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的練習寫作?

我想寫的東西,是一個隨筆散文那樣,但是有我自己的思想,很多時候想到一個點子,但是寫不出一篇高逼格的東西。

比如前幾天要寫一個關於「書店故事」的東西,想寫我們市裡沒落的書店,結果寫出了一篇貌似高中生作文的東西。

自己算是比較愛看書,小說,社科,歷史都看。但總覺得自己寫的字沒有風格,東拼西湊拼出一篇來。我應該從哪方面入手練習?


我之前當過記者編輯,做過廣告公關策劃(不要想歪),硬文軟文都寫過,評論分析也擅長,現在轉型寫小說中,也是學習ing,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寫作心得吧,就5句。

第一句:你會說話嗎?寫作比說話還簡單,關鍵在於「寫下來」。

寫作就是用文字說話。

有了簡訊和微信之後,每人每天都在寫作。那為什麼還有人說自己不會寫文章?

  • 一是我們不了解寫作的技巧,把寫作想成了特別高大上的事;

  • 二是對自己極端的不自信。

可能有人讀到一本好書,比如《白夜行》,比如《大秦帝國》,比如《紅樓夢》,甚至《幻城》,都會想,踏馬的好牛逼,我這輩子也寫不出來!

當然,如果總是有這樣的想法,的確是一輩子寫不出來。

因為你如果總是把自己的水平和牛逼作家放在一起對比,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一隻狐狸如果總和獅子作對比,結果會怎樣?獅子能跳過去的懸崖,狐狸一跳肯定摔死。

每個作家在完成一部著作之前,都必然會經過無數篇文章的積累;

寫成每一篇文章之前,都必然經過無數段子的積累;

寫成每個段子之前,都必然經過無數句子的積累;

……

作家的源頭可以上溯到幼兒園。所以不要奢望通過看幾本書,或者寫幾千個字就能成為作家,慢慢來,不要心急。

放鬆心情,不要過於苛責自己。心裡想什麼,就寫什麼,動筆記錄,這至關重要。

可以把寫作的過程想像成與一個朋友聊天,你用筆給她/他發微信,想什麼就說什麼,堅持寫下去。

等你表達結束,一篇文章也就寫成了。

坦白講,我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想寫什麼,但下筆以後,靈感自然就來了。

「下筆如有神」,不是虛言。

關鍵,你得寫。

第二句:不要過分追求辭藻,請將精力集中在內涵

我在上高中的時候最討厭一種作文——華麗辭藻的堆砌;但這類文章卻很受某些老師的歡迎,乍一看,文學水平真高,但細細考究其中內涵,卻不知學生寫了什麼。

後來,寫這種作文的同學,畢業之後基本就告別文字了。

因為他們在堆砌華麗文字的時候,並沒從中得到樂趣;徒然注重外在的美觀,並不是寫作追求的終極意義——魯迅、莫言等等優秀作家,文字往往平實得很。

寫作的目的是表達自己,而不是讓別人看到你的文字說:握草,好特么牛逼,我都看不懂欸!

文字貴在簡潔,寫作就是要讓人看懂——如果讓人看不懂,那就不如不寫。

所以,不要考慮辭藻的束縛,你要用最平實和簡單的詞語去表述自己的想法,哪怕就是大白話。

大白話又怎樣?你寫下來,這就是文章。

你的大白話若有了內涵,那就是一篇好文章。

你的大白話既簡潔有力,又有意義內涵,那你就是魯迅莫言。

好多人走出家門,像忙忙碌碌又像無所事事的螞蟻。有的走,有的跑,有的站著不動。有的往東,有的往西,有的原地轉圈,東張西望。——莫言,《豐乳肥臀》

其實文字很簡單,不要寫得太複雜。

關鍵還是那句話:你得寫。

第三句:邏輯並非天生,而是後天培養的,所以,寫作之前先列提綱。

下筆千言倚馬可待不是傳說,可也不是天生的。

這都是後天訓練和培養的——曹植才高八斗,可以七步作詩,大家都說他是天才,可沒人知道他年紀輕輕看了多少書,之前寫爛過多少詩詞歌賦的練習冊。

想一口氣就寫出有條理的文章,也需要練習,培養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

所以列提綱,對於初學者來說,至關重要。

  • 寫新聞稿,有個倒金字塔結構,就是一種提綱和邏輯結構——先寫導語,將所有新聞點列入;再詳細分析導語,讓想讀下去的讀者詳細了解事件;最後,做一些信息補充。一篇新聞稿就OK了。

  • 寫評論,前面要先把事情簡要的交待清楚;然後列一列其他的輿論觀點;最後說出你的看法,也就OK了。

  • 寫自己的心情日誌,首先寫你的心情如何,然後探究造成這種心態的原因是什麼事,再介紹通過此事,你得出了何種人生經驗,給自己的未來何種啟示,也OK了。

……

任何文章都可以有邏輯,前提是你要在寫作之前,通過文字先把重要的點列出來,沿著提綱去完成。久而久之,文章的邏輯就出來了,那時候不用列提綱,你寫出來的文章也是有前後因果,不會雜亂無章的。

第四句:好文筆如果是輛自行車,那車的腳蹬子就是:讀書和寫作

對於寫作來說,讀書不可荒廢;靈感一部分來源於自己的生活,一部分來源於別人的經驗,最容易獲取他人智慧的方式,就是讀書。

下筆如有神的前提,是讀書破萬卷。

書讀得多了,名家的作品看得多了,你自然會有對文字的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

這時候,你只要不懶,寫下去,肯定能寫出好文章。

讀寫讀寫讀寫……

堅持下去,好文筆就不是夢。

第五句:傻逼的量變,終將促成牛逼的質變。

「堅持」對寫作來說至關重要。

小學生要寫六年作文,才能成為初中生,初中生寫三年成為高中生,高中再寫三年,才是大學生……

開始我們只是100字的作文,然後400字,後來600字,高考時候成了800字,大學呢,三千、五千,論文還能上萬字……

在大學之前,因為人生經驗太少,寫作對於我們來說無外乎是別人經驗的借鑒,所以便有了魯迅說:XXXXX;愛因斯坦說:XXXXXXX;牛頓說:XXXXXXXX;

而如今,我們的人生經驗多了起來,經歷過戀愛、失戀,經歷過就業、失業,經歷過親人的離世和朋友的背叛,經歷過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打擊……

我們有很多話可以說,很多文字可以去寫。

那麼,只有堅持,堅持去寫,傻逼一樣的堅持,只要你想寫,想表達,就早晚會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每個人都是小說家,信不信由你。


有些大道理啊套路之類的,聽上去很不錯,但是只怕聽了以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始。都無法開始寫,還想著找個系統地套路去做是不可能的,你要先邁出第一步。

我有個很實用的具體建議——抄書

抄書,不是抄襲。是指抄寫那些好文章,經典著作的段落。你就對著抄寫,而且要過腦子,不是完成任務式地機械複製。用筆也可以,打字也行。

覺得抄夠了以後,下一步是默寫,完全不需要像語文考試那樣在意原文。你可以默寫一段情節,或者默寫一些句式。更進一步就是模仿作者的套路,但是換成新的情節,原創的詞句。

默寫也夠了之後,下一步就是動筆寫自己的東西了。不要擔心這樣做好像會感覺在培養抄襲模仿的習慣,你真的這樣練習完之後,最大的念頭絕對是渴望趕緊寫出自己的東西,而且在寫作時具備一種敏感,生怕跟別人重複。

就是這麼個簡單套路,去試試就知道了,應該能幫到你。


風格不是一天行成的,是寫了很多字很多文章之後慢慢形成的,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模仿借鑒一下喜歡的作家的寫作方式,(不是抄襲)然後慢慢培養自己的風格。

或許你還需要這個,既然你是寫現實題材的,可以看看這本書的姊妹篇《開始寫吧!非虛構文學創作》


我認為想要練習寫作,閱讀量一定要跟上。不管是天文地理,歷史哲學,都要有所涉獵。這樣寫的時候才會得心應手,有素材。寫作時常常出現大腦短片的狀況,原因就是素材不夠,不知該寫什麼故事。舉個例子,如果寫的是歷史性小說,很多的歷史框架、事件等你就要了解,不,應該是爛熟於心,用的時候才會得心應手。在寫喜劇類的小說,就要在平時的閱讀中積累有趣的故事,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有趣的經歷,最後通過自己的編撰讓它實實在在落在本子上。

看了知乎,發現很多人對寫作風格的養成產生疑問。對我來講(我是個實實在在的門外漢),初中高中的時候喜歡郭敬明的小說,於是每天在寫作的時候就引用他的句型句式,引用他的敘事風格,雖然最後放棄了,但是這麼多年,無論是寫報告還是寫論文,都會有他的影子。後面喜歡看微博裡面的小段子,有時候也模仿著寫寫小故事當做娛樂。就如同樓上的米米講的,模仿是習慣成自然的一個過程,慢慢這些文風筆鋒深入到自己的骨血中,就變成了自己的寫作風格。

還有一點,就是寫完之後一定要自己重複多看幾遍,或者讓朋友們閱讀幾遍。我寫作的問題就很多,最明顯的就是標點符號的濫用,讓人讀起來不夠通暢。(逗號太多)

從精神上來講,對於寫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堅持了。即使自己之前寫的再爛,也要相信通過閱讀和練筆文體風格、故事概況細節等都會描寫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到位。這就跟寫毛筆字,sorry,我並不會寫毛筆字,還是用彈鋼琴來講吧,只要大致方向是對的,老師的指導是正確的,堅持著每天去練習,心無旁騖,最後怎麼也會彈出來悅耳的曲子。

這裡僅代表個人觀點,用以拋磚引玉,讓各位見笑了。


記錄生活,每天練習,我現在每天背一篇文章,並且每天在朋友圈發表一個故事。


我注意到了系統一詞

首先我們要先從基本功開始(基礎性)

一、積累語感和辭彙。語感是重要的基礎,語感積累夠了,文章就有了基礎;辭彙是基本性的組織內容,只有足夠多的辭彙,才能寫出高逼格點的東西

二、積累修辭。將所有修辭手法羅列出來,熟記於心,這是造句的手段,也就是切菜的工具——刀。

三、積累布局之法,譬如首尾呼應就是一種布局之法,這是從文章整體來訓練。之前兩條講的是文章的細節處。

四、積累素材。包括閱讀新聞,或者典籍,或者生活的所見所聞。有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二者合二為一才能發揮威力。

五、積累視野和視覺。即使有了間接經驗或直接經驗,若沒有經過自己的理解,消化,判斷,是無法形成較為高端的素材的,視野就是要站得高,視覺就是要從各個角度思考和選擇最好的角度

六、積累點子。有時候視野和視覺都有了,但別人也有相同的功力,你就要從點子,也就是側面或者創新度去攻破了,點子拿捏得當,比文字功底更加有威力。

七、積累手感。也就是要邊讀邊寫,讀的時候要避免被寫干擾,因為容易被要寫什麼而牽引,讀的時候要做到無干擾無動念,專註而熱烈;寫的時候也要做到無干擾,不要為了追求過高而停下筆桿,久而久之容易自己打擊自己士氣。最好寫的時候降低一點雜念,注入多一點享受和快樂。

我最近也在試著修鍊,也寫公眾號,叫"萬花筒寫輪眼」,大家相互學習吧。


運用語言文字的技巧一半根據對於語言文字的認識,一半也是要靠虛心模仿前人的范作。文藝必止於創造,卻必始於模仿,模仿就是學習。最簡捷的辦法就是精選模範文百篇左右(能多固好;不能多,百篇就很夠),細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和用字,務求透懂,不放過一字一句,然後把它熟讀成誦,玩味其中聲音節奏與神理氣韻,使它不但沉到心靈里去,必須沉到筋肉里去。這一步做到了,再拿這些模範來模仿(從前人所謂「擬」),模仿可以由有意的漸變為無意的。習慣就成了自然。入手不妨嘗試各種不同的風格,再在最合宜於自己的風格上多下功夫,然後融合各家風格的長處,成就一種自己獨創的風格。從前做古文的人大半經過這種訓練,依我想,做語體文也不能有一個更好的學習方法。

引自朱光潛著:《談文學》之《資稟與修養》


問題不應該是「如何系統地練習寫作」嗎?

還有「逼格」是什麼東西?

我也想學習(練習)寫作,當前我對自己的要求是:不要寫錯別字,不要寫病句。武人愛劍,文人惜字。要規範用字,規範用詞。


用詞盡量簡明扼要,說過的話不要再說,提過的詞不用再提。

思路保持清晰,明白自己想寫什麼。

放棄逼格過高的寫法,通俗語言表達的情感更飽滿。

多看看國內有名的作家,無病呻吟流的最好不要學。

最重要的一點,什麼年齡寫什麼年齡的東西。非要裝的深沉或者年輕,會很難看的。

對了補充一下

當對一個問題的分析不夠透徹時不要強行分析,承認不透徹你才能寫的安心。

呃…看了別的回答好像有一點忘了說了,多看書,最好多看百科全書。


多看,多寫,無他


之前上古代文學作品選讀的時候老師說,他有一個同事寫文章寫得特別棒,我們老師問他怎麼做到的,這同事說:「我之前也寫不好,後來背了一遍《文心雕龍》就好了。」


推薦閱讀:

讀過的書中,哪個人的心機城府最深,讓你感到欽佩和害怕?
好書看不懂怎麼辦?
要上大學了,大家有什麼好書推薦?
推薦一些諷刺性的書或電影?
紐約時報圖書排行榜是如何運作的?

TAG:小說 | 寫作 | 書籍 | 漢語言文學 | 能力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