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哲學是什麼?

通俗解釋一下

相關問題:哲學不是什麼?


「哲學是什麼?」 這本身就是一個哲學問題。

從古希臘一直到現在,人們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從事哲學研究,相應地對哲學也有各種各樣的理解。也有各種聰明的不聰明的人不斷跳出來說:愚蠢的凡人啊,你們都錯了--只有我這樣的才是真正的哲學。他們的哲學也許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但最終也在歷史的洪流中,成為其中的一個流派(-ism)。

所以不要期望會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告訴你什麼是哲學什麼不是——它又不是個固定不變的東西。也不要期望有一句話可以概括哲學的本質(東西有沒有本質都是一個有爭論的哲學問題,更何況這種在歷史中不斷發展的抽象概念)——即便它概括得再好,你聽完還是不知道哲學家都在研究些什麼。典型代表:哲學就是愛智慧。

錯了嗎?沒錯。但就是說了跟沒說一樣。

所以如果想要對哲學是什麼有個大概的了解的話,不如看看現在的哲學家們都在研究些什麼,或者換一個小清新的提問方式:當我們在談論哲學的時候,我們都在談論什麼?

——好吧,我老實交代,答這個題是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小夥伴聽說我是學哲學50%會問的問題(還有50%是問畢業以後幹什麼Orz):
「哲學?聽起來真是不(賺)明(不)覺(了)厲(錢)啊!那你們平時都學些什麼/哲學是什麼?」

哲學的研究對象,可以先簡單粗暴分為兩大類:事實和價值(value)。
——圍繞事實的哲學分支又可以粗略地劃分為metaphysics(形而上學)和epistemology(認識論)。

  • 從常識的角度出發,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宇宙中,其中有星系有塵埃,有湮滅有新生,有喵有汪,有超級賽亞人,有隔壁老王,有叉燒包蓮蓉包奶黃包灌湯包牛角麵包,有蝦餃鳳爪榴槤酥,有酸湯麵陽春麵油潑面蘭州拉麵,還有......好餓QAQ

.....咳咳,廣義上來說,形而上學就是研究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
——常見的核心問題包括但不限於:modality(模態),唯名論和實在論,space and time(時間和空間),causation(因果),free will and determinism(自由意志和決定論),personal identity以及mind-body problem(身心問題)。
——雖然形而上學就是研究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但這並不表示研究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就是形而上學。具體的、經驗的部分一般由自然科學負責。

而我們又有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學哲學)來研究科學本身,研究它的基礎、方法以及implication(含義)。
——常見的核心問題包括但不限於:什麼是科學?科學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是解釋?科學的可靠性,the conformation theory等等。
除了這些將科學當做一個整體的問題外,還有一些哲學分支研究各個具體的學科。比如:
——Philosophy of physics (物理)
——Philosophy of biology(生物)
——Philosophy of chemistry(化學)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心理學)
——Philosophy of medicine(醫學)
——Philosophy of psychiatry(精神病學?)
——Philosophy of statistics(統計學)
——Philosophy of economics(經濟學)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社會科學)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數學)
——Philosophy of neuroscience(神經科學)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認知科學)

部分具體的研究內容可以參考:
哲學和物理學有聯繫嗎,在物理學中有哪些地方體現了這種聯繫? - 與光同塵的回答
物理哲學和形而上學有什麼研究交集嗎? - 與光同塵的回答
能否把化學反應看成是微觀上物理變化的結果? - 與光同塵的回答

需要反覆強調的是:本文涉及到所有哲學分支之間的劃分都不是絕對的,事實上,它們之間往往有交叉。

還有一個領域很多哲學家認為是科學無法研究的--consciousness/mind(意識)。它如此特別又如此重要,所以我們有單獨的一個分支來研究意識
——Philosophy of mind(心靈哲學,國內貌似一般是這麼翻譯的,但我個人覺得這個翻譯誤導性太強)
意識是什麼?它和語言、行為的關係又是什麼?
當然也有一群哲學家認為意識不過就是我們的大腦,因而philosophy of mind完全可以被神經科學以及相關學科所取代。但philosophy of mind目前還是獨立的哲學分支,並且可以說是目前最熱門的領域。與其聯繫緊密的領域還有:
——Philosophy of perception(知覺?)
——Philosophy of action(行動?)
——Philosophy of language(語言哲學)

  • 在小夥伴們愉快地爭論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時候,邪惡的小惡魔又跳出來說:咩哈哈哈哈,愚蠢的凡人啊,你怎麼知道存在這樣一個獨立於人類意識的世界呢?就算這個世界存在,你怎麼知道你通過經驗所認識到的世界就是它原本的樣子呢?

由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總是受到我們認識能力的局限,以康德為首的一幫哲學家認為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並不是這個世界,而是我們自身的「conceptual system」(概念系統)。
這又推動了認識論的發展,來專門討論我們如何認識世界。比如如何知道我們通過經驗認識的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認識世界的途徑是什麼,再比如什麼是知識,什麼是真的(true)什麼是錯的(false)等等。

——還有一批哲學家認為我們能夠直接得到的只有感官經驗/現象,科學能做的只是更準確地描述我們的經驗,而非獨立於意識存在的外部世界。這些現象學家按照傳統來說自成一派,並不能劃分到這裡提到的任何一個哲學分支中。事實上,這裡所列出的哲學框架往往被劃分為分析的、英美傳統的,歷史上與歐陸的(德法等)所敵對,雙方都覺得對方是傻逼什麼的。但也有一波哲學家認為這個區分在慢慢在淡化,在融合。

  • 即便我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的事實都是什麼樣的,休謨小機靈又跳出來說,我們無法通過這些事實只能我們應該如何做。比如你面前有一籠晶瑩剔透、熱氣騰騰、令人垂涎欲滴的蝦餃,但這些事實都不能告訴你應不應該吃掉它→_→ ——所以我們又有value theory(價值論)專門探討應該如何。這其中包括:

——Ethics(倫理學) Meta-ethics(元倫理學) Applied ethics(應用倫理學)
——Political philosophy(政治哲學)
——Philosophy of Law(法律哲學)
——Feminist philosophy(女性主義哲學)
——Philosophy of race(種族?)
——Aesthetics(美學)
——Philosophy of art(藝術哲學)
——Philosophy of literature(文學)
——Philosophy of religion(宗教哲學)

比如說,政治哲學討論幾大核心概念:自由、平等、正義、民主......
倫理學討論我們日常中就能接觸到的道德問題,比如知乎上很是熱門的親屬之間能不能發生性關係性工作者是不道德的嗎=。=
元倫理學討論什麼是道德,道德是如何產生的這樣的問題。其中,在這裡值得強調的一個問題是:我們能不能通過事實推出價值判斷。有些人(比如我)認為可以,並且期望通過研究進化論、神經科學等等能夠得到對我們道德生活的指導。還有一波哲學家相信存在獨立於人存在的道德事實。
——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即便是事實和價值的區分也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哲學領域的劃分並不是界限分明、絕對的。比如之前提到的生物哲學在這裡就和元倫理學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

——那我為什麼這麼不厭其煩地,卻又如此空洞地列舉了一大堆哲學的分支呢?

  • 是要展示一下哲學研究的廣度啊少年!!很多人有著對哲學根深蒂固的偏見,覺得哲學就是醬醬釀釀的,而醬醬釀釀往往又很無趣或者虛無縹緲,於是他們覺得哲學也很無趣。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呀。

我們可以和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小夥伴們聊聊人工智慧,圖靈測試什麼的。也可以和心理學神經科學認知科學的小夥伴談笑風生。遇到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律的難免湊在一起扯扯淡。還可以和學文學學藝術學建築的一起裝一下小清新。更別說學科學哲學的基本上一半課都是在物理係數學系/化學系生物系度過的了。
就算是和非以上專業的小夥伴在一起,還能談談情,說說愛啊。嗯......字面上的談情說愛。真的有Philosophy of love(愛情哲學)的啊!!!研究愛情啊!!我知道的時候也是給跪了。。。

你看,它不教條、不陳舊、不高高在上。
它的問題看起來好像稀奇古怪、無關緊要,但對於心安理得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來說,卻是細思恐極,但又非常有趣。

高票答案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硬性錯誤,但有一種翻開商務印書館泛黃的書頁撲面而來的陳舊和狹隘,一點都不利於建立我大哲學酷炫狂霸拽的積極形象╭(╯^╰)╮。

  • 還要哭訴一下哲學研究的深度啊少年!!很多人總覺得哲學非常高·大·上,覺得哲學家都是非(蛇)凡(精)人(病)。但其實並沒有啊摔(╯‵□′)╯︵┻━┻

哲學發展日趨專業化,分工明確,很少有人想做歷史上那樣的「系統」哲學家了--羅素
認為哲學就應該像科學一樣的發展,一代一代一點一點修復現有理論的問題,而不是建起一個宏大的系統然後又完全地推翻它--這樣哲學會一直沒有進步。
所以說現在大多數人在研究的哲學和其他搬磚學科真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啊,都是個人用上幾十年梳理清楚一個很小的甚至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問題,為社會主義,啊不對哲學的大廈添磚加瓦!

不知道啰哩吧嗦說了這麼多有沒有說清楚。但我覺得如果想知道哲學是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自體驗一下具體的哲學問題哲學論證哲學書哲學流派。

  • 我們平時讀的書有這樣的:

也有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更有這樣的:

比如說我剛上元倫理學的課,討論了一個人在旅店著火的時候,還坐在窗沿上喝酒唱歌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又去聽了一場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的講座,探討geometry without points(沒有點的幾何學),感覺整個人的三觀都不好了;第二天又被問:如果你有一次機會變成吸血鬼,你的很多朋友和親人都變了並且告訴你體驗真實非常的好,而且全程無痛,那你決定要不要變成吸血鬼呢?這個看起來荒繆的思想實驗在Decision, rational choice and game theory(決策,理性選擇以及博弈論,這也是哲學研究的一個分支)有著很好的現實意義。比如天生無法聽見的孩子需要決定是否應該通過手術恢復聽覺,而其父母是否有權利替自己未成年的孩子作出這樣的決定。然後在Feminism and Philosophy的課上學習了一下歷史上人們是如何認識penis和vagina之間的關係,而這方面的科學研究是如何被男權主義的視角所影響。

最後呼應一下開頭:
哲學是什麼?它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中從來沒有停止過問自己這個問題,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身問題的反思。
也有哲學家覺得現在的分析哲學也不好--太專業太精細太脫離現實,哲學不應該是這樣的。比如我們老師,於是跑去研究喬伊斯和climate change(氣候變化)了。
——Logic(邏輯學)
——History of philosophy(哲學史)
究竟是不是哲學?有的人覺得是有的人覺得不是。但這其實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類對於這個世界和我們自身有太深的好奇太多的疑問,一切有可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的工具都會被哲學家拿來考慮。

全文中心思想其實只有一句話:
哲學萌萌噠,你們不要黑它_(:зゝ∠)_


這個話題太大,大到無法下嘴,以至於不管怎麼回答都是對的,也都是錯的。

與其這樣,我們不如請一個專業從事哲學工作50年的鄧曉芒教授回答一下怎樣?

這是一篇鄧教授在98年寫給某期刊的文章,回答之詳實、精彩、娓娓道來之風,適合所有對哲學感興趣的同學,我讀此文不下10次,但每次閱讀,總是別有一番味道。正文如下:

記得20多歲的時候,有一次,一位老者聽說我在讀哲學方面的書,便告誡我:哲學書是要過了45歲以後才讀的。

上星期,我正好過了45歲的生日,自己似乎也差不多要成為「老者」了。我現在也不光是讀哲學書,而且還寫哲學書給別人讀,那讀者,當然絕不限於45歲之上。

45歲,是人在生命中開始走下坡路的標誌,生活漸漸失去了它的新奇和豐富,人們習慣了在「陰影的王國」中行走。為了「老」得更久一些,我也像公園裡大清早那些老爺爺老太太們一樣,開始練上了氣功,與那個未經科學證實的「陰性物質世界」打交道。

雖說在我自己經營的思想園地中,彷彿還是一片陽光明媚,但近年來,我的確已有了一種像是沮喪、卻又不完全是沮喪的情緒在滋長。

20世紀的中國哲學界,思潮起伏,風雲洶湧,呈現出一派誘人的壯觀。可是,當一個人真的要去探討這種思想的「規律」時,便會發現在表面的熱鬧底下,其實還沉睡著一個幽靜的、從未被觸動過的海底世界,在這裡,根本談不上真正的「發展」,只有一些或並列或交替的變幻不定的現象不時地浮現到表面上來。

西方近代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對峙,德國古典哲學的凱旋行進,現代西方各派哲學長期激烈的交鋒和論爭,在中國旁觀者看來直似天方夜譚。中國哲學「發展」到今天,人們厭惡的已不是某一哲學派別或學說,而是哲學本身;而這,才顯露除了中國哲學的真正面目。

也許,中國人真的只配搞些「應用哲學」之類的玩意兒讓人開心,大學裡面的「廣告哲學」、「技術哲學」之類的課程肯定會比其他哲學課吃香。想到黑格爾曾提到連 英國人都有「按哲學配方製造」的皮鞋廣告,我們也許還會有一種「無獨有偶」的安慰,只是不能為此申請專利,又將帶來一絲遺憾。

然而,在對這些哲學上「學有專長」之士敬而遠之的同時,「哲學到底有什麼用」的質問,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將我的一點點傲氣打下去,總是正當我得意忘形、進入角色之際大煞風景。

兩年前,當我寫那部後來被人稱為一枚「苦果」的40多萬字的《思辨的張力》時,曾對一位朋友說,我是想「改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話一說出口,心裡就發虛。「改變」?你改變得了嗎?

中國人就按老的方式思維,你的書根本沒人看,更沒人懂,奈何?或者不說「改變」,而說「改進」、「改善」。同樣也有問題。為什麼要改變?原來的思維方式,怎麼就不好了?譬如一頭牛,原來一直吃草,你要「改善」它,給它喝汽油,行嗎?哪個更「好」?自然還是吃草。改成喝汽油,就會毀了它。

書出了。我一時間將它視為毫無價值,它既不能改變什麼,也不能改善什麼,就像窮山溝里誕生了個既聾又啞的嬰兒。只是敝帚自珍的緣故,我才時不時將它打開,重新咀嚼一番。

既然我為寫它,曾導致了我的胃嚴重的「自我否定」(胃潰瘍),它畢竟是改變了我,使我感到了它對於我的意義和價值,不管對別人有沒有用,它就是我。我實現了我自己,我就是這麼個人。

至於別人會怎樣說,或是否會有什麼人來說一說,這根本沒有什麼意思。說了又怎麼樣?誇獎幾句又怎麼樣?我已不再天真,以為人心那麼容易相通,真正的相通,大半倒在不言之間。

我們這一代人,實在背負著太沉重的負擔,或如人們常常帶著譏諷說的,「活得太累」。我們是屬於世紀末的一代人,但世紀末還未到臨,我們即已過時,被那些腳步輕快、行動瀟洒的後來者遠遠地拋在了荒蕪之地。

當我們說,我們要「改變」什麼的時候,在現代青年看來也許會覺得可笑,因為我們是認真說的;可是當我們說,我們不再想「改變」什麼時,他們又會覺得迷惑,也因為我們是認真說的。

是的,我們太認真了,所以我們也活得「累」。但我們活得多,活得充實。不累,怎麼能叫做「活」?我們有時也覺得太累了,想稍微休息一下,但立刻就警醒,傾聽,拔起沉重的腿,邁著踉蹌的步子前行。因為,休息即意味著不存在,死亡。

其實,要「改變」什麼的想法會使人覺得累,而不想「改變」什麼,在某種意義上會使人覺得更累,因為人失去了生命的支撐點,而要將整個沉重的自我當作自己個人的責任來獨立承擔。

他會發現,並沒有現成的、既定的支點可以讓他去移動地球,必須移動的是他自己,他必須在一片空虛中由自己去建立支點。

他還會發現,在空虛中建立自己的支點,這對於他個人來說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正如一個哲學家沒有自己獨創的哲學,或一個藝術家沒有自己獨創的作品,他就不曾存活一樣,哪怕他這時仍會受到眾人的誇獎,哪怕他比那些想要有所創新的人「活」得更自在;但人們誇獎的並不是真正的「他」,只是一件「皇帝的新衣」,使他感到「自在」的那些獎賞,同時就成了他的殉葬品。

當我懷著要「改變」什麼意圖來搞學問時,我看起來是很「累」,其實還是輕鬆的,因為我不用去確定自己搞什麼,怎麼搞,一切都取決於那個有待改變的「什麼」,它是現成的擺在面前的。

但是,一旦我將這個「什麼」置之度外,我似乎剎那間感到「一身輕」了,但這種輕鬆感立即伴隨著茫然、不知所措。人必須用自己本身的存在去填充那無邊的空虛;但人不是上帝,只是一粒微塵,他做得到嗎?然而,人是與上帝相似的存在。或者說,上帝其實就是人的本質。上帝在創造出世界來之前,也曾是多麼孤獨無依:

偉大的世界主宰,
沒有朋友,深感欠缺,
為此他就創造出諸多精神,
反映自己的幸福,以求得心賞意悅。
——席勒:《友誼》

同樣,一個人,如果真對自己具有責任感,對自己的生命之寶貴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這種茫然就會對他形成一種強大的壓力,逼迫他去探求生命的意義——對他自己的意義。

「生命是沒有意義的。」——「個人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果真如此嗎?說出這種話的人,如果不是經過深思熟慮,那就不值得一顧;如果經過了深思熟慮,那就是提出了一個問題,於是,探討生命是不是有什麼意義,就成了每個活著的並被賦予唯一一次生命的人的「責任」。

生命從此就至少有了一種最基本的意義,這就是:探求生命的意義。或者說,生命的意義就在於自我探求。這種探求,在理論上,就是哲學;在實踐上,就是藝術。更確切的說,它就是作為藝術的哲學和達到哲學層次的藝術。

曾經有學生問我:什麼是哲學?我回答很乾脆:哲學就是生命,是作為生命本身的生命。從歷史上看,「什麼是哲學」是數千年來哲學家們討論的一個核心問題。

科學家可以不討論什麼是科學,數學家可以不討論什麼數學,藝術家也可以不討論什麼是藝術,唯有哲學家不能不討論什麼是哲學。哲學的這種獨特性,恰好表明它就是生命本身,因為生命不是別的,它僅僅是對生命的追求,說得直白一點,生命就是「要活」。

人每時每刻實際上都面臨著哈姆雷特所說的「活,還是不活」的問題,只是他並非時刻都意識到這一點。他把「要活」變成一種日常的「習慣」:

人們每天攝取各種營養,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避開隨時隨地可能的危險,為的是能繼續活下去,但一般人對於「活著」的意義,對於繼續「活下去」的理由,從來不過問;他甚至不覺得自己是「要」活著,而只覺得自己「被活」,甚至覺得「要活」挺累人的,「被活」則顯得輕鬆、瀟洒。

這種活法,實際上是生命的腐敗和解體,它也許會散發出某種爛蘋果的香味,也許還會釀出些為醉人的酒漿,於沉淪和麻醉之中自得其樂;但只要他還有意識,「死亡」、「虛無」、「不存在」的暗影將始終籠罩著他,使他在夢魘中驚醒,使他覺得最瀟洒的莫過於乾脆「不活」——但他又沒有這膽量,因為「選擇」不活仍然是一種活法,他卻缺乏選擇不活的活力,他連死都只能像死人一模一樣地去死、「被死」。

據說,「學哲學就是學習怎樣去死」。我同意這種說法,但是還想補充一點:只有活人才能、也才願學習怎樣去死。一具行屍走肉,本來就不曾存活,死對他構不成什麼威脅。

因為他用不著學習怎麼死,那根本不是「他的」死,他只是偶然地遭遇到死。我們看到許多人,他的行為、意圖和計劃,就好像永遠不會死一樣。有人直到臨死的一刻,都並不直接面對面地考慮死的問題,或即便考慮,也只為活著的人考慮,而不為自己考慮,好像他的死只與別人有關,而與他自己不相干似的。

當然,直到臨死才來考慮死亡的問題,才把死當作「自己的」問題來考慮,一般來說是「太晚」了。人應當儘早地考慮自己怎麼死的問題。這不是說,人早早地為自己買下棺材,為臨死那一刻作準備,而是說,人生下來就在走向死亡,人時刻應把自己當做一個「必死者」來看待、來籌劃,才能有一種要活、要更多的活的渴望,有一種「趕快活」的緊迫感。

只有考慮到自己怎麼死,才是真正地考慮怎麼活;人只有時時面對死亡,才能立即做他一生最想做、最重要的事;也只有生命力強的人,才可能習慣於面對死亡,熟悉死亡,而不是害怕和逃避死亡。

這樣的人,才真正是一個獨立的、自由的、不為外界所動而能動地把自己實現出來的人。

這樣看來哲學,我們可以說,哲學在通常意義上是完全「無用」的,也決不能「改變」任何東西;但哲學的「無用之用」也正在於此,它能激發人的內在生命力和生命意識,使人成長和成熟。

對於沒有個人、自我的人來說,哲學什麼也不是;對於真正有了自我的人來說,哲學可以是一切。然而,改變了個人,不也就改變了社會嗎?

社會無非是一些個人組成的,任何個人的改變也不會不對社會留下痕迹,正如一位哲人說的,你要對社會有所貢獻,首先必須把你自己變得不再是個混蛋。否則的話,你越把自己奉獻出去,社會就越糟糕。

但對於哲學來說,這種「社會效益」畢竟只是它的一個結果,而不是它的出發點。這正如藝術一樣。藝術家如果時時關注的只是他的作品給人帶來什麼教育意義和啟發意義,他的作品就「只能成為道德說教」。

哲學家當然也要考慮世界、社會、歷史等等問題;但他之所以要考慮這些,只是因為他在考慮自己的問題時發現,他自己的問題同時也就是別人的問題、全人類問題。

而如果從不想到自己的問題,其結果必然只是從一個人一時一地的不自覺的情緒衝動出發來判斷一切,只是虛假地「超越個人」、「胸懷世界」,實際上仍局限於淺薄的個人(編者註:比如說儒家學說)。尼採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說:

我的受苦和我的同情算什麼呢?然則我貪求幸福么?我貪求我的工作罷了!

一切均為虛妄。唯有工作是實在的,「我的工作」。


要做自己願做的工作。這樣,工作得越多,就生活得越多。

世界的支撐點全在生命,而生命的支撐點,就是生命自身。我想。

Via:鄧曉芒:哲學就是生命


在幾乎所有維基百科頁面中,點擊你看到的第一個鏈接,在新打開的詞條里再點擊你看到的一個鏈接,一直這樣點下去,你會發現你最終會到達「哲學」這個詞條。

我的理解是,哲學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哲學是什麼」不是,或者說,不僅僅是一個哲學問題;它是一個元哲學(meta-philosophy)問題。

而問題的困難點在於,任何一個學科的元問題都可以不負責任地丟給哲學,但是哲學的元問題無處可丟。


這個問題有多難呢?SEP 上面沒有單獨討論 meta-philosophy 的詞條,也沒有討論 What is philosophy 的詞條,自然也沒有單獨的 philosophy 詞條。

Gilles Deleuze 倒是寫了一本書,名字就是「What Is Philosophy」,當然我沒有讀過,也懶得讀。


持有不同主張的人對於哲學的理解顯然是不同的,哲學方法論和哲學思想是分不開的。不同哲學流派對於哲學的看法不同,對於「如何做哲學」這種方法論問題的答案也不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於「哲學」的理解必須採用一種語境主義的觀點,或者,採用一種家族類似的觀點。

但是採用家族類似的觀點容易造成一個壞處,我們都知道有很多傻逼喜歡說這樣的話:「對於我來說,數學就是我的哲學」,或者,「對於我來說,物理學就是我的哲學」,再或者,「哲學就是思考」——屁啦!小孩子一邊去,別鬧好么!我們顯然不希望讓「哲學」太大。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把這個限制得太精細,那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於任何一個流派的哲學從業者來說,別的人做的都不是哲學。

我忘記是 Aristotle 他老人家還是誰說了一句話,大意是這樣的:在不精確的地方使用精確的辭彙去描述,不是一個聰明人乾的事情。因此我只能達成這樣的妥協:「哲學」是一個不精確的辭彙。但卻不是沒有邊界的辭彙。一個邊界模糊的概念也是概念。

以上是概述。

至於我的哲學觀,我已經寫在對於問題「當代哲學如何改變世界?」的回答里了。

或許我們能考慮一下「哲學不是什麼」這個問題,以及背後的論證。

哲學是不是科學呢?有人認為 Quine 認為是,我沒看過 Quine,沒有發言權。但是除了這種情況之外,大家應該都會普遍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吧。因此扯什麼哲學是愛智慧,是所有學科的源頭這種鬼話,自己騙騙小孩子就行了,身為一個脊椎動物不應該說出這樣的話。【誤!

哲學是不是數學呢?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很像的。但是顯然我們能夠對其作出一定程度的區分,但是這個區分在一些非常基礎的數學問題上會出現困難,或者說,在創造數學概念框架的時候會遇到問題領域劃分上的困難。但是這種困難在一般性的數學問題中是不存在的。而從事研究數學基礎工作的數學家是很少的(請區分「數學基礎」和「基礎數學」)。因此就當作這個地方是一個概念劃分上的難點吧。

要說起來,也可以看看哲學目前是怎麼作用在科學領域的,在認知科學這個領域,哲學的介入就是必要的,因為有很多的概念澄清工作,哲學可以提供很多的思想實驗來輔助實驗涉及和對於實驗結論的分析。而在化學領域或者生物學領域,哲學反而就沒有這麼重要了,因為它們的概念框架已經成熟了。相對應的是在底層物理學上,由於各種實在論和反實在論那些形而上學主張還在不斷鬥爭著,所以哲學尚且有介入的可能性。但是也僅僅是可能性罷了,物理實在是太難了,懂尖端物理學理論的人同時要有良好的哲學素養幾乎不可能。像是霍金那種人的哲學言論不過就是神棍言論罷了。或許這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壽命或者是認知能力的問題。有一種根本性上的研究範式衝突跨在哲學和科學兩個領域之間。

但是,並不是一個問題不屬於科學或者數學就成為了哲學問題。

「今天晚飯要吃啥?」既不是一個數學問題,也不是一個科學問題。但是它並不因此成為一個哲學問題。

【私貨預警】
同理,「(我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並不因為它不是一個科學問題或者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就成為了一個哲學問題。回答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提供一個目的或者行動方式給自己,但是這並不是哲學問題。人生問題是一個單獨的問題。並且很多時候你能夠問的基本上也就僅僅是「我自己應該何去何從」這樣的個人性的問題。
【私貨結束】

至少,有一整類問題,它們並不是要一個 description 作為答案,而是要一個 instruction 作為答案。這類問題常見於什麼領域呢?應用領域。很容易在工程、醫療、政策制定這些方面找到這樣的問法。當然,我並不能保證這種劃分是準確的並且絕對的。畢竟 Frege 早就說過了,很多時候陳述句和祈使句的內容是共通的。而當語言出現省略情況的時候,我們需要恰當的語境才能正確的理解一個句子的語氣到底是怎麼樣的。並且對於實際情況來說,instruction 有可能已經隱沒在語言之下。比如說,新手醫生在診斷開藥的時候,有些時候是在腦袋裡面自己給自己一個 instruction(教材上告訴我:「遇到這樣這樣的情況,就應該那樣那樣」),但是這種 instruction 可能在這個醫生極度熟練之後就不再出現了。看上去的情況是,他得到了一個事實性的描述(這個人得了什麼病),然後就作出了一個行為,或者說,得到了一個結果。而如何得到這個結果的過程卻隱沒在了習慣之中。

類似的情況發生在日常行為中,並不是每次去吃飯之前我們都需要想的。有時候就是直接決定了。沒有想的過程。也有一些時候是腦子裡面單純想著要去吃飯,然後在想別的事情,接著就已經吃完飯回來了。

這類提供 instruction 的問題,從原則上來說,不屬於科學和數學的研究範圍。同理,像是「我今天應該去吃什麼」這樣的問題,你給出一個 instruction,這個 instruction 也絕對不會是一個 philosophical instruction。


當然有人會反對「數學或者科學中沒有 instruction」這種說法,所以我要把這種說法作出進一步的細化。科學研究過程中當然也是有很多 instruction 的,你要如何做實驗,如何得到實驗結論,如果寫 report,如何做 review……數學同理,你要如何解這個方程,如何畫這個示意圖出來,如何構造一個東西,這些都要求 instruction。但是!數學和科學的科研成果本身都是以 description 的形式呈現的。你可以將其讀作 instruction,但是需要去將它讀作 instruction 之後它才成為 instruction。比如果某個人對於某類 PDE 的解的存在給出了一套構造性的證明。你可以用它來指導你自己去做這樣的事情,但是這個時候 instruction 是來源於你自己的,你讀懂了這個描述之後,自己給了自己一個 instruction,就像是一個機械工程師讀懂了一個啥啥啥原理之後,自己給自己一個 instruction,然後設計出來了一套機械裝置那樣。

【私貨預警】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可以解釋我的哲學立場到底是一種什麼立場。

哲學的目的不是給出一套關於世界的 explanation ,那是科學的工作。哲學的目的也不是構建一個 theory,有用的 philosophical theory 是不可能的東西。一個 philosophical theory 要不然是錯的,要不然是空的。也就是說,哲學的目的也不是 description。(這句話我說得有點不小心,也有點過了,請不要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理解,畢竟 Wittgenstein 的原話是,哲學的目的不是做出 explanation,哲學只需要給出 description 就足夠了,當然,Wittgenstein 本人是將 theorization 和 explanation 放在一起,但是如果是按照 Kripke 的說法,Kripke 本人甚至認為:任何一個關於 proper name 的 theory,只要它是一個 theory,就必定是錯的。這裡我不知道要如何理解 theory 這個東西。一個 theory 肯定是一個整體,而不是所有關於我們日常中如何使用 name 的羅列。也就是說,theory 在這裡特指 unified theory,而 description 應該理解成 a single simple description。 )

那麼哲學的目的是什麼?是給出 instruction,它面對的問題是:How should we use these words (concepts) correctly? 當然,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地細化,因為單純是這樣的話,可能會和別的領域重複。但是大體上就是這樣了。

你要如何正確使用語言和概念這種東西,不是一個陳述,而是一個指令。因此,哲學只有活動(activity),而沒有內容。(「沒有內容」也是一個不謹慎的說法,這裡只是強調這樣一種對比關係罷了。)

當然,哲學也會提供很多其它方面的 instruction。但是我所關注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語言的部分,因此,其它領域中的 instruction 到底要怎麼算,我也不清楚。舉個例子說明困難點。我承認倫理學是哲學,人不應該殺死無辜的人,但是這個 instruction 本身還沒有進入到哲學的層面。那條界線在哪裡?我暫時沒有想清楚。
【私貨結束】

剩下的內容我就不想講了。因為我真的說不清楚,如果有哲學理論的話,哲學理論和數學理論或者科學理論有什麼區別。

而哲學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就是構建哲學理論,然後通過哲學理論來解釋世界。這種理論需要滿足一些性質,這些性質是什麼我就不知道了。

關於哲學史的問題,補充一點想法。
哲學顯然不是哲學史。根據如下說法就可以說明區別:「這個人做了很多哲學工作,但是很不幸,他不了解哲學史,因此他的工作和哲學史上的很多工作都重複了,因此是沒有價值的。」如果我們認為哲學就是哲學史的話,那麼這句話就是矛盾的——他做的根本就不是哲學工作。

研究哲學史自然是有價值的,它研究了一個思想的轉變過程。但是這種結論本身是一種完全事實性的結論。這樣描述性地研究哲學史,研究出來的結論是關於一系列人的心理活動的一個經驗事實。

【私貨補正】
有人會問我,我持有這種立場的話,是不是認為別的哲學流派做的都不是哲學的呢?我很想這樣說是的。但是不行!如果我們將哲學這種 giving instruction 的過程看作是一種 therapy,那麼很顯然,醫生是依存於患者的,而哲學治療活動的可能性則依存於哲學病。為什麼這個病是哲學病,而不是科學病或者數學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哲學的概念則不僅僅限於治療活動中,因為疾病先於治療。哲學問題先於哲學活動。因此,即便是我這個位置上,別的正統意義上的哲學家的工作,也顯然是哲學的。而那些哲學偽問題,也是哲學的一部分。

但是一個問題成為哲學偽問題也是要有條件的。正如同「我今天要去吃什麼」和哲學問題或者哲學偽問題一點關係都沒有那樣。在恰當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將「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讀成兩者皆非的情況。比如說,如果我是宇智波鼬,佐助對我問出了這個問題,我會告訴他,你人生的意義就是找我復仇。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個 instruction 不是哲學的,而問題也自然就不是哲學的。而如果佐助不滿足於這個問題,執意問下去,直到他問到那些不可問的東西的時候,這個問題才變成了哲學病。
【補正結束】


我沒統計有多少人回答這個問題,但我敢肯定他們都不對,因為主流學術界沒有給出一個肯定、確定、精準的答案。
這個問題不能單獨回答,單獨回答是無效的,或者說是沒有證據證明,必須結合「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神學?」、「什麼是經濟學?」一起來回答。
知識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歷史,人類區別與野獸,就在於知識,更多的知識。


在農業革命還沒有根苗的時候,至少2萬年以前,世界各地的人類就已經掌握了一些原始的經驗,這些經驗無法構成整串的知識,他們只能夠傳播經驗,這個階段對應於神學,也可以說是宗教信仰,也可以說是神秘學。神學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無從考證,就算是200萬年前,也不稀奇。

然後,現代人類的祖先,從生活於非洲一個角落,2萬年前,突然獲得了巨大的飛躍,從而開始了征服世界的腳步。為什麼這一個地區的部落突然比世界各地的部落都要強上很多?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知識,在理論層面叫做知識,在現實層面稱為農業革命。農業革命,使得人類從採集和狩獵逐步轉向畜牧和種植,在生物學角度,人類從消費者轉為了消費者+生產者。現實中獲得了較為穩定的食物,繁衍速度自然是猛然拔高,膨脹的人口使得部落不斷向外遷移,最終佔據了亞非歐以及南北美洲,至於澳洲為何幾百年前還是土著(大洋人種),我不知道。

現代的黑白黃三種人(學術名稱當然不是這個,提到顏色就有點觸犯種族歧視的感覺,加上人種差異是由地理差異產生的,所以按地名劃分),都是從那個地方而來,學術界有比較清晰的遷徙推測,證據也多。

6000年前,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就是兩河流域(不是長江、黃河)。後三個古文明都是汲取了這裡的文明成果而產生的,埃及、古印度地理上相連就不說了,古中國較遠,但是古中國人是從天山遷徙來的,而蘇美爾人又是黃皮膚,蘇美爾文明用象形,埃及人也用象形,從西域來的商朝(族)人帶來了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太難,閃米特人將其改編為字母,猶太人是閃米特人的分支後裔。古希臘文明從克里特島和愛奧尼亞地區(和LOL艾歐尼亞名稱基本一致)而來,而愛奧尼亞所屬的小亞細亞地區和美索不達米亞相鄰。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不僅人種來源一致,連文化起源也是一致的,也說明,變革是多麼的偶然。
可以說,哲學至少是2萬年前,就已有了雛形,第一條規律的發現,就標誌著哲學的誕生。

這裡再次強調,農業時代的哲學是全學科的,包含了天文地理,包含了法律詩歌,包含了機械構造,包含了耕織和藝術。你要不信,我給你講實例,中國陰陽家,道家學術的源頭之一,比老子早的沒邊了,他們就是搞天文地理的,可以追溯到伏羲八卦的時代;墨家,搞機械、生產、組織管理、搏鬥技藝等等,也是哲學的;還有法家、農家、縱橫家等等,就不一一介紹。可以說,那個時代,干點啥,總結出規律,有了成果,就是一個哲學家。

神學的基礎在於經驗,看到就是得到。那麼,哲學的基礎是什麼呢?邏輯!像亞伯拉罕、釋迦牟尼這樣的宗教創始人,實際上創建的是哲學流派,而不是神學宗教,只不過和老子、孔子差不多,最後都保留下了宗教。

提到哲學退步為神學,這不稀奇,一旦社會經濟倒退,搞不起哲學研究,哲學組織為了生存就要退級,從哲學學術團體退化為神學宗教團體,猶太教、道教、佛教還有儒教都是這麼產生的。同理,由於社會經濟不景氣,科學實驗團體也會退步為哲學學術團體。一個最經典的例子,沒有之一:因為大型粒子對撞擊造價太高,已經很多年沒有新的對撞機完工(一台一百億美元不止,半徑以公里為單位,深埋地下。),物理學前沿瓶頸難以突破,然後有些物理學家嘗試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紙筆」推算,然後搞出了弦理論,等待實驗結果來證實。不能再典型了!

哲學中實踐、驗證的那部分,逐漸獨立,成長為科學。與科學相伴隨的是工業時代。理由也很簡單,也只有藉助於工業生產的富裕財力,才支撐得起科學實驗。


然後到了當代,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發展,出現了大數據分析,繼而產生了全新的獨立的學科——經濟學。科學只需要幾個精準的數據就可以推算,但是經濟學的基礎就是大數據統計,經濟學的真實成本比科學實驗還要高出N個數量級。

因而:神學→哲學→科學→經濟學→?

哲學:哲學是以邏輯推理為基礎的,符合農業時代生產力的,對自然研究探索的一個知識體系或者學術研究方式、方法的統稱。


你這個問題就算是個答案了......


古往今來,所有的文明和民族都有對「世界是什麼」的追問,這種追問源於人的天性,來自於人類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人總想弄明白世界是什麼。隨便一個問題,只要是追問的足夠深入,肯定能問到「存在」本身。舉個例子吧:我問:「你吃飯了嗎?」,這句話的直觀意思是「你是否吃過飯」(很多時候,這句話就是個普通打招呼的話,但此不做分析,只深入挖掘這句話的直觀含義),正常情況下,我們分析到這個層次就夠了。但是,如果繼續深入,發現這句話包括:「你」,「吃」,「飯」,「了」,「嗎」,很明顯,「你」指的是動作主體,是一個生物,是一個人;「吃」是動詞,表示進食,表示把東西通過口腔送入胃裡;「飯」是名詞,一般是指人類的食物,因為你是個生物,生物就需要滿足生物最基本的生命活動:新陳代謝,所以需要通過吃飯來滿足新陳代謝的需求;「了」表示完成時態;「嗎」表示疑問,分析到這裡,我們使用了語法及生物知識,如果從事所謂科學,分析到這裡也就足夠了,所需的不過是生物學和語言學的進一步細化。然後我們聚焦到其中一點繼續深入分析下去:什麼是「你」?一般說來,「你」就是我面對的對象,發問的客體,被問的對象。但嚴格來講,這個「你」是我認為的你,也就是我「認為的」我面對的對象。這個「你」是否存在,我是不能確定的,因為我「所知」,不過是我的腦海中你的印象,假設「你」是客觀存在,那麼,我所知道的「你」,就是「你」這個客觀實在所表現出來的,經過若干媒介傳播,被我所看到,所聽到,所感到,所聞到的一系列知覺的和,很明顯,我可以知道我有這些「和」,然後我「推測」這個「和」對應著「你」這個客觀實在,注意,能且只能推測。接下來我們要驗證推測,繼續問下去,就必然到了:「你」是否存在。
人類的思考,也是這麼一條路子。最早的人類,能看能知本來就少,感性幾乎是認識世界唯一的方式。限於那時的認知水平,當有人開始對「存在」進行追問時,人們只能把世界歸納為一種物質,這種物質還必須是常見且直觀的,於是有人看到水能滋養萬物,便認為世界是水,這個人是米利都學派的泰勒斯,就是因為泰勒斯的這個簡單並且現在看來都荒謬的論點,開啟了本體論的大門,但是泰勒斯本人還沒有擺脫神靈的思想限制,他認為萬物都有神靈;有人看到火能供給能量,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火,這個人是赫拉克利特;有人看到土能生長萬物,便認為萬物的本原是土,這個人是克塞諾芬尼,當然,克塞諾芬尼更大的貢獻在於讓思想擺脫了神靈和宗教因素。後來的恩培多克勒(他提出了適者生存的理念,為達爾文所崇拜),不在認為是某一個東西是世界的本原,提出了「四根論」,也就是本原是四種東西,當然這個東西也是實在的東西。總之,那個時期,人們所認為的世界的本原,肯定是一個實在的「東西」,思考都是唯物的,可以認為是樸素的唯物主義,其實唯物主義到此也就終結了。但是就是這種樸素的看似荒謬的看法,使人類開始認真思索存在的「本體」,產生了「本體論」,這也是哲學的最終目標。
直觀上的抽象總是可以在人類求知慾的帶領下進一步的深入,人們開始發現這個所謂的「東西」難以描述,於是更加謹慎的思考開始了,這個「東西」開始從一般意義上的直觀的「東西」變為一種可能看不到或者摸不到的相對更加抽象的「東西」。於是,德謨克利特和留基伯認為世界是由原子組成的;畢達哥拉斯說:世界是數。;柏拉圖說:世界是理念。這些想法更高明了一點,但也僅僅是進行了簡單的歸納,總歸難以嚴謹的論證,沒有確切的經得起推敲的依據,這算是樸素的的唯心主義。看來,必須得有一件思維的工具用來探討這個終極追問。
接下來,西方哲學的集大成者,著名的學者亞里士多德出場了,他提出了一種能夠嚴謹論證的工具,這個東西就是邏輯,亞里士多德定義邏輯為「必然的導出」,這是一種嚴謹的講求依據的可靠的工具,也是亞里士多德對於人類文明最大的貢獻。有了邏輯這個東西,人們總算是有了一種可靠的思維方法了,沿著這種方法,更多的人開始了新的、前所未有的、可靠的思考。但是想來想去,還是無法知道世界到底是什麼,有了思考的工具,這個思考卻沒有一個開頭,因為找不到一個確認存在的堅實可靠的依據來作為邏輯思考的起點,就像是用鉗子去夾持一個比鉗子大很多的球體。這時候,笛卡爾出來了,他說:「我思故我在。」,一語成讖,於是,哲學史上出現了第一個對存在的確認,雖然這個確認離存在本身很遠,但是總算有了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確認,所確認的就是思考的主體:「我」。從此之後,再無對其他任何存在的確認。笛卡爾身體孱弱多病,科學建樹無比輝煌,但是這個對思考主體的確認卻是他級別最高的成就,這個成就可不是隨便一想就的出來的,是使用嚴格的邏輯證明得出的。有個這個對存在的確認,便可以在其基礎上進行思考了,就笛卡爾本人而言,他畢竟無法確認我之外的存在,且他也無法擺脫以往那些人們對存在本體的思考所產生的影響,於是他妥協了一下拋出「二元論」,一元是思考主體的我,一元是我之對面的「存在」。但這其中的「妥協」就成了缺陷,有了缺陷就有人來彌補,貝克萊就不承認這種妥協,說:你只能證明思考主體的存在,無法證明物質本身的存在,你憑什麼說二元論?你只能得到一元論啊。這就是主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認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他說明了感知和理智的終極無效性,這總是給人一種悲觀的論調,但是這的確是確切無疑的結論,不過是這個結論無法解釋「我」是怎麼樣一種「存在」。擅長「全面懷疑」的休謨對此進行了總結,提出了「從特稱判斷中永遠導不出全稱判斷」,明確了歸納法的「只能證偽不能證明」,否定了因果關係的客觀性,甚至否定了時間和空間的客觀性,這就是所謂的「不可知」論,說的簡單點就是「你根本不知道明天太陽是否還會升起」。個人認為休謨是唯心主義的巔峰(和後來維特根斯坦的說法很像,只是維特更細化了),他從邏輯上證明了人永遠無法知道世界的本原,無法使用嚴謹可靠的工具找到存在的本體,追問「存在是什麼」到此無處可走。
追問世界的本源是什麼,存在是什麼,已經無從追問下去了。從此以後,唯心和唯物之爭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於是,追問從「存在是什麼?」變成了「我們能知道什麼?」,這實屬無奈,因為用嚴謹的辦法根本得不出世界是什麼,得不到存在的本質,也就是根本無法獲知什麼是存在的本體。於是哲學從本體論轉向了認識論,不再追問存在的本體,轉而追問如何認識世界,這就是「認識論轉向」。
認識世界的工具並不多,或者說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並不多,宏觀上看,人類知識的來源不過是理性和經驗,此兩者構建了人類的知識系統。所以如何認識世界發展為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之爭,理性主義主要由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茲;經驗主義則是培根、洛克、貝克萊、休謨。理性主義是充滿自信的,認為人可以通過理性去認清世界的本質,理性本身不產生錯誤,而感覺和經驗都是不靠譜的,因為感覺和經驗嚴格來說都與「存在」無關。斯賓諾莎直接認為所有一切都是按照理性發展的,都是確定的。經驗主義則認為人的理性沒有多大作用,人類的心靈就是一塊「白板」(洛克的心靈白板),所知來自於經驗。這樣兩方爭來爭去沒有結果,這時候,出來一位大哲學家,他在一定程度上終結了這場爭論,這個人就是康德。思考「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的康德認為理性和經驗都是知識的來源,純粹理性本身不完全靠譜,因為理性的起點往往來源自經驗,且窮極理性必然二律背反;經驗本身不完全靠譜,因為經驗只是心靈或者說感官捕捉到的東西,僅僅是一堆亂七八糟的材料,曠世名著《純粹理性批判》就是講這件事。所以,人的知識是心靈捕捉到然後經過理性中的知性進行加工而得到的,同時還有先於經驗並決定經驗的東西,就是所謂的「先驗論」,先驗超越經驗,也就是說,先驗的部分在知識的範圍之外。先驗讓人類將特定波長的電磁波感受為光,讓頻率20赫茲到20000赫茲的震動感受為聲,故: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說得實在不假。先驗決定了人一出生,感知世界的同時也在扭曲世界。儘管理性很有效,但是理性的基礎就難以堅實。僅看視覺,電磁波的頻率從0到無窮,而人類只能從中感受到有限的一小部分,「無窮大」分之「有限」等於0,所以人類的視覺終極無效,聽覺亦是如此。這個問題有點類似於從0和10之間隨意選一個有理數,那麼這個數是9的概率為0一樣。所以,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認識論發展至此,也無奈的定了調子。以至於維特根斯坦直接說大部分的哲學問題,按照嚴格的邏輯實證的方法是無法得出答案的,我們能用理性嚴謹研究的問題相當有限,正所謂「凡是不可說的事情,我們必須保持沉默。」很像休謨的看法,又像是佛家所謂不可說,個人看來,很像是哲學的結語。
這時候的哲學,本體論和認識論已經基本終結,倫理學繁華起來。就哲學而言,其目標是追求終極的,所以本體論是目標也是基礎,目標不可得轉而求其次,無法得到本體論只能歸於認識論,而本體論和認識論的調子定下之後,倫理學就是基於這個調子對世間萬物的解釋了。故所謂的哲學家或者思想家必須要有「創世之構想」,即重新給人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一個關於這個世界的全新的邏輯模型,重新定義世間萬物。哲學發展至此開始變成了一個各種小修正的本體論、各種類似的認識論和各種倫理學組成的體系,作為一個哲學家,先自己確定一個本體,然後自己拿出一套人類的認識方式,只要沒有大的錯誤就行,自成體系,由此再推出自己的倫理學。黑格爾是個典型,他確定了本體「世界精神」,然後發揚辯證法的神威,築造了完整的、華麗的、漂亮的一套體系。而尼采和叔本華都以「意志」為本體,一個「強力意志」、一個「略顯悲觀的意志」,構造了自己的一套哲學。此時的哲學,已經基本上離開了原本的本體論和認識論,轉而去啃食一些小的但是很有意思的東西,比如語言、比如解構。啃食語言誕生了分析哲學,折騰解構變成了後現代哲學。
這是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雖然很粗淺並且錯誤很多,但是也算是自己的一個小總結,其中也算是些許哲學的脈絡了。
還請各位專業哲學批評指正~
————————————————————————————
文章後面進行了更新~敬請參閱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1876394/answer/56000053


「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哲學活動的本質原就是精神還鄉,凡是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的活動皆可稱之為哲學」。
「Philosophy is really homesickness, it is the urge to be at home everywhere.」( 「哲學就是帶著永恆的鄉愁去尋找家園。」)——「百年難遇的奇才」諾瓦利斯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專門建立了一個豆瓣小站,裡面收集了許多哲學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詳見做哲學的小站


哲學是共相的共相。
「存在」是實體的共相,形而上學是研究存在的共相。
「邏輯」是規律的共相,認識論是研究邏輯的共相。
「慾望」是動因的共相,美學和倫理學是研究慾望的共相。
「語言」是傳播的共相,分析哲學是研究語言的共相。


從馬克思主義立場看,哲學與科學是兩種不同的認識世界的方式。哲學的本質是思辨,而科學的本質是實證。因此,在認識客觀世界方面,當科學主義立場確立之後,哲學就成為多餘的垃圾。

但另一方面,科學對主觀世界、對「我」無能為力。因此,哲學這種思辨認識方式就可以用來反思「我」,從而有了科學哲學和人生哲學。

不僅如此,由於在歷史之劇中,我們既是觀眾又是演員,作為演員的「我們」還需要行動理論。在這方面,哲學也還有用。一句話,凡是涉及到「我」的問題,哲學就可以侃侃而談,叫做有哲理。


剛寫了篇關於真理的小東西,自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有人願意看,希望能夠看完,謝謝。

每當人們言及真理,彷彿傳說中最鋒利的寶劍,因為真理就是傳說中最終極的判斷標準、絕對的判斷尺度,任何判斷,都得在真理面前稱稱份量,以看其是否夠得上被稱為一個有效的、合理的判斷。就如同一把能斬天下萬物的寶劍,持之可以縱橫天下,當者披靡,一旦出鞘,便可「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真有這麼好的事嗎?有這麼一些叫做真理的東西,只要找到它們,便可一勞永逸,拿捏不定的時候,請出來一量,是非自定,所有問題迎刃而解?


如果你來問我,「有」。但是,但是有一個前提,比如我們這個世界的真理,就得是在整個宇宙寂滅了之後,如果還能有一個不知怎麼稱謂的存在,發現了這個已經寂滅的宇宙,並對之進行研究,然後發現了一些從這個世界誕生到終結,都一以貫之、始終如一的一些道理。那麼這樣的道理,你可以稱之為真理。


所以你可以知道了,我是逗你玩的。前述的假設之所以只可能是假設,是因為那是我們的認識,假設出來這樣一個對象性認識,彷彿我們從中誕生,並身處其中的宇宙可以被揪到對面成為一個對象。然後又錯誤地把這個對象當做宇宙本身,並進一步將對之進行的認識,當做真理本身,而不知道認識的只是假設,是認識的自我認識,是認識以其自身為對象的認識。


說到這,你是不是會覺得人怎麼會這麼傻,犯這麼顯而易見的錯誤?但實際上這錯誤沒那麼顯而易見,而是我們一直以來不知不覺就犯的錯誤。犯出這樣錯誤的可能性就根植於我們的存在本身。我們自己和我們的認識就是宇宙本身的存在方式,正是這一事實,確保了我們能犯這樣的錯誤。甚至應該這麼說,這錯誤是必須犯,也不得不犯的,非如此,思想不能認識其自身。


那這個錯誤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犯的呢?從我們最開始認識事物的時候,那時候,我們拿起一個石塊,想當然地認為它是在我們之外的。石頭是石頭,我是我,我們之間存在著一個「石頭——我」這樣的關係,但是是兩件不同的東西,後來我們就憑這這樣的關係去認識萬事萬物,直到找個一個最大的物——宇宙,我們就以此將宇宙物化了,將我們自己也物化了,絲毫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彷彿這個誕生我們的宇宙,只不過是各種物的集合一樣。但是,事情真是如此嗎?


當然不是。認識不是工具或關係,認識就是宇宙存在的方式,就是宇宙存在的方式本身。我們之所以能犯對宇宙進行對象化認識這樣的錯誤,是有其實在的道理的。我們的認識就是宇宙本身的現象,就是宇宙本身,就是存在本身,也是存在如何存在的方式本身,而存在和存在的方式乃是一回事。正是這一事實,確保了我們能犯此錯誤。並以此才派生出那種符合的真理論,彷彿認識不過是一種途徑,我們通過它來和事物形成某種關係。不是這樣的,路途本身就是實存,而那種派生出的、認識與事物相符合的想法,卻正是因此才得以可能。有一位大哲學家是這樣說的,那種符合的真理論之所以可能,「只因為道出命題並自我證實著的認識活動就其存在論意義而言乃是有所揭示地向著實在的存在者本身的存在」。


所以在意欲認識整全的時候,我們應規避的,就是這種對象性的思維方式,避免去犯一些提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扯離地球的錯誤。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討論宇宙寂滅後的真理和討論宇宙大爆炸之前奇點的存在狀態一樣,是這個宇宙從始至終,最經典的兩個笑話。笑歸笑,並不代表我們不能追問,我們本身其實就在這一追問之中。真正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真正的神秘,不是這世界為何存在,而是這世界竟然存在。」真正的神秘,就在於對「無」隱約的啟示——居然有物存在,而不是無。


所以黑格爾說,只有真理是絕對的,只有絕對是真實的。當然沒錯,存在作為絕對真理自我實現的方式,從頭到尾就是真理自證的整個過程,當然是一回事了。因為這裡的變化是為了實現整全,從種子破殼的那一刻和時時刻刻,都是。或者說,這種子,就


認識就是存在展開的方式,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也是在這唯一的意義與現實上,黑格爾才會在210年前說只有絕對是真的,只有真理是絕對的。這不是他在狂妄地下結論,這就是存在自己的聲音,只不過在1805年,通過一個叫黑格爾的人展現了。而事實上這聲音一直在綻放。此時此刻,每時每刻。只不過被淹沒在太多關於事物,關於對象,關於存在者的聲音之中了。我們以對存在者的關注遺忘了對存在的關注,我們以不願與聞「無」的方式來閉目塞聽,只求能活在習慣所允諾的安全的寧靜之中,而避免被那純粹的光明刺瞎了眼。——這絕沒有錯,只不過其實不用那麼害怕。


當我問你,為什麼存在存在而不是無的時候,通常會遭遇一陣大笑,笑,其實有怕。如果你真正理解這一問題,你會支支吾吾,因為沒有勇氣正面回答,因為大家都在隨大溜,如果要真正直面這一問題,意味著你需要徹底地面對那個赤裸的自己,那個真正不同於眾的真正的你。但是你不敢,因為那意味著太清醒的意識和強大勇氣承擔自身真正的豐沛,一種本該充滿著可能性的豐沛,但你在安全的生活中已久了,這讓你感覺舒適和放鬆,所以當你被告知其餘可能性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是對未知的拒斥和害怕。


而我要告訴你的是,其實根本不需要害怕。套用陸九淵的句式,「吾人即宇宙,宇宙即吾人。」有我存在於此,就是這整個存在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了,而我也是這整個存在已經實現了的某種可能性,並且還帶著一些尚未實現的可能性。我與這存在本身就是一體的,時時刻刻都是,此時此刻就是。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就是存在,存在就是我。我就是古往與今來,我就是過去與現在。不但是我自己的,也是這整個綻放了的、和正在綻放的這個活生生的存在的過去與現在。當然,你也可以放棄進行選擇,以不選擇這種脫落的方式來選擇。反正對除你之外的存在區別也不大,最多不過是趨近於物罷了。


不管是怎樣的存在方式都是存在本身,是超越了意識的,無論你知還是不知,無論你意識到了還是沒意識到,無論言明還是未言明,你存在在此本身就已經是對存在的一種解釋了。這種解釋不是什麼人化的、帶著人的立場的、從人的角度對存在進行解釋,彷彿存在還是我們面對的一個對象。而是說,無論是否言明,我們的存在就已經是這存在實現了的一種可能性,我們在此存在這一事實本身就是這一實現本身,我是這實現,也是這可能性本身,我是個通道,一朵花開了,某些聲音得以敞開了。


天命無親,只不過有些人更願意領受。


到了這殊途同歸的地步,你就會發現,思想的宿命遠不是孤獨,死亡是孤獨的,死亡不可讓渡,只是你自己的死。但是思想卻可以讓我們體會到整全的存在。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整個世界在。我們都是整全的孩子,我不知道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生命,和存在方式,但我為自己驕傲。


哲學?哲學就是對這個整全竟然存在這一回事驚訝和激動不已,並永恆地驚訝和激動不已。哲學就是告訴你不要自我欺騙,敢於面對自身的浩瀚。哲學就是讓你學會傾聽,不要被語言和理性的邊界所欺騙。哲學乃是一種籲請,籲請你進入這種傾聽。「進來吧,即使在這裡,神也在場」。


提問,答題,點贊,整理推送上日報的一系列動作總和。

或者是把事物切割成「標準磚石」的概念單位,用邏輯作為粘合劑,建造而成的文字金字塔,一種「思維建築學設計」。我為什麼比喻成金字塔,呵呵,因為金字塔雖然彰顯古代人的偉大和神奇智慧,但換一個角度看,也只是不再有人使用的墳墓。你也可以把金字塔替換成長城,人類處於低級文明時的高級產物。

以往自然哲學不分家,所有哲學上的思考都是有益於常識的刷新。常識這個資料庫越完善,人類的基礎認知水平也就越高,社會也越進步。而如今對於常識的貢獻越來越多的來自於科學。科學越來越接地氣,哲學么……現代全社會的「app終端裝機量」不知道有多


哲學是什麼?就是不斷的追問和思考,以及伴隨著思考與發現的「驚訝」。任何試圖證明哲學是什麼的「理論」,都不是哲學本身,只是人類在吃飽了之後的好奇,以及人類對「自己」的一種「精神自虐」。這種「精神自虐」對人類的意義談不上是「好與壞」,只是讓人類的「思維」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所謂的「發展 進化 運動 」也都只是人類的「一廂情願」。當抽象辭彙出現的那一刻,人類就已經失去了判斷「存在」的可能。當具體學科與哲學做比較而將哲學抽象為具體學科的「元」的時候,哲學是什麼已經無從可知了............


源自生存實踐中總結歸納出的、具備普遍或者廣泛適應性的、能夠被實踐驗證的、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理論。
「「「「「「「「「「「「「「「「「「「「「「「「「「以下務實」」」」」」」」」」」」」」」」」」」」」」」」」」」
承認哲學的階層性質、利益維護性質、混亂現狀。
哲學本應遵循求真務實原則,但總是被脫離實際的玄化、宗教化而服務於統治利益。


哲學是人類組織智慧的抽象,是它的集合。是文化的本體。哲學的作用是指導社會的全部。

哲學由思想者創建,由學徒來傳播,發展。構成的是學派,學說。以及信仰。這形成統治的力量。

而這些學派,學說進一步擴散,實現大眾化,組織化,那麼這就是宗教。

有組織的,系統性的,群眾化的文化體系,即宗教體系。它就如同電腦預裝的系統一樣,沒有它人類文明是開不了機的。它是人類社會的基石。

但宗教本身是動態調整的,其思想源泉相互交織。什麼驅動這樣的文化體系的演化?還是思想者,創建思想,廣授門徒,達成政治或者經濟,文化影響。進而改造文化體系本身。

哲學是社會組織化秩序化的來源。人類不能沒有哲學,沒有哲學,人類就不能創造概念,不能創造概念,構建系統性的學說,就無法組織社會本身,就形不成人類的文明。組織社會的理由,窮根究底,就是哲學。

任何政權統治,都得要有正統性,或者說合法性的背書。它的源泉就是哲學。人類生活的一切秩序,窮根究底,來源依舊是哲學。

哲學有死的,有活的。死哲學只是哲學家的意淫,活的哲學形成社會的力量。

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哲學讓我們熟悉的事物變得陌生,它並不提供新的信息,而只是引導者我們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但風險就在這裡,一旦熟悉變得陌生,它就會永遠和以前不一樣了。

他們就像一個故事,你不知道故事將怎麼發展下去。

學習哲學會成為一個更壞的公民。

哲學是一個遙遠的行為,甚至是件破壞性的活動。

追溯到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和他的一個朋友曾有過這樣一個對話,「試圖說服放棄哲學」「告訴蘇格拉底,哲學是一個很好的玩偶,但如果過度的追求,它絕對會傷害你,聽我的勸告吧。放棄你的爭論,學習那些將會讓你有成就的事情,不要去研究那些,盡說些貌似優美但模稜兩可的事情的人們,去研究那些過得很好,很有名氣的人們。」

——節選自《謀殺背後的道德邏輯》


作者:天瓶雲水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白話」哲學(一)

原創 2016-02-05 天瓶雲水 閑人碎語

前面的話


哲學是與人最密切的一門學問,其重要性遠遠高於數理化、文學、歷史等任何一門學科,它不僅是「全部科學之母。」(愛因斯坦語),更重要的是,它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思想」(馮友蘭語),其目的是「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語),也就是說,哲學是與人生智慧有關的思考和體悟。


令人遺憾的是,哲學作為一種重要的、實用的、幾乎涵蓋所有人類知識和智慧的學問,在中國的命運竟然淪為服務於政治的工具,不再是一門純粹的學問。人們只知道學習政治,卻不知道哲學為何物。


任何一門學問一旦與政治掛上鉤就麻煩了,它會發生變質的變化,而且會變成一種偏見,所謂「政治無道德」(馬基雅維利語),其真正的價值從此歸零。


西方教育的普遍認知和做法是,把哲學擺在第一位。其理由是,如果一個人不能具備獨立思考能力,那麼他就會變成一個沒有是非判斷能力的木偶或機器,一生渾渾噩噩,是非不分,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在法國的中學,不管你是讀文科或理科,哪怕是唱歌跳舞的專科,哲學課都是跑不了的。法國的作文題目往往都是探討人生哲學,將學生的思維能力推向哲學家的高度。


讀者諸君不妨來嘗試回答一下法國2014年高中會考試題(各專科):擁有選擇權是否就意味著自由嗎?為什麼人需要尋求認識自己?人活著是為了幸福嗎?藝術家是否是他個人作品的主宰者?


即使是音樂舞蹈專科,其試題也是哲學的:文化的多樣性是否會阻礙全人類的團結?我們能否對真理漠不關心?


還有:人們是否可以不受磨難而滿足慾望?追求真理,卻涉及利害關係怎麼辦?人在勞動時有何收穫?所有信仰都與理性相悖嗎?沒有國家我們會更自由嗎?


我想,這些問題不要說對中國的學生和成年人,就是對所謂的文化精英階層也是難以回答的,原因在哪裡呢?就在我們已經習慣於接受灌輸洗腦而懶于思考。


在法國,哲學是具有統攝性的,它位於其它一切學科之上。法國人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偉大的心靈」,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將法國那種「高貴而崇高」的「民族性」傳遞下去。


反觀我們的歷年來的高考作文題目,中國人自己都看不過去,顯得是那樣的幼稚、簡陋、甚至荒謬。

在中國,不管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其目的都是為了培養「有用的人才」,而「有用」的定義是政府根據自身的需要規定的,這樣一來,大家都成了流水線上下來的人,被統一洗了腦。大家的想法一致、目標一致、追求一致。政府說憶苦思甜,大家立即以貧窮為榮;政府說時間就是金錢,大家立即以發財為榮;政府說階級鬥爭,大家立刻以打砸搶為榮。其實,只要我們梳理一下自己的思想就會發現,我們所有的想法都可以在學校的教育內容和媒體的宣傳里找到出處,只是它們的「複印件」。


經統一教育洗腦後的中國人變成了跟風的盲流,除了對名利貪婪的動物本性,精神世界空空蕩蕩,沒有質疑精神,沒有創造性。更大的諷刺是,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洗腦,所以對自己所思所想充滿了盲目的自信,自我感覺良好。


上面的內容可視為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一句話:今天的中國人太需要哲學了。


(一)什麼是哲學?


簡單地說,哲學就是愛智慧,就是使人聰慧的學問。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第一個用"哲學"這個名詞的是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這個希臘名詞由"愛"和"智"兩個片語成,合起來即是"愛智慧"。在我國古籍中,沒有"哲學"一詞。"哲學"一詞是近代從日本流傳過來的。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哲"的意思是智慧、賢達、明事理,"學"則當學問解。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哲學家西周,根據漢字的意義將"哲"和"學"拼成"哲學"一詞,意譯了英語的"philosophy"這個詞。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隨著新學的興起,"哲學"一詞開始在我國書報雜誌中使用,成為通用術語。


大家知道,聰明是與生俱來的,而智慧卻是需要去尋覓的,這就是天下聰明人比比皆是,而智慧的人卻很少的原因所在。學習哲學就是尋覓智慧,真正的哲學家就是智慧之人,如孔、孟、老、庄、王陽明、釋迦摩尼、蘇格拉底、柏拉圖等等。所以,如果大家想擁有智慧就請學一點哲學吧。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


我們知道,小到人、動物、植物、房屋、傢具、汽車等等,大到山、水、月亮、地球、太陽、星星、銀河系、宇宙等等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我們把這些東西稱之為「物質」,也稱為形而下的存在。還有一種存在是:我們大腦思考的東西、心裡想的東西、做夢、靈魂出竅、靈魂附體、能量、暗物質、暗能量等等,這些東西也是客觀存在,但卻看不見摸不著,我們把這些東西稱之為「意識」或「精神」,它是一種形而上的存在。還有就是無法確定的存在,如上帝、安拉、神、鬼、魔等等。


物質與精神,也就是有形和無形,有和無,空與色,二者的存在方式不一樣,那麼,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誰決定誰?誰創造誰?誰是第一性的?馬克思認為這就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對二者關係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人們常說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對立派別。唯心唯物也是馬克思劃分的。羅素則認為,「事情」的觀念就超越了簡單的唯物與唯心之分,他對世界本源問題的回答採取了一種迂迴折中的姿態。


(三)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哲學?


簡單地說,就是為了擁有智慧,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1、學習哲學是為了建立清晰明確的三觀


我們經常會發現某個人有思想,有主見,有獨到的見解,他往往不為政府、媒體、專家的宣傳和周圍人的看法所動,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與眾不同。這樣的人就是懂哲學的人,即使他不知哲學為何物也無關緊要,因為他已經建立了自己明確的三觀。


一個人要活得明白、活的輕鬆、活得快樂就必須用自己的頭腦和心靈去想去體悟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問題,從而建立自己明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哲學就是關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問。


世界觀是什麼呢?就是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認識,也就是對前面所說的哲學的基本問題的看法。如:上帝存在嗎?菩薩存在嗎?求神拜佛有用嗎?世間萬物從哪裡來?人從哪裡來?進化論正確嗎?靈魂存在嗎?靈魂是永恆的嗎?我是誰?命運存在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正確嗎?福禍相依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真的嗎?等等。


能夠對上述問題給出自己的答案才算是有自己的明確的世界觀,否則你就是一個稀里糊塗的人,今天相信人定勝天,明天燒香叩頭抱佛腳;今天阿彌陀佛,明天誹謗佛祖;今天算命打卦,明天我的命運我做主。


建立了明確的世界觀才能有明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由世界觀決定,同時,它們也是世界觀的延伸。與此有關的問題是:我為什麼活著?人生的價值是什麼?我的一生該如何度過?人生應該追求的目標是什麼?財富是人可以追求得到嗎?努力有用嗎?我的想法符合大道嗎?慈悲、善良、品德、道德的價值是什麼?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挫折、坎坷、疾病、死亡?愛情存在嗎?姻緣是註定的嗎?如何處理感情問題?為什麼老子提倡「無為」、「不爭」、「自然」呢?「孔顏之樂」是什麼樣的快樂?等等。


一個人只有對上述問題作出自己的明確回答才能平靜從容地生活,否則就會活著懷疑和混亂之中,今天為錢活著,明天為理想活著,後天為妄想活著;今天感覺生活充滿陽光,明天感覺生活一片灰暗,後天感覺生不如死;今天道德高尚,明天道德淪喪,後天胡作非為。


2、學習哲學是為了建立自己的信仰


雖然全世界80%的人有宗教信仰,沒有信仰的人主要集中於中國,但信仰並不僅僅指的是宗教信仰。


信仰就是相信、仰慕、服從、追求等等的意思。它可以是某種宗教、也可以是某個理論或主義、也可以是某個人的主張。如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共產主義、叔本華宿命論等等。信仰是心靈的本質追求,是歸屬,是心靈的家。心靈一旦沒有歸屬,那麼行為必然混亂。有信仰的人行為是有規範的。


信仰與一個人的三觀密切相關。比如你信仰佛教,那麼你的價值觀就是:「諸惡莫作,諸善奉行。」;你的人生觀就是:「人生是苦回頭是岸」,追求覺悟,去「我執」,自度度人。你的世界觀就是:心外無物,人的靈魂永恆,存在六道輪迴,存在天堂地獄,存在西方極樂世界。有了這樣堅定篤信的三觀,那麼你的所有語言、思想、行為都是一致的,完整的。這就是一以貫之。


西方人有信仰,所以當他們取得成功時都歸功於萬能的「主」,他們感恩萬能的「主」賜予了人類一切。而沒有信仰的中國人往往把成功歸結於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奮鬥,而當失敗時,中國人卻又會找出一萬個理由證明不是自己的錯,或者乾脆歸咎於老天爺,怨自己的命不好。所以,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或民族是可悲的。


沒有明確世界觀的人是沒有真正的信仰的,比如到了財神節,寺廟裡人頭攢動,人們通宵等待就是為了燒頭一炷香,但如果你問他們信仰財神嗎?回答往往是模稜兩可的。即使信誓旦旦說相信的人,如果你追問一下財神真的存在嗎?他就不置可否了。其實他們心裡想的是求財,至於財神有沒有並不重要。本質上,他們並不是信仰財神而是信仰錢。


信仰的重要性可以從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得到印證,比如一個真正有佛教信仰的人,他是不敢為惡的,因為他相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對自己的境遇是坦然的,因為他相信他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業的後果;他不害怕死亡,因為他相信今世的修行會讓他來世成為有福之人或進天堂。


有信仰的心靈才是高貴、充實和強大的。而沒有信仰的心靈是猥瑣和不安的,他們的心靈從來沒有享受過種高尚的生活,也從未有過作為高尚的人的快樂,他們始終活在患得患失的精神混亂之中。


3、學習哲學是為了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哲學能夠讓人經常保持一種冷靜,有獨立的判斷能力,不會盲從,不會隨大溜。面對這個瘋狂的物慾社會,名利色的巨大誘惑,不管有多少人趨之若鶩,但對於一個有哲學素養的人來說,他不僅不會迷茫疑惑,更不會捲入其中無法自拔。


學習哲學能夠讓一個人從自己的小圈子裡跳出來,站在全局的角度,從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沒有意義?自己的追求是不是別人定義的?是不是為了別人的評價活著?人生到底應該追求什麼?什麼才是符合自己的人生目標?


4、學習哲學是為了培養強大的心靈


人生在世,難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小至對妻子兒女、親朋、工作單位,大至對國家和社會。但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項根本的責任,便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這個責任只能自己負責。一個對自己人生不負責任的人是很難對他人或社會負責的。一個不自愛自重的人怎麼可能愛別人呢?要負起人生的責任,一顆強大的心靈是不可或缺的。


人生不僅要面臨坎坷和挫折的考驗,還要面對生老病死的威脅,哲學就是讓你思考成與敗、順與逆、喜和悲、愛與恨、苦與樂、靈與肉、生與死的關係。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都曾說過,哲學是預習死亡。很多人總以為「死」離自己很遠,總認為那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所以在面對死亡這個問題時,往往總是本能地迴避。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疾病和死亡隨時都可能降臨,只有思考感悟死,才能不懼死。一個人能夠坦然地面對死亡,能夠做到安詳地死去,是很高的成就。蘇格拉底微笑著迎接死亡,就是他一生修鍊的成果。


一個人連死亡都不懼還懼怕什麼呢?


5、學習哲學是為了獲得快樂


哲學家認為,外在的財富、名聲、家庭、健康都是為了內在的快樂服務的,不管擁有多少名利,如果心中不快樂也是白搭,世界上自殺的往往是富人居多,原因就一個,不快樂。所以名利與快樂沒有什麼關係。


一個人只有站在人生終點回頭看才能明白一生應該如何度過,站在人生的終點我們會發現,所謂的名聲、財富、美色、成功、失敗、風光等等都是過眼雲煙,人的一生如同夢幻般地度過,正如托馬斯.阿奎那所說:「人生在世,不過是過路的旅客。」那麼,為何要貪婪無度?為何不快快樂樂地生活呢?


亦壁鳩魯說:「幸福快樂就是肉體無痛苦,靈魂無紛擾。」,肉體無痛苦我們說了不算,但靈魂無紛擾卻是可以做到的。那麼怎樣才能擁有富足快樂的內心世界呢?學習哲學吧!多讀千年不倒傳統文化經典,多做哲學思考,多做宗教式的體悟,用心靈去體驗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和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


要養成寫作的習慣,目的不是發表或出版,而是記錄自己的思想,在寫的過程中會產生靈感和感悟,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自己的心靈越來越豐富和強大,精神世界不再貧乏空虛,煩惱越來越少,而快樂卻與日俱增,其喜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四)被扭曲和誤解的哲學


在中國,哲學作為一種與人休戚相關的學問被人們深深的誤解了。


哲學在中國的應試教育里被混同於政治,從此,貼近生活的哲學變成了帶有嚴重偏見的政治宣言。哲學本身具有的人文關懷變成了赤裸裸的攻擊和傷害,成為了一種階級鬥爭學說,文革就是這一「學說」的荒唐實踐。為了政治需要而進行的自圓其說的狡辯讓人厭惡,人們有感於其欺騙性、複雜性和枯燥性而避之不及。


中國的教育從來沒有正面回答哲學的本質問題,而是有目的、有傾向、有選擇地宣傳洗腦。追求真善美變成了假惡丑,生動活潑的哲學從此變成了殭屍。人們不是通過理解去掌握,而是通過死記硬背去應付考試,導致終身不知哲學為何物。哲學從此遠離人們的生活,被邊緣化了。


現在一提到哲學,人們會立刻想到高深、無用、難懂、枯燥等等辭彙,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哲學並不高深。


每個人每天都面臨著哲學問題,也在回答著哲學問題。比如:我為什麼心裡煩躁不安?心在哪裡?如何處理工作與家庭的關係?我為什麼不喜歡上班?應該如何與同事相處?我的名利心為什麼這麼重呢?人是為錢活著的嗎?艱苦樸素的觀點正確嗎?自由自在與賺錢哪個重要?我的脾氣為什麼不好?什麼是中庸之道?成功學、靈修、心理學培訓有用嗎?心想就能事成嗎?病為什麼由心而生呢?易經、五行八卦、生辰八字、面相、手相、骨相、風水學(堪輿學)是科學嗎?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文化?等等。


第二,哲學不是無用。


人們感覺無用的東西往往就是有大用,這就是莊子的「無用之用」。前面談到的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哲學就足以說明哲學的用處。


第三,哲學並不難懂。


哲學難懂往往指的是西方哲學,那是與西方哲學家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有關,也與譯者的水平有關。東方哲學的貼近人心人性的,它也是簡單易行的,大家不是都能夠說幾句孔孟老莊和佛家的話,還能經常引用一些古人云,老話說,常人道之類的話語嗎?這些都是哲學。如: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人生如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否極泰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等等。還有西方的一些諺語,如:人一動腦筋上帝就發笑;時間是治癒一切傷痛的良藥;觀察是最好的老師等等都是哲學思想。


第四,哲學並不枯燥。


恰恰相反,愛好哲學的人是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的,他們充滿智慧的心靈始終在靜靜地欣賞著生命的奇妙和享受著生活的樂趣。


我們說中國人對哲學敬而遠之,那麼,中國人真的不喜歡哲學嗎?答案卻是否定的。真實情況是,中國人只是不喜歡課本里的政治哲學,但卻喜歡智慧的哲學。我說一個現象大家就明白了,現在微信上被轉發最多的文章是什麼?就是那些帶有哲理性質,啟發人們思考的文章,哲理是什麼?就是哲學!


我的文章只在有限的朋友圈裡發發,大家看看玩玩。我喜歡寫,至於有幾個人看就不重要了,一切都是緣分而已。但前幾天我寫的《味精·香煙·腦殘》竟然被很多不相識的人轉發了幾百次,幾千人閱讀,這讓我很吃驚,我想,這不正是說明大家喜歡哲學思辨,渴望追求真理嗎?!


(五)為什麼要「白話」哲學


一是因為「哲學」這個詞是舶來品,由西方人定義和解釋,因為東西方文化在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很多哲學辭彙和解釋推理的方式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西方人的嚴謹導致他們總是想把一些非語言對待的事情說清楚,結果就是越說越不清楚,心靈的智慧變成了大腦的聰明,很容易把人的腦子搞亂。


二是象牙塔里的哲學家們往往為了理論而理論,鑽進了牛角尖不能自拔,離現實越來越遠,其學術成果遠離現實生活,顯得毫無價值。更有甚者,有的專家教授為了自顯其能,往往故弄玄虛,似乎不複雜不神秘就不能顯示其學問淵博一樣,邏輯思辨,反覆推理,堆砌辭彙,結果事與願違,搞出來的東西往往被人束之高閣,無人問津。


三是哲學本身的語言表達問題。大哲學家羅素說過,哲學家不是不想把他的思想說清楚,而是苦於不知道怎麼說清楚。


我時常在想,哲學如此重要,怎麼才能把他通俗化、大眾化、簡單化呢?人們對待哲學的態度常常讓我想到人們對待文言文的態度,一提到閱讀傳統經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有沒有有白話文翻譯。這讓我產生了嘗試用大白話談哲學問題的衝動。於是有了這篇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文章。


微信號rdtpys


哲學,目前世界上沒有確切的定義,所以就延伸出一個廣義哲學概念,所謂「包羅萬象」,也就是延伸到各個學科。

這樣以來,就形成了各行其道的局面,所謂的哲學理論在群龍無首中,相互之間既不能否定也不能肯定,這是主觀概念對哲學的影響,是主觀概念把哲學具體化了,使哲學回歸到主觀概念的範疇,這樣恰恰背離了哲學的最初定義——「美好的想像力」,還有最初對哲學的認知——「神是智慧的,人頂多是愛智慧的」。哲學沒有主觀概念所認為的具體,當今所謂的哲學,是主觀概念具體化的表現,把一個哲學的初衷——想像力,具體化,也就是主觀概念化,一個具體和主觀概念化的概念,稱不上是想像力,那屬於主觀概念延伸的概念,這時所謂的哲學和本質的哲學已經大相徑庭。所以,就哲學初衷的美好想像力來說,如果具體,主觀概念化,那就稱不上是想像力了。對於想像力,人們有個誤區,認為我們的思維活動就是想像力,也就是說,我們對主觀概念中存在的概念進行一種重新構建,這隻能是思考,不能稱為想像力。想像力是我們主觀概念中所不存在的,也就是對未知事物的認知,在這,又會有一個誤區,人們主觀概念化的「哲學」認為,哲學就是一種對未來認知的科學工具,那麼這樣,其實就又回到不是想像力的想像力中去了。象人類最初認知的地心學、日心說,在這以前的主觀概念中是不存在的概念。當然,也無從利用所謂的工具去獲知,直白了說,以我們主觀概念來判斷,就是憑空想像,也就是說,真正的想像力,往往是我們主觀概念認為的「憑空想像」,「日心學說」,就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所以哲學不是一個什麼具體的方法和工具,去產生所謂的想像力,我們探討的只能是想像力的來源,那麼在這我就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哲學完整的定義應該叫「哲學授予」,也就是說,哲學是授予的,而不是我們主觀概念所延伸的,通俗地說,想像力不是我們以主觀概念所創造的概念,它屬於一個授予範疇,這可能會讓很多人難以接受,那是因為哲學主觀概念化對你的束縛,跟當初的日心地心之爭一樣。哲學授予它更符合我們最初對哲學的認識——「神是智慧的,人頂多是愛智慧的」。這句話,不是我說的,如果你要認為它是迷信,那麼就說明,你的概念離哲學本質太遠,因為說這句話的人,是西方哲學基礎概念的奠基者,也就是說,當你脫離主觀概念的時候,你才具有想像力的基礎。也就是,當不去試圖以主觀概念作為工具或方法,以此去延伸所謂的想像力的時候,你才具備了真正想像力的基礎。


很簡單,當一個愛生活的人,發現人在水下不能呼吸,發現水會朝著一個方向流成河,發現水不能被抓在手裡,發現水還可以被蒸發掉。。他會開始思考這一切有什麼關係。最後他會感覺,萬事萬物就像水一樣,事物會不可逆轉的發展演化,但你在這種演化中,並不能掌控自己的方向,你也轉不住這無形的變化力量,直到你死亡,萬事萬物與你精神已經毫無關係。。。這就是最本初的哲學,也是哲學這詞裡面的「愛智慧」。。

而當人類的認識水準越來越高,哲學和科學便慢慢地獨立煙花開了,因為現象本身解釋難度越來越高,知識的分工越來越強,所以需要科學獨立。因為思維方式不再是僅僅局限于格物致知這種思維方式,而有更多諸如實驗的驗證方法,所以哲學需要重組。


推薦閱讀:

道德與倫理的區別是什麼?
歷史上的科學家大多數也是哲學家,而現在的科學拋棄了哲學,科學和哲學不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嗎?
為什麼哲學上的唯心和唯物不能同時存在?
矛盾的鬥爭性與同一性和普遍性與特殊性是什麼關係?(哲學上)
如果有人跟你說,你現在不是在教室里考試,而是在睡夢中夢見自己正在考試。可以從哪些方面證明他是錯的?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