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就讀是種怎樣的體驗?

有知道在那裡就讀的學長學姐前輩們麻煩大家看到了邀請一下,謝謝!


在tisch上了一個學期的課了,在這裡回答一下,也算是對過去一個學期做個總結,應該會持續更新。

首先糾正一個觀念,Tisch是藝術學院,不是電影學院,這個問題的標籤是不準確的。這意味著他除了電影專業外還有很多很酷炫的高大上專業。Tisch下設專業如下:

Art Public Policy

Dance

Design for Stage Film

Drama

Graduate Acting

Graduate Musical Theatre Writing

Performance Studies

Cinema Studies

Graduate Film

Rita Burton Goldberg Department of Dramatic Writing

Undergraduate Film Television

Clive Davis Institute of Recorded Music

ITP

NYU Game Center

Photography Imaging

Open Arts

其中四層的ITP和在布魯克林的game design是我覺得尤其酷炫,不明覺厲的專業。每次走過四樓ITP的感應木頭鏡子都有一種誤闖霍格沃茨的感覺…… Musical Theatre Writing也是極其高大上,又要學作曲,又要學編劇,又要學戲劇,簡直逆天了。

當然,Tisch最著名的還是電影專業,不然也不會被誤貼電影學院的標籤,實際上,很多老美提起Tisch也是第一反應是電影。Tisch屬於電影的部分叫Kanbar Institute of Film TV,不知道為啥acting和dramatic writing不在kanbar裡面,可能因為這兩個也包括戲劇的部分。我所學的專業名稱叫cinema studies。所以說體驗,很大一部分體驗只能具體到本專業的體驗了。

先說說總體的不局限於本專業的體驗。(提到就讀體驗我總得和之前上過學的地方比較一下,不吹不黑,我對所有就讀過的學校都是深深的愛。)相比我本科的北師大,交換過的加州伯克利,紐大的學校服務做得很好,圖書館24小時開放(不是全部)三個健身房免費,就業指導中心,國際學生服務等學生服務也做得很到位。反正我覺得學生服務可影響就讀體驗了,比起在北師為一點小事轉圈蓋章三顧有關部門茅廬,在伯克利的放任不管,紐大的服務沒得說,要辦個啥事基本上很方便就搞定,各種課外活動也很豐富,很多東西確實是國內和國外大農村不能比的,畢竟交了那麼多錢在裡面。

舉個例子,剛開學的第一周,迎新活動,北師大活動有體育場上開學領導講話,體育館裡開學典禮,學院迎新活動(我的學院是院長講話加本專業歡迎會加學長學姐經驗分享),社團迎新活動,游校園加校史館。伯克利是無官方活動,體育館白拿一通各個社團和商家的贈品,各個社團組織一些迎新活動,無院系活動。而紐大,開學前一個月發布了nyu welcoming guide,下載專門的app,裡面詳細描述啦歡迎周中多達幾千個活動,有學校的,有學院的,有本專業的,有社團的,有國際學生的。裡面還要分成學術指導,生活指導,紐約逛逛逛吃吃吃玩玩玩等等一堆分類,看到簡直驚呆了!第一周我光參加tour就參加了無數個,游校園,游圖書館,遊學校周邊的教堂,學校周邊的電影院,學校周邊的音樂酒吧,學校周邊的中餐,學校周邊的小吃,學校周邊的……紐約的各種旅遊景點,布魯克林大橋啦,高線公園啦,大都會啦……還不算純玩的豪華游輪夜遊哈德遜河,各種show各種賭場之夜啥的。還不算學院的活動,在一個巨豪華的禮堂里搞的dean"s welcome,學院的請吃飯,本專業的請吃飯,國際學生的請吃飯,數都數不過來了吧,Tisch還專門為國際生設計了十多次游紐約,專門設計與藝術相關的路線,找學院的教授講解景點的歷史,然後每次游完又是請吃飯。吃了那麼多次飯,我能不嘴短么?能不誇紐大的服務么?

再具體到Tisch,學生服務也是做得沒話說,對學生真心重視。首先一點,會給每個學生(包括本科生)拍照然後驕傲地掛牆上,雖然拍得很醜,還要特別丟人現眼的掛到畢業……但這至少表示對學生重視嘛!在國內只有教授有這個待遇吧?在學院丟了任何東西都能找回來,這點我讀書的所有學校里只有tisch能做到!這對我這種丟三落四星人簡直不能再重要了!除此之外,每周四免費的下午咖啡茶點聊天,每周三免費的晚餐加講座活動,每周五免費的電影放映,這些都是學院的常規福利,而且由於tisch強大的校友圈,不定期會有特別活動,比如卡羅爾的編劇是tisch校友,所以可以提前看到電影加編劇見面訪談。還有一點對學電影的學生很贊的是學校周邊電影院太多了!紐約的電影節,電影活動太多了!可以說很少有電影在紐約看不到。

說點學術上的事吧。能感受到,紐大很以Tisch自豪,Tisch中又尤其以電影專業為傲。這一點從在紐大的bookstore里除了tisch學院的紀念品之外又特意擺一堆Kanbar Institute of FilmTV的紀念品就可見一斑。這是在紐大的書店裡唯一一類不是印學院名的紀念品,好像說自己是Tisch的還不夠驕傲,一定要單摘出來說是學電影才夠勁。在校內校外說自己是紐大學電影的,別人也是,「哇」,然後各種羨慕眼神。如果是中國人一定會說,「那你是李安校友啊」 (其實著名校友還有馬丁斯科塞斯,科恩兄弟,斯派克李,奧利弗斯通,查理霍夫曼等等一堆,其實校友牛跟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tisch的電影專業確實牛,每年的奧斯卡,艾美獎,金球獎,等等一系列獎項吧,學院官網上會有校友提名名單,點開一看,我的媽,長的不要不要的,作品全都嚇死個人。每次看到這個我心情是複雜的,如下圖

電影專業的牛還表現在強大的師資陣容,具體到我這個專業吧,我這學期選的課的老師有Dana Polan,好萊塢研究的大牛,電影學協會的主席,Cinema Journal的主編,寫了200多篇論文加8本書;Bill Simon,奧遜威爾斯,希區柯克,金維果,馬利克等導演研究的大牛;JungBong Choi,一個超級兇殘的韓國老師,寫了四本書,一個韓國人居然講美國電視,說話像行走的gre紅寶書……還有超多牛到讓人想哭的老師,看到他們簡歷上一個進度條都翻不完的著作和論文,我的心情是複雜的,如下圖

可想而之,跟這些老師上課的情況是爽並痛苦著的,爽在老師講的確實好,痛苦在課前要讀的論文真心多,課後要寫的論文也真心多。在我選課挑的最輕鬆的課的情況下,每周的閱讀頁數也有三百頁左右。我曾經列印其中一門課的閱讀資料就把圖書館一個大印表機的紙打完了。這還不包括每門課都要求的兩三本書。這還是我揀最輕鬆的課選的。我沒選的課中有一門關於小說的除了要讀論文外每周還要讀一本小說,洛麗塔那麼厚的!我想了一下自己連一周讀完一本中文小說都不能保證還是算了吧。那些seminar的課就更虐了,因為本身就是每周抱一堆閱讀資料去讀然後上課各種討論,如果不讀上課只能大寫的懵逼。again在我沒選虐到死的寫東西令人髮指的多的課的情況下,寫的東西也多到讓人痛苦死,每周一篇小論文,一篇網上討論,期中每個課8到12頁的論文,期末每個課14到20頁的論文。一學期里我用自己爛到爆的英文碼了一百頁的字,過程從抓狂到崩潰到絕望到死去活來,唉,此處省略100頁心酸血淚史。

最痛苦的是我常常想,周圍同學是不是都像我這麼痛苦呢?環顧四周,媽蛋,弱雞好像就我一個。美國本地人不說了,各種藤校、電影專業牛校本科學歷加若干個ma。沒錯,很多人都是讀第二個碩士!中國人中,只有我是沒有電影專業相關經驗英語又爛的。其他人除了北電中傳就是美本,還有從小在美國長大英語是母語的,而且大多數人都有電影方面的工作經驗。相比之下真是,從智商到顏值到家境到努力程度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被碾壓成碎渣渣。所以在tisch的第一個學期我讀得挺焦慮的,除了學習困難的焦慮,怕畢不了業的焦慮,還有怕自己水平太差畢業找不到工作的焦慮。研究生項目短短兩年,我一枚學渣能順利學會一個新領域的生存技能么?這種焦慮簡直太可怕了,但隨著嚇死人的期中和跟期中無縫對接的期末,這焦慮不久就被我總不睡覺會不會猝死了以及能不能活到論文寫完的焦慮取代了。一直焦慮到期末三篇大論文寫完,成績下來了,還有倆A,我還活著,人生還是很美好的嘛。

我跟自己說,下學期能好好活下來就行了,別想那麼多了。

第一學期在tisch的體驗,就醬。


嗯,樓上是研究生,還沒人說說Tisch本科呢。

出自《傲骨賢妻》S5E13,「He goes to Tisch now, right?」 並不是NYU Tisch,只是Tisch

那天我和朋友在紐約最大的LGBT party, the MIX,碰到一對lesbian情侶,聊了一會兒,一問兩人還是校友——都在百老匯工作,Tisch畢業生,她們說到Tisch也是隱藏不住的自豪。Stern商學院和Tisch藝術學院是NYU最棒的兩個學院。雖然我在Stern,並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不過...Tisch一年在中國大陸錄取就個位數的人,我和今年Tisch大一新生中兩位是很好的朋友。他們兩位都是北京人,都在Tisch學導演。因為我這個業餘演員一次友情出演其中一位左劉(經過評論提醒 姓左lolllll)同學的作業,一組敘事照片。Tisch教授誇我表情自然,還問他是怎麼訓練演員的。他並沒有訓練我,於是胡扯一通,開開心心把這事兒告訴了我。從此友情出演他的每份Tisch作業:一組照片、又一組照片、期末再來個短視頻....

左劉雖然學導演,但完全也可以音樂專業。他的鋼琴是我淺薄見識里彈得最好的,沒有之一。

和左劉導演,和 @Ruixi 在一起彈琴(他們倆都有perfect pitch,我打醬油)

拍他平時的作業。以下來自各組敘事照片或小視頻。然而衣服好像穿得都差不多(白眼)——因為左劉的創意總和女鬼逃不開關係,害得我次次問 @Ruixi借黑斗篷扮鬼,那件700刀的Mackage斗篷現在還在我寢室...

以下圖片是左劉所有作業的另一演員,男主角,友情拍攝。

在室內打著兩盞高光燈,我扮女巫在對空氣中不存在的水晶球施魔法。

他有一整盒子高檔攝像器材,三腳架,Tisch提供

半夜出現一個女鬼

我的一個親吻能讓玫瑰燃燒(tisch朋友真的買來酒精點燃了玫瑰)

曼哈頓街頭寒風中的人像

我問另一位有沒有知乎,邀請他來回答這個問題吼不吼呀。他表示我太naive了,他並沒有知乎也不資瓷,但看我這麼熱情,一句話都不說也不好。於是他就簡單談談在Tisch的感想。以下為截圖。和他的微信聊天背景是在三里屯的Charlie Chaplin Bar拍的。我來自上海,今年寒假一個人在北京三周,有天和他出來玩兒,晚上大眾點評誤打誤撞到了這家酒吧,氣氛和特調飲料都簡直要給滿分。Ian父母是外交官,小時候在瑞士生活過,所以我和他都會一點法語。查理卓別林酒吧的桌上的那個小銅管是法語的,需要手動調日期和星期幾。我們正確把它調成了當天對應Mardi(周二)和Janvier(一月) :)))

Ian說服他爸媽讓他學導演的過程可謂一番曲折。那天我們在北京老柵欄一條步行街找了一家燒麥館子,發現破破爛爛的燒麥館其實人均70塊的時候,我和他都不由沒有飲酒卻也微醺(醉了)。在那個館子,他跟我說了他是如何說服爸媽讓他讀電影——在一個毫不相關的寢室作息問題上和爸爸大吵一架。冷靜下來後和父母發郵件交流,順便一起傾訴了,一條條把自己要學電影的理由都羅列出來,連著那個作息問題一起。我想到自己是一個跟隨主流學習商科的狗,從沒有經歷過這樣的艱難,那一刻真有點兒心疼他。


謝邀,很早就看到此題了,一直有話想說,但直到今天下午導演課教授因病取消而終有時間來這裡說上幾句。

我是NYU Grad Film 1st year 研究生,現在正在上一年級的第二學期。官網上對此項目的介紹是:The Graduate Film program is an intensive three-year conservatory in the Maurice Kanbar Institut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hat trains students in the art of cinematic storytelling. We focus on helping writer/directors develop a narrative voice and the technical virtuosity to express that voice in cinema.

「累」是圍繞這個項目的關鍵字,開學第一天,我們的head of 1st year——一位白白胖胖的可愛老頭問我們你們有多少人談戀愛了?班裡很多人舉手,他接著說,沒事,上了這個項目你們馬上也得分手了。

一年級總共要上18門課,也就是一個學期9門,周一到周五得的滿滿當當,涵蓋電影製作的各個門類:導演、編劇、攝影、製片、美學、表演、錄音、剪輯等。每周的導演課會布置一個directing exercise,基本上周末就用來拍攝並製作這個短片了。

每個學期需要拍一個大作業,同學分組,職位輪換。在開課後一個半月左右會有一個月的production period,這期間停課,同學開始放出去拍片。第一個學期是「MOS」,一個4分鐘之內,沒有對白,可以有現場錄音,黑白的膠片故事短片。第二個學期是「Spring Narrative」, 一個7分鐘之內的、三場戲、三個場景、三個人物以內的故事片。每個學期所有課都會圍繞這個大作業展開。相應的,每個人都必須在production period之前就完成絕大部分的preproduction,相信我,真的非常緊張。

在production period期間,每組(6人左右)開始輪換拍片,一般每個人至少幫助另外4個人拍。由於必須室外拍攝,10月底的紐約到了4點半光就不行了,所以每個人的call time都定的非常早,基本上早上5點就得起來,趕赴集合地點,然後導演開輛廂式貨車到location進行拍攝。這期間更是累並快樂著,幾乎有所人都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小事故。但在本科北電期間總結出的:不管在攝製的前中後期遇到了如何的傻逼事件,電影總能會拍出來的。」 在這裡也同樣適用。

在我的片場,一個市裡公園,我們正在拍攝的時候突然闖進一個瘋瘋癲癲的類似homeless的黑人中年女性朝著我們嚷嚷,她的語速是如此快以至於我只聽懂了她對著我說的"Japanese pig」 我們組幾乎都是國際生,對於這種情況真的不知道如何處理,直到她開始踢我們的設備的時候,我們組一位曾經在伊拉克打過仗的退伍軍官忍不住了衝過去把她甩在地上。她爬起來後打電話叫來三輛警車(不得不說曼哈頓出警效率太高了,她打電話也就過了5分鐘吧,警笛聲已經呼嘯而來),一輛救護車。在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的電影要傻逼了,好在警察叔叔了解了情況以後讓那人離我們遠點。事後想起還好我們組那位同學也是黑人,否則種族問題嚴重。

我們項目每年招36人,一小半是美國人,剩下的全是來自大概15個國家世界各地的同學。這也是我最喜歡這個項目的一點,極度的多元化,讓你有機會了解各地的文化的思想,在彼此交流中,對我們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從這三年看,一般每年招兩個中國人。

我和三年級的同學聊起來,他們說這個項目很奇怪,老師對你和和氣氣的,但是這個項目給學生的壓力是巨大的。雖然老師nice,但是你找他們看劇本的時候他們會讓你一直改下去。同時在學生之間,因為大家都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所有人都是極度認真。平時不是在上課,就是在拍導演作業,回家了就寫劇本,空閑的時候找場地,找演員。在這個氣氛下,誰都不敢掉以輕心。唯一一點的個人生活就是下午課後和晚上課前的兩小時,我叫上和我關係最要好的烏干達哥們,兩人去學校旁邊的酒吧點上兩杯blue moon,吹牛放炮吐糟一個小時,然後接著去上課。

雖然項目很小,chair經常抱怨預算不夠,但這個項目其實給獎學金還是慷慨的,目測半數的人都有。當然如果他們認為你拍東西是應付的,第二年可能會取消你的獎學金。這也是另一個大家不敢掉以輕心的原因吧。

我第一次報道的時候來到tisch大樓,我懷著敬畏之心走出了電梯,這個出過李安、斯派克李、馬丁斯科塞斯的項目就坐落在第十層,走廊兩邊掛滿了畢業生拍的電影大海報,除此以外普普通通。我想起上個學期某個早上我因為前一天在機房通宵剪輯,第二天睡死在課上,課間我和烏干達哥們下樓抽煙,我忍不住和他抱怨說好想翹課在家好好睡一覺。他猛嘬了一口煙,煙霧環繞在他臉周圍襯托他戲劇性的深沉停頓,他和我說:

你知道么,我一節課都沒有缺過,我住在布魯克林,每次來要半個小時,早上的課對我也很痛苦。但我知道的是,我來到這裡,不上課不拍電影,我將真正的無事可做。


剛剛被錄Tisch 2020er filmtv

佔個坑以後回來慢慢答~~


grad film 一年級,第一學期進入後期製作的尾期,有點時間了來填下坑。

項目每年招36人左右,我們今年男女比例特意有控制,基本是1:1。同學的背景各異,本科電影背景出身的不多,學啥幹啥的都有。國際學生佔一半,招了三個中國人,然後比較特別的是我們今年有伊拉克的同學,以及有點出乎意料的有個辛巴威籍的華裔。年齡也是從本科剛畢業就入學到工作十多年重新回來讀書的都有。

剛開學的時候記名字以及各種社交的壓力有點大,但是一個學期到了快結束的時候,還是會覺得這個項目的國際化以及多元化確實能讓人學習到很多。

課程的壓力也非常大,尤其是剛開學的時候,前五周每周的導演課都要拍一個練習,基本周末就都是在拍作業以及幫同學拍作業。雖然有設置寫作課,但是因為時間緊張,真正能寫的時間特別少,這個項目更偏向production,包括項目後面的寫作時間也依然很少,基本是得要開學前就把劇本給寫得差不多開學後才不會壓力太大。

可以說最令人意外的是製片課,NYU是以東岸獨立製片風格出名的,來之前我是完全想像不到學校會要求從第一學期的短片就要保險,演員的photo release以及拍攝地點的permit都要在開拍前做到位。這個過程非常痛苦,因為很多人都是劇本還在改,但是製片課就開始催著要去申請拍攝地點的permit,或者就要交拍攝的計划了,可以說學期前面幾周大家最恨的就是製片課了,基本每周想好的東西一上製片課就告訴你這個不能拍,那個要去申請permit或者要過risk management等等。但是等拍攝結束確實也覺得這種已經非常完善的工業體系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同時前期做好的準備可以給拍攝以及後期避免非常多的問題。

第一學期的片子是用16毫米膠片拍攝的沒有台詞的短片,班裡的同學分成五或六個人為一組,基本所有人都需要干遍所有的活。對於現在大多數用習慣數碼相機的人來說,用膠片機真的是很折磨,往常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變成得三個人才能解決,同時因為不能看回放,得等到膠片沖洗出來才能知道到底拍攝的結果怎麼樣,整個拍攝過程的不確定性非常大,感覺稍微出點差錯就提心弔膽。拍攝到了後面,組裡發展出來了彼此沒事就對對方說「very safe」的安慰之類的話,而最後沖洗出來的結果大家拍攝的也都出來了,所以儘管過程曲折艱難,但結果還是好的。不過估計後面是不會再想拍膠片了,拍完膠片學習了很多的歷史,但是同時也真的是讓人體驗到了數碼帶來的便利。

就先寫到這裡,坑繼續留著,沒事回來接著填。


超級開心!!今天被Film/TV Kanbar Institute錄取了!去了的話希望可以回答!


佔個坑先!剛被ITP錄取了!去了回來回答!


正在申請中...本科警校生,希望能做大陸錄取人數個位數中的一員


學的cinema studies的課 但是有上過filmtv的課 認識很多各個專業的朋友。總的來說 本科是非常liberal studies based,雖然有很多requirement但是總體選課還是很自由 沒有必須concentrate在哪一部分,可以非常廣泛的explore,很多人會doule maj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asian studies,psychology之類的人文社科學科。同學的水平參差不齊,有非常厲害的但不是很多,但總體氣氛都是非常能自high非常歡脫,而且每個人都很有個性很有熱點吧,也都自己覺得自己很有才。整個群體在紐約這個liberal的地方nyu這個liberal的學校里都算是最liberal的,想法和作風都極其前衛大膽。然後總體來說大家的作品都很獨立,大部分人都是朝writer director方向。所以學校的教育和錄取也是最注重writing和storytelling,動畫不是特彆強。老師都非常非常nice friendly和helpful,會有一些在行業中小有成就的老師。學校硬體還是不錯的,然後學校實習工作資源非常好,當然也是佔了地理位置的優勢,很多課都是安排在晚上六點以後,這樣白天可以去實習晚上上課。然後就是可以免費看各種電影的advance screening。


申上了就取匿


占坑 被tisch filmtv錄啦


來來來,freshman第一學期結束啦,來寫一下初體驗。

Freshman year就如同上面那位小姐姐的朋友Ian說的(我還認識他lol),你碰不到核心的部分,你拍不了片子。可第一年,你會學很多基礎的東西。

tisch undergrad film的第一年分成兩個semester: sound visual

第一學期我學的是sound,據說是比visual的課有意思的?除了writing和一個自選課,所有sound semester的學生要上的有三個課: sound image, performance strategy storytelling strategy.

Sound Image就是這學期的studio課,學聲音。對於我一個之前申請都是交了在學校拿著70d沒有tripod沒有劇本沒有budget的silent film的人來說,sound class 簡直就是噩夢。其實客觀來說他教的很簡單,就是怎麼用那個看上去很fancy賣了自己都賠不起的recorder,然後怎麼用pro tools的各種我到現在也不會用的功能來做sound projects。

Performance strategy是一門很水但是不能睡的課。那個lecture的老太太每一屆學生都是無比的愛她:))))))這個迷戀Marlon Brando的老奶奶真的無比的像高中的教導主任呢。但是recitation真的無比有意思!!我超級愛我的instructor,他是tisch drama的老師,真的超級有活力而且他會讓你對表演充滿熱情。

之後就是我這學期最愛最怕的storytelling!!!不管你是sylvia還是janet你都會覺得這門課真的是受益匪淺,他們真的會教你怎麼寫一個完整的故事出來。

課程其實都還好,我現在無比期待下學期我選的animation!!!

Tisch真的沒有最初想像的那麼可怕吧。這裡的學生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國際學生的平均水平都很牛,中國人經常是班裡最6的(可能除了我吧)。很多美國人在課上我經常懷疑他們怎麼進來的…很多人寫的劇本除了用詞可能比我們高級但是故事可能比我們的還要差很多…他們做的別的projects也都一言難盡…跟他們比起來,來這邊的中國人真的都蠻厲害的: 有的家裡得過國際大獎拍過著名廣告電影動畫的,也有拿著名導推薦信的…他們的水平真的都很厲害…所以我常常懷疑我到底是不是錄錯了…

比起課上,其實在set上學到的東西也不少。tisch每年學生都有規定的crew hours要去別人的劇組幫忙,我們也就是靠著去set拓展人脈,認識更多大神們。人脈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你不認識人,第一年基本上就真的是只能當PA,連打板你都打不了。如果你有認識的人,去的劇組夠多了,你就可以往上走,當AD當1st AC當sound mixer…這些你不認識任何人的話真的很難…

早點想好自己想幹什麼吧,每一個職業都有不同的路要走,選擇的越早你就比別人走得更遠。不過我還是沒有選好所以我還是快樂的參加劇組體驗人生不糾結未來。

Tisch, 我們來日方長。

Fun fact: 我們這屆的film students里,有birdman導演的兒子:)


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

是最好的藝術學院,其中電影專業世界第一。原來還可以相提並論的哥倫比亞大學現在已經被拉的差距巨大,唯一能夠在製作上勝過紐約大學的只有以職業專業為主的AFI(美國電影學院)。tisch的電影專業錄取之難可以達到錄取率1%。Tisch的表演,理論,文學,戲劇,技術等學科一樣非常優秀。此學院有2000亞州人,其中以台灣,香港為主。大陸人有200多。學校可豁免學費,並且有TA,RA可以申請,獎學金算相當豐富,並且每年給予10萬獎學金製作資助也是別的學校不能相比的。學校MFA 、MA等專業均不需要GRE,但TOEFL平均分達到了637分,申請時應以作品為主,對寫作會特別關注。

三年必須修滿108學分,即每學期要修18學分,且前兩年的課程全屬必修課,讓每位學生對於影片的製片、導演、編劇、演出、攝影、剪輯和錄音等各方面都有了通盤且深入的了解之後,在第三年才有選修的機會。而在實作拍攝方面,除了課堂上的實務操作、拍片時的分組相互支援(例如擔任其他同學的攝影、製片或剪接),每位學生在第一年的第一學期必須實際編導一部四分鐘、非同步收音的無對白黑白劇情短片,在第二學期要完成一部約八分鐘、同步收音的黑白記錄短片,並在第二年完成一部約十二分鐘的彩色劇情片。而學生在第三年所發展的三十分鐘影片劇本,其拍攝成品也就是畢業作,但須通過教授們的審核方能正式畢業。


偶然看到這個帖子,也應個景回答一下。一是來紀念自己畢業7個月,二是今天剛開了知乎賬號,作為我的第一個分享回答,以此慶祝紐約的聖誕和新年!

關於體驗,看了大家回答都很好很全面,那麼我來具體分享一下很多人想知道的關於內心層面的「體驗」, 和真正在這裡學習,與人交流的故事,和細節, 順便來談一下,自己所學的專業。我想深入總結的是一種內心高低的東西,和在我們沒有來之前,腦海里所fantasize(幻想)的畫面以及當我們想像我們站在那個畫面里的感受,與realization 後真實的感受。

首先,本人是 performance studies 專業的研究生畢業,演員,表演方向主攻音樂劇和電影。本科的專業方向是影視傳媒。我們專業的申請非常難,原因很多,但是不確定因素也很多,所以當我在等offer的時候那種心情很複雜。對於我而言, tisch 是一個從兒時就有的夢想,和情結,更是一種信念。(而且當時我只申請了tisch 一所)所以我想,可能很多人會跟我一樣,當你對一個神一樣存在的夢想滿心期的時候,有一些瞬間,你可能覺得可以近在咫尺,確又是遠在天涯,在申請的時候,會帶著過去的種種幻想去看tisch 也許很高尚大(的確是)。但是,當歡迎會那天,我第一次以一個新生的身份走進大門的一瞬間 (我之前去過兩次),我內心更多的是一個信念,就是「我雖然不是學術最強的,但我是獨特的。因為紐約大學藝術學院只有一個我。並且,從此刻開始,這裡的一切將幫助我釋放我的獨特,教會我如何做一個靈魂自由,獨立的人。「毫不誇張的說,tisch 的確可以從心裡上給我這樣一種感覺。那一瞬間,我的興奮點並不在於,「哇這裡就是nyu tisch,環境好棒」 或者so and so. 更多的是你會感覺到,從此刻開始,你會有更不一樣的故事,而這裡老師,同學,會幫助你完成這樣的故事。

歡迎會上,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當我看到奇裝異服的變性人同學的時候,我還真是驚訝了一下。但是在接下來兩周的相處中,就發現, 每個人都很特別,大部分人都很親切。我不會覺我們之前有任何的攀比,因為這個專業塑造出來的氛圍就是No judgement, every body is perfectly made. 我們在課上可以說是暢所欲言,你想哭就可以哭,想憤怒可以憤怒,想辯論可以辯論, 只要在尊重的基礎之上,沒有人會阻止你做自己,表達自己的聲音。我們課上討論的內容大多是在領域最「前衛「的藝術,人文,很社會話題,所以我們專業的同學大部分都是學校里最open的 (當然也不乏韓國棒子里有碧池)我有好幾次在不同課上哭得像傻子一樣,但是tisch 就是倡導培養學生的靈魂。這是非常難得的,每一個高校都有自己體制內的問題,tisch 也一樣。但是,tisch 的獨特在於,它給你的慾望,不僅是做一流的藝術家,而是去勇敢地做一個人,做一個自由的,獨立的,瘋狂的靈魂。至少我是這樣感覺的。

tisch 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它的行業資源。地處曼哈頓中心,匯聚了所有的精英藝術家。經常會有各種免費的表演,還有藝術大咖來學校當課上嘉賓,形形色色地藝術展覽,名家座談。老師都是奧斯卡, 托尼獎的獲得者,我的老師也都是。其中有一個就是2017年第71屆托尼獎最佳導演,indecent 的導演,手把手教過我。這種經歷會從內心深處給你一個信念,就是,你的人生,充滿了無限可能,你可以做的更多,走得更遠。在tisch 讀書一年,給我最大的變化,就是這種內心的告訴,這不單單是所謂名校的光環就可以給你的。

有一次在richard shechner的課上 (大家可以去谷歌或者百度,美國戲劇元老級人物,人過80 還跟20一樣,我們專業的創始之父之一)所一個solo的紀錄式表演,這個表演涉及到我個人內心很脆弱的東西,我就跟他說,我真的做不了,而且還要當面confront 傷害過我的人,這個人就在我的觀眾里,所以我很害怕,我就在他辦公室里一頓大哭。但是,他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站起來,給我一個擁抱,然後對我說,「if you are scared, just look at my eyes." 于是之後,姐很牛逼地完成了表演。。anyway,像這樣的瞬間,有很多。在tisch 讀書最重要的是資源。

另外一個資源就是你的同學。別的不說,你跟他們交流的時候,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很多種不同的價值觀,生活方式,人生追求,人生裡面,什麼是快樂。當然你也會在他們身上看到局限。你會發現,其實,世界之外,還有世界。像我們專業的東西,都是很深奧的,理論性比較強的。舉個例子,我們會把數字科技,網路媒體和人的皮膚結合起來談;會通過量子物理的角度來辯證地看待本體論。。肯定會有同學問,這些與戲劇有一毛錢關係嗎?答案是,有。而且很大。具體為啥我就不說了,此書省略一億字,回憶起來全是淚 (我們學的東西腦洞很大,不過真的非常開放你的思維)

我就順著意識流說了。本人所學專業叫 performance Studies. 此專業是人文藝術領域內傳說中 「神魔合一」,「一片兒頂十片兒」的專業。他是從西方戲劇學裡延伸出來的交叉學科,簡言之,按照維基百科膚淺的定義,即「教會我們如何通過戲劇性,和表演的理念(視角)來參悟這宇宙間存在的一切。。。「(我還根據中國語言是當翻譯了一下下)。此專業極為玄幻,每個人的學術背景都不一樣,而且班裡34個人大部分人都是國際學生,lgbtq 佔了百分之90 (你們都懂的,尤其是我們專業)除了要求申請者自身有一定的戲劇,或者藝術,表演的背景,比如你可以是dancer, singer, film director, screenwriter, literature critics, musician, 你還可以是語言專家,性別學研究的畢業生,american studies, 比較文學,心理學專業背景的也可以, 但大家多少都對藝術有著或多或少的涉獵。所以在一開學的時候,你會大致知道自己的研究方向。本人的研究方向即畢業作品也是極為深刻和玄幻,概念性很強,光寫statement 就像了2個月, 研究的是三個不同時間和空間種的三個不同的人格意識重疊時的感受,同學聲光文字的形式將這種重合記錄下來。結合了很多vr (虛擬現實)已經電影的概念,還有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等等等)總之。大家做的各不相同。很有意思。

但是不得不說,在tisch 讀書,壓力很大。別的專業我就不多說,各有各的酷,各有各的苦。我們專業到了第二學期,平均每周的閱讀量高達2本,經常一宿一宿不睡覺趕paper,大量的寫作和presentation, 表演。這個專業以前是2年的,但是因為為了省大家的學費,系裡活生生地給壓縮成了1年加一個summer,能活下來的,都是真愛。像我們這種同一時間學10種不同學科的專業,你要沒有點想像力,很難活下來之後還是個正常人~

系裡的老師很尊重我們,畢竟美帝的學校都號召注重人權,更何況這是在美國最liberal的城市,最liberal的大學裡,你有任何意見,可以直接給系主任,甚至院長寫郵件。之前學校把我的成績算錯了,我去辦公室理論了一翻,學校終於給我改了過來。還有一個我在另外一個學院選課,遇到了一個脾氣暴躁的老師,我就跟系chair 控訴了他,要求學校給我退課,tisch 的老師都很認真地考慮你的意見。記住,該為自己的權益爭取的時候,千萬不能慫!

?哎,現在越想越感慨,在我被自己的感慨淹死之前,我最後還想說一點就是:

如果你有一個來tisch 讀書的夢想,一定要嘗試!因為,你一定可以。不管是讀電影(本科電影系和drama真的很多人,尤其是電影系很多中國人),還是學舞蹈,還是遊戲設計,還是想當演員,你要相信自己,能進tisch 的人,不一定是硬性條件最符合官方標準的(當然要有兩把刷子才可以),但一定是最敢想的,有膽兒的,有個性的,有熱情的!tisch 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給了我更大的夢想,給了我信心,給了我一個我不敢想的明天

畢業7個月了,當我每次從tisch 門前走過,站在百老匯大街上,站在紫色的火炬旗下面,看著那一排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 都很自豪。


tisch drama, directing track


我做為Tisch ITP的先碼了再答


推薦閱讀:

既然 H1B 整體中籤率呈遞減趨勢,美國大公司怎麼確保 OPT 身份的員工能留下呢?
CS碼農,美國cmu瑞士eth的offer選擇?
如何評價3月22號美國四州(邦)共和黨、民主黨初選結果?
學金融 應該選擇stern還是Columbia本科econ?
出國讀研真的是這個時代必須的嗎?

TAG:美國大學 | 留學美國 | 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 | 名校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