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的學生再輔修土木工程有必要麼?
本人大一,建築學專業中學文科數學,爸爸說如果有土木工程的基礎會更好,加上土木工程有學高數之類的,但是這兩個專業的課程都比較多也比較辛苦,我是修雙學位好還是多上些土木工程有而建築學沒有的課程還是怎樣?
沒有必要。
現在的建築業界的職業分工已很明確,建築師負責建築功能、形式以及消防等方面的安全設計,等等;而結構工程師負責建築結構的實現。建築師已不需要在結構方面有非常紮實的功底。當然,作為建築師擁有良好的結構素養,也能使自己的設計在結構上更為合理,與結構師的合作更為順利、高效。但要做到這點,並不需要像結構工程師那樣具有紮實的結構設計、計算能力。比起自己越界去做這些事,交給專業人士更為妥當。
上好自己專業必修的建築力學、結構概論等課程,應該就能讓你不至於在結構方面一竅不通,做出結構不合理的設計;而若對結構有興趣,可在這基礎上再多加接觸。但輔修恐怕並不是太好的選擇——建築學課程本來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土木的課程亦不輕鬆。除非是想成為在建築和結構兩方面都出類拔萃的大師——這樣的人可說是鳳毛麟角——並且有相應的毅力和天賦,否則貿然輔修,或許只會落得兩頭不討好的結果。寫在前面,我鼓勵建築師懂點土木。但是了解到基本的原理就好。
順便保證不要丟了高中物理數學化學的底子就夠了。
高等數學微積分什麼的跟建築設計沒有關係,可以當業餘愛好學習。沒有必要,建築師就算學了土木,只要還是建築師的心,做出來的東西肯定就還會有結構不合理。設計本來就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我一個建築師什麼都會了我要工程師幹嘛。工程的東西大方向懂了就行,比如你別搞個100米的懸挑,別放20厘米的柱子。這些東西都是常識和經驗就夠了,完全沒必要去學什麼工程學。你學了半天學會了怎麼算stress和shear force,學會了鋼筋配比。
然後呢?所以你打算每次設計課的時候都跟老師就用什麼材料,柱網間隔多少進行爭論嗎?然後告訴老師你不懂力學一邊呆著去吧。要是這樣的話,庫哈斯也教不了你,他不光不懂工程,估計數學都不怎麼好。記者出身的。此外工程師的思維和建築師思維某種程度上是衝突的,尤其是上學階段。太多現實的考慮會讓你的設計變得平庸。
最後就成了一個懂點設計的工程師,屁用沒有。當然了,有卡拉那樣的大神雙博士,那是大師中的大師,萬中無一。建築學據我了解課程安排會很多,通宵做模型對你來說都是很常見的事情,而且大學期間土木工程書面知識較多,對你理解實際施工可能幫助不大。建議你主要精力放在建築學上,如果有閑暇可以旁聽土木工程專業課。土木工程專業課程也非常多,估計你沒那個精力。
我覺得還不如業餘去學學藝術,甚至有那精力和錢,都不如去旅旅遊。建築學是一門綜合學科,思維方式和藝術家有些共通,離結構師比較遠,說白了就是你的思維應該是發散的,不能把自己的思路限制住,一旦你過早學了結構設計,你每次做方案,就會在思維中形成對現有結構設計的定式,就忘記了創新。
但到你畢業了,在設計院工作幾年甚至只是實習之後,你一定要懂得結構設計選型,結構選型是你來做的,布置柱子也是你來布的,結構師,尤其是年輕結構師,只會給你計算能否通過,好的建築師在選型上和布柱子之類的結構設計上是要讓結構設計師都誇讚的。泛指的結構設計是建築師來設計的,具體到細節,才是結構師做的。所以,你不必另外學習土木工程,但要學好建築力學、建築結構選型等建築學的必修課,有精力去設計院多實習,多了解設計的現狀,但也不要被設計現狀局限住。
如果你迷茫了,不知道把過剩精力應該放在什麼地方,請看:一位清華助教對建築學學生的指導因為土木工程是一門顯學,所以很多人就容易把眼光聚焦到這裡。但很多建築師的成熟甚至成就不一定是因為多學了些結構知識。他們在知識體系上各有專長,工程學只是其中之一。如果這門課是你的天賦,你不學都對不起他。這也暗示你,你將來的路線應該是這種在知識體系上偏結構偏力學的建築師,而不是哲學型的,藝術型的。如果不是你的天賦,那你要學的是怎樣和工程師合作。
到了實際工作當中,你設計的房子大多數都是中規中矩的,結構上並不會出現什麼難題。真正要你發揮作用的地方可能是對用潛在戶生活習慣的理解,對大眾審美的把握,對開發商盈利邏輯的理解,對地塊周邊環境的深入解讀。
除了土木工程類的知識,一個建築師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建築系的各門功課都暗示著你:從這個門進去,也能拿到利器。畫法幾何教會你把空間用平面圖紙表達出來;數學的修鍊決定了你的空間表達所能達到的豐富程度,如果你不想你的世界裡只有圓形方形和簡單的二階曲線(這方面的教學在國內建築系基本是空白);拓撲邏輯決定了你能否高效組織複雜空間;至於怎樣把生活用空間表達出來大概就是所謂的設計了,但這方面其實沒有課本;建築歷史直接給了你一份數千年的經驗總結,告訴你數千年來建築師們是怎麼乾的,真正讀懂歷史就等於獲得千年經驗,遇到在你面前倚老賣老炫耀資歷的老糊塗,你可以在心裡呵呵了;藝術的修養讓你能夠把握人類的趣味點,知道怎麼做是讓人愉悅的,怎樣的房子讓人有怎樣的感覺,不光幫你取悅用戶還幫助你談戀愛;哲學的修養讓你更有效更清醒地思考以上問題,並能夠說出為什麼。年輕的階段應該廣泛接觸各個學科,找到自己真正擅長並樂此不彼的地方,如果找到了,就去,哪怕轉行也不可惜。不轉行也可以,幾乎任何一項天賦都能在職業中找到施展的地方。建築師有很多種類型,把你的天賦發揮到極致,你就為這個行業定義了一個新的類型。完全沒必要,而且不是比較辛苦,是非常辛苦。平時多乾乾喜歡的事情,好好上課,就算你的理想是自己辦事務所,但有些事哪怕是你懂,一個人也是辦不了的,所以修土木工程沒什麼用。如果真想修雙學位,工程造價更好,自己好好斟酌一下。上那些沒有的課要找些有針對性的,要不也是既累也沒用。
站在結構工程師的角度上來看,十分希望建築師在結構概念和力學原理上有一定的基礎認識,也希望題主平時讀一些給建築師寫的講結構概念的書,比如:《建築結構概念體系與估算》羅福午《結構概念與體系》林同炎《建築生與死:建築物如何站起來》《建築生與滅:建築物為何倒下去》這些都是講結構體系與原理的書,比起結構專業所學要簡單易懂,主要面對的讀者其實就是建築師。茲以為,建築師水平的進階之路很需要自己有系統的結構概念與結構體系。
如果你一併學了土木的知識,你以後和結構師們打交道時會更體諒他們一點。畢竟學的東西乾的事情一點都不一樣
為什麼樓上的人都說沒有必要?我覺得有必要,即使不去輔修,也要盡量懂一些土木尤其是結構上的專業知識。因為現階段土木建造技術相對落後於你們這些高大上的建築設計理念,很多你們的想法和設計要麼是你們不懂結構和建造技術造成的不合理,要麼就是現在的技術根本沒法實現。另外,我旁聽過某建築老四校的建築力學方面的課程,從老師到學生,給我的感覺就是,你們好像並不怎麼重視這方面。那個,我本科學的土木,現在學結構設計,現在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告訴那些設計師,你這個設計不合理,那個結構無法實現,煩的一米!
非常有必要.尤其是現在 工作以後需要考註冊建築師的時候
推薦閱讀:
※古代有建築力學(工程力學/結構力學)嗎,若無,如何保證建築穩健?
※土木工程的魅力在哪裡?
※新老混凝土為什麼不容易形成整體?
※為什麼高層樓房的梁板混凝土很多都用C30混凝土,而路上的混凝土都達到了C50。?
※如何評價 G7 京新高速全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