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公益人才極度缺乏的問題?

有哪些手段和途徑鼓勵公益人才、培養公益人才?


-

我認為重要的還是消除誤解,公益人才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源於大眾對這個行業的不了解。

首先是崗位需求的誤解,其實公益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和其他的商業企業差不了多少,除去專業內的專家,行政、財務、公關、執行都少不了,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我面對過一些志願者,他們問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在你們這,我能幹什麼?」對於各行各業的人來說,只要有志於在公益行業工作,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比如一個基金會要招募公關主管,要求也無非是英語好,有豐富的媒體資源,有相關領域工作經驗,了解公益事業者優先。說實在的,符合這個條件的人去哪都能謀到個不錯的職位。換句話說,符合這個條件的人也不少,但是這個崗位很難招聘,因為不是所有有意願跳槽的人都會去點開這樣的招聘廣告看一看,只因為前面有個「公益組織」的頭銜。

第二是薪資收入的誤解,部分成熟的公益組織、基金會(尤其是有國際背景的)所能提供的薪酬待遇並不那麼低,只是給外界留下了一個普遍很低的印象。先入為主的臆斷在選擇職業時很常見,公益行業一定掙錢少就是其一,導致很多人在選擇職業時就提前排除了。這種誤會對於一些高水平人才一樣存在,不了解這個生態系統的人很難在跳槽的時候想到有個選擇叫公益組織。

雖然公益行業註定不是一個高薪行業,但它也能帶給從業者除了薪資之外很多其他的收入,包括一些從二線城市到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相對健康的工作心態,甚至是向上跳槽的人脈渠道。我相信若能消除「衣衫襤褸」的誤解,一定有更多的社會人才考慮進入公益行業。這個誤解的消除,也應該由能開出競爭性薪水的組織開始,以競爭帶動全行業的增長。

第三是招聘渠道的誤解,從志願者身份轉換到全職工作人員的從業者很多,如果一個 NGO 在招才的時候一定要跟諸多商業企業趕在一起競爭,也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NGO 招聘相比企業有自己的優勢,志願服務就是其一,通過活動的參與建立社會人才對自己的認同感,最後轉化為公益人才。招納賢士靠緣分,有時緣分也要自己爭取。

比如大學生 A 在學校就熱衷於參與公益活動,組織 B 和該校有長期的合作關係。A 在大學裡就對組織 B 的活動、理念、運營、待遇有了全面的了解,最終畢業後選擇 B 組織就職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種模式對已就業的職場人同樣適用,NGO 也可以主動一些,詢問其有沒有來全職工作的意願,或者能不能幫忙介紹,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藍海。

最後是培訓方法的誤解,其實公益人才不一定是要經過完整的學院式培訓,比如四年的大學教育的。一些專業人才,加以短期的崗位培訓,就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公益人才。有多少學社工、公共事業管理、MPA 的人最終成為了公益人才呢,反倒是「野路子(此處為褒義詞)」的比較多。

例如恩友就有類似的培訓項目,把公益組織的財務實務進行系統的短期培訓,此後也對公益組織的小會計們提供諮詢服務。還對一些失業者進行財務教育,最終讓他們成為公益組織中的全職財務人員,這都是不錯的例子。

感謝閱讀。


在如今普通非二代青年生活壓力很大,而大部分二代青年可能不那麼關心公益的情況下,只有完成一個觀念上的轉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才匱乏的問題:

讓公益慈善行業成為一個普通的服務行業,去除道德枷鎖,請青年們光明正大的獲得高薪。

現在大家一提公益慈善,都認為是個」奉獻「的行業,所以要麼參與的人淡泊名利,要麼就是不缺錢的二代。這就給有志於公益慈善事業但又想過體面生活的有志青年(比如我)上了道德的枷鎖。我如果真正的去選擇做公益慈善事業,一旦錢拿多了,就會遭到非議。

人們都有奉獻愛心,幫助弱者,普渡眾生的心理需求。公益慈善行業哪天回歸這個普通的本質,哪天就能像普通服務行業一樣有競爭,有人才的湧入。

特別希望 @徐博聞點評一下。

PS:如果有知友能提供高薪的慈善公益職位(在深圳)我一定上刀山下火海,義無反顧的加入!


贊同 @歡歡 的答案,摘去道德枷鎖,提高待遇才是正途。去年在陝西的教育NGO年會,全場幾乎見不到30歲左右的從業者,可見薪金對公益行業的制約。

薪金問題有多制約公益機構呢?可以參見騰訊公益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劉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零點研究諮詢集團共同製作的《中國公益人才發展現狀及需求調研報告》。雖然是2010年的報告,但也說明了不少問題。鏈接隨便找的:2010《中國公益人才發展現狀及需求調研報告》

補充一下2013年教育公益組織年會發布的《中國教育公益組織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中,關於薪酬的數據

在被調研的教育公益組織從業人員中,有接近75%的人認為自己的工作壓力大,其中認為壓力非常大的佔25.3%,認為壓力比較大的佔47%。教育公益組織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已成為不折不扣的現實。

可見,公益從業者的薪金,與他們的學歷與工作壓力,是不成正比的。(國內NGO服務領域教育大類約佔40%左右,具有一定代表性)

不過,根據我不長的從業經歷,我認為在提高全行業工資水準之前,需要先提升整個行業的認識水平

國內一家比較知名的教育NGO,其理事認為做公益就應該低工資;一家基金會,標榜其項目的超低(甚至為0)管理費;和一家民間公益組織談合作,卡在了「你們是公益組織為什麼要收錢」這個問題上……我說的,還都是全國或者當地排的上號的,公認很不錯的機構或組織。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如果整個行業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大致)統一的認識,談從業者的高薪會顯得有點早。連「自己人」都說服不了,怎麼去改變公眾的印象呢。也許還會發生這樣弔詭的一幕:某個機構高薪招聘了人才,除了被公眾攻擊之外,還要被同行攻擊。

祝我能等到那個時候:)

今天正好在做研究,抽空補充數據。


終究還是缺錢,要解決人才短缺,有錢、有很多錢就行。

我贊同 @馮婉璐 的說法,不是缺人才本身(相反很多有本事的人有志於公益事業,我能說我算一個嗎),而是缺豐厚的機會和待遇招納人才(阻礙了優秀人才進入行業)。我們國家對公益一直有誤解,認為做公益的人理應底薪貧寒,這種誤解甚至已經變成了部分行業習慣或政府法令。比如有時候大學同學都會有這種奇怪的想法:

做公益必須是富翁。做公益必須倒貼錢。做公益不能算職業,只能算愛好。做公益的人都是自發的,沒有專職的。

政府有這樣的規定:

公益組織的資金髮工資不能超過多少百分比

這樣下來,人才肯定都願意放棄公益,去從事別的行當了。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我認為必須:

  • 為公益從業人員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並有上升空間
  • 勞動保護、勞動權益、社會保障一個都不能少
  • 打通公益行業與其他行業的聯繫,發展人才流動

而要實現這些,又必須要:

  • 糾正社會誤解和不合理政策,鼓勵資金向公益人員流動
  • 擴大公益組織的資金來源,並完善財務機制

然而,又要面臨許多中國公益機構的根本困難:

  • 沒有牌照:不能免稅募捐、不能以機構作為法人簽訂合約(尤其是僱傭)

所以,我覺得是無解了,於是果斷打消進入公益的想法。


圈內從業者,「公益人才極度缺乏」,我的理解是現在這個圈子裡人才極度缺乏,而並不是有公益情懷,或者有公益夢想的人少。

這個圈子裡人才少無非就以下的原因:

1、薪酬低;

2、道德枷鎖;

3、環境、政策枷鎖;

4、社會認同差異大;

5、家庭認同難;

6、晉陞渠道不明確。

稍微簡單說一下:

1、薪酬低無非因為兩點,一個是因為創造的社會價值不明確難以衡量薪酬,另一個就是認為這個行業的精神回報大所以物質回報理應少,當然我尤其反對後面這個邏輯(所有的行業大家也不都是要絕對平均收入,而是應該根據社會需求、專業能力等多個維度衡量);

2、都認為從事公益事業的人一定要道德高尚,完人楷模,犧牲了自己的收益(當然這個錯誤的理解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第一條)來為別人服務,我只想說也許這些標籤都沒錯,但這個圈內的從業者也都是和其他行業沒有多大區別的人,這些標籤與小資情懷、享受生活等並不衝突;

3、這個不贅述,懂就懂了;

4、社會認同上首先就要說公眾其實並不能真正理解所謂的公益到底是什麼,我的理解公益就是大社會下的小社會,大社會是市場經濟,公益這個小社會就是這個大社會的問題聚合體,任何政府解決不了的和沒有商業價值的問題,可能就會進入到這個小社會,而這個小社會也分三百六十行,所以公益不止是一個行業,而是「具有某種相同價值觀的行業聚合體」,所以談公益最好也具體點,就像我們現在不會張嘴就拿全世界的全部行業來說事;

5、這個也不贅述,很多同行到今天也為此而困擾;

6、執行類公益組織往往負責人和其他人拿著差不多的薪酬,大家的工作多少有差異、專業程度也有差異,但往往同一個機構里薪酬是沒有差異的,所以要加薪很多只能跳槽,所以這個圈子內的從業者的流動性也很大,待2、3年已經是少有了,向基金會跳槽的就更多了;

所以我們談公益圈,其實不是一個行業圈,而是好多個行業聚合而成的圈。所以如果多個具有某種相同價值觀的行業都人才凋零(指整個公益圈人才凋零的現狀),那說明的不是這各個行業有問題,而是他們具有的那個「某種相同價值觀"出了問題。

這裡出的問題,我不認為是缺點,而是不契合,與當下主流社會價值觀的不契合。更多的人會按照當下的主流價值觀去培養加一代或者自我提升,所以往往收入較高的行業(金融),如果社會地位也高的話(律師、醫生),就成為第一選擇;而穩定性,或者說風險比較低而且可以有穩定的晉陞渠道的專業(技術、會計),會成為第二選擇;再然後剩下的,大家都會考公務員(放棄專業)、研究生(放棄就業)、出國留學(放棄國內治療)。

所以回過頭來看,這個圈子如果認為我們是奉獻(收入要較其他行業低),要解決社會問題(把個人享受放在之後或者僅滿足個人基本需求),要有信仰(經常加班加點沒有加班費),又沒有最基本的給與從業者認同(來自政府、公眾、家庭、同齡人)與一個穩定的保證(能趕得上物價變化的晉陞體系),那這個」某種相同價值觀「就一定不會被公眾普遍認可,那所謂的公益圈也不會有一個良性的新鮮血液輸入體系,我們總不能期待無數的奇葩來拯救這個圈子(打自己臉……)。

順便說一句,我並不認為有公益情懷,或者有公益夢想的人少。所以,我們這些真正在這個圈子的從業者的工作的重心之一,還有如何讓更多的這樣的人在」解決社會問題「的這個目標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就現在這個圈子來看,我還是會對更多的人說:

想做公益?去能發揮你才幹的地方當志願者吧。

---------------------------------

附上一段,表達我對這個行業的看法:

1、專業的解決我的目標受眾的問題;

2、看到」我到目標受眾「之中的利益相關者並分清前後關係(資助方、合作方、志願者等);

3、一個不斷學習的團隊。


(援引「全國首個公益慈善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受青睞」 來源:文匯報)近年來,公益行業運營管理頗受詬病,這與國內公益專業人才極度缺乏密不可分。在美國,每10人中就有1人就職於公益行業或直接從事與公益相關的工作。而我國,如按公益組織的嚴格定義來計算,從業人員比例僅為萬分之一左右,遠遠不能滿足民眾中日漸興起的公益熱情。

為解決公益人才極度缺乏的問題,由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北京師大珠海分校和基金會中心網三家機構在2012年共同創辦「公益慈善教育中心」,這也是高校本科首次設立公益慈善專業方向,學制兩年,生源從高校三年級學生中報名選拔產生。
「公益慈善教育中心」的成立除了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彌補行業人才稀缺,為行業培養和輸送專業公益人才外,還可以通過專業人才素養的提升,促使公益行業向職業化管理轉變,提高行業的整體專業水平。

公益慈善專業的課程設置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掌握公益專業知識,應用性強。課程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性課程,包括慈善學概論、歐美慈善史、中國慈善法律法規、非營利組織概論等。第二部分屬於技能型課程,如財務管理、公信力建設、社會創新、慈善倫理、項目管理和運營等。同時,專業還邀請了美國的公益專家來介紹國外志願組織、公益行業、籌款、培養和維持客戶等情況。經過兩年公益慈善專業的學習,學生不僅本專業知識紮實,對公益行業也有全面、充分的認識,而且實幹能力非常強。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投身公益有著極大的熱情。

參考文章:全國首個公益慈善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受青睞


政府不要打壓。不要老請喝茶。


答主背景: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公益慈善事業管理專業第三屆學生

最新2015年本科招生信息,前四屆是大三才可以申請修該專業,到了2015年開始正式招生第一屆大一新生;公共事業管理(公益慈善事業管理專業方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E0MDcwOQ==mid=207977312idx=1sn=eaabf45ab39ddfac9c4d911aa74e5d1bscene=0#rd

標題:優秀員工哪裡找?永光力薦慈善本科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gzNTY3MQ==mid=201300281idx=1sn=5d83e05002e01d211739907f99250780scene=4#wechat_redirect

標題:公益接力曬|金寶城:打造公益黃埔、培養公益英才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AxMTU3Mg==mid=205076538idx=1sn=b64a703efeaacb5c381ddaa43cdeac79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作為一個有切身感受公益人,我也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其實我之前是在一個上市公司工作的,工資優厚,也沒有很多人說的那麼累。到公益機構,完全是因為自我價值、自我實現什麼的東西上了頭,加上之後準備出國,有一段空檔期的抽風之舉。

之前網上看了很多機構,還有朋友介紹的,最後選了一家在全國來說規模也算不錯的機構A。(當時這家機構面試的陣勢也跟其他不一樣,其他機構都是去了拿著你的簡歷面談,但這一家搞得更正規,像九品芝麻官里的三堂會審。)而工資呢,上面很多朋友都說到了,真的沒辦法跟其他的企業比,我也不太在意。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之前那種看到公益宣傳片里陽光、理想化的感覺越來越弱,發現的問題缺越來越多。

(注意:以下文字負能量爆棚,請無論任何年齡段都在家長陪同下觀看......)

1、我的BOSS是個90後男孩,跟著老闆當初一起從小打小鬧一起做起來了,為人不想說了,就說一個問題,去哪兒都是打車,第一天帶我去工作地點的時候,我還準備在車上說點什麼化解一下尷尬的氣氛,結果還沒開口,就到了......這點路,說實話,我走也可以走到,然後就是習慣的叫司機撕發票(不用說也知道是回去要報賬的)。

2、來了之後叫我看項目書(這個機構很多的項目都是各級街道辦購買的),我的個天,不需要你有什麼PMP的水平,一個邏輯能力稍微好一點點的人,都看得出來,這個項目完全就是為了做而做。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拿騙術的水平來衡量的話,這個級別也只能是群發簡訊「我是房東,我的號碼變了......」這個水平的。

我的那個黑線啊......當然,執行情況也可想而知......

3、進入這個機構,除了正常的入職手續之外,還要我交畢業證原件作為抵押。當時我就覺得有點不太舒服了(後來好多機構的同事都在反映這個問題,是否涉嫌違法,但胳膊拐不過大腿,都無奈交了)。加上本來之前說有三個月試用期,試用期內不簽合同也不購買社保醫保什麼的,所有的情況匯在一起,感覺就非常非常不好了。連法律都不遵守,怎麼可能來談理想願景呢?(結果後來發現,我還是太幼稚,因為這家機構也確實沒有說過有什麼理想願景...)

4、前面的可能大家會說,是個別情況,但這個真的就是普遍的了:在這個機構時間長了,也有機會參加一些會議,久了認識了,都會聊聊項目什麼的。有時候一個會議聊下來,發現我幾乎弄不明白大家到底想做個什麼。有的說是生計類項目,但就是做個培訓,培訓的技能有沒有用,是否能提高生計收入,從來不管,更別說考核了。為什麼我敢這麼評價?用一個最簡單的辦法辦法就可以試出來了,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問為什麼,從項目目標開始問,80%的項目經不起4個為什麼,就得卡殼。

其實問題還有很多,沒必要一個一個的說。

這個機構的人員流失一直是個大問題,基本上半年,除了核心骨幹,幾乎就換了一茬。

上面很多人說NGO人才缺乏是缺錢,缺有能力的人,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我就說說我所在的這家NGO為什麼人員流失大。

在走的人裡面,說實話,人才其實不少,有的是著名大學的研究生、本科生,有人本身工作經驗就很豐富。他們要麼是了解NGO的,知道這個機構的名氣,慕名而來,有的是想換一行,解決一點溫飽的同時,也為社會做點貢獻。(我也見過來了根本不要錢的)但為什麼大家來了不久之後就走了呢?其實很簡單,就看上面4個問題,是你,如果有更好的去處,你會不會留下來?

其實很多時候,對NGO這個行業,大家不自覺的都套上一層光環,其實沒必要。按照一個普通的公司來分析,就會發現,如果一個公司沒有清晰的市場細分和戰略規劃,那基本上肯定不會有甚麼好的產品的,員工也不可能成為專業人才。

一個商業公司,如果員工沒有發展,高新都有可能留不住人才,更別說一個沒有發展的公司了。所以,核心在於做好自己的事情,人才什麼的,自然會有的。


可能不是人才匱乏吧,而且制度、資源、信任和理念的問題;公益難做,我理解是這個社會分工配合難做。這是社會的問題,怕是幾個人才難以解決的。


我覺得,當每個關注公益的人,每個想到這種問題的人,都能主動為投身到公益事業做出努力,並且發動周圍的親朋好友一起關注公益事業的話,那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公益是門生意?

以上。


馬斯洛說,自我成就的需要和社會承認(尊重)的需要是個人需求的最高兩個層次。

只有當滿足了人們的生理需求(食物、水、性、居所)和安全需求之後,從事公益事業所帶來的社會承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被滿足的幸福感,才會完全的展現在人們面前。於是,看似悖論的結論就是:只有當社會物資更豐富,人們生活更富有,人才才會更加熱心公益。

這也是為什麼富豪們都熱衷於捐助慈善基金會的原因。

說個題外話:你一定想不到,最有錢的基金會,居然不是常年佔據頭條的蓋茨·梅琳達基金會,而是IKEA創始人Ingvar Kamprad 創立的 Stichting INGKA Foundation,這個位於荷蘭小城Leiden的基金會,坐擁360億美金(約合2000億rmb)。


不是公益組織缺少人才,是無法提供人才施展的空間。

首先,工資低,部分基金會除外,甚至公益行業在提供一份工作時就已經默認應聘者可以接受低工資,默認他們可以以高尚的精神姿態無私奉獻。實際上,大部分人不是餓著肚子就可以寫詩的。

其次,人才流失嚴重。很大一部分人是懷著美好的公益夢進入該領域並成為從業人員,但是,因為組織缺乏商業組織的管理經驗以及各種局限而無法得到自我提升,只有很少一部分NGO可以把真正的人才留下來。


提高工資。


應該了解到為什麼社會公益現在被戴上了有色眼鏡來對待,不外乎就是某些**會利用監管漏洞和權力來為自己謀私利,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感,同時在現在這個道德漸漸被以金錢為成功衡量取代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只關注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注意社會健康和公民責任感,這也是人性的弱點所在。我覺得如果想要社會公益更好的發展,應該首先加強和接受社會監管制度(作為公益組織不應該出現什麼招待費和業務需要費用,認真做公益的老闆不需要你來請客吃飯),建立完善的財務預算和透明機制(不誇張的說,就算你工作人員買一隻鉛筆都要進入審核和預算,並且能夠接受財務審核),同時分散和稀釋權力(讓官員的權力分解成幾大塊,使得不能腐敗)。只有上述這些問題解決了,同時漸漸的讓社會公眾接受這種觀念(我想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民營企業家願意做公益的),自然會有一些有心之人來加入公益組織同時把它當成事業來發展


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搭上公益兩個字,這個機構里所有的工作人員,都不應該拿錢,而且應該無私無償無求的奉獻自己的錢、精力、身體,甚至是家庭資源,這是找公益人才?還是在找雷鋒呢?

公益機構的發起人,可以不從中獲取收入,他們應該是已經實現財務自由的一群人。但是機構內的工作人員必須有收入,而且應該是同等職位中的中高收入,有吸引力的薪資。人與人之間的能力是有差別的,能力強,才能更好的服務於公益。好的願望需要有正確的方法來執行。


把項目資金和員工薪酬兩部分分開,以不同的方式眾籌,薪酬視項目成效而定。不能讓社會再有員工薪酬越低,這個項目越廉潔的不理性想法,等到低於某個水平,人才跑光了,剩下的都是來混日子的或找其他方法貪的。


大學在一個公益組織(已註冊)兼職過兩年,說說我遇到的情況。

我們組織里的所謂的管理員(不僅做義工活動,還組織管理這一團體)都是兼職。很多是大學在校生,還有三成左右是其他行業在職人員。前者做這項工作的理由很多,熱血沸騰、愛心充沛等等。而後者,多是領著自家孩子來教育孩子的。不說其中具體的緣故,但至少,或多或少培養了孩子的公益意識。同時,帶來的另一效應就是其周圍的「其他孩子家長」也來做公益(哈哈,因為他們每次都發朋友圈啊)。

我個人覺得,公益工作不一定要全職。兼職公益,讓每個人都可以去做公益,某種程度上,能將公益範圍更大化。兼職公益,全城公益。


推薦閱讀:

面試之後總是沒有下文!面試官最看重的究竟是什麼?
如何向hr索取最大工資?
哪些互聯網公司允許員工在家辦公?雅虎新任 CEO 為什麼取消了這樣的制度?
面試官真的能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嗎?
HR 常用的人才測評工具有哪些?各有什麼優缺點?

TAG:公益 | 人力資源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