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菜肴,只用鹽調味,便可做得相當美味?


豬油渣!

此等神物,沾上幾粒鹽,兩手指一拈一扔,進嘴的感覺就像是口腔里有煙花綻放啊!

每當我嘴饞或者嘴裡沒味的時候,趕緊去肉攤買塊肥膘多一些的五花肉或者帶一點肉的肉皮,切好就開煎炸,順便溫上一壺黃酒,神仙的日子就來臨了~

補圖一張:

這還是在杭州時通過好友拿到了一隻黑毛豬的五花肉炸出的,香!
來到三亞之後就一直沒有尋到好的豬肉了;有些人吃不出質量不好的豬肉的「腥臭味」,我對這個味道卻太敏感,這個完全是遺傳:外婆,母親,我,都是這樣。喔,這個熬豬油和炸豬油渣的習慣也是外婆傳承下來的:)


摘自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手把肉》

八九月是草原最美的時候。經過一夏天的雨水,草都長好了,草原一片碧綠。阿格長好了,灰背青長好了,阿格和灰背青是牲口最愛吃的草。草原上的草在我們看起來都是草,牧民卻對每一種草都叫得出名字。草里有野蔥、野韭菜(蒙古人說他們那裡的羊肉不膻,是因為羊吃野蔥,自己把味解了)。到處開著五顏六色的花。羊這時也都上了膘了。

內蒙古的作家、幹部愛在這時候下草原,體驗生活,調查工作,也是為去「貼秋膘」。進了蒙古包,先喝奶茶。內蒙古的奶茶製法比較簡單,不像西藏的酥油茶那樣麻煩。只是用鐵鍋坐一鍋水,水開後抓入一把茶葉,滾幾滾,加牛奶,放一把鹽,即得。我沒有覺得有太大的特點,但喝慣了會上癮的(蒙古人一天也離不開奶茶。很多人早起不吃東西,喝兩碗奶茶就去放羊)。擺了一桌子奶食,奶皮子、奶油(是稀的)、奶渣子……還有月餅、桃酥。客人喝著奶茶,蒙古包外已經支起大鍋,坐上水,殺羊了。蒙古人殺羊真是神速,不是用刀子捅死的,是掐斷羊的主動脈。羊掙扎都不掙扎,就死了。馬上開膛剝皮,工具只有一把比水果刀略大一點的折刀。一會兒的工夫,羊皮就剝下來,抱到稍遠處曬著去了。看看殺羊的現場,連一滴血都不濺出,草還是乾乾淨淨的。

「手把肉」即白水煮切成大塊的羊肉。一手「把」著一大塊肉,用一柄蒙古刀自己割了吃。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塊肉吃完了,骨頭上連一根肉絲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不凈,媽媽就會說:「吃乾淨了,別像那幹部似的!」幹部吃肉,不像牧民細心,也可能不大會使刀子。牧民對奶、對肉都有一種近似宗教情緒似的敬重,正如漢族的農民對糧食一樣,糟踏了,是罪過。吃手把肉過去是不預備佐料的,頂多放一碗鹽水,蘸了吃。現在也有一點佐料,醬油、韭菜花之類。因為是現殺、現煮、現吃,所以非常鮮嫩。在我一生中吃過的各種做法的羊肉中,我以為手把羊肉第一。如果要我給它一個評語,我將毫不猶豫地說:無與倫比!


還用說嗎!炸得香噴噴、卡茲脆、充斥著罪惡與幸福的炸薯條,不就是這道題的標準答案嗎!

(不說了我要去趟麥X勞)


各種做法的蛋,不管怎麼做,雞蛋都是不適合放太多調料的東西


煎得恰當好處的荷包蛋,溫熱,蛋黃半熟,均勻撒上鹽,美味可口


炒花生仁


魚滑湯,魚丸湯
福州的魚滑都是鯊魚或者鰻魚肉,新鮮,滿滿都是整條的魚肉

魚丸也要鰻魚的,要手打的

不要放味精!
只要鹽!
有條件的撒點胡椒粉!蔥花放一點!人間美味!!!多少回夢裡都是這兩碗!!!


紅蘿蔔玉米排骨湯。做的時候什麼調味品都不用放,做好後湯很清淡,就像喝白開水似的;加點鹽,湯瞬間變的又鮮又美味,排骨的味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了,真的很神奇!


我埋頭吃一碗玉米粥,面前一盤小鹹菜,不說話。鹹菜的味道把我深深吸引。是略微煞口但很乾凈的咸,沒有絲毫雜味干擾,海水一樣的味感。它旋風一樣把我引向了久遠的童年。那個時候,餓壞了就抓一塊堅硬糙口的餅子,就著鹹菜啃著吃,滋味既沖且足,嘩一下就在舌尖開出鏗鏘的花來;飯桌上通常是一碗白米飯,細細的鹹菜絲,軟滑和清咸就象溫柔的旦角和尖銳鋒芒的小生唱「對兒戲」,招人入迷。
  每年落秋,我娘都會把蘿蔔、小辣椒帶著葉子、小茄包切成連著皮的蓮花瓣,統統腌進腌菜湯里。我最愛吃小茄包和辣椒葉,既咸且香。老腌湯拌菜,拌飯,拌面,都有一種特殊的香味,而不僅是貧困年代的權宜之計。
  長大了,接觸了味精,不大喜歡。這種東西太霸道。我喜歡白菜肥嫩清淡的滋味,喜歡苦瓜苦中甘香的滋味,喜歡尖青椒的辣和冬瓜的清鮮,本來菜有菜味,面飯也各有滋味,雞魚肉都有自己的香味,而味精的使命似乎就是為了達到天下大一統,攪亂和遮蓋本味,所以我吃的菜非不得已,不放這種東西。
  然而本味還是在一部分人的口頭流失了,這真讓人無可奈何。
  滿族入京前打獵為主,入京後還保留著粗獷的飲食傳統。吃肉就是白煮,大塊大塊的端上來,然後用自帶刀具片成一片片地往嘴裡塞。不過本色的也太過分了些,無鹽無醬,難以下咽,所以王公大臣就在皇上賜宴之時用隨身帶的浸透了醬油和其他作料再晾乾變得堅硬的高麗紙作刃,割肉時就可以把作料沾上肉片,這樣吃起來有了咸香滋味。
  後來,成為貴族的人們在把衣飾寢具和禮儀搞得無比複雜的同時,也再不肯滿足於這樣簡單的烹調,飲食的內容和形式越搞越複雜,「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千了,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紅樓里一樣茄鯗,讓茄子都不再是茄子,而「外頭老爺」孝敬老太太的菜,居然連隨身伏侍有年的鴛鴦都認不出來。
  不過,本味在廣大民間仍舊是基調和土壤。廣州人家愛喝粥,白粥油炸鬼是經典早飯,所謂白粥就是白米加水熬出的再普通不過的稀粥;南京人吃桐蒿,單炒一段乾乾淨淨、青青脆脆的蘆蒿桿兒尖,炒香肝也是「素炒」,除了一點油、鹽,幾乎不加別的作料,要的就是蘆蒿桿兒尖和香乾相混的那份自然清香;靖江青菜燒河豚,任何作料也沒有,只有鹽,上桌菜綠肉白,汁濃湯鮮,才能出來河豚的原汁原味;老北京的乳酪品種多樣,杏仁乳酪,紅果乳酪,佐以各種瓜子果料的果子乳酪或八寶乳酪。然而真正的行家不喝這些,講究喝純白的乳酪,「那才是最為本色的味道」;川菜有一味神品叫開水白菜,名字聽著就平淡無奇,用料更是無奇至極。平淡無奇的白開水,沖燙平淡無奇的白菜心,入平淡無奇的籠屜里蒸,拿出來撒上平淡無奇的胡椒粉,還有更無淡無奇的食鹽。可是奇怪的是,這樣一路平淡無奇下來,卻味道異常清鮮。一桌煎炒烹炸,濃香異味之中,它是最不起眼的,就象一屋子紅香綠玉里一個穿白衣的女子,默然不動,聲色溫柔。可是嘗盡帶攻擊性的,霸道的香濃鮮辣之味後,這道白菜甫一入口,便用最溫柔的姿態攻城掠地,收盡人心。
  而且飲食界的臻化境者過盡千山,也最終發現本味即真。陸羽的《茶經》講究純飲茶,而不雜以各種果料諸如瓜子、榛子、松仁類,認為倘若如此,壞其本味,幾同「溝渠間棄水」;袁枚《隨園食單之粥》說:「近有為鴨粥者,入以葷腥,為八寶粥者,入以果品,俱失粥之正味……」
  蘇軾說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個道理不光中國人懂,外國人也懂。在法國這個堂堂美食大國里,有一種叫普羅旺斯的魚湯。它最初是一些漁民簡陋的飯食,本是一些賣剩下的雜碎魚蝦放在一起煮燒而成,然而就是因為不作任何烹飪上的加工,使得這些海鮮原有的滋味得以保存,被世人盛譽為第一美食;日本有一種獨特的風味小吃叫素民燒,是把活的香魚用削尖的竹籤自尾向頭貫穿再插至石頭灶,一分鐘左右香魚烤成金黃色,這香魚除了抹擦了少許鹽粒外,不加任何調味品,其香卻驚人。來一個上綱上線,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言無言,就滋味而言也不能過於的妖艷招搖,大香必是本味。如果說無為而治達到治國理家最高境界,那麼無為而烹也讓食物具備了最高層次的滋味。
  但是在厚味奇味怪味的洪流衝擊之下,本味逐漸退隱到味蕾夠不到的地方,和最不起眼的餐桌上。也是,食物一旦被當成神明來膜拜,或被當作藝術來創新,就會悖離食物的主旨。當最初的本味被厚味遮蓋,最初的形體代之以仿生的雕鏤,食物就離它自己越來越遠——可悲的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東西的被研究和推崇、改革與創新,都以誤解為基礎,誤讀為前提,誤入歧途為最終的命運和目的地。
  於是本味的迷失引發了一場靈魂深處的相思,對本味的懷念開始充斥和外化為各種表現形式,包括老媽媽貼餅子,鄉里味飯莊,笨雞下的蛋放兩根韭菜一炒,就可以賣出驚人的價位。你一定想像不到在一個出產華麗絲綢和精餚美饌的世界上,人們懷念的居然是布衣布鞋和紅辣椒小鹹菜。同理,到處盛行婚外戀、一夜情的時候,人們的感情味蕾也被刺激得疲憊,轉而渴望一場開水白菜一樣的愛情,一碗白米飯一樣平淡雋永的婚姻。
  本味既是食物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活的最高境界。穿著最適合自己的鞋子,走在最適合自己的路上,自來的安閑自在。不必有東奔西跑的旅遊,觥籌交錯的酒宴,勾心鬥角的官場和一擲千金的賭局,也不必有死去活來的愛,痛徹心肺的恨,爭奇鬥豔的美人衣。蝸居一室,明窗淨几,讀兩頁書,寫幾行字,吃一點家常的飯菜,累了散一會步,看看貓狗打架,小孩子流著口水滿地爬,天上流雲亂飛。
  但是本味食物已不可見的同時,本味生活的迷失也正在大面積地發生和流行。人們用粗陶碗吃飯的時候,會滿足於配一雙竹木筷子,碗里的內容也滿足於青蔬糙米;而粗陶碗、竹木筷、青蔬糙米又會使人們滿足於四壁落白的房屋,簡單幹凈的傢具,適體舒服的布衣。生活在這樣簡單的物質世界裡,人們的注意力會更多地轉向星空和大地,綠草和鮮花,雅緻有味的書籍,哪怕什麼也不做,不知不覺中陷入一陣冥想都讓人愉快。隨著日用生活的日趨繁複,當一個人的精力放在怎樣才能享受精餚美饌,怎樣才能住得富麗堂皇,怎樣才能穿戴得耀人眼目時,他不會再有心思沉靜下來。他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修飾自己和「美化」環境,動用一切可能動用的力量,蓋一切可能蓋起來的高樓,這些高樓巍峨聳立,佔用了多少空間,並且一路延伸擴展,直到佔盡了人心裡所有的地盤,這個時候,食本味,衣本色,住本體,活本位,就成為十分遙遠的過去。於是懷念也來了,憑弔也來了,對簡單本然的東西的讚美也來了,好象人人急於過一種簡約而豐富的生活似的——可是再也回不去了。浮華成癮,本味就升格為可望而不可即,淪落到可懷念而不可實施。不信?假如一場颶風把所有的奢侈品全部席捲而去,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又有幾個人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還哼著小曲,自得其樂哩?
轉自《讀者》—食本味


你們都吃過羊肉吧! 那你們是怎麼吃的呢?
涮羊肉,羊肉火鍋? 燒烤全羊? 羊肉包子? 羊肉泡饃?
都暴弱了!!!!!!!!!
------------------------------------------------------------------------------------------------------------------------------------
買一隻高山上放養的山羊,然後請牧民宰殺。(這裡食材要注意)
取骨頭較多的一部分羊肉,一定是大塊大塊切分,用清水燉煮。等油脂融化在湯中,往裡面均勻搓灑下細細的鹽粒。
開動前,每人先盛一小碗湯。等肉湯過胃後,挽起袖子開始啃食骨頭上的肉。

剩下肉較多的部分,連同肝臟一起用鐵簽串連起來,對,烤羊肉!
一定要事先將肉泡製一下。然後每串第二粒放一顆內臟部分,倒數第二粒放一小塊油脂。
用碳和柳枝點起火。肉烤到滋滋作響時,刷層清油,然後搓灑孜然。最後烤到外部泛焦,就可以起架了。

Ps :
1. 羊肉不建議鹽煎法。羊肉不是豬肉,你們下過廚就能對比出來。
2. 烤全羊時用於塗抹的雞蛋液就不要再加鹽了,要不然再吃第二頓時,很鹹的!

大羹必有淡味。單用鹽調羊肉湯,那味道也必是極好的。

天下美味,莫過羊肉。


1、薯條
2、烤豬排(全熟,不要炸)
3、新鮮捲心菜切碎生吃(無需鹽,加橄欖油即可)
4、西紅柿、黃瓜、胡蘿蔔(生吃)
5、香菜(薺菜)豆腐羹(澱粉和鹽)
6、新鮮的海鮮,大閘蟹等

還有很多,關鍵是享受食物的原味食材無比重要。


羊肉湯


煎杏鮑菇和煎土豆塊,撒點鹽,但一定要稍微焦的那種 ,,美味無法言表!!


最簡單的 鍋里刷油 口蘑去柄口朝上煎 記得蓋蓋子 最後就著口蘑自己浸出來的湯一口一個 美味的想哭


水煮蛋啊!一點點鹽就可以很有味,如果沾醬油的話更是超級好吃。尤其是蛋黃蘸到醬油之後,一點都不會覺得干。


難道不是毛豆?!


裏海鱘魚魚子醬,只用鹽調配,為杜絕一切異味使用貝殼勺品嘗(經個人實驗證明:一次性塑料勺子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如要更好的口感,請使用高檔vodka和特定香檳配合食用。
法國生蚝,天然海水自帶粗鹽也可以算吧?搭配沒有經過橡木桶陳釀chablis。
挪威橡木烤爐三文魚,加鹽就可以突出本身魚肉的甘甜,完美的調配。
鵝肝醬配粗鹽粒就可以做一道經典法餐頭盤,講究點再配無花果和貴腐酒。
海膽生食,大連出產大型高品質海膽。
火腿,腌菜略過不提。
PS 很好的問題,高等級的食材通常用加鹽這種最簡單的調味方式就可以獲得至高享受。


我是來給一樓的答案配圖的。

另補充

香菇或蘑菇,切蒂,撒一點粗鹽放烤箱里烤好吃到升天,強烈推薦,特別是香菇,超級無敵好吃(最好刷橄欖油)


菠蘿什麼的 兒時最美好的記憶~!


必然是我大新疆的手抓羊肉啊啊啊啊啊


推薦閱讀:

浙大(紫金港校區)附近有什麼好吃的?
有哪些關於吃貨的段子?
冷香丸是什麼味道?好吃嗎?
東京吉祥寺商業街有沒有一個僅出售羊羹的小竹點心店?
一個無肉不歡的人,如何慢慢改為吃素?

TAG:健康 | 美食 | 生活 | 烹飪 | 吃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