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罷官了怎麼賺錢為生?

一直沒想明白這問題。特別是那些仕途不順便罷官的,他們之後何以為生?


謝邀。
這個問題很簡單。
古代的俸祿和現代人的工資不是一回事,維持基本生活靠的是土地,俸祿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當上官了還愁當不成地主?
就像我大亞美利加合眾國的高級公務員,人家也是對自己的薪水沒啥需求的。
我國似乎也有超這種國際化發展的趨勢。


推薦你讀一本書張宏傑《曾國藩的正面和側面》


前面的答案似乎都把「罷官」和「被罷官」的概念弄混了。

舉個栗子:
首先,你如果中了鄉試,成了舉人,那麼身上就多了一種叫做「功名」的東西,成了「老爺」。(參考《范進中舉》)這時候,只要功名沒被削,就可以一輩子吃皇糧。

而做了官以後辭官,就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正常退休,比如病退、告老還鄉等等,這種一般還不稱「罷官」,而叫做「辭官」,表示該人沒犯什麼錯,是自己主動辭職的。這種情況,「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後半生享清福是沒問題的。

而「被罷官」的一般才稱「罷官」,相當於被免除職務開除黨籍,這時候就要看是犯了多大事兒了。其實一般要是事兒不大的話,做多也就是「貶」、「謫」、「放」,被「罷」那肯定是事情比較嚴重了,估計功名和積蓄一般是保不住的。那麼自然的,前面幾個答案所說的什麼有人來巴結或者是回去當地主之類的事基本是不可能的。
這一類的,後半生一般比較慘。
---------------------------------------------------------------------------------------
順便把評論里回復別人的內容貼一下:

漢朝的話,萬戶以下小縣的縣官都有500石(dan4)的年奉。
戰亂時期跳過。
唐朝以安史之亂分界。前期:京官最低的從九品年俸只有30石,但是每月其他諸多補貼,養活一家人綽綽有餘。而五品以上官員還有按頃計算的永業田,子孫可以繼承。地方官收入則還要高於京官。後期:取消年俸,全部改為月俸,但是一般都以實物支付,以防止貨幣貶值。而整個唐朝前後期,官員除了俸祿之外還有各種辦公補貼,收入很殷實。
宋朝,國家太有錢,典型的高薪養廉。官員平均收入水平是漢朝的10倍,清朝的2--6倍。比如大清官包拯,在開封府時期的年俸超過1萬貫(1貫=1千文),而且國家管吃穿用。而當時物價水平大概是:米 40-100文/斗、絹 1000-1500文/匹。
再次跳過戰亂時代。
到了明朝,官員工資低的可憐。正一品的官員的年俸,也只有米1000石+鈔300貫(注意,還不是錢,是鈔!紙幣!貶值比銅錢厲害得多)其他補貼什麼都沒有了。你說的差點餓死的清官,也就出在這個朝代——海瑞,給母親做壽也就買了兩斤肉。但幾乎也就他一個。其他是無官不貪。結果朱家人就一直這麼摳門,下面當官的只好無官不貪,直到亡國。
清朝:有個特殊制度叫「養廉銀」,這個顧名思義,就只舉兩個例子:從一品總督,年俸180兩銀子,但是養廉銀按標準有1.5--2萬兩。九品主薄年俸大約33兩,但養廉銀也有80--400兩。而清朝的物價水平,先說匯兌關係:順治到乾隆時期1兩=1000文,嘉慶到道光年間是1兩=1200文;再說物價,米面,順治到乾隆時期1石(125斤)=1000文,嘉慶到道光年間是1石(125斤)=2000文。也就是說,從九品主薄按最低收入33+80=113兩來算,年收入最少也能買到113石(14125斤)米。
綜上所述,那種不貪就會被餓死的清官,在和平年代只存在於明朝。


官員的背後是縉紳階層,除了少量特別清廉的人,比如海瑞


1.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2.不為良相,即為良醫。
3.教書先生。話說乾隆朝有一個牛人,名字我忘了,狀元,翰林學士,致仕之後囊中羞澀,以七十高齡去當教書先生。主家是個財主,不認識此大牛,當一般人待。某天請客,討論誰坐上席,財主和客人都說該自己坐上席,大牛忍不住了,自曝參加過瓊林宴、千叟宴等等級別很高的宴會,於是他坐了上席,丟了工作。
4.種地。


有了功名當了官,就會有很多人帶著地投獻,你就成了地主,俸祿一般來說是你的榮譽。
被罷了官,功名還在,繼續當地主。


賣字為生( ̄^ ̄)ゞ


識文斷字的人不多,換作是我就去私塾當老師


你當人際關係是假的?罷官回家,當地的小官小吏肯定過來巴結,什麼田地不在話下,如果當朝經濟發達點如宋朝,商鋪也隨便拿那麼十幾二十個


推薦閱讀:

打算跟男朋友比賽,每人拿出同樣的錢作為本金,看誰在三個月內賺的錢更多,有沒有好的點子?
大學階段現在手裡有五千元資金,你們會用什麼方法來利用這筆錢來不斷賺錢?
掙大錢最需要學習什麼,最需要明白什麼?
為什麼大部分公司高層除畢業於名校之外就是留學回來?留學比本地讀多哪些好處?
如何用40w掙更多?80w?

TAG:歷史 | 賺錢 | 古代 | 古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