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底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

有的說0到6歲是最好的學習語言的階段,有的說太小了不能學會混亂,到底哪個對?


我有學生家裡條件好,很小就開始學,各種班,但是雅思成績並不好,因為我們真正判斷一個人英文水平,不是僅僅看你說的那幾個隻言片語是否是很地道的美音或者英音,這一點,目前語音資料如此豐富,外教如此普遍,出國機會如此之多,何難?

所以一個人真正的語言水平取決於他開始學習語法之後的自我成長,這中間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無法靠班課,靠外力解決。也跟什麼時候開始學的,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本人就是12歲初一才開始從字母歌學起,而且除了學校的課和全班基本都要去上的一個周末語法補習,再也沒有報任何班,外教也是大學才有,而且基本他的口語課我都逃掉了,所以平時成績直接影響我的口語分數,我大學口語分數是60,但是我說句不要臉的話,我口語其實應該是班上最好的。

所以這些最後都沒有影響我雅思口語7.5和屢次外企和海歸的電話英語口試中各位對我的誇獎。因為打電話的人看過我簡歷,知道我沒有出過國。

所以,我自己的思路就是,順其自然,不追求早,而且以一種語言為主,不要給她造成混亂,我是覺得要以複雜語言為主,因為複雜的語言會提高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所以,中文將會成為以後我教小孩的主要語言。因為中文更加複雜,而現代中文語法體系和英文是通的,我把根基給孩子打好了,學英語語法是很簡單的,至少我初中自己就搞通了。

我看《爸爸回來了》的時候,甜馨金句不斷,而奧莉講話很模糊,雖然她家裡雙語,我估計除了馨爺本人喜歡碎碎念,愛交際,她身邊的很多人其實不忌諱在她面前以大人方式講話。而奧莉每次和媽媽講話,她媽媽仍然是大人模仿小孩的那種方式去交流,辭彙量少,句子少,多為碎片式,其實3歲之前可以吸收人一輩子能夠用的最高頻單詞,其實不妨可以跟她大人式,複雜一點的對話,但是我不會故意去降低難度。

我當時看了就覺得,那還不如選甜馨,與其兩個語言都沒搞好,不如有一門語言功能極其發達,畢竟極其出色的語言功能在未來社會一定是可以幫助寶寶弄到一個金飯碗的,不一定非要外語,自己母語也可以。

而模仿能力強的寶寶,即便12歲開始學,我讓她集中爆發浸潤式地學英語,也不見得比那種長年累月,每天蜻蜓點水來一點的差。

我以我自己的經驗,就是很不相信那些所謂碎片式,長年累月的語言學習,什麼每天看點美劇啦,聽點歌啦,背幾個有趣的單詞啊,utter BS.

語言就是階段性制定目標,比較短時間(月或者年為單位),一個一個目標地擊破,迅速達成中級的目標,以考試帶動能力。


我下午跟我女兒的在線英語主管老師打了一個長達一小時的電話,我們倆談了很多很多東西,包括對最近第五單元的總結,對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做作業怎麼陪伴的探討。晚上看到這個問題,覺得還是有必要系統的談談我對小孩子學英語的看法。

目前我女兒是某一家在線英語教育的學員(就不提哪家了,況且我也不太滿意,學習成果與期望值有差距,項目的管理也不是那麼好,這家機構在知乎發了不少軟文了,等我再花點時間研究一下來打臉),已經第二個學年了,目前是Level3-Level4的階段,這一年多來,小孩子學英語和在線兒童學英語我感觸良多。所以隨便寫點自己的感受。

我的觀點是:孩子學英語越早越好。

很多人認為中國學英語環境好,全民學英語,其實絕大部分中國學生學的根本不是英語,是一門應試科目。語言這個東西,大家都知道是熟能生巧的,想要學好一門語言,最好的辦法是天天都沉浸在這個環境里,不能無時無刻也至少需要每天定時,不然很難像運用母語一樣去運用,更不要提隨心所欲說口語。

學校提供這種環境嗎?不提供。雖然現在小學英語從口語開始,但真正開口說英語的機會非常少,稍微大一點學校老師還會揪著學生的語法不放,搞得孩子一開口就擔心犯錯,說的更少了。從考試也能看出來,同樣是檢驗英語能力,筆試是大段大段的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口語考試隨便說兩句就行,甚至有些地區不設口語考試。而中國學生都是考試導向型,教委都不重視口語,學生當然也就輕視了,長年累月的學習里,自然而然口語能力就日益減退了。這樣能不學成啞巴英語嗎?我自己也是啞巴英語,考完研就忘的一乾二淨,平時工作中需要用英語一點辦法沒有,那麼多年全白學。

針對這種情況,最好就是讓孩子從小學英語,因為小孩子在生理上,大腦具有延展性;而在思維上,還未形成固定的中文語法系統,對於英語的語音語法比較容易接受。但是這還要看孩子的語言天賦能力、學習方法還有自身的性格等。

語言天賦能力就像藝術天賦一樣,是孩子天生的,沒法強求。有些人就是可以輕易地記住一個詞一句話甚至能夠掌握一門語言的精髓,而這些可能對一些孩子來說是困難的。但沒有語言天賦也不要氣餒,後天也可以努力。除去學習,像我有些海龜朋友那樣,給孩子創造一個英語的環境,例如培養他們關於英語方面的愛好和興趣,可以給他們聽一些英文歌,帶他們看一些迪士尼的英文電影,每天專項時間和孩子純英文對話,培養小孩的興趣和語感。

實際上,有些比較有規劃的家長和學生也已經意識到了口語的短板,身邊一群年齡差不多的家長,聚起來一個經常討論的話題就是給小孩找補習班。以前大家的共識是上連鎖的輔導班,現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也開始選擇近年來流行的一對一的在線外教英語。

在線英語教育,就用戶體驗的話,我覺得基本算是毀譽參半吧,相比那些和校內一樣中文大班授課的課外機構,採用外教一對一的教學方式更加還原一個自然的英語環境,回到最原始的與外國人交談的方式,在鞏固基礎英語知識的同時更直接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實際上,我覺得這種一對一的外教機構更多的是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然而不拘束的英語環境,讓孩子更加大膽地用英文表達自己。但是外教水平的良莠不齊,整合課程和作業體系的設計,都對孩子的學習效果構成實質性的影響,比如我上的這家,就需要課前課後付出極大地努力,甚至包括外加和孩子講解語法才能跟上課程節奏。下面這張圖是我今天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位北大媽媽給孩子選擇在線英語教育時做的分析表,權當參考,並不代表我的看法(也就是這張表還有點乾貨,讓我決定在知乎多寫點看法):

對我女兒來說,學兩年多年英語並不長。上次開家長會,校長和英語教研組長都說本班是全年級英語水平最好的,在西城區同齡段也不差,而這背後是全班全員的課外英語培訓。但實際上,這種好,也只能勉強跟得上西城區的教學節奏,和海淀那些頂級的牛娃,二年級考劍橋3的,對新概念倒背如流的,還差得遠。所以,想要可以正常進行英語交流,路漫漫兮。最後還想說,希望家長不要抱著太功利的心去學習語言,學習語言更重要的是培養興趣和思維,當孩子有了英文的興趣和思維,跟外國人正常交流也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考試也就不在話下了。


我年前剛剛去參加了一個專業培訓(workshop),就是關於嬰幼兒學外語的。兩天前寫了一個文章,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那些說幼兒學外語會搞混的,據我的觀察和實踐,完全不會這樣的。我在國外做幼教,幼兒園裡有的孩子同時學三種語言,兩歲以上都自然知道和什麼人說什麼話。

——————————

孩子學習「外語」的最佳時間:從零歲開始!

2017-02-26 槭樹街艾林 槭樹街艾林

(圖片來自網路)


01


年前我去參加了一個關於嬰幼兒語言發展的專業培訓(workshop),學習了美國華盛頓大學腦科學家庫爾(Patricia Kuhl)博士關於嬰幼兒語言發展關鍵期的研究發現。

這個理論可以用下面這個圖來解釋(原圖和中文標註圖)。

要點有這麼幾個:

1,世界上的語言一共有800個因素組成,新生兒的大腦具備解碼所有800個因素的能力。也就是說,每個新生兒都是學語言的天才

2,1歲以前是母語敏感期,寶寶可以迅速為一種或多種語言解碼,這期間若同時接觸多種語言,可以同時為多種種語言打下母語模塊基礎。

3,1-3歲掌握的語音會晉陞為母語。如果有足夠數量的接觸,學到的語言都是母語級別。以後再學的其他語言成為第二外語。

4,7歲以前,孩子都可以迅速學會第二語言,發音、感覺、流暢度都可以接近母語。

5,然後隨著年齡增加,學習語言敏感期下降。但如果方法得當和持續的練習,同樣可以掌握新的語言,但是花的功夫比較大,口音和語言感覺也和母語使用者有差別。

根據這個研究發現,我們應該從新生兒開始,鼓勵孩子在各種環境中跟其他語言接觸,使孩子具備多種語言的解碼基礎,為日後學語言打下基礎。


02


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佐證了這一發現。

記得多年前一位媽媽寫了一本培養女兒成長的書,叫《哈佛女孩劉亦婷》。書上寫道,劉亦婷3、4歲的時候有一段時候經常看電視里的學英語節目,但是沒有系統學習,後來上學學英語感覺特別容易,媽媽覺得跟小時候看節目有關係。很有可能就是在敏感期具備了英語解碼基礎。

庫爾博士說小時候家裡「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是爸爸媽媽會在需要時用德語互相說一些不想讓孩子聽的「悄悄話」,所以儘管博士自己不會說德語,但還是具備了德語解碼基礎。

我的兒子 3歲前跟爸爸說英語,媽媽說中文,後來上幼兒園後中文很少說,不願意說,但6歲時回到中國4個星期,第一周還只是聽,第二周開始就能跟小夥伴順利對話。語言模塊還在,學起來非常快。


03


坊間曾流傳一種說法,說孩子如果同時學多種語言會產生混亂。但據我親眼所見,孩子不會搞混兩種語言。

我工作的幼兒園的孩子來自多個國家,家庭語言千差萬別,幼兒園也鼓勵教師以兒歌、故事等形式讓孩子接觸多種語言。

我發現孩子學習其他語言非常快。講了兩次《小兔子乖乖》的故事,兩歲的韓國小姑娘,跟我說「小兔子」,發音非常地道。

孩子兩歲前,常常多種語言混合使用。比如飯桌上一個中國小朋友說「水」,如果我馬上給她水瓶,誇她發音好,其他很多小朋友就會跟著叫「水!」「水!」

但是差不多兩歲開始,小朋友已經知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比如中國小朋友妮娜,要上廁所如果我在旁邊會跟我說「上廁所。」如果別的老師就說「Toilet」。 艾瑪有一隻形影不離的絨毛兔子,找不到時會問好朋友妮娜「兔兔呢?」跟說英語的小朋友則問「where"s bunny?」


04


因此,家長和幼教工作者,應該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利用各種機會給孩子接觸多種語言,比如放其他語言的兒歌,說一些簡單的對話,有條件的到外國人聚集的場合去讓小朋友一起玩,上外語學校等等。

如果你的孩子還不到1歲,恭喜你!你還有很多時間幫他建立多種語言解碼基礎。如果孩子3歲前掌握一種「外語」,對他來說,這種語言完全可以跟「母語」平起平坐呢!

————

想不到微信文章可以直接複製過來,簡單多了。希望能回答你的問題。歡迎圍觀我的公號槭樹街艾林(qishujieailin)


不是學習英語,是習得英語。

英語習得越早越好!

參見我空間的文章連載「會說話就會說英語」。是我女兒0-3歲英語習得環境創設及經驗總結。

文章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有理論支撐,又有實際操作方法。

只要有心,不需要花什麼錢,自己就可以做得很好啦!


孩子學習外語的最佳年齡是多少歲?這是外語教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這道題如此難解是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用實驗來證明我們的任何推理。比如,4歲的孩子和10歲的孩子同時開始學英語,過一段時間發現10歲的孩子學得好,我們也不能斷定就是年齡的因素。即使學的內容一模一樣,老師也一樣,肯定有其他我們不可控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他們的生活背景,他們走出課堂以後所處的環境,他們在英語學習上所花的時間等等,而且「最佳」到底是個什麼標準也很難界定。

所以,我們不能武斷地說4歲開始學英語就一定比12歲開始學好,只能說12歲以前開始學習英語,可以更多地採取接近母語習得的學習方法。有一種說法是,人腦子裡有一個學習語言的「零件」,這個零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老化。我們在這個零件還充滿活力的時候,除了學好母語外,還可以充分利用一下它的機能來習得其他語言。

什麼是語言習得?它是相對於語言學得提出來的。習得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而學得則是有意識地去學。母語一般是通過習得的方式掌握的。習得有幾個顯著特點:第一是時間長,我們的母語習得要經過4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算完全學會日常表達;第二是按照聽說讀寫的順序學習,不僅是聽說先行,而且一定要達到足夠的流利度和準確度才進入讀寫,就像我們學母語,在認字之前所有的日常聽說都應該駕馭自如了;第三是不需要語法知識,一旦掌握,脫口就說,下筆就寫,學得輕鬆、自然、地道;第四是對語言能夠形成長期記憶,而不是總要複習才不會忘。

我們這些大人是這樣學英語的:課文、生詞、句型、語法解釋、翻譯、練習。不僅讀寫先行,中文也太強勢了,當我們要用英文表達什麼的時候,可能先是想好中文,然後運用語法知識把所學辭彙和句型組合在一起,再表達出來。這顯然是語言學得。

習得和學得是大相徑庭的兩種語言學習方式。學術界認為,外語學習中的流利程度是學習者習得的結果,而不是學得的結果,學得的作用是在習得的輸出出現錯誤和障礙時進行矯正。

這樣一對比,母語習得的優勢不言而喻。

為什麼孩子比大人更容易接受習得的方式?因為年齡擺在那裡,他們的母語干擾和邏輯思維遠遠比不上大人,所以單詞默寫、句子翻譯、語法規則等對他們來說很難,但是他們的聽力和語音語調模仿能力卻有著先天的優勢。只要我們利用好這一優勢,選取適合的內容並採用正確的方法,孩子在聽說上就能夠很快取得突破。

為什麼是4歲而不是更早呢?英語學習畢竟和母語習得不同,除非擁有雙語環境,否則英語終歸是一門外語,還是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認知和學習意識,而不能完全靠本能來學習。4歲的孩子,母語聽說能力已經基本形成,一般又上了一年幼兒園,開始懂事了,所以這個時候開始學習英語剛剛好。為什麼到12歲呢?雖然學術界對外語學習的最佳年齡一直有爭論,但是有一點共識,那就是青春期是外語語音學習的臨界期。


關於寶寶的雙語教育,你可以看看這篇文章,有些借鑒意義


1861年,法國神經解剖學家保羅布洛卡斯檢查了一位語言障礙的病人,這位病人能聽懂別人說話,發音器官也並無病變,可以做手勢表達,但除了會發個別音,不會發其它音。病人在6天後去世。解剖發現,其大腦左側額區後部有一些組織明顯損傷,確定是構成死者喪失語言能力的原因。布洛卡研究了將近十個類似病例,都得到了相同結果,這個區域就被後人稱為布洛卡斯區。後來,在1874年,奧地利醫生韋尼克也發現了另一種語言障礙,從而發現了韋尼克區。他發現在顳葉部分,還有一個控制語言的中樞,主要管制語言的記憶與理解,與布洛卡斯語言區稍有區別,因而定名為韋尼克區這是到目前為止語言區的兩大發現。這兩個區就是人類的主要語言中區。在1996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專家在第1期《自然》雜誌上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用核掃描術研究發現,人的大腦中有一個專門負責學習語言的區域,(布洛卡斯區)。這一區域在2、3歲時開始快速發育,在10-12歲時發育成熟。報告認為:人在幼年時期,這一部位非常靈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靈敏性呈下降趨勢。兒童學習英語,大腦將有關信息直接存入這一區域。而成人學習語言大腦則要將這一區域和記憶區先建立聯繫。人類母語保護系統形成越完善,接受外語的內在阻力越大,許多農村兒童原來都是在初中才學英語,結果很吃力,這一成果給了我們解釋。相反,人類母語保護系統形成得越不完善,接受外語的內在阻力越小。因此,少兒學英語,起步越早越好,

3-12歲是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期。超過這個時期後,母語保護系統的阻力加大,所以成人學外語不如孩子快。因為兒童有異於成人的大腦結構,所以應該在「布洛卡斯區」發育成熟前學習英語,從而把英語作為終生的第二語言。布洛卡斯區的發育特點決定了人的學習母語和英語的最佳時期是1-6歲,而在3歲左右學習第二外語,和母語之間不會有相互干擾、乃至抑制的想像。綜上可知,3歲到6歲是中國孩子學習英語的黃金時間,這就需要我們在寶寶幼兒期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並獲得初步的英語思維。

希望可以幫到您!


常常有朋友問我怎麼給孩子教英語。在悅悅2歲10個月以前,我都是很零散地給她輸入一些英文原版繪本、英文兒歌或動畫片什麼的,但並沒有每天堅持。

後來從悅悅2歲10個月開始堅持每天給她輸入一部分英語,是因為我覺得英語是通向各種學科必須要用到的工具,是孩子必學的內容之一。而且無論是專家還是實踐都證明,學習第二語言不僅不會混淆母語,而且3-6歲是學習語言的敏感期。母語表達能力好的孩子,往往學起英語會更輕鬆。

在給悅悅斷斷續續嘗試過一些方法之後,我開始每天堅持:

1.在生活中對話

1我說英語,孩子來聽。比如我誇張地做出表情和動作,「Oh, I am
hungry".「hei, come to me, I
need a big hug". 等等可以結合動作的簡單語言。對於能說英語的媽媽來說,生活中的自然對話,是孩子掌握語言最快的方法。對於母語不是英語的孩子來說,比較好的辦法,是結合動作和手勢幫助他們理解。比如,當你說「jump」,就跳起來給她看。比如「I am running」,「I am hiding」,「I am hungry」等等,都可以用動作來表示。孩子在不用翻譯的情況下,就會自然明白在說什麼。但是,還有很多語言,是無法用肢體表達出來的,我們的孩子無從猜測。這種情況的話,說完英語後,最好再說一遍漢語,但不要刻意一個詞一個詞的翻譯。這也是我在汪培珽《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書中借鑒的有效方法。

2悅悅說漢語,我用英語重複她的話。比如,悅悅說:「我想開開了」。我重複:「Oh, you miss Kaikai」。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很自然地掌握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

3當她說錯的時侯,我不糾正,只重複一遍對的。比如,悅悅指著一樣東西問:「Who is it」?我重複一遍:「What is it」?當第二遍再說的時侯,她很自然地就改變了表達方式,變成了:「What is it」?

4除此之外,我還給悅悅在網上找了一個外教,之所以找網上外教,是因為那家同美國課程一樣。也是為了悅悅有一個純英語的環境,畢竟我教還是會用到中文,而且那家是1對1在線視頻上課,悅悅上課效果也很好,有興趣的寶媽也可以體驗一下外教1對1視頻英語課,上課很有趣,免費領取課程地址:http://www.acadsoc.com.cn/vst/?id=14889


其實,孩子學習語言是在懷孕3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了。孩子對父母所說的語言(母語),一出生就有反應。也就是說,雖然不懂意思,但已經可以分辨母語和非母語了。

在出生1到10個月,孩子已經可以聽懂你講話,語法也基本掌握。所以,在懷孕到孩子10個月大,無論給他聽多少種語言,他都可以掌握。也就是說,孩子在1到10個月,是世界語言專家,客氣分辨每個發音對的細微區別;10個月後就成了語言專家,完全掌握了一門語言。

至於10個月後,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式地用些英語,只要父母常常說,不用可以去學,可以掌握得很好。


這個我可以回答,理論和實踐上都有比較多的例子!

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觀念,對的!不是什麼某某老師說或者某某教育學家又或者你感覺什麼的,是好多年前,幾百年前就已經有人研究過了!!!

理論上,6歲左右是兒童語言發現最迅速的時期,而越早學語言就越容易掌握一門語言!!!

但是,請注意,這裡有個大大大的「理論上」,三個字!!!!!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沒有語言環境的條件下,還是很困難的,不要說普通雙職工家庭,就算是像我自己,我的同學同事這樣,專門從事英語教學及研究工作的人,都會發現,在沒有英語語言環境(就是母語不是英語,也不是在英美等英語系國家,家裡也不是全天說英語的情況下)想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英語能力,希望她到6歲就能看著書就會讀,或者一口流利的簡單口語,都是非常困難的,比教6歲以上的孩子達到同樣的目標難的多。簡單的說就是事倍功半!!!記住,事倍功半,這幾個大字!!!不是沒用,而是事倍功半!!!!!

另外,要說一點的是,教小孩是一件非常花費心力和精力的事情,當然這是你想要教好。如果只是教教(跟著培訓中心的模板走),也是很容易的。

可能很多做嬰幼兒英語教學的人會開噴我,但是我想問一下你們,憑良心說,你認為你一周兩三次的教學(這還是頻率相當高的,一般也就一周一次玩玩遊戲學幾個單詞而已),教給孩子的東西他們真的懂嗎?他們會自己變換句型嗎?他們真的能夠靈活掌握運用嗎?

大多數孩子,不管幾歲,如果不複習,很快就會忘記之前學過的東西,不管當時學的有多好,這是事實,真的不需要辯解!!!!所以,語言學習最重要的還是父母時間和精力的付出。

所以,嬰幼兒英語教學其實說白了,就是有錢就上,反正事倍功半,也不是完全沒效果!!!!沒錢就務實一點,在家讀讀繪本,唱唱歌,多聽多熟悉,這比什麼早教班,幼兒#語班要實際多了!!!!

要知道六歲以前你在輔導班學了幾年的東西,學校里一學期學的都比它多的多呢!!!

給大家衷心的建議,多陪伴孩子,給他們讀書或者聽節目,無論中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未來一切的基礎!!!

好了,如果大家有這些方面的困惑,歡迎私信我,反正不要錢!


語言的習得,從來都是先有輸入,再有輸出,零到三歲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在接受輸入,過了三歲往後,慢慢地學會輸出。語言輸入進行得越早越好,小孩子的耳朵最靈光,他雖然不會說,但是他會聽。人類習得語言都是自然習得的,通過特定的場景,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人們學習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國內傳統的英語教育,背單詞,記語法,那都不是學英語。你讓一個大學英語六級甚至專業英語八級的學生,去跟外國人交流,他真的不一定行。母語和第二外語同時學習,當然可以啦!重要的是在情境中學習,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語言習得能力。小孩子口腔肌肉發育還不成熟,有的音暫時發不準,這都沒關係,只要輸入的時候是準確的,將來孩子的發音就是準確的。


從小就開始學,看過爸爸去哪沒,幾歲的孩子英語感覺都要比現在的大學生還要好!


2到3歲時學前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期,但我覺得不要這麼早讓孩子學習外語。先把中文學好再說,免得中文沒學好,英語也半吊子。
現在一些好的私立幼兒園有英語的外教,但從孩子學習的角度來說,效果不大。
懂行的都知道,早教的主要目的是開發智力,而不是過多的接觸知識。過早的讓他接觸知識會導致在幼兒園小學一二年級成績不錯,後面一落千丈,這種情況不是沒有。(就開發智力而言)


簡單來說,看下面這張圖就知道了。橫軸是年齡,縱軸是語言能力的分數。0到7歲是最好的時間,然後學習語言的能力逐步下降了。這裡主要是講學習語言達到母語程度的能力。

這張圖來自專家Patricia Kuhl

說細一點的話就是如果你覺得你的小孩的語言學習能力是處於兒童的平均水平,想要讓他達到英語母語水平你最好的機會就是讓他從0到7歲開始學習英語。

另外一點就是看你怎麼學了。找個自己英語都口音巨重的中國人來教小孩英語那還是算了吧。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暴露在相應的語言環境里對小孩是比較重要的。這就是為什麼小孩的語言水平和家長的教育程度正相關的原因。家長平常用的辭彙的多樣性和句子結構的多樣性對小孩的語言水平形成直接影響。

這個Patricia Kuhl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發現是對於小小孩來說,看電視學語言是沒有用的。跟人直接交流才能幫助語言發展。

當然天才到處都有,我也認識很多例外的人,比如12歲移民美國,說的英語一聽就是母語水平。再晚一點的也有有些高中過來的也說流利的英文。有些人聽口音是有點中文腔的但是單詞量巨大,語法很正確,完全不影響交流。但是大多數的語言學習者,過了一定的年齡,發音要做到母語水平是很難的,一些語法要日常交流中也常犯錯。例如英語的單複數形式,現在時,過去時,過去完成時的使用,和最簡單的she和he,很多人說著說著就忘了。很正常嘛,中文裡沒這個東西。


我家寶寶1歲開始正式學英語,接觸個線上教學寶寶玩英語,每天和寶寶用英語互動半小時,或者更多時間。陪他一起玩耍,其實這個線上教學APP的理念也和樓主一樣,都主張0-6歲開始學習。我現在堅持了3個多月,發現寶寶已經有很大的進步,能聽懂很多英文的指令,會跳英文舞蹈,例如up and down。而且也很活潑愛表現自己。有興趣的可以微信私聊關於寶寶的英語啟蒙經驗。&


其實寶寶的接受能力很強
語言學裡有一個概念叫Bilingual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意為雙語都作為第一語言習得。有了足夠的語言輸入,和經常性的雙語輸出訓練,他們是能夠做到兩種語言都十分流利的。
所以,學英語越早越好,但要注意輸入和輸出之間的均衡。如果不均衡,再早也沒用。


0-3歲幼兒的語言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單一遲緩,建議三歲以前的寶寶還是先把母語學紮實了,三歲以後再去專業的英語機構學習英語,這對寶寶的語言發展比較好,專業的兒童英語機構也是建議三歲以後再接觸第二門外語的,3—12歲是人生學習第二母語的最佳時期,其中,3-5歲是學習第二母語的最佳啟動時段。


看到上面一水的說越早越好的答主們,想來說一個反例,供大家參考。
我媽有個朋友當年是我們那兒的理科狀元,後來他老婆也是另一個地方的狀元,兩個人的智商可以說是相當高了。去荷蘭工作然後定居荷蘭,小孩也生在荷蘭,上的託兒所都是英語德語荷蘭語的,假期的時候帶小孩回國,又在中文的環境里,結果小孩一歲多了還沒喊過爸媽。
如果不是語言混雜的話,那可能生了個愛因斯坦。反正我們都在等,看看小孩三歲了會不會說話。


所謂的語言敏感期,是指在此期間兒童能夠較為輕鬆的習得語言;但並不是說錯過敏感期語言就學不好了。對於中國家庭來講,少兒英語的啟蒙關鍵之一是早期的磨耳朵,簡單來講就是想像一下學中文的過程,在小孩進校開始學拼音前,他已經在家裡磨耳朵磨了好幾年。當你教他」牛奶「的拼音時,在他的認知里已經存在「牛奶」這個聽力基礎,以及建立了」牛奶「這個讀音和食物的音形聯繫。所以中國家庭在考慮少兒英語的時候不妨好好思考下如何在非英語大環境下為孩子磨英語的耳朵,而這個是任何少兒英語培訓機構都做不來的。


不錯


推薦閱讀:

3周歲的孩子有哪些啟蒙英語的APP推薦?
2-6歲幼兒學英語用什麼教材好?
幼兒英語課堂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
孩子英語基礎不好,報班學少兒英語哪家好?

TAG:早教 | 幼兒教育 | 英語教育 | 幼兒英語 | 少兒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