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善知識(良師益友)?如何去尋找善知識?


只知判斷他人是不是善知識,卻不知善知識們也在判斷你。

善知識一定要傾聽嗎?一定要謙遜嗎?一定要禮貌嗎?一定要守法嗎?

這些都只是你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

我告訴你,善知識知曉佛法已經是最大的功德和福德了,傳不傳、傳法態度怎麼樣,不是你一廂情願就可以的事。不可以用道德來約束。

神光為求達摩傳法,在雪地里等,砍去胳膊。

密勒日巴給師傅做工,把家裡唯一的羊送去,蓋了房子又拆掉。

臨濟宗的大師你問法試試,一棒子貼到臉上。

與其去花心思判斷他人是不是善知識,還不如去修行自己的心。

如果你心存傲慢,一大波善知識在你的院子里,你也學不到東西。

水滴石穿的修心功夫,一點一點學習佛理和實證,消磨掉「我慢」的習氣之後,

你才能判斷誰是善知識。

那時,你自己也是一個善知識了。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般就會交到什麼樣的師友。境界不到,所有的答案都不能教你該怎樣來判斷善知識。

只有善知識才有可能判斷準確誰是善知識。

在這之前,身邊的人就是你的善知識,請放下我慢,去學習他們。

在這之前,尋找善知識的最好方法就是勤勤懇懇,自強不息,表現出自己的悟性和求法的誠意。讓善知識來找到你。

最後,送你兩句話。

請把這兩句話理解到骨子裡,實踐到生活中。

《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於2014年6月20日顛倒了答案次序----------------

感謝邀請。

這個問題兩千多年前普覺菩薩已經替我們問過佛了。

《圓覺經》: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

雖然佛法四原則,第一條就是依法不依人,但是有一個善知識在關鍵時刻引導自己,還是很有幫助的。

佛回答說:

《圓覺經》: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凈,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凈,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搏財,妻子眷屬。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髮明,照十方剎。

據佛所說,善知識們應該符合以下幾點

1、正知見:對事物有正確的認知。

2、心不住相:心不被外形所限制。

3、不著聲聞緣覺境界:大乘根器。

4、雖現塵勞,心恆清凈:和我們一般人一樣在紅塵煩惱中,但是心是清凈的。

5、示有諸過,讚歎梵行:善知識會犯錯,但是不因錯惘,隨喜清凈。

6、不令眾生入不律儀:重視人格修養。

7、四威儀中,常現清凈:隨時隨地都在清凈中。

8、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儘管會犯很多錯誤,但是心不會傲慢和懈怠。

9、況復搏財,妻子眷屬:不吝嗇。

總的來說,善知識是平常人、有老婆/(老公)孩子、會犯錯。唯一不平常的是般若和清凈心。

善知識的特點也是辨別善知識的關鍵點。

一、善知識的般若是指知識+智慧。

《禮記·學記》: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

如果有人把善知識的話背誦下來,一板一眼的給我們複述,那跟善知識親自來講相比,有什麼區別?怎樣來判斷?

1、質疑之。

聽其言而觀其行,善知識隨緣說法,為的是讓更多人進入正道。而偽君子呢,他們大多只是借講道為幌子,是為享受教育別人的快樂,一定要有高高在上的地位。所以,當出現疑問、質疑、甚至相反意見的時候,無論這些意見是否幼稚,善知識必不會大驚小怪,因為他們知道,正因為世間有這些疑惑困惑,自己才有講道的必要。否則何必浪費口水。於是乎,這些善知識們的反應大半是尋理逐句,慢慢講來,慢慢解釋。就算是遇到故意找茬、搗亂的,善知識也會隨緣隨機講法開示,實在不行就先冷處理,不搭理,等以後的緣到了再來開示。

而偽君子不一樣,相反的意見或質疑已經挑釁了他的高度,質疑了他的權威,他本來就是來享受的不是來受罪的,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的反應通常會超乎尋常的激烈。

2、詢問之。

抱著心中真正的疑惑,真誠禮貌的詢問求答。善知識如果不拒絕,給你講得一定是答一舉三的,如果你還是不懂,善知識會暫時放棄開導,留待以後機緣一到,必定給你解說清楚。

3、觀其法。

《圓覺經》: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

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吉: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盤,涅盤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善知識說法,無作、任、止、滅四病。


要須方便。令得滅罪。何謂方便。謂善知識。

何謂善友。謂正見人。是為善友。常以正教。調伏其心

何謂正教。謂

觀無常 苦 空 無我 十二因緣。纏著生死。

修四真諦。見苦 斷習 證滅 修道。

行六波羅蜜。四無量心。

是為方便。調伏諸根。

根調伏故。定慧成就。

慧成就故。其心正直。

心正直故。能起精進。

精進心故。能起戒慎。

戒慎究竟。定慧明了。

慧明了故。游諸萬行。通達無礙。

行無礙故。名為解脫。

解脫心者。即涅槃也。

是則名為善知識也。


如佛所說


「Sharitan」──假上師,在佛陀住世的時代就有了,這不是什麼新的玩意兒。在古代的這些Sharitan其實都還蠻有能耐,現代的這些假上師其實都不算什麼,他們甚至是Sharitan of the Sharitan!(假的假上師)

為什麼說這些Sharitan在古代都還算是個人物呢?因為那個時代的學生都是非常謹慎難搞,非常挑剔的學生。

現在的學生則是太easy了!(意旨太容易被耍、被哄騙)現在的學佛人的情況是怎麼樣呢?只要有一個人他有某個頭銜,說是某某人的轉世(活佛),這些學佛人就會接受他,只要有這個轉世頭銜他們就會接受。

這種佛法的障礙也不是什麼新東西,從佛法出現在世上的第一天開始,佛法就有障礙。

魔王一直都在攻擊佛的教法,一直到佛在世的最後一天他都一直在這樣做。以前佛教一些偉大的法座,超戒寺、那爛陀寺……現在如果你去那些遺址的話,你只會看到塵土,什麼都沒留下。

這種障礙還會繼續下去,但是這種障礙沒有任何一種能障礙佛法,只要我們仍然有功德,仍然來接受佛陀慈悲的教法,只要在這種情況之下,佛法就會維持下去。

我們該怎麼辦?

第一、要安忍!

第二、多多向佛菩薩祈禱。

我們要做 「聞、思、修」的佛法功夫,這樣才能真正地將佛法存續下來。

因為佛在最後的時候,佛說(仁波切用藏文發音引用經典中的偈子)「你是你自己的皈依,你是你自己的老師,沒有人能做你的老師。」

你自己的理性,你的態度,你自己分析的心可以說服你什麼東西是對的,因此才說要「聞、思、修」。經過了「聞、思、修」的過程。

經過了你自己的分析,你說服了你自己,你願意接受這些人來帶領你,這是你自己經過分析之後的決定,這是你的選擇。

以上為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多寶講寺智敏上師對此依《菩提道次第廣論》有一番闡述,不妨一看。

廣論的闡述還是比較完整,全面的,同時有教證理證依據,指導性極強。

如何尋找善知識


不客氣的說,好像學校考試吧,我自己只考了2分,怎麼可能懂得判別85分和95分的試卷誰高誰低啊。

而當我只有兩分的時候,我最多理解8分的人很厲害,厲害到天上去了。

好在如果是修理自己的身口意,我們並不需要擔心自己和他人的分數。在越來越【溫暖明亮的笑容,樸實生動的言語】中,我們修習團體就是一個大花園,各有各美。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然後留了一句話: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這句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說的你別信。

但佛陀又明明說過: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

這句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說的你要信。

那到底是信還是不信呢?我很迷惑。佛陀是無上的善知識,居然告訴我,不要信他的話。一直到後來,有個朋友失戀,很痛苦,然後問了我一個問題:怎麼看待戀人間的甜言蜜語?我猛然有所領悟。

因為相信戀人的話,所以當那些話沒有兌現時,會帶來莫大的痛苦;

但如果不相信戀人的話,那些話就不會給你帶來愛情的甜蜜和幸福;

正因為有這樣的矛盾存在,讓我明白信或不信,是不應該存在的。既然不存在,也就不應該成為你判斷另一個人語言、行為、思想的基礎。有信或不信的念頭,都是錯誤。

信,說明你沒有明白無常和有漏的道理。

不信,說明你的迷昧。

什麼叫無常,這世間一切皆是無常;什麼叫有漏,這世間一切皆是有漏。

就算是佛陀這樣的善知識,也只能用有漏的語言來告訴你佛法的真理。因為這世間的語言本就有漏,只是每個人漏的程度不同。

但只要有漏,無不是錯。

所以即便是佛陀在世,你也不能去判斷他是否是善知識,更何況是其他人。一旦判斷心起,就會迷失本心。

如果你信,這信就不是正信,因為你只是被他的言語所迷惑,如果你能被佛的語言迷惑,那也必定會被其他任何人的語言迷惑;

如果你不信,拒之千里,那等於與善知識失之交臂。

不生「信」心,就是你判斷任何世間事、任何世間人的方式,包括善知識。

也就是佛常說的,不著相。

那要如何做?不斷問,不斷尋,直到破自己的「迷」;就像面對佛法,你要不斷解,不斷修,才能明白佛說了法,也沒有說法的道理。

因每個人都是「善知識」,並不需要它尋。只是被迷塵所染,迷塵所覆。如果任何其他所謂「善知識」對你造成了影響,那隻等於換了一種迷的方式而已。

以一個比方結尾。

比如一塊本就染了灰塵的玻璃,不時有風,夾雜著灰塵吹來。如果這塊玻璃信這風,它就會染上更多灰塵;如果它不信,就錯過了被風吹去自己身上原有灰塵的機會。它只有從這風,這灰塵中,慢慢領悟到自己「純凈」的特質,這純凈本就任何東西都不染。當它領悟到了,這風,不管是善是惡,不管帶不帶灰塵,都會成為它拂去身上塵埃的工具。

淺學漏見,無有是處,一切答案還需自尋。


眾生輪迴於生死,有的出生死了,有的則不停的輪迴,久居三惡道,偶爾生到人天, 原因是什麼?

結論就是,善、惡知識

之所以一直苦,一直輪迴,別人都成佛了,我們還在輪迴, 根本原因,就是惡知識,和我們的惡習氣, 惡知識更加可怕。

我們現在這麼苦,都是因為前世喜歡接近惡知識, 如雜寶藏經中講述世尊的過去, 說到,只要是一直和世尊在一起的眾生,後期都會出苦。而和惡知識在一起的,就會一起墮惡道。

知識,大家不要誤解,這個不是指道理, 知識的意思,《禪林象器箋》中說, 或稱師家,或稱道友,或師家呼學者,皆為善知識。知識者,友之義,謂知識其面也,非博知博識之謂也。

相知相識的人, 這個叫知識。

《墨子·號令》中言:「其有知識兄弟欲見之,為召,勿令入里巷。」

勉注言:「知識,友人也。」 是這個意思的 。

凡夫的一切知見,首先就源自你接觸的人和環境。所以,凡夫輪迴或者成佛,都是善惡知識的原因, 你能成佛,全部是善知識,你輪迴,也是因為惡知識。

知識分 世間出世間 兩種。

世間的惡知識,好比我們常說的狐朋狗友, 不教你學好,專門教你做壞事的 , 阿含經中,舉了幾條惡友的條件:

言:飲酒時友、博戲時友、淫逸時友、歌舞時友。酒肉朋友,讓你染上惡習的。 不告訴你上進,教你放縱淫樂的, 這個是世間的惡友, 善導大師言「惡性人。

反過來,教你孝養父母,修善為人,禮儀道德,這個是世間善友

第二:是出世間善友。

有時候,世間善友可能是出世間的惡友的, 出世間的善友,一般是兼世間善友。 出世間的惡友,就是惡知識 !

惡知識,就是惡師,邪師。惡友,邪見友, 他們的可怕,一般人是不注意的。

如果你真的理解了為什麼我們這麼苦,你才知道,惡知識是禍根, 娑婆之所以無盡的苦,根源也是惡知識, 身口意邪見邪行,如是因如是果。 所以,佛在各部經中,廣說知識 。

惡知識是一切惡一切苦的根源,。

如大涅槃經中言:

如我所說一切惡行,邪見為因。一切惡行,因雖無量,若說邪見,則已攝盡。

一切惡行,邪見為因 , 凡夫作惡,受惡果,根本原因就是知見不正確。

所以,輪迴生死,三途地獄, 惡知識就是根源。

佛又言:

如經中說一切梵行,因善知識。一切梵行,因雖無量,說善知識,則已攝盡。

梵行,就是清凈之行, 也就是一切正法 , 原因雖多,但無不是善知識的正見啟發, 也就是說,你能生人天。你能成佛, 這些都是善知識的影響。

對於惡知識,佛的強烈讓人深刻,

華嚴經中言:

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

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處世間。

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 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

這裡是說【善知識的四德】

當你接觸善知識。與善知識為友, 善知識自動就會攝受你,也就是引導你 。

惡知識也一樣, 惡知識也一樣喜歡引導你。

與善知識為友,能不墮惡道,可以成佛, 與惡知識為友,會墮惡道。

第二:與善知識為友,行持不會錯,有錯他會糾正你。

第三:和善知識為友,他不會讓你退轉, 經常會提醒你。

第四:不受魔亂。 外魔外道邪師,和自己的邪見,有善知識故,你不會被破壞, 這個是善知識的四德。

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言:

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法華經中的, 智者大師言,善知識有三德。

第一:外護, 就是在你的周圍,生活中保護你。

第二:同行, 也就是互相提攜。

第三:教授指導,善巧安心, 俱舍論中,分的比較詳細一些。

分為法善友,和財善友,或者財法公具善友, 也就是互相在法和財上幫助,共同進道, 這個是佛所稱嘆。

一個人修行,你能否成就,不是決定在你, 是徹底的因為善知識, 有的人說,我很有智慧,我不用別人指導。

那麼,你決定不能修成!

成實論中言:

善知識猶如明燈,有目無燈,則不能見。如是行者,雖有福德利根因緣,無善知識則無所益。

意思就是說,善知識是明燈, 你縱然有福報,也就是你可以不用做事,而專心修行, 你有利根,也就是悟性好, 但,你縱然具足這些,沒有善知識,你沒用的。

所以,佛廣贊善知識的功德!

《毗奈耶雜事》中言:

阿難陀言: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辦。得善友故,遠離惡友,以是義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

佛言:阿難陀勿作是言,善知識者是半梵行。

大意是說,善知識是一半的功德, 佛直接就禁止了他,言, 不對,善知識的你徹底的成就,不是一半!

為什麼?

佛言:何以故?善知識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離惡知識,不造諸惡。

由是因緣若得善伴 與其同住乃至涅盤事無不辦,故名全梵行。

就是說,一個人修行,直至成佛,都離不開善知識!

所謂,菩薩修行,念念不離念佛, 縱然是十地菩薩,也是一切佛所護念為善知識 , 若不得善知識護念者,善根壞爛退轉。

所以,我們今天之所能念佛, 能信善導大師, 大家想一下,根源是什麼? 沒有善知識,我們知道善導大師么? 如果沒人講解,善導大師的著作,我們看得懂么?

所以,善知識的重要是至極的 !

惡知識呢?

大家看那些不信佛的,乃至狂禪、鬥嘴皮子、說空道有, 他們的原因是什麼?

就是惡知識。

涅槃經卷二十二中言, 菩薩摩訶薩!於惡象等,心無怖畏;於惡知識, 生怖畏心;

意思就是說,菩薩對於環境變化的壞,不會害怕, 苦一些沒事, 但,菩薩怕惡知識

經論中,經常說隨順惡知識而墮地獄的舉例, 如大智度論中言:

有菩薩修行,隨順惡知識,人云亦云,而謗法, 就是說,和惡知識在一起,不知不覺就謗法。

由此,多劫輪迴,修各種法而不能滅謗法的罪, 不滅你就不能證道。

後遇見善知識,善知識察言觀教,教令念佛, 因念佛而滅罪。

這話里意思很深, 先是說明惡知識的可怕, 再說明善知識的偉大。

善知識者,善於教化, 中間說,多劫修行,不能滅罪 , 就是表明沒有遇見善知識, 而修不契機。

所以,你不遇見善知識,你再怎麼修, 你也出不去。

而遇見善知識, 一句話,念佛。

他就除滅生死滅罪了!

所以,佛言,苦不可怕,惡知識最可怕!

佛又言:是惡象等,唯能壞身,不能壞心;惡知識者,二俱壞故。

環境不好,最多對你身體不好,不會把你推地獄去, 惡知識不同,他不但讓你有邪見,還會拉你墮地獄,世間的惡知識還會傷害你。

佛言:是惡象等,唯壞一身;惡知識者,壞無量善身,無量善心。

【惡知識,一句話,就能把你帶到萬劫地獄】

是惡象等,唯能破壞, 不凈臭身;

惡知識者,能壞凈身,及以凈心。是惡象等,能壞肉身;

惡知識者, 坏於法身。 為惡象殺,不至三趣;為惡友殺,必至三趣。 是惡象等,但為身怨; 惡知識者,為善法怨。

惡知識,是出生死的怨賊 , 所以,佛言:是故菩薩,常當遠離,諸惡知識。

出世間善知識,又分 自力 他力 的區別!

有時候,自力道善知識是他力道行者的惡知識, 這個也要區分!

善導大師言:別解別行別見, 是比較尊重的稱呼。

法然上人則直言是惡知識!

也就是說,這個人是自力根性,信慧不足,不能接受他力法門! 那麼,他內心是什麼見解,他必定言語行為上就會表現出來, 所以,此類人很喜歡破壞專門念佛的師兄

譬如:雜修的人,就很喜歡破壞專念佛的, 所以,聖道自力門的善知識,有時候就是我們的惡知識, 善導大師列為雜緣

(凈土宗祖師 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言,

五濁增時多疑謗,道俗相嫌不用聞,

見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壞競生怨。

法然上人言,

彼智者優秀之人所言種種之道,皆是異解異行,於往生凈土之人,反成退緣,可謂惡知識。

不可聽聞凡夫如是之說,唯應一向信憑彌陀之誓願。不因異解之人所言而起一念疑心之理,善導和尚已預先詳細解說。

都是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同。

如涅槃經說:

若有眾生,於熙連半恆河沙等諸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聞是大乘經典不生誹謗。

【半恆河沙佛所積累的善根,才能不誹謗涅槃經】

若有於三恆河沙等佛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書寫經卷;雖為人說,未解深義。

在三恆河沙佛面前,修行,發菩提心, 才能解說涅槃經,但卻無法理解深意。

所以,一切都是因緣!

那麼,我們專念佛,是經歷了無數佛前, 你才能信, 而那些善根積累不足的, 他不信是很正常的, 所以,他會障礙你。

所以,親近同門,遠離雜修!

本行經:

若有手執沉水香,及以藿香麝香等,

須臾執持香自染,親附善友亦復然。

障礙有兩種, 第一:是外部的邪師邪見者, 第二:是我們自己無始劫來邪風久扇

積累下來的全是邪見!

所以,放棄自己的見解,當徹底接受善導大師的思想!

瑜伽師地論列善知識十德:

調伏、寂靜、惑除、德增、有勇、經富、覺真、善說、悲深、離退。

調伏,就是引導眾生去除錯誤的行持, 寂靜,不混亂, 惑除:就是安心,給行者去除疑惑, 德增:引導人增德去惡。

有勇:就是不受障礙。

譬如: 有人說什麼冤親債主,很多人都被嚇唬了, 或者說念佛不能往生, 善知識則不同,不受蠱惑。

經富:就是佛法學習,言必有根據。

覺真:正見。 悲深:以化眾生為本。 離退:增進不退。

反過來是惡知識。

還有,提醒大家一個佛教常識特別喜歡提倡善的,未必是具足正見

一些邪師最喜歡的就是提倡善, 佛法提倡善應該是以出生死為本,關心引導你出生死才是真善知識!

離開了出生死,統統是外道!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繪製的 水火二河白道)


有兩句話,一直使我受益匪淺,送給你,剛好是你兩個問題的答案。

1,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塊特殊的磁鐵,自己處於什麼境界,能吸引的對象也是相應的。如果境界不到,即使善知識在你眼前,你也發現不了。所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層次。

2,真誠與謙虛才不會有眼無珠。

肺腑之言,希望能對你有所助益。


問:如何找到真正的善知識呢?

雪漠:過去,主要是參學。那時沒有網路,沒有圖書,想要找到真正的善知識,非常困難。

以前有個老和尚,叫趙州。他為了找到自己的善知識,從很年輕時起,就當上了行腳僧人,到處參訪。他走了多久?一直走到八十歲。找到善知識後,他就閉關專修,最後成就了,活了一百二十歲。

現在是網路時代,想找善知識,已不用像趙州和尚那樣到處參訪了。你只要上網一搜,就會發現很多相關內容。你可以先看看這個人講得對不對,有沒有道理。如果他講得對,你照著他的話去做,確實減少了執著、煩惱、痛苦,一天天變得更明白,這個人就是你的善知識;如果一些人老是讓你去投資,教你如何獲得更大的利益,如何在更大程度上戰勝對手,讓你變得越來越貪婪,越來越想把夥伴踩在腳下,越來越仇恨,越來越像一些書提倡的那樣,用法西斯「狼的法則」去征服世界,這個人就是惡友。為什麼?因為他不能讓你放下、清涼、明白,反而在助長你的障礙。

關於這一點,佛教的《佛子行三十七頌》中專門談到了一些標準。其中有一條是:「伴彼若使三毒長……遠惡友是佛子行。」就是說,你和他在一起時,要時刻觀照自己,看看他說的、做的,會不會增長你的貪婪、仇恨、愚昧這三毒。如果是,他就是惡友。反之,如果他的作品、言語,或其他東西,讓你一天天清涼、明白、博愛、智慧、慈悲、向上,他就是善知識。

大家可以按照這個簡單的標準,尋找自己的善知識。

雪漠文化網:http://www.xuemo.cn


所以,修學菩薩道的第二種法要「聽聞正法」,一定不能夠偏離如來藏正法;如果偏離了,甚至否定如來藏的存在,那麼就一定不是正法。同樣的,在第一種法要當中所談到的善知識,要具足多聞、能有所證,當然也都是指能夠理解這個第一義諦如來藏;並且要親自驗證這個如來藏,才能算是真正的善知識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111-115集 第113集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麼?

修學佛法,善知識非常重要。能值遇真正的善知識,才可能幫我們建立起正確的佛法知見;然而善知識漫山遍野,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善知識呢?要如何辨別真假善知識?「善知識」一詞,自六祖以來即被濫用,《六祖壇經》中六祖惠能大師甚至稱呼一切聽受他開示之大眾為善知識。然而真正的善知識其實是唯有佛門中七住位以上,已得位不退者方可稱之,未悟者只能是一般初機學人的善知識;對於久學求悟的學人來說,則必須是已悟者才是善知識。所以一切七住位以上的菩薩都是真正的善知識。

  此諸菩薩已親證藏識阿賴耶,已住於實相智慧中;或復證得道種智而入初地,或複次第漸修而入三地、五地乃至九地;皆能為人開示大乘實相法義,宣說般若,令人證入,是故名為善知識。若是未悟錯悟之人,強不知以為知,誤導眾生以不正確的方法修學佛法者名為假名善知識。例如,以定為禪,教令廣大徒眾修除意識覺知心中的妄想,妄以不觸五塵境之覺知心為真如心者;或如錯認解脫道為成佛之道者,或認為常行布施、減輕眾生在世間法之痛苦就是佛道之修行,或如錯認意識心的種種變相境界作為真心者,或想要將妄心意識修行轉變成真心如來藏者……此等皆名為假名善知識;非唯誤陷眾生於大妄語業中,自己未來無量世亦將領受地獄尤重純苦,自他俱害,故亦名惡知識

  七住位以上菩薩則能以其親證實相之功德和智慧,能令人悟入法界實相般若,漸生智慧,遠離不如理作意所生之六十二外道見,亦能令大乘行者斷除我見,同時證得二乘法的見道功德,故名「善知識」。

華嚴妙智佛教網博客頻道 學佛人如何分辯出真正的善知識?

南無無上本師

南無真善知識


觀自在菩薩於清凈金剛寶葉石上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遶,而為宣說智慧光明大慈悲法,令其攝受一切眾生。善財見已,歡喜踴躍,於善知識愛樂尊重,合掌恭敬目視不瞬,作如是念:「善知識者即是如來,善知識者一切法雲,善知識者諸功德藏,善知識者難可值遇,善知識者十力寶因,善知識者無盡智炬,善知識者福德根芽,善知識者一切智門,善知識者智海導師,善知識者集一切智助道之具。」


在「大乘經莊嚴論」中彌勒菩薩如是開顯善知識法香:

依師當調柔,寂滅功德勝,

勤富教悟真,善說悲無厭

1.善知識應該戒律清凈,諸根調柔。

2.善知識應該會打坐,有禪定的功德。

3.善知識應該有智慧,善於息滅煩惱與惡念。

4.善知識應該比自己功德超勝,書看的更多等等。

5.善知識應該精進的講經說法。

6.善知識應該看的經書很多,教證隨便舉。

7.善知識應該真的有修證的功德,如證悟空性。

8.善知識應該善巧方便,接點地氣的說法。

9.善知識應該是弟子們的依靠處。

10.善知識應該斷除對講法的疲厭,不感興趣等。

如果找不到這麼圓滿的,我的善知識告訴我,最重要的是那個人必須要有大悲心。

如果找到了,並且觀察了是一位善知識。就不要找茬,恭恭敬敬的跟著人家學習就好。

推薦學習《華嚴經》裡面的善財童子如何依止善知識。

生生世世不離師,

恆時享用勝法樂,

圓滿地道功德已,

唯願速得金剛持。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法器?如何成為一個法器?


參考圓覺經,裡面寫的很清楚


四依止

四依止

四依止


多聞熏習,最好找對立方的資料變換立場思維,起碼得能貫通三乘菩提 。


首先自己要努力精進,可以先誦佛號,誦經,持戒,行善把這些功德迴向給自己的菩提路,希望學到正法知識、得到善知識引領。佛菩薩一定會加持


看到你分了個國學的標籤,還是滾進來答一下吧。

無須分辨。

於善者,處處皆善。

於不善者,處處皆不善。

《莊子-齊物論》:」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

《莊子-山木》:「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

只引不證,以上。


括弧外是其人外在表現,括弧內是其人內在

柔軟(已調服剛強的自心)

平等(已知眾生皆有佛性,無高下之心)

善意(善不善等,而善對一切人)

說理深刻(不違背佛經)

不強求於人(知無所得)

善於傾聽別人(不以自己為主,無主)

.............................

外在形式多種多樣,不可盡說


問:末法時期善知識很重要,該怎樣選擇呢?

  大安法師答:末法時期善知識的重要性,就在於給你建立正信、正知、正見。這個末法時期你不要去求什麼這個善知識有沒有神通,有沒有感應,有沒有知名度,有沒有勢力,不是這些,重在正知正見,當然這善知識也得要有持戒意識。

  這個正知正見非常重要,經典當中說求善知識,哪怕他的行為不怎麼地,但是他有正知正見,也是很值得去依止的。就類似於一個人可能是殘疾人,可能穿的衣服很敝舊,但是他手上有一個火把,這個火把能照亮你的道路。那選擇善知識,他要有因果的觀念,慈悲的意識,正知正見,而且正知正見不是出於他的一種自己的想法。

  這個時代的善知識還真的要,就是述而不作,他把佛言祖語給他傳達出來,不要談「我」,自己修行什麼什麼情況。連智者大師、蕅益大師所示現的都是凡夫,沒有斷見思惑是不能談自己的東西的,沒有開佛知見,也是不能隨便亂說的。

  那幸虧我們還有一些祖師大德,雖然他說煩惱沒有斷,但是開佛知見,這也值得信賴。比如蕅益大師,「名字位中真佛眼」,所以他寫的東西可信,他說的話沒有錯,與所有的祖師,與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值得仰信。實則,十三代祖師的著述,他們都不是一般人,值得相信。所以說你求現在的善知識還是很有風險,不知道哪個是不是真善知識,還是以古人為師,以祖師為師,比較有把握。


善知識不是指人,所以佛陀說,依法不依人,要有擇法眼,不要個人崇拜。


推薦閱讀:

見道以下,是否不應與人解說空性?
請教梵音版的古法《大悲咒》讀音?
如何以一個正確姿勢去信仰佛法呢?
地獄門前僧道多,沒學,離佛很近,學了,離佛很遠。為什麼呢!?
如何理解「惜福」?

TAG:國學 | 佛教 | 人際交往 | 哲理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