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速度快很多,卻不用網線來替代 usb、thunderbolt 之類的介面?
USB屬於非對稱的介面。一般來說,這種介面的協議都要求一個主機端和一個設備端,請求由主機發起,設備端只做簡單的回應。
而乙太網、串口這些屬於對稱的介面。這種介面的協議要求兩端的設備是對等的,要求兩邊擁有完全等價的協議棧,和傳輸模型。
說點更好懂的話就是:USB在設備端的協議棧可以做的非常簡單,而如果要在設備端植入一套完整的TCP/IP+乙太網驅動是非常複雜的。
所以,我們可以做出非常簡單的U盤,基於USB來說設備端非常簡單。但如果U盤換成網路介面的話,設備端的複雜度會上升,成本也會增加。
所以,像USB這種介面必然會長期存在。因為成本問題,不可能每個設備都植入一套完整的網路協議棧,網卡晶元的成本還是要比USB模塊貴很多的。況且網路是雙向供電的(POE的規範還沒大規模普及),USB只需要主機供電即可,並且一開始就這麼定下來了。
另外,USB速度也不怎麼慢吧?USB3.0是5Gbps,USB3.1是10Gbps,USB3.0近似普及,但萬兆網卡還不怎麼普及吧?
況且SATA3的速度才6Gbps,你即使配置了10Gbps的網卡,SATA3寫硬碟的速度也跟不上的,就算SATA沒瓶頸,一般的機械硬碟也難以達到非常高的速度。
如果你用PCI-e的SSD的話,你知道這種結構的USB移動硬碟有多貴么?有沒有廠商做這種東西都不確定。
Thunderbolt 1.0 10Gbps
Thunderbolt 2.0 20Gbps
USB 3.1 10Gbps
1000M 網卡 1Gbps
10G 網卡 10Gbps 這得用光纖了,題主你肯定用不起
綜上,誰跟你說網線比較快的?
快很多?!千兆連Thunderbolt 2都懟不過你跟我說快很多?!而且你給我拿網線走個PCIe試試!
因為網線傳輸不了大規模大負載的數據,目前民用網線也就不過是千兆,也就是G級別的,但是USB和 Thunderbolt已經達到了幾十個G。
最重要的是這些介面可比RJ45要小得多,而且可以供電100W。早知道一般的筆記本供電也不過就是六七十W而已。明明快很多那應該用明明啊……
話說網線能給你供電,乙太網那麼多層協議各種設備都能支持?我記得應該usb線比網線快
每一類介面都是根據需求來設計的,網口和USB都有它們不同的應用場景,速度只是需求中的一個因素。
如果網口取代了USB,那U盤,USB滑鼠,鍵盤,U盾,充電器該怎麼設計?
萬兆網卡也不如Thunderbolt 2啊……更何況Thunderbolt 3也快了,5K顯示器等著他驅動呢……
推薦閱讀:
※Apple 兼容舊式 USB Type-A 介面的雙向可插線纜是怎麼實現的?
※為什麼各種線材的接頭(口)要叫公、母頭?
※Lightning 和 USB Type-C 設計上各有什麼優劣?
※PS2 介面鍵盤和 USB 介面鍵盤間有何區別?
※為什麼 USB 鍵盤會有鍵沖而 PS2 的鍵盤能全鍵無沖?
TAG:計算機 | USB | 雷靂Thunderbolt | 數據傳輸 | 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