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關於行善的觀點?
12-29
佛教導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其實我有些疑問。按我的理解,關於佛教對善惡的看法應該是「不思善,不思惡」。因為,對於善惡的理解也應該是無常變遷的。那行的什麼善?就算是行善,救人之危,解人以難。這對佛法的修正又有什麼用?這不成了佛教導的世間法了嗎?又何必非要把世間法當成修佛的條件。
地藏經里還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
那好人好事,公車讓座啊,攙扶個老大爺啊,尊老愛幼。也是罪業嘍?佛教定義的善,是趨向於解脫涅槃的。
反之,就叫惡。
做好人的因,不會有成佛的果。
所以,人做的再漂亮,和成佛沒半毛錢關係,也沒法叫做善。就這麼簡單。
去除無明染雜,趨向清凈智慧,走向解脫圓滿,就是善。
除此之外。都是頭上安頭,都是無明躁動,都是知見立知,都是輪迴根本。做好人,是成不了佛的。別用人類的道德綁架佛的智慧。
否則雷鋒叔叔也是宗門祖師嘍!概念不清,而思考太多,並不是好習慣。
別只截取隻言片語就只從字面理解,依文解意三世佛冤。《六祖壇經》
「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看到了嗎?「不思善,不思惡」並不是一個結論,原文中是說,在你不想善也不想惡的時候,哪個才是你的本來面目呢?
原文只是用「不思善,不思惡」,來表達一種狀態,通過這種狀態來體悟本來面目,而並非是讓你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善惡。而佛教說的善,並非就是世俗說的善。具體看經論和高僧大德的解釋吧。
《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智者知已,應修善業,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龍王,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光明顯曜,蔽諸大眾,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復現,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豈不目眩。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凈,一切皆由修習善業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汝今常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墮在斷常見中,於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不思善不思惡。大德們有很多種解釋的,比較常用的一種是說沒有執著了才不思善惡。但是首先這不是我們蔥字面上理解的,並且那已經是很高的段位了。很多人一學佛自己品介沒到的就抓住這類說法盲修瞎煉然後倒行逆施,大不可取。
在沒有證道前,善惡觀念是必須的,善會培養菩提心,惡會導致人墮落。另外我也可以這樣理解啊,不因位他是善人,我對他好點,他是惡人,我對他壞點。佛陀就不以善惡分別終生。
最後佛教對善惡的認識和世間是不一樣的。比如百法里對善噁心所的劃分,和世間是不一樣的。善惡是世間法.世間法正法為善.行善就是積累功德.對世間的大多數人而言.一定要守善.持善.善能護人.
駁"對於善惡的理解也應該是無常變遷的":
是啊,都是無常的,那麼你就可以作惡,以後受地獄果報.這沒什麼了不起嘛,因為地獄果報不就是幾劫嘛,你受得了.因為你學了一念一劫.或許地獄只有幾念嘛.你算的是劫/劫=幾念.只不過真實的情況是,你作惡後,我們都進步得差不多了,你還在地獄裡,因為真實的地獄裡面是一念就一劫,然後受苦的時間真實的長几劫.真是可憐的人.真實情況是:劫*劫=無量的苦.就看你有多大的功德能解你地獄的苦哦.還是那句話,不是大菩薩(能轉)莫說空.否則因你說空,而不說因果.誤人子弟的果報最後由你受.推薦閱讀:
※佛是否有痛苦?
※學佛到了高境界是種什麼體驗?
※樓上噪音?
※知乎上的學佛人捨得去寺院花錢供養佛菩薩嗎?
※世人學佛是為了自身利益嗎?佛祖菩薩發宏願渡眾生是為了自身利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