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 P2P 平台的詳細運營框架是怎樣的?


我來代一位朋友答答這個問題。
我曾經與一位優秀的運營合作過,以下心得均為觀察其工作所悟。

前言

運營分戰略層運營和執行層運營。戰略層運營考慮的是整個公司的資源、模式、預算、節奏;執行層運營根據戰略定位執行提升流量、用戶數、品牌、交易數據、銷售數據等工作。前者只能是公司老闆或者個別高層。

相比產品、技術,運營由於有額外的資源(錢)、有業績壓力,更需要考驗領頭人的決斷能力和整個團隊的執行能力,走錯一步、走慢一步可能會帶來很大遺憾。

問題是,在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里,運營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大部分運營不過是在做打雜的事、在圍繞KPI做臨時抱佛腳的事。

所謂的應有的重視並不是指給運營更多的資源。是否堅定樹立以運營為中心的網站觀,讓產品為運營服務、讓技術為運營服務是其中最大的差別。過去互聯網的發展先後走過了以編輯為中心、以技術為中心、以產品為中心的路線。早晚有一天,權力者們會明白,以運營為中心,徹底構建產品、技術、內容為運營服務的文化,運營指哪打哪,才是一個網站的合理運行之道。

理論上說,CEO的職位就是干這個的。無奈眾多互聯網公司的CEO往往只是PR、BD,或者與資本市場溝通的角色,很難要求CEO深入到業務層面做紮實的運營規劃工作和執行監督工作,自然無法依賴CEO做出執行層正確的判斷(戰略層的運營才是其重點工作)。因此運營帶頭人的工作變得無比重要。

至於如此文化和壓力下運營是否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是否能尊重用戶、是否能熟悉業務、是否不依賴資源硬推廣,一切看結果,結果不理想就可以考慮換人,直到外部找到或者內部提拔到合格的運營為止。

產品思維是:我要做一個NB的、完美的功能或者競品分析、用戶分析後覺得我們應有的產品/功能,解決用戶需求。
技術思維是:需求寫清楚我就做,不寫清楚就打回去想清楚。
運營思維是:首先必須建立一套數據監測體系跟蹤評估我們的努力。其次考慮現有資源和現在市場環境,我們要出一個功能/活動,目的是***,N天內必須上,考慮到時間,產品別浪費時間寫事無巨細的PRD,技術別只埋頭寫代碼挑剔需求,需求階段就必須給產品足夠的協助,需求大概溝通清楚就必須開始,大問題事前解決,再有問題事中事後解決。結果好壞我們看數據監測,無論好壞都總結經驗教訓,做好了團隊立刻有獎勵。

哪種思維更符合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和企業管理原理呢?不言自明。

回頭來談P2P平台執行層的運營:
作為一個網站,P2P平台有很多互聯網網站早已摸索總結出來的特性,譬如(有效)流量是基礎、(活躍)用戶數是根本、交易數據是命脈。一切運營執行層的打法,結合平台模式和自身資源,都圍繞這三個數據的提升去工作。而P2P平台自身的特性又在這三個關鍵指標的提升中暴露得非常明顯。

流量

流量分付費流量和免費流量。
付費流量又分精準流量和非精準流量。精準流量渠道主要是SEM、金融網站/公眾號,非精準流量就是一切有大流量的網站/客戶端/APP端如各類大型社區、網址站、工具軟體等。
免費流量主要依賴SEO、平台自身微信/微博、大型社區。
有錢的平台73分,沒錢的平台37分。
沒有什麼比(有效)流量更基礎了。
一個功能強大的流量監測工具是流量工作的必備。
流量分析是網站分析工作中最基本的一環。
流量來源渠道分析是流量分析中最重要的。
有錢的平台砸一遍基本就能知道各渠道流量質量如何,優質渠道投入資源固定維護關係,普通渠道定期關注即可。
對新流量渠道開拓的工作應是孜孜不倦的。

用戶數

流量來了,怎麼變成用戶?
P2P網站根據自身模式,往往有兩類用戶,1借款人/企業;2投資者。
1類用戶很難拓展,大部分來源於線下合作,提升該類用戶更多靠BD和平台背景,這裡重點談下投資者。
投資者選擇平台的原因各種各樣,但本質上還是沖收益高、安全和體驗去。

標的的基本收益完全依賴於戰略層的定位改變不了。
不過紅包類活動、新手標類設計是最容易刺激新用戶註冊的。
此外觀察行業競品收益率變化甚至其他熱門金融產品收益率變化,也會有一定文章可做。

安全能被分解成無數要素,可能是平台背景、模式、流動性等。
網站的內容更新、產品設計、頁面UI設計、技術支持上,必須圍繞這些因素去設計。
網站越讓人感覺安全,用戶越容易註冊。

體驗分網站使用體驗和投資體驗,前者靠產品和交互,後者靠產品和客服,骨子裡都靠技術。

此外,第三方平台的口碑,負面信息的影響,也非常重要需要定期維護。

用戶註冊了,怎麼變成活躍用戶?
首先還是得依賴良好的數據監測系統。一個強大的用戶監測系統能夠篩出不同特性的用戶,從而讓運營人員接近、分析、了解用戶。運營人員越貼近用戶,越能明白怎樣讓他們變活躍。股票行情好的時候投資者固然會抽出資金,年終獎即將發放,平台也應考慮這塊難得的小肥肉。

P2P網站本質上是交易型網站,用戶來了就走。P2P又不像電商,用戶可以高頻次交易。

怎麼刺激用戶變成活躍用戶?讓他們多投資、多交流、多學習、多見面。

投資的話題下邊談到交易數據再講。
交流是給投資者一個論壇。固然這樣透明的交流場所會放大平台的缺點,然而也會加倍放大平台的優勢。眾多謹慎的投資者是在論壇和QQ群中逐漸對平台產生信任。
學習是給投資者一個教育環境。受行業低級平台和民間投資公司、擔保公司牽累,平台受的不白之冤太多。如何給投資者更好的理財教育而不是粉飾宣傳,需要用心,投資者不是傻子。此外,P2P不過是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一環而已,不應過分貶損其他金融理財工具。宣傳時只強調收益也是較初級的宣傳手段。
見面是拉近平台與投資者的重要手段。見面會不單可以聽取意見宣傳品牌,還可以承載重要的拉投資的功能。金融行業永遠需要對客戶區別對待,一個大客戶及大客戶身邊的人脈勝過無數小客戶,如何挖掘客戶身邊的人脈不能僅僅通過簡單的產品設計。定期舉辦公開/不公開的客戶見面會,有助於平台更好地凝聚投資者。這是P2P網站和一般網站明顯不同的環節,也是互聯網人不習慣做的領域。

交易數據

如前所述,借款項目取決於BD和平台背景。在被眾多擔保公司不負責任教育後的當今投資者市場和媒體報道環境,平台單純依賴擔保公司、小貸公司輸入借款項目已經捉襟見肘。P2P行業會越來拼借款項目的獲取能力,投資者也會越來越看重平台這方面的能力。

如何提升投資數據?
相比借款數據,投資數據比較容易提升。
除基本的加強流動性工具設計外,對投資者基本利益的重視往往從客服電話、客服QQ、QQ群中就能感知到。P2P行業的客服不應是只會機械背話術打字的廉價勞動力。平台客服應是投資者專業的P2P理財顧問,她們更多需要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去解決客戶疑惑去關心客戶,少一點站在平台的角度搪塞迴避問題。理想化一點,客服應該是最熟悉業務的崗位,是用戶需求的感知者,也是產品推進的原始驅動力。

往往越是以產品為中心、以技術為中心的項目越不會重視客服。只有以運營為中心,才會把一線接觸用戶的客服當成是寶貝。眼下口碑較好的平台,哪家CEO和高管不都在維護客戶利益發出平台聲音?

人人都應是自家平台的客服。相比起給平台挑bug、提創意、上功能,重視及迅速解決客戶的每一個實質問題更重要。

以用戶為中心是互聯網人早已達成的共識,不過這個理念在金融領域並不是互聯網領域常見的做用戶調查、畫像、訪談。只有平台真正對投資者好、急投資者所急,敢於跳出所謂的規章制度流程時間的限制,去解決投資者的問題,這才能真正受到投資者的愛戴。

否則,業內有家頁面粗糙(未改版前)、收VIP費用、屢爆危機、老闆既非專業互聯網背景也非專業金融背景更沒有線下事業做支撐,是如何受到投資者的熱捧從未掉出top5呢?

贏得了投資者的心
(註:不代表我不覺得他們沒問題,只代表投資者對其認可度的不可思議現象背後的分析)

有別於其他互聯網領域,P2P網站,用戶間的彼此影響是被放大的。一點點好會被投資者瘋狂傳播,一點點壞也會被投資者瘋狂傳播。這本質上跟線下其他金融公司是相似的。在涉及到財富的領域,不考慮政府硬加的門檻設置,專業的投資者服務、口碑維護遠遠比一切更重要

最後,無論是戰略層運營還是執行層運營,最缺的永遠是人,最容易忽視的工作也永遠是人。
P2P這個領域,既跟互聯網相關又跟金融相關,很難找到兩邊知識儲備都有且足夠專業的戰力。
無論是公司層面還是部門層面,相應的培訓、知識沉澱、薪酬機制、淘汰機制都必須跟上,否則人員流動和凝滯都會制約發展。小平台固然可能淪落成給大平台培養戰力的跳板,大平台也可能變成給小平台培養中高層的工具。

看更多P2P投資者有價值信息,請關注 P2PCN

http://weixin.qq.com/r/djg7I93E94CIrZlA921k (二維碼自動識別)


拋磚引玉,實際情況很複雜、很複雜、很複雜……

市場拓展部
1、負責完成公司市場銷售、市場拓展、費用控制等年度目標任務,並負責將目標責任制分解落實,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得以實現。
2、對營銷政策、市場及同業營銷動態等方面進行調研分析,及時調整營銷策略和計劃,制訂預防和糾正措施,確保完成營銷目標和營銷計劃。
3、負責拓展、管理銷售渠道,協調維護商業合作夥伴及客戶關係,建立強大的銷售體系與客戶關係。
4、指導營銷人員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協助人力資源部完成員工績效考核。
5、建立和管理銷售隊伍,規範銷售流程,完成銷售目標;
6、掌握市場動態,積極適時、有效地開闢新的客戶,拓寬業務渠道,不斷擴大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7、負責業務談判、業務合同和協議的草擬。

產品研發部
1、參與公司平台產品事項決策,協助CEO制定產品發展戰略,實現企業產品管理目標;
2、根據公司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綜合市場需求,開發設計適合平台的貸款產品、業務流程、制定營銷策略和營銷方案;
3、全面負責公司金融信貸板塊的相關體系、制度、流程建設,為CEO決策提供相應專業方案,並組織實施;
4、依據公司產品需求,負責平台軟體模塊的需求分析,概要設計和詳細規劃,制定運營策略、方案並組織執行;
5、統計、分析平台各類數據,提出改進方案,進行平台的維護,推廣及升級;
6、對用戶體驗,業務流程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改進,並參與平台的品牌、產品、市場的規劃,實現公司既定目標任務;
7、規劃平台的風格、架構、功能、負責建設、培訓和日常工作開展等;
8、制定平台的中長期運營目標和規劃;
9、關注行業市場及同行運營策略;

風險控制部
風控
1、建立風控系統,擬定風險管理流程和風險管理制度,設計風險管理崗位的工作指引和運作流程等;
2、對各類貸款項目進行實質風險審查,與業務團隊經理溝通,充分了解項目風險情況,並監控各類業務風險的分析及防範措施的制定,建立企業風險資料庫和跟蹤檔案;
3、負責公司項目的風險評估,並執行相關風險評估程序;
4、撰寫風險評價報告,對業務操作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點進行風險提示,出具風控建議與風險程度,分析風險來源和影響,提供解決方案;
5、負責組織貸審會的開展,且組織對公司貸款的貸前風險審核、貸中風險控制及貸後跟蹤管理工作,出具風險預警提示和風險評估報告,把項目項目要把風險控制在最低;
6、項目投資後定期審閱公司內部風險控制制度和相關文件,並根據需要隨時修改、完善,

催收
1、根據上級分配的催收任務開展工作,根據每月的工作目標,達成電話催收目標;
2、根據逾期情況,制定催收策略、目標及實施;
3、對任務內的逾期客戶進行電話催收,引導客戶正確還款意識,如發現有異常高風險客戶及時 上報;
4、按照前/中/後期的催收策略,對逾期的客戶利用電話、簡訊手段進行催收;
5、對逾期賬戶的情況進行專業管理,根據客戶實際要求做相應業務處理,及時反饋問題;
6、對逾期客戶群體進行系統分析,尋求地域,貸款類別,及所處行業的共性。並提出應對策略;
7、如實記錄催收結果,維護催收資料的收集整理,貸後管理工作。

法務部
1、執行合同管理辦法和管理流程,負責對公司重大項目及公司級合同文本法律審核的管理和指導,對合同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2、制定法律政策並為公司的法律事務提供諮詢,為經營決策提供法律服務,出具法律意見;
3、負責對公司訴訟、勞動訴訟、仲裁法律糾紛案件處理的組織和領導;
4、負責協助有關部門建立公司合同、訴訟等管理制度,並組織落實和管理;
5、對法人授權、合同章使用工作的管理及檢查。根據合同管理辦法,對相關的商務性合同進行合同審查;
6、負責與司法部門、仲裁部門、律師界的聯絡溝通;
7、根據公司風險控制要求,健全和完善公司風險管理體系,確保公司業務在風險可控,可預測的情況下開展;

信息技術部
1、程序猿/攻城獅/碼農開發上線各種系統……

營銷推广部
1、對網站進行推廣和營銷,負責制定市場策略及線上線下合作渠道的開拓;
2、積極宣傳公司品牌及產品,及時掌握同行業的發展狀況;
3、了解互聯網特質,熟悉網站運作和各種推廣方式,擁有成功推廣經驗和良好的互聯網資源;
4、常規推廣:規劃及執行各種常規推廣方案,如 SNS、微信、微博、論壇、百科/知道、友情鏈接等;
5、廣告投放:評估在線廣告媒體,選擇高 ROI 的媒體進行廣告投放;進行推廣效果監控和分析,以提高市場費用性價比;
6、通過各種網路推廣方式實現網路營銷戰略;熟悉網路媒介研究、網路推廣方案的制定及執行, 並對方案活動執行效果進行反饋與評估開發、維護各類媒體資源,開展公關活動;
7、進行對外宣傳、形象企劃、媒體推廣的制定、實施及活動成本的評估核算,對推廣效果進行 反饋與評估;
8、具有較強的網路營銷創意策劃和整合能力,有一定的媒體資源。

運營管理部
財務
1、負責建立健全的各項財務制度,編製財務計劃和各種資金報表、會計報表、統計報表;
2、負責平台上充值、提現等交易對賬的數據處理;
3、負責審核平台本金保障方案的實施;
4、搞好會計核算,及時提供真實的會計核算資料,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客服
1、負責平台線上辦理投融資客戶的客戶開戶、交易等業務辦理工作;
2、負責客戶資料的收集和系統錄入,並分析相應數據推導、提煉客戶需求;
3、負責平台在線QQ和400免費熱線的業務諮詢和回復工作,並做好記錄登記工作;
4、負責網站平台的信息發布欄目中的信息查核工作,通過簡訊、郵件、電話等形式向網站客戶進行信息傳達工作;
5、負責網站平台相關數據信息收集和統計工作;
6、對線上業務諮詢非註冊用戶進行公司產品營銷,定期跟蹤所服務的客戶,了解客戶的需求,建立深層次的客戶關係;
7、負責公司的網路推廣和網路營銷,更大更全面的宣傳和擴大公司影響力;
8、負責搜集客戶意見和建議,及時彙報公司,必要時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
9、具備處理問題、安排進展、跟進進程、溝通及疑難問題服務的意識和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客戶滿意度,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按照流程提交相關人員或主管處理,並跟蹤進展直至解決;
10、負責定期對業務查詢和現有客戶的情況做出系統的分析和制定報表
11、審核投資人的信息並發布到平台;
12、負責滿標後對審核結束的借款人與投資人作放款動作;
13、給投資人分配收益,審核確認後做還款處理;
14、負責平台業務的各項數據統計、分析;
15、負責資金往來的記錄、審核;
16、負責借款人資料的收集與管理。
17、負責平台的目標市場開拓,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全方位的理財服務;
18、負責與客戶進行聯絡和溝通,維護客戶關係;
19、帶領客服團隊完成銷售業績,負責銷售目標的分解、落實;
20、負責組織客戶進行理財知識的系統培訓;
21、負責公共活動的組織、策劃和執行
22、負責與客戶交流,找到客戶理財需求,提供諮詢服務;
23、負責調查和分析客戶的問題,防範風險,配合風控人員做好貸前、貸中、貸後工作;
24、建立並優化企業獨有的服務準則,推動和監督準則的良好執行;
25、全方位優化客戶服務質量,貫徹落實並推廣公司文化;


P2P平台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自主型平台,另一種是嫁接型平台。核心區別在於前者是平台通過自身的銷售團隊去開發借款人。而後者是對接線下金融機構,並不直接完成借款人開發。

根據模式不同,其核心部門的職責也有所不同:

(1)信審部門

自主型平台的信審部門主要負責直接對借款人和項目風險進行評估。而嫁接型平台的信審部門的主要工作是評估合作機構的債相以及合作機構的償還能力,還包括對借款人的抽查工作。

(2)銷售部(合作部)

兩種類型的平台在這一部門人數上有所差異。自力更生型平台類似宜信,有龐大的銷售團隊,線下拓展借款人的團隊超過35000人。嫁接型平台,類似積木盒子,幾乎不直接接觸借款人,其主要的部門是合作部,負責與合作機構的接洽、對接,人數往往比較小。

(3)催收部

催收部門顧名思義,作用在於收討逾期賬款。自力更生型P2P的催收部門通常會直接聯繫借款人,而嫁接型的P2P更多會去推動合作機構來做催收。

(4)產品市場推廣

無論自力更生型平台還是嫁接型平台都要製作網路端,並在線上獲取投資人,不過目前投資人獲取用戶的成本已經高達800-1000甚至更高,如何有效降低會客成本也是平檯面臨的巨大挑戰。

當然支撐的部門還有市場、客服、產品研發等等。總而言之,架構中最核心的部門是信審以及銷售(合作)部門。風險控制是整個平台的生存之本。


陸金所走的是一種拒絕屌絲的戰略。

TOP3 陸金所


近30日平均利率 7.69%(優)

未來60日待還 271261.92萬元(中)

10大借款人待還佔 0.18%(優)

資金槓桿 31.26倍(良)

近30日資金凈流入 208474.01萬元(優)

近30日投資人數:1195人(中)


平台動態:2011年9月陸金所成立。母公司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成員。今年3月,陸金所出現了股權變更,平安集團對陸金所的表決權由75%降至49.99%,失去了絕對控制權。平台一直宣稱有第三方資金託管,但具體託管信息不明。近期,陸金所試圖打造P2P版「人民公社」,並宣布已有77家P2P平台主動接洽;但隨後點融網、拍拍貸、積木盒子、團貸網、你我貸等多家平台先後否認與人民公社合作。


高管追蹤:董事長計葵生歷任麥肯錫大中華地區董事,台灣台新金融控股公司首席運營執行官,在國際金融投資領域擁有超過20年的跨國工作經驗。計葵生7月在一個互聯網論壇演講時表示:互聯網金融不僅服務屌絲,高端客戶是重要群體,


簡評:平台雖有平安背景,但收益低期限長,人氣一直上不去。但是陸金所和計葵生近期的一系列動作表明,P2P只是陸金所整體戰略中很小的一環。近期平台將域名由lufax變為lu,並正式開始代銷基金。也許陸金所的定位正如計葵生所說不是屌絲群體,而是高端客戶。這一部分群體更看重的不是高收益率,而是龐大財富基數的穩健增值。


詳見我的知乎專欄

紅嶺為何屢化危機 陸金所拒絕屌絲(平台監測10/10) - 煮歷史品金融(P2P平台監測) - 知乎專欄


首先是需要借款人向p2p公司申請並且提供相關資產證明,再有p2p公司派遣信用審核團隊審核和實地考察。審核通過簽約,然後在平台上發布借款消息,由出借人在網站註冊並充值投資。到期還款。中間會有第三方擔保和第三方存管。資金不經過公司賬戶。直接到達借款人賬戶,借款人賬戶還款時也是一樣的。基本上p2p公司線上都是這一樣的模式。


關注好幾個微信訂閱號,每天都有一篇關於P2P的文章,各大網站也是炒的熱火朝天,我也真是醉了。就我們這種今天還在鏟牆皮、明天就要刷防水、後天還得搬磚的工地工人都能把「互聯網思維」搬到客戶那裡去忽悠了好嘛。

一個P2P平台的運營框架?
好,我個人理解拆分兩塊:1.P2P平台、2.運營框架。
我不是一個互聯網從業者,也不是一個金融領域工作者。作為一個業外人,只說說我對此的看法,肯定有錯誤的地方,估計會被拍磚了。(畢竟這只是一個工地小工的回答。)

  • 何為P2P?

百度定義:網貸,又稱P2P網路借款。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網路信貸起源於英國,隨後發展到美國、德國和其他國家,其典型的模式為:網路信貸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貸雙方自由競價,撮合成交。資金借出人獲取利息收益,並承擔風險;資金借入人到期償還本金,網路信貸公司收取中介服務費。
看明白了?不明白往下看另一個類似服務的定義↓
婚姻介紹所(the marriage service corporation),又稱婚友社或婚介所,是指協助想結婚或結交親密異性朋友的人達成目的,並賺取服務費用的社團或組織。(一般該類組織會用資料配對,舉辦異性聯誼活動或類似相親活動等方式來促成交友和婚姻。)

也就是說,P2P是傳統借貸行業搭上互聯網這趟飛機應運而生的一個時代產物罷了。
眾所周知,以前民間借貸也是很流行甚廣的,但有一個問題是有些人不厚道在家門口幾十戶人家湊了好幾十萬說要出去做生意承諾過年回家高息還給父老鄉親,結果哪知道他這就一去不復返了,老婆孩子都帶走了,只留下一個老人獨守沒修的房子。就不回來了,你能怎麼樣?(這是真事)
第二個問題是什麼呢,就是有些人很急著用錢,真的需要一筆錢來做生意,但是他借不到錢,這時候另外一些人手裡有錢想投資但找不到渠道。這不就是現在第二大名詞:幹掉「信息不對稱」。
一張圖解釋:

  • 運營框架

運營框架結合著P2P,畢竟這是一個互聯網金融平台公司。
互聯網公司的組織框架?扁平管理?作為一個搬磚工我無法提供數據。
但是我可以接著上面那張圖:

用戶?
1.要把產品做出來給他們用,
2.要想辦法讓產品給用戶用,
3.讓更多的人用,投更多的錢
...
客戶?
1.找到需要借款的人與其合作,
2.對合作的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借款人償還能力等等,
3.萬一你跑了呢,我得有法律援助
...
回到傳統民間借貸的那個問題,借錢人跑路怎麼辦?P2P平台就沒有跑路的?
我們想想為什麼會借錢呢?無非就是村裡人認識(信任認可)、大家以前都覺得他還不錯(口碑)、聽說要去做掙錢的生意(項目)、過年回家還我錢和利息(收益)...

  • 用戶為什麼要用你的P2P平台?

收益高?安全性高?產品用的爽?...
目前P2P平檯面臨的瓶頸是行業的自律性差以及風控能力,若平台能管控好風險、有好的項目,用戶自己會上門。解決信任度問題、口碑問題、項目源頭、收益,坐等盈利吧。

  • 詳細運營框架?

轉到第三大名稱「用戶需求」。
想想P2P平台用戶和客戶的需求各是什麼?
業內人士肯定都知道,這無非是一個買賣,客戶希望利率低,用戶希望利率高。平台找到平衡點。
1.一切以用戶需求為中心,需求設計、產品設計、更新迭代...
2.做好項目源頭風險管控,詳細評估償還能力...
3.把平台的知名度、信任度、安全度努力提升上去...
4.保證用戶收益的最大化...

做好這幾點,P2P平台想不掙錢,都難。

最後附上我具體對某P2P產品的分析簡要


平台沒有核心,沒有差異化
無論是哪一個行業,想要進入一塊競爭激烈的市場,一定是要差異化競爭,同時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例如平台沒有國資背景,沒有雄厚的實力,那麼要做出流動性好,還有一些細微的體驗,建立自己的優勢,提煉出核心的優勢,這樣才能在p2p這塊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尋得一絲機會脫穎而出。


產品的開發,活動運營做3套方案,一套顯性方案針對大多顯而易見的人群,2套暗箱操作方案,針對羊毛黨和真正的投資人。顯性的方案就不用細說,說一下隱形的方案。

針對投資人方案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1、客服理性的在對的時間與客戶進行交流,爭取能夠了解客戶的投資取向,生日等一些基本信息。

2、把這一類客戶進行歸類另外建立一個在公司官方微信群或者QQ群之外的內部群。對其定向的交流、關注、以及培養。

3、活動在背後可以稍顯優勢的給與這一部分投資人以稍好的收益。(這個建議也許有點不公平,但是對於新平台來說,這是必要時期可以採取的必要手段)

4、提高服務質量)。


針對羊毛黨的方案:1、增加活動的多樣性以及趣味性,以圖能夠延長羊毛黨對平台的瀏覽、研究時間,不要讓羊毛党進來註冊完畢就該得紅包就得紅包,該領體驗金就領體驗金。


那麼怎麼操作呢?2個方面,

第一、開發趣味遊戲,獲取體驗金,遊戲過程中可以增加公司的各種介紹,而且看介紹必須有時間限制,不能才彈出來就被關閉,遊戲可以以那個擲骰子走路的形式,在中間設立體驗金、或者活動獎勵,但是同時也加入公司簡介,比如投到某個地方的懲罰:閱讀公司基礎信息、或者風控手段5分鐘之類的。反正創意自己想。

第二、根據數據研究職業羊毛黨集中在女性,但是大多數半投資人半羊毛黨的人其實是男性,而且人群年齡比例比例以80、90後為生力軍,單身比例較高。這一類人群也被很多人稱之為屌絲,包括筆者自己也是。屌絲最喜歡什麼呢?屌絲最喜歡美女,喜歡女神。

三、強有力的風控手段。

雖然好的風控並不一定等於0風險,但是風控不好等於風險加倍增加。在做好一些基礎布局,在加上自己運營策劃的創新以後,咱要回到本質,不要當雷聲大雨點小的天朝政府。咱要做實事,讓用戶看到,你做了什麼?

個人建議可以公布風控的一些不影響平台危險的風控手法,拍攝一些實地風控核實的視頻。做這些一是給平台增加信用背書,二是做好自己,不管外表多麼光鮮亮麗,自身強大才是關鍵,千萬不要推掉外衣,卸了妝一個鳳姐橫空出世,那得嚇壞多少人。

用戶定位不清晰,沒有考慮清楚用戶應用場景
用戶定位不清晰,其實就是平台在尋找自己的用戶群體是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例如一個初建的平台,你不能想著把所有類型的都認為是你的用戶,這樣在營銷上面就是實現不了的,而且你的平台需求肯定也滿不上。另外一棟就是對用戶的場景沒考慮清楚,例如你的目標用戶在哪裡出現,在什麼地方狙擊的時間比較多,在哪些頁面比較多,比較關心什麼問題,所有的營銷準備都應該根據用戶的場景進行推送,如果不能把握這一點,那麼所有的營銷推廣都猶如石沉大海。其實一些推廣的渠道大家都知道,例如網貸之家、挖財、知乎、自媒體、QQ群等等大家都懂,但是有哪些渠道是真正適合你們平台做推廣的,這些都需要理解自己的用戶,了解用戶的場景,在用戶喜歡的地方出現,並提供給用戶喜歡的內容。另外就是理解搜索渠道,搜索習慣,把seo做好,這才是一個合格的運營應該考慮的事情,

關於內容的輸送這裡才嘮叨幾句,很多平台渠道方法都用對了,但是一旦執行起來就不行了,很多的平台在這些渠道商就是打個廣告而已,但是這些渠道的用戶都是要看內容的,假如你的內容不行,又憑什麼去吸引用戶來你們平台投資呢。傳統的廣告可以赤裸裸的表現出來名單是互聯網不一樣,具有價值的內容會得到廣泛的傳播,相反,沒有任何價值的內容,用戶是沒有興趣的,傳播的力度就無從談起了。甚至直接導致喪失潛在的優質客戶,低質量的內容會對用戶進行騷擾。


運營總的來說一般都是圍繞三個方向進行開展,即拉新、留存、促活。運營沒有具體數據考核的話,等於做無用功,最後自己都不知道運營的效果在哪裡。
首先,拉新也就是吸引投資用戶,平台剛開始搭建的時候,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涉及到流量導入,有免費和付費之分。
其次,留存即做好投資用戶的維護,維護老用戶的成本遠遠低於拉新的成本,也是流量變現的來源。
最後,促活,就是促進用戶活躍度,以自身平台為例,註冊用戶5w,投資用戶不到1w,轉化率20%不到,如何促進平台註冊用戶的活躍度也是發展關鍵。


當我們在說P2P平台運營的時候,我們可能在說:

【宏觀運營】如何運作一個P2P平台,包括資本、戰略、團隊等等方面——即為宏觀戰略運營

【中觀運營】第二種情況、P2P平台的日常運營是如何展開的,指如何將資本、戰略等落實到產品、數據、技術等閉環上——即為公司執行層運營,有個五環供參考。

【微觀運營】P2P平台的產品運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產品運營崗位,比如騰訊等等一些互聯網公司的產品運營崗就是從產品策划到產品運營一條線的統稱。

第一種運營和第二種運營都有人回答過了,我說說第三種理解,也正是我們正在做的工作。

1、P2P產品運營的使命:拉新註冊用戶、促使老用戶加倉投資、新用戶轉化投資,即我們通常簡稱的拉新、加倉、轉化。一般來講,一個正常的P2P平台第二年的新用戶增長速度應為第一年增長速度的5-10倍,這也可以作為判斷一個平台是否具有成長性的標準。

2、P2P產品運營組織框架如何設立?

文案策劃:負責所有偏產品以及基礎把產品轉化到傳播、運營端的基礎產品包裝範本和文案定義,包括頁面上的文案、微信公眾號、營銷簡訊、app推送文案等。我們看到的要過腦子的信息一般有幾種,文、圖、影,文案一般是比重最大的。說什麼不說什麼,這麼說而不是那麼說,都是文案的學問,文案屆的高手比比皆是,不管是暗黑風、幽默風、清新風,但都是情商(此情商非彼情商,就是現在各種互聯網聖經通常多說的了解人性而已)高手,文案能力可不可以培養呢,可以,但是不是通過多寫文案多改文案就可以呢,不是;視野、思維、審美,這些比玩味文字的能力更重要,當只有一個人能過打心底里開出一朵蓮花的時候才可能成為文案高手。

新媒體運營:常見的理解就是運營好微博和微信,這幾年微博示微,好多公司都「戰略性的忽略」了微博,所以新媒體運營大部分時候就是指微信運營,微信運營真的是門技術活兒,而且是很高的技術活,如果哪個公司的老闆覺得微信運營是件很簡單的事兒,那麼該公司的微信運營大概率是做不好的。它需要小編有很強的文案能力、審美能力、用戶思維、產品思維,還要會點PS,能撒潑、能賣萌,真是不簡單,微信做不好是正常的,做得好說明小編具有很強的個人綜合素質,在傳統行業的成熟品牌,微信運營甚至是外包給一個廣告公司專門做。

活動策劃:負責節點活動、熱點活動、節日活動、促銷活動等的策劃和產品原型定義(若為平台活動)、設計跟進、技術開發跟進、傳播指導範本以及數據跟蹤。
PS 但我個人非常不建議採用新媒體運營外包的方式,早期(大約2010年左右)我在某廣告公司參與過給某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做微博管理,跟甲方通過打怪獸的溝通過程後提前定好一個星期的內容然後按部就班的發,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你可以想像一下這有多麼恐怖:發條微博還要先給甲方經理、總監,甚至XX看~~~跟用戶微博互個動還要想這句話可以發嗎,可以嗎,可以嗎,oh,no,kill me please~~~~(&>_&<)~~~~

渠道推廣:

SEO:

媒體公關:

社區運營:

3、結果檢驗模式


mark


較為詳細的我覺得我得敲字兒敲很久,總結下來也就這幾項:
1、前期投入,提供羊毛,吸引用戶;
2、做好用戶眼中的「風投」,保證資金「安全」,留住用戶;
3、有一定用戶基礎後,設立較為吸引人的項目,到目前皆為出血階段;
4、吸引風投,轉做利率較低但是資金更加安全的項目;
5、開始盈利。


一個網貸平台真正運作起來還是比較的複雜的,光是各大部門,就很多。
管理層的部門就不說了,說說簡單的部門構架。
1,產品部門:這個產品部門包括了互聯網產品和金融產品兩大部分,互聯網產品大家都懂,不多說,金融產品就是只項目設計。

2,技術研發部門,主要做開發和系統的升級和維護,技術含量最高的部門,涉及到各種數據和交易安全,很是重要。

3,法務部門,網貸平台要會涉及到各種合同的簽訂,各種文件的制定和簽訂,所以說,法務部門是必不可少的。

3,運營推广部門,負責線上客戶的運營和推廣,讓產品和用戶達到最佳的磨合,同時增加平台的影響力和對外宣傳的力度,總之,引來客戶。

4,客服部門,這是直接於客戶對接的一個部門,專業性和業務知識很重要也不可或缺。

5,風控和催收,主要是和借款人對接,對平台項目做好把關,貸前和貸後,自然不可少。

這是一個網貸平台一般需要的吧,關於什麼人事,行政,總經理,董事,這些就不說了。


呵呵。說理論誰他媽不會,網上一搜一大堆,你自己做做試試?從來不缺理論家,運營這東西,每個企業的DNA不同,註定會形成每個企業不同的風格,這也是在不斷的試錯和迭代中總結出來的。而不是上面那些朋友說那些假大空的「理論」所能決定的。


文字這個東西可以寫的很長很長,也可以很短很短,看到樓上很多人寫的都很不錯,不過那些都是文字表面上的東西,真正的執行起來,又會是怎麼樣呢?想必會很難吧。
所以,個人認為運營框架還是運營過程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比較好。


現在p2p行業獲客成本太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問題造成的,社會的輿論引導信息、人們對行業的認知程度、整個行業的競爭等。


寫的很專業,贊一個。


P2P行業的贏利點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太多,總體行業看空。公眾號:P2Plicaishi,歡迎關注交流


是一個小小的機會,對於我們來講都是如此


吹和騙



項目要靠譜,利率不要太高
風險控制要好
記得千萬不要找銀行做託管。
先賠個500w再想賺錢的事情。

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票據公司,商業保理的關係必須要有


1. 拉的到投資人借款人 2. 風控 3. 該考慮盈利啦


推薦閱讀:

阿里巴巴「招財寶」的發布對 P2P 行業的衝擊有多大?
P2P 網貸的投資人都是什麼人群為主,為什麼他們選擇這種形式的投資?
如何評價 P2P 網路貸款投資?風險在哪裡?
既然銀行成本最低,而且最近也聽說銀行有推出中小企業快速貸款的渠道。為什麼還會有企業或個人願意用P2P?

TAG:互聯網金融 | P2P網路借貸平台 | P2P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