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老茶頭的特別多。什麼是老茶頭?為什麼要叫老茶頭呢?怎麼分辨?
1、渥堆時在堆底部溫度濕度高,導致部分毛茶結塊不能解,是謂「老茶頭」。
上圖,曬垃圾。
2、這貨是熟茶中的垃圾下腳料,以前都是棄之不用,或是偷偷打散了摻在茶里的。3、自從大益改制,並於2006年推出老茶頭磚後,老茶頭這個概念就鹹魚翻身了。
由此可見民營大益的無恥無下限——請叫我民營大益黑o(╯□╰)o4、老茶頭不是轉化慢,而是因為過於緊結,壓根就沒完成渥堆發酵——「發酵不足」與「發酵度輕」是兩碼事兒。
5、忽悠老茶頭的,與忽悠老黃片(同樣在舊時國營廠時代是不予收購的級外垃圾)的人一樣,或是專業程度極度疏失的門外赤佬,或是從業道德淪喪的奸商,或者,是兩者的基因雜交。
6、常見忽悠用套話有「果膠豐富」、「耐泡」、「珍貴稀缺」等等。
補充:普洱茶的「解塊」工藝,是生茶初制過程中,在揉捻後將糾結成球的茶葉分開的工序,」發酵工藝中有一步叫解塊「?鬧哪樣?手工解塊
解塊機
被忽悠了
普洱茶的發酵工藝中有一步叫解塊,就是發酵進行一段時間後用機器把壓緊的茶堆打散。 茶頭則是普洱茶在該過程中,一部分細嫩原料受到水分、微生物、溫度以及、壓力等影響,由於其內含果膠及多糖豐富而形成的不易被打散的部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新出堆的茶頭不會很貴,只有擺了一定年份的老茶頭才會比較值錢,因為他很「鐵」,(也就是緊),所以轉化慢。也因為其果膠和多糖含量高溫,所以喝起來很甜。
「茶頭」是普洱熟茶在人工渥堆發酵時產生的硬而無法解散的茶塊,亦稱「疙瘩茶」、「自然沱」,屬於普洱熟茶的派生產品,是普洱茶生產當中衍生出的一種副茶小類。 【聲明】1、本人搞古樹純料的,熟茶每年都很少,沒有這個賣。2、這個就是科普一下。
3、很多人說這個是邊角料,我們自己想想也是,至於為什麼會炒起來,思考過後覺得,一開始可能就是有人試了一下,覺得不錯,甜甜的,可以試試賣,受到比較多的人喜歡,熟茶產量大的企業開始推廣與生產。與熟茶一樣,不會特別貴,但是說完全是垃圾也不至於,真假難辨,我個人不願意花時間去弄。
居然還有這種潮流!大袋熟散茶經過分揀之後有:雜物,茶葉,茶葉碎,茶頭,以及揀剩下的一堆黑色粉末。我家會把茶葉,茶葉碎,茶頭分別裝好,其餘丟掉。久而久之,茶罐里混合了很多不同出處的茶頭。這時,便可以燒一壺熱水,把茶頭慢慢泡開,期待和散茶不同的滋味。
故事如果換一種講述方式,那麼,在別人的故事裡充當配角的,也能翻身當主角。比如,下面這位,老茶頭,從當初的「邊角料」成為如今的普洱茶特殊的一類,受到不少人的喜愛。
故事得從普洱熟茶生產中「渥堆」這一環節開始說起。普洱熟茶在人工洒水渥堆發酵過程中,一堆茶的中間會升溫,然後茶葉通過自身含有的酶發酵,漫漫變成熟茶。在這個過程中,每過一段時間,就要人工把這堆茶翻幾翻,以免裡面溫度太高把茶給燜焦。發酵過程中經過反覆不斷地翻,茶葉會分泌出一些果膠來,因為果膠是比較粘稠的,所以有些茶葉就粘在一起結成了硬塊,這就叫「老茶頭」,也叫「疙瘩茶」或「自然沱」。
老茶頭的命運從2005年開始出現轉折。2005年以前,老茶頭不那麼受待見,完全就是普洱熟茶的邊角料。那時發酵中形成的團塊茶,廠家都是作為副茶,切碎再拼配入低檔產品使用的,不成為獨特的商品。有的茶塊粘得太緊,強行拆解就會碎掉,體形也不規則,不支持與其他條茶進行拼配,實在令人頭疼不已。2005年,有人發現老茶頭的內質比較特殊,比起正常普洱熟茶,有更加優異的特點,老茶頭非常耐泡,能夠泡30次左右。再加上因發酵程度和存放時間相對要重、長一些,造成老茶頭茶湯清澈紅亮、厚重柔滑,於是老茶頭就成為了一款特殊的普洱產品,從令人頭疼的邊角料變得奇貨可居。
老茶頭比一般普洱熟茶優異的原因在於,其果膠含量十分豐富。曬青毛茶在渥堆發酵過程中,那些比較肥嫩的芽葉,因為嫩度高,果膠含量高,自然捲曲或糾結成塊,從而形成老茶頭。也就是說,老茶頭中芽多,果膠豐富,營養物質比較多。豐富的果膠所產生的特殊效果有:一、非常耐泡,久沖不淡;二、茶湯醇厚柔滑,湯色透亮;三、對腸胃的保健效果明顯,老少皆宜,不會造成負擔。飲之清涼解渴,能幫助解除熱毒及酒毒,提神醒腦,驅除疲勞,減肥降脂。
籍籍無名多年,老茶頭終於從配角熬成主角,除了時勢造英雄以外,也確實是由於它本身有值得人期待的地方。別著急,好東西,總不會被時光埋沒的。
推薦閱讀:
※買茶葉求推薦?
※如何選購茶具,鐵觀音是用蓋碗還是飄逸杯?
※普洱茶山頭茶古樹茶的滋味應該是怎麼樣的?
※普洱生餅哪個品牌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