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民間工藝中,有哪些即將要失傳的老手藝?


看了一下其他同學的答案,補充幾個大家沒說到的。

加了圖。

大漆

大漆是中國最古老的工藝了,一般來說,三千棵漆樹,也只能採集到一公斤的生漆。可謂是「百里千刀一斤漆」。

在傳統手工藝中,漆藝可以說是最花費時間和耐心的一個了。因為一件好的漆器作品,是需要非常多的時間來打磨並上漆風乾的。

再加上大漆的使用還挺多。傢具、玄珠、擺件等,若是要用大漆工藝,那多年的藝術審美和構思的沉澱是必不可少的。

傳統的漆器大多瑰麗,如今很多大漆匠人對古法的大漆工藝進行傳承創新,將大漆工藝品傳統的莊嚴瑰麗的形象打破了,使得大漆工藝品更多的貼近現代生活。

很多大漆工藝製作的珠串和手鐲著實好看,流光溢彩又古典雅緻。真是辛苦匠人們了。

蔡侯紙

當機器代替手工之後,手工紙越來越沒有市場。終於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徹底停產。

如今會古法造紙的不過十多個老藝人。因為古法造紙工藝複雜,再加上資金的缺乏,年輕人多不願繼承。

蔡侯紙共有 36 道大工序和 72 道小工序,基本都要靠人力完成。這樣造出的「蔡侯紙」紙質薄而筋道,寫字繪畫時不洇,吸墨不褪色,保存百年如初。

而且,用蔡侯紙三伏天包熟肉,三天不發霉變味兒;秦腔演員卸妝時用麻紙,皮膚不過敏;酒廠糊酒還可提高酒的品質……所以蔡侯紙雖然產量低,其傳承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直到我發現劉曉東,起良村的一位自己「傾家」辦起「蔡侯紙坊」的老藝人,我就知道,蔡侯紙有救了。

他對蔡侯紙不僅僅是傳承,更是創新與發展。

烏銅走銀

這是雲南特有的中國傳統銅製工藝品。它以銅為胎,在胎上雕刻各種花紋圖案,然後將熔化的銀(或金)水填入花紋圖案中,冷卻後再打磨光滑。由於技藝繁瑣,成本高,產量小,一個月的成品率也不過兩三件,所以年輕人大多不願意去學、去傳承。

再加上自古以來,烏銅走銀的家訓都極嚴,傳內不傳外,也就是傳男不傳女傳媳婦不傳閨女,這項技藝的傳承也是非常艱難的。

但烏銅走銀的成品確實是古色古香典雅別緻的,且多用於文房用具。

有很多煙鍋、茶具也是用烏銅走銀工藝來製作的。

龍泉劍

這個好玩,雖然管制刀具不能亂帶,但是作為工藝品,收藏還是可以的。

鑄劍大師歐冶子打造了十把名劍,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龍泉劍。現在的劍大多是工業流水線製造的,真正的會鑄劍技藝的手工匠人屈指可數。

我認識一個名叫沈廣隆的匠人,他家從清代就開始鑄劍,百年老店,將龍泉劍的古法鍛造一直傳承下來。

古法鍛造過程繁瑣,用料更是要細心挑選。一把好劍,淬火時用的泉水,磨礪時用的石頭,都是非常有講究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古法鍛造的劍,才能如此精美鋒利。

竹編

這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

小時候媽媽奶奶買菜提的菜籃、篩苞米的篩子都是竹編技藝。但是現在都用得少了,上街逛逛也見不著幾個提竹籃子買菜的人,竹編成品就慢慢變成了工藝品。

一方面,手工匠人們製作傳統的竹籃、竹盆,花樣紋路多,而且用來裝水不會漏,再也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另一方面,竹編也有小件成品,也是精美至極,為「瓷胎竹編」。即用瓷器、漆器作為底胎,讓竹絲依附其上。成為一個「托兒」。

瓷胎竹編的要求也極高,一個竹編編下來,色澤寬度都要一樣,所以這對竹子的挑選要求也很高。一根精挑細選的竹子,可以用來製作竹絲的部分,也就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所以就算是一百斤竹子,也只能抽絲八兩。

先詳細介紹這麼多吧,還有很多其他的優秀的傳統工藝,像是蔚縣青砂器、琺琅、夾纈、唐卡、北京料器、雕漆、麵塑等等等等,都值得咱們去了解、去保護。因為它們真的很優秀!

趙普在知乎祝您晚安。


他賣掉北京的房子,拍下中國199個正在消失的手藝,卻被20家電視台拒播,看哭70萬人

最近,我看了一部記錄片,叫《尋找手藝》。它是歷時126天,走遍全中國23個省市拍攝而成的。這裡面拍攝了199位中國傳統手藝人,以及他們的144項傳統手工藝。而這裡面的許多傳統手工藝都正在或即將從中國消失!

看這部紀錄片時,我一邊吐槽一邊看,有時候笑到不能自己,有時候又忍不住淚目。就這樣居然一口氣看了五集。

說真的,我就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紀錄片,可以說是極其粗糙,各種穿幫鏡頭、尷尬場面頻頻出現,連旁白都帶著不知道哪裡的口音,讓你想哭又想笑。這個草台班子攝製組準備不足就算了,還又窮又寒酸。首先,沒有做事先調研。聽說有個地方的桑皮紙特別有名,幾個人開著車直奔而去,到了那裡之後發現所有的作坊早已廢棄。那裡是這樣的:

看他們過去一趟不容易,有個老人拿出了自己收藏的最後一捆桑樹皮,說:「你們拍一拍吧!」

其次,團隊成員極其不專業,一個半吊子導演,帶了兩個出發前學了一個星期的攝影師和錄音師,還有一個湊熱鬧的司機。結果到山西治完鼻炎後,不知道是覺得這劇組沒希望,還是家裡真有事兒。攝影師果斷跑路了。無奈司機現場學了下開關機,就兼職當了攝影師。

最後,這個團隊是真窮。導演張景為了所謂的夢想,賣了北京的房子。也不知道是北京哪裡的房子,反正才籌了100萬。到黃河去拍羊皮筏子,那你總該玩個漂流吧。結果團隊沒錢,開著車傻呵呵玩起了戈壁漂移!

正如大家意料之中的,這部紀錄片在正統派看來,簡直上不了檯面,它一度被20家電視台拒收。導演在懷疑人生的絕望之下,把它上傳到了彈幕網站B站。沒想到引起了巨大反響,人們一開始的彈幕是這樣的。

最後一集的彈幕是這樣的:

「一口氣五集,根本停不下來」,「還沒看就沒了」,「不捨得看」......更有人甚至看來五六遍。在90、00後雲集的B站,它的播放量居然一路飆升到73.4萬。

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8

看之前,我真的懷疑這群人莫不是導演請來的托?然而當我一口氣看完的時候,居然覺得這麼真誠、溫暖,有人情味的片子,怎麼能只有這麼點兒人看到呢!

那麼這部糙片到底講了啥,何以收到人們如此之歡迎呢?這個三人的草台班子歷時126天,走遍全中國23個省市,拍攝了199位中國傳統手藝人,以及他們的144項傳統手工藝。這裡面的許多都正在或即將從中國消失。

在新疆喀什,吐爾遜江祖農和他的兩個侄子正在做陶器。在整個喀什地區,就只有他們一家還在做陶器。他們家六代制陶。然而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已經沒有人願意或者會制陶了,到他這裡已成為最後一代。他們家所處的那個位置,布滿了林林總總的手工藝品作坊,慢慢地成為了旅遊區,陶器也漲價了。

然而吐爾遜江祖農並不開心!他說:「便宜點賣,這樣商店可以快快地賣,我可以多多地勞動。」他寧願5毛錢賣10個,也不想5塊錢賣一個。只是希望可以製作更多的陶器!的確,他深深地愛著他手上的陶器,他制陶這個破破爛爛的房子已經有400年的歷史。

政府征地,要拿一整個單元的12套房子來拆除這座老宅。這對於普通人得是多大的誘惑啊!然而吐爾遜江祖農硬是沒同意。

同樣是新疆,兩兄弟正在做英吉沙小刀,這是全世界最精美的手工刀具之一,這樣一根燒得通紅的鋼材,在他們兩兄弟的巧手下,經過四十多道工序和無數次修正,最後蛻變為如此精美的小刀。上面的每一個花紋都是用貝殼等純手工鑲上去的。

在西藏,有位銅製佛像鍛造大師叫土旦。他學習鍛造佛像16年,如今29歲的他名震整個西藏。

他做的最高的佛像有5米。倒模、剪裁、高溫軟化、雕琢形狀、花紋,幾乎每一步都由純手工完成,且每一個構造都有佛學含義。

最厲害的是,他甚至可以用一整張銅片做出一尊佛像,不經過任何焊接。

有時候訂單一來就是1000尊,從來不缺生意做。按理說土旦應該特別有錢才對,然而並不是。因為每當轉到錢的時候,他就造佛像捐給窮寺院。有時候成本好幾十萬的佛像說捐就捐了,沒錢的時候就白給幹活。

因為他覺得人死了就死了,但他捐的佛像將永遠擺在寺里造福後人。

西藏德格印經院於群山環抱之中,這座印經院涵蓋30萬塊經版,收藏了超過70%的藏文化典籍。

這裡保留著最古老的雕版印刷,每天十幾個雕版師傅迎窗而坐,刀起刀落之下,經文一點點顯現,雕刻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

這個21歲的小哥已經在這裡刻了8年,刻一塊經版大概收入一千多元。當導演問能不能快點刻,多賺一點的時候,這小哥卻說:「不是不是,刻的時候好好刻,慢慢刻,對這個板子好一點嘛!這個不好好刻的話,我們死了的時候,因為這個,害怕得很。」

於他而言,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是源自內心深處的敬畏和信仰。

在貴州白興村,有門手藝叫楓香染。張臘四老大姐是楓香染的能手。用楓香樹脂和牛油在炭火上熬成楓香油,這種楓香油極其難找,當丈夫熬壞的時候,老大姐臉上是掩飾不住的落寞。

楓香染的圖案很自由,先用白布畫草圖,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小貓、小狗、小兔,然後用楓香油覆蓋。

老大姐的楓香染做得極其精美:

然而,當攝製組提出要買一些的時候,老大姐卻一件也不捨得賣。因為那每一件都有故事,有她外婆留給她的,媽媽留給她的,還有她留給她女兒的。這些承載著她家族溫度的楓香染,她要留給她的後代。

只是,無論他們的手藝有多麼精美,不管這些製品有多麼精湛,它們中有許多,卻要永遠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在雲南西雙版納,80歲的老人坎溫正盤坐在牆角做油紙傘,他這一做就是數十年。幾年前,當媒體發現這位「傣族制傘傳承人」時,村裡還有4人做傘。可是,待攝製組拍攝時,卻已只剩下坎溫老人一人了。削傘骨、剖竹子、固定傘古、棉線定型......油紙傘的製作極其複雜,80歲的坎溫一直專註於手上,每一步都做得極其認真。

然而當他固定傘骨架時,導演第一次哭了。這個線整整斷了8次,每斷一次老人都會獃獃地楞神,然後又焦急地進入下一次,直到第八次才終於成功。也許是前面崩的太緊,也許是棉線的質量不行,又或許是坎溫老人真的老啦!導演說:「說起來也沒什麼好哭的,但是我就是每看一次就哭一次。」最後離開時,攝製組買下了老人家中最後的5把油紙傘。那時的老人開心得像個孩子,他把所有的傘都重新整理了一遍。

視頻上傳到了B站,許多網友看到傘想要買,導演興沖沖地統計了一下,一共有20多把。只是當電話打過去的時候,電話那頭說:「今年2月,坎溫老人已經去世了。」最後一共做油紙傘的人也不在了,這門手藝也隨之消失了。

在貴州小黃村,真和養號兩位老人正在造紙。中國從唐代就開始使用距今已經1500年的宣紙。他們中的許多就是這麼造出來的。

只是工業化像一共威力巨大的武器,所剩之處片甲不留。這種供養了中國上千年的造紙術似乎再也難以留存下去了。儘管她們純手工,儘管一天也就做十幾張,家裡還是積壓了幾百張。

於是她們決定把家裡的原材料用完就不做了。這是她們最後一次造紙,沒想到恰巧被攝製組趕上了。當導演組拍下造紙全過程,老人激動地說:「這次我們的照片和名字可以到北京去了!」

彈幕里是一片網友跟評:

「到南京啦」,「到香港啦」,「到英國啦」,「到悉尼啦」,「到紐約啦」......

只是從這一刻起,這門手藝也徹底從這個村子消失了!

中國的傳統宣紙手藝,從貴州小黃村消失了;中國的傳統油紙傘手藝,從雲南西雙版納消失了;中國的傳統制陶手藝即將從新疆喀什消失......

紀錄片中144項手藝中的許多正在或即將消失!

我曾感嘆:它們的生命力是那麼頑強,躲過了千年中國的無數次戰爭,甚至有幸走過了那段混亂無序的時代。然而無論如何,我也不會想到,這些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手藝會消失在現代文明的中國!而我更不知道的是,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在導演沒有拍到的中國角落,還有多少中國傳統手藝連同那些手藝人一起正在消失。而我們卻無可奈何!

那麼慶幸有個叫張景的中國導演,賣了他北京的房子,拍攝了這個紀錄片,而恰巧我還看到了。我想,當某一天有人問起中國傳統手藝,有人問起中國工匠精神,我還可以告訴他,有部記錄片叫《尋找手藝》,那裡有你苦苦尋找的答案!

參考資料:

《尋找手藝》紀錄片,以及導演拍攝日記


謝謝 @竹君 邀請~~
我就說一個(因為一直想買卻買不起,加上動物保護)——「鋪翠」的綉法

想起這個,是因為先看到了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孔雀羽穿珠彩綉雲龍吉服袍[1]

圖一、龍袍全身圖[1]

圖二、龍袍細節圖[2]

這件清宮舊藏的龍袍,身長143cm,下擺寬124cm,全袍以藍緞為面料......這些都不稀罕;引起我注意的,是它的綉工:以綠孔雀羽捻線大面積鋪綉,此即所謂「鋪翠」

根據故宮博物院的詳細介紹,這件龍袍全身用穿珠綉法綉制五爪大龍9條,並分別在領、袖等處綉正龍4條。配色上用的是三暈過渡法,由淺而深,使全袍色彩艷麗又不失柔和雅緻。龍身的穿米珠綉,龍鰭、角口、尾的揖線綉,龍髯的圓金線、圓銀線綉,流火紋的穿珊瑚珠綉,以及五彩絨線綉制的吉祥圖案,均綉工平齊,針法嫻熟。這件龍袍是清代鋪翠綉吉服袍僅存的珍品,其鋪翠工藝史所罕見,是研究清代織綉工藝的重要實物史料。

介紹了這麼多,大家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想想,我們讀過的哪部小說,看過的哪部電視劇,裡面有用孔雀羽毛織就的珍貴衣物?

《紅樓夢》第五十二回——賈母便命鴛鴦來:「把昨兒那一件烏雲豹的氅衣給他罷。」鴛鴦答應了,走去果取了一件來。寶玉看時,金翠輝煌,碧彩閃灼,又不似寶琴所披之鳧靨裘。只聽賈母笑道:「這叫作『雀金呢』,這是俄羅斯國拿孔雀毛拈了線織的。前兒把那一件野鴨子的給了你小妹妹,這件給你罷。」

簪纓世家的公子哥兒,龍袍是穿不得的,下雪天禦寒用的氅衣倒是常見,只是這面料罕有。看這樣的描述,我估計與鋪翠繡的龍袍差不了多少。再看後來,晴雯補裘的時候,「用針紉了兩條,分出經緯,亦如界線之法,先界出地子後,然後依本衣之紋來回織補。織補兩針,又看看,織補兩針」,織法一樣的詳細而複雜。(可恨寶玉這個敗家子,自己闖了禍,倒賠上晴雯半條命)

圖三、晴雯補裘[3]
(美人雖美,倒底瞧瞧她手中的「雀金呢」,當然這是後世的仿品)

可惜,這綉工顯然早已失傳了TAT

———————————————————————————————————————————

2015-09-13

好吧,失傳就失傳了吧~反正博物館有一件也夠看了,我們還有《紅樓夢》可以想像呢!別忘了,賈母還有另一件「鳧靨裘」給了薛寶琴,那個說不定更漂亮:只見寶琴來了,披著一領斗篷,金翠輝煌,不知何物......湘雲道:「那裏是孔雀毛,就是野鴨子頭上的毛作的。可見老太太疼你了,這樣疼寶玉,也沒給他穿。」

古人也確實有拿禽類的羽毛來織成面料的記載,譬如唐代安樂公主(也是個敗家子):傳說她有兩件百鳥裙[4],采百鳥的羽毛織成,顏色鮮艷無比。從正面看是一種顏色,從旁看是另一種,在陽光下呈一種顏色,在陰影中又是另一種,裙上閃爍著百鳥圖案。後來益州獻單絲碧羅籠裙,縷金為花鳥,細如絲髮,大如黍米,眼鼻口甲皆備,神奇而不可思議。《新唐書·五行志》記載:「日中影中,各為一色,百鳥之狀」。

雖然這種綉法真的很美,但對孔雀和野鴨這些小動物的傷害大大噠!所以,我就對著歷史遺珍流流口水好啦;即便是今日真的有人能還原,我才不會買呢╭(╯^╰)╮


Reference

[1] 藏品/織綉/孔雀羽穿珠彩綉雲龍吉服袍
[2] 孔雀羽穿珠彩綉雲龍吉服袍
[3] 晴雯補裘 | Japanese to English, English to Japanese
[4] wikipedia.org 的頁面


由於我有大學時代的男閨蜜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當差,所以有好多第一手資料啊~
在這裡特別聲明,這次答案里的用圖都來自男閨蜜的好朋友,攝影師陳健的作品,請大家不要轉載去別的自媒體,更不要做商用,攝影師陳健和一些國家地理的記者這幾年走訪了不少民間手藝人,採訪和拍攝了不少快要失傳於民間的手工技藝,他們會將這些文字和圖片出版成書,到時候會有更多詳細的資料,大家也可以去支持。
那麼,我就來拋磚引玉,寫幾個我看到的讓我感動的就要失傳的手工藝故事:

(一)

木版水印

木版水印(古代彩色版畫印刷術)水印字畫是中國漢族特有的版畫印刷技藝。
它集繪畫、雕刻和印刷為一體,根據水墨滲透原理顯示筆觸墨韻,既可用以創作體現自身特點的藝術作品,也可逼真地複製各類中國字畫。木版水印字畫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
遠在唐代,單色木版印刷已經具有相當水平。明末以十竹齋為代表的「餖版」、「拱花」等套色疊印,表明技術有了更大的進步。由於這項技藝始終基於手工進行,所以中國目前純粹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繼承和發展。

坊間流傳一個段子,說有人曾將《雁盪山花》真跡與採用木版水印方式複製的《雁盪山花》作品擺在一起,讓作者潘天壽辨認真偽,不料,潘天壽卻把那張複製的作品當成了自己的真跡。他的理由是,複製的作品看上去顏色更鮮艷。

這樣的段子還有一些。主角都是齊白石之類的大家。代代流傳,也就增加了木版水印的神秘性。

倘若你到現場看,也很難相信這是一些「印刷品」。的確,不論採用什麼先進技術,也不管用什麼紙,只要是用油墨代替國畫顏料,就只能是薄薄的一層油墨浮在紙的表面,不可能有木版水印畫的厚度、水感和層次。

這一點,決定了木版水印在今時今日依然在生活中有續存的意義。(文-憶丼.周笑紋.馬寧 )

大概在上世紀50年代,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去北京榮寶齋、上海朵雲軒學習後,回到杭州成立了國內專業院校中最早的水印木刻工作室,後成立水印工廠。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水印廠更名為西湖藝苑,之後藝苑漸漸名存實亡。木版水印技藝在杭州面臨失傳。

此時,魏立中在美院學習時遇到了陳品超。後者是上世紀50年代杭州有名的木版水印大師,人稱「陳一刀」。魏立中天天和陳品超在一起,耳濡目染,對木版水印發生了興趣。陳品超覺得他天分不錯,也確實想做木版水印,就開始教他一些木版水印的技術。

木版水印的每一個工序都全憑手上功夫,所有技藝傳承都是師傅帶徒弟一代代口傳身授。即便魏立中是在學校里學習,也依然有陳品超的言傳身教。學勾描天天練習線條筆力,學刻版的手上要磨出老繭,學水印得先從一年的「提刷吊耙」基本功練起——左手手腕提刷吊耙水平轉動,每天要刷幾百張小畫片。

魏立中當年常做一件事,是磨刀。

他展示了雕刻用的刀具,攤開來擺放整齊,一數,居然有數十把。這些刀具大小不一,功能上也各有區別,比如圓口刀適合雕刻大型的紋路,而平口刀,則在細微處顯功力。

他使用的很多刀具,都是陳品超親自製作並傳給他的。這有強烈的武俠世界中門派傳承的意味。譬如倚天劍自郭襄創立峨眉派始就由峨眉掌門保管,老掌門會在新一任掌門上位後,將倚天劍傳給她,以此代代相傳,劍在人在。 (文-憶丼.周笑紋.馬寧 )

木版水印工藝流程


木版水印這種純手工印刷工藝有勾(分版)、刻(製版)、印(印刷)等基本工藝程序和刻、剃、撣、描等特殊技巧,它以筆、刀、刷子、靶子、國畫顏料、水等材料為基礎木版水印工具,以追求復原傳統書畫的藝術形態、筆墨、神採為目的。在原作可望不可即的情況下,讓作品展現原作的筆墨韻味和「畫性」。

分版

分版是木版水印的第一道工序,根據木版水印的特點需要,將複雜的畫面分解開來,再將把畫面上的一個個局部移植到很薄的雁皮紙上,此道工序是作品省工還是費工、複製效果成敗的關鍵。

勾描

勾描的程度是用薄而半透明的雁皮紙覆在稿子上,分別勾描畫面上的點、線、皴、染等筆觸,以作雕版所需的底稿。木版水印的勾描須忠實原作,同時又要預知刻、印效果,與一般的臨摹不同。

選版上樣

選版就是根據畫樣要求,選擇最合適的版材,一般選擇梨木。版材挑選好後,要在版子上註明版樣的號碼或標記,之後對版子進行細緻的加工。然後將之前勾描好的樣本黏貼到版子上,待紙接近乾涸,再將版樣的紙搓掉一些,墨跡就會清晰地呈現出來。

雕刻

在完成校審版樣,雕版藝人對所要雕刻的版子有了一個總的印象。雕刻藝術極為複雜,是木版水印中的關鍵環節。工匠以刀代筆來表現原畫的用筆,藉以達到殊途同歸的效果。

著色

木版水印的用色,基本上都是傳統繪畫所用的顏色,不過在印製古典絹本人物畫的作品時,需要耐心調兌才能找出最接近的顏色。

印刷

印刷複製是指以備好的版面、顏色,依次將原畫移植到印紙或印絹上的一種複雜的操作過程。由於印刷的材料不同,幅面大小也不一樣,畫面新舊也有所不同,採取不同的印製方法。印刷過程中,對環境要求高,紙張須保持一定的潮濕度。每版大致可印200張。

(二)


平遙推光漆器

推光漆器是一種工藝性質的高級油漆器具,山西平遙漢族傳統手工技藝之一,以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山西著名工藝品平遙推光漆器外觀古樸雅緻、閃光發亮,繪飾金碧輝煌,手感細膩滑潤,耐熱防潮,經久耐用,誠為漆器中之精品。2006年5月20日,該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平遙有「三絕」:牛肉、城牆、推光漆。如果說牛肉是平遙人醇香可口的世俗生活,城牆是平遙人抬頭仰望的邈遠過去,那麼推光漆對於平遙人來說,既落入了塵俗,又高於生活,既是歷史,又是現在。

平遙推光漆器之鼎盛是在明清,跟隨著晉商的興起而盛行一時。平遙城裡的商賈多經營票號與鏢局,常常往來於京城,沾染了一些宮廷里的奢華之氣,反映到漆器上,自然也不惜用料,極盡繁複。(文.銳尺)

薛生金生於漆器世家,從小喜歡繪畫的他在17歲那年碰上了自己的第一個老師侯文華,跟著他到各處劇團畫布景。1958年,平遙推光漆器廠成立,因為有繪畫功底,他被招進廠里,師從當時著名的手工藝人喬泉玉。有了名師指導,再加上自己的悟性,薛生金技藝精進,很快就能獨當一面。半個多世紀過去,薛生金已經成為平遙推光漆器界的泰斗。他的兩個兒子薛曉東和薛曉鋼從美術學院畢業後,都回到了家鄉,延續這門父輩的手藝。

當我們在這座名為娃留的村莊找到薛生金的時候,他已經將近80歲了。平遙推光漆器的特點是它的繪畫工藝,那麼為什麼又會以「推光」為名?「推光」,顧名思義,就是用手掌蘸上麻油與灰,在漆面上用力推擦,使漆面達到光亮如鏡的效果。許多地方的漆器製作都有這道工序,為何獨獨平遙以此為名?

薛老先生解答了我們的疑惑:以前平遙用漆,因為費時費力,普通人家並沒有推光這道工序,只有富裕人家才將漆面推光。1958年,平遙要成立漆器廠,就以推光漆器廠為名,以示製作的是精美、高檔的漆器,久而久之,「推光漆器」就此傳開,也就「將錯就錯」了。(文.銳尺)

所以大致也可以這樣理解,推光完成的是漆器工藝上的部分,而後面的彩繪完成的是漆器藝術上的部分。這兩部分相輔相成,互為表裡,是「技」與「藝」的完美融合。

也因為這兩個部分,所以薛生金工作室也分為兩個車間。

一個負責前期的漆工,另一個負責後期的裝飾。(文.銳尺)

當我們走進第一個車間的時候,一股濃厚的漆味撲鼻而來。

「這是大漆的味道,對身體是沒有害處的。」薛曉東說。所謂「大漆」指的就是漆樹的樹脂,自古以來的漆器用的都是這種天然漆。只見一位工人手持一把堅硬的毛刷,蘸上粘稠的漆液,反覆在一塊椴木上來回擦拭,起先,是深棕色的半透明液體,連續地刷上幾遍,就疊加成了「漆黑」一片。


等漆干透了以後,工人還需要用砂紙精心打磨,力求平整,以便即將降臨的又一層漆液可以無縫貼合,然後開啟又一次輪迴。上漆,陰乾,打磨,如此循環往複,往往需要六至七遍。最後便是神秘的推光過程,彷彿藉助人手的推擦與注入,漆會獲得某種靈氣,變得堅硬卻不失柔和。推光後的盒子就像一塊南方的龜苓膏,平滑如鏡又伸手可掐,彷彿吹一口氣,整個盒子就會晃動起來。(文.銳尺)

第二個車間在漆工車間對面,要大上許多,這裡負責對漆器進行藝術上的裝飾。同上一個車間相比,沒有噪雜的摩擦聲,也沒有那麼濃厚的漆味,這裡布置了許多盆栽,幽靜得像一座花園。

藝人們手持一種細細的毛筆,蘸著與漆調和在一起的顏料,小心地在光滑的漆面上勾勒和點染。這裡所進行的工作讓我一再想起那塊北魏的屏風,1500多年前那位漆畫畫家,或許也拿著類似的畫筆勾勒著人物線條,用著諸如絳礬、雄黃、靛華、漆綠、石青、石綠等同樣的礦物顏料,賦予人物鮮活的色彩。(文.銳尺)

(三)


宣城制筆術

宣城毛筆的歷史:

據查,1950至1970年考古出土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毛筆。世有西漢蒙恬造筆的傳說,東漢時出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早關於制筆的記述《筆賦》,提出選用冬天的狡兔毛、以文竹為管、讓毛筆上剛下柔等。晉代制筆業發展,王羲之已用鼠須筆寫《蘭亭序》,唐代時安徽宣城成為全國制筆中心,所產宣筆成為唐代的貢品,宣筆一直長盛至宋代。

宋代制筆已豐富多樣,有雞毛、小兒胎毛、猩猩毛、狼毫等,嘉州(樂山)宋筆也因蘇東坡等名人稱許而聞名。到元代,浙江湖州吳興縣善璉鎮的筆工採用山羊毛或以之與兔、雞、狼毛等混合作兼毫,明代後,浙江湖州的湖筆名聲大起,湖州成為全國制筆中心。清代時河北衡水的侯店筆曾做「宮廷御用」筆。現代產筆地方多,江西撫河下游東岸文港鎮,以家庭作坊為主,代代相傳,筆銷全國許多地方。

一盞古制油燈,一個年輕女子,小窗燈影下,女子嘴銜細線,刺繡一般將手中的筆頭精心紮裹。旁邊,一位老者手持刀片,靜心平氣地修理著參差不齊的筆毛,一絲一毫地抽離撥出,像是細數光陰的紋理。臨近的水盆里,星星點點浸泡著一叢叢或白或棕的筆頭,揉捏清洗之後在木梳的篦理下,愈發泛出晶瑩亮澤的微光;院子里寂靜無聲,簡易的竹匾里制好的成捆筆芯和著陽光的溫度散發著柔和的味道。這樣清澈古樸的畫面,像千年以前古代筆匠們勞作的畫面,平和安寧、各守其責,對塵世喧囂置之不理,始終帶著與世無爭的專註。(文.萱草)

山羊雖小,身體每一部分的毛料用法都不一樣,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它們,是千百年來宣筆匠人們最難掌握也最得意的秘密張文年20歲出頭時就跟著父親學習取料,方法原始實在——用手親自觸摸感受,毛質細膩或粗糙、挺拔或硬朗,在指尖觸碰的那一瞬間便即刻知曉。這些年,宣筆毛料的種類在張蘇父子手中從一百多種擴充到四五百種,更應了書家畫家的需求,增添了諸如長鋒羊毫等新形式。物以致用這四個字,還是經年不變的生存之道。


只是現在想找到傳統的好料已經沒有那麼容易了。如今市面上山羊少肉羊多,禁槍令幾乎縱容猖獗的山貓抓光了山裡的野兔和石獾,氣候變暖又讓東北三省的黃鼠狼毛質變差。眼看供料逐年不足,張文年只能遠赴俄羅斯採購狼毫,再想辦法精選上好的牛耳毛代替獾豪。輾轉奔波、絞盡腦汁間,他羨慕著產物豐盛的古代:「老祖宗做筆,選天然動物的毛料自然有原因,人工養殖的不能比。」 (文.萱草)

毛筆廠所有員工中,有70多歲的刻字老人,也有幹了40餘載的中年筆匠,他們的共同點是都在青澀年歲時就開始了一生的事業。「18以後不入廠」是制筆業的行規,也許只有涉世未深的單純,才能抵抗日復一日寂寞的摩挲。做筆如做人,需似筆尖藏鋒不露,似筆桿端正耿直。他堅持不願離開深山古鎮,也是為了這裡的一片清靜能滋養心性。(文.萱草)

宣筆的命脈曾隨著時運經歷了起伏。南宋以降,宣州一帶戰火紛飛,筆工無以生存,逐漸流於臨安附近湖州一帶,才有了其後湖筆興盛,宣筆勢弱的局面。兩者雖本為同宗,宣筆卻不似湖筆般有過全鎮數千人家家戶戶「女做筆頭男修筆」的繁盛景象。它兀自駐守在徽州山裡的古巷深處,待到白雪落盡時,用清瘦的筆尖書寫下千年風雨里的點滴記憶,關於水墨城池,也關於人間故事。

----------------------
希望大家覺得有用。
如果喜歡這些手藝人的故事,我在這裡還打個廣告,可以關注下我和朋友們一起辦的一本電子雜誌《布林客BLINK》,網站:布林客 Blink Magazine
我們才發布的十一期的主題是「高手在民間」,封面故事就是攝影師陳健的《好景藏夢:民間手作故事》:

http://weixin.qq.com/r/K3V1bSHE53yYrWUO9yA5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通過知乎轉發鏈接去你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但由於大部分文字都不是我的原創,所以請不要轉載去別的媒體。謝謝。


全知乎搜了一下,發現沒有一個帖子討論北京毛猴
因此自答一記吧:

工作忙不多寫了:
想更深入了解請移步:毛猴_百度百科當前狀況:"北京毛猴"在北京已經都已經很難看到,目前全北京只有什剎海郭氏毛猴一家"專營"店了.
走街串巷做毛猴的手藝人更為稀少.而且這東西關注度並不高,甚至在北京當地都不是非常有名,"老北京"也有很多不知道毛猴是啥的人,這和100里外的天津,被當作城文化市象徵宣傳推廣"泥人張"相比,差距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傳統好木匠。
個人深有體會,家裡準備把書房重新弄一下,沒有什麼設計,就是打算把四面牆都弄成書架。
本來打算選的木料是銅糙或者鐵糙。木場的朋友的提醒說我如果打算買這種料去做的話。還是先請個好點的師傅來弄一下,現在當地基本是沒什麼好的師傅來。說現在外面做裝潢的都是毛頭小子,連個刨都刨不好。做的也都是些拿釘槍的貨。
我開始的時候,還不以為然,這種事情能有多難,找了幾個裝修公司的小師傅去木場,果然,拿巴蒂木讓他們刨一下,其他標準不管,連刨都崩掉了,(那木頭比較硬比較干,刨下去崩掉了,像玻璃的眼鏡一樣,崩掉了。)我自己也試了試,果然也崩掉了。果然手刨是技術活。
我木場的朋友說,現在的木匠都去搞裝修啦,拿釘槍啪啪啪就算好啦,沒有真正做會傢具的了,傢具大家也都是買現成的。那些傢具廠都是些婦女半路出家的,基本上沒有以前那種老師傅。
又過了幾天,朋友給我找了65歲的師傅。
師傅來了之後,果然他刨幾下,超光滑。也沒有崩掉。
師傅感嘆一句。現在的裝潢,沒學過的也能出來做啦。

講一下那個師傅的事情吧,每天早上六點半準時進門,十一點半下班吃飯,睡到一點起來。做到晚上六點半,吃晚飯。每天對自己的活是有定量的,如果覺得沒達到自己的進度,晚上再多做一會。遇到事情會跟你商量,比如木頭不夠干,說如果做好會變形。我說不用油漆用熟桐油,他說用那個很費工時,現在都沒人用桐油啦,而且我因為最後選的是巴蒂木,是非洲的一種木頭,也是近幾年才開始在我們那邊賣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上桐油,而且我有些料因為為了有那一絲絲紅色暈厥的特別好看而選了特別靠近樹心的部分,如果用桐油下去可能會裂掉。然後就用邊角料試了一下,真的出現啦裂紋。後來就想說要不用無紡布一點一點慢慢擦上去。就沒出現裂紋。
反正我每次看著他在很用心的做活的時候,我就在想,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被商品社會淘汰掉呢。


看了看其他回答,似乎沒有人提到如履薄冰的藝術【蛋雕】,這可真是中華民族之瑰寶啊

蛋雕的歷史遠在明清時期,民間在喜慶婚娶、祝福慶壽、喜得貴子時,為圖吉祥如意就有了贈送紅雞蛋的習俗。當時在北京一帶更是流行,有一部分人還擺攤設鋪,專門賣紅色染過的雞蛋,稱其為「彩蛋」。後來,商販們又在彩蛋上畫些花鳥、魚蟲、臉譜等圖案來吸引人購買。經過多年演變,彩蛋工藝逐步提高,後來演變到將雞蛋鑽孔掏空後在蛋殼表面雕刻精美圖案,形成現在的蛋雕手工藝品。

說起來我兩年前還雕過一個……後來因為那蛋殼實在太容易濺眼睛……而且蛋白質燒焦的味道實在不太好聞……而且還難保存……而且還傷眼……而且還易碎……而且雕刻器材也不便宜……
所以,我放棄了ヽ(?_?;)ノ

目前做蛋雕的越來越少了,這是一個極其需要耐心和細心的活,因為如果做鏤空的打洞鑽孔一鑽就是幾十個,不能連一塊兒,不能握碎蛋,更別說龍鳳呈祥之類精緻的圖案了,而且雕刻好後要浸泡在雙氧水裡把裡面那層蛋膜除去,這樣蛋殼就更薄了,而且雙氧水腐蝕手啊。這期間任何一步出了問題這個蛋基本就廢了。
蛋碎的聲音,也是心碎的聲音。

如果做浮雕那就只能雕蛋殼厚度薄薄的一層不能鑽透了,不然也作廢。

蛋雕技法融和了繪畫與雕刻,以鑲嵌,彩繪浮雕、陰雕、陽雕、透雕、鏤空等雕刻手法體現出繪畫效果,其中鏤空雕刻是最難的技法之一了。

基本步驟大致是, 選蛋--鑽洞--清洗--定標線--雕刻--再次清洗--裝飾
一般用鵝蛋鴨蛋這種殼厚一些的來雕刻,也有用鴕鳥蛋的。
選蛋殼原料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用手捏。用力捏也捏不碎的蛋殼,一般都是高郵鴨蛋中品質比較好的。有的鴨蛋表面有一些暗紋,不用這個方法,用肉眼根本發現不了。以前就曾經發生過他刻到最後才發現蛋殼不合格的問題。

鏤空還有一個配套玩法就是有蛋雕專用的LED燈座,點亮後通過鏤空蛋雕上的投影到牆壁上非常好看~

還有雕刻成籃子或地球儀等樣式的

不得不說,能在一個小小的蛋殼上如此大動刀戈,就是所謂匠人的心吧。最後再上幾張蛋雕作品吧,創意永遠無限。

順便一提,目前蛋雕上的雕刻打孔最高記錄是2180個孔。


草編,利用各種柔韌草本植物為原料加工編製成工藝品,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做點補充,有人說工藝簡單,並不值得書寫。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的這件活相對簡單,只是個簡簡單單的銀鐲,並沒有什麼裝飾和複雜的手法,師傅說用到的工具不到三成。
我侄女快要降生,我打算給她打一副長命鎖,大家如果願意看,到時侯我會把更精細,複雜的紋樣、形態的製作方法增加到這個回答里。
---------------------------------------------------------------------
謝 @竹君 邀。
今天受我媽委託,去尋訪了一位老銀匠,重打一隻銀鐲。
地方非常難找,在一個很老的街上的一個角落裡。一見之下,感慨傳統手工藝的失落,決定寫下來,留個念想。

(圖為銀匠老爺子)

(圖為貓)

初見石老的時候石老正在喂貓,自有一翻閑適怡然的感覺。老爺子眼窩微微下陷,但是雙眼還是神采奕奕,臉上雖溝壑縱橫,面色依舊很紅潤。

老爺子歲數大了,自然是不能親自動手,但是還是舍不下這家銀匠鋪,時常的會在這看看店,逗逗貓。石老爺子很健談,在等他兒子,也就是現在掌柜的間隙,聊了許多。

石老今年八十有九,不足十四就跟同宗師傅學習銀匠手藝,一入行,就是七十多年,是細工制銀的第七代傳人。老爺子不管什麼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就一直守著那一套師傅留下來的傢伙什,一有什麼變動,先藏起來的永遠是這套傢伙什,而不是什麼金銀細軟。因為老爺子的師傅說過,這是吃飯的傢伙,手藝人的命。聽到這我肅然起敬,因為守著一個東西,一個行當,不問貧苦,一守就是一生,實屬不易。

我想,這應該就是最傳統的中國手工藝人的模樣。

(如果說有工匠精神的存在,我覺的就在老爺子身上)

(圖為石師傅)

來不及感慨,石老兒子,石師傅趕了過來,石師傅五十上下,戴著副眼鏡,穿著條紋短袖襯衫,顯得很是利落。石師傅話不多,道聲好,問了要求。接過舊鐲子,上秤幺過。點齊工具,便準備開始動工。

(圖為秤和各種其他傢伙什)

過完秤,石師傅開始上坩堝,下料,拿噴油槍融料,往裡放助燃劑。

(圖為放上料的坩堝)
等到銀料化了,倒入旁邊的金屬槽里,初次定型。

(圖為金屬槽里的銀料)
這樣大體的形狀就出來了,石師傅用夾子,夾起銀條,放到鐵砧上第一次鍛造,去除燃燒不充分雜質和敲出大體的輪廓。

石師傅夾起銀料,放到已經碳化的木質墊板上,用噴油槍再次燃燒,使其軟化,可塑。

(上圖為軟化銀料)
如此反覆幾次,去除了所有雜質,石師傅拿出了模具放在鐵砧上,開始真正的把銀料鍛成毛坯。光鍛造手鐲用的模具都有好多種,不同寬度,不同紋理。

如此鍛打十分鐘左右,再次加熱軟化,鍛打,往複三四次,初步的形狀就出來了,銀鐲也開始泛起光彩。

(石師傅在比量長度)
再然後就是打磨,從最型號的銼刀,到最小型號的細砂紙,慢慢的,銀器的光彩更加的顯露出來。

(圖為打磨毛坯)
銼刀打磨完成後,再次放到木墊板上軟化,細砂布打磨,加上這家銀鋪獨有的標示。

(圖為最後一次煅燒)

(圖為店標印戳)
然後就是最後一步定型,打磨。

(圖為定型)
到這裡,銀鐲算是鍛造完成,這還是最簡單的銀鐲,石師傅就上上下下忙了快兩個小時,據石師傅說,這才動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工具。

(圖為成品)
鐲子雖然不及工廠的出來的細緻無暇,但是我喜歡古法出來的樸實,單純,甚至是瑕疵。恰逢侄女快要降生,我計划下次回老家去為侄女打一副長命鎖,記錄下更多的手法和工藝。

說說這家店吧,店很破,連牆皮都有很多剝落開來露出裡邊的青磚。我很怕有一天,一場大雨,會把老房子淋塌,然後掌柜萌生退意,乾脆關門大吉。

這可能是很多這種傳統的手工藝人,工匠,普遍面臨的問題。這家店還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保護產項目。這種項目是有補貼的,市裡出,我不說,你都不能想像補貼是多少。八十塊錢人民幣,聽口氣,掌柜也沒有嫌少。在較為偏遠的,並不富庶的地區,這種手藝活還有很多很多,當手藝活,吃飯的傢伙什不能再帶來生計的時候,這些匠人,這些手藝人,該何去何從。畢竟生活又不是電影,不像百鳥朝鳳裡邊演的似得,在墳前吹段嗩吶做結尾。

從我一個普通人而言,我深知時代是要發展的,社會也是要進步。但是我想,起碼等我們老了以後,含飴弄孫,孫兒問說這個東西是從哪來的,那個東西是從哪來的,以前沒有那些機器的時候是怎麼做到的的時候,我希望我能帶著他去看,去感受,而不是在pad上給他搜圖片,搜視頻。我希望我能在現場,看著紅紅的光火映在他的小臉的時候告訴他,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以前的樣子。

@竹君不是你催,我不知道要幾天才能發出來。 _(:3 」∠)_

ps:照片已獲得老爺子同意。

------------------------------------------------
不小心上了日報,於是忽然冒出群人沖我喊「你這麼大驚小怪,少見多怪,至於嘛,矯情個什麼?"
其實呢,我寫這麼一篇東西主要是懷念下傳統文化,傳統工藝的流失,只著眼於一只手鐲,我著實覺的目光有點淺。現在你們說你們那多得很這種工藝,甚至覺得粗鄙,但等到過幾年,僅剩的一點點商業價值流失,手藝的不到傳承,到時候再想說還多的很,恐怕就說不出了吧。

說個我至今覺得遺憾的例子,就在我們當地。那時候鄉里還沒有那麼多人外出打工,鄉里一到農閑,十幾個漢子便開始組個隊,玩起舞獅,十里八鄉的會約定個時間,來場大比。就用一根根長條凳,搭起個凳子山,足有一二十米那麼高,舞獅的漢子如履平地,不出三幾分鐘,便能登頂,四隻舞獅隊從四個方向同時沖向最高處,有時獅子聚到一起,拳來腳往,驚險之極,精彩之極,鼓點隨著比賽進行越加密集,鄉親呼喊聲直上雲霄。如今,這個活動至少有十年,我沒再看見過,有人會說他們家當地還有保留,還活躍的很,我就一句話,任其衰敗,能有幾年。


佔個坑,演出完了來講講現在都說已經失傳但是其實我麻麻是最後一代傳人的蓮子雕。

不是在各種奇怪的果核上雕個蓮蓬或者蓮子,而是直接用針在蓮子上進行雕刻,屬於微雕的一種。

穿成一串大概是這樣的,不過雕好的上面有精美的畫,這個圖片是沒有雕刻直接穿在一起風乾之後的。

雕刻的精美程度幾乎完全取決於雕刻者的美術功底和美學修養。

拍照的話,由於是微雕,要專業一些的相機才能拍出來,不然總覺得看不全(;`O′)o

我來上圖啦 (前方多圖請注意!)

因為蓮子雕是微雕,所以比較難拍,加上攝影設備的局限(就是個破手機)以及光源的問題(就是個破暖光燈……)所以基本不能看清圖案(那你還更個毛)

等我有了更專業的設備和技術以後一定拍更好看的給大家 (害怕被打所以跑了……)

(圖來了!)


真正的中國武術!是最知名的失傳國寶。
作為一個職業軍人,老家的人基本上祖上鬧過太平,參過捻軍。民風剽悍!雖然不比滄州,佛山出名,也算是武術之鄉。自小跟著祖父習武,長大後也走上從軍路。
說實話!現在的中國武術,已經完全不是其原本面貌了。現代武術,不如看做是一種動作花哨的廣播體操罷了。只重套路、漂亮、和健身功能,但是真正的武術是戰鬥技能,殺人技能!現在的中國武師,大多浮躁,練功敷衍!三腳貓的水平就敢胡亂吹噓,自稱宗師。祖先總結的練功精華遺忘殆盡!現在還有幾個練武的還堅持站樁、還有幾個會練習石鎖、石擔?更不要說沙包負重蛙跳,和十年入一日練習拳功掌功臂功(長期擊打石板練硬骨骼)!還有幾個能單手拎起玩起150斤石鎖(鄙人不才!只練到這程度)?功夫就是時間!行話說的好: 丑功夫,俊把事;俊功夫,丑把事!套路耍的滿天飛再好看有毛用?真正打人的殺招,不好看,但是能制服對手!我最喜歡教訓教訓那些自以為練過兩年毛貓腳功夫的新兵。尤其是那些什麼武術之鄉來的兵,拜過名師的兵,一個個鼻孔朝天!真的過招,還沒有能吃我兩招的,基本一拳打倒!
中國武術的真諦現在幾乎失傳!悲哀!悲哀!
我可能是現在為數不多的堅守者。。。
而各路神棍把武術的形象早已抹黑敗壞!
搞得現在人都在質疑武術有沒有實戰能力!
有朝一日,待我脫下戎裝,定要打遍南北,收拾神棍垃圾!還我武術之本!
現在中國傳統武術已經到了瀕危之地,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現在人心浮躁!追名逐利!
我不由懷念起,祖父在我兒時告訴我的英雄故事!捻軍騎兵疾風烈!三丈長槍,挑飛清妖!皮綆年少丈夫勇!手起刀落斬僧王!
——超短分割線——
不要再拿mma來損我了,謝謝!你們愛運動是好事,到不要拿你愛的運動來臆想我的工作!

軍人在搏鬥的時候身邊有什麼東西就摸過來當武器使用,有石頭用石頭,有鈍器用鈍器,目的就是快速殺掉對方。mma給你用匕首?給你用磚頭?比劃比劃?我就拿一個八一杠軍刺你看看有幾個運動員願意來比劃比劃!這些評論里怎麼腦殘這麼多。。。把殺人打仗當成兩個基友在籠子里空手搞基,還有個裁判保護著。呵呵。再強壯的人軀幹部位被捅一刀你看看他還能浪幾秒?我教新兵武術刺殺第一下就是往要害干,還會給你機會像mma那樣在地上搞基再來個鎖十字固秀秀造型?你十字固我,我一匕首扎你腿上再扭一下,順手直接割跟腱(俗稱挑大筋)直接廢了再說。捕俘抓舌頭,抓來的舌頭有幾個不被挑筋殘廢的。你們還是太年輕。。。


徽墨。

千年徽墨後繼乏人
徽墨製作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然而制墨又臟又累,如今仍在墨廠的工人年齡普遍偏大,儘管熟練工每個月可以掙到五六千元,但依然難以吸引年輕人的加入。
安徽歙縣,古稱徽州,以盛產徽墨揚名海內,自南唐墨家李廷硅開始,已有一千多年制墨歷史,歙縣因此享有「墨都」之稱。然而制墨是又臟又累的體力活,如今仍在墨廠的工人年齡普遍偏大,儘管熟練工每個月可以掙到五六千元,但依然難以吸引年輕人的加入,千年徽墨,正面臨後繼乏人的窘境。
歙縣老胡開文墨廠是全國有名的「老字號」,創建於1782年,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制墨車間還是磚木瓦房,有些年頭了。在徽墨廠里,和料車間是最髒的車間之一。
和料是徽墨最神秘的環節,至今都還在保密中。徽墨製作,其工藝十分講究,傳統的制墨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十一道工序。現代的制墨以松煙、桐油煙、漆煙、膠為主要原料,經點煙、和料、壓磨、晾乾、銼邊、描金、包裝等工序精製而成。其中細的環節則更多,甚至很多程序至今還處於保密階段。
徽墨銷路不是問題,效益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人才。2006年,徽墨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但人才困境依然是最大的問題。如今廠里的老工人都做了多年的徽墨,沒有其他手藝,一輩子就只能做墨。這一代人之後,可能就沒人會這門手藝了。54歲的朱剛師傅將制好的墨搬出去晾乾,他的父親曾經也是一名徽墨工人,但他的孩子已經不再從事這個行當。


看到「手工藝」三個字不得不想到自己的專業,「失傳」二字或許沒那麼嚴重,但的確斷層嚴重。
我想說的就是「漆藝」。
現代看來漆藝主要包括漆畫和漆器。漆畫顧名思義就是大漆作的畫。欣賞起來很容易像中國畫、油畫那樣被當作一門畫種。暫不贅述,畢竟更偏藝術創作、欣賞範疇。
而說到漆器這門工藝,真的有很多話要講了。首先,作為一個辛苦了三年最終考上美院的普通學生來說,漆藝這門專業實在是難得知曉的。在未進入專業之前,我和很多國人一樣根本不知道漆藝是什麼。接觸後才知道,這真的是一門歷史極其悠久的藝術,不僅大漆得以使器物保存上千年不變色,而且這是一門中國特有的並大大影響了亞洲國家的藝術。(大漆是天然漆樹上割下來採集的天然漆液,與化學漆化學塗料完全不同)好吧,不得不說因為了解的人少,學習這門工藝的人自然就少了。其次,做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體驗是:過敏。作為一個有著深刻過敏經驗的人,深知過敏的滋味很不好受,特別是夏季過敏。輕者起紅疹,奇癢難耐,不得吃牛羊肉和雞蛋等發物。重者起大面積水泡,皮膚細嫩處皆有明顯反應,甚至面部紅腫,癢得無法入睡。可見光是過敏就要讓很多學藝的年輕人受不了了,特別是愛美的女孩子們,哪個願意手不再白皙纖細,臉不再勻稱好看的去面對自己的男友、朋友、家人呢?這一關,十足又「濾掉」了很大一部分傳承工藝的年輕人。然而,做漆不僅僅主動權在從藝者那裡,「漆」也是要選人的。做漆之人素質要求很高,心氣要正,手、眼都要到位,且得耐得住辛苦、寂寞、髮膚之累、內心藝術要求的錘鍊。所以,在這雙向選擇之中,傳承漆藝又增加了一層很大的難度。
最後說說教育的斷層吧。漆藝本身發源於古代中國,甚至春秋戰國就有紅黑相間的漆器了。然而,直到清代,也仍舊以雕漆和髹漆的工藝品為主,現代以來,漆藝教學並不突出,老一輩漆藝術家辛苦發揚,年輕的傳承人太少,學校里根本提不到這門藝術,很多具體的戧金、蒔繪工藝都出現斷層。相較之下日本的漆藝教學既完整、強調師承,又發揚光大,成為其「國民藝術」。

(在這裡補充幾句話吧,我簡單說因為師承問題導致中國漆藝的教育斷層,這是確有此事實,但不是說,幾千年來中國漆藝就只是單方面個別技法的發展,而有些技法就不存在了。以螺鈿鑲嵌、戧劃、描金、堆漆等等為例,許多技法早有出現,只是因為時代的經濟、市場、審美愛好等等的不同,有發展到如今為盛為優勢的技法,也有小眾的掌握的人不多的技法。這也是我為什麼說中國漆藝雖有斷層現象但並非面臨失傳的原因。且目前國內漆藝有再興之勢,苗頭甚好。)

在這裡簡單談了三點我為什麼認為漆藝是斷層嚴重的。其實漆藝內涵極其豐富,具體技法也很多,哪怕單傳其中一個技法,都需要做很多很多努力。在此希望能跟大家分享這些觀點,言辭或細節有不對之處還望有識之士指正。

戰國漆器

日本現代蒔繪茶罐


漆器的圖片在網上搜索都會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看看。Tumblr上也有很多日本漆藝家的造物介紹。額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篇百度文庫里「中國漆藝歷史」的文章,篇幅不長,大致對漆藝歷史在中國有個了解。鄙人才識有限,非常具體的分析就暫不妄寫了。


我一直想拍一個紀錄片,記錄各個民族、各個地方的傳統婚禮、葬禮的全部流程。婚禮好說,請演員來演,還能做到;葬禮就麻煩了,也沒有人願意做這個,但是葬禮也確實是富有文化底蘊的。再過幾年,隨著老人的故去,估計就沒有能夠參考的影像資料可以參考了。時至今日,無法成行,雖原因眾多,仍深以為憾。


【超多大圖殺流量預警】不請自來的答個題~嘿嘿

我要和大家說的老手藝,就是陝西的華縣皮影。

看到這個題真的是緣分啊。。今天下午剛去過了一個私人博物館,西安市明清皮影藝術博物館。博物館很小,館長是同校同系的大學長。進行皮影資料的收集、整理長達二十年。。(敬佩!)結果晚上剛回來登上知乎就看到這題。。但奈何宿舍的網戰五渣~所以今天就跑到附近網吧夜機來答題。。。

閑話扯完說正事~陝西皮影被認為是中國皮影藝術的創始,但其實,作為外地學生的我在之前並不了解,印象中我只知道家鄉河北的唐山皮影,但也只是知道而並不了解。。

那麼先進行一個小科普吧:

陝西華縣位於中國陝西關中東部,是皮影的發源地。 中國皮影的國際正式名稱叫"華劇",即華縣皮影戲曲之意, 華縣皮影有四絕: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詣高, 二是演唱功力極深,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 四是華縣皮影博大精深,綜合藝術水平爐火純青,堪稱為戲曲藝術之絕唱。

(均摘於百度百科,侵刪)

皮影戲俗稱燈影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形式之一,源於1500餘年前的中國古都長安,盛行於唐宋,至今仍在中國民間普遍流傳,皮影選用上等牛皮,驢皮,經削、磨、洗、刻、著色等24道工序,手工精雕細刻3000餘刀而成,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其造型精巧別緻,刻工細膩,施色考究,充分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民間藝術的倔巧淳厚。

好了 科普完畢,現如今的華縣皮影已經被劃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要說的是,目前這項手藝目前倒是脫離了失傳的危險,這也是值得慶幸的一點。不過,任重而道遠!絕不可盲目樂觀。

無圖言屌?上圖才是王道!

先上一張刑天來鎮樓!這是進入展館首先就映入眼帘的。。而那一瞬間,我便深深折服了。。這個刑天是清代早期的老物件,但色彩仍舊明快豐富!細緻的刀工、華美的著色、流暢的線條,作為一個美術生,就一個字:——跪!

以下是皮影道具的製作工藝流程:

第一步:選皮;一般選用年輕、毛色黑的公牛皮,這種牛皮厚薄適中,質堅而柔韌,青中透明。

 第二步:制皮;以陝西皮影為例,通常有"凈皮"和"灰皮"兩種方法。

 第三步:畫稿;製作皮影時有專門的畫稿,稱為"樣譜",這些設計圖稿世代相傳。

 第四步:過稿;用鋼針把各部件的輪廓和設計圖案紋樣分別拷貝、描繪在皮面上。

 第五步:鏤刻;實線保留形體輪廓挖去余部,為陽刻,多用於生旦、須丑的白臉。

 第六步:敷彩;用紫銅、銀硃、普蘭等礦植物炮製出大紅、大綠、杏黃等顏色著色。

 第七步:發汗熨平;給皮影脫水發汗。

 第八步:綴結完成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侵刪)

而需要說明的是,據了解,上述的「灰皮」工藝早已經失傳,因此現在一件清前期的灰皮工藝的皮影道具彌足珍貴!

好的,再來看下一張讓我驚艷到窒息的作品,據介紹是妖魔戲裡面的蜈蚣。(不太明白為啥蜈蚣要長對蝴蝶的翅膀。。也許是成了精就愛美了罷)

前方驚艷預警!

我承認,我第一眼看到的時候,真的差點哭出來。。太美了啊!!!!!那種直擊靈魂的震撼,再多的文字都顯得蒼白無力啊。。。。。。

再來幾張!

火龍。。每一刀都做到極致了有木有!

象車。。對,那個四腿修長健壯的傢伙是大象哈哈哈!

這是細節刻畫。。。。

這。。據介紹是個神話瑞獸。。哎。。長得確實有點喜興。。

《龍王出巡》

細節,哈哈感覺過去龍的形象咋都呆乎乎的!?

-----------------------------------------------------我是分割線君-------------------------------------------------------------------

接下來要上的圖,就是皮影戲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場景咯。沒有場景的話,這些傢伙再美也不行啊~來看看這個:

《鬧龍宮》場景。

細節,傳統裝飾紋樣。看來我下個月裝飾畫的課有素材咯!哈哈。

《青蛇梁》的背景道具。

《青蛇梁》中的人物細節。

這些紋樣簡直美的不要不要的!!!

好了,放圖先告一段落,這個博物館並不大,整個展館看樣子只有兩百平米不到的樣子。。但我卻整整待了兩個小時。書中常說的意猶未盡,流連忘返也不過如此啦。

但是據這裡一位上了年紀的管理員說,這裡平時遊客很少很少,好多我們這樣的青年人只是為了進來滿足下好奇心,草草的看過、草草的離開。。。聽著確實有些惋惜。雖說現如今皮影受到了重視和搶救,使得這門藝術避免了失傳的悲劇,但這遠遠不夠,前路依舊漫長,只有一路向前!

這就是我——一個美術生在一個午後對皮影藝術路轉粉的經歷。晚安大家!


叫街擂磚


在穿針引線論壇那裡找到了銅絲花扣的製作步驟,可供愛好者參考(http://www.eeff.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3871extra=authorid=294659page=1)

謝謝各位的評論和點贊。

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民間工藝中,很多老手藝終將會失傳,這是我們迎接科技文明終將付出的代價吧。
不過,有些傳統民間工藝,真的是太過巧妙,你不得不嘆服匠人的高超技藝和心靈手巧。
比如旗袍上的盤扣。
現在也有機器在生產盤扣,但至少目前來看,機器生產的盤扣工藝簡單粗糙。
盤扣按製作工藝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軟扣即沒有加銅絲的;另一類就是銅絲扣。如果按造型分,就有很多種了,如一字扣、蝴蝶扣、金魚扣、鳳凰扣、菊花扣、琵琶扣、蜜蜂扣、葡萄扣、樹葉扣、花蕾扣、雙耳扣等等。
銅絲扣又分填芯扣和不填芯扣。顧各思義即可。填芯扣在做花瓣的時候裡面是必須塞棉花才讓其飽滿好看,因此一般建議乾洗,一定要水洗時,洗滌時須用保鮮膜包好扣子了再洗方可保證扣子不會變形。
軟扣的製作相對來說要簡單的多(當然,這只是相對於銅絲扣來說,其實製作起來純手工的製作也是需要熟能生巧的),很多軟扣現在機器可以代為生產製作。銅絲扣又分為不包芯和包芯兩種,工藝複雜,目前來說機器暫時不能代替人工生產製作。
從有了銅絲扣後,造型則更是可以依自己的想像來製作,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扣則不勝枚舉了。
手工製作下面這樣的盤扣,從將銅絲彎曲成型到將布料的反面刮上一層薄漿糊晾乾等等……,據說要二十多道工藝:

而這樣的花扣要釘到衣服上,保持衣服平整且不易看出針腳,也是需要純手工才能完成。現在不要說做這種盤扣的人已經成為了稀有物種,連能釘這種盤扣的人也極為罕見。


而更為憂慮的是這種技術師傅們還極為保守,幾乎不外傳,能在網上搜到的多是軟盤扣的盤製作步驟,這種銅絲扣的製作技術極難搜到。

再分享些銅絲花扣的圖片給大家,多數是我這裡的原始圖片,少數來自網上。


徽州地區的竹編手藝,細的竹絲有頭髮絲那麼細,但是手藝快失傳了微博上有位@徽州張建平 大家可以關注下他的微博 都是有關徽州文化遺產的內容,老人名叫俞日華,現在在張建平老師幫助下正在申請非遺傳承人,具體坐標在徽州(大部分在今黃山市)祁門縣


看《京味兒》絕大多數小吃的結局都是「文革之後再沒見過」哎,一聲嘆息……沒錯我就是吃貨!


出國之前特別喜歡跟老媽逛北京的老衚衕和旅遊景點。

然後個人特別喜歡北京國子監(好像是)附近的一家店,

站在門口的招牌就是一個比普通人高的兔兒爺。

(圖片來自網路)

當時去的時候兩隻耳朵還在,

過了一段時間再去的時候一隻耳朵沒有了(好像是左耳)。

然後去問老闆的時候說是被車撞了,耳朵被弄掉了。

店裡面買老手藝人做的老兔兒爺,毛猴,手捏的小泥老虎等等。

當真形神具備,不同於現在流水線一般的生產,有滿滿的人情味道,非常喜歡。

當時買過一個手繪的兔兒爺,講真畫的很英俊(原諒我用英俊形容一隻兔兒爺)。

老闆老北京,跟老闆聊起來的時候,老闆說現在幾乎沒有人喜歡這些東西了,

老手藝人們現在也不會做這些東西了。

的確,我跟娘親去的時候店裡沒有其他客人。

然後又過了幾年,這家店沒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流水線風味濃重的「老北京工藝品店」。

很遺憾當時沒有把店裡的大兔兒爺請回家。

現在想一想,有些東西被忘了就是忘了。

沒了就是沒了。

但是看到回答題目的人這麼多,

感覺並不是孤獨的。


推薦閱讀:

你還記得多少兒時藝人、小販的叫賣聲?

TAG:藝術 | 手藝 | 中國傳統文化 | 工藝技術 | 工藝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