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功能是什麼?為什麼人要組建家庭?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以家的名義,更多家庭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但是我想顛倒一下回答的順序,我想先談談為什麼人要組建家庭。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我想首先簡單的歸納一下我所見過得關於為什麼要組建家庭的理由。粗略的說可以分為四大類:
1、 組建家庭不是很正常嘛?(因為慣例)
我記得前幾年央視有個採訪,一個老人希望立法認定35歲以後不結婚的都是不孝。在我們的生活常識中,談戀愛、結婚、生孩子、過日子好像已經是非常正統的一條流水線。「大家都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結婚是什麼?不是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嗎?」「不結婚幹嘛?」家庭婚姻存在的意義好像成為了一個必須要做的慣例,也有很多人因為這個慣例進而組建了家庭。
不得不說,這個觀點很有他的道理。可以想像當你從20歲走向30歲的時候,從前聚會聊天侃地的男男女女們都開始清一色的變成了曬娃狂魔,或者秀恩愛達人時,你一定會在內心默默地念叨著,是不是我也應該組建個家庭什麼的。社會慣例是一種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盲從,但是又強有力的約束著我們的規則。但是如果你真的只是因為這個而組建家庭的話,那麼很遺憾,你可能很難真的在家庭中體會到幸福的感覺。因為這是弊害選擇而不是趨利選擇,也就是說你對家庭的期待基本是沒有或者局限於和別人一樣上。我想這樣的家庭是很難真的讓人很享受的。
2、 希望能和她生活在一起(因為愛情)
愛情是推動家庭組建的正常活動,我相信大部分人組建家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個。我愛她,我想念她。因此想在我生命中的每時每刻都有她,我希望把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東西都與她一起分享,我希望我們生活未來的每一個精彩畫面都是我們兩個人一起觀看。在這種理由推動下,從愛情走入婚姻,組建家庭是一個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每個人都能嚮往的事情。
由愛情推動的家庭組建可以說相當於三歲能識千字的神通,有著很好地天賦。但是如果你組建家庭的理由僅僅是愛情的話,那麼這個神通是長成曹植還是呂秀才就很不好說了。因為現實生活可不是電視童話,倒數第二個鏡頭是婚禮幸福的畫面,然後直接就跳到了60年以後相濡以沫溫馨陪伴一生的結局。愛情是婚姻、家庭的地基,但絕不能替代婚姻和家庭組建、發展的牆壁和支柱。別急,關於這個支柱和牆壁,我會在後面慢慢道來。
3、 現在不結婚以後會不會後悔啊(避免後悔)
我想對於「大齡未婚青年」下面的這些表述應該是非常不陌生的,「愛情這個東西就是一個傳說中的東西,你看大家年齡都大了,趕緊差不多就結婚了吧」。「你現在不結婚,以後等你年紀再大一些就根本找不到對象啦。」年齡、身體條件、父母狀況,種種因素總會讓人在不經意間想起,哎是不是我差不多也該組建個家庭了。這種組建家庭的理由和第一種略有類似,也是一種弊害性的理由。事實上,人們不僅在婚姻中有這樣的想法,在其他方面人們偶爾也會如此,比如說為了防止以後不後悔,現在要加倍努力工作等。
這種想法確實符合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大局觀意識,但如果過分依賴這種避免後悔的理由來組建家庭,甚至構成生活的話,會讓生活、家庭變成一種機械性的任務,很容易讓人喪失在其中的興趣。
4、 一個人生活下去很辛苦啊(避免孤獨)
每次在acfun上看到關於如何和女朋友相處的話題帖子時,總有一群網友保持隊型的回復到「首先你要先有個女朋友啊,混蛋」雖然是調侃性質的談話,但是確實能讓人感到一種淡淡的心酸。「每天一個人好孤獨啊,我希望我的世界被人看到,我希望我的生活不再如此的寂寞。」因為這種寂寞的感受,很多人都迫不及待的相組成家庭。就如同范曉萱早期的一首歌中所唱「好想談戀愛,不管那個人是誰。」
孤獨確實是人最難以忍受的情感,短時間的孤獨會讓人感到異常難受,而長時間的孤獨會逐漸的影響人的自我功能。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避免孤獨的而選擇組成家庭的話,很難想像這個家庭真的變得讓人舒適,因為不孤獨只是幸福的一小部分。
我並不是在批判上面的四種組建家庭的原因,事實上他們都很重要,只不過只有他們的話,對於構建一個穩定的家庭並不足夠。每個人都源自一個有局限性的家庭,因此我們在成長中勢必會有一些我們有局限性的部分。每個人都是被父母從孩子的狀態教育成青年的,因此我們都有一些關於成人、獨立個體的迷茫。這些局限性的部分、和關於繼續成長的迷茫部分。正是組建家庭最重要的原因,讓我們能繼續發展成為更好的人。
對於孩子的世界來說,遊戲和快樂就是一切,對於少年的世界來說,努力和愛情就是一切,對於成年人的世界呢?努力的構建家庭、通過家庭了解、發展、豐富自己則是這個階段的目標。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難在他沒有唯一的答案,卻需要你不斷地更多的努力。這就好比你要一下子從單機遊戲變成了一個不斷需要你花費精力跟著版本走的網路遊戲一樣,你將不再單純的以勝利為目標,你要考慮如何組隊,裝備分配,攻略探索,職業規劃,等一系列的問題。而家庭則恰恰是應對這一問題的重要資源。
這也就涉及到了第一個問題,家庭對人的功能是什麼?家庭對於個體最大的功能在於能為人提供一個繼續發展的平台和支持。家庭讓我們更有動力和方向的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成長,真正的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個體。如果你真的願意用心去經營家庭,用心去體會家庭、面對家庭帶來的困難,你會發現,組建家庭會帶給你下面幾種新的成長和體驗:
1、學會作為能夠照顧別人的完整人
在小的時候,父母是照顧我們生活成長的人。隨著成長,我們要逐漸的學會照顧自己,洗衣服、做飯、收拾房間等等。這些是我們學著從一個不能自己照顧自己的孩子,轉變成完整個體的必然過程,然而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的。完整個體意味著你不僅僅能將將好的照顧好你自己,還要做到你能夠真的有餘力的照顧好你自己。這不僅僅是生活技能方面的要求,還就涉及到我們是否真的能在內心成長成一個能夠從心裏面完整的不需要別人過分照顧,且能有多餘的愛釋放到周圍人身上的完整人。完整人指的不是雖然內心委屈,但是外在總是表現的對周圍人很照顧的犧牲者,也不是內心總是感到很空虛,外在也總是需要別人照顧的飢餓者。而是一個真正內心充盈,可以給與自己足夠的愛,且有餘力給予他人的完整人。這一點可以從家庭中如何擺正位置,學會如何既展現真實的自我,又不過分依賴伴侶而照顧好自己的內心。學會如何發自真心的對伴侶,對孩子的需求有真實的理解,進而慢慢得到發展和成長。
2、學會做能夠掌控自己生活的獨立人
小的時候,大多數的決定都市社會和家長替我們完成的。在青年期間,我們可以通過特立獨行、大膽嘗試來嘗試構建自己的生活和世界。但是這一點還需要繼續通過家庭的平台進行成長。我們要開始學會真的為自己的生活,制定下規劃,我希望我的生活要沿著什麼樣的情況發展,我希望我的家庭要沿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你需要真正的通過應對家庭生活中的煩惱,來逐漸的找到這個感覺。也許是每個月都催命而來的信用卡賬單,也許是需要跑來跑去的准生證手續,這些真實存在的,曾經被父母所遮擋的困難,要開始真正的回到你的手上,讓你去面對,讓你去掌控。這是一件非常苦難的事情,但是真的也是一個能讓你成為獨立人的過程。
3、學會做心理上穩定、溫暖的成熟個體
你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是喜歡隨意的和親近的人發邪火?還是喜歡自己憋著?坦白說這兩種狀態都不是一個成熟個體應該有的心理狀態,因為他們一個是沒有自主承接情緒能力的孩子,而另一個則是忽略自己內心情感的屏蔽者。由於我們來自於不同的原生家庭,關於心理成長,每個人都屬於自己的盲點與遺憾。也許你總是覺得沒有安全感,也許你總是不能確定自己不會被人拋棄,也許你總是無法讓自己享受不需要辛苦努力的自在感,也許你總是無法擺脫對未來的不確定焦慮。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家庭中重新體驗和成長的。我們需要通過總結調整和愛人的互動,重新理解自己內心真切的情感需要和我們過去習得的實現他們的方法,嘗試去尋找關於這些需求更好,更自在的實現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家庭可以讓你在情感上感到自己的存在,在情感上找到自己,並體驗被他人理解的感覺。同時我們可以學會如何用心理解他人,學會做更溫暖,更穩定的自己。
4、 學會做信念上自由、方法上靈活的自己
你想成為誰?生活的什麼最讓你開心?你希望自己在未來以什麼為自己的驕傲?這些問題對於青年人來說是在熟悉不過的了。很多人認為解決這些的答案就是工作,只要有了成績有了好的title,就能找到自己,做自由的自己。說實話我見過很多希望更自由而更努力,結果變得更不自由的例子。自由並不是工作的附屬品,而是真正需要在我們內心被發掘出來的。這點需要我們在家庭中重新通過和愛人的互動,和生活的追求去發掘。去嘗試找到自由的自己,這種自由指的不是現實中的無法無天,而是一種在信念上自由,在實現方法上靈活的狀態。我們要學會成為既不是別人的影子,也不是別人的掌控者,只是我們自己。
家庭的根本功能是繼續發展,我想或許這一點也應該是家庭為什麼會存在的基本原因。
很多人認為家庭的功能在於穩定和維持,我認為這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一沉不變的穩定並不是最正確的,事物都是變化的,人也是變化,對於家庭來更是如此。從結婚、到有孩子、再到孩子長大、再到孩子離開、再到面臨退休,家庭的狀況是不斷地變化的,因此家庭成員也是需要不斷發展。
總而言之,家庭是一個滋養人的地方,家庭滋養著家庭中的人,被滋養的人反過來用獲得的力量讓家庭變得更好。這才能讓家庭不斷的強大發展下去。
----
新書《愈親密,愈傷害》已在知乎電子書上架,歡迎大家指正
愈親密,愈傷害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出版
費孝通在《生育制度》一書裡面從人類進化發展的角度談到:
因為生殖後代是損己利人的事情,你需要為生殖後代提供營養,這會損耗母體的生命體,降低父母的生活質量。而繁衍後代又是種族延綿的需要,所以社會就對生育的男女產生約束,產生婚姻制度,把人類的性關係、懷孕、生殖、養育都規範化,讓後代可以順利成長,母親保障後代的生理需要,父親保障後代的社會需要,所以組成家庭,以保障對後代的養育。
反對一切雞湯類的說法。馬克思早就告訴我們了,什麼是分工,分工的基礎是性別分工,分工又是剝削的原因。隨著社會化大生產,家庭就是階級社會的最小單位。
因為我們現在的經濟,生產力不夠發達,所以靠家庭來維繫或者說節約成本。一旦達到共產主義社會,必然消滅階級、消滅家庭、消滅國家。
所以,家庭的功能是維持現有的經濟模式,是從封建社會一直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都會有的一種經濟體,也是階級單位。人為什麼要組建家庭?準確地說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下的社會形態才需要家庭。
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家庭一定就會隨著階級的消失而消失。所以,現在歐美和我國的離婚率越來越高,這是好事。說明我們開始進入馬克思說的社會主義高級階段,早晚有一天,全世界會覺悟,消滅家庭,進入共產主義社會。
讓我再更一下,之前說的那些不是把成家完全局限在一些事上,而是在物質精神全都自我滿足的情況的真的覺得成家不是必要的。
而且我現在也真的很年輕,19歲,大學即將畢業。所以年齡層次不一樣可能看問題的角度也不大一樣。
謝謝
感謝各位的贊和評論~
—————————割—————————————
作為一個年輕的女漢子,完全不覺得以後必須成家。在我看來婚姻組建家庭的目的是給我需要但卻無法自己實現的感受的。
so……
作為一個手工活滿分,能修水管換燈泡修電腦又充滿文藝氣息的少女,完全能填滿自己的生活,還沒覺得需要組建個家庭,時間完全不夠用,戀愛都不想談。
當然現在是真的年輕,但是覺得我的想法也很現實。我是完全的男女平等論者,覺得除了生理上女的完全可以超越男的…就是覺得女同胞們優秀啊!
匿了 勿噴 歡迎指教答案分出了兩批,一批認為家庭對人的成熟和責任是有巨大幫助的,另一批認為它就是個圈,是利益結合體。
我只回答為什麼組建家庭,也就是為什麼結婚。
誠然為了繁衍是婚姻家庭的初衷,對於在一起的兩個人,婚姻是一種承諾,給了兩個人繼續在一起的理由的動力,但在一起並不需要婚姻,如果沒有別人告訴你婚姻這個東西,你也不會想到婚姻對你有什麼意義。
有一部電影,名字忘了,安妮斯頓的,她的男友一直愛著她七年好像是,男友不認為婚姻能改變什麼,反而是一種束縛。
就好像我愛你我承諾一萬年,但有個東西來約束我必須愛你一萬年,你不覺得有點不舒服么。最終他還是妥協了,但他們感情的發展不是因為婚姻,而是婚姻形式背後的妥協。
如果僅僅對兩個人,婚姻其實只是一種形式,但如果考慮進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很有必要維持一種穩定的環境告訴孩子她有依靠,不僅是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七大姑八大姨。
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家庭的概念,我就說不好了。
大部分認真組建家庭的人,他的人生不一定精彩但一定完整。
而「完整」這個詞在人生的後半段是個很有用的詞。我認為婚姻是人類文明衍進的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文明的「階段性產物」。
起初人類誕生婚姻關係,應該只是道德層面上約束, 婚姻關係逐漸得到全體社會的公認後,演變成法律層面上約束。
婚姻關係主要是為了保護人類中的弱勢一方——女性(沒有性別歧視)和幼子,在古時候因為女性由於和男性的性別分工不同,獲取生活資料的能力較男性弱,在懷孕和哺育幼子期間幾乎完全喪失獲取生活資料的能力,所以婚姻關係有助於女性和幼子能長期穩定的獲取生活資料以及危害防護。
隨著人類社會的逐漸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有專業的職責人員如警察和保安來維護安全,同時女性獲取生活資料的能力也逐漸提升,單純依靠婚姻里的男性來維護安全和獲取生活資料的關係會越來越弱化,現在逐漸出現了單身媽媽人群。但以目前女性的能力還不能完全脫離男性獨立生活和撫養小孩。所以現階段婚姻還是會繼續在人類社會中存在下去。
在將來,當人類發展到更高級的文明程度,如到達卡爾達舍夫Ⅰ型文明,那時可能機器人已經可以為人類做所有事,或人類已經拋棄了肉體獲得了永生的能力,婚姻關係就不復存在了,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到那時可能人類也不需要繁衍後代了,也沒有了男女性別之分了……
《禮記》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
家庭是這樣一個複雜的經濟團體。
折騰過了,最終還是要回歸傳統主流價值觀
婚姻最大的受益者,只有孩子。
很簡單,節約交易成本。情人關係不受法律保護,雙方都沒有安全感
因為想有個溫暖的港灣 有個心靈的伴侶 一個讓我們隨時放鬆的地方。
我也很困惑
大概因為 人是群居動物?
家庭的動能是提升自我。說的直白點,就是自我修行,學會包容,學會理解,學會妥協……
組建家庭的目的,除了繁衍後代之外,參考上一個答案……
社會責任,
情感回饋,
能力輸出
1.繁殖
2.經濟
3.社會秩序
4.社會化
5.情感支持
最簡單的,激情什麼的都是扯淡,在一起的目的是陪伴,陪伴需要家庭的存在,說白了,最後還是要一起過日子。
社會支持資源的主要來源之一
適合生存繁衍的大計。可參見動物世界。
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推薦閱讀: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回答:說只要二十個問題就可以讓兩個陌生人快速變熟悉,求教這二十個問題是什麼?
※靈魂伴侶如何尋找?多對多的戀愛模式下一對一的契約關係可行嗎?
※與另一半的年齡差距,是否會影響共同生活的質量?
※為什麼對有些人來說,戀愛會帶來強烈的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