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


先說兩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1:

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一位8歲的小男孩邁克爾,從小酷愛足球,小小年紀已經成為校隊主力,並且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

2008年,因為被一種不知什麼名字的小蟲子叮咬感冒,隨後就醫吃了葯。沒多久,病情惡化,並且出現呼吸停止。送醫後邁克爾被診斷患上了慢性肉芽腫,不得不截除四肢。

康復後返回學校的第一天,爸媽都非常擔心孩子不適應。當孩子笑容滿面地從學校回家,爸媽仍不放心地問孩子「今天感覺怎麼樣?」

孩子的回答讓爸媽意外:「太棒了,並且今天不用寫作業!」

邁克爾一如既往地跟小朋友打鬧玩耍,唯一例外的只是邁克爾的四肢都是假肢。他還像以前那樣喜歡幫媽媽做家務,還有摯愛的足球照踢不誤。

故事2:

一位同學的女兒,小公主從小長得很漂亮,還很愛笑,所有見到她的人沒有不喜歡她的。但是,6歲時因為貪玩,被機器攪斷了一隻手。

當她從手術後醒來,全部人擔憂地圍著她,不少人七嘴八舌地開始安慰,鼓勵她堅強,還有人甚至忍不住哭了起來。她舉起手肘看了一會:「太好了,我可以在我的假手上畫上各種花和小公主,這是好事呀!」

事實證明,不幸沒有毀掉這個孩子的快樂,小女孩還是很愛笑,後來還用她的假手學起了鋼琴,彈得相當棒。

這些孩子真的太樂觀了!讓人羨慕。有些孩子卻不行。

我5歲的小侄子在一次幼兒園運動會上,比賽還未開始時,他無意中發現了自己的一隻運動鞋破了個小洞,他便難過了起來:「不好了,我的鞋子破了個小洞,跑步一定會摔跤,摔跤之後肯定就是最後一名,獎牌沒了,回到家會被其他小朋友笑話……」比賽真正開始時,他便站在一旁,任憑老師如何勸都聽不進。

決定一個孩子樂觀還是悲觀,除了天生的基因外,知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關鍵是一個孩子的思考模式。而這種思考模式,爸媽們可以從小引導。

馬丁.塞利格曼在兒童心理方面有30多年的研究,涉及過千百個兒童,在樂觀思維模式方面有深刻的體會。他認為,每個人都有天生的幸福預設值,就像恆溫器一樣。有些孩子一點點小快樂就很滿足,這些便是樂觀的孩子,但有些孩子無論獲得多大的快樂也會鬱鬱寡歡、充滿悲觀。

有個二胎家庭,媽媽外出給兩個孩子買了一模一樣的玩具布娃娃。妹妹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玩具娃娃,又看了看姐姐手裡的玩具娃娃,笑著說:「媽媽肯定很愛我,她給我買了跟姐姐一樣的玩具!」姐姐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玩具娃娃,又看了看妹妹手裡的玩具娃娃卻哭了,她說:「媽媽肯定不愛我,她給我買了跟妹妹一樣的玩具!」

塞利格曼說,要想讓悲觀的孩子成為樂觀的孩子,就要改變孩子的思考模式,但6歲後難度會增加。如果孩子缺乏天生樂觀的基因,父母們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做起,你的孩子將在心態上受益:

1、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掌控感

很多家庭在這方面的做法是有缺陷的,最常見的就是從小各種包辦:

當孩子拿起勺子吃飯,飯粒撒進了衣服領子內,大人就著急地說:「還是我來喂你吧」;

當孩子拿起剪刀想剪一朵小花,大人著急地搶過來:「會剪到手指,我幫你剪」;

當孩子用積木搭建小房間,每壘了幾塊就倒,大人便過來說:「我幫你吧,看我的」……

包辦的結果是給孩子傳達這種思想:你不行,我來吧。這些孩子雖然獲得了溫飽、安全和暫時的快樂,但是他們卻失去了掌控感——一種「我能行」的自我肯定,能幫助孩子獲得發自內心的自信和自尊感。

有掌控感的孩子啥都搶著自己干,丟了掌控感的孩子啥也不願意干。這就是區別。

2、教會孩子「不要相信腦子裡出現的第一個念頭」

當發生不好的事情,所有人都會有第一個下意識的念頭,這個念頭常常反映人的底層心態,孩子也不會另外。

一位5歲的小男孩生日了,他邀請了3位小朋友前來。但是等到天黑了,沒有一位小朋友出現。小男孩手裡拿起蠟燭又放下,放下蠟燭又拿起,最後著急得哭了。

這時媽媽用手指刮刮孩子的小鼻尖,看著孩子的眼睛問:「在想啥呢?」

小男孩很難過:「我在想,他們是不是不喜歡我……」

媽媽:「記得媽媽教過你,不要相信腦子裡出現的第一個念頭嗎?」

小男孩擦擦眼淚:「丁丁他們開車來的,他們可能路上塞車了;南南要畫畫,但他說一定會到,還會送我禮物;小曼昨天說要去玩具城,可能也還在路上……」說著說著,小男孩好像沒那麼難過了。

沒多久,他的三位好朋友都到了。

當孩子腦子裡出現的第一個念頭總是樂觀的,那麼爸媽要經常給予肯定,倘若孩子的第一個念頭是悲觀的,那麼便要引導孩子往樂觀方面思考。

3、養成經常感恩的習慣

很多父母都知道感恩的重要性,但卻常常做不到,並且他們自己也沒做到。其實,感恩,便是調整一個人天生的幸福預設值,讓這個幸福值降低了,便能幫助孩子更容易地發現生活中的小美好。幸福值降低了,一點點小快樂便能得到滿足,這樣的孩子也會變得樂觀起來。

試試從這些小事情做起吧:

幼兒園老師稱讚小朋友樂於助人,別忘記讓孩子跟老師說謝謝;

孩子的奶奶做了一頓可口的飯菜,別忘記讓孩子回想奶奶做飯的情形——她一定很用心地做;

孩子的爸爸給小朋友洗臉蛋,別忘記讓孩子表達愛,想像爸爸努力工作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成長……

感恩擁有的一切,思考模式也會變得積極起來。

有人說,「樂觀」就是讓內心的那口「碗」豐盈起來,你就能得到快樂,因為快樂,你便能看到更多的美好。這個心得適用於大人,也適用於孩


所謂內心強大,其實就是希望孩子擁有足夠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徵和心理狀態。自信是一個人成長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是生活中獲得快樂的重要因素。

那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

1)用真誠的關愛幫孩子樹立信心

爸爸媽媽真誠地愛孩子,尊重孩子的愛好和意見,盡量滿足他的合理要求,不高高在上,輕易指責甚至打罵孩子。孩子一旦有了成績和進步,哪怕是極其微小的,爸爸媽媽都給予及時肯定,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關懷。

(2)爸爸媽媽對孩子表現出信任的態度

舉例:孩子好奇心強,什麼事情都願自己去做,但有時做得並不好。三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自己刷碗,有時小手拿不住,碗就掉在地上摔碎了,害怕得哭起來。這時爸爸媽媽可以不責怪他,肯定孩子勇於嘗試的主動性,同時,教給他洗碗的正確方法。

(3)爸爸媽媽寄予孩子的適當期望

"望子成龍,望女成風"是爸爸媽媽們共同的心愿,但應考慮自己孩子本身的特點和能力,不能主觀地總以過高標準要求孩子。標準過高,孩子達不到,屢遭失敗,產生持續失敗的挫折感,積累"我不行"的消極體驗,容易使孩子喪失自信心。

(4)爸爸媽媽不要左右孩子的愛好

孩子的愛好、趨向,並不是爸爸媽媽能左右的。爸爸媽媽只能去發現孩子的特點,去引導他們的志趣,不能強行改變他們的意志,這樣才有助於提高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除此之外,

一、調整成人與孩子間的關係。如果孩子感到老師、父母喜歡他、尊重他,態度溫和,孩子的感覺很好,往往就活潑愉快,積極熱情,自信心強。相反,如果老師、父母對孩子訓斥多,粗暴,態度冷淡,孩子就情緒低沉,對周圍的事物缺乏主動性和自信心。

二、要言傳身教。老師、家長是孩子的效仿榜樣,因此,在孩子面前更應有自信心,樂觀的性格,有魄力,自強,辦事不怯懦。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形象,創設良好的精神氛圍,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因素。

三、重視與保護孩子的自尊。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條件是讓孩子不斷獲得豐富的體驗,老師、家長應根據孩子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提出適合其水平的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能完成。


推薦閱讀:

adhd是否該選擇擇思達治療呢?
什麼是客體關係?
兒童發育遲緩能恢復正常嗎?
為什麼說家是小孩子的第一個學校?

TAG:兒童教育 | 孩子 | 幼兒教育 | 兒童心理學 | 能力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