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能解決一切區間處理問題的莫隊演算法是什麼?
參考這個https://zhuanlan.zhihu.com/p/25017840
這個演算法是用來處理一類無修改的離線區間詢問問題。轉載自我的博客
問題:有n個數組成一個序列,有m個形如詢問L, R的詢問,每次詢問需要回答區間內至少出現2次的數有哪些。
樸素的解法需要讀取O(nm)次數。如果數據範圍小,可以用數組,時間複雜度為O(nm)。如果使用STL的Map來保存出現的次數,則需要O(nmlogn)的複雜度。有沒有更快的方法呢?
注意到詢問並沒有強制在線,因此我們可以使用離線方法。注意到一點,如果我們有計算完[L, R]時的「中間變數」(在本題為每個數出現的次數),那麼[L - 1, R]、[L + 1, R]、[L, R - 1]、[L, R + 1]都能夠在「中間變數」的「基本操作時間複雜度」(1)得出。如果能安排適當的詢問順序,使得每次詢問都能用上上次運行產生的中間變數,那麼我們將可以在更優的複雜度完成整個詢問。
(1) 如果數據較小,用數組,時間複雜度為O(1);如果數據較大,可以考慮用離散化或map,時間複雜度為O(logn)。那如何安排詢問呢?這裡有個時間複雜度非常優秀的方法:首先將每個詢問視為一個「點」,兩個點P1, P2之間的距離為abs(L1 - L2) + abs(R1 - R2),即曼哈頓距離,然後求這些點的最小生成樹,然後沿著樹邊遍歷一次。由於這裡的距離是曼哈頓距離,所以這樣的生成樹被稱為「曼哈頓最小生成樹」。最小曼哈頓生成樹有專用的演算法(2),求生成樹時間複雜度可以僅為O(mlogm)。
(2) 其實這裡是建邊的演算法,建邊後依然使用傳統的Prim或者Kruskal演算法來求最小生成樹。
不幸的是,曼哈頓最小生成樹的寫法很複雜,考場上不建議這樣做。
一種直觀的辦法是按照左端點排序,再按照右端點排序。但是這樣的表現不好。特別是面對精心設計的數據,這樣方法表現得很差。
舉個例子,有6個詢問如下:(1, 100), (2, 2), (3, 99), (4, 4), (5, 102), (6, 7)。
這個數據已經按照左端點排序了。用上述方法處理時,左端點會移動6次,右端點會移動移動98+97+95+98+95=483次。右端點大幅度地來回移動,嚴重影響了時間複雜度——排序的複雜度是O(mlogm),所有左端點移動次數僅為為O(n),但右端點每個詢問移動O(n),共有m個詢問,故總移動次數為O(nm),移動總數為O(mlogm + nm)。運行時間上界並沒有減少。
其實我們稍微改變一下詢問處理的順序就能做得更好:(2, 2), (4, 4), (6, 7), (5, 102), (3, 99), (1, 100)。
左端點移動次數為2+2+1+2+2=9次,比原來稍多。右端點移動次數為2+3+95+3+1=104,右端點的移動次數大大降低了。
上面的過程啟發我們:①我們不應該嚴格按照升序排序,而是根據需要靈活一點的排序方法;②如果適當減少右端點移動次數,即使稍微增多一點左端點移動次數,在總的複雜度上看,也是划算的。
在排序時,我們並不是按照左右端點嚴格升序排序詢問,而只是令其左右端點處於「大概是升序」的狀態。具體的方法是,把所有的區間劃分為不同的塊,將每個詢問按照左端點的所在塊序號排序,左端點塊一樣則按照右端點排序。注意這個與上一個版本的不同之處在於「第一關鍵字」是左端點所在塊而非左端點。
這就是莫隊演算法。為什麼叫莫隊演算法呢?據說這是2010年國家集訓隊的莫濤 @莫濤 (3)在作業里提到了這個方法。
(3) 由於莫濤經常打比賽做隊長,大家都叫他莫隊,該演算法也被稱為莫隊演算法。(感謝汝佳大神、莫隊的指出)
莫隊演算法首先將整個序列分成√n個塊(同樣,只是概念上分的塊,實際上我們並不需要嚴格存儲塊),接著將每個詢問按照塊序號排序(一樣則按照右端點排序)。之後,我們從排序後第一個詢問開始,逐個計算答案。
int len; // 塊長度
struct Query{
int L, R, ID, block;
Query(){} // 構造函數重載
Query(int l, int r, int ID):L(l), R(r), ID(ID){
block = l / len;
}
bool operator &< (const Query rhs) const {
if(block == rhs.block) return R &< rhs.R; // 不是if(L == rhs.L) return R &< rhs.R; return L &< rhs.L
return block &< rhs.block; // 否則這就變回演算法一了
}
}queries[maxm];
map&
inline void insert(int n){
if(buf.count(n))
++buf[n];
else
buf[n] = 1;
}
inline void erase(int n){
if(--buf[n] == 0) buf.erase(n);
}
int A[maxn]; // 原序列
queue&
int main(){ 儘管分了塊,但是我們可以對所有的「詢問轉移」一視同仁。上述的代碼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insert和erase,這裡在插入前判斷了是否存在、插入後判斷是否為0,但這不是必須的(insert時會將新節點初始化為0,erase為0後對處理答案不影響);
int n, m;
cin &>&> n;
len = (int)sqrt(n); // 塊長度
for(int i = 1; i &<= n; i++){
cin &>&> A[i];
}
cin &>&> m;
for(int i = 1; i &<= m; i++){
int l, r;
cin &>&> l &>&> r;
queries[i] = Query(l, r, i);
}
sort(queries + 1, queries + m + 1);
int L = 1, R = 1;
buf[A[1]] = 1;
for(int i = 1; i &<= m; i++){
queue&
Query qi = queries[i];
while(R &< qi.R) insert(A[++R]);
while(L &> qi.L) insert(A[--L]);
while(R &> qi.R) erase(A[R--]);
while(L &< qi.L) erase(A[L++]);
for(map&
if(it-&>second &>= 2){
ans.push(it-&>first);
}
}
}
for(int i = 1; i &<= m; i++){
queue&
while(!ans.empty()){
cout &<&< ans.front() &<&< " ";
ans.pop();
}
cout &<&< endl;
}
}
二是區間變化的順序,insert最好放在前面,erase最好在後面(想一想,為什麼);
三是insert總是使用前綴自增自減運算符,erase總是用後綴運算符;
四是我們在訪問我們在「詢問轉移」前聲明了Query的引用,來減少運行時定址的計算量;
五是我們重載了Query的構造函數。為什麼要重載呢?
我們希望在Query得到L, R, ID時自動計算塊block,這就要寫一個構造函數Query(int L, int R, int ID)來實現。但是,當結構體沒有構造函數,實例化時不會初始化,有構造函數則一定會調用構造函數進行初始化。「托他的福」,queries數組建立時會對每個元素調用一次構造函數。可是我們只有有3個參數的構造函數,構造時一定要有3個參數。而建立數組時卻沒有參數,編譯器會報錯。折中的辦法是寫一個沒有參數的構造函數,可以避免這一問題。
這樣排序有個特點。L和R都是「大概是升序」。不過L大概像爬山,總體上升但是會有局部的小幅度下降。R則有些難以形容,大概可以看出其由很多段快速上升,每段上升到頂端後下降到最底。
下面是隨機生成100個數據,將數據放到WPS表格後製成圖表後的樣子。
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分塊要分成√n塊呢?我們分析一下時間複雜度。
假設我們每k個點分一塊。
如果當前詢問與上一詢問左端點處在同一塊,那麼左端點移動為O(k)。雖然右端點移動可能高達O(n),但是整一塊詢問的右端點移動距離之和也是O(n)(想一想,為什麼)。因此平攤意義下,整塊移動為O(k) × O(k) + O(n),一共有n / k塊,時間複雜度為O(kn + n2/ k)。
如果詢問與上一詢問左端點不處於同一塊,那麼左端點移動為O(k),但右端點移動則高達O(n)。幸運的是,這種情況只有O(n / k)個,時間複雜度為O(n + n2
/ k)。總的移動次數為O(kn + n2 / k)。因此,當k = √n時,運行時間上界最優,為O( n1.5)。最後,因此根據每次insert和erase的時間複雜度,乘上O(1)或者O(logn)亦或O(n)不等,得到完整演算法的時間複雜度(代碼使用了map,為O( logn ))。
十分感謝汝佳大神和莫隊對此文的指導orz。
推薦閱讀:
※怎樣寫出清晰易懂的演算法競賽題題解?
※如何直接跳出深層遞歸而不是一層一層跳出?
※獲得ACM ICPC Regional銀牌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acm比賽中擁有 1 or 2 個豬隊友是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很多程序競賽題目都要求答案對 1e9+7 取模?
TAG:ACM競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