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是一家,但為什麼道家存在房中術,佛家戒律卻徹底提倡禁慾?

謝謝各位回答,尤其感謝劉爍白、anitya、王三合等幾位。

我的問題表述不夠嚴謹,沒有料到「佛道是一家」這句話會引起這麼大爭議。我自己原先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佛道雖然發端各異,但實修的最終境界一致,好比一個坐車,一個坐船,去同一個地方,是殊途同歸。

但看了各位的回答,看來這個理解還是要修正的。很有啟發,謝謝大家。


1、佛道不是一家。

2、道家也有講究清修的。

3、佛家也有男女雙修的。


佛家從來不禁慾,嚴持戒律的同時是要把慾望轉化,慾望也是我們自心投射到外界的能量,因心動從而由感官泄露。

收斂慾望的同時,必定要有傳承法脈來指導自己修行,進行身心上的調整,也是能量——精、氣、神通過中脈向上轉化的過程,和道家修行的順序一樣,都是收斂轉化,到達能與天地相往來的境界。

道家修到最高處為大羅金仙,和佛家中的大阿羅漢一個境界,但佛教大乘、金剛乘是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為志向,要證悟到究竟的真理實相、超越所有物質、思想、感官的禁錮而達到「慈悲為體」的精神境界,對宇宙萬物沒有絲毫的疑惑,自己就是本體、本體中所有的萬事萬物、所有生命時空都是自己,然後能夠「智慧為用」,以出世心行入世法,和光同塵,以種種形象身份引導種種生命形式回歸真理的彼岸。

關於雙修,沒到超越男女慾望快感的境界下,是不能這樣修的,不用太過關注,那也不過是轉化能量的方式,真正證悟真理有很多種途徑,不必非關注於此,免得容易被藉此揩油的人忽悠佔便宜。

希望以下的答案對你有所助益:

關於慾望——21 歲文藝女青年想永遠保持完璧之身,拒絕性經驗,正常嗎? - 劉爍白的回答

關於實踐——哪些素質很重要,但卻是讀書學不來的? - 劉爍白的回答

關於真理的淺層次闡述,只供參考拓展思維,並非真理實相——

現代心理學強調自我概念,而佛家和禪宗等傳統文化主張要忘我,無我,這兩種心理概念或策略不矛盾嗎? - 劉爍白的回答

如果宇宙是答案,那麼什麼是問題? - 劉爍白的回答

從自我的角度而言,修行是為了什麼? - 劉爍白的回答

什麼是胸懷?怎樣做真正才算得上有胸懷? - 劉爍白的回答

心外求法,才是外道。

宗教只是一種形式,為覺悟者為引導眾生而隨當地人文環境逐漸形成,只能說是承載真理實相的容器,而非其中的本質內容。

才學疏淺,悟性不及,只能提供這點參考。


提主,你看,空行母,明妃都笑了。


道可悟,佛可禪,二者皆源於大道。所謂三千大道,無非是盲人摸象,所見大道十不足一,卻各有不同。因此才有無數道路來供人修行,所謂的門第之見,豈不是荒謬。淫乃輪迴之基,往生之本。就好像是一個圈子,你牽扯越深,越不可能出來。修行的本質就是為了超脫,超脫什麼?就是這個圈子。這個物質界。修行分兩種,一種是為了超脫而修行,不願意沉淪苦海,繼續和其他凡人一樣,生死輪迴,不斷轉世。奈何橋上,一碗孟婆湯,又是新生 。這種修行,是不會沾淫慾的,你讓他沾,他都不會去沾。第二種,就是凡人的修行,只為了生活更好,在苦海里過得更舒服一點。修善,積德,對天地人間有貢獻,地府生死薄上自然會對你的一生有個評價 人都羨慕富二代,那些富豪,但是誰知道,他們的好命,不是白來的 都是前世,前前世做了無數好事,有益於天地眾生修來的。至於為富不仁,那就更應驗了一個至理,突然把那句話忘了。大意是宇宙萬物都是有生老病死,不會一成不變。積攢滿了,又被揮霍,繼續積攢,繼續揮霍。這就是輪迴,愛恨情仇,悲傷歡喜,卻總是磨人,卻毫無意義。


『』佛道一家『』說的應該是 禪和道。

此處,道是道家,『』道家『』不同於『』道教『』,道家哲學教人順應自然,道教卻教人逆乎自然,舉例來說,按照老莊思想,萬物必有生死,人對於死,完全不必介意。而道教的宗旨卻是教導長生不老。二者之異,由此可見,所以道教會有『』房中術『』也就不是那麼奇怪了。

佛教在中國一個巨大的發展,就是它的本土化,影響最深的是禪宗的興起,佛家和道家思想的結合,才形成了禪學。

『』佛道一家『』說的應該就是以禪宗為代表的佛家和道家的合同。這裡面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們早期解釋佛經著作,往往援引道家思想,其中使用的道家學術名詞如「有」,「無「,「有為」,」無為」。

當然,如果你說佛教沒有類似房中術的東西,也不太對,中國佛教有很多宗派,密宗就有『』男女雙修『』嘛,喇嘛廟也有呈交合之態的歡喜佛相啊。

以上

參考資料:新世紀出版社《中國哲學簡史》作者馮友蘭


國共二黨都想統一中國,所以這倆是一家的對吧


理念不同;練法有差異

道家有命功練身體,佛家沒,佛家覺得身體是臭皮囊,不練下丹,一旦行房就瀉了能量,因而禁慾。

道家認為人難免有欲,因此先要把世事包括性愛都經歷一遍再修。性愛是美好的,是人類繁衍所必須的,也是道的一部分,因此沒必要去禁。

另說一句,房中術往往被人曲解了,道家絕不提倡縱慾。


真正道教修行人對房中術的態度其實是很明顯的。

孫悟空看鎮元大仙的人蔘果樹和清「風」明「月」兩童子極其不爽,怒推人蔘果樹。

房中術不過就是古代宮廷貴族的養生術而已。


"不提倡禁慾,佛教提倡看穿慾望的本質——空".

你看得空,你就空得了嗎?你空得掉因果嗎?

你不禁慾,你擺脫得了糾纏(處處都在結,結上生結)嗎?有因即有果.

所以說,光知道個空,沒用!

沒有正確的行,沒用,

所以,即使是大悟了,又怎麼樣,沒用!

要修行.

你證道了,沒人管你,你想怎麼說,怎麼說.

你沒證道,你亂說,我就批你邪見,誤人子弟!

佛教就是提倡禁慾,不提倡禁慾的,就不是佛教!如沙中煮飯.

佛祖是嚴格的,佛祖的弟子也是嚴格的,不嚴格的就不是佛祖的弟子.

不嚴格怎麼稱為聖人.

聖人,什麼意思,懂嗎?

不會犯錯的人,就是聖人.通達一切,即是聖人!


諸法官奏名天府,名籍仙階,不得誦念佛書魔教及宣虛偽不祥之文。禮釋敬僧,祀神禱鬼,扇惑良民,令國中四民失業,迷惑邪風,犯者天帝牒下,所司去職落名,死入酆都,墮為猖鬼,永失人身


佛教和道教世界觀設定就差了十萬八千里啊大哥。。。。。


題主,可聽過密宗歡喜禪?


因為佛道不是一家→_→


青葉白藕紅蓮花,三教是一家。這是佛教進入中土後,逐漸融合所產生的一句總結。這裡,我只認禪宗,其餘還屬於宗教信仰之類的就算了,我視之為外道。

道家具有物質性,本質性特點;儒家具有實踐性,理想性特點;佛家具有心理性,感受性特點。基本上這三者構成了完整的哲學體系,是互為補充,互相增進的關係。

另外,至於房中術、禁慾都是手段,為達到目的的一種方式,只要於你的道無礙,計較什麼手段呢?


斷掉慾望跟斷掉行為是兩回事,維摩詰居士在家修行,有產業有妻子兒女,但人家照樣證道。就像你斷掉賺錢的慾望但是不是要斷掉賺錢的行為,飯還是要吃的


不是的,無論道家還是佛家都有房中術,沒錯佛家也有,主要存在於密宗,但是無論道家佛教,房中術都屬於旁門左道,旁門左道不能說不好,但肯定不是正道,而且沒有正確指導很容易就落入邪道。


我的天,你懂不懂,這兩個怎麼就是一家了,我的天


佛教是普度眾生,道教是保全自身。


哲學好吧


佛教一家更多是從融合角度講的,但其實。道家更加重養生,而佛教則是重在解脫


推薦閱讀:

在佛家「隨緣「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是邪見?
機器人能否成佛?
什麼是「無分別」?
佛家如何說緣分?愛上一個人按佛理該怎麼做?

TAG:佛教 | 道家 | 宗教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