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評價高通驍龍820這款處理器?自主架構一定比華為麒麟950的公版ARM好嗎?
自主架構所帶來的自主知識產權肯定好,可是高通驍龍820是否解決了高溫高功耗的問題?有沒有華為海思麒麟950的mate8好呢?
@超凡知識產權 的答案 … 這完全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答案。問820的事情,拿810比較什麼,810和950完全都不是一代產品。彎道超車是什麼鬼,手機晶元早就彎道超車了Pentium III。
1. Snapdragon 820 的 CPU 性能是本代旗艦的主流水平,不算好,但是也不差。時間上略晚了一點 —— 雖然Samsung的8890也比較晚。
2. 從AnandTech的評測結果來看Snapdragon 820的CPU部分功耗控制不如Kirin 950,單一核心的時候比較明顯,但是也屬於正常範圍。另外9W是什麼鬼,又不是沒有功耗控制,要真是9W,憑著820的TDP早就燒片了。從功耗控制上來說,Snapdragon的旗艦CPU一直就比較一般。
3. Adreno 530 做的不錯,在這一代旗艦中有明顯優勢。
4. 作為SoC,820 比 950 要好一些。
P.S. 說到A72和A57,儘管有ARM的朋友說兩款晶元區別不大,但是基本上就沒見到過成功的A57,即便是7420也是在14nm下才取得了微弱的領先。但是似乎A72 Fix了很多A57的問題。
Kirin 950是一款很成功的產品。作為一款SoC,它本來是定位於High-End和Premium之間(這點從選擇T880MP4就能看出來,如果真的要做Flagship,它起碼會選擇MP8這個級別的GPU)。
Qualcomm在這兩個級別對應的產品是 652 和 820。而且在這個級別上,Kirin 950也確實是一款不錯的晶元。因為上市時間的提前,通過錯位競爭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Premium。這也是華為第一次擁有這個級別的產品,是非常有意義的。本來已經在另一個問答里回答過了,但是看到那個所謂的知識產權人胡說八道,而已誤導人,就在這裡再貼一次,如果有什麼地方說錯了,請不吝賜教
.驍龍820如何,還需要實際的驗證,這個影響因素很多,比較手機的設計,系統的優化什麼的,最好多看幾個820的機子。
2.反對獲贊最多的所謂知識產權人士的說法,裡面各種混淆概念,張冠李戴,得出的結論就不說了。下面說下個人觀點,首先驍龍820與麒麟950都是SoC,一個SoC不僅僅有CPU,手機SoC主要包含兩部分,BP(Baseband Processor 也就是基帶)與AP(Application Processor)兩部分,AP又包含CPU,GPU,ISP,DSP等,SoC的這些部分里除了CPU明顯是驍龍820更強,CPU比的是微架構,也就是A72、A53與Kyro 的對決,自主架構不一定比公版架構好,這個微架構實際上是ARM的設計+海思的實現+TSMC 16nmFF +優化驅動 VS 高通設計實現+ 三星14nmFF的比拼。
另外請不要把我的意思理解成海思950毫無技術含量,但是差距要認,反對誤導人的虛假宣傳。
下面是本人的一篇爛文,就是因為某知識產權人士的回答廣為流傳誤導群眾而寫,其中如有錯誤也請不吝指出。
驍龍820 VS 麒麟950,孰強孰弱?
MWC上各廠家發布了多款搭載高通驍龍820的手機,2月24日米5的發布更是讓國內對驍龍820的關注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人們對驍龍820的討論越來越多,最近兩天突然有很多人說麒麟950比驍龍820功耗低,所以更好,這是個奇怪的邏輯,這兩個孰強孰弱呢?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什麼是SoC?
首先,我們要糾正一個錯誤的觀念,驍龍820也好,麒麟950也好,都是SoC,不是CPU。那麼,什麼是SoC呢?SoC是System on Chip的簡稱,也稱為片上系統,是一個微小型系統,如果說中央處理器(CPU)是大腦,那麼SoC就是包括大腦、心臟、眼睛和手的系統。手機因為通信的基本屬性,所以手機SoC一般分兩大塊,BP(Baseband Processor)和AP(Application Processor),BP就是我們常說的基帶晶元。一個完整的手機SoC如下圖(某高通SoC)所示:
麒麟950和高通820都不僅僅是一個處理器而是完整的SoC,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移動處理器領域大放異彩的蘋果公司的處理晶元因為缺乏BP(基帶晶元)並不算是SoC。一個SoC除了CPU還包括BP(基帶)、GPU(圖形處理器)、DSP(數字信號處理器)、ISP(圖像信號處理器)等重要的模塊。這些模塊通過複雜的異構計算系統,管理、組織、協調、分配各模塊的任務,以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並使性能和功耗更趨平衡。比較一個SoC的好壞,自然是要包括上述功能模塊的,而不是單純的CPU性能與功耗的比拼。
自主架構比公版強?
移動通信領域ARM一家獨大,要想生產製造ARM處理器就要得到ARM公司的授權,授權分兩種,一種是指令集(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ISA))授權,另一種是微架構(Microarchitecture)授權。指令集是處理器執行的最最基礎的命令,微架構是對此的實現,經過多年發展指令集已經不是處理器設計的難點,微架構才是決定處理器好壞的主要因素。我們平時所說的Cortex-A57、Cortex-A53、Cortex-A72、Kyro 這些都是指CPU的微架構,其中Cortex系列為ARM公司的微架構,任何公司可以購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公版架構,Kyro是高通自己基於ARM指令集設計的架構,也是構建在ARM指令集的生態上的微架構。
經過對ARM授權的簡單介紹,對公版架構和自主架構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那為什麼有的購買ARM公版架構,有的自研架構呢?這取決於公司自身的研發實力、財力、產品周期等因素,最大的阻礙大概是自身的研發實力,畢竟微架構是CPU研發最核心也是最難的一部分,能自主研發架構的公司研發水準都是第一流的。回歸我們的問題,自主研發的架構比公版架構好嗎?實際上這兩者之間並沒有因果關係,不管廠家自主架構還是ARM公版架構都是對ARM(這裡僅說ARM)指令集的實現,哪個實現的更好這完全取決於自研架構(比如高通)公司的實力與ARM公司的實力,與購買架構授權的公司(比如海思)無關。但是最終的產品的好壞與購買架構授權的公司有關,晶元最終的表現如何還取決於其它一些因素,比如說晶圓製程。
綜上所述,海思950 與驍龍820哪個更好,取決於BP、CPU、GPU、ISP、DSP等多個模塊,畢竟兩者都是SoC,如果僅僅是說海思950的CPU與驍龍820的CPU哪個更好,其實是 ARM架構設計 + 台積電16nmFF晶圓製程技術 + 海思優化 與 高通架構設計 + 三星14nm FF 兩個「團隊」的對比,也不能直接得出哪個更好。單就目前的信息來看,整個SoC除去CPU外的其它模塊高通820都處於領先地位,而CPU對比根據評判的標準和使用場景可能有不同的結論,但是不管如何,都應該儘可能全面的測試,談性能不談功耗,談多線程不談單線程等行為都是耍流氓,更不應該混淆和偷換概念。
作者微博ID:萌哈科技
微信公眾號:hahatech
本文為財經網專欄文章,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和文本出處。
首先,謝邀。
其實這個我也不大懂,建議你看看這個 用ARM公版就能搭出手機晶元SOC嗎? - 晶元(集成電路)@李小龍 的答案。另外功耗的問題,我記得麒麟950一個A72核心是1.3W,而820一個核心2W,畢竟820出來的較晚,詳細的數據還得等一等。(PS 810一個大核似乎是5W PPS 820是14nm的呦)。
----------------------------------------------我是分割線----------------------------------------------------------------
如有錯誤,大神表打我⊙▂⊙ ,我是知錯就改的好孩子ㄟ(▔▽▔ㄟ) (╯▔▽▔)╯
----------------------------------------------2016.2.26更正----------------------------------------------------------------
多謝 @超凡知識產權 錯誤已經更改了。
高通820和麒麟950這兩款soc各有優勢,算是同一代的競品。
anandtech已經有了mate8的詳細評測和小米5的初步評測,評測主要就是針對這兩款soc,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基本結論列這裡:950CPU部分的能效比更好,820的GPU部分性能更高(GPU部分應該是還沒深入評測能效比)。
這也基本上反映出兩家公司都比較成功的執行了商業策略:
高通是市場leader,就一定要掏出性能最高的產品來不停刺激消費者的G點;
華為的soc是服務於手機產品,要一直保持高續航,高穩定性的特點,就對於能效比非常看重。
至於cpu的公版架構pk自研架構,實際產品上pk的是:arm的架構設計能力+廠商的實現能力(華為)+製造商的工藝(台積電16)+軟體驅動(華為) vs 高通的架構設計+實現+三星14+高通驅動。
實際產品中變數太多,很難真正pk到架構的優劣,看現有評測,只能得出a72能效比優秀的結論。
最後,從整個soc角度,950和820的結構都是自主開發,所以,如果是比較整個soc的話,並沒有自研與公版之差異。今年的soc pk有好戲看了,950,820,8890應該都是優秀的產品(咦,好像缺了誰,發科的產品……),坐等更詳細的比較評測。謝邀,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先回顧一下2015年ARM手機處理器的發展過程。2015年的移動端SOC市場可謂是此起彼伏波濤洶湧,讓一眾看客們過足了眼癮。而一切的輿論爭議,都要從美國高通公司的驍龍810說起。
在2015年之前,美國高通公司利用手中的壟斷通信專利大殺四方,把德州儀器、英偉達等一系列老牌公司打得節節敗退黯然收場,幾乎呈現了市場上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在當年的旗艦類安卓手機里,即便是擁有自家晶圓廠和研發處理器的韓國三星也不得臣服於高通壟斷而又強勢的專利大殺器,在S5與Note4兩代主力機型中使用驍龍801與驍龍805這兩款處理器。由於製程限制,高通驍龍805(APQ8084)在構架方面並沒有和驍龍801有大的差別,而且還沒有集成網路基帶,所以除了寥寥幾家財大氣粗的廠商外,眾多手機廠商都選擇了驍龍801作為年度主力。這款14年2月24日發布的處理器是高通自主架構的四核Krait400、單核2.5GHz的最高主頻、Adreno 330 GPU、28nm HPm製程,除了Cat.4的基帶不支持載波聚合外,驍龍801在發布之初還是頗有旗艦氣勢的。然而,任誰也沒有想到,一度被大家戲稱為「十秒真男人」的驍龍801竟然會支撐著高通主力機型長達兩三年之久,從曾經的高端S5到中端的小米4/note,再到799、899的低端機型中興GRAND S。導致驍龍801之所以要延長作戰,不得不在2015年繼續上陣的緣故,則在於高燒不退的驍龍810嚴重不給力。
首先,ARM64位處理器的推出,讓沉浸在四核無敵論里的高通猝不及防,先是一再聲稱64位處理器然並卵,隨後又在iPhone聲勢浩大的宣傳下靦腆的承認自家也要做64位處理器,引發了自抽耳光的尷尬情形。劉伯承元帥說過「五心不定,輸個乾淨」,連高層自家的發言人都搖擺不定,急急忙忙上陣的驍龍810自然是一個完成度不高的草率方案。早在正式手機開賣前,坊間就流傳著驍龍810過熱降頻功耗高的流言,高通靠著一再的闢謠和多年業界老大的公信力勉強穩住了大家的信心,隨後第一款正式面世的機型是LG G FLEX 2(請別提小米note頂配版,那是PPT發布的安卓機皇)就用事實證明了高通驍龍810是多麼的坑爹。
在處理器行業里,處理器自身並不佔優勢的高通之所以能成為巨無霸,依靠的就是其壟斷的網路通信基帶,憑藉著收取高昂的專利授權費壓倒一切對手。3G時代的核心技術里,高通是CDMA技術的專利持有者,授權費自然是收個不停。一般的原廠專利授權,都是在晶元上收費,而高通則是跳過處理器,按產品最終零售價的4-6%比例收專利費。向來擁有「買基帶,送CPU」笑稱的高通,收專利費的模式被吐槽為「高通稅」。可是,網路核心專利在高通手上,大多數自研手機晶元都要單獨購買高通基帶才能入網,這樣會導致整機價格飛漲,反而得不償失。曾經的德州儀器、英偉達、Intel等國際著名企業,都由於缺乏足夠強悍的基帶專利技術而敗下陣來。明知道驍龍810是個不甚靠譜的處理器,可是缺乏自主研發技術的各大廠商還得無奈的繼續用。HTC的 M9、努比亞的 Z9 MAX、Sony的Z3+、小米Note頂配版、樂視Max/1 Pro、一加手機2,等一系列上市的手機都把散熱降溫作為宣傳賣點,什麼水冷散熱、5項散熱專利、雙熱管散熱等等黑科技都接踵而至,結果實際體驗里依舊一塌糊塗,高溫過熱高功耗的問題始終沒能解決。連續不斷的負面報道之下,高通驍龍810這隻噴火龍也就名聲鵲起轟動一時,淪為了所有人嘲諷的負面對象。目前來看,似乎只有華為在給谷歌代工Nexus 6P時採用了金屬機身+降頻關核心的策略才能勉強有點效果,可是依舊遠遠不如自家海思麒麟950,所以國行乾脆不上市也是情有可原了(另一個原因是Google系統國內有牆)。
那麼,高通驍龍810的失敗,是ARM公版架構不給力的鍋嗎?
很可惜,並不是。ARM表示,這個鍋我們不背。
這裡要科普一個ARM構架的問題。英國的ARM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知識產權 (IP) 提供商。全世界超過95%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ARM架構。ARM並不生產和銷售實際的處理器晶元,而是每年推出自己設計的IP許可方案,將處理器架構授權給有興趣的廠家。A53是ARM架構里的小核心,以低功耗低發熱見長,處理簡單的日常運算。而A57和A72就是ARM推出架構中的大核心,以高能能見長,處理複雜的程序運算。雖然同為大核心,但是A57的設計並不完美,功耗與性能間的對比值並未達到一個足夠優秀的水準。可是全球賣移動處理器構架的獨此一家別無分號,大家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使了。三星與高通按部就班的沿用著A53+A57的大小核組合,前者依靠自家晶圓廠的14nm工藝勉強hold住了A57的穩定性,而不具備晶圓廠只能依賴台積電20nm工藝的後者,只能誕生出噴火龍810這樣的奇妙產品了。
同屬2015年旗艦處理器的三星7420與華為海思麒麟950,都採用了ARM提供的八核心公版架構,前者是四個A53+四個A57的組合,後者是四個A53+四個A72的組合。三星7420從geekbench3到日蜘蛛幾乎包含了常用的大多數測試項目,拳打A8腳踢810,足以說明7420一騎絕塵的領先地位。如果不是11月華為發布了海思麒麟950,恐怕2015年全年的安卓陣營都要看三星一家獨大了。
作為處理器新秀的華為,在2015年大膽的玩了一出彎道超車,跳過了A57這個坑爹的大核心架構,果斷選擇了提前布局,把海思麒麟950的命運賭在了A72上面。與不夠給力的A57不同,ARM在A72上的設計非常優秀,在功耗與性能之間達到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點。結合了遠超14nm的台積電16nmFF+工藝,海思麒麟950在功耗和性能兩個角度都展現出了2015年最強CPU的實力,可謂是通殺全場,國際權威硬體媒體AnandTech對其讚不絕口。
SPECint2000整數性能分析:A72核心大發神威,平均領先A57 27%之多,最高達到了43%,而且只有一個項目落後。
當然了,麒麟950 A72核心的頻率為2.3GHz,比起Exynos 7420 A57核心高了200MHz,也就是大約10%,我們排除它看看:
單位頻率性能方面,A72依然遙遙領先。
GeekBench
3浮點性能:全部項目平均領先22.8%,極個別很兇猛,最高達到了69%,A72火力全開。
GeekBench
3內存帶寬:A72升級效果確實出色,最高高達36%的提升。
除了表中的,華為麒麟950 NEON指令測試雙線程並發讀寫帶寬達到了38GB/s,Exynos 7420最高只有23GB/s,驍龍810更是不過19GB/s。
接下來,給大家引入了一個衡量一款手機處理器最核心的參數,也是等會評價高通驍龍820的重要指標,能效比。高頻CPU火力全開下的性能數字固然好看,可是一旦超過了2Ghz就會撞上功耗牆。如果大核心所消耗的功耗過高溫度過熱,那麼對於實際的用戶體驗而言毫無意義。
以上表中,各自處理器第一行是分別開啟1-4個核心時的功耗,第二行則是每多開一個核心增加的功耗。
麒麟950開滿四個A72核心時只消耗了3.7W,大大低於Exynos 7420的接近5.5W,而且比起麒麟925 A53核心的3.3W也增加有限。
更關鍵的是,每多開一個核心,麒麟950的功耗增加也是最低的,只有683-868毫瓦,Exynos 7420則都在1.3W左右。
能耗比(能效)曲線圖充分說明了,在旗艦處理器中,華為的麒麟950的能耗比達到了極致,巔峰狀態下幾乎是三星7420的兩倍。
至於其他項目的評測……
Google
Octane:毫無懸念的安卓第一,iPhone之下純粹的碾壓。
跨越式的領先,各個項目的評測華為950都展現了相當華麗的成績,整體水準毋容置疑,2015年安卓最強。
GPU方面一如既往的遺憾。雖然瑪麗T880mp4的900Hz高頻把能效比達到了最完美的發揮,最高成績也依然落後於高通810和三星7420,僅僅以小幅度的優勢勝過了驍龍808。當然,高通驍龍810一旦火力全開就會瞬間變身燙手寶,三秒鐘之後瘋狂降頻關核心,實際體驗一塌糊塗的真相我才不會告訴你們的。
2015年高通驍龍810的失利,讓高通不再和其他廠商比拼ARM公版架構的調教能力,開始專註於自主架構的研發,也就是高通驍龍820。經過漫長的等待,高通驍龍820終於正式出貨,號稱「快的有點狠」的小米5也就迅速召開了「十項黑科技」發布會,第一時間推出了搭載820的小米5,順便毀掉了「黑科技」這個無辜的辭彙……
雖然僅僅問世了一天,可全世界的科技評測媒體都沒閑著,AnandTech第一時間給出了評測。鏈接:http://www.anandtech.com/show/10088/xiaomi-mi5-hands-on
根據上表可知,高通驍龍820的單個大核心最高頻率是2.15Ghz,可它的功耗已經達到了2055mW!而與之相對的,華為麒麟950僅有1387mW,即便是四個大核心全開也不過是3734mW而已。換句話說,高通驍龍820在主頻更低(2.15Ghz)的前提下,大核心的功耗竟然遠遠高於主頻更高(2.3Ghz)的華為海思麒麟950。這意味著高通驍龍820的CPU能效比遠遠不如華為海思麒麟950,因此也招致了AnandTech毫不留情的冷嘲熱諷與負面評價。
要知道,AnandTech的滿載評測向來是負載壓力不夠猛烈的,而CPU Burn烤機測試中的數據更加嚇人。高通驍龍820在低亮度飛行模式後單核功耗2w多,四核心全開後達到了接近9w的可怕數字。如此駭人聽聞的成績,連烤機軟體製作者ioncannon都不敢相信,猜測或許是出了bug導致測試不準確。
同樣,PC mark測試中,搭載高通驍龍820的小米5表現也未達到預期,與其安兔兔軟體上高達14w的跑分成績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對於高通驍龍820的能耗比和實際體驗,AnandTech也不太滿意。
當然,GPU分數一如既往的橫掃千軍,這一點確實是高通驍龍820的魅力之所在。
綜合高通驍龍820的表現來看,它似乎沒有達到所有人對於高通所謂自主架構的預期,甚至看不出來任何高通有必要拋棄A72,在A57上面大改特改折騰出自主架構的理由。這也說明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架構,並不一定就比ARM的公版架構要好。固然前者可以為自家量身定製量體裁衣,可是漫長的研發時間和高額的資金投入,都是不可忽視的成本消耗。一旦最終的成品能效比反倒不如公版的ARM架構,那真真是得不償失,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出意外的話,小米5將會是新一
代的功耗猛溫度高的性能利器,而它所宣揚的十大黑科技基本都是供應商提供的技術,又與其自身有何關係呢?缺乏自主知識產權註定會遭遇發展困境,而過於強調
所謂的「自主性」,又會面臨著故步自封資源消耗的重複浪費,如何在這兩者之間把握好平衡,謀求企業最健康的一條發展之路,或許就是諸多科技廠商的首要難題
了吧。
數據參考:anandtech、愛搞機、炮神評測軟體、wp7吧
寫的什麼玩意這是
用瀏覽器跑分做橫向對比就是耍流氓
2.0G的A57秒掉950——來自Tegra X1
2.1G的A57秒掉950——來自魅族PRO 5
上面的這兩個還只是平均分而已,Mate8的平均分7723
你還想說什麼
Video Playback分不能反應CPU性能
這是官方指南的一部分。http://d1ejs5fxm96rib.cloudfront.net/pcmark-android-technical-guide.pdf這個測試是硬體解碼,不能反應CPU性能
粗製濫造的回答,我也沒仔細看,要不是看有150多贊都懶得打臉。有軍隊就是好
--------------------正題:
我比較關心的其實是標準版米5的表現
到geekbench官網上搜了一下
1.8G的跑分1850左右,和麒麟950幾乎一樣。說明這個Kryo還是挺強的
從前我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問自研到底好不好。我的觀點是ARM自己的架構越來越先進完善的大趨勢下,自研的性能優勢會越來越弱甚至可能被超越。這對自研的影響是毀滅性的,因為在外界看來是你的自研水平倒退了,一旦用戶對你的信心沒有了苦心經營的品牌價值可能一落千丈。
現在A72的優秀表現讓我更加堅信這個觀點
820的gpu比950好,具體原因我想各位知乎er都應該清楚了。
具體散熱情況,還是得拿到手上了才知道。一切以死板數據為說明的評價都被視為耍流氓
關於功耗問題,日常應用時,820基本只開兩個小核,而且不是滿頻率。小米非跑分遊戲情況下都是均衡模式,只開兩核(參照4核801),而950是四小核全開,偶爾要調動大核。anandtech的測試950隻動用了四個大核,如果加上四個小核,對820的功耗優勢就沒那麼明顯。還有9W是什麼鬼,哪裡看來的。
再說性能問題,geekbanck的單核測試可以看出820近乎碾壓950,和A9是一個水準,也就是說820在處理日常應用時比950要強。接功耗問題,820憑藉超強的單核,平常也只開一到兩個核心,950則需開多個核心,雖然950單核功耗控制比820好,但820處理應用的核心比950少。比如820雙大核3.3W,950為了跟上820要開3個大核,那就是3W,雙方的差距就小了很多,玩遊戲時,820四核滿頻4.7W,950四大核3.7W,加上四小核也要4.5W左右,其實使用時功耗是差不多的。測試時,並沒有測試完全,僅拿四大核作參考,而且820平常並不需要開大核,2300左右的單線程兩個小核絕對夠用並且流暢。(參考801)
再說米5標準版鎖頻的問題,其實完全不用擔心,1900左右的單核也比1700左右的950要強,日常應用絕對流暢。其實這個鎖頻版的小米5或許是小米為了省錢打的一副好牌,懂得人都知道,到時肯定有人破解,讓820超頻到2.1ghz(參考800和801,都有超頻破解),一下子就變成了滿血820。
關於發熱,現在除了fview有小測試外,沒有確切數據,820一定要控制住,不然今年又沒什麼手機好買了。
———————————
3.25更新
1.
圖來自大米測評
從左到右為小米5標準版、高配、mate8,可以看出無論高配還是標準,單核跑分也都超過mate8,評論說950單核19xx,820單核21xx可以閉嘴了。實際表現高配和mate8表現相當,標配略慢,原因個人認為是內存的降頻。
再看遊戲表現,無論標配還是高配遊戲性能略好於mate8,不過並沒有跑分來的差距那麼大,究其原因,820在長時間使用後還是會降頻,高配只發揮了其在跑分是66%的性能,而A72核心的950憑其功耗控制能更好的發揮其性能。
上圖為fview和大米測評的續航測試數據,820的表現異常的好,並沒有之前所曝光的功耗控制不住的情況,那些噴續航的也可以閉嘴了,臉不要被打的太疼。
這發熱也能讓人接受,說熱的摸摸你們邊上的6s,比燒龍810好的不要不要的。
答主是高中生,接觸這方面也沒有成人那麼久,也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回復所有評論和人為了一個處理器撕逼,上半部分也是匆匆寫出來的,寫的並不是特別好,缺少數據,也不敢亂說,今天看完了大米的評測和剛出的ZEALER的評測,在結合fview之前的直播評測,有了確切的數據才更新了回答,拖了有點久了。
做個總結
一:請大家先看看這個問題的題目,高通的自主架構是否不如公版架構。先來看看高通的架構,四核kyro,基於A57(MIUI)改的自主架構,950是4*A72+4*A53。如果要比也並不是820和950比,而是採用公版A57架構的7420、810、K1等處理器比,820相比這些處理器他的性能提升,功耗控制你說kyro不如A57,重說三820並不是A72、不是A72、不是A72。如果kyro架構是根據A72改的,那麼對不起950最大的功耗優勢也不見了,好像某為好像不敢上A57吧。
二:所有數據顯示,高通的實力依舊是華為、三星所不及的,高通在810的重大失敗後還敢上A57說明高通的實力,有實力吧A57給冷下來,功耗控制下來,性能提上去。像高通kyro這樣的自主架構以後會越來越多,三星已經開始做了,你敢說華為不再做?一直吃arm的公版,錯,這是潮流,是顯示晶元公司真正的實力體現,沒有一個廠商會永遠依靠arm。
你們就是嫉妒華為現在這麼牛逼
大家別吵了,華為馬上就要超越蘋果三星了
還有華為p9,至少超越蘋果半年,卻賣那麼便宜
實話講,知乎手機板塊的用戶對手機和相關元器件的了解相比他們經常嘲笑的貼吧要差的遠。
你想想,高通啊,移動處理器的王者啊,華為什麼鬼,肯定360度無死角吊打之。
他們不知道在智能手機早期(12年以前)高通的SOC簡直是高頻低能的代名詞,同時代的德州儀器比他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而高通現在能成為王者在於它領先的基帶專利和整合的來自AMD的GPU技術,CPU部分從來都沒有什麼亮點。
而高通820除了在安兔兔和geekbench上以外。其他評測軟體上CPU並不如採用A72的950(同時功耗更大,說明能效比低),而GPU則全方位吊打950。所以說承認820有那麼一些不足有那麼難么?
820的性能好,而且是功耗比差。這說明了什麼?說明820性能跟950相同的情況下更耗電,何況820性能本身比950性能好,這就更更耗電了。個人覺得820應該很熱(T_T)/~~
首先,移動應用的軟體優化非常影響性能表現。就拿rar解壓來說,AppStore的不同應用解壓同一個rar包的速度相差可達數十倍。Android平台瀏覽器JS性能被iOS平台花式吊打,和前者的瀏覽器引擎性能關係很大。因此新SoC出來還是要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優化做的如何再客觀評價其性能。
然後,移動端GPU對綜合性能的影響佔比比PC端大得多,說"GPU只在玩遊戲有用"的很多人大概是為了某些GPU性能孱弱的SoC開脫吧。反對@超凡知識產權的答案。
看完他的答案滿腦子就只有一個圖
為什麼會誕生s810這個噴火龍的原因,這位仁兄首先說了這完全不是ARM的鍋,ARM這麼偉大的公司一定沒有任何問題,反而是應用自研架構的高通。沒有跟著ARM爸爸的步伐走。肯定會比ARM爸爸垃圾。然後又詆毀了ARM爸爸,承認了A57具有設計缺陷。而高通和三星這些按部就班跟著使用A53加A57的廠商自然會吃癟。
我完全感受不到一絲的邏輯混亂啊!
於是這位仁兄開始吹A72 全然不管A72發布時S810的手機都已經在CES上露像的事實,所以說S810 7420和950根本就不是同一代SoC。所以15年低的SoC成功打敗15年年初的SoC。成為iPhone之下的最強!可喜可賀。
所以同理去年那麼燙,今年肯定也是。待機下820的功耗甚至達到了2W!四核全開達到了9W!駭人聽聞!
也就是說就算你的手機充完電光度調到最低,開著飛行看個小說。看了還沒兩個小時還不到就沒電了。垃圾垃圾真垃圾!
小米的盜版S820聽說也沒有特別好的表現。
所以得出結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架構,並不一定就比ARM的公版架構要好。
至於S820到底還怎麼,現在也不好說。820現在實際上只有倆有機器,其中小米還是智障版本(?),950CPU的確很強,但是一個SoC又不只有CPU。
作為soc,綜合體驗來說,820要好一些
純cpu。。950好。。不論單核還是多核。。
當然你要是gb3唯一跑分,我也沒辦法
評價一款手機處理器好不好,光看參數和跑分無疑是非常幼稚的。
手機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用戶體驗,而用戶體驗和處理器的參數沒有必然聯繫。
華為作為國內最重視用戶體驗的公司,投入巨資請來專業的KOL撰寫文章,來為用戶提升體驗,950超過820也是毫無懸念的了。
PS:華為今年宣傳預算超過其他國產廠商的總和。
正經答案:
950用的A72其實還是蠻優秀的(可惜被華為整成了低能版),但是GPU用MP4是什麼鬼?
華為如果以後還這麼雞賊,喜歡在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省錢,那他就做不出真正的高端CPU。
傳說中的海軍不知道華為也在做自主架構么,挖人郵件都收了兩撥了
好了,半年過去了開始挖墳並打臉。
別拿950來了,上955比,免得說820欺負人。
(820:955)
單核運算2294:1815。多核心5369:6790。
說820單核弱的都可以歇歇了,比955高百分之十五。多核心955是8核,820是4核,有天然優勢,高百分之二十。
GPU 不用比,差三倍。2621:772。
洗地黨洗洗睡吧,碾壓局翻不了盤的。
基帶 cat12:cat6
洗地黨安心睡吧,820下行支持Cat.12(最高傳輸速度達600Mbps),上行支持Cat.13(最高150Mbps)。955下行300Mbps,上行更可憐。別說955,把950的基帶拉出來也不是對手。更不要說外掛基帶的笑話了。
能耗比
這個我去年就看到過,國外第三方測評,數據我一時找不到了。向大家重申一下性能功耗比。作為pc從賽揚,手機從300mhz一路玩機玩過來的,運算量與功耗比值才是性能功耗比。單獨看功耗就是耍流氓,10 w運算1秒和100w運算0.1秒難道耗電量有差距?
本著沒有數據就是耍流氓的原則下我暫不發表結論,我會儘快找到原始數據貼出來,但結果依然是,洗地黨你們蓋好被子,天冷了。
810就是公版arm之一,其它的就不用我說了。
gb4修改了權重,只剩下兔兔了
推薦閱讀:
※為何聯發科和華為海思就是捨不得用高端GPU?
※單線程程序在多核處理器下會利用多核加速嗎?
※如何評價電腦的運行速度和顯卡?
※為什麼intel 第五代或第六代CPU只有U系列而沒有M系列了?
※英偉達股價創新高,GPU 有可能顛覆 CPU 嗎?
TAG:中央處理器CPU | 知識產權 | 華為 | 高通Qualcomm | 手機處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