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候說話是台灣腔么?


民囯也要分不同階段,第一,也即大約三十年代之前,以趙元任為首的一批語言學家做出來了第一個囯語標準,稱之為「老囯音",特點是融合南北, 以北京話為基礎,加入了江淮官話的特點,包括:區分尖團音,保留入聲等。第二,三十年代囯語運動開始,制定了新的囯語標準,也稱新囯音,即現在的囯語/普通話,完全以北京話為標準。

四九年以後,中華民囯政府在台灣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推廣囯語,當時的播音員也多為大陸過去的,讀音與大陸差別不大。至於個別字現在有讀音差異,是因為後來對異讀的選取標準不同,不過這都是基於北京音的。総體來看,台灣囯語更保守些,大陸比較從俗,比如囯語一字異讀保留的比普通話多,像「垃圾」讀lèsè也更接近舊時原貌。

台灣囯語也可分為両個時期。九十年代前,即在戒厳時期,台灣電視台的電影,新聞,甚至廣告讀音都非常接近大陸,當時對播音員的語音要求很厳格,因此字音腔調都很正。很多粵語片的囯語配音都是台灣做的,有很多流入了大陸,並未有什麼台灣腔。可能也因此,現在很多人依然習稱普通話配音電影為囯語版電影。其實,所謂台灣腔,不過是說台灣閩南話的人群學習北京話,習慣性的帶入本地方音形成的口音。即使官方說話很標準,本地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台灣腔」。所以,當時就形成了民間讀音與傳媒腔調不一致的現象。待到報禁一除,也就沒人再像現在中央電視台那樣一點點扣字音了,所以現在台灣廣播就顯得很「台灣腔」。但在一些極正式場合,讀音還是很接近大陸標準普通話的,比如,馬英九就職典禮上,司儀說話時的台灣腔就很少,而且還像以前宮廷傳話那樣,故意拉長音。

総之,無論囯語還是普通話都是以京音為標準的,「台灣腔」只是種口音,並不代表台灣的國語標準和大陸差異很大,有差異,也是個別詞字,但和台灣腔並沒什麼関係。事實上,台灣腔是不太標準的囯語,但是台灣社會已経默認,視之為理所應當了。


不是

參見,現代標準漢語

從民初開始「國語」就規定以「北京音」為基準。


台灣腔跟民國沒關係,跟閩南語才有關係


無法想像蔣介石和毛澤東之間的談話


不是南京話?


台灣國語來自於民國國語


為什麼會有人問這種問題…不能因為現在國民黨說話台灣腔就想以前全中國也是台灣腔吧!


找幾部民國時候拍的電影看看不就知道了


推薦閱讀:

名嘴文化是什麼?只有台灣有么?
如何評價台灣演員歌手李國毅?
為什麼台灣人講的國語跟普通話大致一樣?
為什麼說當年台灣能守下來是因為有金門馬祖?
好想知道台版《惡作劇之吻》拍攝時出現過的那些地方是台灣的哪些地方?

TAG:語言 | 台灣 | 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