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君主專制卻被稱為「封建社會」?

從小學到高中,歷史課上,都將中國的君主專制朝廷稱之為「封建社會」,這是為什麼?


第一,翻譯的問題已是老生常談,這裡就不贅述了。

第二,「朝廷」和「社會」是兩個不同層級的概念。馬克思主義(或者說歷史唯物主義)判斷一個社會的性質,會去考察這個社會從生產到分配的各個環節、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會去考察這個社會有哪些人、這些人在上述各方面中具有怎樣的地位、相互之間是怎樣的關係、他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是怎樣的,而不僅僅是看這個社會有個怎樣的朝廷。

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中的「封建社會」,是指以自然經濟為主要經濟形態、地主們世代統治著從生產到分配的各個環節和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的社會。至於地主們內部如何劃分權利,是封邦建國還是中央集權,這並不影響馬克思主義的分析。

第三,今天的歷史教科書抽取歷史的片段,勾勒出「君主專制」或者「中央集權」逐步加強、官僚機器逐漸完備的脈絡。但要注意一點基本的政治原理:專制君主或者任何獨裁者想要排除勛貴豪強的干擾、做到乾綱獨斷,必然要打造一個強大的官僚機器去執行自己的意志;但官僚機器不是隨便找個沒駕照的野司機就能駕馭的,這台機器完全可能架空皇帝,變得「政令不出中南海」。考慮到朱元璋那等牛人實屬罕見,所以「政令不出中南海」才是常態;強力君主打造的官僚機器越強大、集中到手上的權力越多,後繼者的實權很可能就越低。關於這點,推薦閱讀《嘉靖皇帝的大禮爭端究竟反映了什麼問題? - 魯士雅的回答》。

另一方面,官僚機器也是由人組成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的「田舍郎」,在經過戰爭洗禮、人少地多的王朝建立早期,還有可能是自耕農;但過了那一兩代人的好時光之後,能夠有錢有閑讀書的「田舍郎」,顯然就以地主子弟為主了。這些人進入官僚機器之後,這朝廷自然也就徹底成了這些地主們的朝廷。——當然啦,這朝廷原本也是地主們的朝廷,皇族、勛貴、門閥們把持朝廷的時候,他們也都是大地主。自秦以來,這朝廷就在一撥又一撥地主們的手裡倒騰。

第四,皇帝高高在上,朝廷遠在天邊,跟鄉野村夫打交道的可不是什麼「君主專制」或者「中央集權」,甚至連縣官也難得一見——朱元璋還規定過縣官不得出城呢。

老百姓們打交道的對象,除了親鄰,就是本地土豪、胥吏之流了——土豪胥吏當然也是地主,並且往往充當了包租人的角色。如果說官僚機器讓朝廷看上去不那麼「封建」的話,那在縣城之外,這些包租人地主就是貨真價實的封建領主——儘管從沒有哪個皇帝用尚方寶劍在這些包租人地主的頭頂或肩上拍兩下,但這些包租人地主世代相承,把持了基層的各種權利,統治著從生產到分配的各個環節。特別偏遠的、做得大的還能成為世襲土官。寺廟、宮觀一般也都是當地地主,壟斷著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我家鄉直到1949年仍然是這些包租人地主的天下,縣中收稅拉丁、防匪防盜(兼營銷贓)、修橋鋪路乃至選舉國大代表,都是這些人一手操辦。關於這點,推薦閱讀《特別白的《大明武夫》和其他書怎麼樣?能說說你們的看法嗎? - 馬前卒的回答》。

最後再摘引督公在《特別白的《大明武夫》和其他書怎麼樣?能說說你們的看法嗎? - 馬前卒的回答》中的幾段文字:

因為教育水平和交通便利程度的提高沒有一直持續下去。等到鐵器時代完全取代青銅時代,農業社會的技術進步就趨於停滯了,下一次有明顯斜率的技術-社會進步要到工業革命前夕才出現。在這漫長的鐵器時代里,農業社會總體上依然處於地理上的分隔狀態,教育依然是少數人壟斷的特權。所以,這樣的社會既無法構造有效的官僚機構(現代意義上的),也無法實行真正的集權和標準化管理,只能在大多數基層社區繼續推行事實上的封建制。

什麼是「事實上的封建制」?。這意味著大多數管理權是家族世襲的,有固定等級和許可權範圍,相對皇權有一定的獨立性,而名義上獨立生活的民眾在很大程度上和封建主有人身依附關係。比如說軍官身份和軍人身份,在大明朝就是世襲的,在其他朝代也多數是世襲的。(高層指揮機關需要選拔,但中層軍官世襲,士兵也世襲,進入高層軍官的預選行列也靠家世,成為將門的基幹軍官更要世襲)。各縣的胥吏也基本分行業世襲,比如說管戶房的吏典,基本就是家傳一套全縣的土地稅收數據,別人無從插手。至於稅關的助手、各鄉的管事、民兵頭目,各村的長老,要麼是家族世襲,要麼是當地大戶的附庸。這才是統治集團和國家機器的主力。而貌似反「封建」的科舉制到了王朝中後期,也必然是利益交換和權錢交易的工具,被官僚世家壟斷了相當的位置。

這樣的社會儘管沒有獨立王侯,也同樣算是封建社會。底層平民看似「自由」,實際上和貴族封建邦國時代類似,也要依附於這些基層封建主才能生存。這就是我認為秦漢之後的中國是官僚化封建社會的原因(之前為邦國封建社會)。在這裡,封建二字指的是社會靠家族分權和分肥慣例來搭建基本統治秩序,靠人身依附性來發起經濟或軍事動員。具體要不要把這個秩序挑明為實際上的裂土封疆,那就看具體的統治需要了。王朝鼎盛時期一般不會亂封異姓,王朝早期和末期就需要給軍閥、大吏封王封侯來屏護中央;內地一般保證軍政首長是國家任命,在北方邊境和蠻荒之地,往往就要給軍人事實上的封建世襲權,或是乾脆任命蠻族土司來「羈縻」。但務必記住,即便在王朝最鼎盛時期,在皇權最強大時期,在最富饒的內地農業地區,大多數中層職務和相當一部分中上層職務也是世襲的。那些非正式但是非常重要的基層管理職務,幾乎完全是世襲的。家族傳承的不僅僅是職務,還有代代相傳的統治藝術和關係網,以及和其他封建頭領之間妥協的權責邊界。


中國秦朝以後是官僚社會

中國關於秦朝以後是封建社會的說法,起源於清末嚴復對西文的翻譯。當時中國在政治和思想文化上不破不立,要變落後為先進,只好把屎盆子扣到祖宗身上。

西方的封建社會說的是中世紀的采邑分封制度,國王把土地和耕種的農民分配給他的兄弟和親戚,根據血緣關係和封地大小再授給一個貴族頭銜,即公侯伯子男。國家結構類似金字塔,上面的貴族是世襲的。這類似於中國商周朝代的諸侯分封制度。贏政統一中國後,把金字塔剷平了,國家成了一個大棋盤,交叉點就是郡縣。除贏政自己外所有人地位一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樣的社會哪裡是西方意義的封建社會?再按中國文字本意分析,封建社會就是指周天子的「封諸侯分天下」的社會。秦滅亡後,劉邦吸收苦秦的教訓,把天下分封給有血緣關係的親戚。景帝即位後,開始削藩,於是有了「七國之亂」。武帝即位後,實行了一個「推恩令」,命令各藩王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大藩國被分割成一個個小列侯,每個相當於縣的規模。沒多久,武帝又耍一個花招,讓小列侯們向政府交納做祭祀用的黃金。金子交上來後,武帝以金子成色不足為借口,削掉了一百多名列侯的爵位,佔了列侯總數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只有封地使用權,沒有管理權。到了唐太宗時候,貴族連封地都取消了,爵位只代表獎狀和獎金。比如名相房玄齡被授爵邢國公,賜實封一千三百戶。意思是房玄齡的每年獎金相當於一千三百名農民交納的國稅,房玄齡的「邢國」,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哪兒。至於爵位世襲也只有大老婆生的長子才有資格繼承,其他兒子還是平頭百姓。清王朝的世襲更採用降級方法,比如老子授王,到兒子就是侯了,幾代人之後這個貴族家庭就成了平民階層。所以秦之後的分封與商周的諸侯分封與西方的采邑分封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郭沫若不能合理解釋「封建社會」後,又根據清末人均土地緊張的特點,製作了一個新體系,即封建階級等於地主階級;地主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社會是封建社會;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這個矛盾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這是自圓其說的邏輯,開始的時候,一些國學大師懶得理睬,即便是左翼陣線旗幟的魯迅也未置可否,他在批判傳統文化時稱帝制社會為傳統社會,我的記憶里他沒說過封建社會這個詞。共和國取得政權後,出於政治需要,郭氏學說才爬上了統治地位。說了幾十年,大陸的中國人也不加思索地認可了,於是一說起歷史,就是一個大壞蛋帶領一幫小壞蛋欺壓老百姓的鬥爭史,中國秦以後的兩千多年同西方社會一樣混蛋。

一、郭氏提出「封建社會」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是線型發展的,是越來越文明的,社會制度是越來越進步的,從原始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後,中國只能按方抓藥,秦朝之後必須是封建社會。這就好比先做成一個模子,不管合適不合適,硬套進去。套進去後,發現不合適,把多餘的部分切掉,所謂削足適履。至於模子裡面的,反正你們看不到,我隨意編寫就是,於是非唯物主義觀點的歷史書籍都成了反動的禁書。

當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為執政黨後,特別是政權鞏固以後,再使用階級鬥爭學說不符合執政黨利益,民族復興的意識形態也沒辦法較真,能復興黑暗的民族歷史嗎?其實,否定歷史唯物主義很容易,真實的歷史就擺在那兒,誰也沒辦法長期掩蓋。問題是否定歷史唯物主義後,辯證唯物主義也只能走下神壇,政治經濟學已經被事實否定,馬克思主義還有多少真理?一個單純的世界觀能堅持多久?

順勢而為是大智慧,中流砥柱是無可奈何,也是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的,真理用堅持嗎?一個適應社會發展,符合民族利益,推動中華文明崛起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不堅持也會得到社會承認和支持。反之再偉大的目標如果溺水行舟也只能事倍功半。

實事求是是中國黨和政府的偉大思想和寶貴經驗。

二、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比較

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是根據西方社會發展總結出來的歷史研究方法,適用於西方歷史。即農民與佔有生產資料的封建領主之間的生產關係矛盾產生了階級鬥爭進而促進了生產力發展。但是秦以後的中國社會生產關係不矛盾,反而很協調。土地、耕作工具等生產資料都是農民自己的,和其他人不存在生產關係,怎麼會有矛盾?政治關係也如此,漢武帝開始,除了皇帝寶座之外,任何人都可以憑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至於中國的思想關係、文化關係更沒有糾紛了,除了贏政活埋過四百多個背後嚼舌頭的算卦先生,沒有人因為思想和信仰被迫害過。你願意信誰的思想都可以,中國的宗教自由在漢朝時候就開始了,比今天的人權國家先進了兩千年。即使在孔夫子成為孔聖人的明清兩朝,罵他的人也都活得好好的。相反西方沒有科舉制,他們是十九世紀中期以後從中國引進考試製度的,當時清王朝忘收專利費了。在資本主義制度前,西方的政權是封閉和世襲的,你如果出身平民,即使比基督聰明偉大一百倍,你也還是一個受苦受難的平頭百姓。至於信仰和思想的牢籠更可怕了,十六世紀被燒死的科學家還少嗎?哥白尼等人都是書獃子,要是像後來逃離德國的愛因斯坦那樣移民中國該有多好,明王朝再混蛋也不會阻止他們研究宇宙,沒準兒還發給他們一筆獎金呢。

下面是十九世紀的美國對中國科舉制度的評價:

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國》一書中說:「從科考的結果看,中國政府的高官階層中的不少官員都懷有讓人極為敬佩的才能和知識,及愛國、正直和有條不紊的工作態度。它維持了這個國家龐大的機器的運轉,也保持著一種不衰的崇文風氣。」

1870年,史皮爾(Spear,漢名施惠廉)在《最古老與最年輕的國家:中國與美國》一書中說:「中國人民的競爭使得整個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則公開化。聽吧!西方國家,它沒有世襲等級,或許沒有個人榮耀,它沒有財富的權力,它不主張任人唯親,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見和利益。」

總之,西方之所以超越中國是因為落後了太多。貴族以下的廣大人民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連做夢都受限制,不廢除這個制度,歐洲人民沒辦法活下去。中國和他們相比,是天堂里的天堂。十六世紀的歐洲知道東方有一個天堂的天堂之後,玩了命的要移民(不是殖民)中國,老天有眼,讓他們發現了美洲,於是有了大航海。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一個叫牛頓的二愣子讓蘋果砸了一下,發明了萬有引力,於是又開始了大發明,接下來就是大搶劫大發財了。馬克思給這些暴發戶起了一個名:資產階級。其實這個階級都是搶劫犯的孫子。

中國之所以落後是因為領先世界太久了,不用什麼大道理,提到龜兔賽跑就明白了。如果非用馬克思理論找客觀因素,那就是中國缺少思想創新、科學研究、體制改革的動力和土壤。你如果吃得飽穿得暖愛幹啥幹啥愛想啥像啥,你還去九死一生的航海探險嗎?你還要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嗎?

中國因為消滅了階級差別領先了世界,因為消滅了階級鬥爭又被世界淘汰。

這是歷史宿命,要埋怨就埋怨你沒有降生在唐太宗的年代吧,那時候的中國人老牛了!

但是郭沫若等歷史唯物主義學者眼睛裡的中國是一個黑暗的社會是一個人吃人的地獄是一個只有古董的墳墓。

於是他們開始挖墓,挖了明神宗的定陵,不幸中的萬幸是他們挖出來的古董立刻風化成灰塵......時至今日,郭先生的徒孫們並沒有放棄貪婪的目光,又盯上了始皇帝的陵墓、唐高宗武則天甚至劉備的陵墓。這些所謂的保護、所謂的考古,哪怕有一丁點的發現都會給這些混蛋帶來學術上的花冠。

三、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矛盾不突出

秦朝之後,中國實行郡縣制度,土地私有化,政府按土地面積和人口收稅,除非是皇帝的二大爺等宗親,其他人都要交稅。由於土地私有化,就產生了土地兼并,於是有了地主、自耕農和佃農。唯物主義教育我們,佃農是被迫出賣土地的,這是一個大謊言。比如一家5口人,佔有土地30畝,如果人丁稅按土地收成折算為每人1畝,全家要上繳5畝收成的人丁稅;土地稅如果是15稅1,30畝要繳納2畝的收成,合計繳稅是7畝收成。如果租用別人的土地,租金每年30稅1,加上人丁稅,每年稅收是6畝,何況地租可以用分成形式支付,減少了自然災害的風險,自耕農還種自己的土地嗎?其二,誰是地主?表面上土地的所有者是地主,未必如此。當人口大量增加,土地供應緊張的時候,租期未到的佃農可以把租賃權高價再轉租給其他人,有時候甚至轉租給土地的所有者。史料記載,即使在人均耕地面積緊張的清末,佃農也未必意味貧窮,由於風險抵禦力強,很多田無一壟的佃農家庭比自耕農富裕,有的佃農一旦看好地價上漲的趨勢,就會把租用的土地購買下來,搖身一變成為地主。所以中國的佃農未必是貧寒的,佃農和地主的成分是經常變臉的。佃農的好處這麼多,為什麼還會有地主?兼并土地的第一個好處是,土地規模擴大後生產工具效率提高,單產增加,第二個好處是,政府普查土地不及時(多為三年普查一次),可以藏匿土地不報,逃避稅收。所以一般情況而言,地主和佃農合作愉快,都獲得了好處。同佃農和地主不同,中國的自耕農是一群老實人,不會偷稅漏稅,一年四季忙於耕作,與地主與佃農不發生生產關係,更沒有所謂的階級矛盾,他們是社會最穩定的力量。

「封建」概念還要濫用多久?

「封建」這個詞,在漢語中本有專屬的含義,最初兩個字單獨使用,後來合用是在詩經中開始的,《詩經.商頌.殷武》:

「天命降監,下民有嚴,不僭不濫,不敢怠遑,命於下國,封建厥福。」

但通常認為這裡的封建含義是「大立其福」之意,在「封邦建國」含義上使用「封建」一詞,始於《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周之有懿德也,猶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懷柔天下也,猶懼有外侮,扞禦侮者莫如親親,故以親屏周。」

《左傳》全書,共有三個地方用到「封建」一詞,兩處即上述,還有一處是轉引上述《詩經》的詩句。這裡使用的封建,就是指封邦建國,捍衛周王室。

先秦尤其是西周,封建一詞的主體含義:

「嚴格地說封建社會的要素是這樣的,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寶塔式的幾級封君,每一個封君,雖然對於上級稱臣,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襲的統治者而兼地主;在這社會裡,凡統治者皆是地主,凡地主皆是統治者,同時各級統治者屬下的一切農民非農奴即佃客,他們不能私有或轉賣所耕的土地。」(張蔭麟:《中國史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頁27)

自戰國以後,郡縣制開始出現,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廢封建而建郡縣,從此,中國歷史上西周那種純粹的封建制度就基本消失了。

因此,在中國歷史上,至少在民國之前,漢語中使用封建一詞,是與郡縣對舉的,無論柳宗元著名的「封建論」,還是顧炎武傑出的「郡國利病」論,都是在與郡縣制相對意義上談論封建制的。

1870年日本學者西周第一次使用「封建」一詞對譯英文「feudalism」,根據日本的歷史特點,日本學者在使用該詞時與其本國歷史情形是比較吻合的。此後20年左右,嚴復先生在譯介該詞時,其含義保留了中國古意與西意,亦未出現語義的混亂。

但是,新文化運動開始之後,在陳獨秀的泛封建概念濫用下,這一概念開始「語亂中國」,他在1915年的《敬告青年》一文中,說道:「固有之倫理、法律、學術、禮俗,無一非封建制度之遺…」第一次提出了一個公式化的命題:

「封建=君主專制=20世紀前的2000年中國歷史=落後」

陳獨秀之所以如此濫用封建概念,緣於其在日本留學,深切感受到日本的反封建熱潮,而日本反封建反的是他們自己的封建,與中國何干?日本人並沒有用錯概念,而陳獨秀卻不管眉毛、鬍子的差別,抓來就用,開啟了中國人濫用封建概念的序幕。從此,以封建為前綴的片語作為批判性語詞的運用方式就開始泛濫成災:

封建意識、封建專制、封建地主、封建迷信、封建軍閥、封建官僚、封建帝王、封建禮教、封建糟粕…

反正一切不好的東西都可以加這樣一個前綴,以至於這個看起來最活躍的詞倒像個死東西,誰都不知道它是什麼!

民國年間,隨著共產國際對中國政治的介入,他們濫用封建概念到中國現實的做法也影響了中國人,蔡和森就沿襲了斯大林對當時中國所謂半封建社會的論斷,這時的陳獨秀雖然是反對者,認為中國的封建社會早已崩潰,但他並未意識到自己所使用的封建概念依然是錯誤的。

在濫用封建概念的諸種影響中,對史學全面的毒害則更多的來自郭沫若,他離開封建本義,完全自由發揮地使用此概念,然後將它機械地套用到中國數千年歷史上,完成其「符合」「馬克思主義」的五階段說,這一流毒至今依然深種國人心中,尤其1949年以後,政治意識形態的介入則將封建一詞的濫用在最大限度上推波助瀾,便是今天的後果。

然而,恰恰是馬克思自己本人,提到過各種不同生產方式,從來不曾將中國歸為封建制,在著名的1859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說道:

「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社會經濟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馬恩全集》第13卷,頁9)

這段話最清晰地表達了馬克思沒有把中國古代的生產方式看成封建制的。馬克思與恩格斯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的通信中,討論的思想因為涉及中國農業社會的公共工程,啟發了魏特夫的靈感,以至於產生了一部曾經在中國引起轟動與爭論的《東方專制主義》。

在《資本論》第三卷中,馬克思寫道:

「在印度和中國,小農業和家庭工業的統一形成了生產方式的廣闊基礎。此外,在印度還有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的村社的形式,這種村社在中國也是原始的形式。…在中國,那就更緩慢了,因為在這裡直接的政治權力沒有給予幫助。因農業和手工製造業的直接結合而造成的巨大的節約和時間的節省,在這裡對大工業產品進行了最頑強的抵抗;因為在大工業產品的價格中,會加進大工業產品到處都要經歷的流通過程的各種非生產費用。」(《馬恩全集》第25卷上,頁373)

應該說,馬克思所使用的封建概念是西方學術界通用的封建概念,正因為如此,這些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學術問題上,馬克思、恩格斯能夠與其前後或者同時代的其他學者展開學術對話。

英文feudalism,按照《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六卷的解釋:

「一種以土地佔有權和人身關係為基礎的關於權利和義務的社會制度。在這種制度中,封臣以領地的形式從領主手中獲得土地。封臣要為領主盡一定的義務,並且必須向領主效忠。…在這樣的社會裡,那些完全履行正式義務的人,並不具有抽象的國家或公務的概念,而是由於同他們的領主有私人的和自願的聯繫,接受以領地形式給予的報酬,這些領地可以世襲。…」(中文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年版,頁280)

可以說這是一個最有權威性的概念表述。

自馬克思之後,年鑒學派重鎮馬克.布洛赫出版了著名的《封建社會》上下卷,對封建的廣狹兩意,及其具體歷史形態都作了精詳地闡述與論證,另一位年鑒學派大師布羅代爾在《15—18世紀的物質、經濟與文明》也涉及到了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當代左派學者安里.佩德森也對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進行了很好的全面論述,在其名作《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一書中,他認為馬克思關於中國的看法和判斷缺乏實證的研究,這是很到位的,不過他諷刺馬克思攻擊太平天國,倒顯出其自身的淺薄和對中國歷史的隔膜,此處不贅。

不過,對世界各種封建生產方式的諸形態之考辨,以及對中國的獨特性的分析最為到位的,我以為該首推馬克斯.韋伯,他在研究世界各國歷史之後,將廣義的封建關係劃分為下列三類:

1、「賦役式」封建制(例如哥薩克騎兵);

2、「家產式」封建制,細分為:

A、「莊園領主」封建制,部曲軍(例如羅馬貴族直至內戰時期仍習慣利用此種軍隊;此外尚可見之於古埃及法老軍隊);

B、「人身領主」封建制,奴軍(古巴比倫與埃及的軍隊,中世紀時阿拉伯的私人軍隊);

C、氏族封建制,充當私人軍隊的、世襲性的客(羅馬的貴族);

3、「自由的」的封建制,細分為:

A、「扈從式」封建制(大部分日本的武士,梅洛林王朝的侍衛);

B、「俸祿式」封建制,僅基於莊園領主權與徵稅權之授予,而非個人性的效忠關係(近東諸國,包括土耳其的采邑制);

C、「采邑」封建制,基於個人性忠誠關係與采邑制的結合(西歐);

D、「城市支配」的封建制(例如斯巴達類型的希臘城邦)

(上述見於《韋伯作品集.卷三.支配社會學》,康樂、簡惠美譯,廣西師大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頁199—200)

即使是在廣義的封建概念中,韋伯也沒有將中國秦以後的古典時代列入,他說:

「公元前9到3世紀之間,實際上是一個各個獨立的封建王國並存的時代。」(《韋伯作品集.卷五.中國的宗教》,康樂、簡惠美譯,廣西師大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頁80)

對於「這意味著封建制度的全面廢除」(同上,頁77,指秦)之後中國的經濟生產方式,韋伯有另外一個著名的概念,是專屬於分析秦以後的中國古代社會的,即「家產官僚制」。韋伯就與此相關的一些論斷,是極為精到的,例如,他說:

「土地所有權極度不穩定的性格,明顯地貫穿於長遠的世紀,亦即,有一千五百多年之久。」(同上,頁131,他不知道在他1920年去世之後100年,中國的土地所有權能穩定便是拜天所賜了。)

「社會平均化的傾向是與家產官僚制相呼應的。…土地的分割繼承,最後則大大加強了土地所有的民主化,雖然在個別情況下,由於共同繼承的緣故,此一趨勢有所減緩。」(同上,頁136,關於平等性這一點,在中國史學界也多有人涉足,但很少是從土地制度入手的,更多是從科舉制入手,這充分顯示了韋伯驚人的洞察力。)

「社會秩序里具有封建成分的身份性性格,至少在法律上被消除了。…名門望族的『鄉紳』,並未享受到國家保證(相對於下層社會)的地位。按照法律,直接位於小市民與小農民之上的,是家產官僚制的機制(用現代的說法就是:「官僚資本主義」社會)。西方中世紀時那種封建的中介階層,無論在法律上,還是實際上,都不存在。」(同上,頁136)

可以想見,通過這些分析,韋伯的結論,無論是與黑格爾的論斷,還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論斷,都存在交叉部分,即中國古代自秦以後,與西歐類似的封建制是不存在的。這裡有個極為重要的必要條件,就是法權上對所有權和某些與個人自由相關的特權保護,在制度意義上,中國古典社會是不存在的。正是這種制度性的匱乏,導致了中國歷代王朝末世官僚體制對人民的嚴重壓迫,而這與皇帝優劣關係密切,然而當一個國家總是寄望於某個人的時候,她就是危險的。

無論如何,沒有「風能進,雨能進,國王的軍隊不能進。」的法權保護,西歐式的封建何以在中國存在?

由於民國以來,尤其是1949年以後,「封建」這一概念無論在學術意義上還是一般社會用語意義上極度混亂的使用,導致了我們對歷史認識的嚴重混亂。直到今天,它還大量地存在於人們的觀念以及學校教育之中,即使在大學,也沒有多少教師能夠有效地避免這一概念的混亂使用。五年前,我在應某著名雜誌約稿所寫的《走向公民時代》一文中,談及中國古代社會均以「古典時代」名之,而編輯在修改時,徑改為「封建社會」,而這種謬種流傳的無奈狀態還不僅僅是這一家媒體,這表明即使作者自己力圖糾正語言錯亂,而媒體卻常因為無知也會將混亂進行到底。

對封建概念的濫用導致了幾大惡果:

1、無法把握中國歷史本身的獨特性,機械地套用導致的非驢非馬歷史觀,相信馬克思在世也定會十分厭惡(他在給俄國人回信中就表達過這種緣於栽贓的憤怒);

2、無法清晰比較中西方的差異性,將各種完全不同的歷史混為一談,例如,對西歐、對日本與中國歷史的差異;

3、竄亂了漢語原本可能的準確表達,使得全社會在混亂的語言無意識中莫名其妙地表達、不知所云地表達;

4、嚴重破壞學術交流的基本規則,當一個概念歧義紛紜,甚至在幾乎相反含義上同時使用的時候,學術交流就會徹底不可能,像郭沫若那樣完全在本意之外濫用封建概念的時候——例如「封建專制」(無論在馬克思那裡還是在其他社會學家那裡,封建與專制是一組對立的詞,而一旦兩者結合在一起,豈不就是說「我餓得很飽」這種囈語?)

……

除了「封建」這個概念之外,還有無數的概念,都被長期濫用,好在對包括「封建」在內的一系列概念,當代學界早在15年前就開始了嚴肅的駁正工作,其中馮天瑜教授的貢獻最大,本文的詞義考證資料大部分來源於他的傑出著作《「封建」考論》。但正如大學者唐逸先生所言,美麗的漢語變得如此混亂,真是令人痛心之至。

我真不知道,「封建」這個概念到底還要再濫用多久,國人才肯罷休,如果永遠不能正本清源,那真是漢語的一大悲哀。


基本與學術無關 完全是為了當局的統治需要

按照馬列斯大林的歷史觀 人類發展趨勢應當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

這套如果強行用在歐洲還勉強可行,但用到中國身上就完全行不通。

為什麼?因為,第一,中外國情與歷史發展趨勢迥異;第二,中國政治早熟。

西歐人在文藝復興前還在實行封建領主制,但我國的「封建」則是在西周東周時期,封建即分邦建國之意。戰國時期就是封建崩潰、郡縣建立的階段。早在2000多年前,在交通與經濟未能完全成熟的情況下,我國在政治上卻實現了大一統,這在世界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呂思勉先生稱周代為封建,秦代以後為郡縣,緣由即來源於此。這一觀念為海外中國史專家認同。除此之外,也有主張中國史應為上古-中古-近世之說,也有周代為封建,秦漢之後為君主專制階段等等。總之立場不同,著眼點不同,結論也不同。

中共執掌政權後,需要重新依照馬列斯大林主義創立歷史話語,也亟需為自身的統治尋找合理性,即是當下的這一套教科書所倡導的人類社會五段論,很是牽強。民國時這一趨勢即抬頭,建國後完成,首推功臣郭沫若。

文革後,歷史鉗制空氣漸次開放,就有歷史學家質疑這一理論的合理性,現在仍在討論中,馮天瑜《封建考論》有過辨析,但本人太懶,書堆在書架上一直未翻過。教科書保持五段模式不變。

————————————————————

以上為零散知識暫時整合,若有錯誤,懇請指正,多謝~

謝絕人身攻擊~


太祖早就看明白了,封建社會的壞處,從古代中國人就明白了

君主專制的反面,不是人民民主,而是封建貴族統治,這個,在中國戰國時期就被消滅了,韓非子通篇都在講如何消弭貴族專權,加強君主集權。

大憲章,你以為真的是民主么?那是貴族限制王權的憲章,不是人民限制王權。貴族專權遠比君主專制可怕。你在歐洲,印度,日本,俄羅斯,隨處可見輝煌的城堡,那就是封建統治的標誌,在中國只有一個故宮。這裡,你就明白為什麼羅馬從貴族民主變成君主專制。

你說中國有封建么?中國古代的政治,可能就是亞里士多德夢想中的哲人王體制,消滅貴族,用理性的科舉人才治理國家。

今天的大資本家,和當年的貴族的區別是什麼呢?


「封建社會」是西方社會學家劃分的一種社會形態,特指西歐的中世紀。 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觀,將「生產力」作為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從而將封建社會看著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取代奴隸社會、孕育資本主義社會的必然階段。

  中國古籍有「封建」一詞,意思是「封國土、建諸侯」。唐朝柳宗元寫有《封建論》,將夏、商、周、漢四個朝代認定為「封建」。顯然,「封建社會」中的「封建」二字,是借用的這個詞。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古代的封建社會》一章中說,中國從脫離奴隸制度進到封建制度,「這個封建制度,自周秦以來一直延續了三千年左右」,「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中國封建社會的結束:根據中國大陸史學界的認定,從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以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封建制度結束的標誌。

有史學家誤以為,在馬克思的歷史觀點中社會形態是線性發展的,是越來越進步的,即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再到資本主義社會,最後是共產主義社會。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則之後,中國歷史就必須按方抓藥,所以秦朝之後必須是封建社會。這就好比先做成一個模子,不管你合適不合適,硬套進去。於是中國就有了「封建社會」之學說。套進去後,發現西方的模子不合適中國,因為秦朝根本不實行分封制,於是又賦予了封建社會新的定義,所謂的「中國封建社會」,比西歐封建社會延續的時間都要長一倍以上,中國的分封制,僅僅分封到家族的兒子或者有功的臣子,由他們組成一定程度的地方專制,自行任命地方官員管理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由秦朝開創的郡縣制,由皇帝任命中央及地方官員,逐級管理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即中央集權制。


不單單是制度問題,而是生產力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問題。以前的高中政治課本上就有這個知識點,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手機回答,又是大半夜的,就不多答了……

今天來看看,這個題比較冷門哈。上面的兩個答案都是反對中國按照五段模式分的。。我接著補充一下我的內容哈。

「封建社會」其實有兩種,一種是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的,一種是非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的。後者的封建社會,指的就是分封制,所以如果把中國自秦朝其的階段按照非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觀點,是不屬於封建社會的。

而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則依據馬克思本人提出的理論,將自然經濟以土地為基礎,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具有自我封閉性、獨立性,以自身需要為主的經濟社會時期稱之為「封建社會」,而秦漢以後的王朝時期,明顯是符合這一條件的。所以我們的教科書採用了這種劃分法。如果要把中國史再細分的話,夏商周可以稱之為封建領主社會,而秦漢以後稱之為封建地主社會。

當然,馬克思本人認為這種五階段分法,適用於西歐。而後來列寧等人則將這種分法加以推廣了。


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是斯大林童靴搞出來的,但實際上。

奴隸制度和封建並不對立,相反,封建和專治卻相對對立。封建制度中,權利是分封的。在專制社會中,它的權利也可以是分封的,但它的權利來源於君主。

孟德斯鳩說,在專制政體下,人人在王權下都是平等的,但人人都是王權下的奴隸。

想想看,如果我們兩千多年來都沒有走出過奴隸社會,那該是多麼悲哀呀。


所以要把「封建」與「專制」嚴格劃分開來啊!

「專制」(despotism)對應「開明專制」(其中「開明」指的是西方的啟蒙運動),是一種政治上層建築;而「封建」在這裡指的不是那種經典的封建制度,而是指經濟基礎。

雖說地主自身不附帶政治特權,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王朝對基層的控制力時松時緊,需要鄉紳階層充當官民之橋,地主家內部更是被默許使用「家法」來進行管理。同時注意到由於周朝發明的宗法制和妻妾等級制(一夫一妻多妾制),未知來源但與中東相通的封建蓄奴制,庇護關係除了包括經典的軍事庇護制的部曲和「投獻」產生的依附農民之類,還包括以宗族關係或主奴關係掩蓋的庇護關係。在封建王朝的保護下,地主平時只以經濟組織的形式出現,然而到了戰亂時期,他們就會築塢堡、辦團練,分分鐘能拉起一支私人武裝,轉而以非正式的封建主(即寨主)的形式存在。

至於底層封建與上層君主專制間的不搭,則是歷代王朝衰落的推動力量。君主為了避免分裂和大權旁落,通常實行「dang禁」,阻礙了封建王朝進一步朝憲政代議制國家的方向發展。

與西歐相比,中國古代的商品經濟相對繁榮,到宋朝時產生市民階層。然而由於「士農工商」的等級限制,商業主要掌握在地主階級的手裡,因此,這隻能叫「封建主義商品經濟」。

================

社會形態,包括經濟層面和上層建築層面,或可細分為物質文明水平、生產的組織方式(生產原子)、物資的分配方式(消費原子)、物資的交換方式(產-銷傳導方式)、政權的組織方式、法律層面、文化層面等。其中:

物質文明進階:蒙昧時代=&>農業文明=&>工業文明

組織方式進階:血緣關係=&>奴役關係=&>庇護關係=&>僱傭關係

經濟傳導機制:自然經濟、商品經濟(負責人協商=&>商隊=&>市場經濟;或:以物易物=&>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鈔=&>電子貨幣)

消費終端:

&>&>商品經濟中,生產原子與消費原子分離,物資的分配方式體現為所有制。由於信任的破裂,所有制的私有化不斷深入,由氏族公有制解體為家族所有制,進一步地解體為家庭所有制,並最終達到私有制。

&>&>而在自然經濟中,生產原子與消費原子合一,物資的分配方式體現為分配製度。分別為部落長老主持的平均分配(長老分配式),奴隸主家長主持的分配(家長分配式),封建領主主持的分配(保護人分配式),以及官僚主持的分配(官僚分配式)。

法律實現機制:神意裁決、私力救濟、公力救濟

思想上層建築:巫術=&>多神教=&>宗教(一神教倫理教條)=&>意識形態(哲學科學)

封建社會分別對應:農業文明、庇護關係、保護人分配式、自然經濟、分封制、私力救濟、宗教。

相關問題:

知乎_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中國秦漢之後不是封建社會? — 我的回答

知乎_中國自秦漢以來不是封建政治? — 我的回答


美國是聯邦制,日本是君主立憲制,你的意思是日本不是資本主義國家?

馬克思主義劃分社會制度看的是階級關係,經濟基礎,中世紀那個制度,是地主和農民兩大階級,自然經濟為基礎,這一點中歐是一致的,至於叫封建社會那是因為人家實行的是封建制。

再說了,你以為自漢初異姓王叛亂到清清代三藩之亂,中國歷代藩王很老實么?

而且親王,郡王,公爵,伯爵,候爵,子爵,男爵,這些爵位的分封在民國以前就從沒停止過。


別看翻譯問題老生常談,其實涉及了多種語言,對中文辭彙常識方面的修養要求也很高。仔細想了一下,還是刪掉了,在這裡就不提了,總覺得貼出來有些得罪人。

馬克思專門討論過俄國、印度與中國的亞細亞生產方式,還有其他人的一些延伸討論,注意,是延伸討論。人力密集型農業所致的……去讀馬克思1859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序及延伸討論文章,可以找到答案。現在不少人總是欺負馬克思不會寫文章跟他們討論了。其實馬克思的唯物史學概念至今還在被各國學者引用討論。馬克思的思辨與文風都相當明晰、直擊問題核心,一針見血,也是辯論領域的高手。

此問題還涉及了馬克思唯物史學的社會階段理論。基本上是以戰國時期開始討論封建社會階段生產關係的。商鞅等法家重視嚴刑酷法,專制耕戰,也從功利角度催生了古中國君主專制的雛形。而實際上,中國到了明清時,中原地區仍有奴隸制度存在,但不是生產關係方面的那種奴隸制。其實關於古代中國史的這個唯物史學分析,怎麼可能沒有學科史?

請原諒我擅自猜測了一下題主的學歷狀態,猜錯了還請原諒,推薦兩本書:《極簡歐洲史》(原文英文,有中文譯文版,建議讀完全書,不多);錢乘旦《英國通史》(原文中文,建議只讀政治演進與作者的評價部分,原因是篇幅太長。其實全書主要也是側重討論政治史。)

其實讀了也沒多大用,只是自己就會有些新想法罷了。至於考試,還是參考高考大綱為上。歷史這門學科不只是博見聞,其實更是鍛煉腦子、觀察力與反應能力,閑聊歷史表層現象的人並不「聰明」,這個聰明的意思,你應該懂的,跟不懂政治的棋子,有什麼歷史話題好談的。建議不要去學讀古代經史讀得太僵化那類人,還是先從樸學考據入手,不要生造經史意義。但不從事學術,一般還是很少有人那麼看吧?總之,有自己的思想不應該完全是一件壞事。


亞細亞生產方式!亞細亞生產方式!亞細亞生產方式!

中國沒有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國沒有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國沒有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推薦閱讀:

神羅解散以後 羅馬帝國的法統被哪個國家繼承了?德意志第二帝國?
古人有"科舉考前班"嗎?難道都悶家自學?
為什麼是羅馬?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大刀與日軍刺刀在實戰中誰佔上風?
古代書院有比現代高等教育優越的地方嗎?

TAG:歷史 | 君主制度 | 封建社會 |