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閱讀有社交化的需求嗎?
根據論文的doi聚合用戶生成內容,然後在讀文獻時可以選擇載入批(dan)注(mu),用戶通過學校郵箱實名驗證。和現有類比的話大概可以類似於arxiv加上豆瓣閱讀批註吧。這樣的產品在學術界會有需求嗎?有哪些可能的問題呢?
本問題由用戶@JX Consp的某個 回答 延伸而來。
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可以大家互相標記傻逼文獻亮點段落大牛新作,等等等等,最起碼這樣就可以把人生有限的時間盡量少花費在那麼多人寫的那麼多廢話上。
當然也客觀上可以刷文獻閱讀量。
越說越像個科研社區的豆瓣@#¥%……對於學術社交現在已經有許多平台在做,而且有一些用戶量已經挺不錯了(活躍程度倒是一般):
- http://Academia.edu
- ResearchGate (註冊時需要.edu結尾的郵箱)
- Mendeley(專註於文獻管理,也有在線社區)
- Altmetric(Altmetric - We Make Article Level Metrics Easy.)通過社交媒體,提升文章閱讀量
- Readcube:本身是做文獻管理的,近年和Wiley的合作模式(在線PDF的展示、標註等)很有意思。用戶看文獻時標註內容可以公開分享(覺得有點兒Medium的感覺)
- 還有一些raw data分享平台:
Figshare
當然,比較大的學術出版商(Elsevier、Springer、Wiley、PLoS等等)都有自己的學術社交服務,但是活躍程度都很一般。
謝喵, utopia-documents就是幹這種事情的;但是問題在於其乾的事情是搜索 twitter上相關內容所以其實做得並不好
不過其實我對幾乎所有的軟體都不滿意,因為我覺得下面這個是最低需求
也可以看這個Xanadu的在線的Demo,在Xanadu中Ted堅持:
- 我們必須能夠標記任何東西
- 在任何東西上加筆記
- 在任何東西上加註釋或加邊注
- 用可視化的方式顯示相關聯的內容
為思考不可想像事物而生的媒體 Media for Thinking the Unthinkable
版權很貴的
Mendeley 好像有評註功能和簡單的社交功能。
由知乎的現狀,我聯想到學術論文社交平台要想火,可能第一步降下高冷的身段,把需要小學數學以上知識才能理解的內容都自動隱藏掉,把大展身手的機會留給段子手。之前因為博導跟我抱怨過相關需求,所以想過做這類產品,半個月的調研中主要有三個點讓我放棄了:
1.資料庫雜重貴,爬取搞起來太累
2.做批註輪子造得得不一定有OneNote好
3.用戶會抱怨為什麼不給下載 (詳見 http://bgm.tv/subject/topic/892 )
當然有。而且這樣的社交網站早在2008年就已經出現了,叫做Academia.edu。截止2015年4月已擁有2100萬用戶。
非常有!
批註什麼??
額,我覺得,在你開發的時候買一篇nature的版權很便宜,那麼社交化之後,光nature的授權費就。。然後還有其他各類期刊。。。bilibilibilililili。。。。
再者,科研交流怎能是社交120字就能說清楚的。
愚見。
推薦閱讀:
※移動互聯網UGC中,如何讓用戶發布的內容不淹沒在海量內容之中?如何排序這些內容?
※UGC內容提供者創作內容的動力是什麼?
※「喜馬拉雅FM」的盈利模式是什麼呢?
※自媒體里的內容,是UGC?PGC?OGC?
※大眾點評如何吸引用戶去評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