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明心見性?

要怎樣才可以明心見性,是不是如經書上說的要消無始劫以來的罪業才行?如果是,有什麼法門能夠消無始劫以來的罪呢?


這個回答打算分兩部分,一是雞湯,二是勺子。相信以我多年的修行經歷所收集的雞湯能夠滿足部分人的需求。

註:下面所列的數點,除了有書名與作者的摘錄外,其餘沒有標註作者的段落、翻譯都是出自本人或友人之手。

(一)雞湯——關於明心見性的文字描述:

1,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語出《道德經》
令思想不再遊離於過去與未來,而是朗然照徹消融於當下,處於這種狀態之中能不產生分離嗎?
不是沒有思想,而是思想情緒隨便升起,都好像雲捲雲舒,朝起暮落,於虛空而言,本來沒有生死與增損。
不是沒有世間萬事萬物,而是萬事萬物儘管來去,我自真常一以應之,抱其一以為天下式,無為而無不為是也。

2,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照體朗然,即如如佛——語出唐代清涼國師。
在不思善也不思惡一念不生的時候,過去的念頭已經過去,未來的念頭還沒有到來的當下,有一個朗然獨照的」靈覺之性「明明了了的顯現出來了,這個就是如如不動的佛。

3,現在為你直指進入覺性之法有三要:過去之念不留痕迹而明凈,未來之念未曾生起而鮮潔,現在之念住於當下心境不修整造作。即此平常的覺了之心,若自已對自己作赤露觀照,觀之並無所見,惟有明明亮亮覺性現量赤裸裸地顯露出來,並非任何實成,惟有空空洞洞,這明亮和空洞不二,閃閃發光。它既不是常,非任何所成,亦非是斷,然又光明燦然。其存在非單一存在,而是多種均能覺了和顯明。也並非多種所合成,而是不可分割的獨具一味。總之,這唯一的自覺性絕非是從他而有,如此方是直指事物的實際情況。

——語出蓮花生大士《直指覺性赤見自解》。

4,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語出《圓覺經》
在一切日常生活中,任何時候都不故起妄想念頭。
對於隨緣應機所生分別心與靜定中所起微細游思,亦不必作意息滅。
身處於一切虛妄幻化境界,應安住於自性本來照了明徹當中,不必再作意了知。
在這覺性自然照徹的狀態中,也無須再去辨別它究竟是虛妄還是真實。

5,惠能曰:"汝既為法而來, 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明良久,惠能曰:"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語出《六祖壇經》
惠能說:你既然是為法而來,那麼可以摒息對外在環境的關注,不要生起任何念頭,保持寧靜,我再和你說。
惠明保持一念不生的狀態良久,惠能開示說:你在不思善不思惡、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的狀態下,這時候赤裸地呈現出朗然獨照,靈靈不昧的這個,就是你的本來面目!

6,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語出三祖僧璨大師《信心銘》
過去的印象不留念於心中,在這沒有任何憶念的時刻,空明的靈覺之性自然照了一切存在,絲毫不用耗費任何心力提起意識去專註。

7,在遠離三時之分別蘊聚與覺受貪執的一切遮障的,覺性本具之智慧將得以袒露。這樣的覺性,是於無生之自性中卻又無礙通澈的赤裸覺分;是遠離八識之原始本智;並非從前沒有而新生的,而是從來就不曾離開過自己的超越俱生心識之本智。因此他為一切三世諸佛之圓明真心,為十方空行母之心血,為八萬四千法門之精髓,與此無礙而獲得赤裸認識的話,真是了不得!真是稀有難得之事啊!

如上所述,在內觀遠離三時分別念的自心本性之時,所呈現出的遠離一切中邊的,清澈,明晰的覺性,此即是所謂的法身本覺,應當對此予以清楚的認識。

——語出丹貝旺旭仁波切《三句擊要》

8,三門松坦而安住之時,遠離所有散亂分別、所有攀緣雜念以及油然而生之分別妄念等空明的本覺,遠離一切內外、上下、中邊的,通透的、清明的、廣大的,如同離三垢之明朗的虛空一般,這就是覺性。
如誦所說,所謂的本凈覺性,就如同無雲的虛空一般,三時的一切錯亂分別全都於自地而消散,這樣便會明朗地袒露出清澈、明晰、赤裸之本覺。
雖能受與所受無二,但對自己的自性,自己已獲得了決斷,而從中生出除此之外無有其他之信念。因對其無法言思,故假其名或曰「離邊」、或曰「離言說」、或曰「原始光明」、或曰「本覺」。

——語出丹貝旺旭仁波切《金剛密乘大圓滿》

9,性不在別處,即在當下作用處。它沒有隱蔽,沒有遮藏,也沒有隔斷。只因你追逐外境,而迷失了真性。平時妄念紛飛,固不識它,即當無念的千鈞一髮之機,也往往被滑過去了。在你隨緣做事起作用之時,如能回光一瞥,「這起妙用的是誰?」當下猛著精彩,一把抓住,則參學事畢了。因為性無間隔、斷續,而事有間隔,念有斷續。學人苟能於前念已斷、後念未起時,回過頭來看一看,這個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的,不是當人的佛性又是什麼?!一旦認識了本性,不再著相,隨緣起用,則大事畢矣。這就是「隨緣識得性」。
一念不生處,了了分明的靈知即當人的佛性。學人果能於此不驚不怖、深信不疑,立定腳跟,安住保護,凈盡妄習,圓證佛果,誠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善根,而是無量佛所種諸善根。

我們一念斷處,也就是前念已斷、後念不起,那個了了分明的靈知自性,它是先天地而生、後天地而不滅,那就是我們的本體。
第一就是肯定本性不疑難。要真的體認到當下一念斷處,那了了覺知的本性,『這就是!』要承當、要肯定,要不疑,蠻難!難就難在疑。疑在什麼地方呢?疑在不發神通。人們往往都有個『先見』,先入之見,以為發神通才叫見性,不發神通,不是見性,見性就是要發大神通,你沒有發神通,你就沒有見性。這樣,就自誤誤他,太可惜了。

初見性的人是素法身。素者是無花色之謂,是沒有什麼玄妙奇特的。千萬不要以為沒有神通發現而不認法身,錯過見性的良機。正當打開時,是無所見、無所聞、無所住,一物都沒有的歷歷孤明!這是最要緊的千鈞一髮時機!學者如不瞥地,錯過這段光景,那就白費功夫了!所以我們說,儘管你前後際斷——就是前念已斷,後念未起的真空剎那——也不一定見性,為什麼?當這時如果你不認識,錯過了這段光景,豈不前功盡棄?如果在這時候一把抓住它……噯!你們要問抓什麼東西?用手拿住它嗎?不是的,這裡沒有手,也沒有東西,抓個什麼?這個抓是當這瞥然即逝的千鈞一髮時機,靈光一瞥而神會醒悟的意思。這在宗下,叫「囫」的一聲,轉過身來,覿體承當,就是認識本性開悟了。千萬別以為有一個東西,被擒住了,抓住了,那就錯會了。

摘自母音老人。(註:母音老人在某些學佛的圈子裡有一定的爭議性,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皆因老人說得太透太直白,其中定也有錯肯與識神主事無常反覆之輩,但在我個人看來無疑老人是一個在家的不世出大成就者。
母音老人說: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這個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但我們應抉擇清楚,比如說
1,這了了分明的,是我們故意去了了分明,還是自然而然的了了分明呢?
2,在無念的時候可以了了分明,有念頭時候還了了分明嗎?)

10,明心見性後的覺是一種什麼情況呢?無能覺,無所覺,唯一虛明之照(為了區別前面所說的「覺」,也為了更形象的描述,從這時起可以將之稱為「照」)。在這個「照」上不立能所,能所同等,猶如幻花。這時的覺照是「虛明自照,不費心力」,它不同前面意識造作下的覺知,是心性本來的、自然的作用。它本就是那樣子,不用你添,不用你造。它好比是一隻天燈,不用你給它加油,不用你給它挑焰,它自己燃燒。這種覺照功能和我們平時一直就有,只是我們日常太過用心,用心太過,或者說我們太造作了,將它給掩蓋了。如果我們將心靜歇下來,就極容易發現它。這也是為什麼諸佛祖強調,欲明真心,且莫造作,但將息心的原因。

祖師教人覺知,是儘可能讓人由第一種覺知,來到第二種覺知上。因為第二種覺性光明是自然的、本來的、不費力氣的,況且即使第一種覺練得再好,好到純熟,好到極至,也還是有個生死根本在,還是隔著一層膜,不能通透。唯有到達第二種覺(照),你才能生死通透。沒有能覺,沒有所覺,而覺性依然。也就是,沒有我執,生命照樣光明朗照,運轉正常,且轉動的更加順利正常。這是祖師們想一直帶我們到達的境界,一直想指給我們看的狀態。經由辨認,願我們都住在這樣的清凈覺地上。

有人問我關於覺的狀況。我想說的是,先自我檢驗一下,你是哪種情況下的覺。如果是一直以能覺覺所覺,那麼你練的是硬功,硬功有力量,遇到大部分敵人也能敵過去,但究竟不是本性之覺,不是佛力所為,非諸佛所指教的覺。如果是這種情況,你最好去找尋另外一種覺,即沒有能覺、沒有所覺而覺性依然的覺。這種情況下,沒有我在覺,但覺性依然,且每當「我」的意念生起,你了了清楚的覺到它,並將它等視如同空中的幻花。

——摘自一念行者《覺的兩種情況》

11,這一點靈光是自然的明了,不像我們修行的時候要提起覺照去專註某件事物、對象,它更多的是一種開放性的「專註」,這神不會散,因為沒有具體的核心,也沒有具體專註的對象。
一切事物儘管來去,這靈光本無動搖,而不是我們保持住讓它不去動。事物在,他也在,說他是事物,他卻是超然而獨立的,說他不是事物,卻沒有任何事物在他的存在之外。
就好像聽歌一般,在覺性之中,不隨歌聲而走的同時,歌聲宛然如常,歌聲在,它也在,甚至包括一切世間的現象,它們在,覺性也在,這在的意思,可以說是一種靈光自然的慧照,也可以說是不在任何地方的在。
對應於日常的生活,情緒的生起,思想的生起,以至於我現在打字,非常明顯的,思想在流動,手指在敲打,字出來了,這一切都是自然的呈現出來,但是覺性也同時的在,在卻沒有跟著它們去,並不是說我們決意讓他不去,而是這本來就是覺性的自然「屬性」,這也是覺性能解脫於輪迴的根本原因,因為輪迴也是它所呈現,所承載,沒有一物不是這樣。

12, 本體的描述:一念清靜處空洞而靈覺非思維意識即是本體,他本身空洞而沒有念頭情緒,也不礙念頭情緒的出現,也一點都不隨念頭情緒走,跟著念頭情緒是人的思維意識,但思維和各種身體運動都是他的作用。
其實聽歌最能感受到,你無念時歌還能聽,反觀當時的你是不是空洞無物而靈靈覺現,這個空洞而能聽到的,就是你的佛性或本體了。
這個空洞無物而靈靈覺現就是無念時未死的你了,就是你的佛性或本體,是不是很簡單,再用來思維運動是不是事事無礙而很靈動。
但跟無念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無念不是悟,只是無念時可以非常接近本體,就是差那一步的轉身。
講真,真的很難把它描述清楚,尤其是轉身這個動作其實非常玄妙,有可能外事觸發你轉身有可能自己突然轉身,其實和平常的自己沒有什麼區別。

13,「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么會,方得契如如。」

——摘自洞山良價禪師的悟道偈


實際體驗來說,很奇妙的「感受」:雖然好像我的身體坐在桌子前,我的心裡冒出這些思想,手指跟著敲打出來,然而在這之外,卻有超然的靈知照遍了周圍的所有存在。

身體不是我,身體在我裡面;思想不是我,思想在我裡面;
桌子不是我,桌子在我裡面;打字的聲音不是我,打字的聲音在我裡面;
情緒煩惱生了出來,長在解脫的虛空之中,無足輕重又渾然一體沒有任何分別。

14,當我們從餐廳出來的時候,在省站附近的白馬服裝對面商場的台階,我們坐在那裡,看著人來人往,燈光閃爍。夜都要黑了。我說。
當你摒息一切雜念時,你看看面前的事物,看看我的眼睛,看見了嗎。這是什麼?
當你摒息一切雜念時,你聽聽周圍的聲音,聽著我在講話,聽見了嗎。這是什麼?
當你摒息一切雜念時,你的無念是死的,刻意的失神的沒有焦距的,而我不管有念無念都一樣的靈動、活潑、自然的。
當你摒息一切雜念時,你在哪裡?

15,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想法,那些都是妄想而已;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那些都是與己無關的妄想而已。如果覺悟了心性不死,知其不會隨妄想而改變,則無可擔憂、無可在意而所行自在。

——語出超然法師。

以上的摘錄暫且這麼多,後面黑體字標註出處部分,百度一下都可以找到一本好書、一個明眼的大師。

(二)勺子——如何明心見性

或許有些朋友已經對明心見性有了一定的認識,達成明心見性的前提,虛雲老和尚在《參禪的先決條件》中有講到,那就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能做到一念不生,自然就可以暫時的放下萬緣。

那麼怎麼做到「一念不生」呢?

我又來做搬運工了:

佛教有一種修行方法,叫作觀心法,即是在空閑時以旁觀者的視角,冷靜、包容的「觀察」自己心中生起的任何念頭與情緒。要點是如實照見、不參與不入戲。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修習觀心法導向明心見性的四個階段:

我看到一段話這樣說的:雜念來你就讓它來,反正它也不會待得太久。該走的時候它自然就走了。你是這裡的主人,把雜念當成過客,來去不留。在雜念的來去之間有一個空白,這個空白就是我們所說的靜。可關鍵是太短暫了,頃刻之間就又讓雜念給掩蓋了。

這句話分幾個層次:
1,看得見自己的雜念,即知道自己當下在想什麼。

2,僅僅只是看著,包容、旁觀自己的念頭,不參與不入戲。初始很難做到,因為發現自己的念頭竟然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慢慢就可以了。

3,看著看著,發現自己的念頭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在生滅之間,在前念過去,後念沒有到來的時候,有一個空隙,也即南懷瑾先生所說的「空靈」。體會到這種狀態,便算摸著了點邊。很多人以為這樣就是悟道了,其實不然,憨山德清大師的一句話說得很中肯:荊棘叢中下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死在這裡的人亦是不少。所以原文這一段話未是究竟。

4,參考虛雲老和尚《參禪的先決條件》,做到「萬緣放下、一念不生」而後,才有參禪的資格,一旦破參,自然就明白什麼是道:外事不關注,內心無念想,卻不同草木無知無覺,這活著的是誰呢?

前念已滅,後念不生,當下的一片空白純凈的狀態里——這個時候,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呢?

心中雜念太多,該如何斬除? - 世有仙的回答


明心見性是真正智慧的起點,是起點,人還是需要在事上磨的!智慧不是通過你的努力達成的,是道本身具有的圓融智慧,通過你這個因為修行而變得好用的工具更加流暢地表達出來了。

先要練習觀照,做到對自己的念頭起落念念覺照。以及佛家的戒定慧也有助於你覺照得更深刻。

修覺的意義在於,讓自己過去所有的成見剝落,從思想世界回到這個實實在在的現實世界!並且提高對自己身心細微變化的覺察能力~

這一點做久了之後某天你就能頓悟到在自己對境生心應隨萬物的背後有一個如如不動的知者、覺者、應者。你的「我」不是我,而是它的表達,我們可以強名之曰「性」,或者「道」、梵、意志、絕對精神,der Wille zu Macht、存在等等等……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關鍵不是道理上知道,而是真真切切地了解到它。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與它合一,可以說是「梵我同一」,這其實才是修行的起點。

怎麼做?不能說是「做」,而是一個調整。原先你從無覺知到覺知是一個從自動檔調到手動擋的過程,現在你了解到了那個你之所由的更高更大的存在,就是把手動檔交出來,不做司機了,交給它控制。既然是這樣,你就不能籌措內心,不能有目標,但是這種「無為法」怎麼通過有為做到呢?

洗澡的時候鼻子進水了,你是怎麼做的?你是先了解到鼻子進水這個事實,然後經過腦子思考加工,想出了一個應對策略,然後決定鼻子出氣把水弄出來嗎?
不不不,你什麼都沒想直接就把水噴出來了。

這就是道和無為,它不是一種什麼都沒有的空,也不是一種概念抽象,它是一種包含一切可能性的活潑潑的元力。

無為法可以通過自己變身「道」給自己提一個問題來引導:「既然你已經有答案了,還問我做甚?」
對任何境,你先問問自己是不是已經有答案了,你追求的是不是你腦子裡認為的「空」、「善」、「定」等等狀態?是不是你自己在籌措?

發現這個之後就把自己交給那個「道」吧,讓「道」去對境生心,它的特徵就是活在當下,就是即刻映照萬物,對它來說這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

它就是智慧,就是善,就是本體,就是涅槃,就是大我,就是一切萬有。你與它合一時,你會有感覺的,兒時的那種清明又回來了,突然對藝術有了分明的鑒賞力,對很多事情生了智慧,人際關係變得圓融,身體變好了……這不是你通過努力達成的,是道本身具有的圓融智慧,通過你這個因為修行而變得好用的工具更加流暢地表達出來了。

(好吧真這麼神嗎?要解釋的好多……舉個人際關係的粒子,你為什麼無法幽默隨和總是一身刺感到孤獨總是自卑?為什麼你談個戀愛天天吵架人家杜拉斯卻能寫出一本曠世奇書《情人》,還能讓人家更愛她歷經滄桑的容顏?去心理諮詢,師傅會讓你表達,用認知行為療法讓你分析自己的觀念,最終你會發現是自己的觀念自己的解釋把自己陷在某個牢籠里了……其實關鍵在於,你的理性壓抑了你的「本性」,就是壓抑了王陽明見的那個「性」,你是支離破碎的,你不是你,你是一堆奇怪不良教育的產物。)

(我這裡還是說得太淺了,要真的去修覺察才能夠了解到那個細微的變化,但是這是個最根本的變化。)

戒定慧有助於我們回到它。

無為是通過有為接近的,但是那個無為是最危險的最根本的一躍。(這個事的精神內核可以參照基督教耶穌的救贖,其實是一個邏輯!!消解小我,通過我的死,通過信靠上帝,通過聖靈在自己這裡做功來得到救贖。)

不知道講清楚了沒……它真的是一個很簡單很自然的事,但是要講清楚需要解釋的地方太多了,實在太多!!

而且很多是沒有體驗就無法懂的( ??? ? ??? ) 希望能幫到你


忘記這個目的,去經歷生活吧。


推薦虛雲老和尚著述書籍《禪修入門》


明心見性是一種狀態,是一個階段。
假如解脫之路是北京到西藏的高速公路,那明心見性只是解脫之路上的高速休息站,當你達到這個狀態時,說明你是正確的走在道路上,沒有迷路。

那怎樣才能明心見性?
修行是唯一的道路。
修行這個詞很寬泛,那什麼是修行呢?
修正自己的行為。因為我們的行為不符合天地法則運作的規律,所以自然的法則就會懲罰我們,讓我們承受諸多情緒煩惱、痛苦。
這些煩惱痛苦就如灰塵,當你心中每升起一次憤怒、憎恨、惡意、敵意、激情、慾望,當下就如沙塵暴一般席捲你的心靈,當情緒平復後,這些灰塵就會覆蓋在你的心頭。

久而久之,這些灰塵越積越多,覆蓋住了地面,若是你能將灰塵清掃乾淨,就能讓地面恢復它本來的樣子,同樣的道理,不斷的去除內心的煩惱,你自然能夠明心見性,體征涅槃。

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
但因為方法的不同,從而衍生了諸多的教派。所以修行是一個論題,方法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有什麼方法可以達到明心見性?太多了,說不過來。
有什麼方法可以達到涅槃?只有一種:四念處。

什麼是四念處?
止觀和四念處的區別? - 空性的回答

哪裡可以學習四念處?
中國內觀網 China Vipassana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緣起性空,也就是萬事萬物無自性,因緣和合而成。如果真實體證了這個「無自性(也叫空性)」,就叫見性。在見性之前,你需要找到能夠見性的方法,如果找到了這個方法,明了了心地法門,知道該怎麼用功,就叫「明心」,也叫開悟,或者叫解悟,但不能叫做大徹大悟,只有見性之後才能叫大徹大悟,或者叫證悟,因為證得了空性。真正的無分別的、大慈大悲的菩提心,只有證得了空性之後才能升起。一旦證入空性就不會再退轉,相當於七地以上的菩薩,但這僅僅說明你證得了法身,可以稱為法身佛,但還有報身化身未圓滿,仍然需要修行。

所以佛教是有神論還是無神論呢?說有神論還是無神論都不對,因為只要有個「論」字在,就是割不斷的葛藤。證入空性的時候是能所雙亡,也就是禪宗說的「父母雙亡」,既沒有能見的心也沒有所見的物,一時俱滅,唯有真如朗朗現前,並不是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先有神論,後無神論,用一個論代替另一個論,這都是知見,都是情識,是頭腦的產物。

如果是以見性為宗的法門,起步就要先把頭腦打死,讓第八識現前,也就是六祖所說的「六七因上斷」,在因地上就要把第六識和第七識斷掉,否則你無從下手。找到了第八識,叫做「明心」,然後依此起俢。禪宗和其他法門的區別就在於用第八識(道家把它叫真意,相當於煉神還虛中的那個「神」)起修,只有這樣才能起疑情,破無明,轉變身心,了斷生死。

那麼什麼是第八識呢?它是一種深層的意識,只有把第六、第七識都覆蓋(這個詞我覺得比「斷掉」更準確)之後,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這是一種混沌而模糊,但同時也是很真實的感受。當找到這個東西之後,就得到了無師之智,可以獨自一個人修行,可以讓它來引領你。當然,它也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但它和淺表意識相比,是一種整體的意識,他自身就是一個小宇宙,所以更容易與宇宙法界同頻共振,獲得宇宙能量的加持(宇宙的能量即空性)。

那麼怎麼樣找到這個第八識呢?方法五花八門,歸根結底都是要專註在一件事情上,讓你的意識合為一個,不要再四分五裂,首先是把眼耳鼻舌身都收回來,其次要讓第六識和第七識不起作用(其實第六識被覆蓋之後第七識自然就不起作用了,因為七識是六識的沉澱),比如靜坐,念念不住,念念生滅,靜到極處的時候就靜則生動,這個時候就是第八識起作用了。比如密宗的各種咒語,一股腦念下去,佔據了你的頭腦,同時讓你產生不了任何聯想,因為不知所云,包括像一些禪師看似無厘頭的對答,其實都是為了讓你頭腦的意識流斷掉,哪怕是一瞬間的中斷,但這一瞬間足夠讓你感受到那個東西。

還有一種人屬於思辨型的人,愛鑽牛角尖,其實這樣的人是最容易入道的,這類似於禪宗的參話頭,剛開始你的思維會變得越來越敏銳,像刀子一樣層層深入,不斷剝離,但是越到後來,你的問題會越來越多,糾結越來越深,一個又一個問號不停地湧出來,這個時候彷彿一個看不見的黑洞就出現了。。當你試圖擺脫出來,重新開始思考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失去了追問的動力,因為你會意識到,你要找的東西就是它,它並不是一個確切的答案,但你很篤定,你要找的就是它,它就是你的主心骨。。但很少有人能進入這個階段,大多數人終生都會停留在頭腦的階段,在這方面的努力可以讓他成為一個有著良好修養的人,甚至有所建樹,成為一個哲學家或者佛學家,但這仍然是世間法的範疇,與修行無關。

――――――――――――――――――――――――――――――――――――

剛剛看了一位知友的評論:

【手機里存了一篇文章,叫做《觀心的方法與原理》。 我之前一直會玩一個遊戲,就是看著某個東西,就只是看著,發現不去用腦子分辨的話,壓根認不出來這是個啥。 在一段時間的觀心後,某天晚上頭腦中念頭互相「拆台」,這個說:這是鐵欄杆,那個說:這個說鐵欄杆的是個念頭,又一個說:你自己不也是個念頭。最後一個說:那大家都安靜一下吧。。。。 寂靜出現了。雖然很短暫,但在那片寂靜中,有覺知,很敏銳,只要升起任何念頭,都會被立刻觀察到而轉瞬消失。然後又回歸寂靜。 第二天整個人特別輕鬆平靜,且充滿喜悅。 一直在找這是怎麼回事兒,有同修說那個寂靜是入定,但是我的心並沒有隻系一處所緣其它什麼都不管。看到那篇文章,隱約知道了這是什麼。 果真是哪怕只有一秒,也是顛覆性的體驗。】

很好,初嘗八識滋味。所謂「寂寂惺惺是」,死灰中有一點火星,正是這個。禪宗之所以難以下手,許多人辛苦多年不得其門而入,正是因為它要用八識起修,要當下斷掉六、七識,截斷眾流,談何容易,沒有一定的慧根是很難做到的。

禪宗或者說整個佛家,乃至所有修行的方式,核心都是圍繞著第八識。有的法門是從八識起修,比如天台宗和禪宗,有的從六識起修,再過渡到八識,比如說道家和密宗,先各種觀想,生起次第,培養清凈心、專註度,再用這個清凈的意識來修氣脈,止觀雙運,圓滿次第,最後大圓滿,體取無生,悟入實相。不同法門適合不同的人,等於給你不同高度的台階方便你入門,但最終達到的高度是一致的,本質上沒有高低之分。

如果找到了第八識,再往下修就有下手的地方了,要把它融入到生活中去,讓自己隨時隨地都能保持覺照,讓功夫成片成勢,如果你不是以修行為你的人生目標,而是把學禪作為生活的點綴,僅僅保持覺照這一點,就足夠受用終生了,這可以讓你成為一個心胸豁達、陽光向上、有著超然的氣質與情操的人,讓你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知足常樂的人生。但如果以修行成就為此生的主要任務,那麼這還不夠,還要再深入打撈。

八識用心的殊勝之處,就在於它能起疑情,你有沒有升起移情?如果移情升不起來,那是不行的,那說明只有「覺」而沒有「照」。疑情是什麼?這是禪宗的術語,通俗來講其實就是能量,只不過這個能量不是像氣功那樣人為採補進來的能量,而是在清凈意識觀照下自然凝聚而來的能量,這個意識就是第八識,道家管它叫「真意」,所以道家有一個說法叫「凝神入炁穴,先天一氣自然來」,這個凝神所用的「神」就是真意。就禪宗而講就是疑情發動的狀態,疑情起來之後,才能轉變身心,破無明,了生死。現在學禪的幾乎沒有講能量的,覺得這都是外道,但豈不知密宗說過一句話「中脈不通而言開悟者,無有是處」,如果要通中脈,沒有能量能行嗎?如果用心用對了的話(八識用心),一定會起到聚能的作用,會有氣脈的感受,會有疑情發動!否則,天天觀察覺照,參禪打坐,看心性,看出朵花來又有什麼用?

那麼重點來了,怎麼能生起疑情?古德有個詞用得很巧妙,叫做「提撕」,提,向上之意,撕,左右分開之意,你若把這兩個字領會了,你就得到了無上的法門,這是無上之密!今天先說到這裡,以後再談。


人的肉體很快就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所以得到了不要高興,得不到也不要悲哀;掙了不要欣喜若狂,賠了不要沮喪。一切就是那麼回事。你的心要像明鏡一樣,雖然能照出一切,但鏡子本身是如如不動的。心就像鏡子一樣,當你有這種覺受的時候,也就明心見性了。


你有在一個黑暗的屋子裡看見過一縷陽光照射進來的樣子嗎?看得到灰塵在飛舞嗎?那就是明心見性。


能問這樣的問題說明你還沒有明心見性的基礎,把明心見性神化了,認為明了心見了性就是成佛了,就解脫了,所以你其實最需要做的是先學會放下修道上的唯物主義,如果你的修行是有目的的,無論修什麼法門都不可能成就,不可能明心見性。
推薦四念處,不過沒有五戒十善的基礎,就算是釋迦牟尼佛親傳你四念處,你還是修不下去。五戒十善是一切法門的根基,想要消無始劫以來的罪業先持五戒十善,提升善業的比例,修正自己的心行,然後才談得到止觀或禪定。


是不是無始以來的罪業銷掉才能明心見性呢?不是的,烏雲只要裂開一條縫,陽光就會照進來。千年黑暗,一燈照破。開智慧是最要緊的。一般來說,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戒是讓你的心慢慢平靜下來,最基本的五戒是要守,然後讓你激動的高興的生氣的嗔恨的事情盡量不要做,這是自己定的紀律,慢慢讓心越來越平靜。如果業力所迫,不得不做,或者忙於生計沒有時間,這時要培植福德,供養三寶、念佛誦經放生布施等等,功德迴向,祈求佛菩薩加持,讓你可以消除各種障礙,有一個良好的修行環境,慢慢的,身心平靜到一定程度,可以修習禪定,訓練心的專註程度,心專註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讀經,心經、金剛經、楞嚴經、六祖壇經等等都可以讀,讀到會背,然後在禪定中慢慢背出來,思考經文的含義。。當然注意不要入定太深,太深就沒辦法思考了。。。出定後要經常供燈,供燈是開智慧的,求佛菩薩加持,讓你理解經文含義。。。剩下的,就看你宿世的善根了。。。


蕭平實的《禪——悟前與悟後》有詳細的介紹


樹立佛法正知見,加強無相拜佛憶佛功夫,積累福報,消除性障。資糧位具足,自然有善知識引領,明心見性


摘自釋戒塵《關中寐語-我與虛雲上座》

光緒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終南之舉。先命月霞法師去營辦道場,余與復成上座隨侍月公住終南。

適有虛雲上座在山結茅自居,因與之相談禪理,口若懸河,機語不讓。

虛曰:「汝此強辯,閻羅老子未放你在!孽鏡台前不怕人多口。須知古時人障輕,可重見處,不問功夫。故六祖云: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今之人習染深厚,知見多端;縱有一知半解,皆識心邊事。須從真實功夫樸實用去,一日徹底掀翻,從死中得活,方為真實受用。縱得小小受用,生死之際,依然不能作主。縱悟門已入,智不入微,道難勝習,舍報之際,必為業牽。須以綿密功夫,坐斷微細妄想,歷境驗心,不隨境轉,一旦懸崖撒手,百尺竿頭,再進一步,方為自在人。此亦不過是小歇場,還有後事在。」

余日:「我亦親近德公、修公、大老、赤山來,自謂道契無生,更有誰耶?」

虛日:「汝所謂道契無生者,作么生契耶?」

余日:「若人識得心原無念,則知生自妄生,滅自妄滅,生滅滅盡處,自契無生。」

虛日:「此是古人的,如何是你的無生?」

余無語。

虛日:「汝乃學語之流,口頭禪而已,只騙瞎眼漢。不信你我同坐一時,始見真實功夫。」

虛一坐七日,余則妄念波騰,加以八識田中有漏種子發現,到此仝不得力,半日亦坐不住,自愧向來所學之禪不濟事。

待其起定而問之日:「汝在定中,為有知耶?為無知耶?若有知者,不名為定;若言無知, 自是枯定。所謂死水不藏龍。」

虛日:「須知禪宗一法,原不以定為究竟,只求明悟心地。若是真疑現前,其心自靜。以疑情不斷故,不是無知;以無妄想故,不是有知。又雖無妄想之知,乃至針杪墮地皆知之,但以疑情力故,不起分別;雖不分別,以有疑情不斷故,不是枯定;雖不是枯定,乃是功用路途中事,非為究竟。又此七日,只是覺得一彈指頃;一落分別,便起定也。須以此疑情,疑至極處,一日因緣時至,打破疑團,摩著自家鼻孔,方為道契無生。」

余聞此,十分欽仰,因與為友,同做聯袂偈一首。

虛兄言:「孤身游世兄弟無,暗悲獨自向外馳。」

余和日:「禪兄若欲有此念,相結蓮友睹吾師。」

同住茅蓬年余。

一日, 自念根鈍,如專修此道,不能發明心地,生死到來,又隨他去,況諸佛法門無量,未知余與何法特有因緣?且法門雖多,而中土學者,略分禪、教、律、凈、密五宗。即嚴凈佛堂,懺悔三日,用紙寫禪、教、律、凈、密五鬮,請虛兄為證盟,跪在佛前三拈,皆是凈鬮。當時自謂我今專學參禪,如何偏得凈鬮,尚不以為然。

是年山中請月公法師講《楞嚴》,余與虛兄皆在座聽講。一日,虛兄復講《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力贊念佛宗旨。

余與之辨駁日:「《楞嚴》宗旨,文殊只選觀音耳根圓通,如何偏贊念佛,豈不違背經義乎?」

彼此相辯者數日。月公聞之,呵止乃已。

聽經畢,回茅蓬,因受鳳寒,晝卧床中,夢一同道者西歸,為之念佛,繼念《往生咒》數百遍,及至念醒,猶念不歇,見茅蓬忽然漸大,至十餘丈,房中物件亦隨之變大,金光奪目。

余當時只有念咒之心,未起分別。因念久疲極,動念翻身,則金光不現,茅蓬亦自復原。即起身坐,念數百遍,而金光亦不復現,惟病魔從此頓愈。

即以此事告虛兄,虛日:「汝與凈宗有緣。」

余亦不以為然,蓋此時尚未深信凈土宗故也。


先找個已經「明心見性」的出家師父吧!
然後依據教法,層次修行。

看書也罷,修定也罷,於見性而言,亦是細枝末節。豈有可修之性?

另外,明心見性的人是不會承認自己已經證得的。有證有得,那可不是真明了。


行十里山,坐下,泡壺?就可以了


要發無上菩提心。要在道的層面修行,不要想什麼術。


其實後世把它解釋得分複雜(並不是說他不複雜),我們更應該單純的看問題,看看當年佛祖的行為。


佛祖出生後被算命會出家,所以他爸爸一直把他保護的很好,他沒見過破敗,衰老,死亡。後來天人下到人間,幻化成老人死人。佛祖看到了很難過,為什麼會有死亡,為什麼會有悲傷?他想解決這根問題,就去修行了。當他修成了又繼續傳法,幫助大家解脫。

想發菩提心,就絕對發不了。當你看到別人的痛苦,你也痛苦的不能自已,願意付出巨大的代價去幫別人解脫,這才叫發菩提心。

今生髮不起菩提心,努力三生之內一定能發起,別怕。


修要真修。


經書上摘一段送給你:

心意與諸法 皆如於虛空
我今說少分 汝等次第聽
虛空無高故 下亦不可得
諸法亦如是 其性無高下
虛空無有生 滅亦無所得
諸法亦如是 生滅不可得
空中無損減 復無增益性
諸法如虛空 平等無增減
空中無有暗 亦無於所染
心性亦如是 無暗亦無染
譬如日月光 虛空無愛染
心亦同虛空 無愛亦無染
譬如於虛空 鉾槊無傷損
菩薩觀眾苦 亦無憂懼心
如空雨甘露 虛空無愛悅
菩薩於名利 不生染愛心
毀譽空不動 苦樂心恆靜
大地雖搖動 虛空性常住
菩薩於世法 遠離分別心
如空火不燒 菩薩惑無染
虛空離生滅 法界無去來
眾色現於空 諸法依心住
空無色非色 心性亦復然
虛空唯假名 心意識如見
如空無邊故 智者德如斯
猶空跡難成 菩提行無相
虛空無前際 五蘊性亦然
過現四大空 未來亦如是
如劫燒空界 難滿諸有情
五欲流注心 難滿亦如是
佛說大法句 離欲出世間
教法廣無涯 如空無所得
了知真實法 不壞不住性
知性即無性 正見住實際
聲性空無有 言說性亦然
法體本無言 無聲亦無說
諸法如幻炎 夢影響皆空
寂靜無比方 引導故為喻
法無相說相 能所相皆無
菩薩了真如 如空無所得
無著無所有 無覺無戲論
不度有情故 如性為菩薩
有情本涅槃 聞此不驚怖
被勇猛甲胄 名住菩提者
猶如於幻師 害多幻化眾
實無有所害 所度生亦然
幻化及有情 諸佛法亦爾
若悟同一性 無自性為性
虛空藏菩薩 得虛空庫藏
充足諸有情 此藏無窮盡
無邊功德聚 得此清凈藏
汝觀諸法性 其性無移動
應知一切法 因緣和合生
由此無有窮 法藏難思故
世尊常演說 四種法無盡
有情及虛空 菩提心佛法
如諸世間物 可說有窮盡
無物無所盡 是故說無盡
究竟滅盡法 盡法無所盡
無盡無不盡 是故說無盡
若人聞此法 名菩薩覺悟
則知如是人 速住菩提道


明心見性通過止觀、觀心、頓悟、參究等。
具體可參閱陳兵教授《明心見性之道》。
另外建議參閱南懷瑾老師《禪海蠡測》、《禪宗與道家》等著作。

明心見性是需要先消除業障、修積福德資糧。

為何要消除業障、如何消除業障(通過懺悔):

『善男子!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度脫生老病死,始學發心修習禪定,無相智慧者,應當先觀宿世所作惡業多少及以輕重。若惡業多厚者,不得即學禪定智慧,應當先修懺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習噁心猛利故,於今現在必多造惡,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懺悔令其清凈而修禪定智慧者,則多有障礙,不能克獲,或失心錯亂,或外邪所惱,或納受邪法,增長惡見,是故當先修懺悔法。若戒根清凈,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則離諸障。
——《占察善惡業報經》

同樣,普賢行願品也是通過懺悔消除業障: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具體如何懺悔:

懺悔有事、理二種或兩個層次。事懺依儀軌,如大悲、金光明、八十八佛、凈土等懺儀,禮佛、念佛、持咒,在佛前發露所造惡業,求哀懺悔,保證永不再犯。發願度脫宿世今生所惱害的一切眾生,將自己修行的功德迴向於彼。此須見相(見佛、得佳夢兆等),方表示罪業已清凈。理懺,又名實相懺悔,為隨發露罪業而觀罪業實相,見業性本空,由心而起,心亦不可得,將業障消融於自性空中,這種懺悔消業除障的力量最大。日常所造犯戒等身口意惡業,須及時懺除,莫使停積過夜。
——陳兵《大乘根本加行論》

除了懺悔消業障,也需要修積福德資糧:

參禪法門,不同禪定,亦不離禪定,其中關係(見禪宗與禪定,參話頭各節),已略言之矣。今復畫蛇添足,且作落草之談。夫參禪者,首當發心。且須知直趨無上菩提,應非小福德因緣可辦,由人天二乘而至大乘,五乘道所攝六度萬行,修積福德資糧諸善法,均須切實奉行。達摩初祖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發心真切,福德圓具,自然時節因緣易熟,擇法智慧分明,故曰:「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取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既具辦此心胸見識已,須覓真善知識,依止明眼過來人,急覓拄杖,直趨大道,不生退悔心,今生不了,期之來生,堅志三生,無有不成者。
——南懷瑾《禪海蠡測·參禪指月》


看了樓上回答,這裡沒有禪.
跟禪宗相差太遠,多是寫雞湯,多是些傻小子趕集,還有大乘小乘神棍的,乃至於大段大段轉貼套祖師話的.
甚至把禪定當作禪,其實這些都跟禪無關,與大徹大悟無關,與明心見性更無關.
沒有基礎就別談禪了,談不出什麼名堂,還有樓上竟然以為只要積累福德消除業障就能見性,真是太輕視佛法了,太輕視禪宗了.我遇到過有證他心通的,或者滅盡定的.但要說禪,離的還遠著呢.
你要問禪是什麼?去看公案看看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會么?不會,參去吧.有正師有正法,現在人沒有十年苦修很難有個入處.


孟八郎漢入大火聚。


推薦閱讀:

如果我被困在同一天,佛法能救我嗎?
有哪些關於禪宗的入門書籍?
如何解釋學禪打坐好的如纏中說禪、鈴木俊隆、王守仁等會早早被癌症帶走?
閉關的人都幹些什麼,想些什麼呢?
打坐 數呼吸的問題?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 禪宗 | 藏傳佛教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