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該用外語教還是用中文教?
對於一個沒有基礎的外國人,恰好會當地的語言,也需要用中文進行浸泡教育嗎&>
此外,我們還想知道為什麼不能讓外國的學中文的老師教他們語法,我們中國人就訓練他們的聽說就好了呢&>就像在中國學英語是中國人教的,外教只負責我們的口語聽說而已啊。
謝邀。
其實我覺得比較好的方法是中英文混著教,中英比例9:1左右。在課程的開始,用英文陳述你這節課要幹什麼,然後剩下的就用全中文講。期間要輔助大量的圖片、肢體語言,等等。具體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學生中英文都不懂腫么教?這個問題得因人而異。教授初學者時,我們需要使用一些簡單的英文進行解釋。這並不是指你需要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才可以教這些學生。在漢語課上你用的英語越多,學生得到的鍛煉就越少,所以使用初級的英語,在非常必要的時候提示一下就可以了,剩下的部分我們可以通過,圖片,道具,肢體語言等等很多方式讓我們的學生學習生詞和新的句子。在教學中使用的英文越少,對於 教學者來講難度也越高,需要較高的綜合能力和對學生中文水平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對於教高級的學員我建議用全中文最好,生詞也可以用中文解釋和翻譯。
有興趣了解線上對外漢語的知識與行業發展可以掃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歡迎大家前來交流與分享。
對於一個沒有漢語基礎的外國人,是絕對不能使用沉浸法教學的。其實目前來看,國家的硬實力並沒有強到使漢語成為全球性語言而使得外國友人們主動的,大規模的去學習漢語。很多在國外的孔子學院,需要「抓學生」來上課,很多國外學校開設的漢語選修課,學生們都是因為其他課程名額已滿而不得不選修的。學生的學習動力太弱,沉浸法一會打擊學生積極性,二來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三來,學生會厭惡這門課,也許也會厭惡如此「不通情理」的中國老師,甚至於中國文化。此外,題主所說的中國老師教口語,當地的學過中文的老師來教語法我認為並不是不可行,只不過目前我們並沒有這樣的條件。想要實現這一理想,前提依然是漢語成為國際語言。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學校開設了法語課,你也很有興趣學,但是學校分別設了語法課口語課聽力課,你會不會覺得有些浪費時間呢?這就是因為你並沒有這麼強烈的需求來系統和學習這門語言,你要出國考的是雅思學的是英語,要經商合同簽的是英語,甚至參加個沙龍,英語流利就已經足夠了。只有你需要去法國工作,或者你的生活中大量充斥著法語,你才會用大量的時間去系統和學習這門語言。這就是漢語的現狀,孔子學院不是人家要建的,是我們花錢要人家建的,花錢建了孔院還不夠,我們還要塞志願者,送教材過去。我們國家和古籍這不是人家想要學習的,是我們送給人家希望人家閱讀的,甚至有很多,因為翻譯能力和需求度的原因,很多古籍送出去擺在圖書館裡,閱讀量並不高。推廣漢語是國家推廣軟實力的一種方式,然而軟實力終究是跟著硬實力走的。說著說著好像有些扯遠了,希望回答了題主的問題~
在日漢語老師不邀自答一下:
學拼音階段還是建議不能全漢語,很多發音方面需要注意的細節,有時候光靠聽還是不行的,比如an ang en eng in ing等等。還是需要知道裡面哪個地方特別容易錯或者容易忽略,哪裡需要特別注意。
我在日本教的經驗就是拼音基礎階段一定要用日語教學。這樣學生才能知道哪個地方中日差異明顯,才會特別注意。謝邀。這個問題也是這行的老生常談了。現在有很多對外漢語機構。每個機構的要求都不一樣。有的機構完全不允許老師說媒介語。
但是個人覺得,這得看學生的水平。完全零基礎的學生,上來就用漢語直接教的效果未必好。所以,零基礎的學生,我還是建議用媒介語來教。當然這也分學生,有的人就想用漢語直接學,針對這種學生,老師就得費些心思了。但個人經驗,覺得這樣的人極少。
有些漢語水平以後,60%到70%的外國人就不希望通過媒介語來學習了。這個時候只用漢語教就可以。在講生詞的時候,有些抽象、複雜的生詞也可以藉助媒介語。再就是非常高級水平或者有工作需求的學生,通常還是希望會媒介語的老師來教。因為他們的學習目的非常明確,比如就是要學習工作上的用語,不想浪費時間。這樣的人通常要求媒介語水平高的老師。所以,個人覺得,做對外漢語這行,外語水平其實是很重要的一點。這樣的話,不管什麼級別的學生,你都可以無壓力地教他們。謝邀!
教漢語的時候,能夠用中文就盡量用中文,讓學生對漢語有盡量的機會接觸漢語。
至於你說的為什麼不讓本土老師教,有以下幾點:
首先,國外根本沒什麼懂漢語的師資,能夠教的就更少,能夠說漢語的洋鬼子並不多。日本韓國相對來說還多一些,但是英美國家或者歐洲真正漢語好的白人還是很少的,而且以前也沒有學習漢語的需求。
其次,很多國外的漢語老師實際國籍早已經不是中國了,且教學的訓練也不是國內接受的,基本就算是國外的本土老師了。美國的很多漢語教師就都是八十年代大陸過去美國讀教育學的中國人,後來移民了,他們的教學模式早就不是中國式了。
最後,能夠讓母語人士教,當然盡量讓母語人士教,尤其是有過專業訓練的母語人士,至少一開始就清楚哪些話該說哪些不該說,跨文化的體驗也完全不一樣。需要不僅僅是語法,更重要還是要交際。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如何做到目的語教學》。供參考。
一、什麼是目的語教學?
有一次和好友聊起天來,說到目的語教學。好友說在國內教留學生反倒是全漢語,因為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講英語對方也不一定聽得懂,所以常常絞盡腦汁,一句媒介語都沒有。來了美國,因為學生都會說英文,所以課堂上,有時候就會走「捷徑」,冒出一些媒介語。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媒介語真的是非用不可的嗎?
目的語教學在美國外語教學界已經達成了共識。最簡單的理由是,老師在課堂上多說一句媒介語,學生就少了一次聽到目的語的機會。而且一旦開始用媒介語,學生就會對你有所期待,學生也會開始用媒介語和老師溝通,很多事情發展著發展著,就沒法控制局面了。
有時候我和其他老師提到課堂上用全漢語教學,很多老師都不理解,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是沉浸式項目嗎?
一方面,沉浸式項目的要求遠不止全部用漢語教學,而是用漢語學其他的學科,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等等。另一方面,我在高中,沉浸式基本在幼兒園、小學低年級開展,猶他州的漢語沉浸式項目做得特別好。
二、反思:課堂上,什麼時候我們用了媒介語?1、課堂指令、課堂管理這個是最常見的。課堂指令其實取決於老師一開始的習慣,一開始培養起來了,後面就不會有問題。課堂管理部分如果用了一些英文是我比較能理解的。這個環節對漢語老師們來說並不容易。國外的孩子整體上來說不像國內孩子那麼安靜。
2、解釋生詞、語法生詞的解釋,有的老師會用翻譯法,很直接,但是其實效果並不好。因為這個聯繫太弱了。一多,學生就容易忘。
語法很多時候是不能一一對應的,用英文解釋會造成一些問題。
3、師生溝通有時候會聽到老師用英文問學生是否理解了,或者問學生作業做完了嗎?這些在我看來基本上也是沒必要的。
4、文化課如果文化課,老師在講、學生在聽,那幾乎就是沒法避免媒介語的介入了。這種情況下,上課模式需要改變。
三、如何做到目的語教學?我反思自己能在目的語教學這塊做得比較好,一方面是因為我是中文系的,英文不夠好,所以基本不說英文。有的對外漢語老師出身英文專業,教了多年英文,有可能是思維習慣改不過來,而且有的時候用英語比較簡單直接。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回到上面四點。
1、課堂指令、課堂管理開學的時候,我會把課堂指令作為常規教學的一部分。把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需要用到的句子都列出來。比如老師會用的一些指令:打開書、打開課本、打開練習冊,在沒學數字之前,就用口令加數字的方式,比如打開課本第五頁(在黑板上寫個「5」),學生就明白了。
學生要用到的包括:老師,這個用漢語怎麼說?這個字怎麼寫?這個字怎麼讀?我不舒服。我明白了。等等。
課堂管理在海外一直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在公立學校。主要是美國的學生不像國內的學生一樣,他們從小就是在玩中學,很少老師在上面長篇大論。他們的課堂上是有充分的時間給他們小組討論的。在我看來,課堂管理最終就是要解決一個問題:學生的注意力。
學生不認真學習,搗亂,有可能是因為學生對你的課不感興趣,對漢語課不感興趣等等。公立學校課堂里還有一些特殊教育的孩子,所以情況比較複雜。
所以老師能做的,首先是要轉變模式,設計教學活動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把教學活動和課堂管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整個課堂里鬆弛有度。小組討論和個人學習交替進行。此外,把教學評估和課堂管理結合起來,課堂表現一般都占期末成績的20%等等。我還見到很多老師,編了一些漢語的兒歌,進行課堂管理。分小組,讓小組長來幫助課堂管理,等等。
2、解釋生詞、語法
關於生詞的問題,我曾經在文章《漢字生詞教學小妙招》中總結過,這裡就不贅述了。總體的思路是建立生詞和已有知識的聯繫。比如最近的課上,在機場的話題,學生看到託運「箱子」能聯想到學過的「冰箱」,「護照」能想到「照片」,「超重」能想到「超市、體重」,即便不認識的漢字,也能通過偏旁來猜一猜。這樣的話,生詞就會容易很多。
原本已經學過的漢字生詞是零星的點,再學新的生詞漢字,就是繼續布這些點,建立少量聯繫。當聯繫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和緊密的時候,這些漢字生詞就會結成網。聯繫越多,就越不容易忘記。語境也是聯繫的工具,語境可以把一連串的詞聯繫在一起,比如:機票、護照、簽證、登機牌、登機口、行李、超重。
生詞用舊句型學,學會生詞之後,新句型裡面就沒有生詞了。這樣新句型就是單純的語法問題。先複習相關的舊知識,舊句型。然後用To-With-By的模式教新的語法點,先展示給學生,然後引導學生一起說,最後讓學生自己練習。展示的時候,盡量用學生熟悉的例子,生活中的例子。
語法我很少直接講,基本上是讓學生學會之後,把句子羅列在一起,讓學生去發現其中的規律,自己去總結。這個也要根據學生年齡來,因為我的學生是高中生,所以這招比較行得通。
具體例子,請看《語法點教學案例》。
無論是生詞還是語法,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句子裡面既有生詞又有新的語法點,那麼就分兩次來。貪多嚼不爛。在新舊知識對比的時候,先複習舊知識,以防學生混淆。
3、師生溝通有一次,學生在講故事的時候冒出的句子不完整,少了關鍵的動詞。我就會問:動詞呢?
這樣的情況也不是在每個班都能實現。有個班級效果比較好,因為我讓學生做了很多字詞卡片的歸類聯繫,學生知道:名詞、動詞、形容詞,這幾個詞語。所以溝通就比較順利。
我一開始在課堂上會問:明白了嗎?懂了嗎?會了嗎?其實後來想想,這些都不是好的溝通方法。想知道學生是不是真的會了,不應該問他們,而是應該設計課堂上的Assessment,通過Assessment的結果來判斷多少學生會了,會了多少,還有哪裡學生存在障礙。
這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有時候學生都說會了,但是一做起題目來,都不會,這能怪誰呢?肯定不能怪學生。所以,課堂上的形成性評價才是幫助老師了解學生學會了多少的工具,而不是直接問:會不會?
師生課前一般還會問好,問周末過得怎麼樣,今天課多不多,今天有沒有運動類的比賽,等等。課前課後的問候要多樣化,如果每天都和學生說早上好,下午好,可能學生學了一年也只會這兩句問候語。所以我會加入很多不一樣的問候:今天怎麼樣?周末怎麼樣?昨天的比賽怎麼樣?今天課多嗎?今天下午要比賽嗎?下周見。明天見。明天上午見。等等。
4、文化課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應該是學生在練習,在說。老師說得少是好事情。好的外語課是學生一直在操練,老師是負責設計活動,相對來說不會那麼辛苦。如果老師課堂上講得很多,講得很辛苦,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了。
文化課因為會涉及很多概念,抽象的東西,所以如果老師來講,就免不了要用英文大段大段地來解釋。所以我一般是布置任務,學生分小組去搜集資料,來展示。
老師備課主要備教學目標。文化的3P:Products, Practices, Perspectives,文化產物、文化習俗和文化觀念。通過這節課,你要求學生掌握哪些文化產物、文化習俗和文化觀念?要求學生理解和表達哪些文化產物和文化觀念的關係?以及哪些文化習俗和文化觀念的關係?
拿春節來說,春聯、鞭炮這些就是文化產物,除夕吃團圓飯,吃魚這些就是文化習俗,背後的觀念就是,團圓,年年有餘等等。
老師可能要解決的是這中間的為什麼?「吃魚」和「年年有餘」,是怎麼聯繫起來的?
除了讓學生做小組任務,展示之外。我還用過的一個方法是舉例子、講簡單的小故事。比如講中國人腦袋裡都在想什麼這個話題的時候,我介紹了儒釋道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先給學生看了些短片,有英文字幕,介紹和比較儒釋道的中心思想。然後我就開始舉例子,講故事了。
儒家我用的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道家用的是「莊周夢蝶」的故事。佛家,我講了一首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首詩前兩句學生完全能明白。)
最後總的來說就是,中國人會積極進取,因為想著達則兼濟天下,但是如果失意了,就會想著這輩子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蝴蝶的夢裡呢,順其自然就好了。平時呢,大家都會安慰自己,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美,學會享受生活就好了。
這是中文四的課,學生基本就能理解了。這個過程雖然老師講得多,但是都是用中文講的,至少是在讓學生進行理解詮釋的練習。學生可能會提問,所以要做好充分準備。還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這些和他們的文化中有什麼不同。還是要從文化課的具體目標出發。
此外,文化課的教學還可以參考這一篇:《文化怎麼教》。
小貼士:備課備充分。多複習。可以在教室里貼上常用的課堂用語,課後如果剩下五分鐘,就可以用來複習。還可以把常用的疑問詞(什麼、還是、哪兒......)做成海報,設計TPR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今年全美中文大會上跟和我搭檔的盧老師學的),等等。
語法教學注重先教答句、陳述句,再教問句。因為問句和答句的結構常常是一致的,只需要替換疑問詞。
一步一步來,搭好台階。注重Assessment,用Assessment來確定學生是否準備好進入下一步。
學生年齡不同、漢語水平不同,很多東西不一定適用。所以說,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原則就是:能用目的語就盡量別用媒介語
首先,這個是要分國內和國外兩種情況的。一般在國內的話有目的語環境,老師會願意盡量少地使用英語或者學生的母語。因為在國內的漢語教學普遍來說強度較大,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比較強烈。國外來說,一般在初級階段用學生的母語進行講解的比例會加大。你說的一個本土教師和一個中國教師合作的情況是有的。在義大利為了保證他們本國的老師不被搶飯碗,就會這樣安排。但據說義大利的漢語老師自己的漢語水平都不怎麼樣。個人覺得漢語好的老外應該都不屑於當老師(哈哈 )。但是在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是靠中國老師一個人講。很多國外的漢語老師都不是漢語專業出身,所以教起來都是憑經驗在教,大量使用學生的母語是很常見的現象。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因為學生學的是初級漢語,所以相對應的辭彙語法也不是很難,一般一兩句就可以解釋清楚,之後進行操練的時候一般就不會再使用學生的母語了。另外現在慕尼黑孔院已經開始嘗試在進行沉浸式教學,全中文,不過ppt上會有一些德語講解。手機打的,排版好亂。。。。(捂臉)
這主要還是看教學對象的水平吧。
一般在開始教學前,大都要進行一個摸底測試,看一下教學對象的水平到底怎樣,這樣才好評估在今後的教學中施展什麼手段。而對一個完全沒接觸過漢語,也不屬於漢字文化圈的歪果仁來說,一開始就進行全中文式教學明顯是不現實的。在面對這種零基礎的歪果仁,在教學初期勢必要用在教學過程中摻雜一定的本族語來進行教學。隨著教學階段的推進,可以適當減少本族語的使用量。這個使用量應當根據學生的聽說水平,辭彙量等酌情減少。有時候一句本族語解釋相當於好幾句漢語。(本族語指的是教學對象的第一語言)另外為什麼要對歪果仁浸泡教育。說到底還是為了培養語感。漢語相對於印歐語系從發音上來說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聲調。(其實就算對於同一語系下不同語族的有聲調語言來說,聲調的差別也是很大的。比如泰語)對漢語學習者的聲調教學從教學初期開始就是一個重點。中國人學英語沒有語感沒關係,一個單詞就是那麼讀,同音的單詞少,起碼別人還能聽懂。但是漢語一個音節下對應的漢字少則幾個字,多則幾十上百個字,聲調學不好,再加上發音不標準,說短句是沒問題,說長句時誰聽得懂啊。所以說在教學過程中說漢語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不讓外國學中文的老師教他們。師資啊。
目前在國外的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的師資主要來源無非是漢辦志願者、漢碩實習本科實習、學校外派兼有少部分留學生。別看對外漢語出現了三十多年了,要說發展也就是近十年的事。我不清楚一個外國人要具備教授漢語的資格要過HSK幾級,但是從我同學從國外實習跟我說的情況來看,過6級是最好的。跟不提口語考試。每年通過的能有幾個人,通過的人當中又有多少會去教中文,這都是問題。所以目前只能是考國家源源不斷的派中國人出去傳播漢語。就是這麼個情況。
樓上說的教學模式不是中國式的。我不清楚什麼是中國式的教學模式,我了解到的也沒有什麼固定的教學模式,我不知道什麼是教學模式,姑且理解為教學法。現在常用的教學法,無非是綜合翻譯法、聽說法、直接法、任務法幾種教學法取長補短,哪個效果好用哪個。說起來二語教學法理論差不多都是從國外吸取來的,中國人只不過是照葫蘆畫瓢,把教授的語言換成漢語而已。不論是什麼教學模式,只要能教會外國人漢語,就是好教學模式XD樓上也提到跨文化這件事。我也來談談我的看法。外國人教外國人漢語,就不存在跨文化這件事,他們當然知道自己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但是他們卻未必了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內涵。漢語教學的首要前提是要外國人能和中國人用漢語交際啊,他們也許技能是學到了,但是在交流的時候會不會出現文化衝突之類的情況就不好說了。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還是熟知中國文化內涵的本族語者或者對外漢語教師來教更為妥當。但是也不要小瞧了國內培養的漢語教師。現在國內高校基本都有跨文化交際這門課程,考漢碩,考漢辦志願者這都是必考的科目。雖然實際交流的時候可能有些出入,但總體說來問題是不大的。謝謝邀請理論上說,對外漢語課堂不用媒介語,盡量給學生們一個目的語環境。在零基礎的漢語課堂,個人覺得,肢體語言和課堂活動用例展示更好用。因為答主太懶了,不想用冗長的媒介語來介紹這節課做什麼,其實學生也沒必要清楚教師這節課的教學目的,靠教師引導,就能學得很好,教學目的都是老師備課的事,同學生無關。
1、會中文的外國人教自己人語法,完全可以啊、很好啊,不要有疑問。2、為什麼有些地方沒這個做呢?原因就多了,比如:中國老師擺譜,難道我教不好嗎,我一個中國人還教不了你語法,我可是專業老師啊,你外國人就是會說,你知道那麼多了1了2了3嗎?還比如,外國人自己也不自信,就沒去講,還可能外國人自己懶得很,不想去講,還可能有些人不想自己身邊那麼多人都跟自己一樣會說漢語,那我以後不就沒有優勢了嘛!所以,1是沒問題的。假問題。3、當然,外國人自己教要注意幾個方面。言歸正傳。一、他們會不自覺滴用母語對話,你發現不了他的錯誤,有可能真說的不對。二、我們教是不是也加大了他們的聽力和口語?要知道真正的語言學習是在解決問題中產生的,解決語法問題也是一個這樣的過程。三、考慮過聽眾沒有,他們是相信自己人的漢語還是相信中國人的漢語?4、要不要沉浸教學得看具體情況,但是總之多用漢語說是必須堅持的,老師要嚴格把關的,人都有惰性,憋漢語難,他就不自覺滴用母語了,那樣猴年馬月能學好,對吧?5、一家之言,僅供參考,相信你自己的判斷,不要迷信權威,加油,祝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南京不講吳語,何時南京從吳語區轉變為官話區?
※為什麼「元」和「完」的粵語發音一樣,而在普通話里不一樣?
※中文的同義詞近義詞詞典或網站有哪些值得推薦?
※如何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和語文素養?
※為什麼有些看起來很雅緻的舊詞停止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