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453年東羅馬帝國沒有滅亡,整個歐洲局勢會發生什麼變化?

看過許多分析,說明東羅馬必亡,但如果1453年,君士坦丁十一世如果像查理曼一樣獲得基督加成,而意外戰勝了奧斯曼人,歐洲會發生那些變化呢。請大家勇敢展開想像力及腦洞,如果有一群外星人來幫助拜占庭,情況會怎麼樣


「偉大的君士坦丁總書記,永遠正確!」

城樓上的士兵們略帶疲憊卻奮力吶喊著。君士坦丁走到充滿硝煙,附近建築被炸成廢墟的城門旁。在無數民眾的歡呼簇擁中揮了揮手。

然後他頓了頓。

「我親愛的同胞喲。雖然你們有的來自熱那亞,有的來自威尼斯,有的來自加泰羅尼亞;有的從安納托利亞村莊流浪過來……有的來自伯羅奔尼撒……有的甚至曾經是蘇丹的人卻選擇幫助我。你們來自五湖四海,但是在共同防衛我們偉大首都的戰爭中,你們團結一心,最終以一敵十,戰勝了敵人。我要在此對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讓我們本著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精神,一同為我們的社會主義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就是即將改名叫共產主義堡的城市歡呼!」

「君主席!君主席!」一名少女因為太過激動暈了過去。很快被抬走。

「新羅馬人民共和國,萬歲!君士坦丁主席,萬歲!」一旁的朱斯提尼亞尼喊道。

「新羅馬人民共和國萬歲!君士坦丁主席萬歲!」台下的群眾呼聲此起彼伏。

君主席一面揮著手,一面望向城外。他相信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偉大的羅馬社會主義革命,一定會如春風般讓整個古典世界團結在一起。

-------《1453年索非亞大門廣場_》


也不知道要什麼樣的基督加成才能讓千餘烏合之眾戰勝數萬大軍?

就算戰勝了又如何,隔年奧斯曼捲土重來,也一樣是個死。難道還指望憑這點人收復帝國么,要知道就是君士坦丁十一世好不容易湊起來的這麼些人也包括了僱傭軍,熱那亞的志願軍,市民組織的民兵等幾方勢力,一旦解圍,前二者不翻臉那都是好的,君十一底褲都翻了,可沒有第二批宮廷細軟可以拿出來了


東羅馬與突厥人實力對比的轉折點是1071年的Manzikert戰役,所以把假設時間點放在1071年比放在1453年,估計更實際些。


很有意思的問題,但是要知道的是寄希望於1453毫不現實。我們不如寄希望於15世紀地球第一強兵——帖木兒

以下為腦洞

----------------------------------

1402年,帖木兒大帝贏得安卡拉戰役,俘獲巴耶濟德二世,奧斯曼一片內亂。曼努埃爾二世藉此千載難逢之機,廣泛爭取保加利亞、波蘭、匈牙利、威尼斯、羅馬的援助,發動了又一次的十字軍東征,在尼西亞大敗奧斯曼軍,奧斯曼蘇丹國滅亡,宮廷所有成員成為俘虜。曼努埃爾二世趁機將領土推至小亞細亞以東。與帖木兒帝國簽訂合約。

1405年,帖木兒大帝遠征大明,駕崩。帖木兒帝國開始瓦解為東部和西部。西部帝國旋即被黑羊王朝與白羊王朝的烏古斯人所取代。

1425年,約翰八世即位,開始謀求與西方教會的統一。1448年,約翰八世在與烏古斯人的戰鬥中陣亡。

1449年,君士坦丁十一世即位。他著力於穩固在小亞細亞的統治,吞併特拉比松帝國,實行宗教寬容政策,重用突厥人,建造藍色清真寺,同時積極引導突厥人羅馬化,改信基督教。他與西方教會保持良好關係,接受教皇領導。他還著力於收復斯拉夫人和拉丁人佔領的希臘本土,從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手中取得了馬其頓全境,統一了愛琴海的大小島嶼。伊庇魯斯和雅典公國等國在其威逼下,歸順東羅馬帝國,希臘半島統一。君士坦丁十一世重新宣布開展拉丁化運動,拉丁語的地位被視為與希臘語等同。1453年,君士坦丁十一世在羅馬被重新加冕為「君士坦丁十一世大帝」。1468年,黑羊王朝滅亡。

------------------------我真的編不下去了,以下全為胡說八道--------------

1480年,宙克西斯一世即位。1490年,吞併亞美尼亞和阿爾巴尼亞。1501年,進攻白羊王朝。亞塞拜然人和波斯人的薩法維帝國推翻了內憂外患的白羊王朝,與東羅馬帝國對峙。1507年,薩法維帝國統一波斯全境,並將東羅馬勢力趕出了亞塞拜然,宙克西斯一世駕崩。

1508年,阿波羅多洛斯一世即位。他企圖恢復羅馬在巴爾幹的統治力度,使得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成為帝國的附庸,任用斯拉夫人,積極引導斯拉夫人被羅馬化。1517年,阿波羅多羅斯出兵敘利亞,戰勝欽察人,光復耶路撒冷。

1520年,狄俄尼索斯一世即位。他的夙願是恢複查士丁尼一世時期羅馬的榮光,是帝國歷史上最以武力著稱的皇帝。他廢除了君士坦丁堡大牧首職位,自命為東正教大牧首。修訂了《東羅馬帝國法典》,史稱《狄俄尼索斯法典》。他率軍攻克開羅,滅亡馬穆魯克王朝,在亞歷山大港復興科普特正教,並鼓勵科普特文獻的研究,鼓勵埃及阿拉伯人去阿拉伯化,重新科普特化。廢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的國王。往東與波斯薩法維帝國酣戰,佔領巴格達。狄俄尼索斯一世與其烏克蘭裔皇后艾米西斯特的愛情故事傳為千古美談。他積極響應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東羅馬帝國迎來了不亞於古典時代的學術繁榮。與北方的莫斯科大公國建立友好關係。1530年,伊凡四世稱帝。


「哥倫布這個騙子!」伊莎貝拉撩開面紗對費爾南多憤憤地說,「放著好好的東方快車不走,偏要繞到馬德拉斯去印度,費我老娘500美元新台幣。」


參考後事的勢力崛起,首先北方的羅斯人會崛起得更順利,君堡成為大螺絲國的保護城市,羅斯國有可能控制黑海海峽。法國和神羅會繼續死磕。巴爾幹半島可能有第三勢力,例如塞爾維亞王國等。

至於新航路,我傾向於,即使沒有奧斯曼的建立,也會有開闢新航道的。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是發生在君堡陷落前的,以他們的地理位置,註定要往大海的方向殖民,荷蘭和比利時就是例證。

至於文藝復興,其實在十字軍東征後,就開啟了東學西漸的文藝復興。君堡的陷落,只是加快了這種趨勢。


大概狄奧倫娜會成為聖女吧


為什麼不玩歐陸風雲4,親自重建5大牧首區?


1453年那個時點,整個拜占庭帝國就只剩下縮略版的君士坦丁堡了,你說這座孤城在那一年攻不攻得下來能有什麼區別?倒是默罕默德二世的謀略和運氣導致攻破迪奧多西城牆意外的順利,否則歷史記載的多半是1454年君士坦丁堡陷落。


0題主只問了東羅馬帝國1453年xù住以後會發生什麼 貌似好多人都偏題了,都專註於答如「曼奇科爾特之戰」等轉折點勝利後的結果。

那我來腦補一段歷史魔幻劇吧

(雖然1453年君十一能守住這一轉折完全是p社科幻劇風格的 但既然有如果那我們就如果一下)

----------分割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君堡城牆老照片,奧斯曼治下)

1453年1月

1被譽為「征服者」的穆罕默德二世親征君士坦丁堡。在海軍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封鎖住了君士坦丁堡金角灣的出海口,但由於君士坦丁堡的堅固城牆和金角灣的鐵鏈封鎖,攻勢在第一階段沒有進展,雙方進入僵持。

1453年2月

1東羅馬帝國的求援船隻突破了奧斯曼海軍的封鎖駛往西歐並得到了羅馬教皇的支援許諾。

1453年4月

1奧斯曼軍隊第二階段的進攻開始 東羅馬軍隊藉助狄奧多西城牆的優勢使奧斯曼人傷亡慘重,軍心動搖。狄奧多西城牆仍沒有被攻陷。

2熱那亞和威尼斯與東羅馬帝國冰釋前嫌,組成聯合艦隊將一支僱傭兵送往希臘地區,直接在阿凱亞登陸。

3羅馬教皇發動新的十字軍東征 西歐各國紛紛響應 英法簽訂「百年戰爭」的停戰協定(我都不信→_→)馳援君堡

4北阿拉伯地區的諸地區國家與奧斯曼關係緊張 妄圖挑戰奧斯曼帝國的霸權

5波蘭與匈牙利組成聯軍從奧斯曼帝國的北部進攻奧斯曼防守薄弱的北方省份

1453年8月

1穆罕默德二世派出「耶尼切里」近衛軍 但依舊沒有成效 君十一開始在一線城牆上督戰 君士坦丁堡城內幾乎所有的男性市民都加入了城牆保衛戰

2熱那亞人先前自費招募的幾百援軍趁夜色突入君士坦丁堡,給君十一和君堡內的東正教牧首帶來了羅馬教皇的信件並告知教皇期待東西教會的重修舊好

3十字軍先鋒、威尼斯熱那亞聯軍、匈牙利波蘭聯軍在奧斯曼歐洲省份打出了幾場大捷 多數是奧斯曼軍隊不戰而潰

1453年12月

1 穆罕默德二世不堪重負,向東羅馬帝國和基督教世界投降 並接受了苛刻的條約 喪失了歐洲的所有領土並提供戰爭賠款

2 奧斯曼帝國土崩瓦解 穆罕默德二世在政變中被殺害 新任蘇丹巴耶塞特二世是被軍隊扶植起來的傀儡,並進一步和周圍妥協

3 阿拉伯國家黑羊和白羊擺脫了奧斯曼帝國的控制並與帖木兒瓜分了奧斯曼帝國的小亞細亞

1454年7月

1傀儡蘇丹被廢黜 阿拉伯國家陷入了爭奪伊斯蘭世界霸權的長久戰爭

2威尼斯向東羅馬帝國索要巨額的資金以報答威尼斯在東羅馬救援中的出力

3西班牙收復失地戰爭遭受重大挫折 卡斯特爾王國和萊昂王國的軍隊遭到摩爾人全殲 無力再建設艦隊進行海外探索

4英軍撕破停戰協議 在法蘭西北部的加萊港大舉登陸

1454年8月

1 教皇制止了威尼斯人的貪婪索要 並開除了許多威尼斯人的教籍

2 東羅馬帝國完全收復了歐洲部分奧斯曼帝國的省份 著手準備重建軍區制

3 東西教會重修舊好 不再視為異端

1455年4月

1 馬穆魯克王朝北伐黑白羊

2 東羅馬帝國加強了對斯拉夫人公國的輻射影響 成為了信仰守護者

3 阿拉貢遭到摩爾人的突然入侵

1455年7月

1 馬穆魯克北伐成功 得到了伊斯蘭世界的領袖地位

2 帖木兒放緩了與馬穆魯克的霸權爭奪 轉而加強對抗東方的敵人

3 威尼斯開始了對東羅馬帝國的貿易禁運

1456年至1500年

1 東羅馬帝國依靠西方教會和熱那亞的支持獲得了小亞細亞西部的省份 重創了小亞細亞上殘餘的突厥人

2 開化後的許多斯拉夫人遷入了巴爾幹北部的東羅馬帝國勢力圈內 和保加爾等民族進行了民族融合併填充了勞動力的空缺

3 金帳汗國爆發了長達十年的部落爭霸戰 東羅馬帝國藉機加強了對斯拉夫人共國的影響

4 馬穆魯克開始組建大量海軍

5 英格蘭人獲得了百年戰爭的勝利 法蘭西遭到進一步分裂 布列塔尼王國被英格蘭公然吞併

----分割線----

今天先到這裡……以後有時間繼續開始歷史魔幻劇

另外

新人求贊求關注


我就編個意外玩玩吧。

1446年,大空位時期結束,匈牙利大總督匈雅提在深思後,迎來立陶宛的大公亞蓋羅,為其加冕為匈牙利國王。以及波蘭女王的下嫁,亞蓋羅也成為波蘭國王。

這當然是奧斯曼不想看到的,穆罕默德二世決定扶持瓦拉吉亞的大公上位。雙方再次瓦爾納決戰。

匈雅提捨身衝鋒,戰死沙場,但是奧斯曼卻更加悲慘,在波蘭翼騎兵和匈牙利黑騎士的打擊下,奧斯曼軍隊四分五裂,兩個大帕夏一死一傷,蘇丹則被生擒。被迫交付巨額贖金,歸還保加利亞。

1453年,亞蓋洛進入君士坦丁堡,自己的兒子與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女兒締結婚約,這時聯邦收復了瓦拉吉亞,特蘭西瓦尼亞,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奧斯曼被趕出巴爾幹。

1456年,在於威尼斯的貿易戰爭中,君十一被弩所傷,元老院給索菲亞公主加冕為女皇。

1458年,亞蓋洛二世和索菲亞女皇下發克拉科夫勅令,東正教徒與天主教徒都是聯邦的公民,消除了聯邦內部的宗教分裂。

1472年,亞蓋洛三世在聖索菲亞加冕為至高無上的羅馬奧古斯都,匈牙利和波蘭的國王,立陶宛,瓦拉吉亞,特蘭西瓦尼亞的大公,普世牧首的保護者。


太難了,腦洞也要講基本法。再早百十來年還能YY一下,1453這個時間點上,題主不妨打開地圖看看當時的格局,我們拜拜還剩多少地盤?沒地沒錢沒人,這光復帝國的偉業,別說復活一個查士丁尼、貝利撒留了,凱撒再世都無力回天。空降強襲自由吧還是。


首先吧,巴爾幹科索沃問題都沒有了。以為壓根沒用穆斯林嘛。其次,毛子的擴張可能放緩,畢竟第二羅馬還在,毛子你敢叫第三羅馬?希臘人現在肯定地位提高,應該不叫希臘人了


第一

先說1453年東羅馬帝國怎麼才能不滅亡

外交手段沒有任何作用

英法還在進行百年戰爭,卡斯提爾和阿拉貢在聖戰格瑞那達,匈牙利和波蘭還沒有恢復元氣,阿爾巴尼亞自身難保,神羅皇帝和教皇的威望都不夠,義大利城邦中只有威尼斯有理由和能力救援東羅馬帝國,但是代價很可能是君士坦丁堡這個城市。

而向土耳其人割地求和也行不通。

蘇丹已經明確表示他唯一想要的就是君士坦丁堡。

在攻克君士坦丁堡的兩天之後,穆罕默德二世蘇丹就處死了反戰派領袖哈里爾大維齊。

東羅馬唯一存活下來的辦法就是徹底擊潰奧斯曼大軍,穆罕默德二世蘇丹都死早君士坦丁堡城下。

這樣土耳其人才會退軍。

按照常理來看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出現一個事件才能有機會。

奧斯曼大軍炸營,穆罕默德二世蘇丹死在亂軍中。

炸營,又稱「驚營」、「營嘯」,是個極其特殊的軍事術語。它是指部隊夜晚留營時,在沒有接到任何指令的情況下,全體官兵盲目緊急集合的一種反常行動。多發生於戰事頻繁的日子。一般表現為,夜晚部隊宿營,半夜之中,忽然有一人睡「臆症」了,急忙起床穿衣,其他人誤以為緊急集合,也趕忙起床穿衣。等全體人員集合在一起時,卻發現沒有任何人下達集合的命令。

軍營是地道的肅殺之地,中國傳統軍規有所謂「十七條五十四斬」,當兵的都是提心弔膽過日子,經年累月下來精神上的壓抑可想而知。加之傳統軍隊等級森嚴、管理閉塞,唯有軍官凌虐、士兵無知才可統領,平日全靠軍紀彈壓。到了大戰之前,人人生死未卜,不知明天還能不能活著回來,人人都處在精神崩潰的邊緣。這時候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可能只是一個士兵做噩夢的尖叫,就可以引爆營中歇斯底里的瘋狂氣氛,士兵徹底擺脫軍紀的束縛,有人抄起傢伙有冤報冤有仇報仇,追殺軍官、仇人、不認識的戰友,第二天只留下一地的屍體。 按照迷信的說法,炸營是一種不祥的預兆,預示著部隊面臨著滅頂之災。

十幾萬大軍一旦炸營,就根本控制不住的。

這隻奧斯曼大軍中不只有突厥人,還有保加利亞人,亞美尼亞人,希臘改宗者在內的諸多民族混合的軍隊,只有發生炸營,並且讓穆罕默德二世蘇丹死在亂軍中。

或者在蘇丹觀看烏爾班大炮時,和匈牙利工程師一起死在大炮的自爆下。

東羅馬帝國才能熬過1453年。

第二

整個歐洲局勢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

對於土耳其這樣一個處於上升期的民族來說,死一個蘇丹沒什麼大不了的。

就算奧斯曼大軍退確,東羅馬帝國也沒有任何可能收復領土,亞洲自不用說,已經都是突厥人的天下了,在歐洲部分被阿德里安堡中還有大量土耳其軍隊。

穆罕默德二世蘇丹已經殺光了自己所有的兄弟,他留下的子嗣雖然都未成年,但是巴耶濟德皇子的母族勢力頗大,皇位候選人幾乎是沒有爭議的。

奧斯曼大軍也不可能全軍覆沒

按照民國時代 孫元良兵團炸營事件 來看

淮海戰役那一戰,孫元良率領的整整一個16兵團從陳官莊突圍,結果跑到外邊一看,還剩四百多人。

此戰解放軍說孫元良單身逃走,這倒是有點兒過分了,不過八萬多人的一個兵團,剩下四百和孤身脫出也實在差不多了。

孫元良部隊突圍是成功的,足有一半以上的部隊,四萬多人沖了出來(孫部八萬多人,在此前的戰鬥中損失一萬多,突圍中兩萬多被截留在圍中,這個數字也算可信),只是突圍後到達蕭縣時,孫元良兵團炸營,遭到解放軍的圍攻,一夜之間四萬人變成了四百人。

奧斯曼崛起時期的土耳其軍隊素質,應該不可能比48年的國軍低,他們會在混亂過後回到阿德里安堡。

匈牙利一線蘇丹已經留下了足夠的部隊,阿爾巴尼亞地區和伯羅奔尼撒地區都是在處於進攻狀態。

歐洲局勢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變化,最多東羅馬軍民士氣大增,自認為上帝眷顧。

直到巴耶濟德蘇丹成年,帶著另一隻更龐大的軍隊來到君士坦丁堡城下。


隨意翻看看到了這個,以前也開過這樣的腦洞,那麼就答一下吧。

首先聲明,既然是開腦洞,那麼本答案絕不考究歷史,純屬單純扯淡。

倘如君士坦丁堡沒有被奧斯曼攻克,也許拜占庭的學者們不會帶著書籍回到西歐,也許文藝復興不會進行的那麼轟轟烈烈甚至於不會出現。

倘如君士坦丁堡沒有被奧斯曼攻克,也許那裡依舊是世界的十字路口,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西歐人也許沒有那麼大興趣資助那個熱那亞人的遠航,美洲大陸不會那麼早的淪為殖民地。第一次全球化的高潮時代可能會推遲出現。

哈布斯堡家族在中歐與東歐的勢力會更加穩固,逐步削弱韃靼人在東歐的勢力,也許不會出現後來的沙俄

強大的東正教的對立使天主教內部不至於那麼易於分化,也許馬丁路德的改革計劃沒有那麼容易得到推行,也許今天的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基督新教

奧斯曼人西進的計劃遭到阻撓,也許會逐步東進並南下控制中東地區,並與印度對峙,甚至與瓦剌或明軍交鋒。

沒有新大陸給大明帶來的經濟危機使得明朝不至於徹底禁海,同時沒有玉米土豆等高產量作物使得明朝更容易受到饑荒威脅。瓦剌也許會在明中葉再度控制中國的部分領土,而漢人則進一步移民至台灣,琉球,安南,呂宋,爪哇等地區。

以上內容純屬胡扯,切莫過度考究可能性大小


你還不如問,如果曼茲特克戰役拜占庭打贏了歷史會怎樣。

個人不太看好它能趕上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的浪潮,說不定會變成奧地利的後花園和出海口。

要是能活到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充其量也就是現在的希臘+東正化的土耳其,依舊暴露在某教最前線,亞美尼亞軍區天天各種被boom


如果一直存在,俄羅斯就沒臉叫第三羅馬了,歐洲又是天主教國家,東羅馬這個東正教國家可以噁心那些號稱羅馬的後裔的歐洲人,畢竟別人是正統,就如同漢人在元入侵時死光了,那中國本土的其他民族和韓國,日本,越南就會一起搶著號稱中華的後裔,匈奴鮮卑滅亡後突厥人和蒙古人搶著他們做祖先一樣,如果他們還有後代,突厥蒙古還有臉嗎?羅馬滅亡後,德國人不就叫神聖羅馬了嗎?俄羅斯就叫第三羅馬,其他歐洲國家都強著仁品,羅馬沒滅亡,他們有那個臉嗎?


由於君士坦丁堡強大的城防,突厥人退卻了,金角灣的封鎖被解除,此時皇帝君士坦丁11世的內心忐忑不安,不過隨後立即派人向熱那亞採購食物,以緩解城市內的饑荒。隨著突厥人退卻,糧食湧入君士坦丁堡,但是皇帝卻並沒有感到高興,伯羅奔尼撒,他的兄弟們還在內戰不服皇帝命令,皇帝的新婚妻子,海倫娜馬上就要來了,但是現在帝國的收入只是巔峰時期的百分之二,皇帝的婚禮不得不簡單操辦,場面十分寒酸,整個王宮連金銀器皿也沒有(他們大都被融化鑄造金幣了),一些杯盤是錫制,其中還有一些是陶土,皇帝新婚穿戴的服飾也彷彿有金銀寶石,其實是染上金色的皮革,或飾以彩色玻璃,但是這些都騙不過終人的眼睛。1460年,平定奧爾法內亂的默罕默德二世又一次兵臨城下,皇帝看著比上次更多的「烏爾班巨炮」心中想到:上帝還會保佑這座城市嗎?,拿起武器!皇帝大喊道。


這是P社玩家的執念


說實話,拜拜滅亡這種事情靠拜占庭自己根本沒用,得看波蘭—匈牙利的表現


推薦閱讀:

如果在和平年代,李雲龍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把微博上的大V組成一個團體來統治一個國家會如何?
你印象中最記憶深刻的一次夢境跟最可怕的一次噩夢都還記得嗎?
如果你能控制自己或別人的夢境,你會做什麼有意思的事?
漢語演變成典型的屈折語或黏著語會是什麼樣?

TAG:歐洲 | 歐洲歷史 | 世界歷史 | 腦洞網路用語 | 世界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