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理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


聖嚴法師 著述

是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佛教的教訓,正像世俗所說『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教訓一樣。

  不過,浪子回頭的可貴,是在能夠改邪歸正,既然改邪歸正之後,必須要積極地重建他的人生,才能達到『回頭』的目的,才有『金不換』的價值可言。因此,佛教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只是從正面的自性──佛性上作的肯定,不必就是真的當下成就了無上的正等正覺──佛的果位。

  所以,在天台宗的圓教的佛,共有六種,稱為六即:

  六即:

一、理即佛:是指眾生本來具有的理體覺性─佛性 ──────┐

                    (惟具佛性)   │

                             ├外凡

                             │

二、名字即佛:是指聞知自己有此佛性之後,能夠豁然而悟 ──┘

                    (惟解佛性)

  三、觀行即佛:是指念念自觀其心,隨喜、讀誦、說法 ─┐

                降伏煩惱─弟子五品位├外品┐

                 兼行六度、正行六度┘  │

                             │

                             ├內凡┐

                             │  │

四、相似即佛:是指修持的功用已深。            │  │

             已至六根清凈位──十信位──內品┘  │

                                │

                      十往位┐      │圓教

五、分證即佛:是指已入聖位,分分破除無明, 十行位│      ├

            分分實證覺性─佛性─十迴向├聖因    │八位

                      十地位│      │

                      等覺興┘      │

六、究竟即佛:是指無明斷盡,功德圓滿,             │

         圓證覺性─無上正等正覺─妙覺位─聖果─────┘

  以上所舉的六種佛,第一種是指一切的眾生,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地眾生均有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指的『理即佛』。第二種是指已經聽了佛法的人,知道自己本有佛性,本來就有成佛的可能。第三種是指已在修持佛法,已能降伏(不是斷除)煩惱的人。第四種是指已經六根清凈快要進入聖位的人。第五種是指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到了第六種,才是真正的成佛,才是佛果的圓滿,才是無上正遍知覺。

  由此可見,『立地成佛』的佛,大概是指第一種的『理佛』或第二種的『名字佛』,而不是第六種的『究竟佛』。因為從『放下屠刀』的時候起,已是佛性圓成的起步點,稱為『立地成佛』,等於是說『回頭是岸』。事實上,放下屠刀並非馬上就是佛,苦海回頭也並不立即就在岸上啊!

  懂了這一層道理,對於禪宗的開悟,也可以觸類旁通了。許多人以為『即心即佛』、『明心是佛』、『無心是佛』、『見到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等等,都是成佛的意思,並且以為一旦開悟,『黑漆桶兜底打穿』,便是成佛了。

  其實,開悟並不即是成佛,乃至也並不即是見道,比如宋朝的高峰原妙禪師,自稱他一生用功,大悟一十八次,小悟不知其數。可見,開悟並非成佛,如說開悟即是成佛,乃是成的『理佛』乃至『相似佛』,而絕不是『究竟佛』。充其量,禪宗的開悟,相近於『得法眼凈』──見道──小乘的初果,大乘的初地而已,所以禪宗破了三關──本參、重關、牢關之後,才是走出生死之流的邊沿。如果以天台圓教的『六種即佛』來衡量,禪宗破了第三的牢關,也僅同於第四『相似即佛』位。正因如此,禪宗的祖師,當他們參到一個『入處』──黑漆桶兜底打穿之後,往往倒要隱於水邊林下,去『長養聖胎』了,因為他們尚未進入聖階,充其量,是走完了成佛之道的三分之一的路程而已──三大阿僧只劫的第一阿僧只劫屆滿。

  從這一點看來,一些只知盲修瞎參的禪客們,可以把神智清一清了,因為,他們縱然已經破了三關,也不過是賢位的凡夫而已。


好人、壞人雖然都叫成佛,但所成內容卻不相同。

如同大學生、小學生都叫學生,但能力水平不可同日而語。

題主的問題可以轉換為:

勤奮的張三刻苦讀書考上清華成為大學生

懶惰的李四到小學報個名就成為了小學生(李四適齡)。

他們都成了學生,為什麼張三辛苦、李四輕鬆,百思不得其解?

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六即佛」可以清楚的解釋這個問題。

六即佛,六即指的是一個人開始修行直到最後成佛,這當中的六個層次,而這六個層次當中,都稱作佛,故稱為六即佛。

一、理即佛,一切眾生,雖輪迴六道,日處塵勞煩惱中,與覺體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就是說你拿不拿刀,本性都是佛,不論你是富二代還是流浪貓,佛性都不會遺失,但是也不會得佛性正用,因為你壓根兒不知道有這事兒

二、名字即佛,或從知識處,或由經典中,得聞即心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點頭會意,豁爾有悟,故名名字即佛。

這可能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得的境界,是突然明白了自己與諸佛同一本源,成佛有份,所以頓棄惡行,就路還家。這也叫成佛但不是究竟即佛,一切才剛剛開始,只是知道了自己的去處,往後大有事在。

三、觀行即佛,這是圓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進一步依教修觀,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故名觀行即佛。

四、相似即佛,這是圓教十信內凡位,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於觀行即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雖未真悟實證,而於理彷彿,有如真證,故名相似即佛。

五、分證即佛,這是於十信後心,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證法身,從此成法身大士,其間從初住起,各各破無明,證三德,至等覺共歷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證即佛。

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此三者就是題主說的「好人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可以成佛」,雖然都叫佛,但是和名字即佛已不是一回事。

所以可以修改為【好人歷經千辛萬苦而分證法身(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而壞人放下屠刀時機緣具足頓時明了自己亦有佛性(名字即佛)】。

六、究竟即佛,這是從等覺,再破最後一分無明,則惑盡真純,徹證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覺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

狹義的講究竟即佛才是真正成佛。


個人理解,改變什麼時候都不晚


這個問題牽涉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佛教為什麼存在,如果你能想大概明白佛教乃至宗教、社會道德存在的原因,就會理解這句話。

其實成不成佛根本不是關鍵,關鍵放下屠刀,成佛不過是一個誘餌。


讓被宰掉的情何以堪


有本佛經,《央倔魔羅經》,專門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


……也許無需理解,而是感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從字面上解釋容易誤入歧途。如果要想進一步理解這句話,那麼先要了解什麼是「屠刀」?考慮一下,屠刀並不只是滴血的鋼刀,要知道屠刀有千萬種化身。可怕的是不知手拿「屠刀」,自認為在濟世修行。更可怕的知其是「屠刀」還要手起刀落,其心已落地獄,談何後半句。要知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能有僥倖心理!

「立地成佛」這半句說不了,只能說先學做人。動物都是被本性慾望所控制的,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本性和慾望,何談做人?其他的更是從何說起呢?

這句話總的來說,對於修行者學佛人士,不亞於一部佛經,內涵極其深刻,只是稍稍近觀,便覺浩瀚如煙。

對於其他人來說,不要按字面上淺顯的理解,這樣會誤入歧途的。


經常看見人說:好人成佛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屠刀是什麼?就是沒過得去的八十一難,威逼也好利誘也好,邪念一起,就拿起了屠刀。

最難的是放下兩個字,不是想想說我要放下就可以,先把「放下」這個念頭放下吧。

正所謂不但不執著,而且不執著於不執著,並且不執著於不執著於不執著。。。


我覺得宗教就是讓人心安,至於心安是否如此重要,等你到了中年,經歷過一些世事後,你會覺得心安比什麼都重要。我說的心安,不單指施害者的心安(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有受害者的心安:放下了,寬恕了,解脫了。跟心理學很類似,但又比心理學更寬廣,更感性。


佛者,覺也。賭徒決心不再賭了,就是放下了屠刀,立地就是覺悟了。


非佛教人士,僅從日常生活解讀。

我們講節約,不是指吃飯不剩,而是指少盛一點,這省下的一點,才是節約的一部分。

同樣,屠刀在手,一直殺下去,會有無邊殺業。然中途停止,那可能的殺業就沒有了,這部分的公德亦是無量。


話頭能參懂當時就懂了 不懂就不必參了


推薦閱讀:

如何識別混雜在佛教里悄悄傳播外道的巫師們?
修行的人應該事事忍耐嗎?
避苦是佛教修行的一個主要的動機嗎?
如何看待南懷瑾先生與宣化上人對妄想的兩種不同觀點?
為何南傳與北傳的涅槃經差異那麼大?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