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享就是自私嗎?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我買了飯回去吃,我媽要吃裡面的東西,我就對她說「你要是想吃跟我說一聲,我給你帶就是你」然後她就生氣的摔在那裡說不要了,還一直說我自私,我說我只是不喜歡別人吃我的東西而已,並且她不是第一次這樣。

加(我媽媽屬於比較強勢的那種類型,也不是不捨得花錢的人,她每月工資有小一萬,都在她自己手裡,而且,我不花他的錢,每月工資還會給她一半。說明這點是為了說明她不是因為捨不得錢才那樣做的,而且中午她帶了飯,我沒有,我才去外面買的。我之前一再表示過,我不喜歡別人吃我的東西,如果她要,我會給她帶,但是她還是這樣。父母就沒有不對嗎?)

真的不喜歡別人碰我的東西,如果她說想要,我會很開心的給她買,不管是什麼,但是我就是接受不了我自己的東西被別人侵佔,。

不分享就是自私嗎?真的是我的錯嗎?


謝邀。

~~~~~~~~~~

我爸曾經說過,他和媽媽喜歡我不是因為我比姐姐聰明,也不是因為我嘴甜討他們喜歡。而是他印象最深的是:我從樹上摘一個梨子會切成幾塊,只要他或媽媽在家,不管他們有沒有主動開口要,我都會主動給他和媽媽一人一塊,是很自然而然的事。而姐姐從樹上摘一個梨子,哪怕爸媽就在家裡,明顯口渴,她也會不聲不響一個人當著父母的面啃完,連詢問都不曾有過一聲。

~~~~~~~~~~~~~~~~~

那一年,我中師畢業待業期,家裡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說服了父母繼續送我去插班讀高三。名也報了,因為新生入學宿舍安排緊張,當時擔任高三班主任的堂哥建議我們過一個星期再來繳費註冊。

回家後發現我姐在家裡絕食,合併著吵鬧,姐夫就是一個安靜的幫凶。到最後,我妥協了。我答應了一位校長的邀請,決定先去代課,再等教育局分配。

出發時,媽媽給我準備了簡單的行李,一個破舊的皮箱,這是兩年前姐夫結婚帶過來的舊物。床單是姐姐結婚時買的多餘的床單。我對媽媽說我不想要這些,可不可以給我買一口新的箱子和新的床單,我不想若干年後姐姐諷刺我說我工作第一天還是拿她的東西去的。(因為憑我的了解和她平時表現,她真的會那樣。)

媽媽當時拒絕了,罵我不懂事,說我添亂,到最後激動處脫口而出不喜歡這些東西你就給我滾得遠遠的。

連日來的委屈湧上心頭,我當時當著她的面就走了。畢業證身份證都還在她身邊的皮箱裡面沒來得及拿,身上只有出門前她提前給的300塊錢,那是預計給我工作前兩個月的生活費路費以及其他開支。

那是我第一次反叛我的父母。我一直很聽話的。離開後,我投靠了我的同學兼舍友,沒想到她在做傳銷。鬥智斗勇後得到200塊的賠償,剛好是我花掉的路費。轉而投靠臨近的要好的男同學,結果去了發現他們也是傳銷。機智的擺脫後,到了武漢火車站附近一家賓館做服務員,打掃衛生整理床位包括洗廁所。

我不知道爸媽在家非常想念我,他們通過我放在家裡的同學錄查了能聯繫我的同學的一切方式。後來查到了我在男同學那裡,知道我沒錢,打了400塊在男同學賬戶。他們當然不知道這400塊被剛好缺錢的男同學私吞了。他們第一次坐火車到湖北找到了我那兩個同學,以為我在他們那裡,可惜晚了一步我早已經借口打工攢錢投資離開了,於是報警查了我打傳呼的座機位置,然後那天兩個人就盲目地到那附近走,期待遇上我。而我剛好從小賓館辭職,一邊住在一家2元宿舍一邊找新工作,出去買東西的時候,我剛轉身,就看見了十米遠的前方兩個熟悉的影子朝著我在的方向走來,我趕緊別過身,雖然我剪了頭髮也換了新衣服,我媽還是從背後認出了我,一把抓住了我,輕聲的喊我的名字。

我媽說你知道我們好想你找你找得好辛苦嗎?我爸說你媽已經知道錯了不該那麼罵你你真的是個很疼我們的孩子。我強忍住淚水倔強地說道:「你們沒有錯,是我不聽話,還要索取新的箱子和新的床單,是我不知足。」

我爸說:「我們是真的在想你!不是因為你比姐姐聰明優秀,而是那天你姐姐在家門口的樹上摘了一個梨子,削完皮就自己站在院子里吃了。那天我就想起你,想起你從小到大無論吃什麼都會想到我們,總會主動給我們分一份。那天我就決定了要出來找你回家,我們知道是我們錯了。」(備註:我初二的時候初中畢業已經兩年的姐姐想去讀自費中專,儘管她初中畢業考試七門課五門不及格,班裡63個人考62那種,我也沒有半點反對,還替她開心了很久。讀中專是爸媽出錢,這之前姐姐小學考中學也沒考上,爸爸1991年出了200塊高價讓她讀的,全鄉11個畢業班一共只收10個高價生,那個暑假我就陪著姐姐去挨家挨戶收一塊兩塊的賣鞭炮的欠債,我外公做鞭炮,分給媽媽賣一點補貼家用。我姐不喜歡和人打招呼,所以我打頭陣,基本錢都是我要回來的。)

我想一定是一種特別的緣分,那天我們才會那樣相遇,免了我即將吃到的未知的苦也免了他們的思念。我媽說她和爸遠遠的看見了一個背影,她覺得身形很像我,抱著一點點微弱的希望才主動拉住了我的衣服。

我也不是怕姐姐才同意不去繼續讀書。我就是為了父母,有遺憾,但不後悔。我如果絕食,我爸媽肯定最後會選擇支持我,但那不是我想做的。

在我爸媽的計劃里,我其實一直是要嫁出去的。因為我姐姐招了上門女婿。在我們老家,還沒有一家招兩個女婿上門的先例。我爸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說過,以後我出嫁,他會出一筆嫁妝。但那件事以後,我爸媽對姐姐沒有了充分的安全感。我爸說從前只認為姐姐性格急躁脾氣不好不喜歡我這個二胎,但從那件事開始覺得姐姐其實非常自私。

後來我戀愛結婚,因為公婆的原因不願意嫁出去,我爸媽就把我留在了身邊。姐姐經常為了微弱的家產吵架,我為了息事寧人表示可以全部留給她,爸爸說不可以,說無論如何都有我的,她越是爭,他越是要給我分。

那件舊事我們從那天起幾乎沒有在家裡提到過。一切都恢復原樣。好像家裡的長輩從來都沒有提議過,好像姐姐從來沒有絕食抗議過,好像我也從來沒有負氣出走過。

我還是保持那樣的習慣。有了水果也會帶回家和爸媽一起分享。周末會主動回家給爸爸包他喜歡吃的抄手。有一次朋友送了我一個攀枝花大芒果,我連夜帶回了家,切成四塊,我一塊,兒子一塊,爸媽各一塊。

我爸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食但深夜又容易餓。我經常買咸餅給他充饑。

都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不存在討好或者刻意的行為。我奶奶在世的時候最喜歡我和堂弟,因為我們讀書的時候都會省下生活費買蛋糕帶回家給她吃。我奶奶不講究吃喝的一個人,我爸媽也是。我奶奶有什麼好吃的都會想著幾個孫子孫女,我爸媽有什麼好吃的都會想著我和姐姐。

我家目前就我老公一個人有收入,但是無論水果還是牛奶,孩子吃一塊,我就會吃一塊,如果老公在,老公吃一塊。

這是我定的規則。我們不會學其他夫妻節衣縮食好吃的全部留給孩子。我爸說以前就是太窮了,有好吃的都留給了孩子,我出生後,又特別顧及姐姐的感受,什麼都讓著她,而媽媽沒什麼文化,吃穿教育姐姐的時候總會說:「你看媽媽多疼你,這個妹妹就沒有,只有你有。」

我小孩今年十二歲,想喝牛奶了,就會問:「媽,我要喝牛奶了,你要嗎,我給你拿一杯。」想吃泡麵了,會說:「媽,你要速食麵嗎?我好幫你泡一碗!」

換作我,如果我不喜歡被人侵佔,我就會在外面吃完了再回來。如果我要帶回家吃,我就一定會主動算上爸爸媽媽那一份。

我覺得這些都是舉手之勞的事。就像我姐姐,其實滿樹的梨子,自己喜歡吃整個的話,完全可以多摘一個切了分給父母,可惜她沒有,她連多摘一個的心也沒有。

我爸媽對我姐的評價就是:非常不孝順嗎?好像也不是那種人。自私嗎?肯定自私。能一直孝順下去嗎?好像要看她高興的時候自私不自私了。

我覺得一個家庭,除了秘密和衣物可以拒絕分享外,食品這東西,確實是很容易分享的。再不濟你可以這樣做:爸爸一個我一個,媽媽一個我一個,小雪一個我一個,小雨一個我一個。

我爸說,我姐其實一直是那樣吃東西的。以前因為有我在,他們沒有察覺到。那天因為我不在,姐姐的行為在他眼裡特別刺眼。

他說那天晚上他和媽媽聊到了我吃梨的事,兩個人都徹夜難眠。

~~~~~~~~~~~~~~~~~~~~~~~~~~~~~~~~~~~~~~~~

本著分享精神把這段往事寫了出來,結果引來了幾個分析大神。本著負責任的心情告訴你們,我姐童年沒陰影,天性就那樣,對她再好她也不會感動只會覺得應當。我姐不壞,心情好的時候對家裡還可以,就是特別計較算計,但她偏偏喜歡對外人講她很大方。

你可以說我賣善良人設,但你不可以污衊我爸媽不會教育她對她不夠好。我爸小學學歷,我媽是半文盲,他們省吃儉用供兩個中專生,有何錯之有?我不放公眾號不打廣告不吸粉加群不網紅演戲的人設對我有什麼用?我身邊認識我的朋友和親人都說我講道理非常客觀人也很樂觀單純,怎麼到你這裡就是個污衊姐姐美化自己的人設呢?

你們在我面前說姐姐沒安全感,我只會禮貌解釋小聲爭辯,若在我姐面前說這些,心情好了她就嗤之以鼻冷笑幾聲,心情不好了會罵的你不知道東南西北,會說你懂個屁。

姐姐以前一直欺負我,掐啊打啊罵啊十八般手段都用上了。我十七歲她都還想打我,被奶奶發現制止後她就罵奶奶是鬼老太太。

但是我和姐姐很親。我老公都說我沒骨氣,被姐姐那樣欺負都可以忍,還開玩笑說可以忍受我的姐姐為什麼不可以忍受他的姐姐。我說因為我和姐姐是一個媽媽生的,打斷骨連著筋,但是你姐不一樣啊。

說我和姐姐關係一般是因為我有心裡話不會對姐姐講,因為誰不知道她哪天就到處開講了。以前因為她經常偷看我的日記,我就在畢業前把學校宿舍所有日記本燒了。我和她關係好不好的決定權不在我手裡,在她手裡。因為她就像個火藥桶,不知道何時爆炸,隔三差五總有那麼一次,我習慣了,也因為這覺得我們關係不夠好。因為媽媽和小姨從沒有紛爭,小紛爭也沒有。

回家了喜歡翻父母的衣櫃,總是想查詢父母有多少存款。但是爸爸生病了還是會照顧的。從小被姨媽照顧的多,但是現在長大了還是很計較姨媽對她的付出多不多,喜歡計算。小表弟從國外帶回的禮物,她要挑最貴的,比小姨還要好。

爸媽是近年來才越來越不喜歡她。比如她總是埋怨媽媽給她的東西少了,比如她總是找借口管理爸媽的卡和存摺,比如媽媽給她幹活她還把媽媽氣走了,比如她和姐夫吵架會連累我和爸媽,她不好過一家人就別想好過。比如她經常在公開場合各種語言貶低我,我老公,我孩子,爸媽,或者某親戚。

我媽說四十幾年的習慣肯定也是不好改了。我有時候會說媽媽太慣著她,但其實我自己也有點慣著她,總是被她欺負後在她需要我的時候就立刻主動湊上去。

我姐自私但是不壞。我的第一件內衣還是姐姐給我買的呢!她心情好的時候會對外人說我妹妹比我漂亮比我聰明對我很好之類的話。她自己也主動生了兩個孩子!我們之間的感情和細節也不是一個短短的答案能表現。但是答案回復里有人說我爸媽對姐姐不好我們對姐姐道德綁架我就不樂意了。有很多事我沒法一一敘述,但確實就是自私的。我就問問你們自己丟下孩子一個人在家自己出去旅遊是因為孩子分享了她的東西嗎?不論老公多累吵起來又要跳樓又要自殺隨便拿刀拿磚頭的是老公分享了什麼走了嗎?

不是,都不是,只是自私而已。我爸說了,梨子是小事,但可以衍射出很多東西。

有時候人的品性是自己決定,父母不該成為背鍋者。非要找個原因的話就是我爸媽說的:太寵她了,寵到最後只能讓著了。

烏鴉都知道反哺,她難道不知道吃梨子的時候可以順便問問父母嗎?自私就是自私,扯那麼多家庭教育做什麼?我爸媽也寵我,我也沒自私。

有句話怎麼說的?性格決定命運。為什麼不說命運決定性格呢?這麼排肯定是有道理的。

爸媽顧慮的是如果有一天老了,缺吃缺喝了還得去對她說:「我沒錢沒吃的了,可不可以給我一點?」

雖然結果是她肯定會給。


題主和媽媽根本不親,這是顯而易見的。

而且有兩點:

  1. 題主是打心裡不和媽媽親
  2. 媽媽對題主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請尊重內心的感受,不要強求。那些其他答主講的經歷,我也能感覺出,是真實的感情,但是——題主和媽媽都沒有。

最後,不分享的確就是自私。但是,自私不一定有錯,如果不管自己的內心,強行裝親近,看起來更糟。


不分享不是自私,破乎上有個問題。別人家的小孩來你家做客,最後別人家的的小孩看見你家小孩的玩具,想要,做為家長你怎麼辦?

父母做法是拿你玩具來給別人家的小孩,至於最後你自己家的小孩要哭要鬧,只會大嘴巴子伺候。不要奇怪為什麼類似題主這樣的小孩和父母不熟。你去你自己家看看,你小時候玩的玩具,那些小人書什麼的,有多少人還保存好好的到現在?

分享的前提是自願,不是強迫。和父母親不起來,你自己小孩的東西想送人就送人,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你小孩是人,你得告訴小孩怎麼選擇。小孩是沒有話語權,長大成年後自己會賺錢了,當然自私自利了。自己的東西自己不保護,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分享的。


肯定不是自私,問題的關鍵就在下面這句話里

我媽要吃裡面的東西

我假設如果題主的午飯里包含雞腿和米飯的話,那麼題主媽媽要吃的東西絕對不是米飯。

首先,分享是情分,不分享是本分。在這個大前提下,還需要大家對分享的界限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比如別人和你分享一個水果蛋糕,正常人的行為肯定是切走一小塊,而不是把上面的水果和奶油一起颳走,只把麵餅留給人家;別人和你分享一包薯片,正常人的行為肯定是少拿幾片,而不是把整包拿過來吃;別人和你分享盒飯,你就想吃人家盒飯里的雞腿,難道沒人覺得這樣是不對的嗎?

這份午飯的魅力也許就是那個雞腿,也許就是題主媽媽要吃的「裡面的東西」,如果被吃了就不叫分享了。

值得一提的是下面這句話。

如果她要,我會給她帶,但是她還是這樣。

我相信題主肯定是由衷的,而題主媽媽顯然是有問題的,只想挑裡面好吃的東西吃一點,不想吃整份的午餐,因為吃不了倒掉要承擔浪費午餐的道德責任。想像一下,如果你去食堂前問舍友要不要帶一份飯,結果你舍友說:「我還不太餓,而且吃完收拾快餐盒太麻煩,你就不用給我帶了,等你買完你的飯回來我吃幾塊裡面的肉就行了。」

求你的心裡陰影面積?

這種情況下不和舍友分享無疑不是自私,即使舍友變成了媽媽。


你不服她管,不按她說的做,所以她不爽你。

這麼說太露骨,於是穿衣帶帽,說你不願分享。

然而殺傷力還是不夠,於是佔領道德高地,說你自私。

不缺吃穿的年代了,問題里也不是只能倆人合吃一份飯的苦情故事,就是一個「你不順著我我就給你扣帽子」的官司。

我剛路過的風景


我也不喜歡別人吃我碗里的東西。不想分享不算自私,每個人在意的東西不一樣,不能因為因為別人不給自己分享就定義自私。


貌似被 @夜歸寧 拉黑了,評論到一半拉黑,我真的是欲哭無淚啊,明明沒有冒犯的意思,偏偏被這位答主解讀成「激動、不明事理」。

這位答主,不然您在平靜以後再讀讀我評論的意思?

  1. 組成了一個家庭就要一起面對問題。不能說老公的父母生病,就是老公的責任,老婆也應該一起出把力幫忙照顧。假如老婆的父母身體出問題,老公也應該出力。這就是家庭組合的意義之一啊,共同承擔生活中的各種風險,您說是吧?
  2. 我舉出舅媽的例子,是想論證「分享吃的東西並不能說明大是大非的問題」,沒有針對答主和答主姐姐的意思。單純是想說明,不要視角單一的看待「孝順父母」這個複雜的問題。每個人表達感情的方式不一樣。你父母和你認為分享食物是表達愛的方式。但是愛的方式就這一種嗎?以及,分享食物就一定說明充滿愛嗎?

您的答案也確實有很多質疑。他們並不是質疑您對父母的愛,也不質疑您愛的方式。他們可能更多的質疑您說得太絕對。要不您再仔細讀讀他們的意思?


我也護食的一匹,挺莫名其妙的,個人覺得可能和小時候成長有關,具體還要再思考。

就是那種喜歡一個人吃一整份,別人要是想,吃,可以立馬買一份給她,但是絕對不要從我手裡搶。。或者這份給她,再重新去買一份。。總之一定要一人吃一整份。。。


你媽媽生氣的原因可能是你特別認真的口氣讓你媽媽產生了距離感吧 。

當然啦,我不會認為你做錯了什麼。只是我覺得你媽媽肯定不會口饞這麼一點吃的吧,可能只是想和你一起嘗嘗什麼味道啊,討論一下這家飯好不好吃嘛……

只是她的這種方式讓你不習慣罷了,你義正言辭的態度可能不小心讓你媽媽心裡有些不舒服吧。

不喜歡讓別人吃自己的東西這是你的自由,這種事情和你媽媽明說的話其實效果也不是很好, 就算你態度坦誠的向你媽媽表達你的想法,你媽媽可能還是不能理解你,反而心裡像有根刺一樣不舒服,就算你的理由說得再天花亂墜也會給你媽媽帶來隔閡感——自己最愛的女兒不想和自己吃同一碗飯。

媽媽們不會想你什麼分不分享,自不自私,人品怎麼樣什麼的,她們最單純的想法可能就是和自己的孩子沒有隔閡的相處吧。

如果你實在忍受不了任何人嘗你的飯,下次買飯的時候可以問問母親大人要不要帶呀不就行了嗎,只要提前打電話問問你媽媽就好啦。

你不是說媽媽吃你帶回來的飯不是一次嗎?我想如果你事先問過她,這種情況就可以避免了吧。如果媽媽要帶的話,買回來和她一起吃,聊聊天,一起討論一下什麼的,你媽媽也會很高興的嘛。

還有噢,這個世界上不是和你最親近的人,一般都不會嘗你在吃的東西吧?


也得看人吧,在家裡,我、我妹和我爸媽吃東西,一般都是吧好吃的菜留給我和我妹吃的,比如說吃蝦,通常我媽媽是一個都不吃的,因為捨不得,想留給自己孩子吃也不是吃不起,他是覺得,菜和蝦一樣的好吃,那為什麼還要吃蝦?所以就把蝦留給我們吃。我爸爸呢,一般也是不怎麼吃的,可能偶爾吃幾個。主要還都是我們吃的。。。所以一般有什麼菜(蝦,螃蟹,雞翅之類的這種)我們都是默認就是給我和我妹妹吃的,也不會問爸媽吃不吃,也不會給他們留。

這樣看起來,我和我妹妹可能比較自私,有時候我爸媽也會說我們怎麼那麼自私,吃菜也不問問他們要不要,連假裝客氣一下都沒有。但是事實不是這樣的。。。在我高中的時候,開始懂事了,覺得自己不能那麼自私,吃這類菜的時候,我也會問我爸媽吃不吃,他們的回答都是不吃,讓我自己吃好了,有時候我覺得全都自己吃有點過意不去,就沒有全部吃完,給我媽留了一點,我以為這樣我媽媽就會吃了。但是每次這個時候,我媽就會說「這麼貴的蝦買來你們都不要吃啊?真不知道你們要吃什麼,balabala,既然不要吃,下次就不買了,你們也不要來和我說想吃蝦了,買了你們又不吃,多浪費啊」然後我媽還是不吃,留著到第二天,看還是沒人吃,怕扔了可惜,然後自己吃,然後邊吃邊說既然我們不要吃,下次就不買了。。。。。

所以現在吃菜我也不問他們吃不吃了,自己想吃就吃,也不會想著給他們留一點了。。。。不過我覺得像他們這樣的教小孩其實不太好


題主做得完全有她的道理。因為如果是我,我會做得更過一點:整個都送你,我不要了,我自己再去買一份。(當然,真實情況下不會說的那麼直白)


我認為這完全不算自私。

又不是捨不得給你媽媽買,只是不願意別人碰自己的東西罷了。

樓上那些說著自己不知道,反正自己一定會讓給媽媽吃的人,還有把「孝順」搬出來的那些人,大概是不能理解這種感受,或是完全看不懂題的人吧


謝謝邀請

其實我覺得媽媽應該屬於世界最親的人了 先不說媽媽一點一點把你從小養到大 很詫異你會有這種想法 如果是對別人 朋友 我都能接受你的理論 但是這是母親 你小時候吃的東西大多數還有媽媽嚼碎的 而且平心而論你小時候吃媽媽的東西也不少

感覺樓主還沒長大


其實我覺得你媽媽可能是非常想被你認同和需要,並不是要故意這樣,她可能是想要和你分享,你可以試著買一份回來和她分兩個餐具分享,我女兒小小的,我非常享受被她依賴的感覺,我想有一天她長大獨立了不再需要我了,我可能也會有類似幼稚的舉動吧,她可能只是寂寞


在中國父母的眼裡子女是沒有隱私的吧,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你這個不叫不分享,主要還是大家觀念不同。


對母親好感度很低,so 我猜你在自己卧室的時候應該會鎖門,只是為了防止母親不敲門直接進來。你覺得她在很多事情上很不尊重你。

保持下去吧,不用在意,你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每個人的性格不同,不用去理會那些試圖改變你的聲音。


我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你媽媽認為你是親生的,吃你東西是把你當孩子喜歡你。而你卻顯的成熟,不喜歡媽媽吃你的東西。到底誰自私呢?那看你有多大了?如果你是十二歲以下,確是孩子,那是你自私了。如你超十二歲懂事了,媽媽還這樣,你媽媽自私了。你要好好跟媽媽溝通,相信媽媽會懂。就說我已不小了,你要改變這個壞毛病。愛你的媽媽會接受的!


分享就等於不自私?

喜歡什麼就去做。別管其他人怎麼看你。也別讓其他人用道德來綁架你。


不分享是自私?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反覆的問自己,宿舍的人分享自己的吃的,掙了錢請宿舍吃飯成了正常,而不分享就不被認可,認為自私,可分享與否不應該是人家自己的事情?


不是自私話說錯,不知道過程什麼樣的! 理解我像說大概意思,我也不知道你也肚子我們一人一半吧!


推薦閱讀:

自己業務員被搶客戶,和其領導溝通無效並被罵,告知老闆後老闆找其領導談話被威脅集體辭職怎麼辦?
怎樣做好機關辦公室工作?
如何提升職場溝通能力?
如何與上司溝通?
如何結識沒有直接關係的領導人物並保持關係?

TAG:職場 | 人際交往 | 自私 | 親子關係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