的x卵子結合分別會生女和男。而兩種精子的特性是不同的,x精子速度慢但是耐力好,y精子速度快但是耐力差。也就是說如果兩種精子的活力都比較強的話,這時候拼的是速度,y精子勝算大,如果活力有較弱,這時候拼的就是耐力,更容易生女孩。

很多人肯定會說,太極拳不養生,拿出壽命統計。健康是一個綜合的問題,不存在決定性因素。我也接觸過一些練拳的,普遍生活習慣較差。譬如認識一個單手俯卧撐可以做60多個,可是卻是重型糖尿病患者,因為年輕時大吃大喝把身體搞壞了。很多練拳的自恃體健,胡吃海喝,抽煙喝酒熬夜沒有節制,結果照樣會得各種病,譬如陳瑜,陳小旺後來到了澳洲,放飛自我,很快也胖了起來,更不要說王戰軍王占海,這種體型,健康戰鬥力絕對會大打折扣。

另外一種是練拳過度,譬如陳發科,據說每天練拳超過10個小時,任何人這麼運動都不可能長壽,何況是運動科學和營養都不發達的時代。

相比之下,健身運動較好的綜合了科學訓練,營養,休息等等,所以體現了明顯的效果。

內家拳對人體的認識也和拳擊這些完全不同,主導的並不是訓練肌肉力量技巧,而是丹田,氣,穴位,經脈。這也造就了各種流派的訓練和技術的不同。

太極拳的招式看起來溫柔賢惠,人畜無害,實則陰險兇狠,暗藏殺機。

所以我喜歡!


別說不同流派,就是同門,都可以有不同風格
拳,是千人千面的。
規矩都一樣,但規矩不是讓一米八的高個子
為了規矩屈就自己變成一米六的小個子
也不會讓只有一百斤的瘦人
一下子變成三百斤的大胖子

在不超越規矩的前提下,
就算是身高體重一毛一樣的雙胞胎
都可以玩出完完全全不一樣的風格

更別說生活習慣文化習俗千差萬別的人


因為目的不同。
站架不同
進攻節奏不同
技戰術不同
護具不同
最重要的,規則不同。

技術怎麼可能趨同?
如果不允許踢低段,不考慮擊打效果。那跆拳道的鬥雞打法還就是最有效的

甚至同樣是mma規則,大布就是td+地板拳,龍太就是控制距離+追擊突進,這就是技戰術的區別。那你覺得他們二位平時的訓練內容會一樣嗎?肯定也不會一樣。

如果是要說最初武術流派的誕生。
那麼還是因為用途不同(軍用,民用,軍民混雜),科技水平不同,生產力不同,所以武術流派的風格就不同。

多餘送您一句話,告訴你萬法歸一的,多是不懂武或沒什麼水平的人。柔道和拳擊練一輩子都歸不了一

貴乎高人多


人就兩條胳膊兩條腿,每次能做的事情都有限。

打個比方你可以用嘴來喝水,可以用嘴來唱歌,可這倆動作是不能同時做的。

每個人動作傾向風格不同,當然就有不同流派。

拿題主舉的例子比方,鞭腿和掃踢一個看重速度一個看重絕對力量,一般的擺拳和俄擺,發力路徑和發力距離都不一樣,不是對人體構造理解不同,而是對人體運動方式的應用不同罷了,就是走路和跑步的差別一樣。

真正做到跑步同時在走路鞭腿同時出掃腿的怕不是處於量子疊加態的薛定諤之拳。


蟹腰...
其實很多人都回答了,因為想法不一樣...

而影響想法的因素有很多
身型、性格、體能、目的...
如果把以上的每個因素都認為是一個未知數的話,那麼將其組合併且系統的排列就成為了N種武術...

當然,這種系統的排列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與時俱進的,也有被淘汰的
能夠留存下來的武術,基本它們的戰術以及系統想法都是被認可和承認的...


具體技術的要領,取決於整體技戰術思想的安排,說白了是關係到接下來要幹嘛。
比如你說的散打和泰拳腿的區別,當然現今在自由搏擊領域差距越來越小。但是從傳統上而言,散打是打遊走,泰拳打陣地,腿當然會有區別。
再有你提到的,拳擊擺拳當然要快出快收,力量集中,因為要保證頭部保護和移動。但是俄式大擺在桑搏和綜合格鬥里可以接箍頸和近身摔法,所以可以動作大一些。
要不要顧及接腿,需不需要做防摔,擂台有多大,對手是什麼風格…一切規則和戰術安排,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適應整體技戰術的動作就是好動作,並不存在永遠最有效的動作規範。


性格就不一樣
有的人喜歡大開大合,有的人喜歡小角直進
身材不一樣
有的人需要力發千鈞,有的人需要迅猛暴烈
戰術不一樣
有的人擅長長刀直入,有的人擅長防守反擊


就算是同一種流派出來的,也會有不同的拳手
這個世界沒有兩片葉子一模一樣


謝邀。同樣都是吃飯,為什麼會有川魯粵淮揚之分啊?每一種武術的產生都不是一時一人所創。有完善體系的武術的產生總是有一定的歷史、社會、經濟甚至地理因素相關。比如,人們常說的「南拳北退」,「東槍西棍」;唐代上流社會玩兒兵器,民間練拳腳;明代中後期反抗倭寇入侵,以戚繼光為代表,就不斷整理學習改良冷兵搏擊,現在能見到的大部分古典冷兵理論體系大多源自那個時候,像劍經,單刀法選,手臂錄等;八卦掌,詠春作為刺客拳,卡波拉戰舞來源於奴隸等。


先講原理啊,細節最後說

最基礎的原理是,因這種技術起源和發展所應對的環境不同而不同。這個就有差別了,起源在歷史上的時間不同,出現的技術就會不同。

好,我們來看幾個例子,古典式摔跤 ,相撲,為什麼沒有抱腿摔,其實很簡單,摔跤運動,在起源地,古希臘,還有中國,當時都是一種「祭神的演武」當然,最初肯定是從跟人,跟獸搏鬥中實踐發明出來的,但是,主要的技術定型期已經是有冷兵器的古代文明時代 ,所以實戰作用被降低,競技作用明顯提升很多, 這個競技有啥作用呢,一是祭神,二是練兵。祭神是給所謂的神看,也是提升民眾精神 和士氣的,所以,這玩意要有一定的觀賞性,要表現勇武,抱腿摔呢,實用是非常實用,但是大家都往下鑽,滾成一團,這不好看啊。

再來個例子,為啥 空手道和跆拳道都有一種踢法是前踢,而泰拳沒有,泰拳只有正踹 或者 叫正蹬,這也是因為其技術定型期,空手道 是沖繩用來防身的武術,而泰拳和摔跤類一樣,競技化非常早,前踢的踢法就是要麼撩陰,要麼用腳趾跟部去刺對手腹部,這種打法都是街斗實用,而擂台上實用度不高又不好看的。


題主問的是擂台格鬥還是軍民武術?兩者的目的和技術都不同。

擂台格鬥的原本目的就是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比較技術。為什麼幾乎都有的地方都有摔跤?雖然規則不同,技術有差異。因為相比其他的擊打技術,摔跤相對最安全啊。

除非是角斗場那樣的地方,不然沒誰可以承受比斯巴達還斯巴達的損耗方式。即便是角鬥士,也不是沒事就瞎損耗的,不然老闆得虧本。

我們現在看到的擂台格鬥就是選擇安全之後不斷改進的結果。目的決定規則,規則決定技術。

在進入了近現代以後,體育化,商業化成了主流。那麼你必須有賣點,要有賣點你得有捨棄,拳擊只保留了拳法,柔道主攻摔法和控制,泰拳的賣點在肘膝腿,跆拳道的展現腿法。踢拳(shooting boxing )和自由搏擊(kick boxing)技術來源剛開始主要是拳擊和空手道。

而求存的武術之所以有那麼多不同流派和技術體系,就是他們對人體和武術的理解不同。還有經常使用的場地,環境,使用者通常的身體條件等。所以有些拳法只能在某一個地方流傳,除了機會以外也是缺少普適性。


謝邀
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覺得最早和每種武術的預設場景不一樣有關,到現在則與擂台規則有關。
比如,詠春拳起源於街頭,街斗往往開始於面對面的爭吵,此時已是近身距離,因此強調短打,以速度搶中線壓制對手。
又比如,摔跤和柔道起源於戰場,著甲狀態下,徒手打擊技術並沒有實質性作用,所以強調摔倒對手。
空手道則源於琉球貴族決鬥,打擊技術就明顯更多。
等等
而擂台則讓每個武術有了新的側重,著眼於在規則下打贏。
比如,拳擊就只能用拳,因此有許多下淺、閃避、搖身動作。
散打的最早規則是加分制,帶護具,大家的優先目標不是重擊而是不因為失誤扣分,所以喜歡中遠距離控制,這也是散打腿法重距離(比如用腳背的鞭腿,側踹腿),中距離打大擺拳,近身就摔的特色。
踢拳則是扣分制,而且不允許摔,所以大家更強調中近距離密集拳腿對攻,腿法更多和拳法一同配合輸出。比如腿法以脛骨掃踢為主。
泰拳則開放了纏抱肘膝,所以內圍打法更精細。
近年來散打也進行了扣分制改革,脫去了護具,節奏和對抗性明顯提升,風格上也更靠攏K1等國際比賽。
同樣的,如果到一個開放式擂台,如UFC,各種選手必須至少學過兩門格鬥技,站立+地面。這時候技術又會出變化。
比如巴西柔術,有道服和無道服比賽打法是不一樣的。巴柔自己的比賽是沒有打擊技術的,所以比賽時直接進入纏鬥然後轉地面,但MMA里,沒有道服可抓,對方也不會乖乖讓你抓,想把對面拉入地面戰,就必須有打擊技術鋪墊。同樣的,站立打擊型選手也要學習防摔和地面逃脫。
包括拳擊和踢拳擂台上利用邊角圍網、散打利用擂台誘騙對方下擂、UFC利用八角籠邊緣進行游斗轉纏鬥,這些都是典型的擂台產生新技術。


嶺南多小巷,短打居多,天熱衣物少,重拳快。北方衣服厚重,招式開合腿法多,重力大。事實說明,環境也是很重要的。


在上海有緣遇到一位老師,名字就匿了,我很尊敬他。

他說武術就像一顆大樹,抓住根干,理解了,撒手就成葉。根干比喻武術基本的原理,葉比喻各種流派和技術。由於規則,用途,歷史環境產生的各種流派和技術,在他看來都是枝葉而已。

您可能要問根干是什麼,我沒有學到他的全部,都是在幾次和他接觸的過程中,不斷求問他的武術思想。我目前的理解是:

根,我個人的理解是指人的動物本能。殺心,殊死搏鬥的應激反應。

用老師的話來說,拳術學到後來就像「發神經病」一樣。他沒有說根是這個,這是我的理解。

樹榦呢他有一套總結的體系,一套開放的系統。所謂「三練」,關於身體協調發力,變化,包括進攻和防守的思路。他還提出了「四要」- 四個拳術中重要的注意點。我覺得很有用。他曾說人就是兩手兩腳,能做的動作就那麼多,沒有什麼花頭。例如步法,他總結了武術的移動方式「十二個字」,非常樸素,沒有什麼秘訣的。但在應用時非常受用。我未經允許,就不傳播了。

把格鬥術編的越來越複雜,和傳統武術傳播方式也有一定的關係 - 一招一式都可以收費賣錢,開宗立派都可以做宗師以牟利,制定流派和傳承的規矩以防止被搶飯碗。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題主自己判斷有沒有道理。看看現代搏擊的格鬥術,無不簡單直接。

我還是那句話- 一個好的格鬥術系統和武術思想一定是開放的,包容的,和其他流派不抵觸的,不違反人基本運動規律的。(比如人是直立行走的動物,你非要四肢著地移動,再比如人用雙腿站立,你非要半蹲著打)

武術是開放的,思想是開放的,不必拘泥於某一種流派或技術,給自己設個套拚命往裡鑽。

以上。


推薦閱讀:

在打mma實戰的時候有腐女在場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裸拳打下巴把手打破皮了,這皮膚適合練拳嗎?
拳擊,散打,以及泰拳的拳和步伐有什麼區別?
跆拳道和拳擊哪個實戰效果好?
站立格鬥有哪些防守技巧?

TAG:拳擊 | 散打 | 泰拳 | 綜合格鬥 | 格鬥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