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由貪嗔痴組成的嗎?
題主佛學小白,腦子裡有十萬個為什麼,深知多看高僧大德書及佛經才是正經,可是好多問題憋著不吐不快,想請知乎各位大神解惑,題主的問題是,文學,音樂等是不是都是貪嗔痴的產物,如果都是貪嗔痴,那世界不就沒意義了嗎
小孩見有趣的東西就想擁有此為欲(貪)。
小孩見此物不能得而心生不忿此為「嗔」。小孩認為自己做了某些事,父母自然就會買下他的心頭好送給他,小孩的此等邏輯叫做「痴」。大人見金錢能讓他擁有很多東西,故想掙很多的錢此為欲(貪)。
大人在工作努力下,想扶搖直上當上經理,經理職位卻被其他人當上了,他心生不忿是為「嗔」。大人認為只要擁有很多金錢後,人生會美滿快樂是為「痴」。
其實大人和小孩並無分別。大人笑小孩幼稚天真。都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所謂人生的意義樂趣都由各自因緣下的貪、嗔、痴這樣情況下作出衡量而成。
你可以繼續無知地選擇貪嗔痴來衡量快樂追求人生目標。抑或選擇醒悟起來面對貪嗔痴的真相,然後從真相證得解脫。
前者無明愚痴,後者醒悟後成熟相續而清凈所緣。不錯不錯!文學,音樂等都是貪嗔痴的產物!世界的確沒有意義!
爾時地天大王。身心疲頓。而說偈言
諸王大自在 不能除渴愛如乾草遇火 是故應舍欲常行於淫慾 未曾滿足時如渴飲鹼水 終不能除渴如眾流歸海 終無有滿足
愛欲亦如是 曾無滿足時如火焚草木 無有厭足時愛欲亦如是 終無有滿足猶如深谷響 隨聲無休息聞聲亦如是 亦無休息時亦如盛香篋 受香無簡擇嗅香亦如是 亦無有厭足如杓撓美食 終無知止足舌貪嗜美味 亦無於止足如鏡現面像 亦無有厭足
如是行欲人 於欲無厭足如虛空受風 未曾有厭足身常受諸觸 終無厭足時如夢中飲水 終不能除渴意所受諸法 亦無有厭足貪求愛欲人 復增長愛欲觀於諸境界 愛無厭足時見欲增苦惱 猶如火焚薪滅除諸愛欲 亦如水滅火佛言大王。汝知爾時地天大王。豈異人乎。大王當知。勿作異觀。地天王者即我身是。大王當知。彼地天大王。往昔之時豪富自在。貪求無厭遂便命終。何以故。諸根無厭。境無能滿。諸根如鏡。境如光影。諸根如幻。境界如夢。大王。應當安心此法。深自觀察勿隨他教。大王。此法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無上菩提。 大王。應當遠離一切豪貴。應當消竭一切渴海。倒憍慢山。遠離一切衰禍。於一切法平等。非一切凡夫地。亦非聲聞之所能行。又非一切緣覺境界。乃是一切菩薩所行。一切諸佛正覺所證。王當安心勿令散亂。應作是念。我當云何於未來世。一切世間天人之中。得為燈明。為炬為光。為船為導為師。得為商主為首為無上。自度度彼。自脫脫彼。自安安彼。自得涅槃。令他涅槃。大王。莫觀先際所更豪富自在。大王當知。諸根如幻。無有厭足。無能滿者。境界如夢。不能令滿。
世界當然不是由貪嗔痴組成,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把主觀感受賦予客觀世界。
世界應該是沒有意義的,即使有也是人類賦予的,包括佛教的終極追求。
如果文學、音樂等都是貪嗔痴的產物,如果是,佛經也是。
我不談原始佛教,凡是言及滿天神佛的佛教,都是在兜圈子,而且是在走冤枉路,舉個例子:
傳統中國並不認為靈魂是永恆不變的,傳入中國的佛教在傳播的時候,先是立了個永恆不變的靶子,然後談無我,談無常,你說這是不是多此一舉?尤其是宣揚滿天神佛,這和佛教追求的解脫有半毛錢的關係?
如果世界是虛幻的,滿天神佛的佛教世界更是假得不能再假。
首先,樓上程昱森說的一點不錯,確實是名色法組成的。我所能做的,只有在這個答案上,進行補充,擴展。
比如,蘇軾寫了一首詞,叫做《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王菲唱了一首歌,也是《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那麼,如果我們只用眼睛去看,不去思考,是不是就感受不到詞中的情感?
換言之,只用眼識,不用意識,是無法感受詞中的情感,甚至字都不認識。那麼,我們是不是用眼識去看,意識去思考,才得出了詞中的情感,才會知道作者的內心。什麼意思呢?
那就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是這首詞,其實我們看到的是蘇軾的心啊!那如果我們內心沒有這些感情,是不是就讀不出來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
那麼,此時,蘇軾的心其實就是我們的心。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絕對不是指「情感共鳴」,而是指,確確實實是自己的心。
那麼文字是真的還是假的?
世尊說,因緣和合的東西都是無常生滅的。文字,當然是假的,它是幻化的,你看到的一切,都是這樣。為什麼這麼說呢?文字是誰造的?倉頡造的?人造的?不對。是我們的這個心啊!
世尊說了,如果你認為文字是真實,那就是顛倒妄想。
文字是我心中幻化出來的。音樂也同此理。
哎呀!那這個世界太沒有意義了!身是四大和合,心是六塵緣影。都是虛幻的,都是假的,真是生不如死!有沒有一個真實的,恆長不變的?
最後找來找去,發現只有生死不變。
那麼,這顆心,是不是就歇下來了?
哎!對咯!
你看這個大乘佛法妙不妙?你看這個唯識妙不妙?哎呀!太妙了!太好了!
所以說啊!一切法,皆是佛法!哪有什麼卑賤乘,大乘?貪嗔痴是站在解脫道層面的描述,你要不是追求諸法不生的終極解脫完全不用多想。古印度對於原質也就是名色法有更為中性的定義,即善性、動性、惰性。
名色法組成的
萬物本和「貪痴嗔」沒關係,你心裡有「貪痴嗔」,所以看萬物的時候,萬物就染上了「貪痴嗔」。
所以,當你以為世界是由「貪痴嗔」組成的時候,是你心裡有貪痴嗔。
若能去掉心裡的「貪痴嗔」,在修行上便是前進一大步。
順便,少看佛經,多看世界,多反省自己才是正經的。紙上知識雖然重要,但如果不配合實際體悟,只會讓人生出妄心妄想而已。
萬物都是假的,而看到萬物之假的卻是真的~
痴,是看不清楚自己和世界並形成錯誤認知,產生我和我的想法,這是煩惱產生的基礎。貪,是對我和我的認定的內容過份依賴、貪執,這是直接引發各種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的根源。嗔,是自我對非我的一切所產生的隔閡、冷漠、對立、不接納,乃至仇恨的心理。 這才是貪嗔痴!就是錯誤的宇宙觀世界觀和自我認知導至的言行。要通過戒定慧的修行來修正我們的言行。文學音樂繪畫是人類智慧的藝術,你要是反對那就有問題了。慈悲智慧是佛學的精要,才能得自在歡喜,才能指導我們的人生。
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和怎麼形成的,是倆問題。
世界的組成:有說是地、水、火、風四大。比如 。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有說五大,比如 唯識述記一末謂數論言:「五大有說,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謂地水火風空。
有說六大,比如 仁王經觀空品曰:「色受想行識空,十二入十八界空,六大法空。」
有說七大,比如《楞嚴經》里說:世界由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組成。
然而 就到七大,這幾大也並不矛盾。
《楞嚴經》是甚深經典,講的細緻透徹。有興趣可以系統看看,經里提到了七大怎麼形成貪嗔痴的。
這個世界原本並沒有什麼貪嗔痴,直到世界有了眾生。
事相說,是。這種「是」並不是說所有文學音樂都應該打倒、不該存在,而是說它們的存在是無常的,如果熱愛、沉迷其中就會因有一日無常消散而感受到痛苦(案例譬如張岱《自為墓志銘》)。因此不完全等於「沒有意義」。
但你是否注意到,每尊佛陀都有天人在周圍歌舞香花供養,在佛法中也有五明學,包括了文法。佛法不是也不排斥文學、音樂嗎?你現在初入佛學,以後就會知道,佛法是圓融的,究竟來說,這個世界是不是貪嗔痴組成的呢,答案為「非是非不是」。釋迦佛在面對弟子問娑婆世界濁惡時曾顯異神通,將此世界變為凈土。佛陀有這個能力,未成就的弟子則沒有,因為佛陀心能轉境,阿羅漢心能離境,只有凡夫心隨境轉。但如果認識不到事相的貪嗔痴,就不能生厭離心,不能生同體大悲心,不能生修行道心,也就不能從修行證得真如而離開貪嗔痴的纏縛。因此第一步應該認識到此世界正由於人心貪嗔痴而生業報,因共業故而生分別世界,因福惡報有別故而生凈土穢土之別。我們生存在穢土正是由於貪嗔痴之業報,無此業報便感受不到世界的貪嗔痴。我們作為凡夫,必然會受到貪嗔痴的侵擾,但此中仍有業報差別。所以,既有針對定力稍好的修道者的禪修法、八正道法,即生可離欲,也有針對定力差些的修道者的凈土法門,換個沒有貪嗔痴的環境,來生可離欲。如果想達到貪嗔痴不縛心而安住的境界,長遠來看可以成就佛菩薩果及阿羅漢果為追求,用生生世世的努力來實現;中期來看,可以試圖往生凈土,換個沒有貪嗔痴的修行環境;短期來看,以慈悲心菩提心攝受,就能不住厭離邊,不會只看到貪嗔痴的噁心討厭而生斷滅心,而因眾生的貪嗔痴而生同情心精進力。如果你能因為貪嗔痴而得成就的話,那麼你說,貪嗔痴的世界還是「沒有意義」的嗎?(?????)題主的問題是,文學,音樂等是不是都是貪嗔痴的產物,如果都是貪嗔痴,那世界不就沒意義了嗎
沒錯,文學音樂是貪痴嗔的產物,從佛教的觀點來說,世界本來就是一個虛幻的存在。
如果不以信仰者的角度來看佛教,初識之下,確實其主張是比較反人類的。
但是,如果在社會中經歷幾次沉浮,就能發現這是一種寶貴的反,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反思,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了積極,奮鬥,迎接挑戰等等亢奮的活動,逃避,消極似乎都是不可取的,但事實上不是這樣,人類如果為了競爭將叢林法則運用到極致,自身也會在內耗中自我消亡。我覺得佛教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出現,本身就是一種對社會競爭的調整和平衡,這種調整是有益於整個社會的。
作為一個佛教文化的愛好者,我個人認為,學佛呢,如果要對自己的事業有所幫助,關鍵還是拿得起,做得好,放得下,捨得了,如果這四個「得」做到了,意義不意義的,就是一笑了之的事情。
也有真善美
佛學是講解脫,講看破,但佛學也教我們要積極的面對人生,要做好兒子,做好父母,多行孝、善,積極努力的做個對家庭、社會有用的人,努力做好人、做好事,而不執著於結果,積極樂觀的追求美好生活,這是人生的智慧,更是佛學的智慧。不可一味講放下,禪是積極而樂觀的智慧,而不是脫離塵世。
非請回應 。 本人接觸佛學很淺,也一直在疑慮這個問題。佛教經典和大師解讀,滿篇都是色相,因果,生滅,有為無為,心性,有空,禪凈等等,所有的文字似乎都在表達追求去苦向樂,追求涅槃圓融,走向西方極樂世界。 好像就是找到笛卡爾坐標系的原點之後,所有四個象限里說蘊含展示的直線和曲線,你都瞭然於心,就不在執迷似的。 可是,在二維空間里的坐標原點你標定了,三維空間里的原點還是那個原點嗎?更多維世界裡的原點又在哪裡?退一步講就算你標定了這些原點,並為所用,得圓滿。那平行宇宙中的那個你還能標定所有平行宇宙中你的原點嗎? 佛說六道輪迴得人身已屬不易,不立當下,讓獨一無二的自己更精彩,反而去追求來世不退轉,追求所謂的般若智,豈不是自欺欺人! 我對世尊和佛法一直心存敬仰,但也是實實在在世中凡人。
推薦閱讀:
※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一點疑問?
※密乘佛教的本尊法有何特別的殊勝之處?
※佛法講實修,如何實修?怎樣實修?
※未皈依的初學者如何才不算盜法?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佛教入門書籍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