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為什麼會被蒙塵?


如來藏不會被蒙塵,因為不會在如來藏以外再來一個「塵」蒙上。如來藏中本來有塵,就象雞蛋外面有殼,小雞要出殼,必須突破這個殼。沒出殼以前,叫雞蛋,出了殼以後就是雞。那殼就要放下,如不放下,就成了累贅。出了殼以後,不再復成為蛋。

如來藏,又稱為藏識。也有叫阿賴耶識的。反正一切所有,都包含在內。如來藏者,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裡面的色。 我們當然要知道,這個色,是依空起用的。所以,他同時又是空。

用無始劫前,來說,有些不妥,應該說一念無明未生以前,跟清凈如來藏,有什麼不同。有人可能 也會問,如來藏也有不清凈的嗎?不能隨時起用的如來藏,就不是清凈如來藏。這個不能隨時起用,就好比我們進了房間,找不到東西,因為房間裡面太亂了。凡夫的如來藏就是太亂。沒有經過修行的整理。不過,不論是清凈如來藏,還是凡夫如來藏,他們都是一樣的。不存在二樣的如來藏。

糾正一個問題,空不代表沒有。空本來就是有。我們常說空性起用,其實就是色相。對於執著的凡夫,因為心有住,所以看到這個色相是實有的。佛菩薩因為不執著,所以,他看到的色相是空的。所以,金剛經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 心。一切眾生,在佛眼裡,皆是不垢不凈。佛可以講經說法,然而,佛不能代眾生成佛,不能代眾生了業,不能度盡一切眾生,因為眾生本來是自性眾生,佛性本來無盡無儘儘,眾生怎麼會度盡呢!這些問題,憑思維不能解決,要實修實證,真正的修證體悟,才能知道!


的確,樓上說對了,《楞嚴經》第四章對這個問題有明確的回答。按照經中世尊的回答,是「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這一段話,是整個楞嚴經前四章的核心內容,尤其是「性覺必明,妄為明覺」這八個字,是徹底回答了樓上的問題。

世間一切,猶如鏡中像。這鏡子,就是我們自己的如來藏心體。如來藏心體一直以來,都在,都顯,能顯,能記。但是呢,我們把這如來藏心體中所顯現之物,當做了對象,誤以為這一切東西——全部都是二邊對立之法相(如有無、動靜、明暗等等),都是某一些覺性所顯內容的對象。這些覺性所顯的內容,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這些識覺,其實也是如來藏所顯之內容。但是我們搞錯了,誤以為前六識,是末那識這個我識所生的對象,而其他一切三界萬法,全部都是前六識的對象。本來這些東西全部都是如來藏自己所顯之內容,本來它就能顯這些內容——性覺必明,但是我們認錯了,以為它們是我們識覺的對象——因明立所。所,就是所認識到的內容,即對象。既然對象產生了,那麼就產生出一種「能」的錯覺出來了:顏色形狀是眼識之所能見之物,聲音是耳識所能聞之物,……,念頭思想是意識所能思之物,乃至前六識是「我」所能指使支配之物——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本來這些法相,全部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高低之分,但是由於這些萬法被分作了能與所,能所二分,於是真如空性被隳裂,一切萬法便有了差別,最重要的差別,就是我、非我之分,也就是主體和客體之分。一真法界,被妄分為主體和客體。這也就是西方哲學一直以來所錯誤妄認的起點的來歷。本來無有分別,現在卻異見紛呈——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其實,樓主有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就是,如來藏,最後一字,發音不是躲迷藏的藏,而是寶藏的藏。因為,如來藏根本就沒有藏起來,而是我們被無明蒙蔽了雙眼。什麼是無明呢?就是性覺必明,妄為明覺。就是這個錯認,才蒙蔽了我們的眼睛。


1 如來藏是一切有情眾生的本體,離了如來藏就沒眾生了。八地以下的如來藏稱為阿賴耶識、八地以上稱為異熟識、佛地稱為真如。

2 如來藏會蒙塵是因為眾生還有染污的七轉識繼續幫忙如來藏收集染污的種子。當破參明心,眼見佛性後就能有下品的轉識成智,以六七識為工具,在生活中歷緣對境觀如來藏本清凈無染,漸漸地把如來藏染污的種子轉化清凈。

3 佛 觀眾生的如來藏本體清凈 與佛無異,所以金剛經說「故謂如來有所說法,即是謗佛」,這是指真心本體而說的。但如來藏卻含藏有不同層次染污的種子,盡虛空遍法界有無量無邊的有情眾生,各自擁有自己的如來藏,故說 眾生無邊誓願度,永遠度不盡。


1如來藏是一切事物的本體,不僅僅是眾生的本體,包括外在的山河大地一切都是來自如來藏,如來真體,周遍圓滿。地水火風也是來自如來藏,地水火風皆是真如不守自性,妄動而產生,所以地水火風沒有實性,比如水,不是真正的水,根據業力顯現,天人看水,如同琉璃,魚兒看水如同家,餓鬼看水如同岩漿,水性不實,體性本空,不是真水,所以西遊記裡面孫悟空用一般 的水滅不了紅孩兒的三昧真火,只有觀音菩薩瓶中的真水能滅真火。

2唐朝時候法藏大師給武則天講華嚴經,在房子里放了一個燈,然後放了很多鏡子,成千上萬的燈光出現了,其實那些燈光全是空華,是不實的,而只有那盞等是真實的,燈光就好比大千世界的虛妄相,燈就好比如來藏,或者用另外一個比喻,放電影的時候,不管劇情如何改變,屏幕如如不動,就好比如來藏,不垢不凈,不受劇情發生任何改變,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動念就起業,業相是不停的轉化,就叫轉相,轉相相有境界相了,完了而起的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起業相,這個世界生起本來是無住,沒有個世界相;建立的世界,這個世界建立在空上,虛妄。但是妄由什麼起的?性覺妙明之真心。這是楞嚴經上講性覺妙明之真心,這個心無所住。一切世界山河大地以它為生起,一切有情眾生而依著它的建立,這是從真起妄最根本的。如來藏與虛妄相如何發生作用,這個比較微細,需要深入經藏,慢慢增長智慧,慢慢就明了了。


沒有蒙塵啊。「我」認為它蒙塵了而已。


如來藏是眾生的道體,不是本體。原理特性上是那樣。不是說原來是那樣,而是一直是那樣。

蒙塵的如來藏是一種方便說法,是從佛的角度看,凡夫之心好比是蒙塵的如來藏,凡夫原本就是這樣,除非哪天覺悟了,就成了不蒙塵的如來藏。

只有一切眾生都覺悟了才叫度盡眾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如來藏思想而言,其在印度與中國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中國傳統理解經常使用「理事關係」的結構來理解如來藏,而事實上,從印度早期的如來藏經典如《勝鬘經》來看,其實如來藏與染污、煩惱乃至於輪迴的關係更像是虛空和萬物的關係——萬物依託虛空而有,所以可以說虛空生萬物,但這是從增上緣的角度來講的。虛空並不被萬物所污染,也沒有真正生出萬物。如來藏亦復如是。

而如來見虛空,也知道一切皆是虛空本性,但仍然要度化眾生,這並不是著意而為,而是無功用行。 希望可以幫到你,薩度薩度!!!


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如來藏妙真如性。

因為妄想故不能證得。


本覺-&>始覺-&>究竟覺

好吧 我只知道這個概念

推薦看《楞嚴經》


是因為你不肯讓他乾淨。

你若是想要如來藏乾淨無塵,那就要改變自己。可人人都不想改自己只想改別人。。有塵即使看見了,又不肯時時勤拂拭。


推薦閱讀:

對「無我」的一些認識,請善知識指點?
觀世音菩薩是佛還是菩薩?
佛教怎麼看待滅佛(三武一宗)?是報應還是受保佑?
如何正確的學佛?
佛法中有教我們如何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從而更好地完成當下之事的方法或技巧嗎?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