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會教育孩子幫助陌生人么?

1、如果在路上遇到需要幫助的陌生人,家長該教育自己的孩子幫助這些陌生人嗎?

2、一味的教育孩子幫助陌生人,被騙後孩子產生心理陰影應該怎麼辦?


2015.09.28
有一天我下樓領包裹,看見郵遞員全被雨淋濕了,說是出來時沒想到會下雨也沒帶傘,我說我借你一把,你知道我手機號和住址,有空時還我就是了。

然後我上樓拿傘,我三歲的兒子問我幹什麼,我說郵遞員叔叔給我們送來了包裹,但是他沒有傘,被雨淋濕了,我們有很多傘,借一把給他怎麼樣?我兒子說好的。於是他拿著傘,我牽著他,他把傘借給了郵遞員。

一個月過去了,我沒有告訴我兒子,那人沒還我們傘。也許他十歲左右我會說吧。
-----------------------------------------------------------------------------------------------------------------------------------------
我好像沒有把話說清楚,因此把評論區挪這裡補充說明一下:

先教他要體諒別人的困難,要助人為樂,這是總趨勢,等大一點再教他量力而行,考慮後果。
反正小時候也沒多少私產可揮霍。

2015.10.22
他把傘還給我了。確實是因為記不得是哪一戶了,又給我們家送包裹時才想起來,送完包裹特地跑回去拿了還給我。


我會教育孩子在能夠保障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適當的幫助陌生人。

如果不確定是否能保障自身安全,那麼按不能保障來判斷。

雖然老話說吃虧是福,但是吃大虧就是禍了。而有些時候甚至不是吃虧這麼簡單,而是無可彌補的損失和遺憾。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當你夜間開車行進在偏遠的鄉村小路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路上忽然出現以下情況,你覺得什麼情況下應該伸之以援手?

A:正常天氣,出現母子二人,請求你載到前方十公里處的村子;

B:惡劣天氣,暴風驟雨,出現濕透的父子二人,請求你載到前方十公里處的村子;

C:正常天氣,出現一個約五六歲的小男孩,沒有提出請求,在你詢問下,稱是迷路了;

D:惡劣天氣,出現約二十來歲的妙齡少女一人,請求你載到前方某某處;

不知道大家的答案是什麼,我的答案是,只有C的情況下,我會把小男孩弄上車,然後報警,找最近的相關機構把他交給警察,其它三種情況,我都不會讓他們上車,原因很簡單,我無法保障自身的安全。

任何成年人,都有可能用我想像不到的法子,給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無可估量的損失。

事實上,A、B、D三項,都有過比較知名的犯罪案例,常看法制節目的人,應該看過類似報道。

尤其是D,很多男人都有英雄救美的情結,極易容易被利用,雖然也有很多浪漫案例,比如李敖曾靠這個結識了漂亮的小蕾,但浪漫的故事可以有很多,不必冒這種沒必要的風險。

這樣說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我的思考是非常謹慎的。

1,對方出現這種情況,並非我造成的,我對其並無幫助的責任和義務;

2,對方並未陷入到我不幫助就會遭遇生命安全的境地;

3,一旦出現對方為蓄意犯罪的情況,其後果難以想像,且不可逆。

第3點說白了就是,可能我幫助陌生人10次,沒發生過一次意外,但假如第11次發生一次意外,就有可能造成極大的後果,包括但不限於:被勒索、綁架、謀財害命等。

既然如此,我幹嘛要冒著10%(或者5%)的概率會造成極大損失的可能,去幫助一個毫無交集的陌生人呢?

而且,陌生人即使在得不到我的幫助的情況下,也不會有多大的損失,就算暴風驟雨,頂多被淋一頓感冒發燒,或者多步行十多公里,累到不行。

以上,或者類似以上的狀況,不僅僅教育孩子,其實成年人也應該認真思考和判斷。

下面說什麼情況下可以教育孩子幫助陌生人,以及正確的方式:

A:進樓門時幫提著重物的人開防盜樓門,以及像公車讓座這種無任何風險的所有行為;

B:路上遇到陌生人問路,認真指點,但如果對方要求帶路,禮貌謝絕。因為沒有你帶領,對方一樣可以簡單輕鬆的找到目的地,而且對方這種要求,本身並不禮貌,沒必要回應;

C:路遇乞丐,不管什麼形式的,可以適當給一點錢,不要隨便丟下,而是彎腰放進盛錢的容器,卑微的人也值得尊敬,這是一個有修養的人該有的風度;

D,遇上老人摔倒,一般情況下可以去扶,如果有手機的,可以提前錄一下和老人的免責對話。從小到大,我扶過老人許多次,尚沒有遇到過碰瓷的,基本上碰瓷還是非常小概率的,所以不必太為個別案例嚇倒;

E:遇上有人溺水,應儘快呼叫其它人前來幫忙,除非有著極高的游泳能力,否則千萬不要貿貿然下水救人,切勿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別人沒救了,還把自己賠了進去!

事實上,相比較幫助陌生人,我更傾向於教育孩子幫助生活中有交集的人,比如同學、鄰居、生活圈內的弱勢群體,以及嘗試做各種志願者。

無論如何,對他人懷抱善意和樂於助人都是值得稱頌的,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保護的高貴品質,正因如此,助人的人應該具有更高的智慧和辨別能力,也應該受到更多的鼓勵和獎賞。

而這些方面,無論是我們個人還是社會,都做的遠遠不夠,才讓壞人多了可趁之機,才讓好人寒心。

如何分辨「道德綁架」? - 張兆傑的回答


會。

我不會給地鐵站門口的乞丐一分錢,
但是我願意在他旁邊老奶奶那花十塊錢買上五串茉莉戴滿手臂。
我會怒視那些舉著聾啞證要求我最低捐十元的人,警告他們走開,
但是我會在晚上十一點的雨夜穿過兩條街給屋檐下蓋著臟棉被的流浪漢買一碗熱湯麵。
我從不理會那些可憐兮兮蹲在路邊寫粉筆字求八元路費的小姑娘,
但我會在毒辣的夏天,幫幾乎邁不動步子的老太太把她四處撿來的紙箱瓶子搬回她的「家」。


每一次坐電梯都會按著開門鍵等搬著重物的人進來,再幫他們按好樓層;
每一張遞給我的傳單我都會接;
每一次公交車上的雙人座位,我都坐在裡面。

我也遇見過不會對你說謝謝的路人,我也見識過貪得無厭毫無感激之心的受助者,我也曾給公益項目捐款後,才發現那個組織早已惡名昭著。

可我所親眼看見的那些苦難,都是那麼真實。

那個被衰老、病痛和孤獨所折磨的拾荒老太太,佝僂到近乎直角的脊椎,裹過的蹣跚的小腳,她每次邁出的步子,甚至不到五厘米。我從未見過那樣痛苦艱難的行走。她就像一個快要報廢的發條玩具,在夏天毒辣的陽光的暴晒下彷彿下一秒就會徹底崩壞。


那個進城賣了三天花椒賺了250塊錢,卻被小偷偷了個精光的瘦小老大爺。他在幾近崩潰的邊緣,在車流擁擠的馬路上橫衝直撞徒勞的尋找早就跑的無影無蹤的小偷,痛苦內疚與憤怒絕望交織,雙手和五官劇烈的顫抖。接過我媽媽給的三百塊錢,他激動得當眾解開褲帶就想把錢塞進內褲里。


那些阿壩州里的孩子滿是凍瘡、紅蘿蔔般的小手;重症監護室里身上插滿管子,頭上綳著網紗,因為付不起十萬塊就快停止治療的我的大學同學的父親;陰雨綿綿的大年三十,在垃圾桶里翻出一塊泡生薑放進嘴裡使勁咀嚼的流浪漢…

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會有人用虛假的痛苦、偽裝的眼淚來牟取利益,
但那些真實的苦難也永遠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角落不斷的發生著。

你可能會被欺騙,但大多數時候,你能幫助到別人。
你能感受到,你作為一個最普通的七十億分之一,用你微小而確定的善意,讓這個世界變好了一點點,一丁丁丟丟點點。


你會感覺到、並且願意相信這個世界很美好,


因為你自己就很好。

這就是幫助的意義。


會。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孩子的機會。幫助陌生人這事情我也會做,前幾天路過地下通道,一個外賣小哥的電動自行車實在是推不上去了我就幫他抬上去了。

我覺得有三點非常重要吧:
第一,首先要判斷對方是做啥的,只幫助有正經職業的。遠離乞討的、流浪的以及走路顫顫巍巍的老頭老太。
第二,別說話。不要說任何關於自己的東西。
第三,別幫人幫到底。關鍵時刻拉人一把,儘早甩鍋,剩下的事情讓他自己想辦法。幫人拿東西最多拿到樓下,剩下的他自己滾也罷爬也罷,那是他的事情。


親愛的寶貝:

我知道你昨天因為看到一位流浪少女謊稱自己丟了路費,而把自己的零花錢給她,後來你知道被騙了,留下了眼淚,回家後你一個人不說話,你現在肯定會很困惑,很迷茫,你現在肯定對於社會,對於別人很失望,所以父親想給你講一些道理。

這個世界有好人有壞人,但是我依然相信還是好人多,不然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沒有毀滅的原因,就是因為善良的人多餘壞人。

我的孩子,我依然願意教育你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陌生人。在你以後成長的過程當中,你依然會被欺騙,會被利用,朋友會背叛你,甚至你的愛人,在生活當中,你也有可能會遇到一些人為了各種理由欺騙你的善良,甚至覺得你懦弱可欺。但是孩子,別怕!父親永遠在你的身邊,支持你。

你可能會怪我,沒有教給你辨別好人和壞人的方法,因為你還太小,社會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總是來去匆匆,你這麼小,哪裡懂得這個花花世界的千奇百怪的壞人的陰謀詭計,如果你學習的不好,那麼你很有可能會錯怪別人,如果讓一個好人蒙冤,那是對於整個社會善良的一種侮辱。但是我還是要跟你說,孩子,善良,總是要比邪惡來得更有力量。等你長大一些,我會教給你。

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因為某些人遇到挫折,遇到不公平,遇到壞人所以改變了,但是他們都是嚮往美好,嚮往善良,這個是本性。從經濟學上的成本而言,惡的商品往往有可能在短期有著巨大的升值,但是長期來看,善良往往有更大的潛力,因為你還要活很多年。

相信我,孩子,善良沒有錯,對與錯,是與非,所有人都明白,堅持你的善良,讓更多的人看到。

愛你的父親

XX年XX月XX日


我會教育我的孩子對志願服務產生興趣。
如果有條件,我希望我掙到足夠的錢,他/她如果願意為公益事業奉獻一生,將不再有後顧之憂。

這遠不僅僅是一個路遇陌生人的問題,安全是幾句教育能夠改善的,善意不是。


當然會。

我一直覺得合作意識是人類基因最偉大的選擇。而幫助需要幫助的陌生人,在我看來,就是人類群體合作意識中的分支。陌生人其實是一個非常狹窄的概念。人雖然有親疏,但無論是從外星生命的角度,還是從地球上其他生命形態的角度來看,以大部分人一生的活動範圍,接觸到的所謂陌生人,都隸屬於一個極小的社群範圍(諸如國家、民族等)。幫助別人,本質上和幫助自己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那些不懂得幫助別人的人的基因流傳下來的可能性會更低一些。

出於生存的本能,人是更傾向於助人的。我覺得家長只要不搗亂,及時引導就可以,不要從小就把社會黑暗的一面灌輸給處於人格成長期的孩子,更不需要時時刻刻去強調孩子要幫助陌生人。以一個人類的正常智商,當他逐漸成長,逐漸觀察他所在的社會,逐漸形成分析世界的思維,他完全能學會如何去辨別哪些人才是真正的需要幫助。至於被騙之後產生心理陰影,這就是學會前者需要交的學費。心靈就像河水一樣擁有自凈能力,一定程度的污染哪那麼容易就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懂得助人是一種智慧,而非美德。


從小看了很多連環殺手的案例??
學習到很多教訓:
1,別人提出去他的車裡/房間實施幫助,不要去,即使是殘疾人也不要,可以幫他打求助電話(警察蜀黍之類)
2,別人要求帶路,送他去搭電梯etc,不要去,可以幫忙求助安保人員等
3,不要在偏僻的公園,湖邊小路跑步,如果看到有人受傷,先打電話求助不要貿然上前實施幫助(特別是沒有專業知識的情況下)
4,人多的公共場合,讓座啊幫別人撿東西這種小事盡量可以多做,依然不要獨自跟被助者離開。

幫助別人是應該的,因為我們不確定下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自己,但是要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實施,盡量求助專業人士。
希望社會越來越和諧吧。


又及,我這人比較務實,不是特別喜歡那些煽情的段子,也曾經在路上碰到據說沒錢買票的人然後給了100,雖然九成九是假的但是受騙感並不強,對我來說被騙了一點錢和萬一真的幫助到別人不值一提(誤),當然和自己的人身安全比更是拍馬追不上的。
所有行為都只有一個原則:
一定注意自身安全

一定注意自身安全

一定注意自身安全
其他怎麼都好,重要的事說三遍。


不會。
我會教育她等她長大了要力所能及的去幫助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是靠著無數的陌生人幫助才走到今天的。
但作為未成年人,保護好自己,好好成長,才是最最重要的,遇到同學和親人,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幫助。但這社會還有很多成年人,他們會沖在你們的前面,當你們長大了,他們老了,就該輪到你們了。


http://edu.163.com/15/0825/13/B1SAM71400294MA8.html先來看看這條最委屈獎的新聞,我覺得重點不是給孩子發多少錢,而是用行動和媒體的力量去告訴孩子你做的沒錯。如果這樣的反饋來的更及時一點的話,孩子就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去得到正面的反饋,然後形成自覺自發的樂於助人的行為。

品德教育一直是學校和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每星期的品德與社會課程、班會、國旗下講話、中小學生守則、少先隊的諸多活動,從上層到基層全面學習的八禮四儀,圍繞其展開的活動不計其數。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幫助他人,扶老助弱。在這點操作上面:每個老師風格完全不同,有的老師特別愛用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讓學生反覆誦讀,以期望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有的老師特別喜歡樹立典型,每天都要表揚做的好的同學也說說做的不好的同學。有效果沒?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效果大不大?那就要另說了。

身為一個專業的教育人士,更懂得孩子的道德感的形成不是靠外部的宣傳和說教而產生,而是隨著孩子的認知過程以及在成長過程中的體驗而一點點的積累發展。

課間,小紅主動幫助老師擦了黑板,課後,我特意把小紅叫到辦公室用語言或者小禮品表示感謝,小紅高興的小臉通紅,從此每天都主動搶著擦黑板,根本不讓老師插手。

就這麼小小的一件事情,完成了我們之間信任的建立,以及美好的反饋,小紅在整個過程中特別開心,從此更加樂於助人。

如果每個孩子在主動行善的時候都能及時得到正面的反饋和鼓勵的話,就和孩子之間建立了非常積極的正面關係,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付出、體諒別人、美好以及信任。試問,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怎麼可能不會體諒別人,做有素質的公民呢。

當然,關於如何教育孩子幫助別人又是一個大話題。又要從孩子的安全形度出發,教育孩子量力而行,隨機應變。給老人讓座,幫助小朋友,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鼓勵孩子多做。若是遇到歹徒、火災等等每一種突髮狀況,又該怎麼應對,其實這些在學校都會進行詳細的教育,但是家長也該更多的關注到孩子,做些這方面的家庭教育工作。

養育孩子實在是一件非常細緻耐心的事情,如果想仔細展開,一本書都寫不完。

但是我一直有這麼一個樸素的理想,耐心教育我們的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他們從小就能和世界、周圍去建立信任、相信美好,去樂於付出,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長大成為一個內心充盈而又平和的公民。


會的,
孩子是男生的話,在保證自己身家性命安全,不隨便跟他們去任何地方包含室內的情況,我會讓孩子適當去幫助人---不超過五分鐘的。
孩子是女生的話,我會建議她盡量只幫助熟悉的人---不超過十分鐘的,其他諸如公交讓位等就等讓就讓。

重要的是孩子不要養成包子性格,在家裡火氣猛烈,在外任人咬。


如果在路上遇到需要幫助的陌生人,家長該教育自己的孩子幫助這些陌生人嗎?

該繼續教育,因為孩子小時候的善良決定了ta成長方向,按照發展心理學的觀點,個體心理發展的研究對象是人生全過程各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這些年齡階段包含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時期。幾乎所有的犯罪分子的早期童年印記都是悲哀的,有的家庭離異,有的家庭暴力,因此根據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常規的心理發展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在孩子面對心理危機的時候,不造成心理失衡。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往往是父母的首要家庭教育工作,因為父母是孩子成長階段的第一任老師,這樣的老師往往能夠在以後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起到示範性作用。

一味的教育孩子幫助陌生人,被騙後孩子產生心理陰影應該怎麼辦?

社會如此複雜,為什麼複雜?因為總有人在善良面對壞人的時候往往缺乏準備,善良的人的心理設定要比惡人要美好,因而善惡對決往往第一時間就會輸下來,一旦失敗,痛定思痛,甚至會產生向惡的思想,特別是對於孩子這樣的尚且處于思想,心理,身體在成長階段來說。如果孩子產生陰影,那麼就要及時給予ta心理疏導,這樣的話,就能夠在相當短的時間裡面會有一個重新塑造心理的過程。我相信隨著時間的積累,內心的陰影面積一定跟隨自己,家庭,周圍環境的陽光一面形成良性循環和互動。


會。
這樣做的隱患我都懂,但是吧,我還是覺得生而為人,就該有副人樣,在可以的情況下懷有一份好心腸。
雖然這話我說出來沒說服力,但其實我對自己的自我教育上也一直在這麼努力。


我特別想問你,如果是你遇到了困難,身邊又沒有熟人,你希望這個時候有人對你伸出援手嗎?如果是你的孩子在外面遇到了困難,沒有辦法聯繫到你,你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袖手旁觀嗎?

很顯然,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在遇到了困難的時候,有人能出來幫一把,尤其是這個困難是我們自己憑藉自己的力量無法解決的時候,我能夠理解你作為一個父親或母親內心的不安,但是如果我們每一個都教育我們的孩子,不要去幫助陌生人,那麼你放心你的孩子走在路上嗎?如果有人傷害他,他身邊的人有可能只是冷眼旁觀,沒有人伸出援手,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上嗎?

最近,非常頻繁地報出校園暴力傷害事件,今天的新聞還有,一個女孩子被毆打3個小時,99秒被扇32記耳光。我不確定耳光數量的真實性,但是被打的視頻曝光了,看到你的問題,我在想,那個被打的女孩,多麼希望有人能夠在這個時候幫她一把,制止這樣的惡性事件,哪怕有人報警也好……據說,這個新聞被當地報出後,有很多人提供了視頻,所以我想看到這場惡性事件的人恐怕不少吧?但是為什麼3個小時,無人報警,作為成年人,我們看著日益惡劣,日益猖獗的惡性事件威脅著我們的生活,威脅著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我們會選擇裝聾作啞?這樣惡劣的治安,難道僅僅是學校、家長以及國家治安管理部門的責任嗎?

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懦弱,每一個人的不作為縱容了這樣惡性事件的持續發展。

校園暴力,在中國其實由來已久,這並不是泊來品,從文革時期孩子們的打群架到現在,越來越惡劣,但是,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偶爾路上遇到兩個孩子在打架,立即就會有成年人出來制止,所以,即便我生活在東北,那個恨不得全國人民都覺得無比野蠻的地方,恨不得全國人民都覺得打老婆的地方,我也很少看到有孩子們打架而無人問津的情況,當然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東北的爺們對老婆更是格外寵愛,打老婆的男人都會被人恥笑——太他媽的不爺們了。這是題外話,為東北爺們正個名。

總而言之,在那個年代,沒有人放縱這種無良的行為。更不用說女孩子打架,打成這個德行的,沒見過,偶爾有聽說,但也只是聽說過一次。

但是現在,你問問你自己,你放心讓你的女兒去上學嗎?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敢或不願意對她伸出援手,制止不公平的惡性事件的發生,你的女兒或兒子,離開你的那一剎那,你有安全感嗎?

這就是答案,如果你願意接受全社會變得如此冷漠,如此沒有人情味,如此……令人噁心……那麼你可以教育你的孩子,千萬不要幫助陌生人。你需要記得,你對於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都是陌生人。

我回答這個問題是希望我的孩子生活的世界能夠保留人類的溫情,能夠有人還願意勇敢地幫助別人。

現在回答你第二個問題。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會認為善良的人就是傻瓜,就是白痴,就是蠢貨……我反省了很久,突然發現恨不得全世界的影視節目都在反應這個問題,好象上當的人都是善良的人,善良人基本上結局都不太好,於是善良就跟白痴漸漸划上了等號。

我記得我的一個個案,她老公有了外遇,她見我的時候,我就提醒她——以你的心理狀態來說,你老公肯定會有外遇,否則他根本活不下去。因為她不是般的能作,是極度能作的那類人,而且還非常自以為是地作,可以去看我博客的案例《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無才便是德(一)

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她回家不久,有人告訴她,看到她老公跟別的女人出去開房。然後她打電話來給我說:「我就是太天真了,我太相信了,所以他才有外遇……」

我毫不客氣地說:「你天真?拉倒吧,別噁心『天真』兩個字了,你根本不是太天真才被騙,是你根本沒有瞧得起他,你根本不認為還會有女人看得上他。」她聽完一愣,然後噗嗤笑了。

這個女人,是學佛的,無論在哪,都裝得賢妻良母。

明白嗎?我們看不到別人的真相,我們以為我們看到的就是真相,但很多時候事實會讓你完全顛覆。有多少人認為自己被人騙是因為自己天真、善良?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天真善良並不等於傻,我們上當被騙,是因為傻,沒有智慧,我們需要正確的認識到這一點,然後才有一個學習的心,謙卑的心,然後才有機會去提升智慧,而不是假裝自己很聰明,然後把上當受騙的原因歸於天真和善良——這樣是把優點變成缺點,讓缺點繼續發揚光大的極其愚蠢的行為。

OK,簡單總結一下,就是讓我們上當受騙的不是我們的善良,而是我們的無明,這是客氣的說法,其實無明就是愚蠢無智。

如果一個人被騙了,然後坐在地上痛苦地,為自己的愚蠢無智而痛苦,最後他就會無法接受自己愚蠢無智這個事實真相,為了繼續顯示自己很聰明,假裝自己很聰明,他就會說:我上當是因為我太天真,太善良。這其實是很典型的自我欺騙。只有當這個行為發生的時候,才會有心理上的陰影產生。所以準確地說,一個人心理陰影的產生跟他是否上當沒有關係,而是跟他痛苦地咒罵自己,自我討伐,然後基於對完美主義的追求而產生了強大的挫敗感導致的。

明白?心理陰影的形成是因為你無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無法面對自己的愚蠢無智,從而產生了強大的挫敗感導致的。

所以你需要教育你孩子的是放下完美主義,每一個人都會摔倒,重要的是摔倒之後爬起來,以後不要再同一個地方繼續摔倒——不斷地重複在同一個地方摔倒,那就是腦子壞了,愚蠢無知,在佛法中稱為無明,而這個不斷重複的循環,在佛法中稱為輪迴——然後要告訴你的孩子,總結經驗,在錯誤中學習和成長,不要讓錯誤白犯上,要長腦子,要有智慧,沒有智慧就要讓自己長智慧。

沒有智慧然後把真誠和善良去掉了,那是比重複摔倒還愚蠢百倍的事情。

怕孩子上當受騙而產生陰影的人,其實自己就是那個因為上當而產生陰影的人,自己就是那個沒有智慧,還把善良去掉的人。

我承認,現在社會中確實有一些人假裝可憐人在騙人,但是,如果你幫助了他,上了當,那麼下一次就不要再幫類似的人,但並不是不要幫助所有的人,要有智慧去分辨他們,在你沒有能力去分辨的時候,就不要執著於自己幫助了誰,也不要用惡意來揣度對方,當你用惡意來揣度對方的時候,受到傷害的一定是你自己——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點完美主義,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聰明的,當你揣度對方欺騙了你的時候,其實你是在對自己說「蠢貨,你上當受騙了!」,對方並不知道你是如何看他的,甚至他也不一定會在意你是如何看他的,所以你根本不可能傷害任何人,唯一傷害的是你自己,你在罵自己蠢貨,然後當這種自責越來越強的時候,你就會說你上當是因為你好心幫了他,是因為你善良……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這麼干,都有這樣的心理特徵,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改掉了他的善良,他的真誠,於是整個社會都越來越冷漠,我們就開始抱怨在我們需要的時候,沒人幫助我們,抱怨人心不古,抱怨治安太差,孰不知,這一切都是我們每一個人親手塑造出來的,而改變這樣的社會面貌,也是要由每一個成年人都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問題開始——提升智慧,避免上當,同時保持善良,如果我們幫助了對方,就只去體會幫助別人之後內心的充實和喜悅,至於對方如何,那是對方的事情,不與我們相關,當我們知道了也許我們幫錯了人的時候,就憐憫他,因為以欺騙為手段生存的人,一定不會有好的命運,不會有善良的結局,也要檢討自己,不再犯類似的錯誤……然後放下,繼續我們善良真誠的人生,如此我們生活的環境才會越來越好,我們的命運也才會越來越好。

另:善良的人一定有好的命運,那些沒有得到好報的人一定是有各種各樣其他的問題,甚至於有些人的善良有可能是偽裝出來的。比方說,有些人在外人眼裡簡直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但是回到家裡卻虐待老婆或欺壓老公……這種人絕非少數,只不過我們無法看到別人的內外兩面而已。


會。不但要讓他去幫,還要讓他多吃幾個虧,讓他學會到底什麼該幫什麼不該幫。讓他知道不要總從出發點看問題,人性還是很複雜很陰暗的,讓他知道如何更好更理性地幫助別人。
雖說成本會多點,但是必須要讓孩子知道什麼人該幫、什麼人要躲得遠遠的,以及人性到底有多複雜。


謝邀。

不會。

因為我自己本人就不喜歡管閑事,閑事是指任何不與我直接相關的事情,幫助別人在一定情況下屬於但不等同於此類。

一般情況下我沒什麼麻煩陌生人的地方,但基於時常有陌生人主動願意提供幫助,而我也接受了其中的大多數,所以我每年固定做24件幫助他人的好事算作回報,因果平衡,其他時候不會主動幫助他人,也不會這樣教小朋友。


小學時媽媽說,在路上被陌生人搭訕千萬不要回答,因為會被他用迷藥迷暈然後拐走。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我信了,但慢慢的,有時候周末一個人上完興趣班,等公車回家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路的叔叔阿姨,我開始嘗試著告訴他們正確的路。或許這成為了一種習慣吧,這個暑假和閨蜜一起逛街吃東西,幾個外地的旅客正好來店裡問店主路怎麼走,店主也不熟悉於是瞎指一通。我忍不住了就衝出去告訴他正確的路,那幾個旅客雖然驚訝但很開心,店主雖然尷尬卻誇了我。

還有一次,在火車站,一個人,回家。過了安檢,準備乘電梯上二樓。發現一個五歲大的小男孩一個人在扶手電筒梯那兒玩的不亦樂乎,身邊一個大人也沒有。我趕緊過去把他從電梯上拉下來,問他爸爸媽媽呢,怎麼一個人。他不做聲。我就說那我帶你上去吧。於是他走在我前面乘電梯,我說弟弟你要扶好扶手,不能踩在黃線那兒,那兒很危險,很容易把腿卷進去,有看過電梯是件嗎。他依舊不做聲,但雙手扶好了電梯,站到了電梯正中央。尾隨著他找到了他爸媽,他撲在他媽媽身上,可能有些害怕。也大概是等車太累了一家人都睡著了,小孩兒沒人管,無聊便跑下樓玩電梯。找到位置坐後寫了張紙條想提醒這家人注意孩子,寫好後沒找到他們,可能檢票上車了吧。

我只是一個馬上要成年的高中生,你問我我做的這些是不是多餘的,是不是多管閑事,我說不是。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要幫助的時候,老爺爺可能會因為沒有我那微弱的幫助掙扎很久耗費很多力,那些路人可能因為我的漠不關心而走錯路,浪費了一天的時間,還有那家人,可能因為我沒有把孩子拉住帶回真的發生了悲劇。

陌生人之間的幫助,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教育孩子幫助陌生人不等於教育孩子被人騙,讓孩子懂得區分騙子和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自己小時候,出門可以遇見很多乞討的人,天橋上面,馬路邊上,公交車上,我見到了都會給一元錢。細想來,是因為小學時看過冰心奶奶的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如果遇到了100個需要幫助的人,即使99人都是騙子又如何,至少我們沒有錯過幫助那一個需要的人的機會。
可惜,現在的我,不會了,我變得」聰明「,我知道如何察覺騙子,遇到老人倒地,我不敢去扶,遇到捐款,我也不願意打給紅十字會,而是尋求需要者直接的聯繫方式。

但對於孩子,
我還是希望的孩子能夠有一顆赤子之心;
我希望她先去相信,再去懷疑;
我希望她是一個溫暖善良的人。

世界是多面的,人的善與惡,都是因為他們的立場不同。
而我的孩子,不著急,慢慢來,你純潔無暇的來到這個世界,那麼就用你獨立思考的能力去感知這個世界。而我,不會去充當這個」壞人「。


我也許會教育我的孩子正確的幫助陌生人。

雖然「正確幫助」很難界定,但是我的理解就是在不傷害自己的利益之下盡最大可能幫助他人。

比如,我會告訴他/她在遇到也許是碰瓷的老人(此處指在遇見的時候肇事者已經逃跑等情況)但是又要幫忙的時候,記得錄下視頻。

比如,我會告訴他/她在遇到陌生人問路的時候先看看周圍有沒有人躍躍欲試想把他弱小的身軀一下塞進麵包車。還有盡量不要給他們引路,最好只是指路。

比如,我會告訴他/她在遇到乞丐的時候要尊重他們,不要趾高氣昂地像施捨一樣把錢扔進鐵碗之中。不尊重他人是對自己人格最大的傷害。

比如,我會告訴他/她在有人讓幫忙做一下「某某體驗」的時候,很大一部分不是在幫他們,而是在害自己。

比如,我會告訴他/她在有人要幫忙填傳單的時候,不要草草填完了事,沒時間就要拒絕,如果真心想幫助的話應該認真地填完。因為胡亂填的問卷不能被稱作對他們的幫助。

比如,我會告訴他/她在上大學入學的時候多幫忙,因為有的陌生人幫了一次忙就會變成熟人,尤其是同學。

然而

我他媽連個對象都沒有!!!!!!!!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知乎上部分精彩的回答,未得高贊且排序較後?
大齡未婚女青年們主要把錢花在哪裡了?
如果為姚明立一尊雕像,他的形象會是什麼樣的?
支撐那些「高回答低獲贊」用戶持續貢獻回答的動力是什麼?
江蘇省蘇北的鐵路發展是否相對全國落後?

TAG: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