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如何做出新媒體的「新」?

我在國內某著名財經雜誌新媒體部門工作,經歷了該雜誌社新媒體從無到有的過程。但總有這樣一個疑惑,如果新媒體單純的就是將紙媒直接轉移到移動或者是PC終端,那麼這種轉移的價值有多大?原來看紙媒的讀者現在看移動或PC終端了嗎?它對於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又有什麼大的幫助?
還有,我們是不是要考慮把這種新媒體的終端做成一個能夠實時更新的平台呢?
還有別的更有創新的模式來帶動新媒體的「新」么?


怎麼左腳踩著右腳上天梯?怎麼揪著自己的頭髮飛起來?

既然新媒體是互聯網服務,那就得以互聯網標準去競爭。傳統媒體人得想清楚,自己半心半意(至少一半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怎麼和全身心投入的互聯網同行競爭?

我在一本雜誌試過做網站,我也發起過 http://Apple4.us 這一博客媒體。最後,當我參與知乎時,我已經離開媒體業,我不再對比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我眼裡,知乎不是新媒體,而是未來的媒體。

聽我奉勸,想轉,就徹底轉。別讓屁股決定腦袋。


新媒體的「新」,其實就是在於它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路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在遭遇互聯網新媒體衝擊的過程中,傳統媒體曾經進行過多次的新媒體轉型嘗試,有的做數字報,有的做新聞門戶或者新聞社區,也有做新聞客戶端的,每次的新媒體嘗試往往都賺夠了眼球,都沒能在實質性的收益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沒有找到可持續發展的全新商業模式。

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移動終端的普及,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佔比越來越高,使傳播介質得到更好的延生和狂擴展,給人們帶來高效和有趣,能充分填補人們碎片化的時間。


其實新媒體的出現並不是代表紙媒就要走向衰落,傳統紙媒擁有內容生產方面的核心優勢,其中對於紙媒用戶群體的傳播影響力深厚,藉助其傳統內容優勢確立下來的,對於讀者生活潮流的影響,消費價值觀的傳播,能夠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差異化的生活消費解決方案,並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方式最終實現這種價值傳播的真正價值。

然而互聯網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除了傳播信息這一點是相同的以外,其它的全都會發生徹底的改變。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次互聯網技術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創造的是新「物種」,而不只是簡單的進化、改良了。


但要注意的是,傳統媒體要轉型新媒體,先不說能不能轉,首先要解決轉向哪裡的問題,然後是如何轉的問題,說白了就是要搞清楚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媒介融合是大勢所趨,但也容易使傳統媒體迷失自我。

在影響力日漸衰微的今天,傳統媒體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去積極布局,拓展影響力,為轉型發展爭取更大的空間,為此,可以參考一下以下幾點:


一 從紙媒到電子報紙

關於報紙的電子版,從報媒的整體角度講,報紙的影響力需要更開放的信息擴散渠道,因此收費的模式可以改為免費模式,提供高效的傳播性;可以與大型門戶網站建立轉載協議;可以打造信息服務平台,成為最有價值的內容提供商,更好地挖掘自身內容的價值。


二 掌握企業評價話語權


傳統媒體,尤其是行業媒體,要充分整合行業專家和權威的話語優勢,建立企業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的評價體系,樹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藉此提高行業企業對傳統媒體的關注度,提高品牌效應。


三 積極進行傳統媒體和各類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用發展新媒體的眼光來發展傳統媒體,讓傳統媒體能借力新媒體強化自身發展和多元化的括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佔領信息傳播制高點,走出一條傳統媒體轉型的和諧發展之路。


有個孩子(老媒體),去看精神科醫生,他對醫生說,我弟弟(老媒體做的新媒體)病了,他總以為自己是一隻母雞。醫生說,那你怎麼不把你的新媒體弟弟帶來看病呢?小孩子(老媒體)說,我想要雞蛋啊。——這是個笑話。
還有個相聲,侯寶林說的醉鬼,一個人拿手電筒,讓另一個爬上去,另一個說,你一關電門,我掉下來了。我做雜誌的體會就是,拿著個手電筒,順著光柱往上爬呢。
不過,你們老年人總愛搞維新變法新花樣,我們年輕人堅持自己的夢想就行了!
還有當年吳伯凡說的一句話深入我心——中國傳統媒體的問題在於,做得不夠傳統!
是啊,即使國內最好的報紙雜誌,其質量,實話說,相當糟糕。


可以確定的是:不可把「新媒體在空間上沒有限制」視爲「優勢」。

經常聽到傳統媒體人說類似的話:一篇文章,由於紙媒版面的限制,不得不刪字。在數字媒體上就不用刪了;某個採訪,有很多「精彩幕後花絮」,由於版面或時間限制,無法收入,在數字媒體上就不必遺憾了;某個 project 有很多「從未曝光」的素材,在數字媒體上我們可以將它們公諸於世了。

This is why we can"t have nice content on new media.

0. Limitations are good. 『Freedom is a frightening feeling.』

1. Editors exist for a reason. No one doubts the value of the editor"s work in a movie. Assume the same for text.

2. 『Unpublished materials』 were not published for a reason; they are mostly not publishing-worthy.


1. 什麼是新媒體?在中國的傳統媒體,通常可以有兩個理解:新媒體、單位一把手認為的新媒體。後者有非常大的可能是「比我們現在正做著的這份紙媒『新』一些的媒介形式」。如果是這樣,可以將寶貴的精力和人生投入到慢跑、仰卧起坐、養只貓、尋找美食等等更有意義的方面。

2. 如果不是多年前工商審核不通過「數字媒體」,我真不希望我們的名字中掛上「新媒體」字樣。這個詞挺傻的,當時看上去似乎很潮,其實什麼都沒說清楚。

3. 不管叫「新媒體」還是「數字媒體」,既然談到轉型,最重要而且基礎的事情是「數字化」。也就是:將原有的、面向印刷品這單一傳播介質的的生產模式轉變為數字化的、可能會面對無數種傳播介質的生產模式。這比討論到底哪種產品形式要重要得多,而做起來,絕對比字面上顯示的要困難得多,所以基本上全世界沒有哪家傳統媒體已經完成這個過程。

4. 另一件重要並且基礎的事情是「用戶」。傳統媒體,尤其是市場化只有不到20年歷史的中國傳統媒體,絕大部分只有「讀者」而沒有「用戶」,只知道有人讀了,而不知道是誰讀了、讀了什麼、還想讀什麼,在哪讀的、讀完想幹什麼……一方面,這比較有中國特色,中國的訂閱主要由郵局負責,而郵局不告訴你讀者是誰;另一方面則是全球普遍的,印刷媒體先天就比較難獲取用戶的更多信息。轉型的進程是否健康,看到底獲得了多少真正的「用戶」,這是一個不錯的指標。

5. 傳統媒體的嚴謹態度和品牌積澱,對轉型起積極作用,其他都是拉後腿的消極因素,尤其是在中國。一位國內知名雜誌的新媒體負責人在微信朋友圈說「做媒體,或為傳統媒體轉新媒體,尤應警惕智力上的先發劣勢」,話雖刻薄了點,卻在要害上。

6. 提問者問到的「如果新媒體單純的就是將紙媒直接轉移到移動或者是PC終端,那麼這種轉移的價值有多大?」這個問題不同人會有不同的回答,但如果你真存在這個疑惑,那麼答案就是「價值不大」。傳統媒體轉型,很容易就將議題變為應該壓寶哪種具體的產品形式,而參考依據往往是「某個同類產品已經成功,所以我們走這條路,成功的可能性也會比較大」。套用網路熱詞,就是「不明覺厲」。這種慣性思維是轉型的一大天敵。如果真的不明,那就真的不厲害。


個人以為,「把新一期的內容做成電子版」不是傳統媒體的優勢

「把"過期的"優質內容重新集中變得可搜索、可付費訂閱」(重複銷售)是傳統媒體的"新"出路


自己整理,可以作為一點參考


公眾賬號:一條

主編:徐滬生

背景:曾任《外灘畫報》執行主編

淘公號顯示粉絲數:1000萬

淘公號顯示非頭條報價:105000元


公眾賬號:咪蒙

主編:馬凌

背景:原南方都市報深圳站記者。

淘公號顯示粉絲數:107萬

淘公號顯示非頭條報價:155100元


公眾賬號:秦朔朋友圈

主編:秦朔

背景:《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

公眾賬號:吳曉波頻道

主編:吳曉波

背景:財經作家

淘公號顯示粉絲數:130萬

淘公號顯示非頭條報價:100000元


公眾賬號:羅輯思維

主編:羅振宇

背景:歷任CCTV:《商務電視》、《經濟與法》、《對話》製片人。


公眾賬號:混子曰、年糕媽媽、編程貓

投資人:張泉靈

背景:,2000年,張泉靈任新版《東方時空》總主持人及《人物周刊》《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欄目主持人


公眾賬號:六神磊磊讀金庸

主編:王曉磊

背景:新華社重慶分社記者

淘公號顯示粉絲數:38萬頭條

淘公號顯示頭條報價:104000元


公眾賬號:占豪

主編:占豪

背景:《大博弈 中國之危與機》、《黃金遊戲》、《貨幣戰爭背景 中國經濟與應對方略》作者。

淘公號顯示粉絲數:84萬

淘公號顯示非頭條報價:20000元


公眾賬號:衣錦夜行的燕公子

主編:龔燕

背景:暢銷書作家,著有《迎男而上》《戀愛口語》


公眾賬號:石榴婆報告

主編:石榴婆

背景:《新聞晨報》國際版編輯

淘公號顯示粉絲數:61萬

淘公號顯示非頭條報價:125000元


公眾賬號:玩車教授

主編:姚俊峰 

背景:IT168網站編輯部,2004年加入IT世界網,歷任編輯、主編、總監、總經理等職位

淘公號顯示粉絲數:300萬

淘公號顯示頭條:100000元

淘公號顯示非頭條報價:77000元


公眾賬號:霧滿攔江

主編:崔金生

背景:《企業紅寶書》、《總裁韋小寶》、《像青蛙一樣思考》、《職場動物進化手冊》、《大商圈·資本巨鱷》作者。


公眾賬號:連岳

主編:連岳

背景: 原《南方周末》記者,現為專欄作家。先後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城市畫報》、《第一財經日報》、《外灘畫報》、《上海壹周》等媒體開設專欄。出版作品有《來去自由》、《我是雞湯》。


公眾號:牛彈琴

主編:劉洪

背景:新華社《環球》雜誌副總編輯


搜狐網總編輯陳朝華

背景:原南方都市報報系總經理,南都周刊及南都娛樂周刊出品人


愛奇藝出任首席信息官鄭蔚

背景:原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副總監、《開心辭典》製片人


好奇心日報創始人伊險峰

背景:《第一財經周刊》總編輯


新榜創始人徐達內,

背景:《金融時報》FT中文網專欄作家。曾就職於《文匯報》、《東方早報》。


文章《傳統媒體記者:我們只有做公眾號這一條出路嗎》中寫到:我所在的雜誌社有感於紙媒的衰退,想做個新聞類App,做來做去沒有人滿意,同事們互相挑刺,激得其中一個同事把App和雜誌發過的稿子重新編輯,發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現在,這個號成為百萬大號,這個同事也早已獨立,創下的效益應該超過了整個公司。

有人問咪蒙,你的公號文章閱讀量每篇都數十萬上百萬的,怎麼做到的?她回答道:我本來就是媒體出身。我做了 12 年編輯,做的版面涉及各個領域,文化、教育、城市、時尚、家居、旅遊,等等。我本來就是選題上很強的編輯,我專門做過演講《如何在吃喝玩樂中尋找新聞選題》。我寫了 10 年的專欄,出了 3 本書,我寫過的內容,跨越歷史、愛情、親子、劇評、書評等各種領域。我每周看兩本書,我遇到的好句子都隨時會記下來,背下來。我電腦中整理出來的書摘都有幾十萬字。


老兵不死,甚至不會凋零。


毫無疑問,傳統平面媒體已經走到了一個轉折點。從現在開始,它們必須嘗試擁抱新的技術和平台,必須嘗試生產嶄新形態的內容,必須逐步改變自己業已習慣了的商業模式。傳統媒體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已經不再是是否需要改變,而是如何改變;對它們來說,沒有數字化生存就沒有生存。

  問題是傳統媒體應該如何數字化?把紙媒體放到網上就數字化了嗎?辦個手機版的雜誌就數字化了嗎?

  現在談論傳統媒體的新媒體轉型和數字化生存時很容易鑽進苦思冥想新媒體商業模式的牛角尖而忽略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為什麼要轉型?

  其實,驅動我們轉向新媒體的最根本的推動力量只有一個,那就是受眾行為發生了變化。

  受眾接受信息和接受影響的方式正在「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地發生著改變。因此,全世界傳統媒體共同的課題就是如何在受眾因為新生活方式的誘惑而與它們漸行漸遠的時候保持住同他們的親密接觸,因為從本質上說只有保持住這種接觸,媒體才能保持住它們作為廣告載體的價值。

  廣告客戶永遠是現實而功利的:目標受眾遠離媒體的那一分鐘,就是廣告客戶拋棄媒體的那一分鐘。

  所以,傳統平面媒體向新媒體轉型根本不在於你是否開通了互聯網和手機版的報紙或者雜誌,而在於你如何通過新的技術平台了解和滿足你的受眾的願望和需求,觸摸並打動你的受眾的視覺與內心。不是簡單的新媒體平移,而是立體的跨媒體營銷。
來源:《新智囊》


大部分的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是非常痛苦的。可以說是不轉是等死,轉了是找死。等死大家都可以理解,因為整個傳統媒體所依賴的廣告市場在萎縮;找死是說如果單純將傳統媒體的內容轉移到新移動或者PC終端的話,傳統媒體的訂戶會減少,廣告收入會降低。因為新增的新媒體平台,即便是做了CPCCPACPS,要做到傳統廣告的量,是相當困難的,更別說原有傳統媒體客戶往往不認可這個價值。

所以如果要轉型新媒體,前期不能直接將傳統媒體內容轉過來,而是要做差異化內容,儘可能的將互聯網用戶轉化為傳統媒體訂戶,從而為轉型爭取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否則,新媒體部門如果燒錢燒得厲害,又不能有反補的話,內部阻力會變得非常大。

從中長期來看,傳統媒體的優勢還是在團隊和精品內容上,所以不要過度的依賴UGC,而是要加大對人和內容的投入,以及相關商務模式的開發(內容授權、培訓諮詢、品牌定製等等)。相信在市場逐步規範化的未來,會有一席之地和新的天空的。


我們一直在幫助一些傳統媒體做新媒體產品,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的感慨。總的來說,我認為在數字媒體的時代里,一家新媒體要新內容、新渠道、新模式,哪個不新都不能稱作新媒體。這裡我們應該模糊媒體、科技、公關廣告的行業界限,並努力去協同各個方面的優勢形成企業的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世界」。
新內容首先是更加個性化、更加多元化、更加符合新的時代特點的內容,其背後是能夠產生這些新內容的機制和能力。比如用戶眾包編輯流程,比如ugc,比如語音內容等。
新的渠道包括說觸及用戶的載體和第三方渠道。包括客戶端、新浪微博等。用戶群注意力和閱讀習慣的轉移需要媒體能夠提供與其相匹配的產品。比如ipad如此好的閱讀體驗下,你仍然在用pdf,實在不能恭維你是新媒體的心態。
新模式是由於以上的改變帶來了之前模式的不適用,同時又產生了新的模式的新機遇。具體的模式就因人而異,關鍵是找到你自己的模式。
問題的關鍵之一是,以上的新是協同的新,老內容新渠道恐怕是自娛自樂,老渠道新內容是坐以待斃,沒有新模式以上都得喝西北風。
問題的關鍵之二是,所有現在的新都會變成就。要有真正創新的需求,要能迭代。
我們為傳統媒體和大型企業提供新媒體服務,常常一個新的創意,被用傳統手段閹割直到毫無新意,其實並不是他們真有創新的需求。因為領導不創新不會死,創新反而有可能有風險。還有就是一個新產品的推出,沒有配套運營,只有開始漂亮,應付領導看一下,產品的創新迭代無從談起。
另外,專門針對現在的傳統媒體來說,如果所有地方的內容是一樣的,你能叫新嗎?如果所有的嘗試都不能做,這能出新嗎?時代變了,組織機構變了,如果連個新人都進不了這新能落地嗎?


整個媒介環境的不完整,導致了所有關於新舊的討論都沒有意義。內容啊,渠道啊,商業模式啊,統統沒有意義。
新媒體又如何?你想發的內容你以為在新媒體上就能發出來?眾籌又如何?現在眾籌網為什麼把「新聞」類的項目取消了?另外,版權的問題現在解決的如何?各大新聞學院現在都在教些什麼東西?整個生態都這麼畸形,討論新舊、轉型恐怕還為時尚早吧。


1.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中的「傳統媒體」指的是什麼?
是行業?如報業?
是機構?如報社?
是品牌?如「南方都市報」?
是產品?如南方都市報?
不同層次的問題,對應的答案自然也就不同。大家討論類似問題時,往往不予區分,因此在歸結所謂報業轉型的路徑時,無所不包一團漿糊,有戰略層面的,也有產品層面的。
我想多數人說的是介於品牌和機構之間的東西。

2.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中「轉型」的目標是什麼?
當然,傳統媒體面臨很多問題,用戶和廣告的流失、收入和利潤的下降,這是作為生意的失敗;公信力受挫、社會影響衰弱,這是作為社會公器的失敗;無法滿足用戶對信息數量、速度、互動的需求,這是作為傳播模式的失敗。

毋庸置疑,必須革新。
那麼革新的目標是什麼?
以報紙為例,轉型求的是新聞紙的新生,還是廣告紙的新生?也就是成為赫芬頓郵報,還是成為Craiglist?
如果是想要機構的延續,那河南日報的房地產、浙江日報的網遊都能算是成功的轉型,也有人管這叫」轉身「(華商傳媒),我管這叫」轉行「;
如果是想要品牌和影響力的延續,常被人提及的紐約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衛報剛剛上路、正在探索。


3. 「新媒體」不是一個科學的概念,也不能作為一個清晰的方向。可以忽略不計,只說「傳統媒體轉型」就好。


4. 糟糕的轉型是什麼樣子大家都見過了,成功的轉型則多是吹出來的。
PDF版的報紙、二維碼、雲報紙……傳統媒體的同行過去十幾年不可謂不努力,卻廣種薄收。電子商務也做過,搜索引擎也做過,但誰都清楚,成為不了阿里和百度,甚至連變成新浪都是妄想。更何況,成為新浪又怎麼樣呢?常被談及的19樓和新近熱門的創業家算是成功案例嗎?或許算,但除此之外,乏善可陳。

5. 功能是社會存在的理由。
傳統媒體需要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如果不能,固守無益。
前互聯網時代,物理和行政的制約營造的半壟斷環境,使大量媒體機構有了生存空間。溫室被拆,死一批是正常的。


大英百科全書是被維基百科幹掉的,這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傳統媒體做不好新媒體,問題不是在於不夠「」。也許,是因為他們還不夠「」。

其實,從來沒有過「新媒體」。
數據驅動?傳統媒體一樣做讀者調查,至少,會看發行量的變化。
UGC?傳統媒體一樣會有投稿。
彈性渠道?傳統媒體其實也有傳閱號外什麼的。
主觀視角?傳統媒體一樣有專欄。
互動?傳統媒體一樣有讀者來信編輯反饋啊。。

做了一段 iFanr 加魅族的營銷,雖然都是所謂「新」媒體為主。但是,我最後發現,所有有效的東西,某種意義上,都不是「新」東西

比如熱度的重要性,傳統媒體早就知道。比如編輯選擇的重要性,所謂新媒體,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呢。。。

當我把幾百年的行業所積累的經驗,在新媒體上逐一驗證,吃驚的發現,幾乎都經得起考驗(除了少數幾個,比如文章長度,平衡報道等)。只不過,新的技術手段可以讓他們發揮的更大膽,更極端。

所以傳統媒體的問題在於對他們的舊,不夠自信。他們覺得什麼都變了,可其實很多東西沒有變。他們以前的信仰,自己沒有仔細檢驗過而已。

而新媒體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快速收集精準的傳播反饋。所以,把所有舊規矩都拿到網路上來試一試吧。有效與否,很快就知道。

你怎麼知道今天在網路上的新新人類,不喜歡「老派」?

知乎其實某種意義上就挺「老派」的。


題主的問題很具有代表性。這說明很多傳統媒體人直到今天,依然不知「新媒體」為何物?更不知道如何向新媒體轉型。

新媒體的新體現在新的傳播方式、新的內容、新的運作盈利模式等等。

說幾個新媒體的特點吧。

1.交互性。
傳統媒體是典型的單項中心傳播。跟讀者交流互動也就是什麼讀者調查反饋、讀者來信等等。
新媒體的網友評論則是交互性的一大特色。凡是能夠評論的新聞和新媒體當中都不缺乏的神評論。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大神在民間,這也是最能直觀反應受眾真實想法的方式。(你也可以把水軍看成另一種真實想法的表達。)
甚至很多時候,有些人看新媒體,直接就說,我是來看評論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大多數的新聞事件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怎麼覺得、怎麼看。


交互性直接對媒體的傳播方式和內容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新媒體時代再也不是「一言堂」,而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很明顯傳統媒體失去了絕對的「話語權」,而大多數傳統媒體人並不適應。始終還是「我寫你看,我說你聽」的思維模式。

2.事前審查變為事後舉報
文化審查對於管理者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但對於文化製作者來說從來都是滅頂之災。傳統媒體都要進行嚴格的文化審查,而新媒體顯然要寬鬆的多,而且從事前審查變為事後舉報。當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事後舉報也是文化審查的一種方式,但在中國,哪怕一絲一毫的前進其實都來之不易。想要更好,就唯有更突破、更創新、更努力,別無他途。言論自由的權利從來不可能是誰的恩賜,而只能是靠自己爭取的。

3.免費性
儘管新媒體並非是完全真的免費。但傳統媒體對用戶一張報紙幾塊錢、一本雜誌十幾塊錢乃至幾十塊錢的方式實在是太low了。
新媒體時代「二八法則」被體現的淋漓盡致,百分之二十的核心用戶帶來百分之八十的利潤。
在篩選和發現核心用戶的能力上,傳統媒體已經被新媒體落下十萬八千里了。


正好內容官實驗室【品說】欄目組織了個線上的局,主題是:傳統媒體套路如何指導內容營銷? 準備了5個議題給大家思考討論,是針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討論的話題,從整體趨勢上進行了探討,但是並非一概而論。

議題一 :

傳統媒體從業者的專業度有哪些值得內容營銷人借鑒?


1、傳統媒體的現場感 (@張輝、@袁野)


傳統媒體在策劃一個內容的時候,一般都是只有新聞線索,需要媒體人通過各種社會關係深入現場甚至明訪暗訪挖掘信息,最終形成有自己獨立思想、獨立視角的文章。尤其對於新聞類內容,不到現場採訪是不能夠成文的。

相比較現在新媒體,很多自媒體人並沒有到第一線核實,只是靠自己的想像來創作,這可能會引發不同的問題。


比如出現了熱點或新聞後,80%的營銷媒體都是跟風轉載或借勢營銷,並不會自己去再深度挖掘,對一個事件的報道80%內容也是一樣的,因為沒有自己的信息源頭。

2、傳統媒體人的新聞敏銳度 (@何燕)


一件事情發生,能影響多大的人群?基於行業的積累,大都數傳統媒體的從業者會在更短時間做出自己的判斷。而對於一個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新媒體人,是很難在短時間裡找到事件頭緒的。


3、傳統媒體人的筆耕不綴(@張輝)


在傳統媒體,平均每個記者每天都要寫大概3000字,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好幾年, 很多寫文章的技巧都是在勤奮的練習中形成的。事實上那些在傳統媒體待過的人,即使是轉型新媒體之後,創作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比如咪蒙、比如和菜頭等等。

4、傳統媒體人的風骨(@張輝)


在傳統媒體的黃金時代,確實有那麼一批老報人,他們有風骨、有情懷,把最真實的消息報道出來,不惜付出慘痛的代價寫出尖銳的稿件,來促進社會的變革,比如當年的《南方周末》。


議題二:

新媒體內容創業如何從0到1 ?


1、明確定位(@張燕)


做之前,你要想清楚要做什麼樣的媒體,能吸引到什麼樣的人。


內容創業分為兩種。一種就是純粹為了賺錢,那所有的目的就要奔著賺錢去做,怎麼來錢快怎麼來。能用專業賺錢固然是最好的,但是不能的話,可以犧牲節操。


另外一種就是:有底線,有節操的,慢慢地去積累,按照自己的節奏和喜歡,把價值交給時間。這種賺錢最難,因為喜歡看理性和深度文章的人,本身是非常理性的,讓他去轉發或者去產生購買衝動非常難,但這種號肯定也有價值。因為一是說的庸俗一點,就是實現你的理想,另外一點,這種是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就好比,論賺錢,《知音》不一定比《三聯生活周刊》差,但是三聯不會為了賺錢去走知音的路。

2、強化優勢(@張燕)


既然是創業前提下的自媒體,那就證明你在創業之初,就認為自己應該有某方面的特長是有市場的,那就應該按照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來,把你的優勢做到極致。


3、內容要有情、有禮、有趣、有用 (@袁野)


內容重要幾乎所有做新媒體的人都知道,這個不多說,簡單給大家4個詞,叫有情、有禮、有趣、有用。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情感營銷、禮品活動、趣味性、實用性。這四點能都做到最好,只做到一個其實就不容易了。


從傳播的角度說,做內容創業前期重點是擴散增加粉絲和閱讀。這個時候最怕的是自嗨,就是寫的東西不錯,自己覺得很爽,甚至看的人可能也會覺得不錯,但是不會轉發。

比如90%商家做產品營銷時候,會說我們有一個什麼什麼產品,如何好如何好,文章寫的也很有文采,看到的人甚至也贊同,你的這個東西真的不錯,然後呢?大家覺得知道了,傳播鏈就結束了,也沒有再轉發到朋友圈的必要了。

而如果你是前面一個有趣視頻或一個故事,最終帶出來產品,這個過程或者讓人覺得驚訝、或者覺得有趣,都會產生轉發傳播。

所以,做新媒體在你寫好一篇稿子後,試著自己讀一遍,想像一下讀完的感覺,是那種特別內心瘙癢想趕快轉給別人看看,還是看過後,覺得有所得,但這事兒和別人沒關係,讀完就算了的?


4、保持耐心(@何燕 @張輝)


靠一篇文章吸粉幾萬不是不可能,一是這個要靠運氣,二是要持續地留存粉絲很難。所以高質量的輸出還是唯一不變的法則。這個就需要堅持。

議題三:

如何培養對新聞和熱點的敏感度?


1、挖掘自身,保持熱愛與好奇心(@張燕 @張輝)


究竟我發自初心地對哪一類新聞或熱點感興趣?當你明確之後,才有可能對這件事保持熱愛與好奇心,並花很多時間去積累,去看不同的觀點,最後得出一個自己的想法。深入挖掘自身需求也是很重要的。


2、足夠的閱歷和積累(@張燕)


當有足夠的閱歷和積累之後,才有可能會對事件的動態發展及未來走向。


3、新聞和熱點背後是什麼:人性(@張輝)


需要關注除了事實之外,要去把握背後的人性是什麼,當事人的情緒是什麼,背後有哪些愛恨情仇,悲歡離合。


4、多元化的視角(@袁野)


新媒體時代,大部分時間是已知和現成的,又沒有時間和人力去深度挖掘。而自己的自媒體號調性也是固定的,那麼你需要的就是挖掘。

比如舉個例子:順豐小哥在北京某小區內因被出租司機抽6個嘴巴。

你可以從傳統方向討論司機素質低下;你可以從反方向討論快遞使用無證超限速電動車帶來的隱患;還可以他們老總發言討論公關策略;從社會層面討論外地人員和本地人的衝突;從政治側面小區加圍牆是不是很重要;還可以把各種有趣的和快遞小哥的故事做集錦。

你甚至還可以從惡搞層面去給視頻重新調音,做鬼畜;還可以畫惡搞漫畫,做表情包;跟隨快遞小哥的一天做直播。總之角度無窮,看你如何從你的立場與事件建立聯繫。

這裡給大家一個分析新聞事件的邏輯:

  1. 看事件:從事件本身去做內容

  2. 角色:從事件相關的角色身上挖掘

  3. 訴求:你自己微信號或品牌的訴求是什麼,能不能和事件建立連接。

  4. 傳播:事件本身最好是有傳播性的,用現代的詞就是自帶槽點。

  5. 體驗感:想像讀者看完事件的感覺,人類的情感中負面情感引起的轉發比正面情感容易被引導。「害怕、氣憤、驚訝、嫉妒、傷心」等負面情感事件往往是高轉發。

  6. 最後,不要降低自己品牌的美譽度。

議題四:

如何在較短的時間裡創作出優質文章?


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大家不約而同出現了同一個聲音:


沒有

……

@袁野

這個真的沒法教,即使是優秀的寫手依然一個人一個方法。有的人時間越緊越容易出好東西;有的人就是需要充裕的時間;有的人是需要獨立的環境和大量的參考資料;有的是就是需要和比人討論頭腦風暴。

我只能說,多看、多聊,見得多了自然厚積薄發,堅持看書是一個好習慣。


@何燕

我認為人是用經歷寫作,寫稿件,而不是用技巧去寫作。沒有辦法,但比較快的方法是模仿。畫家在學習之初都會臨摹世界名畫,文章也是一樣的,去解析一篇優秀的文章,文章結構,遣詞造句的運用,然後學習,模仿。


何燕在這裡推薦了兩本書:《華爾街怎麼講故事》、《普利策特稿》

議題五:

訪談類文章的寫作技巧?


準備階段:

1.確定採訪的對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
2.目前現有的資料有哪些?(百度標題,然後把所有能看的都看了)

3.通過各種資料,充分了解他到內心深處,試著訪談別人訪談不到的東西


訪談階段:

1.能講還是不能講


能講的就讓他講,你再根據他講的破綻或者是興趣點,再去擊破。


不能講的,就引導、試探,看他哪些問題比較放鬆。一般而言,所有人在回憶童年都比較放鬆,要是實在打不開話題,這是一個萬能鑰匙,等他放開了,接下來就比較順利。


這個時候,你只需要做一個傾聽者,記錄者,把他講的東西記錄下來寫成動人的故事。


2.
大人物採訪要有小有大。


一是大人物對世界未來的判斷和預測,他的人生閱歷及經驗給別人的啟迪。


二是要把大人物當人寫,把採訪他出和我們普通人能夠對接上的地氣。他的小動作,他的家庭觀,他的缺點。

小人物的采寫,一定要結合時代,任何一個小人,只有大的時代和空間下才有意義。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他做出了與時代一致或者相反的選擇,他的選擇帶來的人生的改變。

寫作階段:


1、為自己的主題服務(@袁野)

無論對方怎麼說,說了多少,最終的文字應該是為你的主題服務的。所以,寫訪談很怕寫成了全程是對方的原話敘述好像速錄整理。


2、不妨學學電影腳本(@張輝)

最佳的寫作是可以寫成像電影一樣,使讀者感覺讀你的故事的時候就像是在看電影,電影中有畫面,有音樂,有節奏;可以在文章中多描述細節,多用動詞,多用短句,多分段。讓別人讀起來像一個電影腳本一樣,如果能夠成為這樣的一個境界,會成為一篇很好的文章。

3、大聲讀出來(@何燕)

我以前的實習老師對我的要求是,每篇文章都可以出聲朗讀。大家可以回去出聲朗讀自己的文章,如果朗讀順溜,一定是好文章。

註:本答案來自微信一品內容官,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其他回答純屬扯JB淡。只有@張亮 的的回答是客觀正確,不狹隘的。

別因為微博微信把自己叫自媒體,而認為他們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媒體。


傳統媒體轉型做新媒體,重心不是關注什麼新平台,或者所謂新媒體的一些新展現形式。

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有以下幾點:

1、徹底拋棄傳統媒體高高在上指導用戶閱讀輸出觀點的思維方式,從搜索引擎用戶行為、站內用戶行為、其他競爭性平台用戶行為等大量數據中整理用戶的閱讀需求到底是什麼。這涉及到天翻地覆的網站信息結構的改變,極其依賴團隊對網站分析的重視和用戶行為分析的重視,不再是現階段的信息類網站簡單的搶及時、海量、態度這些對信息處理的或淺層或空泛的要求可比擬的。

2、由始至終要貫徹UGC的理念來做新媒體,切實地圍繞用戶去設計互動類的產品而不是簡單的給文章加評論。如何鼓勵用戶貢獻信息(註:信息不一定是長篇大論的內容)?讓有效信息流動起來,讓無效信息消沉下去,讓優質用戶發光發亮。這年頭做UGC固然很難,但不做UGC早晚一死。


這個「新」,籠統說,就是互動性和實用性。

沒有互動,純閱讀的新媒體都會死。不夠實用的新媒體都掙不到錢。


首先你得徹底拋棄紙。
保留紙版是沒有前途的。


推薦閱讀:

新媒體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哪?
大家如何看待環球時報小編突然變成新媒體陣營的「網紅」?
媒體為何普遍失去公信力?
如何看待SEO推廣運營新媒體編輯文案的工作?
內容營銷能走多遠?

TAG:媒體 | 創新 | 新媒體 | 電子閱讀 | 移動平台 | 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