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九聲六調的第一聲和第三聲都是平調,有什麼不一樣?

第一聲調值和第三聲調值都是平調,只不過第三聲輕一點而已,這也算一聲嗎?那普通話第一聲調值是55,豈不是也可以讀成33或者22都可以嗎,就是調低了一點而已,這樣一來普通話不是第一聲都有好多聲了?

編輯:

如果沒有上下文,一個調值不升的字是怎樣被粵人聽出是陰平、陰去、陽去還是陽平的?


可以聽聽我的錄音。

第一段錄音是「九音六調十調值發音示範」,朗讀文本如下圖。

請輸入提取碼 (提取碼:6677)

第二段錄音是「六調例字發音示範」,朗讀文本如下圖。

請輸入提取碼 (提取碼:668d)

題主的疑問應該是粵語的聲調多數是不同音階(調值)的「平調」組成,為什麼分成幾個調,估計是混淆了調類和調值。陰平和陽平中的「陰、陽」是怎麼定義的? - 荷達的回答

其實應該關注的是調類,而非調值,因為調值在不同片區的子方言里有可能是不一樣的。而你常見的也不過是粵方言廣州話的調值罷了,可是例如粵方言台山話,調類也是陰平,但調值就不一定是55了,所謂的55,33調值是「平調」,這樣的說法並不可取。而且廣州話的陰平更多採用的是53這個高降調值。

普通話第二聲的調值是35,顯然是個上升的調,但不妨礙它的調類叫做「陽平」,普通話陽平跟粵語一樣,主要是中古濁音(全濁次濁)平聲的字,於是在下面表格,常出現粵語拼音xxxx4,對應漢語拼音xxxx2。

調類是在古籍中已經分配好了。

《廣韻》是平上去入,四個。

《分韻撮要》是平上去入各分陰陽,八個。

《中原音韻》是平分陰陽,濁上歸去,入派四聲,算起來也是四個,這很像普通話的四聲構成。

現代粵語是《分韻撮要》的基礎上,因韻腹長短區別而多了一個中入(下陰入),九個。

有多少個調類已經固定下來了,只差各自用什麼調值,而不是說因為什麼調值才歸為幾個聲調,更不是說某些調值看起來是「平」的,可以肆意看作同一個,題主的想法實際是本末倒置的。

下圖表頭黃色的是宋代韻書《廣韻》,藍色的是清代粵語韻書《分韻撮要》,綠色的是現代粵語(廣州話)發音相關,橙色的是普通話發音相關。廣韻裡面有2.5W多個漢字,首次篩選之後剩下1.7W個,日常粵語常用漢字在廣韻里目前統計的約有3.3K+個,鑒於答主精力有限,目前每天以很慢的速度剛開始分離了幾天,大概有125+個漢字,先將就著看吧。

中古漢語清音,來到粵語時基本為陰聲調(前三聲),中古漢語濁音,來到粵語時基本為陽聲調(後三聲),僅偶見變調,例如下面。

《廣韻》的全清聲母平聲,《分韻撮要》里是陰平,現代粵語里是陰平,有55和53兩個調值。

《廣韻》的全清聲母去聲,《分韻撮要》里是陰去,現代粵語里是陰去。

《廣韻》的次清聲母平聲,《分韻撮要》里是陰平,現代粵語里是陰平,有55和53兩個調值。

《廣韻》的次清聲母去聲,《分韻撮要》里是陰去,現代粵語里是陰去。

《廣韻》的全濁聲母平聲,《分韻撮要》里是陽平,現代粵語里是陽平。

《廣韻》的全濁聲母去聲,《分韻撮要》里是陽去,現代粵語里是陽去。

《廣韻》的次濁聲母平聲,《分韻撮要》里是陽平,現代粵語里是陽平。

《廣韻》的次濁聲母去聲,《分韻撮要》里是陽去,現代粵語里是陽去。

【極速煉成粵語拼音,點擊:全新粵語拼音速成法(611次聲調辨析) - 荷達的文章 - 知乎專欄】


謝邀。

首先,粵語的平調並不僅僅是第一調(陰平, 55)和第三調(陰去,33),還有第四調(陽平,11)和第六調(陽去,22)。上一張圖就很清楚了。

(來源:廣東話陰上同陽上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4051508nomobile=1)其次,對於題主這一句:

第一聲調值和第三聲調值都是平調,只不過第三聲輕一點而已,這也算一聲嗎?

請注意不要把普通話的「輕聲」套用在粵語中。粵語的聲調系統中並沒有「輕聲」的概念。陰平、陽平、陰去和陽去的區別並不在於輕重,而在於高低。

接下來,聲調的高低不是看絕對值,而是看相對差。實際上每個人的音調都是有些微的差異的,沒有任何兩個人的音調會絕對一致。一般來說,女生的音調就會比男生的高,但是這並不影響理解。你可以把陰平的55讀得高一些,之後只要相應地把4、3、2、1相應地讀高就可以了。至於為什麼這是兩個調?因為說粵語的人聽這兩個調不一樣。在廣東人聽來,老夫(fu1),老婦(fu5)和老虎(fu2)聽起來是不一樣的,那它們就是三個調。

假設一個極端的情況,如果有一種聲調語言完全不區分55、11和13,在說這種語言的人的耳朵里它們是一樣的,那這三個調值就完全可以歸併為一個調。

我感覺題主的疑惑是,粵語的幾個音調的「輪廓」相似(都是平音),為什麼算作同一個音調?實際上,只是普通話的四個音調恰好各不相同而已,聲調語言中,不同聲調但是輪廓相似的語言其實很常見。我們還可以看看漢語以外的例子。

(來源網頁:4泰語入門_word文檔在線閱讀與下載,還可以去維基百科聽一下泰語這五個音調: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B0%E8%AF%AD)

泰語中有兩個升調和兩個降調,為什麼要分為五個調,而不是歸併為平、升、降三個調?因為在泰國人的耳朵里,兩個升調和兩個降調都是不一樣的,不可以調亂使用的。就這麼簡單。

說一點題外的,其實聲調語言(tonal language)也分兩種,register tone和contour tone(從來沒有找到過這兩個詞的中文譯法,請見諒)。後一種有升降變化的區別,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粵語和普通話等都是屬於contour tone。前一種則只區分音調高低,主要分布在非洲,如大部分的班圖語。(Tone (linguistics))


你說的很對,正是因為普通話的聲調調值區分度不如粵語精細,比如普通話的陰平可以在日常會話中念55 22 33都行,才導致以普通話作母語的北方人學粵語時,不能很好區分粵語的九聲(有些聲在他們聽起來是同一個聲調,發這個調值或那個調值他們要麼覺得無所謂,要麼有意識區分卻又無力區分)很難學得很地道。我見過很多北方人,來廣東挺久粵語學的聲母韻母都能念得很標準了,但聲調仍然會出賣他們讓本地人一聽就知道不是廣東人。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493419

這裡有一個類似的問題…

講道理,音調描述的是相對音高。如果一個字或者說一個音節內一直保持在一個頻率或者說是完美的「平調」,那麼在這個音節範圍內你是無法分辨他是11還是22 33 44 55的。

那麼什麼樣的音調是完美的平調呢?

比方說普通話的「安」字,我用中央C的絕對音高「唱」這個音三秒,旁人是聽不出來我是在練唱歌還是一個老外在練普通話音調的。

甚至我用「安」這個音唱一遍do re mi fa so,每個音單獨拉出來都是正常說話的「安」字。

甚至我可以依次念出五個「安靜」,其中五個「安」字的絕對音高分別是中央CDEFG,而後面的「靜」字我總能找到適合的音高。


普通話陰平念55還是44都不會有歧義,很多人受方言影響,其實念得也許是33或22。可是粵語對55還是33就敏感了,因為那是兩個調值。


推薦閱讀:

誰是第一個把「陝西」拼成「Shaanxi」的人?
漢語的演化過程是從屈折語到孤立語的嗎?它的語法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日語的「達磨」為什麼讀與「dharma」對應的「だるま」,而非音讀「だつま」?
粵語是否和越南語在同一語言系屬?
「你文采很好。」這句話有沒有語病?

TAG:粵語 | 語言學 | 普通話 | 廣州話 | 漢語聲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