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五蘊有沒有通俗易懂的描述?
不是描述『五蘊』這個詞,而是具體的色受想行識
如何向別人通俗易懂地理解並且在實際的觀察中識別五蘊,在下用了幾年的時間來思維。以下是一點觀察心得,供您和大夥參考。
先普及一下基本的知識:
對於「一切法」,有多種的分類方法。比如說把一切法分作①有為法和無為法、②五蘊、③六入、④十八界、⑤七十五法、⑥百法、⑦千法、萬法、億萬法……
世尊根據我們各自所執的煩惱的不同,分別建立了如上的種種對於一切法的分類。
五蘊的分類方法,目的是建立「五蘊觀」,以觀補特伽羅無我和諸法無我。
下面詳細介紹如何在行住坐卧間識別什麼叫做「五蘊」。
五蘊:色、受、想、行、識蘊,各有自相和共相。
所謂自相,就是獨有的以區別於其他的特徵。譬如色以變礙為自相。受以領納為自相。
所謂的共相,就是諸蘊共有的特徵。諸蘊都有:無常、苦、空、無我這四個共相。
下面說一說五蘊的自相。宣說的角度有兩個,一個是五蘊的定義,一個是定義本身所指向的外延,方便在實際操作中落地。
1、色蘊,以變礙為自相。
1.1 色,又分為諸根(不可見)和諸根所對的,包括眼所對色、耳所對色、鼻所對色、舌所對色、身所對色。五根所對,皆名為色。(吐糟一下那些把「色」解釋成「物質」者)。以上諸色,皆以「變礙」為共相。先舉聖教。
《大乘五蘊論》卷1:
云何為色?謂眼境界……云何為聲?謂耳境界……云何為香?謂鼻境界……
云何為味?謂舌境界……云何為所觸一分?謂身境界,……云何名為無表色等?謂有表業及三摩地所生色等,無見無對。」
什麼叫做「色」呢?說地水火風四大可能有些人無法理解,換個說法即:諸根及令諸根有所對有礙者。
比如說眼前的「手機」,能令眼有所對,若無此「手機」,眼應該無緣見的對象。此時,凡是能令眼有所觸對、對於眼來說有礙者,皆名為色。
其他諸根也是。
所以,對面的張大嬸劉大媽王尼瑪山河大地日月星城等,皆是眼所對,乃是「我的眼所對」,乃我自己的色蘊。
低頭看見的大腿,也是眼所對。和對面的牆壁應無差別才是。由於對於大腿有執受,所以在大腿那裡生起了不平等見,取眼所見、身所對等法,以愛為集,見那一團一聚是「身」,生有身的邪執取。
另外,對於眼來說,眼前正對的,才是色。不是正對的不名為色。
比如說,
身後的牆壁是色嗎?
身後的牆壁是色嗎?
身後的牆壁是色嗎?
呃,對不起,那不是色。不滿足於「眼所對」的定義,「身後的牆壁」是因為眼緣色後所引生的「想」,攝屬於「想蘊」,而不是「色蘊」。同理,遠在千里之外的老父親也是「想」,而非色。
在這裡,有灰常灰常多的人會誤會「色」的定義的邊界。
另外,如何是「諸根」呢?暫時只能解釋為於境界上的增上作用,不可見。
2、受,以領納為自相。
受,以「領納」為自相。本質上說,它就是我們體驗到的「領納之心」。
對於「受」的領會,不同階段的練習在各自層面會有不同的理解。對於初學來說,我們說「受」就是你體驗到的酸麻脹痛癢、漂亮美麗噁心等等。
如果在密集的禪修階段,你將體驗到的是:酸麻脹痛其實色,還有一個領納酸麻脹痛癢之心,那個心就是「受」。
再進一步練習的人會發現體會的不是「受」(或者說不僅僅是),受後面緊跟著愛和欲,也一併被當成了「受」在體驗。那如何來理解和體驗這個「欲」並從中領會「受」的內涵呢?
《大乘五蘊論》卷1:
云何受蘊?謂三領納:一、苦(領納),二、樂(領納),三、不苦不樂(領納)。樂(受),謂滅時有和合欲;苦(受),謂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受),謂無二欲。
譬如樂受,當領納心出現以後,樂著其生而不樂見其滅,這就是樂受。比如說躺在溫暖的洗澡盆里,對於這種這種領納我們是比較樂於見到並願意它持續的出現(長時間躺在洗澡盆里),而不樂見滅去(從洗澡盆里出來)。
譬如苦受,當法剎那出現以後,樂著其滅(或者說意欲乖離)而不樂見其生,這就是苦受。比如說手被開水燙了,於是迅速的甩手,這個動作體現出來的就是對於「疼」這個領納心的出現不樂見,而對於「疼」的滅去則樂見。
什麼是不苦不樂受呢?對於法的生滅,無欲相隨。比如說看見地上的一塊普通的石頭,在眼相應的層面,即無厭離,也無貪著,此時的心境就是「舍」。
由此,不同的人在不同階段體驗深淺不同,針對各個階段的人,引導他練習直觀是主要的目的,而不是為了以體驗到某種境界為目的。
另外,受,結合六識來說,有六種受,即眼相應受、耳相應受、鼻相應受、舌相應受、身相應受、意相應受。又,結合苦、樂、舍三種受來說,又開六種受為十八種受。在實際觀察的時候,可以隨個人情況開合。
3、想蘊。
《大乘五蘊論》卷1:「云何想蘊?謂於境界,取種種相。」
想,以「取相」為自相。看了其他幾個答案,都是背書。最後的結果是看了以後還是無法在實際操作層面理解如何是「想」。
為了弄清楚什麼叫做「取相」,在下試著從「不能取相」這個角度來解釋,以方便理解什麼是取相。
先看下面的圖片,請問黑色的小點,到底在什麼地方?能確定嗎?
再看下面的圖片,先從上往下看,然後從下往上看,請問你能看出來柱子是圓形的,還是方形的?能確定嗎?
下面的這個三角形,是立著放的,還是平放的,能確定嗎?
下面的這些人,誰在上面,誰在下面?
看完上面的幾幅圖,想必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總有那麼一個地方,無法「確定」下來。而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是活在無數個確定當中的,只是這個確定太多、太普遍、太密集、太迅速,反而不太容易去體會。由此,藉助上面的幾個無法確定的例子,去體會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如何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著各種確定的。
界定完無法取相的邊界,再來看想蘊的定義:
想,以取相為自相。取相的結果就是能夠獲得決定,並能安立種種名言。
什麼叫做「相」呢?長短方圓、青黃赤白、大小遠近、高矮胖瘦、聲音大小粗細美妙難聽、味道好聞難聞好吃難吃、難過悲傷憂愁興奮激動幸福等等,這些統統都是「相」。建立這種種「相」的心行,就是「想蘊」。
又如下面這個圖,哪根橫線長一些?
看到這個圖後,心識開始活動,然後「確定」,最後得出上面一根更長的結論。從心開始活動,直到獲得確定,這中間的整個過程,就是想蘊。這個過程很快,並且到處都是,睜開眼,映入眼帘的一切法,剎那間就獲得了決定,由此體會想蘊,需要特別投入,也更需要細緻入微的體驗能力。
下面再結合取相成功和取相不成功的例子來說明「想蘊」的取相及獲得決定的過程。
場景:黑夜裡,伸手不見五指,對面隱約可見有什麼東西在動。
在這裡,「對面」、「黑夜」、「有東西」、「運動著的」,這些就是想蘊於境界上所構了出來的決定之相,而對於無法獲得決定的,比如說是人是狗,就無法取相,也無法施設安立相應的名言(比如說無法說出那是「人」還是「狗」)。
舉這個例子想說明
第一,什麼是取相。
第二,什麼是不能取相。
第三,剎那間,有大量的取相。
第四、無法取相的同時,伴隨著大量的確定取相。乃至「無法確定」本身也是一種所取之相。
所謂的廣大,體現在一切見聞覺知之境,凡是有心得決定相,無不是想蘊。睜開眼睛,這是板凳,那是椅子,這是牆壁,那是馬路,紅橙黃綠,車水馬龍,酸麻脹痛,開心快樂安詳等等,一切一切,無不是想蘊所取之相。若體會深切,乃至所謂的「色」、「受」等,也只是色之想,受之想而已。
所謂深細,乃至只是針尖,對於這麼小的東西之取相,也是無窮無盡,描述起來也是不可能停止的。比如說針尖的顏色、形狀、大小、色澤、光潔度、觀察的角度等等細節,無不是想各種取相、構了之結果。所以,任意一法,我們所領受到的相狀,都是想蘊的結果。
另外,上面比較橫線長短的例子還說明一個問題,想蘊最後所取之相,不一定是正確的。比如說,夜晚走夜路,由於光線昏暗,見到草繩以為蛇,這裡雖然取了相,但非正確的取相。如上這個箭頭,雖然確定上面的那個橫線較長,可是當拿出一根尺子去量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是一樣長。由此,我們很多時候的取相分別,並不是如理的。而五蘊觀的目標,主要改造的也是在於想蘊這裡。即讓想蘊取相分別的時候,如理取相。
所以相蘊的行相非常廣大、深細,遍一切處,實乃操作精髓處,實證緊要門。
4、行蘊。
行蘊,以造作為自相。(除了受蘊、想蘊所攝的法,)凡一切「變化」、「運動」的「色心」均可以標記為「行蘊」。(換個角度說,其實受、想等,也為行蘊所攝。所以觀察到一定階段會悟入「五蘊皆無定相」,從此五蘊的定義任意開合而不相妨礙)
行蘊比較簡單,略而不說。
5、識蘊。
最後說最容易體會,也是最難體會的識蘊。
識蘊,有兩種定義。
第一,凡是上面色、受、想、行四蘊所不攝的一切法,皆是識蘊。
第二,所謂識,以「了別」為自相。眼耳鼻舌身意識相應的了別的蘊集,叫做識蘊。
什麼叫做「了別」呢?了,知道。別,差別。了別,知道差別的心行,就是識。
(懶癌症又犯了,這部分是抄以前的帖子回復的,等俺更新了繼續補充)
色,是「物」;
識,是「心」;
受,是「物」作用於「心」;
想,是「心」作用於「心」;
行,是「心」作用於「物」;
總的來說,受、想、行,是心的三類活動。
-----------------------------------------------------------------------------
或者另一種說法:
色:存在(所有的「東西」,有實體的,以及無實體的)
受:感受(輸入)
想:思考(處理)
行:決定(輸出)
識:心(操作系統本身)
色:顏色、形狀、明暗,稱之為「色」。
受:感受,有所感受稱之為「受」。
想:念想、思想,稱之為「想」。
行:身口意行,一切行為、運動都稱之為「行」。
識:分別、識知、認識,有所識知稱之為「識」。
五蘊,又稱五陰。
「蘊」你可以想像成「棉花團」;「陰」可以想像成五種陰影。
我覺得下面這個頁面已經算是比較通俗了,然而也不算真的通俗,因為和五蘊相關的還有緣起十二支,而我比較不解的是,眾論師都說五蘊就是全部的名色法,為何緣起法中卻把名色與六識,分開來說,這個疑問在我最近閱讀了朱倍賢教授的文章後,有了初步的了解。
五蘊 - 上座部佛教百科
色蘊
什麼是「色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色蘊。」(S.22.48)
什麼是「色」呢?佛陀說「諸比庫!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之色,名為色。」(S.22.56)
受蘊
什麼是「受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受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受蘊。」(S.22.48)
什麼是「受」呢?佛陀說「諸比庫!是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是。」(S.22.56)這裡,佛陀是按「受」所生起的根門,將「受」分為六種。
在其他經典里,佛陀說「諸比庫!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為三者?乃樂受、苦受、非苦非樂受是。」(S.36.5)
想蘊
什麼是「想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想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想蘊。」(S.22.48)
那麼,什麼是「想」呢?佛陀說「諸比庫! 六想身是。[謂:]色想、聲想、香想、味想、所觸想、法想是,此名之為想。」(S.22.56)佛陀在此是依據「想」所涉及的內容進行劃分的,並按外六處將「想」分為六類。
行蘊
什麼是「行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行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行蘊。」(S.22.48)
那麼,什麼是「行」呢?佛陀說「諸比庫! 六思身是。[謂:]色思、聲思、香思、味思、所觸思、法思是,此名之為行。」(S.22.56)與「想」類似,佛陀在此是依據「行」所涉及的內容進行劃分的,並按外六處將「行」分為六類。
識蘊
什麼是「識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識蘊。」(S.22.48)
那麼,什麼是「識」呢?佛陀說「諸比庫! 六識身是。[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S.22.56)與「受」類似,佛陀在此是依據「識」所生起的根門,將「識」分為六種。
SN.12.2
而,比丘們!什麼是老死?所有眾生中,關於每一種眾生類的老、老衰、齒落、發白、皮皺、壽命的衰退、諸根的退化,這被稱為老;所有眾生中,由於每一種眾生類的過世、滅亡、崩解、消失、死亡、壽終、諸蘊的崩解、屍體的捨棄,這被稱為死,這樣,這老與這死,比丘們!這被稱為老死。
而,比丘們!什麼是生?所有眾生中,關於每一種眾生類的生、出生、入[胎]、生起、再生、諸蘊顯現、得諸處,比丘們!這被稱為生。 而,比丘們!什麼是有?有這三種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比丘們!這被稱為有。 而,比丘們!什麼是取?有這四種取:欲取、見取、戒禁取、[真]我論取,比丘們!這被稱為取。 而,比丘們!什麼是渴愛?有這六類渴愛:對色的渴愛、對聲的渴愛、對氣味的渴愛、對味道的渴愛、對所觸的渴愛、對法的渴愛,比丘們!這被稱為渴愛。 而,比丘們!什麼是受?有這六類受: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比丘們!這被稱為受。 而,比丘們!什麼是觸?有這六類觸: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比丘們!這被稱為觸。 而,比丘們!什麼是六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比丘們!這些叫作六處。 而,比丘們!什麼是名色?受、想、思、觸、作意,這被稱為名;四大與四大之所造色,這被稱為色,這樣,這名與這色,比丘們!這被稱為名色。 而,比丘們!什麼是識?有這六類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比丘們!這被稱為識。 而,比丘們!什麼是行?有這三種行:身行、語行、心行,比丘們!這些叫作行。 而,比丘們!什麼是無明?不知苦、不知苦集、不知苦滅、不知導向苦滅道跡,比丘們!這被稱為無明。
針對佛陀為何把名色與六識分開來講,我目前接受朱倍賢教授的觀點:
http://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207.html
《相應部》經典中的「五蘊」
佛陀之所以在教法里,有那麼多地方講到五蘊,並不是為了要解釋眾生是由甚麼元素組合的。「由甚麼元素組合」的這種猜測和議論,對於超越苦迫並沒有實質的幫助。從大約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的論書、乃至自稱是「佛經」的大乘作品,大量地傳出「眾生是五蘊所組合,所以是性空或無我」的觀念。然而,這並不是歷史佛陀講解五蘊的用意。
歷史佛陀從不從事「在本體上,眾生終究是甚麼,是由甚麼東西組成」的戲論和臆測。沒有任何一部早期的經典有說過「眾生是由五蘊所組成」、或「因為是五蘊所組成,所以無我」。提到五蘊和非我的經典,講的是「心所愛樂的五種活動方式,皆不足、也不值把它們當作是我」、 「若把五蘊當作我,即會因五蘊而苦」、 「為了長夜安樂、自身福益,莫把五蘊扛起來當作自我」…。 講解五蘊,是為了幫助禪修者的注意力導向「動作的層次」。原始佛法中的每一種道品和講述法,都和活動的層次有關,有助於禪修者看到:輪迴和受苦都是動作;解脫主要是解脫於對活動的習慣性、上癮、依附、參與;禪修者唯一有助益的注意區塊與活動有關,才能了解、調整、放下某些內心動作。 同樣地,原始佛法中的五蘊,也是針對「活動與苦的關聯」而說,而不是表達「在本體上,眾生終究是甚麼,是由甚麼東西組成」的哲學。五蘊的議題,談的實際是:心如何以五蘊作為活動場域、執著對象、狩獵快樂的處所。換一個角度解釋,五取蘊就是:1。心吃東西的方式;2。 尋覓食物的所在;3。 還有「反被食物吞沒、驅逼」的狀態。 所以,所謂的「色取蘊」,就是:1)以肉體的經驗而喜貪、安逸、建立自我感,這種活動狀態;2)以肉體的經驗,作為喜貪、安逸、建立自我感的對象;3)心被肉體的經驗吞沒、驅逼…。所謂的「識取蘊」,就是:1)以覺知的功能而喜貪、安逸、建立自我感,這種活動狀態;2)以覺知的功能,作為喜貪、安逸、建立自我感的對象; 3)心被覺知功能的經驗吞沒、驅逼。 再換一個角度,同樣是原始佛經中「活動與苦的關聯」這一角度來解釋五蘊:所謂的「色蘊」,就是「在物質環境中尋覓食物的憑藉」(而此憑藉,本身也需要食物。也就是說,需要食物來延續著繼續覓食的狀態。請注意:佛經中的「食物」,包括了身心理食物);所謂的「受蘊」,就是「因捕獲食物,而感受快感、愉悅;因未能補獲食物,而感受不舒暢、甚至疼痛」; 「想蘊」,就是「評估、辨識環境中甚麼是食物、甚麼是可捕獲的食物」; 「行蘊」,就是「盤算獵捕、執行獵捕動作、加工或處理食物、吞食食物、消化食物、排泄食物」; 「識蘊」,就是「因為盤算著獵捕,所以能在大環境中察覺到堪作食物的獵物,並將注意力調焦到該獵物」(此所謂「行緣識」也)。 五蘊包含所有我們可能發生執著的對象、也包含了執著動作的本身。(《相應部22.79》所說的五蘊都是「行」,其中的意涵之一,就是每一個蘊都是執著的對象,每一個蘊也都可以是執著活動的某種表現方式)。理論上來說,所有的身心經驗,都可以被劃歸為五蘊里的某一蘊或多蘊。更重要的,所有心所執著的對象,所有心所愛樂的活動,都是五蘊的型態——現象界中,這是心所認得的、能消化的、能盤據攀附的既定對象。
色指的就是,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我們的這個色身;
受,就是我們的感受;想,就是我們的思想或是我們的欲想,我們想做什麼事情叫作想;行的話指的就是,不管是我們的色身或是我們心理運行的一段時間連續的狀態,我們把它概括稱為行;識,指的就是我們心理上面,所有心理作用的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分別、了別。三乘菩提概說第016-020集第16集 五蘊概說+色蘊
南無佛法僧
蘊就是涵蓋一切的意思,比如色蘊和色法,蘊的含義就包括了過去的色法,現在的色法和將來的色法,所以古文說蘊是聚集的意思,實際白話就是涵蓋一切的意思。
色:大概等於物質,但是佛教的色還包含了一點精神層面的東西。色有11種,分別是五根,五塵,這些都可以直接理解為物質,除了這十種物質以外,還有一個「法處所攝色」也算是色,可是這種色按照我們現代人的說法,應該屬於精神,不屬於物質。法處所攝色又分了五種,那麼簡單的解釋一下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叫無表色,無表色是指持戒,一個人持戒了,遵守戒律,這個戒體佛教認為是色法,叫做無表色,是法處所攝色的一種,但按照現代人的思維是沒辦法理解的,戒體不就是人的意志力嘛,怎麼成了色法?是的,可以不認同佛教,但是人家就這麼規定的,所以佛教的色法或者色蘊近似於物質,但是又不完全是物質,因為還有一個法處所攝色。
受:就是指苦樂受,可以分為三種,也可以分五種,分別為苦,樂,喜,憂,舍(不苦不樂),三種就去掉喜和憂。喜和猶是精神上的受,苦和樂是肉體層面的受,原本的佛教喜憂涵蓋在苦樂里,唯識宗分的比較細緻,把喜憂也分了出來。
想:就是感知,不要理解為想像或者思考,人或者動物的感知能力就是想,它的定義是「於境取相為性」,你在境界中可以感知可以取相,這就是想。
行:最開始是指心理層面的造作,或者起心動念,人或者動物的意向或者意志,但是隨著佛法理論體系的擴大,行蘊變成了一個大雜燴,它泛指一切心理現象除了苦樂受和感知,因為苦樂受和感知雖然也是心理現象但已經單獨成為了兩蘊,所以剩下的所有心理現象全部歸入行蘊,比如人的思維,記憶,慾望,注意力等,全部屬於行蘊。
識:泛指一切識別能力,受想行三者統一起來就是識,識只是一個抽象概念,就是識別能力,但是具體識別哪些,就要看受,想,行三蘊的具體內容,所以識就是受,想,行的識別能力的抽象總稱。
總體來講,五蘊的劃分並不是很嚴謹,它可以粗略的理解為精神和物質,但是劃分上非常凌亂。據說這樣的劃分是為了對立外道的涅槃四德,外道相信涅槃是常,樂,我,凈的,而色蘊無常,諸受是苦,諸行也無常等,大概可以對立上。五蘊(色受想行識)就是構成生命的五個零部件。
你的生命就是肉身(色)+肉身的感受(受)+以概念的記憶和聯結為基礎的思維活動(想)+主觀意願的表達(行)+分析辨識判斷評估的能力(識)組成。
做為一種簡單粗糙的生命觀,它已經只能被送進博物館了,就好像我們有了元素周期表,誰還會相信地水火風四大構成整個宇宙的觀念呢?站在心物一元的立場,看五蘊這種說法,當然是錯的。但是雖然是錯的,仍然有利用價值。就著這些概念,可以去體會即色非色,說不定可以證悟空性。即受非受也可以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都是開悟的好概念。就看你怎麼用了。當然前提是你自己得先開悟。一般來說,五蘊就是你的一切身心現象(注意這個限定詞,很重要!)的總集合。蘊就是數學中集合的意思。
色蘊,就是一切能被你感知的東東
受蘊,就是一切你所感受到的東東,分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想蘊,就是你執著於這些「受」以後的一切想幹啥的那個動機——是樂受,則想得到;是苦受,則想斷除;是不苦樂受,則是無計
行蘊,就是對這個動機的落實
識蘊,就是(嚴格說)你自輪迴以來,對這些色、受的認識以及思維和行為的慣性(稱為業或業習)。當然,如果觀察不到過去世的影響,就從此生的觀察也是一樣的。
蘊:集聚,蘊藏。原指亂麻,快刀斬亂麻的亂麻。以下是百度知道的回答:
一、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體的毛髮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堅硬性的地大;唾涕膿血,痰淚便利等是潮濕性的水大;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
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風等四種物性沒有永恆性,沒有自主性,是因緣條件和合而存在。 四大不調:在佛教的一般語境中四大不調是指身體健康受損,也有稱法體違和的。也就是指色身的生態失衡。二、五蘊:色、受、想、行、識。
蘊者,積聚之義。謂眾生由此五法積聚成身,復因此身積聚有為煩惱等法,能受無量生死也。 色蘊,色即質礙之義。謂眼、耳、鼻、舌、身諸根和合積聚,故名色蘊。受蘊,受即領納之義。謂六識與六塵相應,而有六受,和合積聚,故名受蘊。(六識、六塵、六受者,眼識受色塵,耳識受聲塵,鼻識受香塵,舌識受味塵,身識受觸塵,意識受法塵也。)
想蘊,想即思想之義。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蘊。(六想者,謂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觸想觸、著法想法也。)
行蘊,行即遷流造作之義。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和合積聚,故名行蘊。
識蘊,識即了別之義。謂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之識,於諸塵境上,照了分別,和合積聚,故名識蘊。
佛教中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四大五蘊所成,四大為萬物之基本屬性,五蘊為萬物之分類方式。謝邀!當我看到這個邀請時正在外地晃蕩,彼時想到等回家後翻一下內觀的書籍後再回答這個問題,可當我真的翻了書後發現卻是哪都沾些邊卻又哪都不適用,突然覺察到自己在畫地為牢。 關於「五蘊」的解釋可謂汗牛充棟,所謂通俗易懂的看法也不在少數,其中有些觀點讓人看後或許會有恍然大悟或正該如此之感。但當我們試圖通過別人的觀點去應對自己的問題時,最容易採取的做法不外乎是先聞慧後思慧,但真正對我們有益的卻只能是修慧。 我個人建議,不要試圖從智力的角度去理解「五蘊」,只是單純的覺知就好,語言在很多時候都太過蒼白無力,無法描述出純粹的感知。
我覺得我說的很通俗易懂,不知道你感覺如何。
比如色蘊和受蘊。
想想水和冰是透明的,為什雪確是白色的呢?
每一片小雪花都是透明的,但是堆起來就成那樣的了,非常堅固的雪塊,刀不一定可以砍得動。我猜想色應該也是透明的,就是泥巴其實是透明的,縮小版的泥巴是灰塵,再把灰塵分成特別細小的,類比雪塊到手裡雪,到一片一片的雪花。
再比如想法,感受等等,一個普通正常人,每個想法,看法,觀點,感受都特別堅固,堅定,這就像雪塊,刀也砍不斷。但是,想法和感受存在於哪裡呢?這麼堅固的東西用手抓住看看?根本沒有。只是執著於 想 太深,堅固,稱為想蘊。 就是雪塊。 不執著於想時,就是一片一片的雪花,晶瑩剔透懂幾乎沒有。
真正明白五蘊沒有住處,就不會執著了。而是安守本心,通透一切根塵。把你的心拿來,我告訴你具體的五蘊區分。
好吧,詳細解釋一下色受想行識——五 蘊
還原生命原始的面目,這個過程稱為修行。那麼我們所認為的生命,到底是什麼呢?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感情?我們的覺受?我們的體驗?還是我們的思維?當我們去思維生命,究竟原本的面目,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釋迦牟尼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個無邊的「苦海」,如何理解?將生命諸種的表現聚合起來,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意識,我們的體驗,我們的覺知、情緒、感情,我們的喜怒哀樂,人性種種的慾望,和滿足慾望之後的經驗體會,當它相續凝聚而成概念,概念的相續就會呈現出現有的,非常真實系統的,真切、有血有肉的「自我」。
如果這個「我」,他是永恆不變的,那麼我們就不可能老去,人體就不可能生病,我們的心就不可能體驗喜怒哀樂情緒的起伏,我們也不可能最終走向四大分解。我們的身心、思維、情緒、感受僅僅是生命的展現,但是在展現生命的同時,因為我們的心,被概念呈現所蒙蔽,誤認為色塵因果的表現是真實存在,心靈攀緣了色塵相續,因果聚合就成為了我們自己。當心靈被妄想束縛,妄念相續所現因果,從而體現出來了我們的命運起伏,生死輪轉,因果循環展現出眾生世界。心靈色塵分化心靈覺知,業力習氣顯現出三界六道,生死苦海。
我們原始本初的自性,伴隨著我們的見聞覺知,伴隨著肉體的成長和消失,伴隨著我們心靈的覺受,以及各種情感體驗,但是卻從未生過。本初覺性如同虛空,與我們的心合為一體,但是卻不被內心覺知習氣所染著。當虛空中煩惱塵色消散,則本初覺性亦同分解,無所生、無所住的空性,實無可證之境界,實無可得之明覺,無染諸法,卻依諸法顯現。當自性以眾生心表現,即是清凈菩提心,即是妙明真心。祂不是我們的思維與意識能夠覺知的,可是眾生的思維和意識,情感和體驗卻無時無刻、圓滿周遍都在體現著菩提心。行者透過思維與體驗返觀內照,分解見聞覺知的源頭經驗,就能夠覺照內心清凈菩提,菩提心隨本初覺性生化萬有,包藏宇宙,滲透微塵,隨色塵處處彰顯,菩提心卻不落諸相,本初覺性僅僅是清凈菩提的倒影,自性清凈隨塵所現,卻無染諸塵,隨順周遍,圓覺不動。
法界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人類、阿修羅、天人、聲聞,緣覺,菩薩、如來佛。一切法之彰顯,從究竟義來說,皆依妄想倒映自性所現幻境,「妄為明覺」從而覺明為咎;而一真法界,即眾生圓成自性——卻滲透在十法界一切眾生世界之中,無染本覺滲透在地獄、餓鬼、畜生、人類、天人、阿修羅、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眾生因認知自性,所現身心境界,寂滅本覺以宇宙蒼穹,世界眾生所體現,伴隨一切卻不染一切色塵,周遍眾生卻不掛絲毫境界,隨順生滅卻如如不動,眾生於清凈菩提心即見一真法界之如來。眾生自性皆是佛陀妙明真心,宇宙世界皆升起於如來妙覺真心,只因眾生迷失佛心從而沉淪業果。當眾生在因果相續中,能夠聽聞正法,反聞自性,清凈自心,破除妄想,當下,即能於妄想境界中,實證本初妙覺明心,圓覺自性就於塵垢身心顯現無礙清涼,這就是見性。
宇宙是眾生心性所現幻境,因無始劫來眾生妄想塵勞,業塵相續所現世界諸相,宇宙即是心塵因果相續,本質緣起性空,只因眾生煩惱業力所現因緣相續,蒙蔽如來自性而成三界六道,流浪生死。生與死,即是業塵煩惱的相續,生與死,即是自心現量,依眾生五蘊循環,所現苦、集、滅、道。
何為五蘊?色,受,想,行,識,我們所認為的身心自我,世界自然,皆因五蘊塵色相續所現,「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阿難,如是觀察,這五種陰,雖有粗細、深淺的分別,總是五種妄想所造成,並非真如妙心所本有。——《楞嚴經》
譬如說,現在我們面前擺放著一個果盤,果盤中有橘子、橙子、香蕉、葡萄、荔枝、龍眼,檸檬等各種水果。當我們看到果盤的時候,也就同時看到了虛空。桌子上擺放著果盤,而桌子與果盤一定是存在於空間之中的,你看到果盤與虛空相,即是色陰在作用。
當我們看到果盤中的水果,內心對於水果色相生起體驗:香蕉是綿的,蘋果是甜的,荔枝是甜的,檸檬是酸的,葡萄水多……當我們看到水果色相的同時,內心會對這些色相生起條件反射:酸、甜、苦、辣、乾燥或是濕潤,內心對於世界的條件反射,諸種體驗感受,即是受陰所呈現。
當我們看到果盤的時候,知道果盤的名相,知道這個名相是水果,這個名相是桌子,這個名相是香蕉,這個名相是檸檬……諸種水果和物質的色相,我們賦予它各種名詞的概念。而概念的形成,是因為意識曾經體驗過水果與物質的覺受感知,感知形成經驗,經驗固化形成體驗,體驗與意識相續,而成記憶,記憶相續形成思維,思維與內心經驗感受相續,形成概念,諸種概念觀念,聚合肉體六根,攝取外部世界色塵,就會投射出外部世界諸種色相,思維概念為色相冠以諸種名詞,即會形成人類的知識體系、邏輯思維、諸種學術,以及建立在思維概念之上的邏輯科學,以及精神文化修養;記憶與意識,即是想陰所呈現。
想陰是兩部分構成的。第一是心靈經驗覺知;第二是意根的概念分別。
心靈覺知經驗攀緣意根,意根攝取外界色相,形成概念,概念累積聚合形成記憶,有了記憶,才會通過過去記憶的概念,對外界的事物形成取捨分別,它就形成了思維、意識。有了思維,有了意識,又會在思維意識對於六根攝取的條件之下,對外界形成分別和判定,將判定的概念又種在阿賴耶識里,對於外界形成相續,如同圓圈循環。往複相續的過程,即體現出對取捨外塵的諸種概念,習氣妄想形成心靈境界體驗,心靈依概念體驗而取捨六塵,形成覺知分別,覺知就是自我的根本。而意識則是心靈覺知攝取肉體,所現意根,意根攝取外界色塵,與阿賴耶識中習氣妄念種子相續,循環往複就是我們所謂的自我意識,思維思想。
意,僅僅是心靈覺知攀緣肉體六根,所現習氣妄念的相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本源頭都源於心靈覺知。心靈的覺知,是由極其細膩、極其微觀、極盡細微的經驗聚合而成,是無數的非常精微細膩的分別經驗所聚合而成。無量念頭的經驗,聚合而形成了心性覺知,覺知就像是載體,形成了大地的表面,在土地上才能蓋出房子。
意,就是眾生心性本初覺性,被覺知妄想蒙蔽分割,在肉體意根所現的覺性光明,當眾生心性鬆弛舒緩,徹底消散內心深處經驗取捨的緊張感,則現眾生意識清晰明澈,意卻不被思維分別意識所動搖,所改變,所沾染。意,僅僅是六根的一個功用,他的源頭,即是心靈深處的覺知所現,當心靈覺知不再攀緣六根色塵體驗,心靈覺知不再被心性色塵相續所現的諸種境界帶動,六根色塵清凈,心性則安定輕柔,清明無染,則心靈覺知就會逐漸分解消散,覺知分別消散的過程,就是心性深處行陰流,展現光明世界的過程,心靈覺明依覺知所現光明世界,覺知即是覺明染著所現幻影。當覺知徹底消散,則心靈覺明亦同消散,無生無滅,即破除了行陰流,展現出識陰的原本面目。
心靈覺知攀緣意根,就會體現出意識。意識即會分別空與色,就會分別存在與不存在。只要有了存在的概念分別,就會有了過去、現在和未來,這就是時間和空間。
覺知攀緣了眼根,就分辨出光明,或者是黑暗,諸種色相就會形成;覺知攀緣了身體,就會有觸覺與無觸覺。對於觸覺的延續分別,就會形成了冷熱脹酸麻疼癢諸種體驗,眼耳鼻舌身意的功效,皆是覺知延續所分別,色聲香味觸法,皆是習氣妄想的相續業塵。
所以我們六根的根本源頭,在於心靈的覺知。這個覺知,是因為心靈的覺明被六根的色塵所掩蓋分化而形成覺知、構成覺知的,無量細膩習氣體現出來三界六道眾生的生命表現。
心性覺明被六根的色塵蒙蔽固化後,形成覺知,覺知攀緣六根展現出世界諸相,而我們心靈原始純明、洞察秋毫的心性覺明,卻被我們的覺知分別所掩蓋。所以我們的意識,思維沒有辦法知道,原來肉體六根所攝取的景象境界,體驗感受皆是虛假的,我們的六根功能是有局限的,肉體六根剎那間就在生滅相續中,六根塵色本來就是無量細膩的妄想習氣相續所聚合構成,眾生所看到的全部是心靈塵垢相續所現的虛幻。反過來講,我們就是被心性覺知所固化而成的見聞覺知給蒙蔽了。我們像奴隸一樣,我們像被套上籠頭的牲口一樣,被我們心靈覺知攀緣六根色塵,所形成的妄想經驗,帶入到妄念不停生滅的習氣相續之中去,那就是生死大海,那就是永無終盡的生死流浪。
因眾生迷失了自性,明空覺性被妄想所掩蓋,形成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形成妄念種子,妄念業塵相續,因緣業果體現出三界六道,妄想相續,因緣相扣,循環不息,所現十二因緣法,色、受、想、行、識,妄念所現業果,妄心攀緣業塵,塵念循環,展現生死苦海,眾生心性迷幻所現世界,儘是無明。
眾生命運起伏,三界生死輪轉,皆因想陰起,行陰流所現的本初光明,那如同浩瀚光明海洋一樣,純然流動的本初光明,被想陰所固化,分解、局限成為眾生的見聞覺知,形成了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體現喜怒哀樂驚恐懼七情,就像河流流過河床,遇到水底石塊,水面就顯現出一個一個的漩渦,這一個一個的漩渦,就是心靈覺明攀緣六根塵色,所現細微分別經驗,因經驗分別而形成一個一個的細微念頭,由這些微細的妄念與根塵相續,形成內心境界體驗,因內心體驗攝取六根,所現意識想陰。心靈覺明就是行陰流,是妄想覺知的核心與根本,卻因覺知妄想,習氣業塵的分割固化,展現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同的功用,所現諸種見聞覺知。
就像平靜的湖泊遭遇寒冷的溫度,將湖面凍結凝聚成了冰塊,溫度就是我們意識深處,心靈緊張感的經驗體驗,而冰塊就是我們的思維意識。因為心靈深處,覺明取捨六塵所現的細微妄想,形成了分別經驗,經驗攀緣六根形成體驗,體驗形成概念,概念本身即是業塵覺知,覺知凝聚了習氣妄念、蒙蔽原本純然的心靈覺明,覺知攀緣六根取受外界塵色,即是身心我執,意識思維,情感體驗。當覺知攝取六根對於外界的色塵信息,形成新的經驗概念,在概念體驗中成長的覺知,反過來又蒙蔽了心靈覺明,客塵煩惱與覺知循環,形成了新的妄想、經驗、體驗和概念。覺知不斷地累積,不斷地相續,不斷地蒙蔽心靈覺明,將心性純然光明蒙蔽分割,透過肉體意根展現,就形成了眾生最原始的意。
如何從妄想的綁架、束縛、蒙蔽、牽絆、奴役當中解脫出來?我們只能依靠正法,遵從正知見。依止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學習《楞嚴經》、《圓覺經》,去思維《楞伽經》、《大日如來真經》中所闡述的究竟意義。將這些法,深刻地烙印在見聞覺知的深處,以我們的心靈深處的分別覺知去體驗。去思維苦、空、無常,去思維苦、集、滅、道,去思維理解身心如幻的道理。以佛陀教法,去清凈思維意識,以深觀禪修,去清凈六根習氣,心靈遠離攀緣貪愛、真誠面對我執,深入我執傲慢,明辨心靈妄想,進行持久深入的懺悔,改過思維中錯誤的概念,以寬恕、大愛、感恩的心,化解心性深處,因無明索取而形成的緊張感。久而久之,細微我執妄業消散,六根塵境自然清凈。
當行者身心處於鬆弛、安詳、柔軟、清凈的狀態,則六根就會逐漸地體現出原始局限的面目,眼耳鼻舌身意僅僅是心靈認識世界的工具,色聲香味觸法原本是心性覺知,凝固了習氣業塵的延續。當心靈不再攀緣六塵時,則六根的功效如同望遠鏡一樣,僅僅是一個存在的工具,卻不再是束縛生命原本的明覺。心性柔軟清凈,覺照六根六塵的客塵煩惱相續,卻不再被習氣煩惱牽引帶動,眾生心靈覺知攀緣六根,所現的色聲香味觸法塵境,是億萬劫客塵煩惱相續形成,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分散掉。當修行者逐步深入禪定境界,隨著我執傲慢、貪慾執迷的清淡清凈,我們的內心覺受,會從過去的緊張感、壓抑感、混沌感、疲憊感,慢慢地復甦,逐漸地清晰,柔軟,清凈,淡然,祥和,安定,猶如高速行駛的車輛,速度慢慢地減緩。我們因為攀緣了車輛高速行駛的速度,從而繃緊的神經,就會因車速減緩的當下,逐漸地鬆弛,安定,不再因攀緣六根色塵的妄想境界而緊張。
心靈從緊張感中解脫,如同急速行駛的車輛,終於停靠在了路邊。開車的人,不再因車輛的速度所繃緊神經,自然就會好好地休息一下,終於可以體驗到開車人原本的存在,而不再是行駛車輛的存在。車輛如同六根,急速行駛的速度,即是覺知攀緣六根,所現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而開車的人,即是心性深處,對於六塵極其細膩微觀的覺知。當覺知不再攀緣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就會逐漸地停息。雖然心靈表面,六塵運動相續所成的境界依舊存在,卻無法帶動心靈深處的覺知,覺知清凈,則我們的記憶觀念相續就會停止,思維是觀念與記憶聚合而成,當觀念記憶不再相續聚合,則思維就會消散。思維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我意識,意,是思維的根,即是我執識,源於心靈深處覺知分別,投射在肉體大腦上的體驗,就是意,而識就是思維,是意對於肉體其他根塵的分別取捨,形成的概念運動相續。
當心靈覺知放棄了對於六根客塵的攀緣,不再被六根功能所現的境界習氣所束縛,心靈覺知就會慢慢地從根塵幻覺妄想中解脫出來。當思維消散的當下,其他五根,皆會慢慢地停止相續,內在的感觸境界,色聲香味觸法諸種覺受感知,就會慢慢分解,意,逐漸脫離意根,思維消散的同時,意,從意根脫離,如同地上的探照燈,投射在虛空中的光柱,就會消失,空中的光斑,就會融化在地上的探照燈中。此刻心靈覺知不再攀緣六根,六塵境界分解,則六根根塵清凈,六根的功效依舊健全,眼耳鼻舌身意依舊可以見聞覺知,見聞覺知卻無法帶動、左右、蒙蔽心靈覺知。
過去,我們喜歡看電影,看電腦,看報紙,我們要學習,我們要在社會中生活,我們的身心要與世界相續才算是生活。相續的基本動力源自哪裡?源自心靈覺知對六根塵境的攀緣妄想,覺知妄想就是我們所說的原始意識動機,也就是需求,動機在推動肉體與世界結合運動,其次才是思維分別、概念取捨形成的感受體驗。我們的身心與世界,無非就是心靈覺知與意識分別相續而成的業果,世界宇宙,成住壞空,皆是心靈覺知攀緣六根,所投射而成的幻影。
眾生與世界諸相,皆是無始劫妄想與塵業相續,所現的業果,本質緣起性空,我們本質上就是心性塵垢所現的果報,我們根本就是被業力妄想所塑造,被業障習氣所推動,所活著,被因果束縛,無奈無助地造就著下一世的業習循環,妄想相續,永不停息,因緣生滅,無有終始,妄念業果所現目前的這一生。就算你掌握了全世界的知識,成為最有知識的大科學家,就算你在人世間功成名就,富貴至極,名譽響徹一億個宇宙,權利統攝十方三世無量國土,可是宇宙本為業果相續,根本緣起性空,一切擁有獲得,只不過是因緣相續,果報聚合,皆是生滅不停中,所現虛假幻境。因緣聚合所現生,因緣分解所現空,一切繁華囂張到最終,依舊無法逃脫成、住、壞、空的結果。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所值得炫耀的這一切,所自以為豪的這一切,我們所牽掛的這一切,讓心靈痛苦的、讓感受幸福的,人世間所有一切的擁有:權勢、財富、名譽、利益與親情,在死亡面前皆是虛幻!
就算你是世界領袖,就算你的財富比比爾?蓋茨超出了無量億倍,你擁有整個地球的財富,因緣聚合,因果兌現,四大分解之時,也買不回來你一條命!宇宙都是緣起性空,因緣和合之物,任何物質都在運動中生滅,任何生命現象都是生滅運動所現暫時的體現,我們怎麼可能脫離因果?世界皆是因果相續所現,因果的源頭就是我們的心靈。當我們被心靈色塵所投射的妄想業果所蒙蔽,我們註定被妄想塑造,被業果束縛,沉淪生死,無有片刻休息。當我們從妄心業塵中,尋找到心靈的源頭,見證了生命的實相,我們才可能從生死大海中解脫,獲得究竟恆常的安樂!我們必定會死,可是我們原本的自性伴隨生滅相續,卻無生無滅,圓覺不動。
為什麼不以死亡,這個註定的、必定發生的事實,去衡量生命過程中我們暫時擁有卻迷惑我們心智,本質毫無實際意義的現實利益呢?如果我們最終都要面對死亡,你為什麼不去考慮考慮死亡的本身?為什麼非要去考慮最終必定會失去的一切擁有呢?難道你沒有聽聞過,從未見到過他人已經死亡了嗎?如果我們已經看到思維到,生命的苦、空、無常、短暫,猶如河流上漂浮的樹葉,隨著湍急的水流湧向懸崖,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如同死亡的黑暗,將我們的身心靈魂帶入深淵,我們卻從來不去考慮如樹葉般脆弱的身心,如何從湍急的水流中解脫?雖然看到死亡的瀑布吞噬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祖輩以及世界上所有的眾生,我們眼睜睜地看著這所有一切的發生,卻熟視無睹,好像死亡最終不會降落在我們的頭頂,持有這樣麻木茫然的心態,我們如同傻子一樣,無奈絕望地走向生命的黑暗漩渦……
如果能夠體驗到死亡的真實存在,比現在所擁有的、所獲得的、所希望、所期許的一切,更加永恆真實,更加客觀公正,心靈願意直面死亡,直視生命因緣和合,緣起性空的本質,深刻理解佛陀所說,三界如同火宅,危機四伏,升起真實逃離之心,離舍世間索取享受貪愛,這就是出離心。
出離心並不是去寺院過幾天清苦日子,並不是在深山閉關幾年,過清凈離世的生活。真正的出離心是直面死亡,此刻當下,真實、如實地面對內心深處,對於死亡的恐懼。要像面對導師一樣,真誠、坦誠、如實地面對死亡的覺受,去面對任何人都無法迴避的,最終最現實的問題——死亡。當面對死亡,心靈直面死亡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今生所有一切的獲得,僅僅是一張脆弱的紙片,就是一片飄浮在虛空當中的柳絮,就是空中綻放的一朵煙花,就是水上浮起的一個泡沫,脆弱單薄,瞬間即逝,了無真義。當心靈能直面死亡的時候,當我們渴望去了解死亡終極真相的時候,當我們渴望從生死的掙扎輪迴中,獲得究竟解脫意義的時候,當下即是出離心的升起。
出離心是圓滿菩提心的基礎。菩提心是眾生先天的圓成自性,如虛空般,隨順萬有,無生無滅。但是我們要想通往終極的究竟自性,第一步就是誠實、真實地,無所掩飾、無所牽絆、無所恐懼、無所幻想、無所索取地直面死亡。思維無常,思維死亡,思維苦、集、滅、道,思維生命緣起性空,思維宇宙因緣和合,思維所有這些究竟法義的實相,能讓修行者升起真正的虔敬心,升起離我無求的純正信仰,升起真正的大雄勇猛的精進,升起徹底的出離心。當我們直面死亡的現實,在死亡的赤裸黑暗面前,我們的人生一無所有。
當我們徹底放棄對於人世間一切擁有、獲得、索取的執著,徹底放棄對於生命未來享受,以及所有獲得的希望,心靈覺知清凈,六根清凈,隨順世間諸種塵垢色相,卻不再攀緣色相,從而在內心升起諸種境界體驗,當我們再看報紙的時候,再看電視的時候,再使用電腦的時候,內心會覺得了無實意,了無興趣;這些外界的信息,繁雜而空虛,無聊膚淺,卻佔用我修行的時間。修行中的人,心靈深入觀察內在習氣經驗,清凈覺照習氣念想,在妄念相續中,在生滅剎那間,體驗不被生滅聚合所掩蓋的自性真如。
我們要全身心專註於內心,處於無有疑慮,無有思議的自然,心安住在裸露如虛空的明覺純然中,無有取捨無有分辨,任何思慮皆是牽絆,任何覺受波動,皆是干擾禪修的魔羅。閉關修行不是進入深山,而是清凈內心對於世界的攀緣。
心隨著意識的靜止而清凈,意識隨著心靈的柔軟祥和而放鬆,心不再被意識的分別觀念所聚合所分割,意識隨著心靈覺知放棄我執,放棄對於六根色塵的攀緣,而停止分別停止記憶觀念的相續,心不再被意識分別的緊張感所凝聚束縛,意識停止,意與心靈覺知此刻即是一體,心靈覺知徹底柔軟放鬆,離於焦慮情緒體驗,意即會融化於心,心與意相合,心靈覺知就會消散,所有附著在心靈覺明上的煩惱習氣、客塵、體驗、覺知、分別、我執、幻想、慾望、習氣的客塵煩惱,都會分解消散。
此刻,我們依舊看報紙,依舊使用電腦,依舊看電影看電視,可是,僅僅是看,心靈覺照所看景象,卻不生絲毫境界染著,無有情緒感受波動,心清凈如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見聞覺知的所成就的景象,如同鏡面映照世界,能照外界萬物,卻不留絲毫景象,鏡面不會因為映照的外界景象,升起一絲波瀾,境過不留,如同雁過寒潭,無有痕迹。報紙上的每一行字都清晰清楚,心靈明晰覺照,卻無染記憶觀念對於文字的延續幻想。離舍思維概念對於文字的分別,心靈深處即會清凈文字境界,明空離念,文字所指向的究竟意義即會現前。心靈明晰覺照,電腦中每一個圖面歷歷清晰,電影中每句話都聽得很清楚,心靈覺照不被習氣色塵所構成的情緒所蒙蔽,聽,僅僅是聽,聽到了聲音,心靈卻不會被情緒體驗所造作演化,成為任何情緒的衍生波動。
心靈覺照藉助眼睛在看,意可以分別萬物,心卻不會跟著分別走,這就是清凈心。
因為升起了真正的出離心,升起渴望修行,遵從真理的標準,捨棄今生所有,只為了去見證真理的面目,虔誠純凈、無有索取貪求的心,以身心靈魂去供養正法,卻無所求的一顆心,就是正知見的根本——「無所得,有所滅」。
當心的覺知,隨著六根的清凈,覺知攀緣根塵,所浮現出的習氣、客塵、煩惱、分別、我執、意識、情緒、體驗、概念、慾望都在淡化,心靈覺知清凈,覺知就會體現出來原本的面目。覺知的核心即是覺明,能映照六根塵境,卻不被塵境染著的覺照。覺明是靜止的、清凈的、空性的,不動的、無為的。說祂無為,是因為祂本無實性;說祂不動,因為覺明本質性空;只因心靈明覺沾染六根塵境,所現細微覺知經驗,覺知經驗蒙蔽了心靈明覺,所現心靈覺明,覺明是覺知的根本,覺知體現覺明,就是眾生的六根功效,能看、能聽、能聞、能嘗、能觸、能想,見聞覺知,皆是心靈覺明展現,而覺明卻因覺知妄想所現,六根清凈,則覺知清凈,覺知清凈,則覺明顯現,覺知分解,則覺明增長,覺知消散,則覺明消散。
當想陰分解的同時,行陰就會於心靈展現。行陰如何表現呢?
如同被雲層遮擋的陽光,展現出七彩斑斕的光線,雲層就是覺知,陽光就是心性明覺;雲層阻礙了陽光,投射七彩光線,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六塵相互交融,形成三界六道諸種業塵境界,展現六道生死輪迴。我們被七彩光線折射形成的世界所吸引,被世界色塵蒙蔽,就會認為世界,以及展現世界的雲層光線,是實際存在的,是實有不變的,這就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想陰聚合習氣業塵,而被因果塑造,被妄想牽引。當我們從七彩光線世界的繚亂中,清凈心靈,不再被色塵繚亂蒙蔽心靈,就會逐漸從七彩光線中,見證到光線的根本,原本是源自雲層。當我們開始離舍七彩光線世界,雲層同時就會分解,則陽光就能更加圓滿,更加明亮,更加純凈真實地從雲層中展現出來。光線原本就是因為雲層的阻礙而展現,本無有實質存在,當雲層消散的同時,光線就會逐漸脫離七彩斑斕的七彩光明,在七彩光明構成的世界中,展現出原始光明的純粹明覺,這就是漸入四聖道。雲層分解的過程,就是心靈覺知,想陰分解的過程,就是心性純明,心靈明覺展現原始面目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解脫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的過程,就是凡夫解脫因果循環,證悟初果羅漢,初地菩薩的過程。
我們面前的果盤,並不是恆常存在,也非永恆不變的,是水果的種子種在土地里,與陽光、雨水、溫度、肥料因緣聚合才長成了樹,因緣相續結出了果。當農民將水果從樹上摘下來,放到超市裡販賣,我們將水果買回家,然後將各色水果擺到果盤裡面,這一系列因緣相續,因果延續的過程,即是行陰流所呈現。宇宙世界即是業塵相續所現業果。我們將果盤引申為世界,宇宙本身即能量剎那生滅的相續體現,物質生滅相續的過程,不斷地呈現出各種暫時存在的意識境界與物質形態,因果生滅相續緣起的過程,即是行陰所呈現。
外界宇宙整體的相續運動,即是眾生心性中行陰流,細微妄念習氣相續所投射而呈現。
行陰因何而起呢?行陰是眾生心靈最根本的經驗覺知的展現,確定物質生滅為實有,這個確定感即是識陰。因為確定,從而升起存在感,因為存在感而升起實有的覺知、實有的經驗,存在感的確定即識陰,也就是阿賴耶識。
行陰流是阿賴耶識細膩妄想種子相續而現光明海洋,當構成行陰流的細膩念頭覺明,染著了六根業果之塵色,就會顯現出心靈覺知。因覺明對六根塵色形成了取受,取受的經驗即是習氣,取受的分別就是念頭,無量無盡極其細膩,極其微觀,極其微細的念頭,層層聚合,層層疊加,相續相融形成不同粗細的念頭,念頭又相續輪轉形成不同粗細的妄想境界。當無量無盡,不同粗細念頭,聚合習氣相續業果,即現三界無量世界眾生。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皆是妄想念頭的聚合相續業果,三界六道一切世界,皆是習氣所現的業塵幻境,由最初最細膩的分別經驗,形成的妄念相續,一直到我們人類心靈的覺知分別,中間無量無盡的粗細妄想,構成無盡無量業塵世界,這就是宗教中所說的三界六道。眾生因妄念所現業身,妄念相續聚合又成為新世界的因果緣起,因眾生的妄想生滅不休,業力幻覺構建出三界六道生死輪迴。故而佛說,宇宙世界皆是眾生共業所成就,皆由心性色塵所現無明幻境。這就是緣起性空,自心現量。
覺知分別所現的意識思維,情緒體驗,這些內境消散,心靈明照世界,卻不隨世界諸相波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見、能聞、能聽、能觸、能嘗的覺性並沒有消散,反而更加地清晰圓滿,但是色香聲味觸法的內境,客塵相續所現的諸種體驗覺受卻在淡化、消散,逐漸消退。六塵的境界只要消散、分解,你會發現你內心裏面的覺知,它們跟著在分解,跟著在消散,就像是河面的冰融化了,累積在冰面上的雪花、灰塵、草葉,這些色香聲味觸法的諸種境界,全部都會隨著冰塊的融化,全部都消散了。
隨著六根塵境界分解、消散、融化的同時,心靈覺知也在融化。覺知融化到一定程度,心靈覺明就會體現,如透過雲層的純明之光,純粹無有染雜無有掛礙的光,隱隱約約,就像是在霧氣當中的太陽一樣。只是因為六根殘留的細微習氣妄想色塵,而顯現出霧氣一般的精細覺受,才體現出來朦朦朧朧的光。這個過程就體現出禪定中所必須經歷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還有最高的一處,叫滅受想定。
當六根殘留的習氣霧氣完全消散,色香聲味觸法內六境,徹底分解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這時候就只是一根了。這一根是什麼呢?這一根是心靈覺明,也稱為妙明見精。此刻覺知分別就徹底消散、分解了,我們現在堅定認為實際存在的自我,就會徹底消散掉,意融於心,心融於空,超越三界生死輪迴,入法界聖道,解脫妄想生死之流。
在行陰流光明大海,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覺知,心靈深處細微的覺知經驗,皆與你一體,眾生的覺知皆是你、眾生的心靈經驗皆是你,你卻沒有自己。你的心就是宇宙萬物,無量眾生的心體,與眾生心性是同體的,與世界宇宙,自然萬物是一體的,十方世界如光明海洋所現一微塵,蒼穹宇宙眾生,微塵浩瀚世界皆為純然無有染雜,行陰猶如流動的光明,自然純凈無有染雜,眾生心性中,因細膩妄念所現的覺知、思想、意識,皆是漂浮在光明大海上的泡沫,泡沫聚合相續,從而顯現出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當意識分解,覺知消散,意融於心,心無造作,純然明朗,光明燦爛,與世界眾生心性本為一體,無有分割,即明照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的個體意識,皆是習氣妄念,想陰所現業果輪迴,而此處卻實無我執分別,純然朗凈,明照一切,不染一塵,不起一念,即入四聖道,名奢摩他,證阿羅漢果,即脫六道分段生死,超出三界輪迴。
此刻心靈覺明性光,通過六根展現出來,就是我們人類所認為的神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手具備聽的功能,後腦勺具備看的功能,構成身心的每一個細胞,雖然本質上皆是妄想業塵相續,所現業果,卻因為凈化了業塵習氣,業果聚合即是行陰流所現法性光明,肉體所有細胞都是一個整體,每一個細胞內,卻具備整體身心的遍知、遍見、遍聽、遍覺等等不可思議的能力,身心皆是心靈行陰明覺所現法性光明。但是此光明並不是真正的覺明空性,而依舊在三界六道高層境界內,是行陰所現的明覺遍照。
身心內外宇宙,皆是行陰流,生滅相續念頭所現。內外世界無外無內,無有分別,皆是光明海洋。肉體身心就像是無數件不同厚薄質量的衣服重疊而成,構成衣服的每一層布料,每一個細胞,每一個微塵皆是業力相續,皆是客塵煩惱,皆是因果所現。因果煩惱就是我們所認為的能量。不同粗細深淺念頭,體現出不同精細能量,不同層面的妄念習氣構成了繁雜而深入不同層面的空間,無量無數不同粗細的妄念交織,不同大小習氣所現的業力顆粒構成了交織的空間層次,因果聚合,緣起流轉重疊到一起,構成了我們的身心,以及眾生共業所現的客觀物質世界。世界本為心性的投射,身心內外緣起性空。
當覺知分解覺明現前,雲層徹底消散,光明完整展現,肉體內每一個細胞,每一層構成細胞的極盡微觀的業塵能量都是光明所現,行陰所現就是光明海洋,光明海洋與十方三世,過去未來當下,所有一切如來世界都是相互輝映,猶如無數鏡子相互映照,鏡中光明,無漏而圓滿的相互輝映,覺明海洋浮現無量眾生的見聞覺知。當我們的心靈覺知消散,即瞬間洞照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心靈細微的覺知與思想,遍觀眾生八萬劫生生死死,如同光明照耀中的虛空,可以清晰遍照布滿虛空中的微塵色相。
覺明心體與十方三世如來妙覺心相互輝映。妙明真心跟十方三世佛的智慧心相互輝映。佛心之光照射到你的心中,心體之光,無有染雜,如同鏡面反射回到如來的心中。十方三世無量無際諸佛如來心與你的心此刻皆是相互輝映,融為一體,無染一塵,不起一念,此名奢摩他,也就是入行陰流。
想陰是人的覺知。當六根清凈了之後,首先是意識的「識」,就是記憶和分別停止,概念和觀念停止。下一步呢,你的六塵再繼續淡化分解了之後,你的意就消散掉了,它就會融入到你心底里的覺知里來。意原本就是心靈覺知攀緣意根所現,意根清凈,則覺知清凈,意識不再攀緣外界色塵,則覺知與意皆會停息。猶如我們手中拿著手電筒,急速地晃動,光柱相續在虛空中畫出一個光圈,我們都以為這個虛空中的光圈是真實的,當我們拿著手電筒的手,開始慢慢舒緩停息,空中的光圈就會逐漸顯現出斷裂分解,當手徹底停息不再搖晃,則空中的光圈就會消失,僅僅剩下拿著手電筒的手,與手電筒投射的光。
手電筒,是大腦意根;手電筒投射光柱,是意;光圈循環是意識;因為光圈而顯現出來的虛空,對比而成的色彩是世界;晃動手電筒的手,是心靈覺知;而給予晃動的手傳遞能量的,是心靈覺明。覺知分解,則覺明顯現,覺知徹底消散,則覺明一同消失,心性明覺純然現前。
覺知在分解的過程當中,覺明體現的過程當中,它就會體現出來「聖道」,就是羅漢的果位,再往上是菩薩的果位,包括證果羅漢、大阿羅漢,包括初地菩薩、幾地菩薩,都會在你的覺知分解的過程當中,覺明體現的境界當中,在行陰流裡面體現出來祂的境界。釋迦牟尼佛說過,阿羅漢,包括菩薩,八地菩薩以下,都還可能退轉。為什麼呢?因為祂們的聖境,依舊在行陰流生滅相續之中,是識陰錯愕所現幻境,雖然解脫心靈覺知,粗重念頭相續所現六道分段生死輪迴,但是並未圓覺如來妙覺自性,並未徹底解脫五陰束縛。
如何解脫識陰束縛?行陰覺明就是識陰的展現。識陰沒有實體的,舉個例子,你家牆壁上掛著一塊表,秒鐘在「滴答滴答滴答」走,秒針一刻不停地變化。變化著的,是行陰,生滅相續著的,是行陰。鐘錶與房子是一體的,房子從蓋好後,到我們搬進來,買了傢具,然後過多少年又要裝修房子,然後過多少年這個房子老化,這個房子最後歸於塵土。它整個一系列的生滅過程,整個世界的緣起生滅過程,眾生與世界的生滅相續過程,都是行陰細微妄念,相續聚合生滅不休,妄念習氣所現眾生業塵成、住、壞、空,因果輪迴即是行陰。
行陰之所以體現過去,未來,當下時空相續,最根本的基礎,是因為「認為」虛空是實有,因虛空的存在性,才可能有時空的相續。因為虛空有實體才能展現因緣聚合,在實體虛空之上才能展現各種塵色,以及色塵因緣成、住、壞、空的生滅輪迴,對吧?宇宙緣起性空,本無自性,卻依空性所現地、水、火、風、見、識、空七大,見性本空,空本無見,離空離見,是名見性,所以構成宇宙世界的七大種性,本質皆是虛幻。而識陰卻將本空本幻的宇宙生滅色塵因緣,幻化固化為存在,只因這一念辨認,頃刻體現出存在感,因存在感所現的宇宙,基礎就是幻覺的相續。
建立在存在感之上的宇宙,就是識陰所現的夢境。識陰是一念妄想,行陰就是妄想的延續。行陰是宇宙時空,行陰是過去當下未來,行陰是緣起性空,行陰是三界六道一切表現,行陰是事物成住壞空,生滅聚合、眾生世界的存在,以及不存在,對於存在與不存在的判斷,眾生的萬相及內涵境界,皆在表現著行陰。但是行陰卻因存在的基礎,才有過去、當下、未來的相續輪轉,有存在感之「確認」,依確認的存在感,才會體現出「存在」的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因為存在感的確定,確定的瞬間,展現出當下、過去、未來,以及長、寬、深、運動等宇宙間不同時空維度。
時間和空間都是行陰的構成,行陰的運動卻體現著識陰的虛幻。
想陰除滅入行陰流,我們面前的這個果盤,即是流動的光明。果盤存在不存在?存在,卻是心性明覺體現世界,果盤是心的彰顯。肉體吃到的是人世間的水果,但是心性品嘗到的卻是法界四聖道的珍饈聖境。世界諸相,因緣因果皆是心體,心與世界宇宙無二無別;心性純明雖然依業身體現在三界六道,但是心體內境卻處於天國聖境。
果盤存在不存在?依舊存在,本質是妄想相續所現、業力因果相續,但是心體明覺於因果相續中,不被因果相續色相所帶動,覺照因果相續而不動。此刻果盤就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就是這一個果盤。在人間的色身,你吃了一個葡萄,但是在內在的聖境,你吃到的,品嘗到的,卻是四聖道的福報。
佛經上記載一段典故,佛陀曾經歷「馬麥之報」。
釋迦牟尼佛答應接受他人的供養,去了那個人家,結果人家忘記了供養如來的承諾,把佛與他的徒弟晾在馬棚裡面,也沒有人給他供食物來。沒有辦法,餓了怎麼辦呢?佛也得吃飯啊。後來阿難就乞討到馬吃的糧食,用馬麥做成飯,供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吃得很香,但是阿難吃得就很艱難——味道很糟糕啊,給牲口吃的糧食,肯定不如給人類食用的精細食物好吃。阿難看到佛陀吃得很香,很奇怪地詢問佛陀,為何如此難吃的食物,佛陀品嘗卻面無異色?釋迦牟尼佛就讓阿難去品嘗他缽裡面的飯,阿難嘗了佛陀缽中馬麥,哎喲,這個味道怎麼這麼好呀?釋迦牟尼佛說,你們看到的這個是馬麥,但是我吃到的呢,卻是天人界的供養。
當我們的心性,解脫了三界六道客塵煩惱,於妄想因果相續中,因果色相雖然體現,但是在內境心性中,卻不受客塵煩惱所束縛,色塵因果之相卻在心體呈現福報聖果。色身依舊隨順三界六道生滅因緣,覺明清凈,卻處於聖界福德果報。
為什麼如來不轉定業?宇宙即是眾生客塵煩惱因緣相續,所現業果輪迴,而因果色塵卻源自於眾生無明妄想。若佛陀改變了因果相續的定業表現,無論改變的是福報還是惡報,當改變了因果的表現,眾生妄想幻心並未解脫,那麼改變因果的這個心念,本身就是以妄心觸及妄果,改變因果的心,就成為造就新因果的基礎。妄心相續業果,相續輪轉何來解脫?外道渴望通過能量,法力法術,以神通改變因果的心,卻是無明妄想的延續體現,必將因妄心相續業果,被因緣聚合帶入煩惱輪迴。佛教是清凈離舍的道路,唯有從心靈深處,除滅所有客塵煩惱,還原眾生圓成自性,自性無生,方能在妄想聚合,生滅境界中,無染清凈,圓滿不動。
佛因大事因緣顯現,以色身宣講如來知見,給眾生一條解脫輪迴的道路。我們遵從正知見,改變內心的覺知,改變思維的觀念,改變習氣業力,圓成自性在習氣清凈中,一天一天地凈化,一天一天地復甦,一天一天地彰顯,雖然身在塵勞,但是心性無染已處聖界。
深入禪定,於行陰所現宇宙聖境中,心無眷戀,無有牽掛,無有執著,無有貪愛,心性長期處於清凈妙明之境界,無取無舍,在此光明無邊世界中,「覺照」眾生世界十方如來,覺照不動,而世界光明漸漸如同虛幻夢境一樣,慢慢地變得不真實了,能夠覺知夢境的覺照,卻是不動的。猶如阻礙陽光的雲層徹底消散,因為雲層所折射而成的七彩光明消散的同時,雲層之上的純明陽光,也就同時融化於虛空。雲層即是覺知,陽光就是覺明,七彩光線就是六道眾生,純明陽光與七彩光線,皆因雲層而生。雲層即是想陰,就是心性細微覺知,凝聚了阿賴耶識所現行陰流,折射成為七彩光線,以六道眾生見聞覺知體現。當雲層消散,則七彩光明消散,而被雲層遮擋凝聚而成的覺明純光,亦同消散,行陰流所現光明大海,就會慢慢地融化在虛空中,而虛空,即是識陰。
這即是「三摩地」,心幻法幻法我皆空。諸法生滅本無自性,能所雙亡,僅有一念存在感,無空,也無非空,這是滅受想定處。滅受想定處更深入一步,當一切光明盡褪去,細膩妄想念頭徹底消散之時,明覺不動,覺照身心如幻,世界如夢。覺知行陰光明世界之覺,在心靈深處覺照的「覺」,在光明融於虛空之時,覺照同時分解消散,無有可照之法,一切諸法皆因覺照所生,無有明覺之心,心靈明覺只因諸法所現,法與覺本無自性,皆是妄想所現,妄想停息,則法我皆空,空所空滅,明辨身心如幻世界如夢的覺照,本無實性,隨著諸法消散融於虛空。
虛空相就是識陰所現。
如幻和如實,真實和虛幻,原本是同一個東西。什麼東西呢?取受。就是辨認你了,認識你了,必定有一個認識你的「我」同時存在。所謂的「我」,就是因為對於你的認識而體現出來幻想,這就是能與所能。所謂的能就是取捨,而世界、身心、三界六道,皆源於這一念取捨,就是所能,取捨即是識性。於識陰虛空境界,覺照身心如幻,世界如夢的大空境,不要去分別虛空是否真實,不要去辨認如幻諸法,不要取捨分別如夢世界。久而久之,如夢如幻的世界和身心境界,如煙花一樣慢慢消散融化於虛空,虛空本無自性,辨別如夢如幻的虛空覺照也就同時融化,空所空滅,識陰虛空融化於無,瞬間本初覺性大放光明,入無生法忍,證不退轉果位。
原帖轉載自立靈修行網
更多學習請移步
其實,不管佛法也好,道教也罷!最終也就一句話,觀察、看清、明白自己的內心,然後明了,在明了之後你就可以超脫!其實什麼神通都是鬼扯的!都存在在傳說里,又有誰真正的見過呢?佛教里要持戒,持戒的目的就是為了你更好的觀察自己,學會觀察了,有這個意識了,之後強化它,讓它隨時都能出現在你的生活中,為什麼佛祖說佛法可以渡時間一切苦厄的法門!記住這只是一個法門,並不是宗教,也許佛祖的目的並不是發展一個宗教,都是後人給他發展的,他只是知道這個法門,想讓這個法門傳播開而已,就像中國的老子一樣,老子有創造道教嗎??答案是沒有,什麼太上老君都是後人強加在他身上的!宗教的發展出現了很多神通廣大的人,其實這些人並沒有什麼神通,他們只是當時的智者而已,被神話了!而佛教的法門就是觀察!想學就先從內觀開始,每一個人都可以學會!當一個方法被套上宗教的外套就會變得很可怕,很複雜!讓人捉摸不透,如果佛祖知道的話會不會被氣吐血!再加一句,最近在研究易經,上面確實有很多實用的東西!至於它能不能讓人算出命運,這個我不知道,也許就是道行不夠吧!我覺得易經是要和道教分開的!道教抓鬼什麼的,都會念一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都沒有太上老君明顯就是假的!有沒有鬼我不知道,但是這句話能變成抓鬼的咒語我覺得有點兒扯!有點兒啰嗦了,最近就是看不慣這些宗教,最氣人!有機會給你們講講什麼是真道教,什麼是騙子發展出來的假道教!!!最後!還是那句話,客觀的觀察自己,明了真我,超脫得大智慧!想要學內觀的話有一個好地方!在百度搜索中國內觀網,可以報名,免費的,不過要被關十天,還要持戒,除了洗刷用品,還有換洗衣服,其他東西都會被收走,包括手機!十天里不能說話,不能交流,包括比手勢!老師說什麼你就做什麼,十天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都不一樣!要去的要有心裡準備!!
色陰:眼睛看到的景象。場景,人,物
受陰:感覺到的碰觸。冷,熱,麻,等想陰:聯想到的。幻想,聯想,想像行陰:念的奔流不斷。心理流,想法不斷識陰:產生的覺知。對上面的認知。不可跟人交換五陰,五蘊,是五個心理的現象。都是我們的心理過程產生。每天都經歷,有人把行陰說成行為。可以參考楞嚴經色是指一切物質現象或者說客觀對象,其他四個是思想活動的四個層面。
如果按我的話說,全程乾貨恐怕。。。幾十萬字才能下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