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本海軍對航母的發展有沒有貢獻?
舊日本對於航母貢獻大概有這幾條:
1.多艘航母集合使用,擺成菱形或正方形陣型。
2.航母的艦員培訓時一定一定一定要注重損害管制能力。
3.左右艦島的坑爹性。
4.護航力量的配置使用。
5.作戰思想要以航母為主,所有力量以航母為核心,巨艦思想害死人啊!!!
6.雙層甲板構造航母不適合作戰。
7.注重戰場偵察。
謝謝評論中的建議,我從討論中也受益匪淺,也對第三條作了修改。舊日本海軍雖然是走了彎路,但也至少是航母運用探索時期敢於嘗試的大國,對其所起的作用應予尊敬。
感謝評論區補充。
除去他人關於艦島,塗裝,火炮等的回答,IJN還在以下方面做出了貢獻。
彈藥提升要專門安排提升井,絕對不能與升降機共用,中途島。
高爆彈不要用瞬發引信,很多。
不要信任250kg半穿航彈,很多。
機庫最好可以進行強通風,可以在機庫暖機,很多。
outrange就是個腦洞,打倒一切幻想outrange的牛鬼蛇神,自馬里亞納開始的航空戰。
艦隊航母就是艦隊航母,不是造出來用來做浮動機場給對面集火的,大鳳與信濃。
雖然都是通過教訓而得到的,但在航母運用的探索時期,錯誤也並不能說明任何東西,只能說日本走錯了路而已。
想到新的再補。
IJN在1933年就開發了光學助降裝置【著艦指導燈】,那時候大英還在揮蒼蠅拍呢
【英國在1952年發明了助降鏡, 60年代發明了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系統,不過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英國的開發是否參考了日本,反正米國是拿了英國的 】【法國似乎也在戰前開發了和日本類似的系統,不過資料很少目前沒找到】
開戰前只有IJN能做到複數空母的集群作戰,而USN則要到43 44年,看看中途島美軍航空隊拙劣的配合。
然後【手動滑稽】
當然反面教材也是有的,
比如左艦島是沒用的
對海副炮也是沒用的
三層甲板更是沒用的
空母不是萬能的,沒法同時對陸對艦
而裝甲甲板是大大有用的√
最後問題來了|
『除了艦娘,日本對航母進化的貢獻為0』
那麼艦娘對航母進化的貢獻。。?
1.日本損管不差,是美國航彈變態,使用延時引信。(根據評論區要求,補充一下。日美的損管水平,應該是美國較高,但戰爭初期,日本損管也不是特別差,重點是航彈不一樣。俯衝式轟炸機本來是專門對陸使用的,一開始人們也沒有發現這東西對大型艦船有多高的功效,而後期俯衝轟炸機用的風生水起。但最主要的武器還是魚雷攻擊機,這也就導致了,日本人根本就沒在航彈上面裝延時引信。因為如果裝上延時引信他對陸攻擊的時候,就可能砸到泥土裡面,無法產生足夠威力的破壞。
但美國人使用的是延時引信,這彈體砸穿航母之後,在航母肚子裡面爆炸。而不是像日本人那樣在甲板表面爆炸。如果在甲板的表面爆炸最多能炸毀一些甲板,用木板補上就行。)(引信混用,感謝評論區指正)
2.美國戰列艦編隊編有正規航母,航母編隊沒有航母。(在一開始,戰列艦當道的時代,航母是作為戰列艦的輔助艦隻來的。當然了,這一條可能有些誤會,畢竟美國在一開始沒什麼航母可用了)
3.初期艦載機不足以擊沉作戰狀態的戰列艦。(一開始,軍方普遍認為魚雷攻擊機才是對艦武器,但魚雷攻擊機進攻大型艦船的時候,你首先要逃過外邊的護航戰鬥機,然後毫髮無損地穿過護航驅逐艦的火力網,最後再戰列艦的火力網中扔下魚雷,然後魚雷擊中目標。就算是外面這三層皮,你被扒光之後也不見得能擊中。魚雷要是沒有引導頭的話,差不多就是1/8的命中率。)
4.再說一次,中途島是伏擊,不是本子弱。
5.再說本子不行的,我建議你和他們打打夜戰。
6.戰爭發展到後面,前面5條都不成立。人員素質嚴重下降。但主要是體制問題。
7.第一代機娘是葛麗泰嘉甜。不光比艦c早,比一部分航母都要早。產自德國。(這裡說的機娘,是廣義的機娘,指的是虎式坦克的娘化版本,講的是,一個德國大兵和他的女朋友葛麗泰嘉甜談戀愛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組成了虎式坦克操作手冊)
光評論,不點贊,我沒有動力解釋。
對了,不要指望我找鏈接什麼的。信就沒有問題,不信就是我瞎編的?
有,花了無數鮮血和金錢告訴我們戰列艦確實打不過航母
失敗是成功之母,哪怕當初ijn的空母發展和設計全部都是錯誤的,那也是我們需要去學習和參考的的。更何況,ijn那六艘正規空母的最終改造方案,就當時來看,在很多方面都絕對是屬於世界一流水準的。而其在1942-1943年橫掃西南太平洋戰區時,所創造出的那些堪稱輝煌的戰績,更是像我們這樣的,剛剛起步搞航母戰鬥群的國家所需要借鑒的經驗。
另外說實話,哪怕是現在的美帝,也同樣是因為其在當年親身體會到了ijn機動艦隊肆虐後的恐懼,才真正下決心的跑去點現代化空母戰鬥群這條科技樹的。
不要搞雙層甲板
不要在甲板上亂堆東西
…看了下前面的回復。。。針對日本cv損管的人蠻多的。然而。。。日本cv損管是有專人的。。。普通船員明白怎麼處理損管的人太少了。。。縱使到後期加大培訓力度,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講真。。。
我認為日本對cv發展的貢獻還是有很多的
1較早使用大中小隊排的航空隊。
按照ijn與
於中途島的作戰來看,日本較早使用三架飛機一小隊 三小隊一中隊,三到多中隊一大隊的作戰陣型。這樣排課可以拉大機隊的應對能力,同時像追求高機動開發的零戰也在此發揮較高機動能力報團打擊。比如mi時,早幾波來的美軍攻擊隊。。。全體被蛐蛐零戰打出翔。。。可以說日本對航空陣型的發展還是起到作用的。2艦載魚雷機的淺水雷,珍珠島我就不說了。。。
3不要把消防水管主管道設計在兩邊。。。
參考雲龍級航母的設計,因為雲龍又叫小飛龍,我們不難推測,早期吃喝雙龍對消防主管道的設計是在航母兩邊鋪設主管道,進而滅火。然而,mi時,就拿飛龍來說,被美軍炸壞了甲板,兩邊管道斷了一個。。。瞬間消防能力下降一大半。。。結果大半夜內部又開始自爆,被燒成空殼。。。而看雲龍之後的幾艘航母,在消防上也下了點功夫,如改變消防系統,輸油管使用co2填充等4油箱不要後期焊接。。。
參考飛龍內部,不難發現,ijn航母的油箱不是一開始就設計進航母本身,而是後期焊接進去。這種設計使得航母一受到衝擊就容易把力傳到油箱上。。。然後。。。explosion!5全封閉是。。。大敵。。。
漏尿鳳。。。。6三段式是垃圾!!!航空戰列艦是不行的!!!左艦島是圖樣的!!!
7天國的三翼魚雷機。。。丟人產物
8飛機上要噴個HK,,,你看人家彩雲。。。飛的多快。。。那些個西方飛機都跟不上。。。
9商船要設計成軍用船,這樣後期改造快
10國力不強別學人家美的瞎jb亂開戰1.海航艦爆三機作為小隊在制空掩護下三小隊組成一分隊8km分散3km斜距進入,迎頭多方向進攻,既保證進攻效率又保證存活率
2.還是海航,艦爆艦攻機對艦空爆作戰時,不要單純使用250/800kg穿甲彈(主要目的為了穿透多層甲板進入底艙爆炸,延時引信通常設置為0.2秒),這樣即使敵艦在被命中多枚航彈時也可以很快修復繼續起降艦載機;反而IJN的空母被美軍同等重量但裝藥量更大的GP彈命中時,經常出現整個甲板和機庫無法使用從而大大降低艦載機起降效率的事故
3.軍事主官一定要仔細聽取各部門的彙報演講。
南雲機動艦隊準備遠征中途島時,翔鶴號運用長福地周夫舉辦戰訓演講會,介紹翔鶴號戰時的損管實際經驗,強調艦內可燃物一定要移走,當前不需要的彈藥要存入彈藥庫,甲板上要事先準備好滅火的水和水管以備不時之需等等;然而司令部主要幕僚都去參加機動艦隊被擊沉又復活的圖上演戲去了(翔鶴號在南太平洋海戰中被美軍SBD命中四枚炸彈,但增設的消防設備在一小時內控制了火災,動力系統未受影響)4.不要將航空隊編製完全配屬在航母之下,不利於靈活調動,甚至導致因為配屬航空戰隊超過損失定額導致同一航母戰隊單艦無法出擊,降低航母戰隊作戰效率
5.不要在航母上增加不需要的東西(飛龍號進擊中途島時在艦上增添了大量米袋作為攻略部隊的儲備糧,升降機附近被擊中發生火災因為預先儲備的米袋導致艦上人員無法對輪機艙進行滅火,棄艦後捲雲號驅逐艦對其發射魚雷反而炸破了艦底倉壁使被困水兵得以逃脫,之前因為火災引發的高溫導致無法工作)
6.除航空隊的制空掩護外,還需要其他伴隨艦艇組成環形陣列進行防空掩護;而不要像中途島那樣戰列艦隊在後方觀戰
7.航母艦隊成偶數編組,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混成攻擊波,對艦攻擊隊可以在制空隊掩護下作戰,互相配合大大提高作戰效率。
反過來說,當滯空時間快結束時,偶數(一般為雙航母)航母編隊也能對艦載機快速收容整備。
這樣就不會出現大黃蜂號航母的魚雷機隊無制空掩護前出攻擊最後一人生還的事發生
不要用未經提煉的重油(滑稽)
山本五十六知道吧,他就是一個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是航母先驅者之一,將航空母艦帶到海戰中改變海戰格局的人,奇襲珍珠港直接讓全世界看到了航母的重要性
日本是一個擁有真正意義上航母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正式使用航母集群戰鬥的國家。詳情見太平洋戰爭。前期的對英作戰。奈何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日本的國力支撐不了他的海軍夢作為空母發展初期到二戰結束為止世界上唯三的能玩空母的國家之一,就算是他再怎麼走歪路(況且不是)也能給空母發展作很大的貢獻。其實光是作為太平洋戰爭中主要的參戰國這一點就已經是最大的貢獻了(這裡舉個例子:以前在書店裡看到過一本叫做《十大航母戰》的書,翻了一下目錄,除了第一個塔蘭托第十個馬島,其他8個全都是太平洋也就是發生在IJN和USN之間的,你說他貢獻大不大)
總不能因為他輸給了USN或者是在戰爭中出過各種各樣的體制或技術問題就將其一棒子打死,即使單論在空母的應用其暴露出來缺點對後來人/對手/發展而言也是很大的啟示啊,如果沒有IJN那也會由其他國家來錯的
退一萬步說至少還是搶到了第一艘完工的專用空母的記錄不是嗎 ,記錄也是一種貢獻啊(手動滑稽)
p.s.題主這是最新一期的現代艦船嗎?
發現一張圖…感覺能很好的解釋這個問題
試錯也是貢獻
航母這一科目,能嘲諷日本的同學很少。早期航母的雷日本佬踩了得有一半以上,比如三段式甲板,比如強有力的火炮,這個把列剋星敦和齊柏林都帶溝里去了……
塗裝方面,雖然是創造了很有個性的戰列艦迷彩(瑞鳳那樣的),但是後來隨著各種索敵技術的進步,視覺迷彩變得沒太大用了,很尷尬。
後期航母戰術好麻煩,看別人的就可以了
損管一定一定要做好 不要隨手拿來什麼東西都能去補洞[doge臉]
還有驗證了航母艦隊反潛有多重要(大鳳,信濃)傾斜煙囪和光學助降不算髮明咯...
不難道說世界上第一艘下水的航母鳳翔號是你造的?艦C提督,對二戰的海戰產生興趣。以上。下面是回答:
比如:
關於雲龍級的航母,我的描述應該是用了CL和DD的主機後,導致機動性下降的原因。如果有錯,多多包涵。————二次分割————
———第一分割線———
對於之前那個關於甲板的方面我覺得應該是「要加強甲板的防護能力」;
以及新的:
升降機乖乖的在艦體側面,不要在艦體中間(珊瑚海海戰中的翔鶴);
動力(引擎)要選好(雲龍級航母用的是驅逐艦、巡洋艦的主機)——常規動力航母的「戴高樂」號;
還有防火工作
艦島的設計是合理的(參考RJ);
三段式甲板是不合理的(一航戰)
航母上面裝艦炮是不合理的(一航戰)
左舷甲板是個屎(我老婆赤城和飛龍);
甲板不要選擇木材(中途島之戰);
航母作戰的可行性(珍珠港)
不要選擇過分鮮艷的塗裝(中途島時候的四艘航母甲板上的日之丸);
等等。稍後補充?
英美造了個圓車輪,可以滾
日本也造了個車輪,但是輪子是四方形的
然後IJN及其陰魂不散的徒子徒孫表示自己對於車輪事業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也認為IJN確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很棒棒哦,並且還要把IJN舉高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