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漢語與英語誰更有發展優勢?
很久沒上這個號了,超百贊了,謝謝大家的認可!
再次謝謝大家,因我工作原因比較少登錄,各位的評論我也都仔細看了,恕不能一一答覆了。好多私信有想轉載的知友,沒問題只要註明出處就可以了。
看到這個問題,趕緊把以前在其他論壇發過的一個帖子翻了出來,現在也沒有當時那種初寫時反覆修改的心情了,因此直接複製了過來,行文或有不整,未能嚴格按照題主的問題來理順邏輯,敬請諒解。
就我看來,漢語毫無疑問更具有發展優勢,體現在兩個主要方面,一是穩定性,二是發展力以及發展中所需的包容能力。要闡述這兩個方面就需要對比兩種語言文字的物理特性,因此開始用了很大篇幅做鋪墊敘述,想節約時間的可以直接跳到第四點以後。以下正文:
1.文字是語言的載體,作用就是用來書寫。書寫,可以說是漢語最大的難點,相比之下英文要簡單的多,一個論調認為很多地方拼音慢慢取代象形文字就是因為書寫的方便性。當然這個結論只反映出了一個方面,而且我認為是次要的一個方面;最重要的是產生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兩大文明古國未能保持長久的地區統治力,在反覆的淪陷和被侵略統治後被去「埃及/巴比倫」化的結果。,
漢字的書寫確實繁複困難,尤其在科技水平落後的古代這一問題會和很多相關因素的不完備而放大,比如書寫材料等;隨之也會影響民眾的識字率和教育的普及程度。
另外漢字書寫的效果也因人而異,有的人寫出來龍飛鳳舞有的人寫出來潦草雜亂,辨識度差異非常之大,極大地影響閱讀;而英文就標準多了,絕大部分人寫出來都差別不大。當然漢字發展過程中產生很多字體,如篆書,隸書,行書,楷書等,除了草書外都有各自的字型標準,但要達到那樣一筆一划的工整程度,書寫速度必然很慢。比如讓我印象深刻的,在《紅岩》中關於挺進報的描寫。文中提到地下組織要求每個抄寫挺進報的人員必須用宋體字書寫,原因就是宋體字任何人寫出來都一樣。
漢字和英文在書寫中都發展了連筆,但毫無疑問英文連筆辨識度和方便程度更高。因為英文拆解開來畢竟就是26個字母元素而已,逃脫不出這個範圍。
當然象形文字的書寫也有一個好處,就是抄寫過程中不容易出現錯誤。即使出錯糾錯能力也很強,這就是古文中產生通假字的原因。而拼音雖然容易抄寫,一旦出錯就難以辨認。
細想之,漢字能夠經過4000年的發展流傳到現在,真的是一件難度極大並且值得慶幸的事情。我們要感謝為漢語文化發展貢獻力量的人們(另文有述)。
不過現在可以鬆一口氣了,可以說漢語的發展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現在電腦等設備的發明完全將漢語這一最大弊端消除了。智能化的信息時代,書寫越來越多的被列印所代替。而上世紀90年代末五筆輸入法的出現就已經使漢語的輸入速度超過了英語,更遑論現在的輸入法可以成詞甚至成句地輸入了。為什麼英語世界發明的電腦,反而使漢語收益最大,這就要歸功於漢語在結構上的先進。
2.從結構層次來看。英語:字母左右(一維化)排列構成單詞、單片語成句子,三層結構,層次線條化非常清晰。英語簡單的根本就是因為結構層次的單一,學習的過程較漢語比較簡單。最基礎的一層只有26個字母,且大部分都是只有一個筆畫。而所有的單詞只需要將字母排列在一起就可以構成,掌握了這26個字母書寫就沒有問題,只需要記憶單詞的拼寫(一維化的排列方式)就可以了。
而漢語則複雜很多。結構層次非常立體。
構成漢字最基礎的元素是筆畫,簡單歸納只有五種:橫豎撇捺折。五筆輸入法就是這樣分類,就可以滿足在電腦上的輸入。但實際運用從手寫的角度,筆畫應該細分為三十種左右,主要是「折」筆的變化。
筆畫排列構成:部首(300個)、獨體字(280個)
再由筆畫、部首和獨體字構成合體字。
而排列方式則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二維空間,除左右左中右結構外,還有上下上中下和各種包圍結構。比如「木」和「口」組合出的合體字就有:杏,呆,困,束。
漢語行文間不像英語需要有空格就得益於較多的基礎元素和二維化的排列方式,不至於使字詞間發生混淆
大家都知道排列組合,基礎元素越多,排列的方式越多,能夠得到的組合也就最多。可見漢語是在入門比較困難的情況下,越學越輕鬆,系統非常完備。
當然這樣只是籠統地陳述,並非完全是依靠這種造字的便捷體現的,畢竟我們常用的漢字只需要3500個。最重要的還是豐富的層次,在組詞(詞語、片語、成語等)時也很方便,不會顯得拖沓。同時漢語發音的優點也保證了即使增加層次也不會累贅拗口。
3.讀,也就是發音。在發音方面漢語完爆英語。漢語399個音節(也有說是412個音節)一個字就是一個音節,而英語一個詞的發音就多的去了。
不要小看音節多少的問題,這在語言交流和表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難點。大家看足球比賽,英文因為有一個GOAL這樣的單音節單詞專門表示進球,就顯得專業簡潔。練習把GOAL這個音拖得越長越好,是很多足球解說員的必修課。中文由於得用「進了」兩個音節來表示,不好拖長音來表達興奮的心情,就把劉建宏累壞了。你看英語單詞一般都盡量保持在五個母音以下,就是為了交流的便捷,當然這一點現在越來越難保持了。
初學英語時,老師就講一個笑話,說是老外問中國人,為什麼中國人很懶,說話都捨不得把嘴張大,而英語的母音都需要打開嗓子來說的。說明中國的文化就是安逸懶惰,而英語就很勤快外放。然後一次一次地強調:「發音要標準,跟我來,張大嘴,別偷懶」瘋狂英語更是說看美國人說話底氣十足,母音發的飽滿有力,中國人發母音就有氣無力的。
那時候年紀小,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還自責有道理我們連說話都懶得張大嘴。現在回頭再看,完全就是一些學者精英骨子裡崇洋媚外的做派,可恨的是這些人還從事教育事業,不知道要影響多少青少年。說穿了就是個發音問題么,英語口腔後發音多一些而已,難道嘴巴張的大就厲代表了先進?漢語這麼多音節,再乘以四個聲調完全能表達出所有的喜怒哀樂,為什麼要誇張的張大嘴來說話呢,展現你顫抖的懸雍垂給別人看嗎?
漢語朗朗上口,單字單音節,四個聲調抑揚頓挫,婉轉動聽。由此能產生行文對仗工整、發音韻味十足的駢文、迴文、對聯等,還有登峰造極的詩詞。別以為老外不希望能有這樣的句子,實在是英文絕少此類文字的可能,拿破崙在流放到Elba島時說了一句話就成為英文最著名的迴文「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波斯帝國(波斯文字由36個字母組成)的詩人寫出的對句,以黃金計算價值,可見其珍貴。
結構的優勢配合發音的優勢使得漢語在詞語的運用上也非常簡便。舉個例子,豬、肉、豬肉;pig、meat、pork;牛、肉、牛肉;cattle、meat、beef。最初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下一段我要闡述的,在人類認知範圍較小的時候(飼養動物的種類比較少),拼音文字有足夠的空間為所有名詞造一個單詞。後來我才意識到,發音其實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豬肉pork,豬排pork chop,豬尾巴pig tail,豬蹄pig』s trotters,醬香豬蹄pig feet in brown sauce。大家試著念念就知道,造新詞也是身不由己的事情。再往後,造詞越來越難,動物本身的單詞就直接表示肉的意思了。
再比如數字,數字少的時候漢語英語不差上下,「一二三四五」對應「one two three four five」。發音饒舌程度差不多,所佔篇幅也差不多,。而當數字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比如我國人口1,370,536,875(2010年普查數據),用漢語來念十三億七千零五十三萬六千八百七十五人,用英語來念One billion three hundred and seventy million five hundred and thirty-six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seventy-five people,差異非常明顯。可以想像將來人類掌握的宇宙尺度越來越大,讀那些天文數字的時候英語將做何改變。這裡想做一個倡議,希望中國啟用萬位分隔符,棄用千位分隔符,這才符合國情,更符合大家的日常習慣。看這裡的「啟用」「棄用」,聲調的奧秘魅力英語很難理解。
單音節的字還利於表達、幫助記憶。比如在生物學上,採用「界門綱目科屬種」來分類,中文就很好記,七個音節,也就是一句詩。真為英語學生髮愁Kingdom、Phylum、Class、Order、Family、Genus、Species讀。
例句:「結果表明,該區有大型真菌4綱8目23科47屬101種。」
真的是朗朗上口,尤其讀到四綱八目、二十三科、四十七屬的時候,感覺跟讀武俠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樣,抑揚頓挫。反觀英語,一個音調平鋪直敘發音還多,真是念都不想念。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101 species, belonging to 47 genera, 23 families, 8 orders and 4 classes.」
再比如繞口令,漢語的繞口令難度十分大,而且語意通順完整,完全得益於漢語發音。英語也喜歡玩繞口令,但語言發音硬傷所限,很難找出中文這樣的,經常是絞盡腦汁才拼湊出一段,甚至語意都完全是牽強附會。比如six shimmering sharks sharply striking shins. 六條閃亮的鯊魚吸引人的脛骨。有興趣的可以度娘一下很多。
聽英文rap歌,就是一種饒舌音樂,追求詞的相似和結尾的押韻。但英文發音的確有硬傷,押韻很多靠虛詞才能完成。反觀中文歌,開始運用rap風格後,押韻押的如魚得水,代表如周杰倫,每一句結尾都像固定了一聲,甚至不需要設計鼓點來應和。沒辦法,發音的優勢。
最巔峰的是同音文,是趙元任先生在一場類似華夷之辨的情況下首創的。20世紀20年代,崇洋媚外者言必稱歐美,甚至主張用拉丁文字全盤代替漢字,趙先生憤而作文,用這種通篇只用一個讀音的文章有力地抨擊了這些文化漢奸,堪稱神作。而後又出現了數篇同音文,這兒就不一一列舉了。
4 發展性良好。從上文中總結的結構發音等比較可以得出結論,不謙虛地說,漢語就是一種高級語言,而英語只是一種上手較快的初級語言。兩者對比,漢語最大的優勢在於前景,可預見的就是良好的發展性。
我們可以先回溯一下,在數千年的發展中,漢字非常的穩定!我們可以閱讀漢末的三國志先秦的詩經,漢字縱向通古今。而英語的情況呢,連閱讀400年前莎士比亞的原作都很困難。原因何在?
上文已經說過關鍵就是在於結構,英語的基礎元素較少26個,其中只有兩個具有意義:a、i,排列方式只有左右排列。從發展角度來看英文單詞會越來越長,越來越多。英語世界自己對這個硬傷也有清晰的認識,並且擁有一個頗有自嘲意味的長單詞hippopotomonstrosesquippedaliophobia,意思是「長單詞恐懼症」。
漢語300個偏旁部首和280個獨體字,獨體字全部具有意義。能排列出的合體字非常多,有選擇地使用就足夠了。字與字組合成數萬個詞語,成語,片語等。同樣運用極限法來看,漢字無非就是筆畫變多(實際在發展中常用字筆畫一直在減少),常用字總量變化不大而詞語變多。
當我們所認知的世界越小的時候,拼音文字的優點越表現的明顯,尤其一些縮略詞的使用(下文詳述),將拼音文字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但人類知識掌握越多的時候,拼音文字的局限性就漸進式地放大了。
從辭彙上來看。英語需要不斷地創造新的辭彙。這樣毫無疑問英語基礎辭彙將變得越來越臃腫。每年英語都要增加很多的單詞。當然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詞根詞綴,但這只是字母的一套固定組合,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造詞的困難。比如大文豪莎士比亞,一個人就創造了1700多個辭彙,除了組合兩個詞到一起、添加前綴後綴之外,還創造了很多全新的辭彙。這放到中文世界簡直不可想像。
這樣導致英文的辨識度也越來越困難。比如現在英文單詞現在約有17W個(不包括地名、人名和專用辭彙等)。而正常交談日常生活使用的大約4000個,若要接觸各個行業則需要掌握8000個左右的辭彙。而漢字總數超過8W個,常用的只有3500個。
這就是語言的發展性。
舉幾個例子,就可見一斑。先找個比較極端的,如化學方面,看看元素周期表。化學元素的英文全拼複雜而繞口,從化學單詞的簡繁就可以明顯看到人類對元素的認識掌握的過程,比如銅、金、鐵、銀、鉛等最早能夠使用的元素,對應的英文為copper、Gold、iron、silver、lead等。人類歷史初期,認識和使用的金屬都相當有限,在創造相應單詞時都顯得遊刃有餘,字母較少,發音也比較簡單,多為雙音節或三音節即可。而到現在人類發現的元素已經增多到118種之多,創造相應單詞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比如鑭系、錒系金屬,拼音文字造字起來確實要麻煩枯燥的多,需要考慮與現有字是否衝突、能否符合讀音規則、能否指定相應簡寫等,雖然加入了-ium等詞綴,仍然很難緩解這一窘境。而漢語就輕鬆多了,這種造字叫做形聲字,只需要用「釒」字旁加一個比較順眼簡單的字就可以了,甚至讀音都一併可以確定下來(秀才識字認半邊也是有一定事實基礎的)。金屬元素就加「釒」字旁,氣體元素就用「氣」字旁,非金屬元素就用「石」字旁和「氵」字旁,造字毫無壓力。
氦(Helium)、氖(Neon)、氯(Chlorlne)、硼(Neon)、溴(Bormine)、鉀(Potassium)、鈣(Calcium),漢字一寫出來就知道屬性如何,反觀英語則頂多知道是化學元素。
更極端的在生物學醫學領域,簡直要笑掉大牙。中文名:色氨酸合成酶A蛋白質」。英文簡稱:Traptophan synthetase A protein。沒錯這只是簡稱,正式名稱我實在不想看。這也是促使英語修改命名規則不斷造詞的原因。
再比如氣象方面,雨雪霞霧霾霜,雨字頭,都與水濕度有關,一目了然,而對應的英文就亂七八糟。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比如形容笑。同樣需要準確地表達笑的形式以及內涵,漢語就輕鬆而寫意,微笑、大笑、玩笑、嘲笑、苦笑、譏笑、蔑笑、輕笑、狂笑、嬉笑、鬨笑、冷笑、壞笑、偷笑、傻笑等等,光這些詞甚至能彙集成文(參看周汝昌《談笑》);反觀英語,要麼堆積一列:forced smile強笑;laugh in one』s beard偷笑,要麼只好造新詞:beam、smile、laugh、grin、chuckle、smirk、simper、snicker、giggle、fitter、guffaw、oar、chortle、ridicule、mock、deride、nicker、smirk等等,在貪圖了最初的簡便之後,就是成倍增長的複雜。
漢語和英語就像兩個不同風格的建築。漢語根基深厚,佔地面積也大,雕樑畫棟、樣式豐富,可以不斷的添磚加瓦;而英語地基淺薄,佔地面積小還只能往高加樓層,到達一定的高度後便難以為繼,只好不斷地新搭支架以維持建築的穩定,往後還要定期拆除生鏽的支架換上新的。
歸根結底,文字的物理特性已經決定了語言的發展性。
5閱讀。閱讀上方塊字也有巨大的優勢。充分利用了二維平面的空間,所有字都能限定在方格中同時能保證筆畫的清晰(個別筆畫超多的除外)。文字排版也極其方便整潔,橫排、豎排、斜排、曲線排列,隨便拿兩份中英文報紙對比一看差別就很明顯。
中文能表述的信息量很大,同樣的內容中文所佔的篇幅要少很多。在聯合國大會上,不需要翻看就知道哪個譯本是中文的,因為中文譯本最薄。通常情況下老外看完章程的時候,我方已經能休息討論一會了。
大家看外國電影,雙語字幕,漢字通常都比英語簡潔精悍。稍加練習的人就能成句的閱讀。
也有人表示,英語的長句非常經典。不過我是絲毫不覺得,不斷句真的很好嗎?舉個例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順便粉碎一個謠言,引用中美護照上的中英文對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請各國軍政機關對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協助。」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quests all civil and military authorities of foreign countries to allow the bearer of this passport topass freely and afford assistance in case of need.」
「美利堅合眾國國務卿在此要求相關人士給與該美國公民/國民通行便利及在需要時提供合法的幫助與保護。」
「The Secretary of St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ereby requests all whom it may concern to permit the citizen/national of the United States named herein to pass without delay or hindrance and in case of need to give all lawful aid and protection.」
中文基本上一眼就看完了,英語那超多的of真讓人目眩。
當然語言是服務於人類日常生活的,一定要實用。就像很多高科技產品,技術含量很高使用也很方便卻實用性不高,仍然難以接收。上文從聽說讀寫等物理特性證實了漢語的先進。接下來我就分析一下實際運用。兩種語言都經過了千年的發展,實用性在當前來看當然都不成問題,但差別和境界還是有的。
1藝術性。漢字的美感高出英文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揮灑之間筆意躍然紙上。除上文已經提到了羨煞外人的迴文、駢文、對聯等,還有很多的類型。
英文喜歡玩一種叫crossword的填字遊戲,就是以字母為紐帶在方格中縱橫成行填單詞。改用方塊字也非常和諧好用。而漢字的遊戲,英文就只好敬而遠之了。
字謎。不僅是一種遊戲,也是幫助孩子學習寫字的工具。這是象
形文字獨具的特點,簡單的能用圖形來幫助學習,如有三個山頭的小山,「山」,一個張開的嘴巴:「口」。合體字解構即可,如「一個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留了四滴血」,是個「照」字。
書法。只需問一句,當今世界有幾種文字是可以寫出來拍賣的?而且很多老外喜歡在身上紋個漢字。
不光是字體,對比語言發展史上產生的文體也可見一斑,漢語在最初的時候用詞特別凝練,隨著認知面的拓寬和技術的進步也不斷地發展。先秦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等等。反觀英語,長詩長詩長詩還是長詩,不長也不行,特性決定的。
以下是流傳甚廣的一段翻譯,兩者高下立判:
英語原文: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when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而翻譯成中文就有韻味的多,版本也多樣:
<普通直譯版>:
你說你愛雨,
但當細雨飄灑時你卻撐開了傘;
你說你愛太陽,
但當日當空時你卻往蔭處躲;
你說你愛風,
但當它輕拂時你卻緊緊地關上了自己的窗子;
所以當你說你也愛我,我卻會為此而煩憂。
<文藝版>:
你說煙雨微芒,蘭亭遠望;後來輕攬婆娑,深遮霓裳。
你說春光爛漫,綠袖紅香;後來內掩西樓,靜立卿旁。
你說軟風輕拂,醉卧思量;後來緊掩門窗,漫帳成殤。
你說情絲柔腸,如何相忘;我卻眼波微轉,兀自成霜。
<詩經版>:
子言慕雨,啟傘避之。
子言好陽,尋蔭拒之。
子言喜風,闔戶離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離騷版>:
君樂雨兮啟傘枝,君樂晝兮林蔽日,
君樂風兮欄帳起,君樂吾兮吾心噬。
<七言絕句版>:
戀雨卻怕繡衣濕,喜日偏向樹下倚。
欲風總把綺窗關,叫奴如何心付伊。
<七律壓軸版>:
江南三月雨微茫,羅傘疊煙濕幽香。
夏日微醺正可人,卻傍佳木趁蔭涼。
霜風清和更初霽,輕蹙蛾眉鎖朱窗。
憐卿一片相思意,猶恐流年拆鴛鴦。
2簡寫縮略詞。「簡單」是英語最大優勢,體現最為明顯就是簡稱,只選用首字母就可縮略寫成FIFA,FBI、USB等,也有一些單詞因為太長,就取其中幾個字母比如electroencephalogram縮寫EEG。這種好處顯而易見,所以現在生活中中文書寫和口語中大量地應用此類英文簡稱。
但是這個縮略詞有個前提,就是還要重新學習並且記憶,因為它是單純地截取字母組成的,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應用英語縮略語這種現象的泛濫當然會引起有識之士的不安,於是不管是出於何種程度上的考慮,開始有一些規避的手段。這一點上廣電總局就鬧過一個比較尷尬的笑話,在2010年4月份,給各電視台下發文件要求在,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記者採訪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諸如NBA、FIFA、GDP、WTO、CPI等外語和縮略詞。於是在接下來的體育新聞中,我們就發現主持人和字母都在播報中文簡稱「美職籃」、「國際足聯」等等,但隨之有諷刺意味的就是左上角的台標卻醒目的寫著「CCTV」。
不管廣電總局推出此條要求的目的何在,或者說是考慮的層次有多高,是單純覺得中國人的媒體用英語簡稱不好,還是深度思考上升到了文化的層次,我認為這的確是一件官方發出的還算靠譜的要求,新聞媒體是信息傳播窗口,在維持本民族語言的純潔性應當起到表率作用。但很明顯在要求實施的考慮上十分的不充分,如同伸手給了自己一個耳光。
其實說到底這個也是個翻譯跟的快不快的問題,上升點高度就是語言群體的發明創造力快慢的問題。比如USB,大家都很習慣了,就指代的是這個東西,要說「通用串列匯流排」或「通串線」大家都不知道;但如果說排線的話,用過翻蓋手機的都知道是什麼,排線也有英文簡寫FPC反而大家都不知道。再比如U盤,這裡為什麼不說英文了「USB flash disk」,原因很顯然。
而且英語縮略詞就彷彿英語原有單詞一樣也陷入了同樣的循環,現在因為單詞和片語越來越長,需要縮略的名稱或者辭彙也越來越多,縮略詞的陣容也逐漸臃腫,相似的縮略詞越來越多極易引起混淆。比如WTO,既是世界貿易組織,又是世界廁所組織;比如FBI,既是美國聯邦調查局,又代表女性身體檢查(female body inspector);再比如IOC,大家都知道是國際奧委會,其實它還代表政府間海洋委員會、IBM智慧城市智能運行中心、控制反轉等三個意義;這裡已經縮略過的IBM同樣有很多含義,眾所周知的設備公司、世界魔術師協會、專指安倍晉三等人的國際大嘴巴等。如果是兩個字母的縮略詞所代表的意義就更多了。這其實代表了英文一種求變,一維上的再度糅合。
中文縮略詞也很多,卻並不像英語是截取首字母而是取其中的關鍵字來形成的。比如國際足球聯合會(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Football Association,簡稱FIFA),簡稱國際足聯。比如美利堅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USA),簡稱美國。中文縮略詞其實更準確更形象,但由於日常中一直在應用,人們反而沒有注意。
比如:國際足聯、國際籃聯、國際乒聯、國際羽聯、國際泳聯、國際田聯、國際滑聯、國際譯聯。相對應的是FIFA、FIBA、ITTF、BWF、FINA、IAAF、ISU、FIT。中文簡稱都能明確含義,而英文簡稱放到一起就不知所云,並且簡寫規則也十分的隨意凌亂,即使母語是英語的人也要費勁才可能區分。中文簡稱我專門選擇了越發冷門的,尤其「譯聯」相信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聽說,但也基本都能猜到是和翻譯有關的,沒錯就是國際翻譯家聯合會。
再假設,中英各一個人去醫院,中國醫生告訴去做個心電圖,大部分人就能大概猜到是什麼意思;而英國醫生告訴去做個EKG(也有的截取為ECG),大部分人都是一頭霧水。中國醫生繼續解釋是心臟電生理檢查,所有人都明白了;而英國醫生繼續解釋是electrocardiogram大部分人還是聽不懂。這就是表音和表意的差別。
3準確度。這裡就不探討語法了,兩者都有嚴謹的語法結構,但是約定俗成的口語和特定文體中也都有相應的省略,最重要的是流傳了數千年證明都可以完全滿足溝通的需求,非要探討出孰優孰劣不現實也不明智,這裡我主要分析文字和詞語的準確度。
很多人說英文準確。尤其民國時期,吸收了大量的外來文化,開始了大規模的翻譯工作,翻譯不過來就直接音譯。後來絕大多數都改為意譯的,但還有一些保留下來。比如「歇斯底里」,意譯的話就是指「癔病」,形容對某件事物的極度情緒。一是因為在現有的漢語體系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意譯詞來代替;二是因為民國時期的文學家使用該詞太多已經形成了習慣。「Hysteria」這個詞就作為了英語比漢語準確的一個例子。至於拿英語介詞at、on、in的區別來代表準確性,我認為並不需要解釋,就好像漢語的「於、在、當」等,虛詞固有的區別,近義詞也各有側重嘛!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類似有「歇斯底里」這種情緒中文無準確表述詞語的這種情況很少見。但往往有些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種錯覺顯然是某種心理在作祟了。
我冒昧舉個例子,請大家看我的描述是否準確。「他擺出一個姿勢,兩膝彎曲下蹲,重心放在左腿。右腿向前,前腳掌虛點地。沉腰挺身,目視前方。左臂收在胸前,右臂提到前方,手腕與額頭齊平。雙手成拳手腕彎曲拳心向下,食指伸平點向地面。」這是指代一個姿勢,儘管我已經努力描述但行文還是不夠準確,十個人來擺能擺出十種相似但不完全一致的姿勢。下蹲多少彎曲多少度,想描述的清清楚楚非常難。
但如果說「他擺出一個螳螂拳」,很多人就明白了,馬上就能擺出一個八九不離十的姿勢來。三個字就成功地取代了上段的幾十字。原因就在於同樣的一幅圖,幾十字是在描述這幅圖還不一定能描述準確;而三個字是給該圖定義了一個名稱,直接具有了畫面感,當然簡單而且更準確。
大家看金庸小說,為什麼各種武功一招一式都要起個名字,就是為了區分準確,下文再用到的時候只說招式名就好啦。
我這樣的解釋清楚嗎?其實所謂英語準確度高,就是造詞多。但凡描述不清楚的就造個新詞出來,當然顯得比較準確了。體現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新技術領域。
最重要的是,在這類領域,我們多數處於落後學習者的位置,加上翻譯工作沒有及時跟上,就加深了這種誤區。比如Compact Disk ,老外用的時候我們見都沒見過,怎麼形容算準確呢。我們還沒度過磁帶的流行期,人家就接二連三的發展了Video Compact Disc、Digital Versatile Disc,只好沿用相應的英文名稱了,何況縮略詞CD、VCD、DVD非常好記。雖然這些詞字面根本看不出意義,但國人似乎完全不在乎,只要知道一個比一個先進就行。相反之後的中文意譯詞:音頻光碟、影音光碟、數字光碟,雖然指明了是何種存儲內容或技術,光碟這個名稱也很形象,卻並不為大眾所接受。好在隨後當人家發明了Blu-ray Disc的時候我們及時翻譯出了藍光光碟,這個意譯詞基本完全取代了英文簡稱BD。
記得前段時間iphone6上市的廣告語,英語原文是「biger than biger」,眾多果粉陷入了思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該怎麼翻譯才準確。字面意思應該是「比更大還更大」,這明顯剛學說話的幼兒的語氣么:「有這麼大嗎?」「比這更大」「那有這麼大啊!」「更更大」「這麼大啊!」「比這更更更...更大!」無語了,我猜測蘋果公司想表述的意思一定是iphone6不僅僅是屏幕更大了,功能也更為強大!當時我想到的是「不僅僅是變大了!」等香港官網的翻譯語出來「豈止於大」,完美了。這個案例就較有代表性,出品方只是為了吸引眼球使用了非常誇張的口語,語法語義都不算嚴格,實在找不到另一個能表述這個意思的簡短迴文,乏味牽強。中文的意譯倒是意味深長。
綜上所述,我們之所以產生漢語沒有英語準確的誤區完全是中華民族在近代的創造力不如英語世界這一現象的副產品。在古代我國技術領先世界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是相反的,中國瓷器,老外難以創造只好用china指代,絲綢音譯silk,茶音譯tea等等。
4.包容性。目前人類在宏觀中認識到的就是四個維度,文字是做記錄的所以肯定不會根據時間這個維度變化,同樣文字是展示出來給人閱讀的,假設是存在於三維或者蜷縮的任意維度中的話,必然會遮擋住一部分而使所表達的信息不全,所以該假設不成立,文字一定是在二維平面上。而漢字是方塊字,充分利用了二維空間,可以說漢字是地球上最具包容性的文字。
在漢字中間放置一定比例之下的阿拉伯數字、英文等,仍然十分和諧,我上文中其實加入了大量的英文,但並不影響文字的流暢。相反,如果在英文中加入漢字,即使一兩個,也非常明顯突兀,所以英文只能包容比他更為簡單的元素,如阿拉伯數字和少量的拉丁字母。
有限度地使用字母、數字對中文也是一個有利的補充,比如其具有的序號代號功能,就比相應的漢字方便。比如電腦分盤,C盤、D盤,要用中文甲盤、乙盤,其實也可以,但一是先入為主的習慣,二是由於這些符號不隸屬於方塊字的體系,代入在內確實更具標識作用。
我試著來回答一下吧,各位權且看看就好。
我記得以前有人說過,說漢語是收斂型的,英語那種拼音文字是擴張型的。意思就是,同樣一個東西,漢語可能只需要很簡單的幾個字的重新組合就可以表達,英語等拼音文字卻需要再創造一個新詞,而且必然會越來越長。
的確如此不是嘛~我發現越是專業的英語辭彙,就越長而且越複雜。據說在醫學、植物、化工和材料方面尤其嚴重,抱歉我舉不出例子。但是,漢語這樣的文字,我們發明發現一個新東西,只需要用一兩個字大致描述出其性狀再加上特定名稱就行了。比如前段時間有個恐頭龍化石,漢語只需要說它是「頭比較恐怖的龍」,顧名思義「恐頭龍」就行了,既形象又好記。英語名稱卻是Dinocephalosaurus,我估計哪怕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也會覺得很難記。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在新事物上漢語比英語更方便簡潔的例子。
以前有一個爭論,英語國家的人說語言的進化的就是「象形—象形與拼音的結合—拼音文字」,這個我記得不是特別準確,大概就是說英語國家認為語言的進化最終步驟就是變成拼音文字,而我們提出了反對,我們說從象形到象形與表音表義文字結合也可以是進化的最終步驟。其實就是在比較英語和漢語。
我現在堅決站漢語。因為確實發現英語這種拼音文字面對新事物根本就非常難堪,只能創造一個又一個長的不得了的新詞。有人會說這也是根據拉丁語命名規則創造的,可即便如此它們還是太長不是么,漢語一個字就能有好多意思,字與字組合命名新物種創造新詞簡直毫無壓力。而且英語是我們的必修課,又增添了英文字母ABCD……等等的,這些英文字母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歸類事物。英語就不行,我看他們很多時候為了表達新事物會把該事物名稱首字母連在一起,雖然有了一時的便利,但隨著人類更加開始向開拓宇宙邁進,發明發現的東西更多,那種只能增加長新詞的拼音文字終究還是會被漢語這樣的收斂型語言甩開距離。
而且我覺得漢語特別美,那些古詩詞,平仄的對稱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又有意境還能在短短几行字表達出很多事情。「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些是英語無論如何進化都不會有的。再者漢語呢,你仔細觀察每一個字都會發現它和它要表達的東西很像。比如「山」,你一看就覺得這是「山」;比如「笑」,這個字真的就好像看到一個人眉開眼笑一樣;還有「哀」,只是看這個字的結構都能感覺到那種抑鬱和失落。還有像「木」「土」「虎」「飛」等等的這些字,只是看看就能感受到實物一樣,因為漢語確實是從最初把物體畫下來的象形一路演化而來的。打個比方,我相信如果把漢語英語日語俄語等等語言發送給外星人去辨認,漢語一定是第一個被整體識別出來的。它既是每個字都有一個意義在裡面,又和這個所要表達的東西很像,很貼近。拼音文字就極其困難了。
我認為未來的世代漢語會最終取代英語這樣的拼音文字,獲得類似今天英語的優勢主導地位,英語則會成為一個類似於補充的角色,比如在計算機編程上。因為漢語簡潔美麗,表達新事物只需要字詞的組合,英語等拼音文字卻需要創造新詞。所以漢語也不應該成為拼音文字。何況漢語當中有太多同音異義字,寫成拼音很難分辨。那麼多只是看看就能好像見到實物的美麗的漢語字,絕不應該向拼音文字倒退。
總之我相信漢語比英語更加具有優勢。
還有的想到了再說。漢語與英語的對應關係是:筆畫對應字母,漢字對應單詞。並不是某些老外說的:學英文只需要學26個字母,學漢字要學成千上萬個漢字,所以漢語比英語難學。
漢字的6個平筆筆畫
漢字的20個折筆筆畫
合計共有26個筆畫,剛好對應26個英文字母。但學習漢字筆畫比學習英文字母簡單多了,漢字筆畫沒有字母順序表,沒有大小寫之分,而且相互之間還有聯繫,折筆筆畫是由平筆筆畫組合而成的,總體說來學筆畫比學字母方便得多。
再看漢字和英文單詞的比較,漢字和英語單詞的等價示例:
牛=cattle,moo-cow
複數個漢字組成的漢字詞語與複數單片語成的英語片語等價示例:
白牛=White cattle
中文相比英文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用兩三個漢字組合就衍生出很多意義相關聯的詞語,大量減少了閱讀和記憶詞語的難度,而英語就根本做不到。
牛皮=Cowhide,cowskin,oxhide,cow leather,brag
牛肉=beef,beeves
大家看看中文僅僅用「牛、皮、肉」這三個常用漢字組合表達的詞語,英文中需要用多少常用單詞來表達?到底是誰的學習和記憶難度更大?
在漢字中,只要不是極少數多音字或者多意字,每個字的意義和讀音基本都是不變的。這樣即使遇到沒見過的新詞,只要認識組成詞語的單個漢字,也能根據漢字確定讀音並聯想確定詞語意義,這樣無疑大大加快了學習速度。而英文中,不光有很多單詞表達著同樣的意思,意味著學習者要重複學習新的詞形和發音表達一個詞義。而且更別提與該單詞意義有關聯的其他衍生單詞了,它們之間經常在詞形上互不關聯,每產生一個新詞,就意味著從詞形到詞義到發音的重新學習。最可笑的是,英文號稱所謂表音文字,實際上卻根本無法表音?遇到不認識的英文單詞,沒有音標註釋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讀音是什麼?學習一個新的英文單詞遠比學習一個漢字或者中文辭彙困難得多,你最後要學習的東西實際包括該單詞的拼寫、音標、詞意、時態變化等更多內容。
另外,由於英文辭彙之間無法建立像漢字辭彙那樣緊密的聯繫,就導致只要有一個新的概念在英語中出現,英文就必須設計出一種新辭彙與之對應。這樣就會直接導致一個嚴重問題,就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英文辭彙總量會呈指數級暴增。比如在莎士比亞時代,英文總辭彙不過數千個而已,但進入現代,已知的英文辭彙總量已經迅速暴增到上百萬個之多,目前還在繼續增加中。實際應用中,每個專業都有大量專業英語辭彙被發明出來,並需要專門學習,為此還不得不專門編纂專業英語詞典。隨著人類生活的越發高科技和生活接觸領域的複雜化,即使是常用的英文辭彙,目前也已經達到一兩萬個之多。如此一來,和總量不過八萬個,常用字始終不過三四千個的漢字比起來,英文就形成了巨大的學習劣勢。隨著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大量新辭彙更是爆炸性地不斷出現,都需要學習者去重新記憶他們的拼寫、音標、詞義、時態變化,這樣會造成英文辭彙的學習記憶難度呈倍數級的上升!英文的交流使用成本也會越來越變得難以承受!
漢字相比英文則完全沒有這些問題,由於漢字是唯一一種類似二維碼的二維結構的信息表達文字,其信息蘊含量遠比一維結構的英語單詞多得多。同樣一段古詩詞,漢字可以做到寥寥數語就能表達的豐富含義,翻譯成英文卻必須要長篇闊論寫上一大段!最後還要丟失大量額外的歷史文化意境信息!即使是科技時代很多新的專業辭彙,漢字也可以通過組合的方式表達其複雜的含義。比如目前最長正式英語單詞是醫學專業英語辭彙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醫]肺塵病,矽肺病(共有45個英文字母)。
英 ["nju:m?n?? ??ltr?-?ma?kr?s" k?p?k"s?l?k?v?l"ke?n?? k??n?"??s?s]
美 ["nju:m?no? ??ltr?-?ma?kr?s" k?p?k"s?l?k?v?l"ke?no? ko?n?"o?s?s]
大家可以照著音標念念,保證你會從此對英文的「優越性」佩服地五體投地!
而用中文漢字表達,直接「肺塵病」或者「矽肺病」三個漢字就表達清楚了。即使不是醫學專業的,沒看過相關辭彙解釋,我們也能大概推測出這個中文詞是指的一種疾病,發病部位和肺部有關,致病原因是由灰塵引起的。呵呵,大家看,中文相比英文的優勢是不是就充分體現出來了?如果是記英文?學霸慢慢背拼寫、練發音、背釋義去吧,呵呵。
不僅如此,漢字的二維結構還能做到哪怕漢字細節有所區別,只要大體構字結構不變,我們照樣可以利用字體結構的類似性推斷出它的含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都有切身體驗的繁體字了,儘管我們都沒有專門學過,但很少有人會因此看不懂繁體文章的吧!而這也是漢字演化當中最大的優勢。
更妙的是,漢字詞語可以做到寫法和讀音的完全分離,很多漢字,我們即使不知道讀音,也絲毫不影響閱讀和理解,從而大幅簡化信息的跨地域傳播。比如日文里的漢字,讀音和中國完全不同,但由於漢字的意義並沒有太大變化,很多時候,即使沒學過日文,我們照樣能據此推測出部分信息。
漢字的表意表音分裂的特性,不僅能方便漢字文化圈內語言不同地區的文化交流,更保證了隨著時代演變,即使語言變化了,但漢字包含的意義卻不會改變,大大方便了後來者閱讀理解之前古人的文獻。如果不信,大家可以看看古代漢人的語言和現代漢語發音差別到底有多大?保證刷新諸位三觀!如果換了其他表音語言,早就沒法閱讀理解古代文獻了。偏偏漢字就是這麼牛,就算語言改變了這麼多,只要漢字不變或者字形變化不大,後人不經訓練照樣可以基本讀懂古人的文獻。
古時候的人是怎樣說漢語的(好心疼_日常_生活_bilibili_嗶哩嗶哩
再看看古代英語,不光發言和現代英語完全不同,連單詞拼寫和語法也和現代英語完全不同了,完全就是另外一種語言和文字了!即使母語為英語的人遇到這些文獻,不光無法閱讀,同時也無法理解意義!這也是英文世界穿越小說不流行的原因,母語為英文的人,穿回過去基本等於聽說讀寫啥都不會的白痴文盲了,遇到任何事都只能一臉懵逼。
聽完古漢語再來聽古英語吧_日常_生活_bilibili_嗶哩嗶哩
如果再談到語法和時態,中文更是比英文複雜的語法和時態規則簡單得多了!
在互聯網時代,漢字又出現了新的優勢。由於中文可以進行聯想性智能的片語、成語甚至常用短句的快速輸入,這樣就讓漢字輸入擁有了比英文輸入那樣必須逐個字母挨個輸入強大得多的效率優勢。所以某些無知西方人憑空想像的漢字在計算機上不好輸入的腦洞,現在也只能說是無稽之談,想得太多了。
真正精通漢語和計算機輸入技術的西方專家對漢字的中肯評價
中國漢字是未來而字母表是過時的 - 網帖翻譯 - 龍騰網
你們想多了,恐怕是阿拉伯語
看電影的時候看到的
別抱著你那什麼計算機的英語中心了!強烈鄙視!#80英語是計算機的中心,計算機難道是一切的中心嗎?
給你個權威的文章:
漢字——人類目前最偉大的文字
*漢語與英語的比較
漢字的優勢在於,漢字是二維表現方式,二維是平面媒介表達信息能達到的最高效率。中英文對照,英語的字母對應漢字的筆劃,單個漢字對應的是英語的詞,中文的詞對應的是英語的片語,中文表達、傳遞信息的優勢一目了然。中國國家漢字的掃盲標準是1500個字,理工科的大學生一般掌握2000個漢字。就憑這2000個字,大家可以讀書、看報、搞科研。只要有小學文化就可以看懂絕大多數文章,有初中文化,其掌握的科學知識,就足以了解絕大多數產品的使用。比如高科技的電腦要求高吧,在中國那些考不上大學的高中生經過一年半載的培訓就能熟練操作,一些沒有條件上高中的初中生也能做到。
漢字的重複利用率非常高,歷代積累的漢字總數以萬計,康熙字典就收錄了4萬多,專家指出常用僅三千五,選取當代的常用字作為學習和使用漢字的重點,是歷代歷朝整理和教學漢字的一個重要內容。歷史上的《三字經》《千字文》都是用當時的常用字編成的識字課本。
而英文呢?例如因為一個地名就是一個單詞,想正確認識,需要的時間精力只有少數人能夠應付,英文真是笨人的語言,由於在表達方面的缺陷,靠字母的一維線性組合,試圖給天下每一事物起一個名字,一種東西就是一個單詞。宇宙無窮,英文辭彙無窮——可惜人的精力有限!
英文是發散的。
在英文世界裡,一般美國高中畢業生掌握的單詞量也就在三千到三千五百個左右,這樣已經應付日常生活需求足矣,但是沒有20000個字別想讀報,沒有30000個字別想把周刊讀順,大學畢業10年後的職業人士一般都懂80000字。新事物的湧現,總伴隨著英文新詞,例如火箭(ROCKET),計算機(COMPUTER)等,可漢語表達這些很輕鬆,不就是用「火」驅動的「箭」么,會「計算」的「機」么!可英文就不能這麼干,不能靠組詞,原因是「太長」了。如火箭將成為「FIRE-DRIVEN-ARROW」,計算機將成為「COMPUTAIONAL-MACHINE」等。人的視角有限,太長的字會降低文章的可讀性與讀者的理解能力。這是因為英語的字母對應漢字的筆劃,單個漢字對應的是英語的詞,中文的詞對應的是英語的片語,中文表達、傳遞信息的優勢一目了然。
目前英語辭彙量已經超過40萬,預計本世紀中葉會達到百萬。而漢語則相對穩定,現在只有很少的古文知識的中學生就可以琅琅上口地讀屈原的楚辭。英文就難了,太不穩定。現在的人們讀沙士比亞的原著已困難重重,更不用說讀400年前英國詩人喬叟的詩了。由於英語以表音為主,同時號稱是講者分布最廣泛的語言。正因如此,講英語者往往因語義辭彙和地域習慣,引起誤會。因此謂英語是「世上最廣泛被誤解語言」,也絕不過分。英語也是世界上最容易引起人事糾紛的語言。就目前英國和美國還分出了英式和美式英語,加上其他所謂的英語國家,雖然都說英語,其拼寫讀的差異不次於中國各地方言之間的差別,交流的難度是遠超過使用表意的中文的。
現代所有學科領域,中國都有很好的學者,沒聽說哪位因漢語「不精確」而搞不好研究的。中國的火箭照樣可以精確升空,中國的原子彈照樣可以精確爆炸。所有的英文科技文獻都可以翻譯成漢語。個別人會說了,為什麼中國現在落後,就是由於中華文化中殺氣少,數百年來對殺人武器研究太少,遭到掠奪以至落後了,雖然如此,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中國現在正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復興。漢語文獻影響力正隨著國力的增強而在世界範圍內增強。
.
*現代漢語的發展(本節引用自《談漢語與英語的優劣》)
研究表明:漢字作為一個複雜的文字元號系統,其信息熵很高。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逐漸擴大漢字容量,隨著漢字容量增大,信息熵的增加趨緩;漢字增加到12370以後,不再使信息熵有明顯的增加。我國科學家指出:漢字的容量極限是12366個漢字,漢字靜態平均信息熵的值 (平均信息量)是9.65比特。通過數理語言學中著名的齊普夫定律(ZIPF』SLAW)核算,這是當今世界上信息量最大的文字元號系統。聯合國五種工作語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較如下:
法文:3.98比特
西班牙文:4.01比特
英文:4.03比特
俄文:4.35比特
中文:9.65比特
可以看出,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別不大。漢字的信息量最大。
漢字對拼音文字的這種信息熵優勢是什麼概念?簡單的比喻就是十進位數與二進位數的差別。十進位數字系統需要人記憶0-9,10個符號,二進位只需要記憶0和1兩個符號。十進位乘除要記憶9X9表,二進位只需要學會與、或、非的簡單邏輯。但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不使用二進位數字系統呢?因為那樣很浪費,一個數字「7」表示成二進位就成了「111」,記個大數不把人累死?反過來,人類為什麼不用十六進位,或更高的進位呢?一方面是人腦智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十六進位也未必能大幅度提高信息熵。這種信息熵反映在文字上,就是聯合國文件中,中文版本一定是最薄的。信息熵高是不是就不利於計算機處理呢?這方面恐怕還很難下結論。簡單的比較漢與英文的輸入速度是不能說明問題的,因為「字」與「word」是不同的概念。要比較只能比較同一內容的中英文兩個不同文本,計算擊鍵數的差值。在「詞」的單位基礎上,現代漢語與英語是可以進行比較的。現代英語為了應付不斷湧現的新事物、新思想、新科技、新概念,也在不斷地造詞。無非是藉助拉丁詞根、或重新組合已有單詞,結果越是專業科技的辭彙,就越長、越難記。或者是大量使用縮寫:如WTO、FBI、IBM、UFO等等,縮寫一多就容易混淆、難以理解。在這方面,現代漢語造詞的優勢就十分突出了。這就是漢字字符集信息熵高的優勢。
用現代計算機技術作為信息化的標準,來衡量漢字與英文字母的優劣是件很荒誕的事情。現代計算機技術說到底就是基於「二極體」的技術,將來的發展很難預料。難道要人類高度智能的思維模式,去模仿「二極體」式的思維?那是典型的削足適履。試想,難道當年就因為發明了黑白照像術,人們就該廢掉油畫的色彩?難道當年就因為摩爾斯電碼適合新發明的電報,人們的語言就都應該改成「 嘀嗒」?
漢字在應用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我們不應該忽視,但是沒必要過分誇大。當年中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應用。直到清朝末年中國還在大量使用雕版印刷術。其原因就是漢字數量太大,要製造一套足夠印書的字模難度太大,也不經濟。最後還是20世紀初,西方人引入了機制字模,中國才實現了活字印刷。在20世紀,人類進入計算機時代的初期,漢字處理軟體的缺乏也曾經是一種阻礙,但是很快也就解決了。現在在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下,漢字的傳播比以往更方便了。
真正阻礙中國進步的並不是技術,而是人們思想的禁錮。在西洋活字傳入中國之前,利馬竇、徐光啟翻譯的歐洲文藝復興思想書籍,已經通過古老的雕版印刷出來了。但是在當時及後世很長時間內,卻得不到國人重視。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在落後思想的禁錮下,即便我們象伊朗、土耳其那樣把自己的文字全部改成先進的阿拉伯文或拉丁文拼寫,我們也無法逃避象古波斯和奧斯曼帝國那樣的衰敗。
.
趙世民《探秘中國漢字》
一 、漢字濃縮著字前史中國人對自然的認識。
如「活」字,最早的字型說明有水有根就活。
如「家」字,最早的字型房裡有豬,豬繁殖力強,當時,人的生產力是最重要的生產,以生產能力旺盛的豬象徵家的人丁興旺。
轉載地址: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55684139494713645.html
漢語是鋼琴,英語是吉他,漢字是二維碼,英文是條形碼。都是信息的編碼方式,優勢只有針對具體的使用環境說才有意義。
對除英語和漢語外的第三方國家人而言,一般來說,學漢語要比學英語的時間長很多很多,漢字是邁不過去的檻。漢語確實有諸多優點,但即使是中國,提筆忘字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點限制著漢語在國際上的推廣。
一種語言在未來,是興盛還是衰落
主要不取決於語言本身的優缺點
這個題目下的大部分回答都展現了中文具有的各種優點,
但其實, 這並沒有多少價值. (當年創造的簡潔易學的世界語消亡就可以看出)
一種語言只要使用的人越來越多, 就必然興盛, 相反則必然衰落
這和語言本身的優缺點關係不大.
----------
那麼使用漢語的人會越來越多呢, 還是越來越少呢?
在有限的將來很難看到除開大陸台灣以外的其他國家地區改為使用漢語的可能,
因此大陸人口的增減直接決定了漢語使用的人口
所以. 其實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了.
唯一可能的反轉就是中國成為世界人才流入的核心, 迫使新移民使用漢語
---------
至於英語如何, 看看印度爆炸的人口, 就覺得可怕
大學時代,閑暇之餘,我出於興趣讀了一些有關漢字研究的書,有一些想法,寫在這裡,供大家參考、把玩。
大家都知道,漢字是很古老的文字,而且是現今唯一仍在使用中的象形文字。漢字在創立的時候是很艱難的,因為要一個一個字地去想/畫,把複雜的現實物體,例如一匹馬,抽象成一個字。早期造字的人(有人說是祭司,代表人物是三隻眼的倉頡),造一個字可能花很長時間。這也就造成了我們的漢語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言文不一」的情況出現。原因很簡單。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有很多口頭語,但是與這些口頭語相對應的字並沒有造出來,怎麼辦呢?就用現有的字、用一種簡練的寫法(先秦的筆法),把最關鍵、最精髓的字寫下來。慢慢地,漢語就出現了「文言文」。所謂「文言」,即不是我們平時說話的語言,而是一種有固定體例、格式的書面語,可以說,是一種「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語言。
這樣的語言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度概括。因為字不夠用啊,所以就必須精鍊、必須抽象。因此,漢民族大概是世界上最早開始抽象思維和聯想的民族之一。逐漸地,我們對文字的使用影響到了我們的語言,而我們的語言進而影響到了我們的文化。慢慢地,漢文化變得開始注重內心感受、注重對周圍實體事務的抽象,形成一種意向。
比如國畫,我們看著會覺得很美,枯梅、瘦石、潑墨的山水。我們欣賞的,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靜謐、凄清的美景,這樣的意境已經通過數代的文化,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但是西方人看不懂。他們看到的,是皺黃的宣紙,濃淡的墨水畫出的貌似山峰河流的東西,以及山澗小手指甲蓋那麼大小的一隻孤舟。
漢語的表達與國畫有異曲同工之處。表達和理解的基礎,是雙方都有同樣的文化背景。例如,國畫大師對於他的欣賞者的假設是,這些人看到野鶴閑雲就想到逍遙的心境,看到梅蘭竹菊就想到相對應的君子品質。
如果一個人在古代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他是看不懂當時的大部分書籍的,因為那些話高度概括,而且充滿了各種典故、引用、暗喻。這也就是為什麼「五四」運動要推行白話文,也就是「言文和一」。我們的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夠用了,我們可以怎麼說就怎麼寫。但是,漢字高度概括、抽象的思維方式仍然貫穿於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文化中。
例如,從古到今,中國都是一個不太注重科學和嚴謹思維的國家,這其中有部分就是我們這種高度虛化、有些脫離現實的思維方式造成的。與其它語言相比較,漢語算是相當不精密的語言,因為語法鬆散,沒有時態、人稱變化。這可以理解。對於那些5千年前造字的祭司們來說,這件事情是正在發生、將要發生、可能發生或者一直就是在發生,並不特別重要。在那個天不荒、地不老的年代,慢一兩天、甚至慢一兩代人,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漢語也不要求每句話一定要有主語,也不要求每句話只能有一個主語,甚至不要求每句話中所羅列的數個謂語一定要由同一個主語發出。因為對於5千年前的人來說,只要能夠記錄下多少個奴隸換多少個蠶繭就行了,沒有今天那麼多的邏輯可言。
而英語不同。現代英語的形成,通常認為也就400年的時間,主要由原住民凱爾特人的語言、德語、法語和拉丁語混雜而成。表音文字,26個字母,造字很簡單,拼起來就可以。400年前的社會,其社會活動的頻度、社會組織的複雜性、對語言的要求,要遠遠大於5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而且,中國是農耕社會,社會流動性不大,不強調契約。歐洲從古希臘開始,就是商業社會,重視契約。而契約的一大保障,就是語言的精密性。所以,歐洲語言都特彆強調人稱、時態、語態的表現,而且都是通過嚴格的動詞變位來實現,限定性的從句(如時間、地點、條件),通常放在主句之前。也就是說,說英語的時候,在說一句話之前,這個人必須想清楚,句子的主語是誰,時態和語態是什麼,有哪些限定條件,然後組句,選擇合適的動詞和句式。漢語不同。漢語是通過添加時間副詞來實現,而且時間副詞添加的位置沒有嚴格的規定。於是說漢語的時候,不用先想清楚整句話,先說個大概,然後再添加副詞來限定。
以上只是對漢語和英語在起源和語法上我個人的一些粗淺比較。
在剛開始接觸英文詩歌,特別是比較長的敘事詩的時候,我完全不理解。這哪裡是詩?這不是就是有韻腳的神話故事么?比較漢語和英語,就好像比較油畫和國畫。油畫寫實,就像英語的詩歌,國畫強調意境,就像中國的詩歌。如果用英語習慣來翻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就會成為「我看到窗外有兩隻鳥兒唱歌,一行白鷺飛上了晴朗的天空(譯者註:表達對秋天美麗景色的欣賞),窗外可以看到堆積了千年積雪的山峰,看到門前停著來自遙遠東吳
說明話, 誰成為文明的母體, 誰就會有優勢。
想想大唐時間, 西方人來我大唐,能想像大唐的人學他們的語言嗎?只能是他們學中文, 看看日本,古代的韓國,越南及其他地方就知道了, 他們的出土文物和墓碑,全是漢字。
英語強勢,只是因為英國強大二百年後跟著美國又強大一百多年。
好,問題來了, 如果接下來是中國強大三百年呢?難道我們會轉而講英語而丟掉能吟出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優秀文字, 會把能寫出空靈意境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 優秀文化換成只能寫 兩岸的猴子不停地叫啊叫啊 的英文? 肯定不會。
如果我們是最強的,我們不用英文,自然只能其他人來學中文, 就這麼簡單!!~~!
看了樓上的一些回答 有些論據實在錯的離譜 忍不住辯駁一下
第一個
中文相比英文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用兩三個漢字組合就衍生出很多意義相關聯的詞語,大量減少了閱讀和記憶詞語的難度,而英語就根本做不到。
牛皮=Cowhide,cowskin,oxhide,cow leather,brag
牛肉=beef,beeves
且不說漢字可以組合, 英文也有詞根詞綴啊 簡單的詞綴也可以組合成新詞
樓上舉得例子是不恰當額 牛皮不完全等於 Cowhide,cowskin,oxhide,cow leather,brag
Cowhide (側重於指未鞣製的生牛皮, 皮毛一體的) cowskin(側重於指硝制過的牛皮)
cow leather (硝制過的牛皮) oxhide(公牛皮,前面那些都是母牛皮)
brag(這個最不能忍受, brag指的是吹噓/ 吹牛皮 怎麼就等於牛皮了)
回答太不求甚解了 下面的某回答也是
插線板/排插的英文名叫surge protector(浪涌保護器),也叫power strip(電源條)
下面這個 漢字的水也有 三點水,兩點水
差別在於,漢字是幼年學,希羅詞根是歐美人長大了再學
東亞人幼年學一個「四」,歐美人長大了還得學quadro、tetra
東亞人幼年學一個「水」,歐美人長大了還得學aqua、hydro
漢字3500個。 詞有多少呢? 不比英語少吧。 字跟詞能一樣嗎?
這樣導致英文的辨識度也越來越困難。比如現在英文單詞現在約有17W個(不包括地名、人名和專用辭彙等)。而正常交談日常生活使用的大約4000個,若要接觸各個行業則需要掌握8000個左右的辭彙。而漢字總數超過8W個,常用的只有3500個。
有時間繼續說
O系東亞底層土著 父系語言得內漢語系 漢語核心辭彙和印歐語同源率23%藏緬語74%南島語14% 6千年夷苗古中原人
「大O(O3)至上主義」開歷史倒車的誤區 - Off Topics - 人類生物學在線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online - Powered by Discuz!
幾大O系父系分支語言形成的語系區別都比較大。為什麼分離年代和主要地理分布遙遠的幾大O系分支在中國版圖內,後來又形成了講統一一致的漢語?為什麼與中國鄰近的韓日語與漢語相距那麼遙遠? 漢語與以O系父係為主的所有支系語系都相去甚遠,卻與中東高加索語系、西伯利亞的葉尼塞語系、北美的納得內語系非常相近!而這些語系都是Q系父系高頻。根據父系舌頭假說,我們不得正視面對,最初的漢語是Q系的父系舌頭語言!
漢語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它是東亞語言中,罕見地和印歐語有很多相似性。
漢藏-高加索語系
20世紀80年代,俄國學者斯塔羅斯金提出獨樹一幟的"漢藏-高加索超級語系假說"。英年早逝的俄國天才語言學家謝爾蓋-斯塔羅斯金(Sergei A. Starostin,1953-2005,也是漢學家,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與美國漢 學家白一平[William Baxter]、中國學者鄭張尚芳不約而同地提出相似的漢語上古音構擬方案,在漢語音韻學研究史上是千載難逢的佳話) ,他從辭彙、語音、形態三方面分別進行了論證,曾主張 「漢-高加索語系」的概念,把漢藏語、北高加索語和葉尼塞語(古代匈奴人可能說與此有關的語言)包括在內,後來又把巴斯克語、布魯沙斯基語、蘇美爾語等系 屬不明的語言材料加進去,從而形成「得內-高加索語系」,為漢語和漢藏語具有更遠古的語源關係提供了進一步的線索。葉尼塞語系分布在俄羅斯西北利亞地區。
漢語的遠古淵源
漢-高加索語系,亦作得內-高加索語系,或譯作達內-高加索語系,包括漢藏語系、布魯夏斯基語、葉尼塞語系、北高加索語族以及北美的納-德內語系。其存在還處在爭議中,因為大部分的研究在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展開。有時蘇美爾語和阿爾岡昆-瓦卡希語系也被歸入其中。這個語系與美洲印第安語的Na-Dene語系有關。美國學者也法國-西班牙交界處的巴斯克語、巴基斯坦北部的布魯沙斯基語(Burushaski)、兩河流域的蘇美爾語(Sumerian)等語言的材料加入進去,從而為漢語具有更遠古的語源關係提供了更進一步的線索。因此,對漢藏語系的起源問題,應該從史前的全球語言聯繫特別是歐亞大陸的語言接觸的角度重新審視。
我們看到以上納-得內語系、葉尼塞語、布魯夏斯基語、巴斯克語等,在當地都顯得比較孤立,人數也少,象葉尼塞語現在只有幾百人會說了,幾近滅亡。
然而我們看到同屬於該大語系的漢藏語系卻很龐大。同樣地我們漢藏語系尤其是漢族中存在一種特殊的特徵單倍群,即Q1a1a1-M120。通過此我們看到漢藏語系與在地理上隔絕那麼遠甚至孤立人群的納-得內語系、葉尼塞語、布魯夏斯基語、巴斯克語、高加索語、爭議中的蘇美爾語竟然屬於同一個語系。而其中內在本質奧秘就在於這些人群都存在Y-Q或Y-Q1a系人群存在!
我們也知道漢藏語系人群占高頻的主要是Y-O系人群。這個情況說明東亞Q1a1a1系人群曾經強烈地佔據了社會的主動,在O系中普及Y-Q系語言!結合歷史我們知道,曾經經過了長期遷徙的姬周家族從西北地區進入關中,推翻殷商,建立周朝。周人自稱華夏族。歷史明確記載後來華夏族東進南下,融合了土著東夷南蠻等族群,從而形成了漢族。顯然這個過程必將把周人的語言形成官方語言而在土著人群中普及。東亞的漢藏語系由於姬周的強勢地位,最終形成了東亞大一統國家而得到普及。推測姬周為Q-M120系,那麼漢-高語系的存在就得到了完全合理的解釋。其實這種改變很容易發生的,只要你能取得統治主導權。我們現在都知道很多新疆維吾爾人漢語說得很地道,這是因為漢語普及教育的結果。另外一方面也看到以土著O系語言影響佔優的南島語言、壯侗語系、苗瑤語系實際上與漢語系距離較遠。(參見:歷史上並不存在漢藏分化。) 1972年,美國學者白保羅(Paul K Benedict)把壯侗語和苗瑤語從傳統的漢藏語系中清理出去,歸入澳台語系,組成了一個涵蓋南亞語,南島語,壯侗語,苗瑤語在內的南方大語系(Austric)。 南方大語系當是以Y-O系人群的原初語言佔優,受Y-Q系的影響相對較小。
2008年,Edward Vajda 提出得內-高加索語系假說(Dené–Caucasian languages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né–Caucasian_languages),已經被不少人接受。該語系家族包括:東亞的漢藏語系、北美的納-得內語系、西北利亞的葉尼塞語系、北高加索語系,以及西班牙-法國交界的巴斯克語系、巴基斯坦境內的布魯夏斯基語語系。考察這些語系人群,發現都受到過Y-Q系人群的強烈影響。根據2012年一篇論文對納-得內語系相關人群進行基因測試證明,納-得內語系人群的Y-Q分布頻率約有50%或更高,其中一種特別的類型Q1a1-F746*又在Q系中佔了30%左右。而葉尼塞語系族群Y-Q系頻率更高達80-100%。這就確定性地把得內-高加索語系與Y-Q系單本群人群聯繫了起來。屬於這個語系的講漢語的Q分支主要是Q1a1a1-M120,估計約佔漢族3-8%左右。
Starostin和他的同事按照二叉演變樹從「巴別塔項目」中提出該理論,並計算出語系分離年齡,漢語與葉尼塞語系分開年代最近,大約在公元前5100年。著名加拿大漢學家蒲立本專門著書論證匈奴語言不屬於阿爾泰語系的,而屬於葉尼塞語系的。這與司馬遷記載匈奴王族為黃帝後裔以及有關的古DNA匈奴王族多Q也吻合。
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幾大O系父系分支,所對應形成的語系以及地理分布都存在區別。但為什麼分離年代和主要地理分布遙遠的幾大O系分支擴散到東亞中國境內的人群,在中國版圖內,後來又形成了講統一一致的漢語?為什麼與中國鄰近的韓日語與漢語相距那麼遙遠?漢語與以O系父係為主的所有支系語系都相去甚遠,卻與中東高加索語系、西伯利亞的葉尼塞語系、北美的納得內語系非常相近!而這些語系都是Q系父系高頻。根據父系舌頭假說,我們不得正視面對,最初的漢語確是Q系的父系舌頭語言!
實際上Y-Q系遍佈於歐亞美大陸各個角落,大部分Y-Q系都融入了當地土著,融進世界各不同民族當中。而納-得內語系、葉尼塞語、布魯夏斯基語、巴斯克語這些頑固堅持獨立不同化的語系族群又幸運地保留了內在基因學證據,即與Y-Q系高度相關!除了東亞Q-M120到來深刻影響了O系語言,同樣Y-Q系對歐亞大陸眾多民族語言都形成了眾多影響。一個最簡單例子就是全世界絕大多數語言的爸爸媽媽發音幾乎都相似!最為典型就是英語與漢語的對應關係:
漢 英
父 Father (書面語)
母 Mother (書面語)
爸爸 Papa (口語)
媽媽 Mama(or Mom) (口語)
爹爹 Daddy (俚語)
有人說爸爸媽媽是人類起初的共同語言,並沒有什麼稀奇。但我們看到以O系語言佔優的日韓民族其爸爸媽媽發音卻與世界大多數民族爸爸媽媽發音完全不同。日語中爸爸是 「哦托窩桑」 媽媽是「哦卡啊桑」 。還有一種讀法,爸爸是「奇奇」,媽媽是「哈哈」。韓語中爸爸:??? (讀:o bo ji),媽媽:??? (讀: o mo ni)。日韓位於歐亞大陸邊緣,受Y-Q系影響較小。雖然漢時在朝鮮設置過四郡,但是底層O系語言仍然強大。這一點從當今朝鮮半島廢除漢語漢字就可以看出。
漢民族爸爸媽媽發音與鄰近的日韓完全不同,卻與遠在歐洲的英法德俄等語幾乎一樣,這難道不是很說明問題嗎? 英語的mother,法語的mère,德語的Mutter,俄語的мать,拉丁語的māter,梵語的mātā都是表示「媽媽」的書面語詞,最終都來源於原始印歐語詞根ma,也是兒語詞。 表示「爸爸」的還有拉丁語的pāpa,希臘語的pápas,法語的maman,義大利語的babbo,保加利亞語的babá等。表示「媽媽」的還有德語的Mama,法語的maman,西班牙語和荷蘭語的mama,義大利語和拉丁語的mamma,希臘語的mámmé等。
英語中與漢語音意相同的辭彙還有相當多,比如Then-然後、Stone-石頭等,這裡不詳細列舉。有人計算英語與漢語的分化時間當在5000年左右,這個時間比斯塔羅斯金計算的得內-高加索語系分化時間還要晚。實際上蘇美爾-古埃及文明體系大約從7000-3000年前進行過全球殖民探險與人種遷徙,伴隨Y-Q系遷居世界各地,他們的語言也就深刻改變和影響了土著語言。在東亞是Y-Q系語言佔據主導地位,而東亞南方少數民族的語言Y-O系則佔優。在歐洲則是Y-Q系深刻影響了Y-R1b,Y-IJ系的語言。由此形成漢語與英語看上去分化年代非常晚近的現象。由此本人在這裡提出歐亞美超級大語門的概念,即印歐語系與漢藏語系存在一個內在的語系聯繫。根據美國語言學家格林勃格的意見,提出歐亞總語系包括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楚科奇-堪察加語系、阿爾泰語系、烏拉爾語系、印歐語系等。俄羅斯學者提出諾斯特拉特語系,把阿爾泰語系、烏拉爾語系、印歐語系、閃含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部分高加索語言劃入「諾斯特拉特語系」,有的學者還將印第安語系納入。
- 華夏文明起源於Y-Q系族群!(這與山西橫水北倗國華夏文化諸侯國考古證據一致)
- 漢語起源於Q系父系的舌頭!
- 強大的華夏-漢文明同化了許多講不同語言的O系分支民族,他們成了漢民族一分子,他們的語言轉向了漢語。沒有被漢語同化的部分,就以少數民族形式保存了下來。
- 在強大華夏-漢文明營養哺育下,部分O系分支等在漢族內形成了爆發。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某些偏南的分支如O1a1a1a1a1a1-F492 沒有遭受到北方民族大規模屠殺而在今天漢族中有較高的倖存頻率分布。
- 歷史時期,五胡亂華,北方民族系歷次入侵中原,逐漸超過了漢族人口,在強大華夏-漢文明影響之下,他們中大部分也成了講漢語的漢人,當然在這個過程,漢語也逐漸被胡話所影響。由於「民族融合」,他們在人種相貌上也與最初的華夏-漢人相貌甚至智商都趨近。但Y染色體對性格的強大影響還需要觀察。O-M122某些支系大規模融合於漢族或在漢族中爆發,也造成了漢語與藏緬語的接近,這是所謂「漢藏語系」背後的殘酷基因真相。
- 結合古DNA證據,可以認為五胡亂華之前的北方漢人以Q-M120、O1b-M268*、O2-M122*等為主力,而南方漢人可能以O1a-M119為主力。屬於北漢單倍群的人口後來曾被北方民族(五胡、契丹遼金、蒙滿等)大規模屠殺過。基因證據與歷史發展邏輯是一致的。從歷史發展事實講,蘇美爾-古埃及-古印度早早滅亡,美洲文明近代滅亡,僅漢文明幸運保存(幾次滅亡邊緣),Q系確實又是「失敗者」。
英文字母能補充漢語辭彙,中文漢字卻很少補充英文辭彙。所以漢語更加具有包容性與自我完善性
漢語因其數據承載能力博大精深而源遠流長,英語因簡單易用而被code各種語言~
中文有很大的優勢,但是中國不能成為最強,中文就弱於英文。
漢語與英語誰更有發展優勢?取決於未來說哪種語言的人們站在世界的核心,答案顯而易見!有些夢,終究是白日夢。
公元3000年,漢語言文學作為補充知識點出現在高考歷史試卷中
本人認為漢語更有優勢。其一,漢語的辭彙量變動不大,僅需要對現有文字重新排列組合就可以得到一個意義全新的辭彙,而英語本身就需要重新組合新詞,重新解釋含義。英語中大部分單詞沒有「望文生義」(在這裡先貶作褒一下下(*^▽^*))的能力,因此對於新辭彙的普及就更加困難了,更重要的一點是英語表音而大部分不表意,因此理解就更加困難,比如數學中的專業術語。這一切都得益於漢語擁有比英語更小的語言單位——字,英語則是詞。所以記憶也就更方便。舉個例子:一月,二月,三月分別對應的單詞是January ,February ,March .你找得出這三個詞的聯繫嗎?很顯然前者的三個詞的末尾都由「月」結尾,後者則無規律。漢語舉一反三的能力很強的說(*?▽?*),(嚴肅點)。這也是為什麼同齡的中國兒童要比美國兒童掌握辭彙量更多的原因。
最後說一個我最欣賞的原因——漢語中的意境美。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幾個名詞的堆砌是不是看著很突兀?但是人家就是有一種意境啊,我能怎麼辦?而且每句曲字數相同。英語似乎沒有那麼工整的句子?
文字的偉大在於幫助人類,並不是文字的精髓而限制人類。
未來,會出現多元化文字。真的! 雅蠛蝶 ,草泥馬
推薦閱讀:
※在中國,「冬烘先生」的用法究竟是什麼?
※漢語里的「濁輔音」和別的語言有區別嗎?
※為什麼兩岸「垃圾」兩字的發音會有如此大的不同?
※請問「角落」一詞的「落」是什麼意思?
※有沒有查看漢語詞源的在線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