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與一的關係與起源?
12-29
看笑林廣記讀到訓子
富翁子不識字,人勸以延師訓之。先學「一」字是一畫,次「二」字二畫,次「三」字三畫。其子便欣然投筆,告父曰:「兒已都曉字義,何用師為?」父喜之,乃謝去。一日,父欲招萬姓者飲,命子晨起治狀,至午不見寫成想知道為什麼是一而不是壹?是什麼時候開始寫一的?謝謝回答。
題主你問是什麼時候開始寫「一」的?
甲骨文中的「一」。
金文中的「一」。
大篆的「一」。
小篆的「一」。
楷書的「一」。
一二三四的「一」,從古至今都是「一」,就這一橫。
那麼「壹」又是怎麼回事呢?
「壹」字本來的意思,是「專一」。比如《左傳》說「與人之壹也」,也就是說「對待人很專一」。本意不是數字。
後來在使用過程中,也有用「壹」來代替「一」使用的情況出現,不過很少,一般都是為了裝逼。
至於大規模用「壹」來代替數字「一」,主要是財務上的考慮。因為「一」字筆畫太少,太容易被修改。比如上面加一橫就變成了二,加兩橫就變成了三,這樣賬務就很不保險。所以從唐朝開始,就給「一二三四五六八九十」十個數字全部弄了一套大寫出來,也就是「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記賬時就使用這套大寫數字,可以保證賬務的準確。
其實這十個大寫數字各有本來含意,本意都和數字無關。謝謝 @三種不同的紅色 有意思回答,時間想要商榷一下。
康熙字典243頁第10字解釋「壹」,有 「又與一同。《周禮·天官》公之士壹命。 」
在443頁第18字解釋「捌」字時,說「【正字通】秦法凡數目字文單者, 取茂密字易之, 一作壹 二作貳」。
說是秦初主要改了一、二、三,在朱元璋這兒才全部改大寫,參見:
大明尚書和一串大寫數字--定海新聞網
一和壹不是繁體和簡體關係,兩個字是不同的字,作數字意義時,是人為約定的大小寫關係。
好像我審題更認真!題主認為壹是一的繁體(本字),一是壹的簡化,先有壹後有一,對不對?然而並非如此。一二三多符合造字規律啊一看就知道是最早的那一批字了!描述里的故事也是一二三的簡單直白的體現嘛。
嗯,題主你看這個壹是不是特別複雜?你看你給人寫張借據:今借一萬元……,別人給你加一筆,今借七萬元……,明白?
推薦閱讀:
※「?旦乂」(U+23150)怎麼念?
※「?艹叜」是什麼字?
※讀作「wú」、表示「沒有」的字為什麼要寫成「無」,「無」字不是挺好的嗎?
TAG:異體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