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這個稱謂是何時出現的?
如題。
「中華民族」的代指又有怎樣的演變呢?
如果單說「中華民族」這個名詞的出現,其實這個辭彙非常年輕,也不過一百多年歷史。直到1902年,在梁啟超的作品中,才剛剛出現了最早的「中華民族」一詞。
可如果要問「中華民族」的同化、融合、以及形成,卻可以上溯到先秦時代,華夏族和漢族開始不斷融合吸納周邊少數民族的歷史。
在探討這段歷史之前,不如先看看,什麼是——中華民族?
即使在梁啟超的時代,人們對中華民族的定義都非常模糊。按我們如今課本上的說法,中華民族包括漢族和其他共同生活在我國的55個少數民族的總稱,藏族啊壯族啊朝鮮族蒙古族啊都算中華民族。可是,同樣是蒙古族,住在內蒙古的就算中華民族,住在外蒙古的就不能算。當然,很多有海棠葉情節的中國人覺得蒙古的蒙古人也算中華民族,只不過蒙古人才不認。
我高中的時候,同桌是一個朝鮮族美女,姓朴。她長得一看就非我族類,倒是很像《大長今》裡面那些外國佬。我經常對其進行精神折磨,說你一個朝鮮族人,連本族的母語都不會說,倒是把外族的漢語說得挺溜。奧運會乒乓球中國對上朝鮮,你不給你們本民族的加油這不是民族敗類么。她總是挺無奈的。
這就是民族認同與劃分上的典型問題,早先我們漢族和滿族人打的不可開交,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後來經過民族融合,好像大家就都開始上下一心。美國籍導演李安拿了奧斯卡獎,我大學時同是美國籍的老校長高錕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媒體一直貼金說他們算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但早先同樣生於我國的達賴喇嘛拿了諾貝爾和平獎,媒體就不認。——什麼人算是中國人,什麼人算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按國籍分么?按血統分么?還是按政治立場分呢?本質上就是民族身份認同的問題。
王明珂先生《邊緣人群華夏化歷程:吳太伯的故事》中,說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春秋時候的吳國,本來算是少數民族,但吳國人總是不爽,不希望作為南蠻被看低。於是,吳國人杜撰出來一個「太伯奔吳」的故事,說我們吳國人其實不是少數民族,其實是早先漢族(當時還是華夏族)有個叫太伯的周室宗親跑到我們這裡,然後繁衍生息成吳國人,所以吳國也算是華夏一支,中華正統。這個說法很受中原地區人士歡迎,中原人也樂意把他們視作祖先失落的後代。於是吳國人的少數民族漢化順利完成,太伯奔吳的故事還載入了《史記》,吳國人升格為華夏人,後來的吳王夫差,還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那時候,只要少數民族願意,還能得到華夏族批准,就可以加入到華夏族的圈子裡面來。當時有好些少數民族都是這樣曲線救國,為自己編出來一個漢族祖先,得到認同之後才算做華夏一支的。
吳國人的經歷還算幸運,順利完成漢化。很多時候少數民族想加入到華夏族中,華夏族根本不答應。東晉十六國的時候,北方全是少數民族,可能是我們漢族文化實在太有吸引力,所有的少數民族都想快快洗底,加入到華夏族的大家庭當中來。比如前趙首領劉淵,是個匈奴人,非要把自己改姓為劉,國號漢,證明自己是漢室正統。還有一個的赫連勃勃,聽名字都知道是個蠻人,建立大夏之後非要說自己是大禹的後代,中華文明的嫡傳。整個東晉時代北方一直鬧騰的不可開交,東晉皇室雖然偏安一隅,但好歹是華夏族正統。眼看著北方這些野人紛紛拉起大旗說自己是漢人,南方的東晉士人對此唯一的反應就是:把這段歷史稱為五「胡」亂華。
不接受這些少數民族成為華夏一支的重要原因是,當時的華夏族看不起這幫蠻人。蠻人無君無父,不講倫理,不講禮貌,還不講衛生。說漢族和夷狄是一支,簡直丟臉。在史書里,漢人對匈奴人的看法就很糟糕:說他們重利而輕禮義,重視壯碩的人,輕賤老弱病殘(貴壯健,賤老弱)。而且還是個亂倫的民族,爸爸死了,匈奴人就娶自己後媽,哥哥死了,弟弟就娶嫂子(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娶其妻妻之),簡直就是一幫變態。 成語「人面獸心」現在是罵人話,可這個成語最早是班固用在《漢書》里描述匈奴人的,原文是「被髮左衽,人面獸心。」而且班固不認為說他們人面獸心是罵他們,他覺得自己是在敘述。
不過,漢人也不是對周邊少數民族一概加以鄙視,當時漢人超喜歡朝鮮人。漢朝時候,漢族人接觸到朝鮮時,覺得這個國家好,講禮貌,有文化,長得也很招我們喜歡。(天理循環,現在韓國人長相也挺招我們喜歡。)漢人想到了春秋時代,那麼多少數民族都自己編出來一個祖先加入華夏族的歷史。於是,他們一廂情願地講述一個箕子奔朝鮮的故事,說其實我們周朝有個叫箕子的王子跑到了朝鮮生活,所以朝鮮人都是周人的後代,應該是華夏一支。朝鮮人聽到這個故事非常崩潰——誰是你們漢族人後代啊,不要佔我們便宜啊喂,我們有我們自己的祖先啊!漢朝熱臉貼上冷屁股,這導致直到現在,朝鮮人也還是朝鮮人,也沒和漢族人民族融合。現在韓國人總說一切都是他們的思密達,我們還總諷刺他們。哎,其實最開始不地道的是我們啊。
(註:箕子奔朝鮮典故數見於正史,但爭議很大。考古證據不足以證明現今朝鮮人與早期華夏人存在血緣關係)
可見算不算華夏族,算不算中華民族這是個你情我願的事兒,光一頭熱,沒用。這種認同感必須是雙向的,少數民族既要對華夏族有認同感,華夏族也要對少數民族有認同感,以前是不是一族無所謂,只要雙方都認同,祖宗可以認,文化可以學,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漢代以降,民族政策基本別無二致。能招攬的就招攬,招不來的就打。比如匈奴,活生生被打成兩部,北匈奴跑到漠北,後來有一路被趕到歐洲。匈奴人打漢人打不過,打個歐洲卻可以碾壓。中國禍水西引成功,歐洲人當時以為匈奴人是上帝派來懲罰他們的,所以管匈奴人叫「上帝之鞭」,其實是我們派去的,按這個邏輯,上帝是個漢人啊。。
至於招攬過來的少數民族,也不能讓他們保持原有的生活狀態,得派漢人過去和他們婚配,然後同化之。非我族類就其心必異,但都同化成一族就沒這個問題了。所以當時歸順漢朝的南匈奴一部,被遷到內地,然後進行民族融合,靠著漢族人強大的人口基數,現在中國已經沒有匈奴一族了。還是我上高中的時候,我認識一個兄弟,這廝滿臉胡茬,體毛茂盛,信誓旦旦地說他是匈奴人的後代。說家譜為證,他是南匈奴後裔。按他的沒譜的闡述,南匈奴歸順之後,大部遷入四川一帶,改漢姓為胡,所以胡在四川一度為大姓。再後來,又有一支匈奴後裔進入安徽,安徽的胡姓發展壯大,根深葉茂,牛人眾多。最近的例子是安徽籍貫的我國前任國家主席。
漢代在南面還同化了越、滇和夜郎地區,為了方便管理,就把他們盡量內遷,教他們中國禮儀,念中國的經學。為了證明大家都是一家人,還給他們編排祖先。南邊少數民族不像朝鮮人民有文化,我們給朝鮮人派了個周朝王子當祖先,他們不認,漢化不成。南面的少數民族就老實的很,反正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祖先是誰,那漢人說是誰就是誰好了。然後經過中原人對少數民族的洗腦再教育,到漢末南方就基本中國化,相信大家都是華夏人了。
這樣的民族同化政策一直到清朝似乎都沒什麼改變,當然,元朝是個例外。把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漢族人地位最低。馬可波羅來沒來中國,史學界有爭議。但是如果他真來了,能當上地方官,我一點都不懷疑。馬可波羅祖籍義大利,藍眼睛,是色目人,管理第四等南人妥妥的。要是當時有彩色美瞳,一定分分鐘脫銷吧。
同樣是外族統治,清朝的滿洲人推行的民族政策就比元朝稍好,當然,也有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的黑歷史。滿族統治期間也把大量少數民族同化為漢人,而且連自己都搭進去了,導致後來滿洲人都只認得漢字不會滿語。到了清末義和團的時候,口號一度是「扶清滅洋」,基本上還是認同滿族統治。
滿漢一家的想法義和團有,後來的孫中山卻沒有。孫中山的口號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要把滿人趕回東北去,然後漢人在中國本部的十八行省過好日子。後來開了竅,覺得少數民族還是可以團結一下,就提出了「五族共和」,也就是「漢滿蒙回藏」五族和睦相處。再後來他又變了卦,變回大漢族主義,要把中國變成「單一民族」,讓漢族同化其他四族,然後中國還是漢族的天下,又跳回漢代以降的老套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孫中山最開放的五族共和觀,也沒提到其他人數少的少數民族,這也不光是因為國府政策不夠,也實在是因為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哪有時間去調查確定中國到底有哪些民族呢。團結少數民族,可真難吶。
到解放後,局勢趨於安定,政府終於得以騰出手來,去做國民政府沒能完成的民族確認區分工作。才數出來中國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待到1957年,周恩來發布《有關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表明中國不能像蘇聯搞聯邦制而搞民族自治,因為中國的民族關係很好,所有民族一起團結抗日,是「各民族共同締造了統一國家」。我們有民族認同感,所以我們要建立統一國家。中華民族的構成也終於有了官方定義。
各民族團結抗日、締造同一國家的說法其實不完全正確,因為在抗戰中,很多少數民族根本沒參與。但是通過這個觀點,以團結建國的說法,在各民族的分異之上,在政府官方的語料庫里,終於開始建立起一個共同的目標和民族認同感,將少數民族納入到中華民族的框架中來。而不再是之前歷代政府所謂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同美利堅民族,也是美國土地上各民族族群的統一稱謂,政治意義更大於文化意義。
可能未必對,但是國家層面必須有。
最後小結。無論從大漢到中華共和國,還是從大漢族到中華民族,華夏族或者中華民族的概念的外延都在不斷拓展。而這種拓展也都是建立在民族之間的認同之上的。而這種民族之間的文化認同,起初是指以漢民族為主導的文化認同,令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被動接受中原人的價值取向。而二十世紀之後,民族概念不斷轉化,指在國難危機中,從梁啟超提出中華民族的概念開始,各民族不斷向「中華民族」靠攏並取得認同,最終由政府官方確認。單一的大漢族主義觀開始轉向各民族共存的民族文化觀。
以上。
---
最後,我的新浪微博,歡迎關註:→Sina Visitor System @汪有瀉藥~1902年梁啟超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中,正式使用了「中華民族」的概念。以下說這個詞的意義和變化~//首先要明白民族是什麼,才能進行討論。民族的定義相當模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無可置疑的定義。從人類學、心理學、語言學等不同的領域出發,定義都有所不同。現實中,我國劃分民族是依據:共同的語言、經濟基礎、共同的地域和文化。然後在結合一些政治利益和現實利益,把14億人分為56個民族,以及未識別民族。但是這種劃分非常的粗糙,在具體到各地風俗之時,便顯得漏洞百出。於是我國學者使用了更精確的詞:民系。民系可以理解為同一個民族下面不同的文化群體,它和西方學者使用的「族群」概念和相似,按照風俗語言的不同,中國現在有十六大民系的說法,但在中國的法律制度下,這些人群都屬於漢族。
//中國本身的意思也不是現在的中國,而是之主要指的是山西、陝西和河南一帶,那時候可是世界中心。//而中華這個詞大約出現在魏晉時期,漢朝大一統時代終結,但本著天人合一的理念,代表四方之中的」中「和政治高度的」華夏「合二為一,而證明自己做到」中華「二字的政權便是天命所歸的朝代。中華是一個高於政權、族群和領土的概念。古中國/中華沒有邊界,唐朝是中國、宋朝也是中國;古中國也不屬於哪個政權,姓劉的可以當皇帝,姓李的也可以當皇帝。國家/政權可能由於腐敗或戰爭消失,但是中華大地上,由於漢字、儒家的崇古和穩定,即使在大分裂時期,思想形態依然保持大體上的一致,無論戰爭或統一都是天命神秘莫測的安排,文化則是高於政治,文化認同高於政權,疆域,血緣的認同。而漢人和漢族不同,漢人是和朝代捆綁在一起的,唐代叫唐人,宋時為宋人。他是指中原朝廷治下的百姓,而不是有相同習俗語言的族群或者民族,他和朝代一樣,秉承文化國家建構。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按中華民族的提法,中國作為一個民族國家,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經歷各種政權變換,不過是在近代戰爭中自覺的,而中國的疆域,嗯,就是清留下的那麼大。(在清之外的土地,不可能再接受已經落後時代的古中國文化了)P.S. 如果中國近代不是落後一整個時代的話,可以直接告訴西方:「對,我們就是文化立國,你有什麼不滿么?」---------------------------------------建國之後的中華民族-------------------------------------------------什麼是中國?
中國是什麼時候形成一個被西方人叫作「民族國家」的東西的?
中國的邊界在哪裡?
如何在一個更大的範圍里(比如亞洲史,世界史)來理解中國?
把民族寫在身份證上,是共產主義國家的一大特色。這是基於馬克思民族-階級的理論。
私以為做這種事情實在是愚不可及,不過或許當年有其他的政治考量,比如應對分裂勢力的需要。中國當初建國的劃分民族的時候不設漢服,說是要讓漢民族更先進一些,去帶領其他民族進步。可是么,這樣做還有更深的考量:在目前的一般語境中,凡是沒有特別標明X民族的,都是漢族的……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把整個古中國留下的紛繁複雜的文化體系,撿出特別和漢文化集團不容的部分,比如文字、語言、宗教等,劃給少數民族,其他所有古中國的遺產全部都是漢族的了。當初領導人並不希望是塑造一個名為漢族的民族,而是希望能對接上古時候漢人的概念吧。同時整個中國的現代教育體系,歷史課本的編寫基於中原王朝視角,高考考試用漢字,各種工具書用漢字。而改革開放以後,整個中國各民族都在飛速的現代化。所有民族的不合時宜的意識形態全部會被拋棄,最後形成的是現代化的中華民族。由於高考和科技的把握,漢語必將最後成為中華民族的基礎語言,但是古代漢中原的父子君臣政治結構和鄉土家族將會完全拋棄。這個中華民族將繼承整個次大陸文化的遺產,但是卻是以現代的西方民主自由理念為核心的,未來的中國將是一個以漢語為官方語言,保留各地民俗的,以近代戰爭為共同敘事的國家。利用現代化的潮流非常高效的同化所有少數民族,以達到完成中華民族的目的。如此順現代化的潮流完成民族認同叫做陽謀~中華民族這個提法,由於更好的連接了古中國的文化認同,將會成為中國獨特而有效的國家建構吧。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九時用茶鏈接:世界上大約有多少民族?有什麼可信的統計資料可以參考嗎? - 九時用茶的回答來源:知乎注一:其實現時俄羅斯對其國內的民族數量並沒有給出概數的答案,這是因為,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民族劃分也在1996年被取消,現時俄羅斯的人口數據是根據其去年的人口普查結果得出,而其民族狀況是根據前蘇聯的資料進行整合。但由於民族劃分被取消,現時俄羅斯政府對民族的定義與前蘇聯政府有出入。前蘇聯時代,斯大林為一些人口只有幾百甚至幾十的民族制定了民族認定,但幾十年過去,這些人口極少的族群其生存狀況,心理認同狀況有著怎樣的改變,未被現時政府有系統地研究。
中華民族,這個詞是1902年梁啟超誰先使用的。
當時梁啟超變法失敗,跑路去了日本,無聊蛋疼之際,發現了日本人首先創造了「名族」這個詞,覺得挺好,於是把這個詞引進漢語,據說能提高民族凝聚力啥的,於是才有了「中華民族」這一高大上的辭彙。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