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是不是也曾經是個很強大的國家?

從16世紀80年代建立東吁王朝之後,緬甸就一直是一個很強的國家,萬曆年間暴打中興時期的大明,一口氣打到攀枝花,明朝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以明朝承認緬甸合法獲得孟養、木邦為條件,兩國恢復了正常關係。

蹉明不叫事,但是大清也在緬甸吃了虧,最初輕敵3000八旗外加1.8萬綠營,2萬人被人家滅了一半,而後滿兵湊了14000.綠營160003萬多人去打,結果也是和談結束。

最後緬甸還逆天的襲擊了大英帝國,幾乎佔了孟加拉。我覺得,這段歷史算的上了不起了


「萬曆年間暴打中興時期的大明,一口氣打到攀枝花」

不知道有多少明黑覺得東吁王朝軍是一口氣打到四川邊境的,今天那個四川知名鋼都攀枝花市是什麼時候才出現的離中緬邊境又有多遠自己心裡沒個數么?

明代的攀枝花在哪裡呢?由下圖可知是在姚關一線,也就是今天保山西南部

上圖除了告訴你明代的攀枝花在哪以外,還傳達了明軍動員方面的信息,比如一個參將一個游擊各在現地招募了五千兵再徵召部分土司兵就出擊了

劉大刀這一路還一直日到了阿瓦

所以題主確定大明是被暴打?

還有某把總高國春的故事

「是役也,國春以五百人破賊數萬,解五章之圍,窮追旬日,連摧六營為西南戰功第一。」

相比大清十全老人親自遙控,幾次動輒數萬又是綠營又是八旗的,結果還折了主將明瑞以下一堆滿漢高級軍官,還有一群逗比因為謊報軍功或自殺或被處死的,我蹉明打起來好像還真的沒資格說自己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哦?


中南半島的基本格局是「三強夾兩弱」,三強指緬越泰,而柬埔寨和寮國這兩個弱國是作為緩衝被三個強國夾在中間的。

從開國時間來看,三個強國都是後起之秀,基本都是公元10世紀之後才建國的。其中越南有一個很大的地緣優勢,就是寮國和柬埔寨兩個弱國(其實還應算上一個占城)把他跟另外兩個強國隔開了,所以越南面臨的外部壓力要相對小一些。

作為另外兩強的緬甸和泰國,有著漫長的邊界線,所以兩者歷史上的衝突要多得多。總體上看,緬甸的優勢比較明顯,一方面在地理上緬甸處於上游,另一方面緬甸古代的王朝體制帶有軍國主義色彩,實行一種類似中國府兵的軍戶體制,軍戶集中在首都,佔了首都周圍最好的田,而且平時不用納稅,戰時又可以掠奪戰利品。這種體制的好處有3方面:1、軍戶集中在首都,統治者能有效掌握軍權,且戰時能迅速動員;2、軍戶地位有保障,能自備武器,動員成本低;3、掠奪戰利品的權利有保障,士兵參與對外征服的熱情很高。

憑藉這些優勢,自東吁王朝起,緬甸幾次攻破泰國首都,能把三強之一的泰國打得幾乎亡國,緬甸的實力在中南半島可算得上數一數二。

但相較越南,緬甸的統治者似乎過於迷信武力,少了一點政治智慧,屢屢在國勢鼎盛、擴張順利的時候忘乎所以,一再招惹北方的巨無霸中國,幾次為了侵吞作為中緬兩國緩衝區的西南土司,而招致中國的討伐。雖然在戰場上,緬軍的表現相當優異,中國的反擊難以深入其國土,緬甸還能逐步蠶食邊境的土司。但幾次得罪中國都是在侵吞泰國的關鍵時刻,導致泰國能藉機翻盤,到嘴的肥肉得而復失。假如泰國被緬甸吞併了,今天的中南半島又是怎樣一番格局?

從擴張領土的角度來看,古代的緬甸王朝頗為成功,中緬邊境那些曾經佔有大片土地的獨立土司政權(向中緬兩邊稱臣,但事實上獨立),今天大部分已併入緬甸版圖。但是吃下去消化不良,緬甸的短板是文治,時至今日仍是一種軍人體制,緬北對緬甸的向心力也遠不如國境另一邊的中國。


中南半島一霸,莽應龍時佔領過大半個中南半島,幾乎讓泰國的大城王朝亡國,雖然後來被納黎萱奪回一些土地,貢榜王朝時又第二次佔領過泰國,打退過滿清的進攻,也讓英國人在三次英緬戰爭中吃了不少苦頭。放在中南半島甚至整個中南亞,應該算得上是個強國。

當然也有蒲甘王朝被少量蒙古人擊敗佔領的歷史,雖然天朝打緬甸吃了很多苦頭,但主要還是受困於補給和氣候、疫病原因(英國也類似),疫病和氣候在古代一直是影響大國佔領某些地區的原因,同理非洲很晚才被帝國主義國家殖民,而美洲則不然。

題外話,東南亞國家的統治相對東亞天朝文化圈的國度來說是比較簡單和不穩定的,國王更類似於某種盟主,而下面也有許多小國存在,在領導人有能力的情況下,他會服從他的統治,而沒有能力時,則脫離管束,整個東南亞除了越南北部各王朝,其他基本都類似這種情況,也許有些類似於中世紀的歐洲,有興趣的話可以查看下曼荼羅的概念


 李 全 總兵 南路軍被緬軍團團包圍。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月十四日,在蠻化反擊緊追不捨的緬軍,火槍擊中陣亡

明 瑞 雲貴總督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數萬緬軍圍攻明瑞所部萬餘清軍,兵敗自盡

觀音保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數萬緬軍圍攻明瑞所部萬餘清軍,兵敗自盡

阿里袞 副將軍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七月,清軍再征緬甸。病亡

是,三次英緬戰爭才吞併緬甸。

「大清」更慘被人家擊潰兩次

自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即明末始,緬甸東吁王朝已經不再向中國朝貢,雲南邊外如木邦、蠻莫、孟養、孟艮等土司也已經歸為緬屬。清代明後,除了順治十八年(1661年)吳三桂率數萬大軍深入緬境,脅迫緬甸交出南明永曆帝外,直到雍正七年(1730年),中緬都沒打過交道。1730年,因為清邁打算入貢中國,緬甸也聲稱打算入貢。

清邁入貢被拒絕後,緬甸所謂入貢也了無音訊。中緬這種疏離狀況維持了一百多年,也就是說,清代中國對元明以來對緬甸的宗主權以及諸多邊外土司的管轄權,基本已經放棄,對緬甸局勢變化也毫不關心。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緬關係泛起了個小波瀾,岌岌可危的緬甸東吁王朝末代國王在中國邊民吳茂隆引誘下,派出使者向中國進貢,緬使在第二年十月後回國,但下一年東吁王朝覆滅。中緬關係重新恢復了原來死水一潭的狀態。

這種狀況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即緬甸貢榜王朝建立以及清朝平定新疆後,發生了劇烈變化。尚武擴張的貢榜王朝建立後,很快就以兵威壓服中緬之間的諸多土司,而緬兵乃至緬屬土司甚至多次到中國內屬土司處徵收貢賦。

好大喜功的乾隆在平定新疆後,也開始逐漸改變原來雲南邊疆偏向綏靖的政策,不再容忍緬甸的犯邊。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因為緬甸向中國內屬土司徵收貢賦,正式引發了中緬邊境衝突。而雙方都沒料到,這場小規模衝突會引發雙方數以萬計的大軍展開長期的血腥鏖戰。

就是在這個時候,英國爆發了工業革命,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工業時代。

三、一戰

中古至近代,緬甸與暹羅是東南亞一對誓不兩立的世仇,如吳越,如英法。貢榜王朝崛起不久就連續發動對暹羅的攻勢,1760年,緬王壅籍牙在圍攻暹羅大城時病亡。其長子孟洛繼位後,駐暹羅緬軍總司令發動叛亂,雖被鎮壓下去,但直到1763年孟駁繼兄登上王位後,緬甸才最終穩定下來。

於是,緬甸繼續其暫時停頓的擴張勢頭,向北收服撣族土司,向東攻擊南掌(今寮國),向南攻擊暹羅,於1766年包圍大城,並於第二年3月攻陷大城,四百多年歷史的暹羅大城王朝滅亡。這是貢榜王朝武功最盛時期。但它在北方經營撣族土司的行動遇到清朝的反擊,雙方從邊境土司小衝突開始,衝突規模不斷升級,最終演變為精銳主力對撼的大場面。

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三千兵駐紮暹羅,全軍歸國抵禦中國進攻。鄭信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軍,重建暹羅。但清朝很長時間都不知道是它造成此中南半島一大變局,既削弱了緬甸,又挽救了暹羅,而是耿耿於懷在全盛時期無法打服「南荒小夷」。

緬甸在收復原緬屬各撣族土司後,以小部隊配合土司部隊向中國所屬土司(以下通稱內地土司)徵收傳統的「花馬禮」(即貢賦錢糧,撣族土司在歷史上經常向中緬兩方都繳納貢賦),內地土司有些屈服,有些並不屈服,並向雲南當局請求支援。中緬最初衝突,發生在乾隆27年(1762年)。

該年冬,緬屬木邦土司與少量緬軍共2000餘人侵入內地土司孟定、耿馬地帶,劫持孟定土司,焚燒耿馬土司衙署民居。當時中國在雲南武裝大略分為三類,綠營、土司所轄土練、邊境礦廠所轄廠練。耿馬土司率土練、廠練反擊追殺,在滾弄江畔擊敗緬人,先後斬殺二百餘人。耿馬土司為了息事寧人,最終還是通過木邦向緬甸繳交了傳統的「花馬禮」。當時的雲南當局雖然分兵沿滾弄江布防,但依然偏向綏靖,不想多事。第二年,邊境礦廠某廠長率人過江擒殺木邦緬兵,反倒被認為「殺良冒功」而處死。

但緬甸並沒有收斂的意思。耿馬、孟定處稍為平靜些,內地車裡土司(今西雙版納)地帶依然不平靜,自乾隆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緬屬孟艮土司與緬兵連年入界騷擾。特別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三月,騷擾規模遽然升級,緬人進入車裡多處地方勒索錢糧、擄掠民眾。原因在於緬甸打算以主力部隊經清邁、萬象一帶南攻暹羅,車裡是其進軍線路側旁,收取錢糧和民眾為大軍後勤服務的需求急劇上升。新任雲貴總督劉藻一方面清楚邊情緊急,一方面也清楚乾隆對雲南邊事的不肯再綏靖,於是緊急調兵追剿,但除擒獲五人,毫無戰果。七月,緬人飽掠之後自動退走。

但劉藻竟然以緬人聞風遁走、清軍大捷上奏。緬人不給劉藻面子,十月份,再次以數千人規模入侵車裡,佔領車裡土司所在地橄欖壩,兵鋒深入至內地思茅,並發文中國,宣稱十三版納為緬甸領土。當地土練一觸即潰,劉藻先後調動九千綠營兵圍追堵截,緬軍遊動作戰,清軍雖然陸續收復橄欖壩多處地方,但基本都是緬軍自動放棄,清軍沒有什麼像樣的勝果。反倒是一路清兵(600人)在援救猛阿途中,陷入緬軍埋伏,被擊潰,死傷百餘人。

乾隆大怒,將劉藻革職。點過翰林的劉藻向來以善揣上意而屢次升職,這次看到乾隆暴走,心理壓力巨大,自殺了事。

中緬第一次戰事,至此,草草了結。

四、二戰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劉藻因為未能實現乾隆提出的「窮力追擒,搗其巢穴」的戰前目標,自殺身亡。沒幾天,乾隆器重的邊境大吏楊應琚(漢軍旗人,以大學士銜任雲貴總督)到達雲南。此時,清軍乘緬軍撤退之際,至四月先後出邊佔領緬屬整欠、孟艮土司所在地,但緬軍一路堅壁清野,清軍並無多大收穫。清軍各留兵八百名並內附撣族土官駐守整欠、孟艮。

清朝雲南許多官員因為表面上的軍事順利,主戰熱情高漲,鼓動楊應琚繼續對緬作戰。雖然內部也有不少反對意見,認為緬甸聲勢頗大,不宜擅開邊釁。但楊應琚對緬甸局勢茫然無知,認為緬甸分為莽匪和木匪兩部分,內部分裂渙散,並不足畏。主戰派在楊應琚支持下,多方招撫緬屬土司,並且發檄文號稱「調兵五十萬,大炮千樽」大舉進軍,以威懾緬甸。

六月時,乾隆還想著把整欠、孟艮駐兵撤回,不大想繼續用兵。因為楊應琚的堅持,猜測乾隆或者還臨時翻閱了《明史·雲南土司傳》,對緬甸蔑視之情油然而生,所以到了七月,乾隆態度變化,正式表態,緬甸在明朝時還是版圖之內,並非不可臣服之境,但要求楊應琚少花錢、少用兵就辦妥此事。

對緬甸內部局勢、與暹羅交戰以及緬甸軍力如何,乾隆君臣幾乎都可以說一無所知,只幻想靠雲南萬餘綠營兵就征服緬甸,可以說顢頇異常。

心熱軍功的雲南文武官員,不等乾隆「聖諭」,就先動起手來。在中國威懾招撫下,七月,緬屬蠻暮土司抵阿瓦未回,蠻暮土司母、妻、弟以蠻暮地歸降,騰越副將趙宏榜率兵500出鐵壁關,輕取蠻暮所屬重鎮新街(今緬甸八莫)。蠻暮土司自阿瓦回來,也向清軍投降。木邦土司不久也正式內附。九月,楊應琚開始調集 14000兵準備向緬甸進攻,並先派遣3300兵進駐木邦附近的內地遮放土司,本人也進抵永昌查看情形。

緬軍主力雖然深陷暹羅,但留守部隊加各地土兵依然不少。在清軍發動攻勢後,留守阿瓦的緬王孟駁並未驚慌失措,一面嚴令征暹緬軍繼續圍攻大城,一面派遣將領莽聶渺遮率緬軍數千(清方記載為三萬,但據各方資料,大約只有六、七千),自阿瓦溯伊洛瓦底江而上與清軍對抗,並令落卓土司攻擊木邦。

九月初,木邦土司無法抵擋,退往清軍駐紮的遮放。新街為中緬邊境重鎮,扼水陸之要衝,水路順流而下,四五日就可到達緬都阿瓦,為雙方必爭之地。這時邊境已經警報四起,但楊應琚依然只派永順鎮都司劉天佑、騰越鎮都司馬拱垣率400餘兵支援趙宏榜,援兵九月七日到達新街,清軍總數依然不足千人。九月二十四日,數千緬軍乘船抵達新街,迅即對清軍發動攻擊。雙方兵力懸殊,清軍堅持兩日一夜,宣告不支,劉天佑戰死,趙宏榜率殘軍由小道突圍,退入鐵壁關。蠻暮土司也率眾退入雲南。

楊應琚緊急調集各鎮營兵赴援,命東路永順鎮總兵烏爾登額帶兵至宛頂(今雲南畹町),打算進攻木邦。西路永北鎮總兵朱侖帶兵進駐鐵壁關,打算進攻蠻暮以復新街。緬軍部署卻出乎清軍意料,緬軍在新街分兵兩路,主力沿東北方進入中國境內,在鐵壁關外楞木駐紮。另一路二千餘人繼續沿伊落瓦底江北上,抵達戛鳩後,東向攻入中國境內,再南下截斷鐵壁關清軍後路。

清軍對此絲毫不知,雲南提督李時升於十一月十五日抵達鐵壁關,第二日,命朱侖率4000餘兵出關攻擊。十七日,朱侖抵達楞木,在高處紮營。十八日,緬軍主動發動攻勢,清軍雖然居高臨下,但裝備的基本是火繩槍,射速既慢,向下射擊時,彈藥又往往未發就先掉下。而緬軍裝備的多是燧發槍(來自英、法等國,途徑很多,或送、或買、或搶),射速、火力、對環境的適應都遠勝清軍。結果雙方交戰四日,大家都互有死傷。但清軍傷亡較大,首先感覺支持不住,急忙求援。提督李時升撥宛頂兵700名赴援。

但清軍戰況依然不利,緬軍樹立營柵,逐漸逼近清軍大營。二十三日起,清軍堅壁不出。雙方暫時休戰。楞木緬軍全數也不到六千,朱侖卻以殺敵六千,取得楞木大捷上報。

戰爭不是靠言語打勝的。十一月二十日,緬軍繞道戛鳩的北路兵二千餘人,由萬仞關、巨石關間攻入守備薄弱的騰越境內,僅僅十天時間,先後攻佔盞達、銅壁關,清軍死傷數百,游擊班第戰死,戰火蔓延至戶撒、臘撒地帶,嚴重威脅鐵壁關後路。知道緬軍由萬仞關攻入後,清軍開始手忙腳亂。提督李時升命游擊馬成龍帶兵900名由戶撒攻擊前進,又令駐南甸的臨沅鎮總兵劉德成率所部2100兵自後夾擊。

但劉德成到達木崖後,遷延不前。馬成龍率部徒涉渡江時,水深沒腰,火藥皆濕。緬軍伏兵突起衝殺,馬成龍陣亡,除未及渡江的70餘人,八百餘兵死傷殆盡。十二月,北路緬軍渡江進入戶撒地帶,李時升先後調2800兵至戶撒抵禦,雙方交戰不多,緬軍看清軍越來越多,乾脆脫離接觸,退往銅壁關。綠營又以大捷上報。

緬軍雖然屢戰屢勝,但也很清楚本國軍隊主力遠在暹羅,長期與中國抗衡,壓力沉重。所以,作戰目標很明確,就是以戰逼和。於是,在楞木前線,緬將莽聶渺遮請求議和,但清軍要求緬甸遞交降表,談判破裂。不久,楞木及鐵壁關清軍被北路緬軍嚴重威脅後路,清軍狼狽撤至隴川。

緬軍主力四千餘人入鐵壁關,進軍隴川。

在隴川,兩軍再次爆發大戰。十二月十六日,緬軍先鋒攻擊前進,被大隊清軍圍困。第二日,緬軍主力進援,雙方接戰後,緬軍騎兵突於叢林衝出,被圍的緬軍先鋒也乘機衝殺出來,清軍崩潰,一路潰逃而回,兵員雖然喪失不多,但軍械槍炮丟棄很多,而總督楊應琚仍以克捷奏聞。雲南提督還想調兵三面圍攻,但實在力不從心,無法有效組織反攻了。

楊應琚也由從前的雄心壯志轉為膽戰心驚,趕緊派人到隴川命令朱侖與緬軍議和。緬軍十二月二十六日提出談判的時候,朱侖派參將哈國興接受對方條件,雙方停戰,蠻暮、新街等地仍歸緬甸。二十八日,緬軍主力開始撤兵,打算取道猛卯轉回木邦。北路緬軍由銅壁關取道鐵壁關,轉回新街。

猛卯為內地土司,朱侖派已升為副將的哈國興率2000餘兵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正月初四日進駐猛卯。緬軍正在猛卯附近扎筏渡江,看到清軍大舉追來,以為中國破盟。於是初七日開始圍攻猛卯城,哈國興受傷,一把總陣亡。十一日,二千清軍來援。緬軍撤退,清軍追擊,受到反擊,損失頗大,各有一名游擊、都司、守備陣亡。緬軍雖然也有傷亡,但清軍卻上報殺敵四千,太過離譜。楊應琚繼續調兵萬餘,進到木邦與緬軍對峙。

楊應琚一味按照前線清軍的奏報上報給乾隆,至今已經屢獲大捷,前後殺敵至萬人。乾隆不是傻子,查看地圖,發現交戰地方几乎都在內地,如果是清軍屢屢獲勝怎麼緬軍反倒越打越進來了?而回想平定新疆,大小百餘戰,殺敵也不到萬人,雲南僅僅幾次戰鬥,就殺敵超過萬人?

決不可能。派往雲南的侍衛福靈安將真實情況報告回來後,乾隆震怒,於二月將李時升、朱侖逮捕進京處死,三月,又將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

廣東將軍楊寧接任雲南提督,三月到達木邦前線。這個時候,緬屬孟艮土司已經分別奪回孟艮、整欠等地,並進犯內地孟連地帶,威脅木邦清軍後路。木邦緬軍也不正面交戰,而是在清軍後面出沒殺傷後勤糧隊,基本斷了清軍糧道。四月,木邦清軍後勤斷絕,全軍崩潰,撤回內地。乾隆狠下決心,派滿洲後起之秀明瑞接任雲貴總督,繼續主持對緬戰事。而這時,緬甸大軍已經攻佔暹羅大城,準備撤軍回國了。

清朝雲南綠營兵幾乎沒怎麼上過戰場,器械又不精良,戰力脆弱;帶兵將領又多能力不強,不體恤士兵,不懂地勢,不知戰術;方面大帥雲貴總督又是文人出身,毫不知兵。所以,中緬第二次戰事,雖然士兵總數上,清兵多過緬兵,但依然屢戰屢敗。

五、三戰

雲南綠營兵共四萬餘,能用之兵只有二萬餘。中緬第二次戰爭,雲貴總督楊應琚上報兵部調兵一萬四千,實際共調兵二萬二千,戰爭中,死、傷、病官兵不下萬人(其中戰死1899人,病故3708人),木邦失敗就有游擊以下五百餘人被俘。木邦潰敗後,緬軍400餘合土兵共二千兵於七月進攻車裡,清軍雖有兩個總兵坐鎮,但依然略為抵擋即聞風潰逃,緬軍搶掠後很快退回孟艮。至此,單靠雲南綠營兵已經完成不了對緬戰爭的任務。

但乾隆、軍機處以及新任雲貴總督明瑞,都對緬甸抱著極其輕視態度,他們向來看不起綠營,認為綠營戰敗不等於緬軍戰力強大,又分析緬軍主力不過萬人,只需要調集二、三萬生力軍就可征服緬甸。乾隆還早早打算征服緬甸後如何統治,同時命令兩廣總督行文暹羅,如果緬王戰敗逃往暹羅,務必儘力追擒,而渾然不知暹羅已經被緬甸所滅。有人還提出請暹羅出兵夾攻,乾隆一口否決,說我大清正當全盛之時,滅緬甸不過是舉手之勞,如果請藩屬出兵幫忙,即使打勝了,也會被屬國看不起。

明瑞為外戚親貴,在平定新疆中,也立過不少軍功,調任前為伊犁將軍,是員悍將。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四月明瑞到任後,就在盲目樂觀情緒支配下,籌備各項對緬作戰事宜。乾隆調滿洲兵三千,四川綠旗兵八千,貴州綠旗兵一萬(其中一千駐普洱,未參加遠征),外加雲南綠旗兵五千,合計二萬五千兵,分兩路進兵。明瑞親率一萬七千兵(內滿洲兵二千餘)為南路軍,出宛頂由木邦經錫箔直搗阿瓦;參贊大臣額爾景額率八千兵(內滿洲兵九百餘)為北路兵,出鐵壁關經新街進取猛密,再南下與明瑞回合阿瓦。

每兵帶二月糧,征馬、驢、牛八萬餘為作戰、後勤用。明瑞認為如果直搗阿瓦,緬甸將自顧不暇,加上立功心切,幾乎把所有的精兵強將都帶在自己身邊。

九月二十四日,清軍從永昌出發。十一月二日,明瑞率南路兵出宛頂進入緬境,十日,佔領木邦城(今緬甸興威)。自宛頂至木邦城六百多里,因為屢經兵火,人煙斷絕。緬兵也一路堅壁清野,不與清軍交戰。明瑞留參贊大臣珠魯訥率兵五千留守木邦城,自率一萬二千精兵繼續前進。

北路兵十一月十六日抵達老官屯(新街附近),與早已在此夾江樹柵防守的數千緬軍對峙。清軍連日攻擊,傷亡甚重。十二月,額爾景額得病身亡,乾隆令其弟額爾登額接任北路統帥。

明瑞出木邦後,克舊小,渡大疊江,經錫箔、大山等土司地,在蒲卡處殺敵數十,擒獲數名緬兵,偵知有九千緬軍屯駐蠻結(今緬甸南渡河以東),於十一月二十九日率部直逼蠻結。蠻結緬軍在各險要處分扎十六營固守。第二日,明瑞分兵三路,自率中路,領隊大臣扎拉豐阿、總兵李全率部佔住東部山樑,參贊大臣觀音保、總兵長青率部佔住西部山樑,逼近緬軍營外列隊駐守。

下午,緬軍自西部營寨出兵攻擊觀音保部,觀音保率所部奮力衝殺,明瑞中路也出兵接應,緬軍敗退,被殺二百餘名。緬軍兵器以火器鏢子為主,無甲胄、弓矢,平地決戰不是騎兵強悍的清軍對手。緬人也說,交戰時候,比較怕的是清軍騎射手(即滿洲馬甲)。緬軍受挫,堅守不出。

明瑞屢次挑戰不遂後,下決心直接攻營,並判斷主動出擊的西部緬軍為強兵所在,強兵被破,其他營寨不難破,遂決定集中兵力攻擊此處。十二月二日清晨,除留二千兵留守,以一萬兵分十二隊衝擊緬軍營寨。緬軍善守,營內木柵為深埋地下的濕木,露出地面仍高二丈,內外均有深溝,溝旁又埋銳利竹木,緬軍有木柵保護,槍炮難傷,而從柵隙處以火槍射擊,則命中奇高。清軍自緬營附近山樑衝擊而下,第一座營寨臨近山樑,很快被清軍攻破。

在攻第二座時,比較困難,有一名貴州藤牌兵王連看到木柵附近一處有些木料,容易攀登,從該處攀柵而過,一人在數百名緬軍中衝殺,後續十餘名清兵跟著攀登而進,在此掩護下,王連殺敵十餘名後又拔開木柵,清軍蜂擁攻入,再次奪得一座營寨。所得兩營地勢較高,明瑞又分兵配合其他各路攻下兩營。緬軍連續反擊至晚上二更,見反攻無望,紛紛撤退,清軍全力追殺,直到第二日黎明時分才告收兵。此戰即蠻結之役,清軍殺敵二千餘,俘三十四名,繳獲槍炮糧食牛馬甚多。乾隆聞訊大喜,封明瑞為一等公,貴州兵王連也直接升為游擊。

蠻結之戰後,明瑞更加輕敵,繼續率兵深入,繞過天險天生橋,十二月十三日抵宋賽(今緬甸送速),十七日到邦亥,前鋒十八日至象孔(今緬甸辛古),距離阿瓦僅70里。但在緬甸的堅壁清野下,清軍糧盡、馬疲、人乏,已經無力攻城。十九日,明瑞無奈,只得下令退兵到孟籠處(今緬甸孟隆)就食。緬軍偵知清軍撤兵後,大舉反擊,對明瑞大軍只是派軍隔著十幾里路遠遠跟著,時不時進行騷擾作戰,但不正面作戰。主要還是將主力用在木邦方向,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月初二,緬軍先後將天生橋、蠻結、蒲卡、錫箔等處的清軍台站攻佔,清軍損失八百餘,只有百餘人退回木邦。明瑞軍後勤、軍情線路至此被斷絕。

正月初八,緬軍包圍木邦,珠魯訥堅守十日後不支,自殺,兵潰,總兵胡大猷、胡邦佑等戰死,道府銜楊重英以下多人被俘,但清軍大部分還是逃回雲南。緬軍不善打殲滅戰,清軍逃跑能力也不錯。雲南巡撫派出的九百援兵也潰敗而回。

這時,北路軍已經敗退。乾隆三十二年十二月,北路清軍攻擊老官屯不下,傷亡五百餘,總兵王玉柱陣亡,同時,染病官兵也不少。緬軍又逐次增兵,清軍被迫退至四十里外的旱塔。正月初十左右,因錫箔台站被斷,雲南巡撫、乾隆數次令額爾登額率兵轉至木邦,接應明瑞。額爾登額聽聞中途猛卯有緬軍出沒,就退入鐵壁關內,轉從隴川入木邦,額爾登額畏敵遷延不前,走走停停,數日路程走了二十多日,直到二月四日才到邊境宛頂。此時木邦早已失陷,而明瑞也已陷入緬軍重重包圍中,但額爾登額自知戰力脆弱,依然不敢出邊救援。

十二月二十一日,明瑞軍到孟籠,得糧二萬餘石,暫時緩解了缺糧窘境,明瑞在此休息十多日,過完春節後,再次出發,打算經大山回木邦,途中聽聞木邦被圍,於正月初十改向宛頂撤退。正月十四日,明瑞軍在蠻化向尾追不止的緬軍突然反擊,殲敵千餘,總算把尾追之敵打痛,不再追得那麼緊,清軍傷亡雖不大,但總兵李全也中槍身亡。緬軍攻佔木邦和擊退北路清軍後,幾乎全部主力都趕赴明瑞軍處,數萬緬軍於二月初七日,將萬餘清軍圍困在小孟育處,此處距離宛頂二百里。

明瑞軍在此休息三日,於十日夜,沿探明的小路突圍,明瑞率領隊大臣、侍衛及數百滿洲兵殿後,領隊大臣扎拉豐阿中槍陣亡,觀音保以最後一支箭自殺,明瑞身受重傷後自縊。清軍突圍中共有千餘官兵戰死。十三、十四日,總兵哈國興、常青以下萬餘官兵突圍回到宛頂,其中許多傷病官兵及體弱文官都得以生還。

乾隆聽聞明瑞大敗、身亡訊息,震怒憤恨無比,將額爾登額逮捕進京,處以磔刑,同處北路軍的雲南提督譚三格也被處死。

中緬第三次戰事,緬甸戰略戰術對頭,北路堅守要隘,南路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終於將清軍擊敗、驅逐出境,但也暴露出了緬軍不擅長平野決戰、不善打殲滅戰的弱點。清軍自最高統治者至前敵指揮,不明敵情,盲目輕敵,純粹自取其敗。但清軍在作戰中也給緬軍沉重打擊,迫使緬甸在今後作戰不大敢野戰,而是選擇以守為攻。

六、四戰

明瑞軍大敗,外加也逐漸知道緬甸內部並未分崩離析,而是新興強權,暹羅也被其所滅等等,乾隆開始對緬甸的國力、軍力有了相對清醒的認識。將其納入版圖的話不再提了,但喪師辱國之仇無論如何必須報,起碼要把緬甸打痛打服,老老實實當個藩屬國。乾隆於是很憤怒地不理緬甸陸續發來的求和文書,開始調集精兵強將,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任重臣傅恆為經略,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

原來跟隨明瑞出征的滿洲兵調回,增調13000滿洲兵以及9000貴州兵入滇,後來又加派1000滿洲兵2000福建水師。同時,也放下天朝面子開始考慮聯繫暹羅等國共同出兵,暹羅國破消息傳來後才死心。

乾隆還鬥志昂揚,手下卻有人開始嘀咕緬事難辦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四月,先期到滇的舒赫德及鄂寧聯合上奏,說征緬有五難。

一是辦馬難,按滿兵一萬、漢兵三萬出兵規模算,戰馬、馭馬需十萬匹,急切難辦。

二是辦糧難,按四萬兵、十萬馬算,單十個月就需糧42萬石,全省倉糧也不過35萬石,缺口很大。

三是行軍難,從內地永昌到邊境就路難走,邊外地形更差。

四是轉運難,單從永昌運糧到邊境,按三夫運米一石算,就需百餘萬人次,而如果到了邊外,內地人不願意出邊,人煙稀少,雇夫幾乎不可能。

五是氣候難,水土不適,歷次戰事病故或因病失去戰鬥力者比戰場死傷還多。兩人最後結論就是,對緬甸戰事勝算不大,不如設法招致緬甸投誠算了。應該說,這兩人總結教訓還算總結得不錯,可惜不對乾隆胃口。雖然對緬戰事連續失利,乾隆依然感覺良好,認為我大清勢當全盛,認真起來,將緬甸打得屁滾尿流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於是怒髮衝冠,痛罵兩人乖謬無恥,很快將兩人降職調任。

大軍遠征,特別是出征境外,後勤向來是大難題。明瑞全軍共徵用馬驢牛八萬餘,其中馬萬餘,馭獸多為牛隻,牛隻半路還被宰殺當糧,即時如此,一半糧食還是要從緬甸當地取得。二十年後,乾隆出兵越南,只是一萬兵打到河內,就動用了七八萬民夫,也才勉強保持供給。因此,乾隆要再次大舉征緬,準備時間還是比較匆促,以馬騾為例,從貴州四川湖廣河南等地只搜括了兩萬餘匹馬、六千匹騾,只能規定滿洲兵有馬,綠營兵不給馬。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四月,經略傅恆到達永昌。清軍將領們大約也吸取了以往多次被緬甸斷後路的教訓,經多次商議後,決定進攻方向選定中緬邊界北段,即一路從伊落瓦底江(清朝時稱之為大金沙江)上游戛鳩經孟拱(今緬甸密 支 那之西)、孟養(今緬甸密 支 那),另一路由蠻暮、老官屯取孟密,再配以水師,全軍水陸並進、夾大金沙江而下,直取木梳、阿瓦。南段與緬甸接壤的宛頂、普洱處,只保留少量兵力牽制。

因為大金沙江在雲南境內支流大盈江不能行船,要到蠻暮附近,才能通航,所以清軍在五月就派數千兵馬及數百工匠到蠻暮上游野牛壩打造戰船。

七月二十日,清軍誓師出征。八月初二,傅恆率八千餘兵自戛鳩渡大金沙江,深入緬屬孟拱、孟養土司地帶,緬軍原駐數千兵都退至新街附近的老官屯,並未在此設防,所以傅恆行程2000多里,兵不血刃,唯一成果是招降孟拱土司,而因為氣候道路問題,傅恆遲遲未到蠻暮附近。

而此時阿里袞、阿桂早已經率清軍一萬五千餘人,造好戰船,水陸並進,於九月由野牛壩出蠻暮,九月十八日在兩江交會處甘立寨,發生激戰,清軍以火炮擊沉緬軍三艘戰船,擊退了攔截的緬甸水師,水師由大盈江出至大金沙江,陸上兵馬也到達新街附近,並派數千兵渡江到西岸哈坎紮營,打通水路,控制兩岸。

然後由哈坎派兵2000接應傅恆南下。九月二十九日,傅恆才到達哈坎。此時,傅恆已經知道西岸難行,被迫改變原先指揮西路軍沿西岸攻佔木疏(今緬甸甘布魯),由陸路直取阿瓦的計劃,而是指揮東路軍與新街、老官屯緬軍主力決戰。十月初二,傅恆過江東清軍主營指揮作戰。

清軍大舉進攻的消息已經傳了一年,緬軍這時也打探清楚清軍進攻方向,幾乎調集齊主力在新街、老官屯一帶夾江與清軍對峙。清軍此次出征,名義上動用滿漢兵六萬,但因為後勤限制,實際前線只有28300兵,扣除畹町駐兵1500以及普洱駐兵3500,出關只有23300兵,再扣除沿路台站駐兵4400,新街、老官屯前線清軍只有18900兵(其中水師3000)。

緬軍全軍無精確數字,但應不下三萬,而以前俘虜的數百法國兵也在緬軍中服役。所以,這次中緬主力對撼,依然是緬甸兵力佔優,但因為雙方野戰能力有一定差距,整個戰役過程,還是清軍長期保持攻勢,而緬軍基本保持守勢。

十月初十,雙方在新街發生激戰,先是雙方水師發生戰鬥,緬軍不利,退到稍南一沙洲處據守,清軍水師及部分陸軍一起水陸攻擊,擊敗緬軍水師,殺敵五百餘,奪得戰船六艘。西岸阿里袞率精兵六百破緬軍三個營寨,殺敵五十餘人。此戰後,緬軍退守數十里外的老官屯,清軍佔據新街。

十月二十日,清軍進至老官屯。緬軍在老官屯早已紮下兩座堅固大營,主力在江東大寨,數千緬軍在西岸紮營,營柵伸入江中,緬軍水師停泊在兩營之間江面,左右策應。東岸緬軍見清軍剛來,便出營攻擊,被清軍擊退,雙方都沒有大的戰果,雙方只是不時以火炮互轟。戰鬥結束,清軍便在兩岸分別紮營與緬軍對峙。而緬軍兩營之間水面湍急,且有沙洲,清軍水師暫時無法前進。第二日東岸清軍派偏師到緬軍南面紮營,準備斷其水路。

緬軍在營內挖了不少深及三尺的土坑,兵員在其間既可躲避炮火,又可隱藏目標。十月二十二日,清軍斥候在大樹高處觀察,誤判營中敵兵甚少。清軍於是發動大規模進攻,傅恆、阿里袞等人還抵達柵外數十步處指揮。緬軍營寨外有深壕,木柵堅固無比,外加槍炮火力極猛,清軍一日內連續多次攻勢都被擊退,總兵德福也中槍陣亡。

清軍將領殺得興起,還打算乘夜肉搏,後被制止。同日,兩軍水師在江上也有交鋒,清軍擊沉緬軍兩艘戰船。接連三日,清軍進攻勢頭沒那麼猛,試著以火攻、大炮等方式摧毀木柵,結果均告失敗。二十六日,清軍水師發力,乘夜攻佔兩營間近西岸沙洲,奪戰船二,俘虜十一人,緬軍水師退守東岸,東岸緬軍水路運輸被斷,清軍士氣大振,但陸上對緬軍的火攻再次失敗。二十九日,清軍以地道爆炸、數百丈長藤拉倒等方式破柵,結果還是失敗。十一月初一,西岸有大股緬軍來援,擊退西岸攻營清軍,並以火炮轟擊清軍水師,清軍水師被迫後撤,緬軍水路繼續暢通,西岸到東岸的補給源源不斷。

至此,雙方已經打得精疲力盡,都有厭戰情緒。期間,除了零星小戰,雙方事實上已經停戰。初九日,緬軍來信要求停戰。傅恆雖然想繼續打下去,但副將軍阿桂以下絕大部分將領都不想打了,於是初十日傅恆被迫回信緬軍,同意停戰。而且上奏乾隆,說三萬一千兵,主要因為染病,現在僅存一萬三千餘。這裡傅恆打了馬虎眼,實際前線清軍不到一萬九,為了把情況說嚴重些,故意誇大前線兵員數。

但清軍損失確實較大,病死病倒的比戰場死傷還多,如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病死,清軍統帥傅恆也染病卧床。緬軍損失雖然略少,而且戰場形勢略優,但緬軍統帥諾爾塔(即大城征服者摩訶梯訶都羅)頭腦很清醒,知道中國是大國,緬甸無力支撐與中國的長期戰爭。

因此,雙方前線將領都在未取得最高統治者同意的情況下,自行決定議和停戰。幾經交涉後,雙方於十一月十六日正式議和,緬軍14名將領與清軍12名將領為雙方代表,談判定議畫押,互贈禮物,正式停戰。十八日清軍沉炮焚舟,緬甸人大約覺得船燒得太可惜,跟清軍索要,自然沒要到。二十一日,老官屯清軍全部撤走。這場延續多年、花費清朝911萬兩白銀的戰爭終於落下帷幕。

七、餘波

中緬臨時和約的正式文本沒有保留下來,而雙方向各自國君稟報的內容又有出入,雙方戰後交涉還因此拖延了二十年。中方記載和約有三條,一是緬甸遵照古禮奉表進貢,二是緬甸永不犯天朝邊境,三是緬甸將所有中國戰俘釋放。緬方記載和約是四條,一是逃往雲南的所有緬屬土司,中國都要交還給緬甸,並承認緬甸對所屬土司的主權;二是所有戰俘一律釋放;三是商道重開,准許兩國商販自由貿易;四是每隔十年兩國君主交換使節,互通友善書信,並致送禮物。看來是緬方的記載比較靠譜些(大約只漏了不侵犯中國邊境這條),而中方的內容明顯是為了應付乾隆。

不過,到最後,雙方國君都對這份和約不滿意。緬王孟駁撕掉前線送回來的和約文本,罰緬軍統帥及其他將領的家屬頭頂清軍饋送的禮物在王宮外跪了三天三夜。幸好緬甸曼尼坡發生叛亂,老官屯緬軍不等孟駁命令,就直接進軍曼尼坡鎮壓了叛亂,這才平息了緬王的憤怒。

中國因為緬甸沒送貢表(對中國而言,這個面子的東西最重要),而緬甸因為中方只放了孟拱土司,木邦、蠻暮土司安置內地沒給回緬甸,又繼續禁止雙邊貿易,別說貢表,連中方的使者也扣下來,還發了口氣不遜的文書過來,雙方打起了漫長的外交戰。

乾隆雖然憋氣,但也清楚要再次動兵,是很難很難,單氣候水土問題就讓他頭痛死了,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七月,回到北京不久的傅恆就因此病死了。加上小金川再次叛亂,於是暫時放過緬甸不理。

時隔18年,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緬甸國王孟云為應付周邊暹羅等國的壓力,主動改善對華關係,派出使節奉表納貢,此事才圓滿結束。換句話來說,中緬關係又被重新納入了東亞朝貢體系,中國得了面子,緬甸得了實惠。

十八世紀中緬戰爭,總體而言,是中國敗了。像向來臉皮頗厚、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在晚年也老老實實承認,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但此戰造成東南亞一大變局,暹羅因此而復國;緬甸也重新認識到中國的力量,由此建立了與中國綿延二百多年的睦鄰關係。


古代的緬甸,絕對是一方強國。

緬甸地圖:

緬甸古代的基本國情:

緬甸的開化相對較晚。緬甸古代的政治經濟中心不是今天的下緬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而是中部卑謬到曼德勒一帶的上緬甸伊洛瓦底江和錫當河的乾燥河谷。河谷群山環繞,水汽難以深入,山外年降水量往往超過1000ml,而河谷內年降水量很多地方不到800ml,氣候不是那麼的潮濕,古代的緬甸人在那裡興建了發達的灌溉系統。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古代沼澤密布,雨季洪水泛濫,瘧疾等瘟疫流行,人口只有上緬甸的兩三成,勃固、馬都八(毛淡棉附近)、土瓦、沙廉(仰光附近)、大光(今仰光)、勃生等幾個城市,靠對外貿易比較繁榮。明朝時候的緬甸人口總體很少,人口最密集的上緬甸河谷地帶大約200-300萬,其他地方要少很多,古代緬甸的基本政治格局就是得河谷者霸緬甸。緬甸盛產柚木,在鋼鐵船出現以前,那是造船的絕佳材料。

緬甸信奉南傳佛教,從斯里蘭卡傳入,緬甸佛教僧團勢力非常強大,佛寺擁有大量地產,和伊斯蘭國家的清真寺類似,軍政府下台就是因為得罪了佛教勢力。蒲甘瑞喜宮佛塔、勃固瑞摩都佛塔、卑謬瑞山大金塔、大光瑞光大金塔是古代緬甸佛教四大聖地。

緬甸中部乾燥河谷以緬人為主,北部高原以撣人和克欽人為主,西部海岸有阿拉幹人,東南三角洲和德林達依以孟人為主,後來孟人多半都被緬人同化。

緬甸古代社會實行兵農合一的阿赫木旦制度和阿台制度,前者比後者地位高一些,都是受國王控制的村社。整個村莊一般從事同一種職業,阿赫木旦村莊除了一些工匠村以外,主要負責打仗,有步兵村、騎兵村、戰象村、水軍村,後來還有洋槍村,洋炮村,西洋俘虜也有專門的村莊,不同兵種在一個村的,還各自設立頭人。禁衛軍、騎兵、象兵的村莊等級最高,挨下來是普通的步兵村莊,最低級的是各種雜兵雜役村莊。阿赫木旦村莊除了打仗還要服徭役交稅,阿台村莊徭役賦稅要重很多,地位也低,有時候也會被拉去當雜兵。在都城附近等核心地區,阿赫木旦村莊的人口往往可以佔到總人口的大半。這種制度動員高效有力,在明君手裡,連戰連勝,可以良好運作,可是如果遇上昏君庸君或者長期消耗戰,必然無形瓦解或者破產逃亡。

由於這種軍國一體的制度,緬甸的商品經濟極為落後,所謂首都其實本質上也只是國王的駐地+賦稅繳納處+軍隊集結地,幾乎所有的手工業商業都是為國王服務的。

東南亞國家雖然今天看上去國力孱弱,泰國更是量產小清新腐劇,講話聲音也很嗲,但是其實都是民風兇悍好鬥而服從權威,泰拳出手狠辣,擅用肘擊膝擊,緬甸也是如此。當時的緬甸其實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兇殘軍國主義國家,緬甸軍隊出了自家地盤,各種姿勢的燒殺姦淫一般都是允許的,畢竟軍人負擔嚴重且不得經商,必須要靠這個來養兵維持士氣。

元初,蒲甘王朝被蒙元打敗以後,各地政權分立,南方孟人的勃固王朝和北方緬人撣人的阿瓦(阿瓦在曼德勒附近)王朝對峙,曾經大戰四十年,兩敗俱傷。阿瓦王朝內亂頻繁,和掛靠大明的北方土司也戰爭不斷;勃固王朝雖然靠對外貿易非常富饒,歐洲人早在15世紀中葉就到過這裡,但是滿足於偏安一隅,野望很低;今天緬甸境內克欽邦和撣邦的很多土司都臣服元朝和後來的明朝;西部沿海的阿拉干王朝也是偏安一隅。

在阿瓦王朝和勃固王朝混戰之時,雙方主要在伊洛瓦底江兩岸和勃固、馬都八城下交戰。立國於錫當河上遊河谷的東吁王朝隔著勃固山脈免遭戰火,乘機崛起,積蓄實力,後來又借著和阿瓦王朝聯姻,勒索了曼德勒東南的一塊肥沃的土地作為嫁妝。等到東吁王朝一代雄主莽瑞體繼位的時候,已經國力非常強盛了。

傳說中年僅十五的莽瑞體率領500騎兵偷偷前往敵國勃固王朝的都城邊的勃固瑞摩都佛塔舉行貫耳儀式和入教儀式,勃固大軍得知消息前來圍攻,莽瑞體毅然等到儀式完成才率兵突圍,而敵兵不敢追擊。這個段子的背後,可能是莽瑞體和勃固的佛教勢力達成了某種協定。

莽瑞體能征善戰,繼位後經過三年苦戰,攻陷勃固,遷都於此。當時的勃固城是緬甸對外貿易重鎮,莽瑞體以此招攬葡萄牙僱傭軍、購買洋槍洋炮。接下來再北攻阿瓦王朝,打敗了阿瓦王朝和緬北撣人六路土司的聯軍。1546年,莽瑞體在卑謬以緬人和孟人兩種儀式加冕為上下緬甸之王。隨後再度向東攻打暹羅,圍攻阿瑜陀耶不下,暹羅也精疲力盡,交納白象和貢品後,莽瑞體撤軍。才三十多歲的莽瑞體突然迷上了葡萄牙紅酒西餐(可能疏遠了佛教勢力),然後不理朝政,孟人叛亂,自己也被投降的孟人大臣所殺。

泰國電影中的莽瑞體,妖氣帥哥一枚~有織田信長的感覺~

莽瑞體雖然中道崩殂,但是他的妹夫兼得力部下莽應龍繼承了他的事業。

莽應龍得到了原先莽瑞體部下的葡萄牙僱傭軍的效忠,幾年功夫,就平定了國內的叛亂,向北攻打緬北效忠明朝的土司,向東征服清邁(八百媳婦、蘭納泰)和瀾滄(寮國),向南征服暹羅,向西攻打阿拉干、曼尼普爾,在當時是東南亞一霸。

緬甸當時能夠稱霸東南亞也是靠了天時地利的,上緬甸乾燥河谷是古代東南亞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能與之相比的只有紅河三角洲、爪哇島。大明對雲南一直有些鞭長莫及,清邁和瀾滄國力弱小,前者在緬甸和暹羅之間做牆頭草,後者在安南和緬甸之間做牆頭草。

緬甸在東南亞唯一真正的對手是暹羅,可是暹羅人口國力比緬甸要弱很多,國內王室龍子龍孫眾多,諸侯林立,中央集權也比緬甸要差。緬甸大軍從勃固出發,翻過邊境山區,暹羅軍隊一般不敢野戰,都是退守阿瑜陀耶,依靠縱橫的河道和堅固的城牆工事防守,藉助葡萄牙僱傭軍(比緬甸多~),等待北方彭世洛的援軍,熬到雨季到來洪水泛濫,緬甸軍隊撤退再視情況水陸一起反攻。莽應龍改變進軍路線,從北方先征服清邁,降伏彭世洛,再順湄南河而下攻打阿瑜陀耶,暹羅就只能困守到藥丸了。

莽應龍的一生,是窮兵黷武的一生,可是打下來的地盤叛亂四起,暹羅表面臣服暗中在慢慢積蓄實力,瀾滄和清邁一直反抗不止,屢敗屢起,國內也多次發生起義暴動。緬甸人自己寫的《緬甸史》:「毫無疑問,在莽應龍統治期間,他的人格影響了整個印度支那半島,贏得了各種民族集團的敬畏。」只是除了緬人,其他人都想說mmp。

繼位的兒子莽應里也是一個戰爭狂,繼續了他父親和大明的戰爭。緬甸和明朝的戰爭其實敗多勝少,國力大損,清邁、瀾滄、暹羅都乘機恢復獨立,莽應里攻打暹羅大敗,王儲都戰敗被殺。莽瑞體和莽應龍由於擴張很快,把大塊地盤都分封給了自己的親屬,漸有尾大不掉之勢,而莽應里也由於屢屢戰敗,威望大損,各地親戚城主乘機叛亂割據。莽應里自己也被兒子卑謬侯、叔叔東吁侯勾結阿拉乾和暹羅圍攻,都城勃固淪陷,自己也被殺死。

莽應龍的另一個兒子良淵王統治著密鐵拉一帶,沒有太多參與下緬甸的戰亂,而是乘機整合統一了上緬甸,建都阿瓦,重建並加強了阿赫木旦制度,加強了對於緬北撣人克欽人土司的控制,最後控制了木邦、孟養等土司的地盤,這時候明朝一邊在和豐太閣打仗,一邊又發生了播州楊應龍之亂,一度出兵收復也無力防守。至此,基本上奠定了今天中緬的邊境格局。

其後的阿那畢隆收復東吁、勃固,征服清邁,他隆王正式還都阿瓦,都致力於整頓內部,加強國王的權力,暫停了對外侵略。這時候大萌已經有了藥丸之相,彼此基本上相安無事。

明朝後期的雲南緬北形勢:

緬甸對於當時還屬於大明的各路土司執著地發起進攻,原因可能還和宗教問題有關,孟養土司思倫曾經打敗阿瓦王朝,攻陷阿瓦城,燒佛塔,殺僧人。當地的土司和平民大部分都已經信奉了南傳佛教,佛寺勢力普遍佔有大量地產,擁有巨大政治影響力,此仇必報。相比天朝,當地對於崇奉南傳佛教的緬甸更有親近感,緬甸也能夠對這裡實行更有強有力的統治。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經濟問題,緬北的翡翠礦區就在孟養土司地盤上,而雲南當時又是明朝的白銀主產區,緬北的鮑德溫也產銀礦,不能不引起好戰的緬甸國王的注意力。

東吁王朝後期,朝政腐敗混亂,南方孟人起兵反抗,法國人在背後予以支持,1752年攻陷阿瓦,推翻了東吁王朝。

孟人的統治並不穩固,在緬人聚居的上緬甸河谷只有少量駐軍,阿瓦西北面瑞保的頭人雍籍牙起兵,很快打敗了當地的孟人,雍籍牙以北方河谷為根據地,1753年稱王,開創了雍籍牙王朝,重建阿赫木旦制度,得到佛教勢力的支持,征戰4年多,就從瑞保的頭人變成了全緬甸的國王。

雍籍牙王朝歷代君主也是非常好戰,重建了並強化了的阿赫木旦制度加上西洋燧發槍的引進,在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初,緬甸再度成為東南亞一大強權。

雍籍牙在統一戰爭中,就曾經打敗過幫助孟人的法國人和英國人,並將俘虜編入天主教的阿赫木旦村莊。統一緬甸的次年,就出兵曼尼普爾,迫使其臣服。接下來再進攻暹羅,攻打阿瑜陀耶城,不下,1760年死於軍中。

其子孟駁王再破曼尼普爾,隨後和大清開戰,暹羅要來做幫手,乾隆爺表示,蠻夷小丑,天朝舉手之勞就能平定,不勞煩你們了。幾次邊境衝突,清兵不利,雲貴總督劉藻畏罪自盡,新任雲貴總督楊應琚又被賜死,再換上得力的滿洲大臣明瑞擔任雲貴總督,率滿漢精兵攻打緬甸,被引誘深入遭到伏擊,明瑞兵敗,親自斷後,傷重自盡。乾隆這才發現根本不是軟柿子,比準噶爾部都硬多了,找暹羅助戰,可是暹羅已經被滅了。

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乾隆派了小舅子傅恆和名將阿桂率兵再度入緬,沿大盈江而下,在新街、老官屯一帶(今八莫附近),和緬甸軍隊相持不下,互有勝負,但是雙方都已經無力也無心再戰。兩軍主帥私下達成協議,撤軍。清兵屢戰不利,除了緬甸兵力優勢和槍炮精良之外,熱帶瘟疫也是主因原因,傅恆本人也染病,次年就病死在北京。

由於緬甸主力在北方和清朝作戰,暹羅乘機在他信王領導下復國,後來曼谷王朝建立,緬甸的孟雲王幾次攻打都遭到失敗,暹羅徹底控制了清邁等地,兩國最終在19世紀初言和。

東面和北面都不是軟柿子,緬甸王的目光轉向了西方,先是攻滅了長期獨立的阿拉干王國,然後又雙叒叕地攻陷曼尼普爾,再攻克阿薩姆王國的首都,和英國東印度公司接壤。英國東印度公司也積極支持阿拉干、阿薩姆、曼尼普爾的復國活動。雙方還有邊境領土爭議,最後開戰。

1824年3月開始的第一次英緬戰爭,英國人贏得很累。緬甸名將班都拉曾一度兵進吉大港,打敗英軍。陸路的阿薩姆與阿拉干兩處戰場由於森林密布,道路艱險,英國軍隊從海路直接登陸仰光。由於緬甸主力都在西線作戰,南部空虛,勃固、馬都八、土瓦等城池都被攻佔,班都拉率軍從孟加拉翻山越嶺,回師下緬甸,攻打仰光失敗,死傷慘重;再戰,班都拉由於站在一線親自指揮,華蓋引起英軍注意,被炮彈打死,緬甸軍隊潰敗;緬甸王集結兵力於上緬甸門戶卑謬再度決戰,又遭失敗,英軍長驅直入阿瓦附近。到1826年2月,緬甸被迫議和,割地賠款。此戰英軍前後動用了4萬多軍隊,死亡1.5萬人(多數是由於瘟疫),花費了1300萬英鎊,6倍於《南京條約》的賠款。

班都拉雕像

題主所說打到攀枝花,可能是看的不同書的翻譯問題,攀枝花也叫木棉花,普遍生長在南方。

古代的緬甸確實很能打且極具侵略性,但是對大部分地方統治力都很弱,除了上緬甸河谷之外,佔領的大片地盤都是隨時準備叛亂自立的。


提醒下題主,緬甸自被元朝吞併,元朝建立緬中行省、明朝建立緬甸宣慰司,雖然緬中行省和緬甸宣慰司都沒堅持下去,緬甸實質上一直保持獨立,但在元朝和明朝時期,緬甸一直是沒被當外國看待的,是跟西南土司一視同仁的。


與其說是緬甸厲害,不如說是緬甸的地理環境幫助他們戰勝了對手。就像越戰,使美國陷入戰爭泥潭的一方面是由於怕中國再次介入而打的束手束腳,另一方面確卻是雨林環境讓美國人適應不了。

再說題主提到的中國和英國這兩個例子,首先緬甸對上述兩個國家都是距離遙遠的,這就造成了補給困難。可能有人說緬甸不是和我大中華接壤嗎?但請注意明清時期廣西和雲南還屬蠻夷之地,中央政府對那裡的控制是相當薄弱的,之前都是當地土司是老大,只不過名義上服從中央領導而已,直到改土歸流後才有所改觀。另外由於中央政府設在北京,它的輻射能力是有限的,相互間消息傳遞要幾個月到半年時間,所謂天高皇帝遠,當地發生了什麼朝堂之上的大佬們都是幾個月後才知道的消息,而又無法判斷當前的局勢,等到局勢明了再召集大軍出征的時候局勢往往已經非常危急了,而得勝之後一旦大軍班師回朝當地局勢又會出現反覆,所以明朝也陷入了戰爭泥潭。你要說大軍常駐不就可以了嗎,不可能的,這就牽扯出地理環境問題了,還有一點就是戰士們的思鄉之情,要是不讓他們回去說不定就兵變了。

第二條就是環境問題,當時那裡都是蠻夷之地,自然環境幾乎沒怎麼開發,所以在那裡最大的敵人不是人,而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各種毒蟲毒物,還有瘴氣,蚊子螞蟻都能要你命。氣候濕熱,你看過越戰的電影就知道東南亞那裡有時候暴雨一下就是一個多月,想像一下一個多月衣服都是濕的睡覺都是泡在水裡是什麼感覺,遇上這種情況根本不用敵人打,自己的精神先崩潰了。而中國和英國的士兵顯然都不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他們都不可能適應這裡的環境,所以在這裡打仗非戰鬥減員比例相當高,大部分都是得各種疾病死的,再加上那時候醫療水平低下,許多現在能治好的小病在當時卻會要命。

還有就是士氣問題,本來這裡就非本國領土,遠離故鄉產生的思鄉之情會降低一部分士氣,在碰到了惡劣的自然環境,吃不好睡不好,再加上各種非戰鬥減員帶來的恐慌情緒更進一步降低了士氣。即使這樣我們還是勝多敗少啊,所以緬甸到底哪裡強了,他不過是借著地理距離遙遠我朝大軍不可能久駐反覆無常而已。當時的中國沒佔下緬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鞭長莫及,再加上有沒有這裡對我國不會產生巨大影響。


東南亞曾經第一強國,打泰國,打中國也不落下風。乾隆時代也沒佔到便宜

當年橫掃東南亞,泰國的夢魘,泰國歷史書寫的緬甸入侵就跟日本入侵中國一樣。

今天緬甸需要中國的投資貿易,需要泰國來支援他們,不知道心裡是不是很不是滋味。


補充 @威斯特蜀黍 觀點。

事實上緬甸最猖狂的時候是在萬曆末年,趁著遼東亂起,大萌無暇顧及西南的時機,整合了大萌羈縻的三宣六慰的六慰而已。三宣都沒打下來,更別提實控的雲南實地。

萬曆中興時期是明緬戰績是這樣的。

(萬曆十一年四月甲子)雲南撫鎮劉世曾等各題稱:莽酋應理用罕虔.岳鳳之計,以酉叔阿瓦猛別率領諸夷分道入寇,又用附近奸夷為內應,如刀落參兄弟謀襲騰趑;放正堂叔侄父子擁兵潞江;景宗真、放國忠輩謀襲順.水。四面皆兵,動稱數萬。幸二刀.三放天奪其魄,隨已就擒。各隘將士倚險出奇;順寧、平戛土舍猛效忠、莽惠力抗賊兵。二月之內。所獲功次三百五十餘顆。

這樣的

萬曆十二年三月己丑)兵部爰劉世曾言:「馱馬賊罕處附莽有年,弄兵無忌,今參將鄧子龍擒賊八十二名,斬級三百九十六,俘獲賊三百餘,戰象馬牛殆百,其生擒賊人相應處決來示。」報可。

以及這樣的

萬曆十二年四月丁巳 先是,岳鳳屯隴遮,見我兵聲大振,遣侄岳亨詣騰永軍中聽撫,撫臣選委游擊劉蜓宣諭朝廷威怨,岳鳳遂遣妻刁氏及幼子晡歇請降。繼率兵至臘底,擒獲賊諜,言緬人散奪,已知我動靜。紙乃兼程前進,抵隴川,岳鳳率妻子弟侄及所部夷人等於道左迎降,而散奪則巳於先日駕象遁去,但留遮改四人並隨從

數十名駐隴川而已。繼既分兵馳迫散奪,乃身督將士四面匱隴川賊窠,岳風從中而應,各賊突圍而出;逛聯馬擒其賊首,官兵競前,所留余賊三十六名悉就縛,奪獲緬書、緬碗、緬銀、緬傘、緬服、蜂牙、衣甲、刀槍、鞍馬等物甚眾.蠻莫知岳鳳巳內附,即飛報菲賊約各土

司,將會兵寇隴。紙乘勝長驅,整兵三道並進,掩蠻莫所未備擊之,賊倉皇敗走,我兵追入賊案,賊窘甚,因乞降.繼責以五事;一擒陪臣;二追獲罕民並干崖印信; 三獻偽篆;四奪回被擄人民;五招徠迤西。限以五日。賊遂生擒緬人一十八名,象一隻,馬五匹,並養酉所給偽關防一顆,詣軍前投獻。雲南撫、鎮官劉世曾、沐昌祚以捷聞

還有這樣的

(萬曆十二年四月)壬申,兵部覆;「雲南鎮、撫官劉世曾、沐昌祚奏報平罕虔餘孽及招撫孟養、孟密、木邦三間,勘明功次。莽咩、阿借等請就彼審決來示。」從之。

嗯還有這樣的

萬曆十二年五月丁亥)雲南巡撫劉世曾題:「游擊劉縫生擒岳風父子,兵不血刃。。隴川已陷之境,一朝克服,手縛渠魁,應獻俘以彰 天討。」

最後結果是這樣的

(萬曆十二年八月戊午)兵部題:「雲甫巡撫劉世曾掮拿逆賊岳風等,相應祭告郊廟,宜捷獻俘。」報可。

(萬曆十二年九月&>乙亥..-是日,磔岳鳳於市,曩烏.招色~尚著、喇秒饅、莽糜啞、晏得皮等省伏誅。風祖紅西撫州人,商於隴川。鳳黠而多智。因投宣撫多士寧為記室,士寧妻以妹。鳳媚士寧,而奪其權,與三宣、六慰各土舍罕拔等歃血謀叛,乃誘士寧往擺古見緬酋莽瑞體。鳳與子曩烏鳩士寧,殺之,並殺其妻子,奪其欽頒金牌.印信、勘合,因受葬酋偽命,自稱宣撫。葬瑞體死,其子應理立,鳳父子誘我師敗之,獻故主士寧母胡氏及族親六百餘人於應里,盡

殺之。又譖陷罕拔,投之水。密約刀落多同心助逆,而說葬酋以大兵壓境。風與參各起象兵數十萬分道內侵,攻雷棄、盞達.干崖、甫

甸、木邦.老姚、恩甸等處,據地殺人;窺騰衝、永昌.大理、蒙化、順寧.景東.鎮沅、元江等那;又寇順寧,燒毀府抬,遂破盞達。擄男婦八百人。又令曩烏率緬兵六萬突至猛淋,指揮吳繼熏.千戶楊維垣、百戶徐應彩戰死之。鄧川州土知州何謀者,與鳳為僚婿,遣通事等招鳳,風縛獻葬酋。七月,應里催風父子進兵人犯,東寇姚關,北據灣甸.芒巾,保知州開諭百方,與之盟皙。九月,鳳始差頭目入見,繼令兄子亨赴永昌投見各道,俱厚賞遣回。游擊劉紙遣人諭以禍福,十二月方遣妻子及大頭目隴漢等率夷民九十六人來見。紙差張把總責取敕書、金牌,許以招降蠻莫、猛密贖罪。二十六日,紙以送鳳

妻子回隴川為名,遂分兵於沙木、籠山諸處。鳳度四面皆兵,欲遁無門,明年正月朔,鳳詣軍門降。蜓復分兵追緬,擒能改、刻里、乜腿、莽惱等,又率大兵直搗隴川,毳烏亦降,乃攜鳳父子攻降蠻莫,招撫猛養等處,葬闊母菩乘象走,我師追之,斬百餘人,親縛葬閥母,帥乜、葬糜啞、晏得皮、喇渺慢等,及殺緬賊百餘,擒乃剁等,獲賊象、戰馬、偽關防等。維又督兵圍猛臉猛,擒尚著等。罕虔子招罕、摺色等據三尖山.參將鄧子龍襲擊之,擒招色等,西南平。


不是。

甚至難說有完整的國家體系和制度。緬甸在獨立前跟印度一樣,只是一個地域概念,不是一個國家概念,不存在中央政權,遑論集權,基本就是個部落酋長帶了一群兵打打打,毫無文明可言。沒錯就是部落啊部落,許許多多的酋長和部落。

對比下中國,任何一個朝代拉出來,行政機構?官員選拔制度?社會分工?教育機構?生產力和生產工具?民族政策?給我找出來任何一樣我也服啊。然而什麼都沒有。更何況歷史上所謂的幾個王朝之間傳承度也相當可疑,不是同一個民族,政治中心又不一樣,更不存在什麼大一統的統治,你甚至很難說它是一個"國家"。

估計唯一一點值就點了宗教樹,而且還是人傳的佛教逃不過宗教勢力影響世俗發展的。並沒有什麼卵用。他們的這種本土化佛教至今阻礙著現代文明的發展。

相比之下作為中國附庸的越南才是文明社會,要它倆當鄰居基本就沒什麼三強兩弱的事兒了。

啊你說緬甸學者的歷史書?夾雜私貨,各種發明歷史,什麼你說歷史方法論?對不起緬甸不存在這個東西。另外你也可以不用相信英國人殖民時代期間寫的所謂的緬甸歷史書。

去看下緬甸的國博,你大概就知道這個國家從哪裡來,可能去到何處。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就是個文明的荒漠。。。

在緬甸生活,其實應該是在東南亞生活越久,你就會越感受到中華文明自古而來的發達和璀璨,任何一件制度拿出來,就可能光耀東南亞這些國家一個時代。


唐代的士兵在印度建立一個邦,緬甸的黃金寶石讓這裡有價值攻打佔領就困難

,美國總統柯利芝就在緬甸發家的,緬甸是當時亞洲大都會,上海之後的


緬甸在在貢榜時期的確是東南亞第一強國,滅亡泰國,幾次打退清朝的進攻,如果不是在擴張的巔峰遇上殖民時代開掛的大英帝國,緬甸的黃金時代應該還能持續上一段時間,樓上說地理環境士氣之類的問題,應該是中原王朝深入東南亞地區時候面臨的共性問題,仍然解釋不了為何單獨緬甸能讓乾隆兩次吃癟


腦洞一下:

當年如果拿下緬甸,中國多一個出海口。

那現在該是什麼情形?


首先,緬甸歷史上有兩個較為強大的王朝,一個是東吁王朝,一個是貢榜王朝

東吁王朝巔峰時期,也就是大家回複比較多的萬曆年間,其實主要擴張目標在東南亞,如暹羅,瀾滄,在莽英龍第二次征服大城的戰役里,號稱出動了90萬大軍。至於中緬邊境的一堆撣邦,基本上就是臣屬關係,每次用兵不過10萬,當然這些數字除以10,我覺得才靠譜。東吁的國都定為伯古,也就是仰光附近,可以看出緬甸的戰略取捨

劉鋌打到阿瓦那次,阿瓦王叛亂,相當於東吁內外交困。

當然明朝在當地也就幾千人馬,主要是靠土司,緬甸也一樣,雙方實際上打的是代理人戰爭,最終鬥爭結果,中緬邊境最大的木邦終歸緬甸,但是明人對緬甸軍隊質量感覺一般,說他們擅長用火器,但是陣型嚴整不如明軍,這個也符合歐洲人的判斷。

等到永曆末年,東吁正由昏王平達格里統治,國力衰微,軍隊也更加不堪一擊,所以在被白文選暴打時,在三角洲戰線也開始崩盤,因此才被其子暗殺


說個背景,在大航海時代後,使得貿易脫「媒」 ,東方國家直接和西方做上了生意,中東伊斯蘭勢力走向衰落。周邊的基督教,佛教等其他文明開始反撲,東方國家來說,首先是戰國後的日本,其次是新疆的准格爾帝國,在中南半島又出現了強權緬甸,交趾越南驅逐穆斯林占城。當時緬甸的勢力逼近恆河三角洲,大英帝國拿陸地上拿他沒有辦法,最後不得不涉伊洛瓦底江而上,切斷緬甸的運輸貿易線路,不得不跟英國人講和。

就像圍魏救趙在春秋早有先例,佔南京切斷漕運也是依葫蘆畫瓢。

如果不是英國的強勢介入,鬆散的印度東北以及恆河出海口會被小乘佛教所佔據,身毒人現在不可能在東北快樂的玩泥巴,當然中國西南會受到更大的壓力。


偏題,我上次一答案里的

其實緬甸也曾是宇宙帝國


諸位看我頭像和簡介就行了。


大概可以算是那位老人「十全武功」當中水分最多的一個

偷偷告訴你,越南在歷史上也曾經是個很強大的國家(當然,和北方大怪獸沒得比),一度并吞柬埔寨和寮國,自稱「中華」


緬泰戰爭也打了百年之久,泰國有不少電影都是反映這一時期的。


也要看時間段的,清緬戰爭時期的緬甸王為辛標信,也就是還珠格格3里的猛白,是一位挺能打的君主,縱橫東南亞,佔領了暹羅,也就是現在的泰國,最後是鄭信大帝收復的失地。

不過個人覺得緬甸最後被泰國佔了上風,主要原因是泰國在近代一直是個獨立國家,現代又是亞洲四小虎。而緬甸因三次和英國的戰爭在1885年亡國成為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本世紀初的經濟還遠不如二戰前,可謂大倒退,被聯合國列為最貧窮國家之一。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解放軍 6 月 2 日起將在中緬邊境實兵實彈演習?
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是出於什麼原因得不到統一?
緬甸普通人怎麼看中國?
最近的緬甸內戰是怎麼回事?又為何升溫?
目前金三角的現狀是怎樣的?

TAG:歷史 | 歷史知識 | 東南亞 | 緬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