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孩子做朋友?

孩子三歲哦


.

講點比較好操作的。

  1. 把他當成一個人,而不是玩具。很多人逗小孩,其實不是為了讓小孩子開心,而是為了能從小孩的蠢笨中獲得快樂。你說你抱著這種心態,讓小孩怎麼喜歡你。
  2. 不要老是去煩他,但在他需要找你玩的時候,一定要讓他玩得開心。大多惹小孩煩的人,就載在了這一條上,他想自己安安靜靜做一個美男子的時候,你跑過去拉著他說些有的沒的,他來找你玩的時候,又玩不起來。關於如何和小孩玩起來,請看下一條。
  3. 如果你想和小孩玩得開心,就把自己當成小孩。你和他玩得不開心是因為你作為大人,打從心底覺得他玩的遊戲是幼稚的無聊的。你要把這種心態放一邊,暫時騙自己這個遊戲很好玩。然後,你要專心、專心、專心,像他一樣專心地投入到他的遊戲中。
  4. 如果你想和小孩聊得來,就把他當大人。其實,現在的小孩接受能力非常好,只要你的話邏輯不是太複雜,他們是能懂的。你把小孩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小動物,他就會展現給你看他小動物的一面:愛哭愛鬧不可理喻。你把他當大人,他會好交流得讓你吃驚。這一條需要和下面一條結合看。
  5. 用正常語氣說話,像跟正常人交流一樣交流。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我們的大人在跟小孩說話時,總喜歡模仿小孩子語氣。其實你想想,他們也知道你是個大人,然後說話奶聲奶氣的,簡直太詭異了。當然了,這個「正常人」懂的東西還比較少,所以,能解釋清楚的東西就盡量解釋清楚,別糊弄。解釋不清楚的,就直接告訴他你現在還小,等你再長大一點跟你講你才會明白,別糊弄。
  6. 重視他說的話。如果你做到了前幾條,他基本上講話不會太胡鬧。大多數人覺得小孩子老是胡說八道,其實不是,如果他們情緒穩定,又比較開心時,說的話是有他們自己的道理的。這時你就要問他「為什麼」了,讓他解釋給你聽。你覺得不對的,要跟他解釋清楚,或者說,交流清楚;你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誇誇他,跟他說:「嗯,你說得有道理」;你覺得無傷大雅的,就可以「哈哈哈哈」。
  7. 把自己當人。我的意思是,你要給他作為一個正常人的反饋。他讓你開心,你對他多好一點,他對你做了不好的事情,那你就不和他玩。他就不會對你任性胡鬧了,又由於大人里就你有意思,其他人都很奇怪,他還是會來找你玩噠。

舉一個小栗子。

我的小侄女,現在在讀幼兒園大班,從小就因為長得好看,到哪裡都有一群大人圍著,而她因為從小習慣了這種模式,所以對那些大人有點愛理不理,也比較淘氣,聽不進話。我不太喜歡圍著她,但跟她一起玩的時候,一定會讓她玩得開心,所以她喜歡自己跑來跟我玩,當我像跟大人一樣跟她說話的時候,交流會順暢得不可思議!

最後,很重要的一條是,不要想著能跟每個孩子做朋友,就像你沒辦法跟每個大人做朋友一樣,讓所有人喜歡你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上面講的對一小部分小孩是無效的,這不是你的原因,是他們父母給他們從小的教育的原因。我們不是兒童專家,又不會也無力無心用電視劇里「愛的感化」之類的招數,是沒法解決這部分兒童的問題的。

.


孩子不需要父母作她的朋友。

讓孩子的朋友去作孩子的朋友,父母去作孩子的父母。我的意思是說,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每個人做好自己,而不是放棄自己卻去扮演他人。

現代家長希望改善親子關係,扭轉傳統中國家庭親子之間的命令與服從,流行起了這麼一種膚淺的口號:與孩子交朋友。上面的幾個回答儘管解釋了如何和孩子更好的相處,但其實都是在說如何做一個和孩子友好相處的父母,而不是朋友。「朋友」,在這個口號中,只是一個抽象的標籤,要求家長應該學會尊重孩子,平等的將孩子視為一個獨立個體。不過,如果父母期待和孩子成為朋友,那父母的使命誰來完成呢?畢竟孩子的朋友從來不需要提供無條件的愛,不需要提供不論冬夏秋冬的陪伴,不需要提供恰當教育,也不需要設定合理的紀律和準則。

一定有人會反對說「朋友」本來就是一個比喻,要領會精神。我想說「孩子的朋友」本來就不應該是父母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聆聽孩子,尊重孩子,陪伴孩子本來就是父母的責任。而父母也永遠無法完成孩子朋友在孩子成長中的使命。男生永遠不會和父親一起翻牆,刷夜,泡吧,勾搭女生;女生也永遠不會和母親手拉手一起花痴籃球場上那個矯健的身影,然後因為爭奪一個男孩兒決裂,又因為男孩兒愛上了兩人彼此討厭的另一個女孩兒而重歸於好。我的意思是,對孩子來說,「朋友」和「父母」本來就是兩個不一樣的角色,就算內容上有交叉和重疊,也在成長中具有不同的意義。

我不想議論這個時代的流行病。當「與孩子做朋友」成為一句口號,這個象徵和比喻往往被用來偽裝父母們思想上的懶惰和給父母在社會交際中獲得臉面的滿足。我想強調的是,父母就是父母,朋友則是朋友。儘管不論是做一個盡職的父母或者良善的朋友都應該學會尊重,但是如果連朋友和父母之間巨大的差異都無法理解,而需要將「朋友」作為一個橋樑或者捷徑來理解如何做一個「父母」,那還不如先從學習如何做一個具有優良品德的「人」開始。畢竟不論是「朋友」,還是「父母」都是「人」這個集合下的真子集,在邏輯上還可以自洽。


我有5個弟弟(內含一枚親弟弟四枚表弟)。除了其中一個小我5歲以外,其他幾個都比我小10歲。

除了這一堆小傢伙以外,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小朋友都能玩的很high。

吶~ 下面來講講怎麼和這些小傢伙做朋友。

寫在前面的話:

你需要真誠,不是為了做朋友而做朋友。平等的對待孩子。不要捏著嗓子說些自己都起雞皮疙瘩的話,不要用奇怪的類似兒童節目主持人的語調(對於年紀稍大的孩子,沒有效果不說,還有可能會被當成傻逼。)

做朋友是不需要放低姿態費力討好。一起基於平等和尊重。

1、做朋友最好要有相同的興趣。

想和孩子做朋友,那麼你們需要有共同喜歡的東西。

比如:某部卡通片。

你們一起交流動畫片裡面的搞笑片段,討論你們最愛的人物,幾句之後距離就拉近啦~

比如:你們都喜歡玩槍戰或者其他什麼遊戲。

PS:每天我們吃飯的時候一起看 《我們這一家》一起笑成傻逼,然後回放剛剛看到的搞笑片段再次笑成傻逼。這部動畫片真是太搞笑了。

2 、你需要具備他感興趣卻不會的技能。

我弟弟的朋友在和我見了沒多久以後便超級崇拜我,超級粘我。我會做挺多小孩子喜歡吃的東西,而那個小姑娘對吃和做東西都很感興趣。我給她講各種食物,給她做餅乾,沒多久以後… 前前後後的追著我。=_=

3、笑點一致。

笑點一致決定了你們能不能正常交往。

我和我弟笑點挺統一,因為相同的事情相視然後狂笑。這種默契是友誼的保鮮劑。

在火車上,有個小女孩指著一個玩具上的圖案說「這是小雞吧?」

我弟轉過頭,詭異的看著我,我回望他。瞬間我倆一起笑成傻逼。(體會一下那種感覺,我的表達能力有限)

如果你目前和孩子的笑點有非常大的區別,那麼試著去理解他覺得好笑的事。理解孩子的思路以後,你也會從中發現笑點。

4、搞笑。

還有一個挺好用的辦法能快速拉近和他們的距離。那就是~ 記住很多笑話,或者腦筋急轉彎。孩子多的時候,這招無比的管用。

5、秘密。

「告訴你一個秘密,其實姐姐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都尿褲子」 然後認真的跟他做一個「噓」的動作。(舉例子而已…)

交換秘密是朋友間的信任,孩子會很珍視這樣的信任的。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不要告訴他太重大的,否則一旦說漏嘴=_=…

——————————————

6、 最後,別太入戲。=_=

和孩子在一起太久,自己都有些長不大了。出門看見的潛意識裡還是歸類為「叔叔阿姨」,其實自己都已經到了被小孩子叫阿姨的年紀。

這麼多年,和我弟弟在院子里瘋跑,在家裡到處爬,在屋裡追著打。哎… 鑽進孩子的劇場里,快出不了戲了。 導致現在的我,笑點、很多行動、思維方式都幼兒化。

擦把淚。

我會趕緊長大的。

最後希望題主能和孩子玩的愉快。^_^


尊重。

他和你一樣聰明,只要你真心,他能感受到的~


把他們當做你的小夥伴。

不需要想像他們的思維,刻意去迎合他們來相處,因為你根本無法和他們的思維一致。

用你對其他成年人的方式來和他們相處,除了危險的事物,其他都讓他們無區別的融入你的生活秩序。


誠信平等,真正做到這兩點,足夠了,而且你會發現,無論是對付熊孩子還是天使,一律有效,無需費心切換運行模式。

其他什麼尊重啊,從對方出發啊,言傳身教,說到做到啊,都是這兩點的衍伸而已。


-

蹲下來和他說話

-


哈哈,資深孩子王表示最喜歡這種題。

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也是分好多種的啊,比如小獅子、小猴子、小狗熊、小羊羔,所以只泛泛地談沒什麼意義,要對症下藥(這個詞用起來怪怪的)。

先說清楚,這裡說的孩子是指已經有正常溝通能力(語言能力)、思考能力和活動能力的,那種還在吃奶階段的我也沒轍(我一抱我侄子他就哭,不抱了又一直好奇地看著我就像偷看恐怖片一樣的感覺我也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啊,有沒有專家解釋下)。

下面,我將按小朋友的基本類型,分別說明如何跟他們成為好朋友。

小獅子:這種孩子性格堅毅目標很強,一般會成為孩子群里的領袖和後盾,他們的優點是,對紀律和規則比較敏感,缺點也會在這方面,想跟他成為朋友,你要讓他知道你是個有原則的人,並且在群體活動中,適時地顯露下你設計規則的能力以及領袖人格。

小猴子:活潑愛鬧、好奇心強,有創造力,和熊孩子的區別在於,他們的玩鬧大部分的出發點是建設性的,跟他們做朋友,要有足夠活躍的思維和開放的心態,尊重並珍視他們的每一個想法(即使這些想法最後的結果很糟,但只要出發點是好的,就要多支持並提出建議),為他們設計出一個個好玩的小項目,並同他們一起實踐一起進步,跟小猴子在一起,你會充滿樂趣。

小狗熊:俗稱的熊孩子,最愛的事情是挑戰,不斷尋找機會挑戰他人的框架以及師長的權威。大部分熊孩子其實很聰明,他們的骨子裡有著反叛的精神,他們崇拜強者,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看不起所謂的「老師和長輩」,面對一切虛張聲勢和倚老賣老,他們會毫不留情的予以挑戰,以戳破對方的假面及惹得對方情緒失控為樂。

由此可知,同一個熊孩子做朋友,首先要讓他認可你的實力,從而內心接納你,所以這第一步,就是找到他最得意的的才華或最感興趣的領域,在實力上壓倒他。

第二步,讓他挑戰你,並且絕不露出任何情緒上的波動。

第三步,以理服人,以制度約束人,並做出表率。這點我簡單的解釋下,在同熊孩子的交往中,你可以針對他最喜歡破壞的部分,做出一些公約性的制度,並且帶頭遵守,他就會慢慢認可你的框架。

第四步,同他建立一種平等的交往模式,熊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強,他們追求平等的人格,做到了這步,你就走入了他的內心,成為了交心的朋友。

小羊羔:聽話懂事,體貼他人,這些孩子一般都有著溫柔及樂觀的性格,他們為群體提供了凝聚力以及良性的氣氛,但隨之而來的,是安全感的缺乏,同小羊羔們交往,你要給他們提供安全感以及支持,讓他們知道你會隨時在他們背後,並且會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他們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和他們成為朋友,你的心情會變好。

當然,同孩子交往的方式其實跟成人社交的原則是一樣的,首先你要能證明自己是一個值得交的朋友,這就需要你有靠譜的人品和穩定的人格,有自己的是非觀,當然還要有閃光點。

好了,你已經知道如何跟孩子交朋友了,小心不要把他們玩壞了……

希望你的下一個問題不是:如何與孩子的媽媽們做朋友?


放下身段,二一點。


跟親戚的小朋友玩了一個月,她一歲半,由最初的見到我就哭到現在主動找我要抱抱,我感覺要和孩子做朋友其實就是給她想要的。她想要你和她玩湯姆貓,你就"哎喲"配合著玩。她想玩龜龜,你就得不怕噁心把烏龜拿出來並和她一起觀察它。她"嗯嗯"地指著電視機,你就把她抱起來讓她開電視。她盯著櫥柜上邊的糖果,你就要知道她想吃了。如果是想迅速和她搞好關係,給她想要的,如果要穩定這關係,就持之以恆真心待她。


我很喜歡小孩,喜歡和他們一起玩,你會發現站在和他們同等的地方思考、玩耍會很開心。我不是家長,作為一個姐姐級別的和4歲級別的小弟弟玩,他也很喜歡我,這是我和他玩得很好的一個價值回歸體現吧,對此我也表示很開心

要站在他的角度上,平等交流,包括語言交流和動作交流

比如他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小朋友表達什麼的還不是很好,講話不清楚,有時候他就會加上動作,幾次後你就會很懂他說的是什麼了,解決了交流問題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請不要覺得自己比他厲害,他只是小沒見識而已,小朋友見過的東西他會記得很清楚,知道那是什麼,知道怎麼用,說不定你只是隨便弄什麼東西只要他不經意間看到了他就懂了,比如掃地。

請稍稍彎下腰和他說話玩耍,當他指著什麼東西的時候,你可以順著他指的方向觀察,但是一般會錯誤理解他講的是什麼,因為我們太高了,他的視線和我們的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所以彎下腰,然後再問問他,這樣他也會覺得親切吧,而且也覺得你確實努力了吧,

和他說差不多類型的話,那是豬豬,這是狗狗,我們吃飯飯去吧等等,有時候也可以問問他它們是怎麼叫的,有時候可以和他開玩笑,說狗狗是不是「哼哼哼」的啊?那麼他就會很懷疑你或者大笑,不是,那是豬,狗狗是「汪汪汪」的,

和小朋友一起玩,只要沒有危險的都可以,一定要讓他們自己動手

我發現很奇怪的一點是他們一玩都是一整天,天天如此,根本不會說累,累了說不定就會睡著了,不過可能走路這種無聊的事他們會喊累希望有人抱抱,而且他們一個人玩沒人陪的時候都是自說自話,可厲害了,也是天天如此,很佩服他們,很羨慕他們,玩的時候真的無憂無慮。


【謝邀】

_(:з」∠)_...聊自己是「孩子王」結果被轉送過來也是醉了。QAQ(難道現在已經到了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羊駝的地步了嗎?)(別鬧!!)

→_→我的小侄女除了從小帶她的爺爺以外就只同意我陪她睡。(當然她爸爸媽媽在她情緒穩定時候也問題不大)

1.【認真】聽他/她說話,適當的給予回應,對問題給予「有把握的答案。」如果自己也不會,直接說不會。不要糊弄。換位思考,很重要很重要!小孩會的辭彙量有限表達的也不是特別清晰,所以就更需要耐性,如果沒有聽懂她說的意思可以選取幾個自己認為相近的詢問他/她,反覆問,是XXX這個意思嗎?直到她點頭為止。

他/她在這一階段的求知慾和他們自己的表達能力不成正比。理解力也遠不到成人的地步。當他們試圖弄懂一件事然後沒有得到讓他們能理解的答案的時候,就會覺得受到了無視,同時也會著急,急著想說明白(然而又不能)結果就是好多人說的,哄孩子哄了一會兒孩子反而哭了。

舉例說明一下:我和小侄女一起看芭比公主的圖片,她看到芭比公主會飛,但是由於拍攝角度問題其中一個公主只有翅膀和裙子沒有腳,其他公主都有腳,她就問我「腿呢?」這種問題如果不集中精力的話猛地一聽肯定反應不過來她在說啥,因為這對咱大人來說不是問題。但是仔細看下圖片就能看出那個公主確實沒有腿(和腳)。

而換位思考一下,這件事在一個孩子眼裡就是大事。就是個不解之謎。你不解決她孩子就覺得受到了無視。於是我就很耐心的站起身,在沙發上做了個俯卧撐的動作,然後招呼她到我對面來看我,從我的臉看,我問她:

「你看小姑姑是不是沒有腿?」她當時就笑了,拍著巴掌說:」對啊對啊!沒有腿了!!「然後我站起身,對她說:」你再看,是不是有了?「她點頭。然後跟我說:」所(以),平(著)就沒有腿,直(著)就有。「然後我順水推舟的誇了她聰明。

2.【積極】肯定他/她。(當然是在做了正確的事的時候)【明確】指出她/他哪裡做的不對。(當然是在他們真的做錯事的時候)因為我自己的母親是個比較內斂的人(就是不太罵人也不太夸人)那種,所以我自己小時候雖然沒有被太罵過,但是也沒有被誇過,一直是個遺憾。

所以小侄女出現之後我就特別意識這件事。好多家長覺得無所謂,再說孩子那點」成就「在他們眼裡不算什麼,也就黑不提白不提了,直接導致的就是這個孩子越來越不想去嘗試,越來越覺得努力是沒什麼用的。

孩子想法很簡單。如果做一件事會被表揚。他們就總做。做一件事會被批評,之後就少做或者不做。可是當他們做什麼家裡都沒啥大反應的時候(如我幼年時),就喪失了對好壞的判斷,容易走入變得奇怪的死胡同兒QAQ(我在竭力避免我家別的孩子也成我這樣)

3.【真】喜歡孩子,感情真摯。如果你招呼了孩子,請使用「陪伴」這個技能,不要打個招呼或者逗被一下就離開。(這個確實不是誰都會,如果會絕對是法寶)說白了就是自帶聖光buff。我屬於極端喜歡孩子那種人,所以哄孩子對我來說雖然也要勞心勞力但是我覺得有意思多過負擔。可是很多人並不真喜歡孩子。我認識的一些人見到可愛孩子就去逗被一下,人家孩子滿懷期待看向他/她的時候,他/她早就和大人們玩別的去了。

我認識這類的女性比較多,她們逗孩子,很多是為了顯示自己「喜歡孩子」「溫柔」這個「優良品質」。但其實最招小孩子煩的就是這種「明明不喜歡還假裝要一起玩的。」孩子對這類虛偽行為理解不能,直接導致小侄女問過我:「XX是不是討厭我?都不理(我的)。」間接導致小侄女後來再不理XX了。

家裡有時候就說她(小侄女),「你怎麼不理XX啊,你看人家給你買XXX了。」買啥都不好使誰讓你總耍人家,信譽度已經沒有了。真的。

4.送禮送到心坎兒上。這個估計很多家長都犯愁過。還有親戚裡面有孩子的各位可能也覺得挺費勁的。給小孩買禮物,太貴了吧?沒必要。便宜了吧?人家孩子父母不給好臉色。可是有一種禮物是凌駕於所有價值之上的,那就是——孩子喜歡得抱著不撒手的禮物。

怎麼獲得這種禮物的消息來源呢?從孩子自身入手,不是說要問他們:「XX你想要什麼啊?」技術含量太低了。而是平常聊天時候注意觀察。好比我小侄女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給空白圖上色。大人們都是隨手畫個什麼送給她,她自己在那塗一下,跟我們顯擺顯擺。家裡有好多別的玩具,小電子琴啊,小車兒啊,小娃娃啊,積木啊,她其實都不怎麼看的。

結果還有親戚給買積木,她就沒啥反應了(說不上不高興,但是確實也沒怎麼高興)。這不又快過生日了,我就想著給她買個上色書,都能想像她小臉兒泛紅的樣子。其實有時候只要多用點心觀察下他們喜歡什麼就好了。

5.言出必行。相當重要。我為了上文提到的那個蝴蝶翅膀(芭比公主背後那種)(我當時看片時候答應什麼時候給她也弄個翅膀),跑了5、6家商場,最後在小商品給買了一個。到時候準備和生日禮物一起送。我都覺得自己形象高大_(:з」∠)_(當然各位辣媽就不用跑大老遠了,X寶應該有很多孩子喜歡的東西)

記得自己承諾的,然後嚴格執行。信用度是累積起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當媽不易,最後,祝各位母親美麗動人,寶寶健康成長。


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事,雖然是業餘的,雖然只能在空閑時間去做,但是我們開心無比。今年他們七歲了。


不要把自己當作「什麼都知道的大人」。

與孩子一同探索這個世界。


既然是做朋友,首先一定要有個平等的心態,另外就是抱著一個理解,尊重和愛的心。

很多「大人」很難用一個平等的心對待孩子,「因為你還小,你不懂,你要聽我的」。對於小孩子,似乎給出命令會更加容易些,因為有時候他們的行為真的很難讓人理解和尊重,比如說有多少人能夠理解為什麼一個3歲的孩子非要一張完整的大餅?他明明吃不了那麼多,可是給他一小塊餅他卻又不願意!人們也許會說這個孩子怎麼不知道節約!但其實孩子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正處在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張整個的餅是完美的,這滿足了他們追求完美的需要,而一塊餅是破損的會讓他們感覺不舒服,其實他們不是貪婪,如果你給他一塊小小的完整的餅乾,他也會很滿足!所以說不要著急去評判和塑造孩子,努力理解他們,只有理解了,才能尊重,才能愛~

其實你如果能做到無條件的理解尊重和愛,一個成年人都會很願意和你做朋友,何況思想那麼單純的小朋友呢!

PS得到一個小孩子的友誼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萌萌噠~


We are the same.I am just a little taller(maybe not…).


不要因為孩子還是孩子,就把孩子當孩子。


當成人對待。認真平等,智慧的去愛。愛和信任能帶來安全感。給他選擇的權利,讓他為此負責。選擇無法超出年齡閱歷眼界,你無法對他做替代。「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聽過一個概念,我覺得挺有意思。

把你的視線放到和他的視線一樣的高度,再來交流。


我認為,無論和誰做朋友,前提都是互相認可,互相尊重,真誠以待。

和孩子做朋友,對你的崇拜之情(我想你應該是成年人吧)和信任之情會是很好的維繫。你可以很會講故事,或者幽默風趣,或者特別友善,或者願意陪他玩遊戲,願意聽他講各種稀奇的想法等等。

總之,孩子非常單純,只要你心中毫無「等級」之分(例如我是成年人這種優越感),只要你打心裡認可他,相處久了就會成為朋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羅胖最新一期《羅輯思維》中談到的教育分層和認知升級?
客觀公證的評價下早稻田亞洲太平洋研究科?
「只學專業的學生就是狗」這句話對嗎? ?
參加北辰青年YES GO行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教育行業該如何在互聯網時代深化發展?

TAG:教育 | 育兒 | 家庭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